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涌水量的预测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5
1
作者 李鹏飞 张顶立 周烨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5,共5页
隧道涌水量关系到作用于衬砌结构的水压力和周边生态环境的安全,是隧道防排水设计的重要参考指标.在总结隧道涌水量预测的3种主要方法:理论解析法、经验公式法和数值分析法的基础上,讨论了围岩渗透系数、洞室尺寸、地下水位高度、衬砌... 隧道涌水量关系到作用于衬砌结构的水压力和周边生态环境的安全,是隧道防排水设计的重要参考指标.在总结隧道涌水量预测的3种主要方法:理论解析法、经验公式法和数值分析法的基础上,讨论了围岩渗透系数、洞室尺寸、地下水位高度、衬砌渗透性、注浆圈渗透性及厚度、隧道含水层厚度,以及洞室形状等因素对隧道涌水量的影响,比较分析了各种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的差异,并重点指出了各种理论解析方法的局限性和适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涌水量随围岩渗透系数的增大线性增大,随地下水位高度的升高存在一个先减小后增大的过程;注浆圈参数存在一个经济合理值;同样的开挖面积条件下圆形隧道的涌水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涌水量 渗透系数 注浆圈 洞室形状
下载PDF
水力喷砂射孔与起裂大型物理模拟试验 被引量:14
2
作者 胡强法 朱峰 +3 位作者 李宪文 付钢旦 赵文 吕维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87,共7页
采用油田现场使用的施工参数、喷射工具和施工设备,用与长庆油田长6地层对应的露头岩样制作靶件,模拟水力喷砂射孔与起裂的过程,进行大型物理模拟试验,并用专用工具解剖试验靶件。结果表明:喷砂射孔的完整孔形呈泪滴形,分为套管穿孔段... 采用油田现场使用的施工参数、喷射工具和施工设备,用与长庆油田长6地层对应的露头岩样制作靶件,模拟水力喷砂射孔与起裂的过程,进行大型物理模拟试验,并用专用工具解剖试验靶件。结果表明:喷砂射孔的完整孔形呈泪滴形,分为套管穿孔段、入口反溅段、水泥环缩径段和主体段4部分;起裂后的孔道末端还有一狭长的剑形通道;试验条件下,射流速度超过一定限度后会导致靶件起裂,表明射流速度提高可使孔内局部增压显著;起裂后射流顺裂缝方向冲刷形成剑形通道,使喷砂射孔通道成倍增长,有利于改善穿透效果;多个喷嘴射出的孔道保持各自独立的孔形,起裂后的裂缝可连通各个孔道,在试验条件下多个射流通道共同作用可引导近井地带裂缝的形成与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 水力喷砂射孔 起裂 模拟试验 孔道形状
下载PDF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板底脱空及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贾玉 陈星光 盛晓军 《现代交通技术》 2006年第1期12-14,共3页
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产生脱空的机理,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就不同脱空面积和脱空形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得到的板底脱空形状与实测值相符;随着脱空面积的增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弯沉值呈反S型增... 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产生脱空的机理,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就不同脱空面积和脱空形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得到的板底脱空形状与实测值相符;随着脱空面积的增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弯沉值呈反S型增大,而当脱空面积相同时脱空区域的形状对弯沉值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路面 板底脱空 脱空面积 脱空形状 弯沉
下载PDF
回转体高速垂直入水冲击载荷和空泡形态仿真 被引量:12
4
作者 邱海强 袁绪龙 +1 位作者 王亚东 刘传龙 《鱼雷技术》 2013年第3期161-164,共4页
回转体入水问题对导弹、鱼雷等的外形和弹道设计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利用商业软件FLUENT6.3,结合动网格技术和用户自定义函数(UDF),使用混合物(MIXTURE)模型对平头、锥头和圆头回转体在速度为50~150m/s时的入水过程进行了仿真... 回转体入水问题对导弹、鱼雷等的外形和弹道设计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利用商业软件FLUENT6.3,结合动网格技术和用户自定义函数(UDF),使用混合物(MIXTURE)模型对平头、锥头和圆头回转体在速度为50~150m/s时的入水过程进行了仿真试验,探究速度和头型对其入水冲击载荷和空泡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回转体高速入水冲击载荷峰值发生在入水初期,且速度增大时,回转体冲击载荷、空泡直径和长度亦随之增大,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回转体冲击载荷、空泡直径和长度按平头、锥头、圆头的次序依次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体 入水冲击 空泡形态 混合物模型 冲击载荷
下载PDF
柱体高速入水冲击载荷与空泡特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朱珠 袁绪龙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3,82,共6页
研究入水问题对导弹和鱼雷等的外形设计和弹道设计问题。水中兵器在入水初期要遭受巨大的冲击载荷形成入水空泡.而高速入水时自然空泡与入水空泡同时存在.造成高速入水载荷预测和空泡形态的预测变得十分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软... 研究入水问题对导弹和鱼雷等的外形设计和弹道设计问题。水中兵器在入水初期要遭受巨大的冲击载荷形成入水空泡.而高速入水时自然空泡与入水空泡同时存在.造成高速入水载荷预测和空泡形态的预测变得十分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软件FLUENT框架,利用动网格技术和UDF方法实现了柱体高速入水流场的数值仿真,利用三相Mixture模型,建立了柱体回转体高速入水冲击的数值模拟方法,并研究了50~100m/s速度范围内入水冲击载荷特性与形成机理以及入水空泡发展规律.得到了速度对人水冲击载荷与空泡特性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入水 冲击载荷 空泡形态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超疏水小球低速入水空泡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超 翁翕 刘谋斌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45,共10页
物体入水问题是一类复杂的流固耦合问题,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物体在跨越自由液面入水的过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向水中卷入空气形成空泡,空泡的运动还可能形成指向物体的射流,从而对物体的受力及其运动过程产生影响.超疏水表面能... 物体入水问题是一类复杂的流固耦合问题,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物体在跨越自由液面入水的过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向水中卷入空气形成空泡,空泡的运动还可能形成指向物体的射流,从而对物体的受力及其运动过程产生影响.超疏水表面能够在物体入水过程中形成多尺度流固耦合作用,进而影响物体的运动和宏观流动现象.而对于小尺度的小球低速入水问题,表面和界面力往往起主导作用.为了在更广的参数空间获得超疏水小球入水空泡类型和小球的运动特性,采用高速摄影实验方法,研究了半径0.175~10 mm的超疏水小球低速入水及空泡动力学行为,获得了小球漂浮振荡、准静态空泡、浅闭合空泡、深闭合空泡和表面闭合空泡5种类型的动力学行为,探讨了这些运动行为与韦伯数We和邦德数Bo之间的关系,并推导了小球漂浮振荡与下沉现象的无量纲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超疏水小球的入水及空泡动力学行为主要与韦伯数We和邦德数Bo有关.在邦德数Bo <O (10^(-1))范围内,表面张力对流动的影响显著,随着韦伯数We的增大,小球入水及空泡动力学行为依次经历漂浮振荡、准静态闭合、浅闭合、深闭合和表面闭合;在邦德数O(10^(-1))<Bo <O(1)范围内,漂浮振荡现象不再发生;当邦德数Bo> O(1)后,浅闭合现象也不再发生;小球漂浮振荡与下沉现象的临界关系可以用相似律关系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水 超疏水 流体动力学 冲击 空泡形态
下载PDF
航行器垂直入水空泡特性与流体动力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平超 张宇文 袁绪龙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共4页
研究超空泡航行器垂直入水空泡形态与流体动力特性,针对空泡出现流体动力特性改变,为了确定入水参数,根据标准k-ε模型,采用三维动网格技术,对超空泡航行器入水过程重力场下非定常空泡特性以及流体动力参数进行了数值仿真。得出结果,攻... 研究超空泡航行器垂直入水空泡形态与流体动力特性,针对空泡出现流体动力特性改变,为了确定入水参数,根据标准k-ε模型,采用三维动网格技术,对超空泡航行器入水过程重力场下非定常空泡特性以及流体动力参数进行了数值仿真。得出结果,攻角越大,空泡形态不对称性越明显,迎流面空泡越短越薄,背流面空泡越长越厚,迎流面与背流面的空泡闭合时差越大,且流体动力系数越大。证明对同一入水深度时,从曲线上分析,阻力系数的斜率基本一致,升力系数与俯仰力矩系数的斜率随攻角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入水弹道的研究提供了流体动力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泡形态 流体动力 非定常 数值仿真 动网格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RTIFICIAL VENTILATED CAVITY 被引量:6
8
作者 JIA Li-ping WANG Cong WEI Ying-jie WANG Hai-bin ZHANG Jia-zhong YU Kai-ping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3期273-279,共7页
In order to determine artificial ventilated cavity shape and provide design reference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the shape of ventilated cavity and the drag of underwater body have been numerically simulated with c... In order to determine artificial ventilated cavity shape and provide design reference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the shape of ventilated cavity and the drag of underwater body have been numerically simulated with commercial code in this work. Empirical formulas between ventilated cavity shape and cavitation number are obtain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zero incidence and similarity shapes of ventilated cavity and vapor cavity have been validated under the same cavitation number. In additi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ange of cavitator incidence and cavity unsymmetry and the relations of between drag and cavity shape have been primarily analysed. Furthermore, the numerical results fit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ntilated cavity numerical simulation cavity shape
原文传递
孔状通气条件下潜射航行体流体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孙铁志 魏英杰 +1 位作者 王聪 曹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24-1430,共7页
基于均质平衡流理论,通过求解混合介质的RANS方程、SST湍流输运方程和各相之间的质量输运方程,开展了孔状通气条件下气—水—汽三相潜射航行体流体动力特性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通气孔数量条件下空泡形态、航行体周向压力... 基于均质平衡流理论,通过求解混合介质的RANS方程、SST湍流输运方程和各相之间的质量输运方程,开展了孔状通气条件下气—水—汽三相潜射航行体流体动力特性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通气孔数量条件下空泡形态、航行体周向压力分布以及阻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通气孔数量的增加,单个孔形成的空泡尺度减小,空泡整体形态由离散分布逐渐融为一体;迎流面最大压力随通气孔数量增加基本呈减小趋势变化,表面压力沿牵连速度方向分布存在波动现象,并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总阻力系数随通气孔数量增加而减小,通过增加通气孔数量有利于改善航行体的流体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潜射航行体 孔状通气 空泡形态 流体动力
下载PDF
小攻角下水下高速射弹的空泡形态特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易文俊 李月洁 +2 位作者 王中原 熊天红 钱吉胜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4-467,共4页
基于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在小攻角小空泡数下对高速射弹形成自然超空泡的空泡形态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采用二维求解器计算了某口径高速射弹超空泡流形态,并与SCAV软件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二者吻合较好,验证了计算模型与参数选... 基于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在小攻角小空泡数下对高速射弹形成自然超空泡的空泡形态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采用二维求解器计算了某口径高速射弹超空泡流形态,并与SCAV软件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二者吻合较好,验证了计算模型与参数选择的正确性;采用三维求解器对非零攻角下高速射弹的超空泡流动特性进行了模拟,给出了射弹的超空泡轮廓和射弹表面的空泡厚度分布曲线,分析了小攻角对高速射弹空泡形态特性的影响规律,攻角严重影响超空泡的对称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水下高速射弹的水动力特性和弹道特性等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射弹 超空泡 空泡形态 攻角
下载PDF
超空泡航行体尾部流体动力特性试验模型支撑方式的选择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蒋增辉 于开平 +2 位作者 张嘉钟 黄文虎 王聪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48-1651,共4页
在水洞中进行了尾支撑、腹支撑和头支撑3种支撑方式的模型试验,以探索对于超空泡航行体尾部流体动力特性研究比较好的支撑方式。试验发现,尾支撑模型的尾部支撑杆对空泡形态有引导作用,因此改变了空泡尾部形态。腹支撑模型的支撑键会阻... 在水洞中进行了尾支撑、腹支撑和头支撑3种支撑方式的模型试验,以探索对于超空泡航行体尾部流体动力特性研究比较好的支撑方式。试验发现,尾支撑模型的尾部支撑杆对空泡形态有引导作用,因此改变了空泡尾部形态。腹支撑模型的支撑键会阻碍空泡越过,对空泡形态破坏较大。而头支撑模型则避免了上述问题,试验得到的空泡形态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流体动力曲线较为合理,因此比较适合超空泡尾部流体动力特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空泡航行体 空泡形态 支撑方式 水洞试验
下载PDF
260t转炉用新型双结构氧枪水模实验与工业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广强 张国新 +2 位作者 朱国强 刘坤 李绘祥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51-957,共7页
为克服传统氧枪在转炉炼钢工艺技术中的局限性,利用水模型实验对不同结构的新型双结构氧枪与转炉熔池的作用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新枪的大小孔倾角、大小孔流量比对冲击坑形态以及熔池搅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结构氧枪与熔池作用形... 为克服传统氧枪在转炉炼钢工艺技术中的局限性,利用水模型实验对不同结构的新型双结构氧枪与转炉熔池的作用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新枪的大小孔倾角、大小孔流量比对冲击坑形态以及熔池搅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结构氧枪与熔池作用形成的冲击坑独立较好;对比其他变量,小喷孔倾角对冲击坑直径的影响更大,大喷孔流量比对冲击坑深度以及熔池搅拌强度的影响更大。将双结构氧枪应用于260 t转炉并统计110炉吹炼效果发现,双结构氧枪的平均吹氧时间比目前的5孔氧枪缩短了45 s,平均供氧强度提高了0.16 m^3/(t·min),平均钢铁料消耗降低了15 kg/t,终渣成分和渣量与原5孔氧枪的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结构氧枪 冲击坑形态 搅拌强度 水模实验 工业应用
原文传递
NOPD单自由度体系阻尼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玲 刘平 卢媛媛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38,共5页
针对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NOPD)单自由度体系,通过实验研究颗粒填充率、颗粒材料类型、振动方向以及空腔形状等因素对结构阻尼特性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对阻尼特性进行了拟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颗粒填充率是结构阻尼的显著影响因素,颗... 针对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NOPD)单自由度体系,通过实验研究颗粒填充率、颗粒材料类型、振动方向以及空腔形状等因素对结构阻尼特性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对阻尼特性进行了拟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颗粒填充率是结构阻尼的显著影响因素,颗粒沿空腔横向产生振动时的阻尼大于沿纵向振动时的阻尼,采用长方形空腔形状更有利于结构取得好的颗粒阻尼效应。当填充率相等时,采用铁粉颗粒比采用砂粒对结构阻尼的增大效果更好。实验结果可为以后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阻塞性微颗粒阻尼 单自由度体系 填充率 空腔形状
下载PDF
开放空腔壳体倾斜入水运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路中磊 孙铁志 +1 位作者 魏英杰 王聪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3-273,共11页
基于高速摄像试验方法,研究了开放空腔壳体的倾斜入水运动特性,重点分析了开放空腔结构引起的空泡流动特征和壳体运动规律.通过试验数据分析了开放空腔内气体运动将引起独特的空泡流动和阶段性的运动规律,探讨了初始入水速度、入水姿态... 基于高速摄像试验方法,研究了开放空腔壳体的倾斜入水运动特性,重点分析了开放空腔结构引起的空泡流动特征和壳体运动规律.通过试验数据分析了开放空腔内气体运动将引起独特的空泡流动和阶段性的运动规律,探讨了初始入水速度、入水姿态对入水弹道和空泡形态等运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放空腔壳体入水空泡出现阶段波动演化现象,并先后经历两次闭合;入水空泡演化改变流体动力分布,直接影响壳体运动方式,进而改变水下弹道特征;空腔内部形成相对独立流场环境和开放端周期性流动,在重力作用下液体对空腔内下侧壁面作用力较大,加剧壳体偏转,从而改变入水运动过程的稳定性;随着入水速度的增大,空泡波动特征逐渐明显,闭合时间延迟,非对称深闭合引起的横向位移减小,但偏转角度与入水速度无关;随着初始姿态倾角减小,空泡波动程度减弱、闭合时间延迟,偏转角速度增大,闭合引起的横向位移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空腔壳体 倾斜入水 入水弹道 空泡形态
下载PDF
Influence of Cavity Shape on Hydrodynamic Noise by A Hybrid LES-FW-H Method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玉 王树新 +1 位作者 刘玉红 陈超英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11年第3期381-394,共14页
The flow past various mechanical cavity, which is a common structure on the surface of the underwater vehicle, and generating hydrodynamic noise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a h... The flow past various mechanical cavity, which is a common structure on the surface of the underwater vehicle, and generating hydrodynamic noise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a hybrid method is presented to investigate the hydrodynamic noise induced by mechanical cavities with various shapes. With this method, the noise sources in the near wall turbulences or in the wake are computed by the large eddy simulation (LES) and the gener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the acoustic waves are solved by the Ffowcs Williams-Hawkings (FW-H) acoustic analogy method with acoustic source terms extracted from the time-dependent solutions of the unsteady flow. The feasi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current method was verified by comparing with experimental data (Wang, 2009). The 2D cavity models with different cross-section shapes and 3D cavity models with different cavity mouth shapes (rectangular and circular) are develop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cavity shape on the hydrodynamic noise. By comparing the flow mechanisms, wall pressure fluctuations, near-field and far-field sound propagation distribu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quadrangular cavity with equal depths of leading-edge and trailing-edge is preferred for its inducing lower hydrodynamic noise than the cylindrical cavity do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ity shape hydrodynamic noise large eddy simulation FW-H acoustic analogy
下载PDF
跨介质航行体出水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6
作者 姚熊亮 赵斌 马贵辉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8-143,共26页
跨介质航行体凭借水-空两种工作模式切换实现了高隐蔽、强机动和快突防等特性,已成为航天-船舶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海-空介质跨越涉及多相流掺混、空泡非定常演化以及载荷环境恶劣等问题,威胁航行体运动稳定性、出水姿态及结构强度。针... 跨介质航行体凭借水-空两种工作模式切换实现了高隐蔽、强机动和快突防等特性,已成为航天-船舶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海-空介质跨越涉及多相流掺混、空泡非定常演化以及载荷环境恶劣等问题,威胁航行体运动稳定性、出水姿态及结构强度。针对航行体跨介质出水过程中肩部通/排气空泡流动演化特性、尾空泡演化特性、跨水-气介质空泡溃灭与载荷特性等问题,阐述了近年来航天-船舶交叉领域对跨介质航行体水下航行及出水过程肩/尾空泡流动机理的研究现状,总结了跨海-空介质过程空泡溃灭与载荷特性的研究,列举了涉及不同发射环境的跨域出水问题。最后总结并展望了跨介质航行体跨域出水有待解决的问题与未来在航天-船舶交叉领域内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介质航行体 出水 空泡形态 水动力特性 通气
原文传递
小攻角下航行体三维非定常空泡形态理论预示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程少华 权晓波 +2 位作者 于海涛 翟章明 王占莹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89-895,共7页
小攻角下水下航行体高速运动时会形成不对称、非定常空泡,空泡形态是水下流体动力及弹道设计的主要依据。该文基于空泡独立膨胀原理,考虑横流对独立空泡发展的影响,建立了带攻角状态下空泡形态理论计算模型。针对典型工况开展计算获得... 小攻角下水下航行体高速运动时会形成不对称、非定常空泡,空泡形态是水下流体动力及弹道设计的主要依据。该文基于空泡独立膨胀原理,考虑横流对独立空泡发展的影响,建立了带攻角状态下空泡形态理论计算模型。针对典型工况开展计算获得了航行体迎背流面空泡长度、空泡压力变化过程,并与试验数据进行比对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泡形态 局部空化 独立膨胀原理 流体动力 非定常
下载PDF
提高盐穴储气库腔体稳定性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景翠 王思中 +1 位作者 张亚明 路立君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64-968,共5页
为了实现盐穴储气库的可靠设计,确保储气库长期稳定运行,腔体必须满足以下稳定性准则:无或只有很小的拉伸破坏区、无或只有很小的剪胀损伤区、有限的体积收缩率等。以金坛区块一口典型井为例,运用二维轴对称有限元软件Locas从腔体稳定... 为了实现盐穴储气库的可靠设计,确保储气库长期稳定运行,腔体必须满足以下稳定性准则:无或只有很小的拉伸破坏区、无或只有很小的剪胀损伤区、有限的体积收缩率等。以金坛区块一口典型井为例,运用二维轴对称有限元软件Locas从腔体稳定性和体积收缩率两方面对所设计的3种腔体形态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稳压运行1年后3种腔体的状况,从而优选出腔体2,并给出其最优长短轴比,进一步指导施工现场的溶腔作业,并为金坛地区盐穴储气库的腔体形态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穴储气库 金坛 有限元 Locas软件 腔体形态 稳定性 稳定性准则 设计方法
原文传递
水下垂直发射航行体多孔排气气泡融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耐民 赵阳 +1 位作者 魏海鹏 程少华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5-143,共9页
水下航行体采用多孔排气可有效改善航行体受力特性,多孔排气排出气泡融合特性是航行体受力改善的基础。文章基于空泡独立膨胀原理建立了多孔排气气泡形态理论计算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给出了匀速运动时多孔排气气泡融合准... 水下航行体采用多孔排气可有效改善航行体受力特性,多孔排气排出气泡融合特性是航行体受力改善的基础。文章基于空泡独立膨胀原理建立了多孔排气气泡形态理论计算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给出了匀速运动时多孔排气气泡融合准则,为排气气泡融合判定奠定了基础。针对初始压比、航行体运动速度、排气孔参数等因素对排气气泡形态影响开展计算,结果表明航行体运动速度在一定范围内越高、相同排气总面积下排气孔数量越多,越有利于排气融合,初始压比对排气融合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排气 独立膨胀原理 空泡形态 气泡融合
下载PDF
不同形状底凹结构对火炮弹丸飞行阻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陆海波 颛孙世周 +1 位作者 孙凤文 李义文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2-114,141,共4页
文中以改善火炮底凹弹的飞行阻力为目标,针对火炮弹丸不同底凹结构对减阻效果的影响展开研究。通过基于N-S方程的数值模拟,得到带底凹结构弹丸的绕流流场参数分布以及弹丸的气动阻力,讨论了相同底凹深度、不同形状底凹结构对弹丸流场、... 文中以改善火炮底凹弹的飞行阻力为目标,针对火炮弹丸不同底凹结构对减阻效果的影响展开研究。通过基于N-S方程的数值模拟,得到带底凹结构弹丸的绕流流场参数分布以及弹丸的气动阻力,讨论了相同底凹深度、不同形状底凹结构对弹丸流场、减阻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弹丸底部凹腔产生位于凹腔内的回流流动对底凹结构的减阻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研究的三种凹腔形状中,"收缩"形状的底凹结构有最小的气动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凹弹 凹腔形状 减阻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