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主教在广西沿北部湾地区传播、扩散过程中的海岛效应和点轴模式 被引量:14
1
作者 彭静 朱竑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3-118,共6页
本文以天主教在广西沿北部湾地区的传播、扩散为例,试图揭示其传播、扩散的地理学规律。研究表明,天主教在环北部湾地区的传播分布基本上符合清末年间传教士先从沿海港口登陆,渐次沿交通干道向内陆地区扩散的点轴扩散模式。需要强调的是... 本文以天主教在广西沿北部湾地区的传播、扩散为例,试图揭示其传播、扩散的地理学规律。研究表明,天主教在环北部湾地区的传播分布基本上符合清末年间传教士先从沿海港口登陆,渐次沿交通干道向内陆地区扩散的点轴扩散模式。需要强调的是,涠洲岛以其地理上的闭合性特征在天主教进入广西初期扮演了弹跳板和插转台的角色,进而直接影响到广西沿北部湾地区天主教分布格局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涠洲岛 传播扩散 点轴模式 海岛效应
下载PDF
清中叶天主教在华的本土化问题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先清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40,共8页
清代中,叶天主教在华传播的社会处境发生重要变化。这一时期,清政府严厉禁教政策正式确立,而儒学知识界也从总体上批判、否定天主教,由此影响了天主教在华的本土化取向,促使在华天主教走向一条与民间小传统相结合的本土化道路。天主教... 清代中,叶天主教在华传播的社会处境发生重要变化。这一时期,清政府严厉禁教政策正式确立,而儒学知识界也从总体上批判、否定天主教,由此影响了天主教在华的本土化取向,促使在华天主教走向一条与民间小传统相结合的本土化道路。天主教本土化三个基本特征:传教的底层性、习教的自立性与仪式的民间性。清代中叶天主教在华的这种本土化深刻地影响了天主教在近世中国社会的发展,天主教在深植中国社会、成为中国宗教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与其他民间宗教的界限,染上民间化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中叶 天主教 本土化
下载PDF
西班牙文化与西班牙语教学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珂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8期80-83,共4页
随着外语教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了解所学对象国的文化,就很难掌握好该国的语言。本文以西班牙语为例,对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作一简要阐述,并从中看出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西班牙语 文化 西班牙语教学 天主教
下载PDF
晚清天主教在陕西三边的传播 被引量:7
4
作者 汤开建 马占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59,共7页
利用《教案教务档》、《清末教案》等清宫档案资料及其他第一手材料,结合西人著作,对圣母圣心会从1874年到1914年间在陕西三边地区的传教活动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展现了圣母圣心会在陕西三边传教的概貌。
关键词 晚清 天主教 圣母圣心会 陕西三边 传教史
下载PDF
清末天主教和新教在华传教活动的异同 被引量:5
5
作者 赵玉华 刘凌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7,共5页
文章以法国和美国在中国的传教活动为例,选取几个不同角度考察了天主教和新教清末在华活动的异同,认为天主教和新教的历史渊源、社会背景所导致的不同属性是二者在华活动特点的最深刻导因。
关键词 天主教 新教 在华活动 异同
下载PDF
明末天主教文献所见汉语基督教词汇考述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铭宇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62,96,共10页
本文梳理明末(1582-1644)耶稣会天主教文献所见基督教汉译名词,重点考诠沿用至今的基督教专名凡86个,分属两大类:其一为旧词新用,如"天主、上帝";其二为新造词语,借两种造词方法,一为音译,如"亚当、耶稣",二为意译,... 本文梳理明末(1582-1644)耶稣会天主教文献所见基督教汉译名词,重点考诠沿用至今的基督教专名凡86个,分属两大类:其一为旧词新用,如"天主、上帝";其二为新造词语,借两种造词方法,一为音译,如"亚当、耶稣",二为意译,如"炼狱、福音"。这批词汇乃今用汉语基督教词汇之源头,亟待解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天主教 新词 音译 意译
下载PDF
明清之际天主教的传播与西洋宗教画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汤开建 陈青松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662-668,共7页
西洋宗教画作为一种能够直接表现天主教教义的物质载体,在明清之际的天主教在华传播过程中起到过很大的作用。天主教在华传播的起起落落,也可以从西洋宗教画在华境遇中窥其一二。
关键词 西洋宗教画 明清 天主教 文化适应
下载PDF
50年来中国天主教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2
8
作者 荆世杰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69-77,共9页
建国后中国天主教研究可以分成几个时期,1949—1978为第一时期,研究受意识形态左右;1978年之后从教案研究开始学术性逐渐增强,90年代中期以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空前。各阶段研究呈现出不同的侧重和范式,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天主教研... 建国后中国天主教研究可以分成几个时期,1949—1978为第一时期,研究受意识形态左右;1978年之后从教案研究开始学术性逐渐增强,90年代中期以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空前。各阶段研究呈现出不同的侧重和范式,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天主教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学术转型的挑战和跨学科整合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主教 研究 综述
下载PDF
近代西方教会在粤东客家地区的传播及其影响述略 被引量:4
9
作者 韩小林 《嘉应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110-113,共4页
以梅州为中心的粤东客家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成为近代西方宗教势力发展的重要地区。西方宗教传入粤东客家地区,进一步激化了当地的社会矛盾,同时,他们也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化的学校,传播了近代西方文化,特别是一些先进科学... 以梅州为中心的粤东客家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成为近代西方宗教势力发展的重要地区。西方宗教传入粤东客家地区,进一步激化了当地的社会矛盾,同时,他们也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化的学校,传播了近代西方文化,特别是一些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为粤东客家地区乃至整个广东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贡献。西方传教士又把粤东地区的客家文化传入西方各国,在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和了解方面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教会 天主教 基督教 奥东客家地区
下载PDF
明清之际澳门天主教的传入与发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汤开建 田渝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3-130,共8页
明清之际,天主教传入澳门并持续发展。这一时期,澳门主教区成立,天主教各大修会耶稣会、方济会、奥斯定会、多明我会等纷纷驻足澳门。澳门天主教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澳门成为各修会对中国及远东地区传教的基地,使远东地区天主教事业获得... 明清之际,天主教传入澳门并持续发展。这一时期,澳门主教区成立,天主教各大修会耶稣会、方济会、奥斯定会、多明我会等纷纷驻足澳门。澳门天主教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澳门成为各修会对中国及远东地区传教的基地,使远东地区天主教事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之际 澳门 天主教
下载PDF
天主教在西藏的传播(16-18世纪)及其影响——兼论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被引量:5
11
作者 董莉英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60-67,共8页
在16-19世纪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传教士担当了“桥梁”的重要角色,学术界主要关注海上来华的传教士的研究,本人通过对陆路来华的传教士进藏的背景及其过程的分析,考察至今在西藏仍有影响的天主教情况,旨在探讨中西文化的接触、交流... 在16-19世纪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传教士担当了“桥梁”的重要角色,学术界主要关注海上来华的传教士的研究,本人通过对陆路来华的传教士进藏的背景及其过程的分析,考察至今在西藏仍有影响的天主教情况,旨在探讨中西文化的接触、交流、碰撞。正由于有传教士们记录的他们在那个时代的独特的西藏见闻,又以自己的文化视角开始了中西文化的最初碰撞,使西藏了解西方,西方了解西藏,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西方人投身于西藏文化的研究中来,在西方掀起了一个至今持续不断的藏学热潮,为人类不同观念的多元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西藏 传播 文化 碰撞
下载PDF
韩默理与二十四顷地教堂 被引量:3
12
作者 薄艳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93-96,共4页
二十四顷地村位于今天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境内 ,清末属山西省归绥道萨拉齐厅管辖 ,是控制西南蒙古教区教务的主教府所在地。笔者通过参阅各种史料 ,对二十四顷地的建立、发展、结局 ,对发生在这里的、在长城以北义和团运动中震惊中外的比... 二十四顷地村位于今天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境内 ,清末属山西省归绥道萨拉齐厅管辖 ,是控制西南蒙古教区教务的主教府所在地。笔者通过参阅各种史料 ,对二十四顷地的建立、发展、结局 ,对发生在这里的、在长城以北义和团运动中震惊中外的比利时圣母圣心会韩默理主教被杀一案做了全面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二十四顷地 韩默理
下载PDF
试析二战以后非洲华人宗教意识的变迁与融合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安山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55-66,共12页
论文运用非洲华人报刊以及当地资料,分析了华人皈依天主教、基督教的过程和原因,认为华人教会的设立、华人神父的努力、克里奥家庭、实用主义和种族歧视是华人皈依的主要原因。非洲华人的多种宗教信仰同时并存。这些信仰不仅没有产生冲... 论文运用非洲华人报刊以及当地资料,分析了华人皈依天主教、基督教的过程和原因,认为华人教会的设立、华人神父的努力、克里奥家庭、实用主义和种族歧视是华人皈依的主要原因。非洲华人的多种宗教信仰同时并存。这些信仰不仅没有产生冲突,反而互相渗透。非洲华人一方面逐渐皈依基督教、天主教,另一方面仍然保留着中国人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与宗教习俗,同时华人的传统宗教——佛教在非洲的传播也表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因此,华人在宗教信仰和典礼礼式上互相融合,表现出很强的杂糅性,宗教信仰与文化价值观相通甚至等同是华人信仰的一个特点。华人中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价值观两者互相融合的情况有各种表现,宗教信仰与价值观可以等同的现象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宗教研究 华人宗教 宗教信仰 天主教 基督教 文化价值观 国际移民
下载PDF
关于黑龙江省天主教、基督教概况及其教徒信仰趋向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舒景祥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3-118,共6页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天主教、基督教概况及其教徒信仰趋向的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强全省天主教、基督教工作的措施和总体思路。
关键词 天主教 基督教 信仰趋向 调查分析
下载PDF
爱尔兰移民与19世纪美国天主教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小龙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2-36,共5页
美国天主教会自19世纪以来逐步成为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影响力仅次于新教的第二大教派,爱尔兰移民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天主教这一旧大陆宗教意识形态的本土化改造,使之适应新的文化环境,从而构建起具有鲜明特色的美... 美国天主教会自19世纪以来逐步成为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影响力仅次于新教的第二大教派,爱尔兰移民在这一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天主教这一旧大陆宗教意识形态的本土化改造,使之适应新的文化环境,从而构建起具有鲜明特色的美国天主教文化体系,为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天主教 爱尔兰 移民
下载PDF
巴黎外方传教会与天主教的中国本土化历程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丽娜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49-52,共4页
巴黎外方传教会是17世纪在巴黎形成的一个传教团体。从巴黎外方传教会档案材料分析,巴黎外方传教会直接听命于罗马教廷,肩负协助教廷传信部制衡葡萄牙保教权和建立远东土著教会的使命赶赴远东。巴黎外方传教会入华对天主教中国本土化产... 巴黎外方传教会是17世纪在巴黎形成的一个传教团体。从巴黎外方传教会档案材料分析,巴黎外方传教会直接听命于罗马教廷,肩负协助教廷传信部制衡葡萄牙保教权和建立远东土著教会的使命赶赴远东。巴黎外方传教会入华对天主教中国本土化产生过正面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法文化交流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保教权 巴黎外方传教会 天主教中国本土化 中法文化交流
下载PDF
晚清天主教会与耶稣教会的冲突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大春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5-61,共7页
18 91— 1911年间 ,中国天主教会与耶稣教会的矛盾激化 ,屡屡发生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天主、耶稣教派冲突。目前主要史籍中有案可查的这类冲突共有 42起 ,经分析归纳其有五大特点 ,七种原因。中国政府对教派冲突问题非常重视 ,对它的处理... 18 91— 1911年间 ,中国天主教会与耶稣教会的矛盾激化 ,屡屡发生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天主、耶稣教派冲突。目前主要史籍中有案可查的这类冲突共有 42起 ,经分析归纳其有五大特点 ,七种原因。中国政府对教派冲突问题非常重视 ,对它的处理不同于对其他教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时期 清政府 天主教会 耶酥教会 教派冲突
下载PDF
同治回民起义与陕西天主教的传播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晓虹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9-94,共6页
同治年间 ,因回民起义军“不杀在 (天主 )教人” ,引发了陕西汉族百姓纷纷皈依天主教以避战乱 ,天主教在陕西境内迅速扩展。
关键词 同治年间 回民起义 天主教 陕西
下载PDF
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关系研究之反思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耘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64,共9页
明末清初以传教为契机的中西文化交往关系之课题现已成为一大学术热点,中外学者对此作出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以问题为核心,从四个方面对已有的学术成果进行了总体性的反思:一是就传教士之主动因应与被动附会问题提出了“文化... 明末清初以传教为契机的中西文化交往关系之课题现已成为一大学术热点,中外学者对此作出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以问题为核心,从四个方面对已有的学术成果进行了总体性的反思:一是就传教士之主动因应与被动附会问题提出了“文化的双重强制”观点,指出传教士与中国入教儒士在受制于中西文化之双重强制的同时,也开启了超出单一文化桎梏的双重视域,从而造成了对于中西文化的一种奇特贯通;二是从现代的学理脉络之下对“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对话论”提出质疑,指出这次中西文化交往关系远非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对话”,因为构成交往关系的各方无一例外都是“真教惟一论”、“正道惟一论”者;三是结合对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名著《中国与基督教》之评议,反驳了以此书为代表的明末清初中西文化“错位论”观点,指出中西文化之间的意义传递实有赖于话语中介的形成;四是提出了中西文化交往中的“理解”问题,并以笔者近作《明末清初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及其本土回应》为例,阐述了以“理解”为方法论线索来探讨中西文化互动机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文化双重强制 对话 错位 诠释与再诠释
原文传递
移民、土地与绥远地区天主教的传播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卫东 郭红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60,共5页
清末至民国绥远作为一个具有鲜明移民社会特色的地域,其天主教的传播和移民社会紧密相联,而其间起着决定作用的则是土地。教会因用土地吸引移民入教而大为发展,又因土地占有等种种因素与普通百姓产生矛盾,以致在义和团运动中遭受到重重... 清末至民国绥远作为一个具有鲜明移民社会特色的地域,其天主教的传播和移民社会紧密相联,而其间起着决定作用的则是土地。教会因用土地吸引移民入教而大为发展,又因土地占有等种种因素与普通百姓产生矛盾,以致在义和团运动中遭受到重重一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绥远 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