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胆外科10例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护理 被引量:18
1
作者 韩湘华 王瑞兰 +2 位作者 黄秋霞 白志芳 陶红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8期43-45,52,共4页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各种留置导管患者发生意外拔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02例在本科行肝胆手术并留置导管中发生意外拔管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例出现意外拔管的情况中,患者自行拔出胃管3例,夜间患者翻身...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各种留置导管患者发生意外拔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02例在本科行肝胆手术并留置导管中发生意外拔管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例出现意外拔管的情况中,患者自行拔出胃管3例,夜间患者翻身导致腹腔引流管脱管2例,部分退管后腹腔引流管自行脱出2例,搬运中过度牵拉脱出尿管、深静脉插管各1例,未使用缝线固定术后空肠营养管脱出1例。结论针对管道滑脱原因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加强临床上管道护理措施的完善和管道护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会减少导管意外拔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管道 意外拔管 护理
下载PDF
经皮左锁骨下动脉插管植入药盒系统治疗晚期肝癌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华 王清茂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92-794,共3页
探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 (简称晚期肝癌 )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方法 :晚期肝癌141例随机分两组 :A组 (对照组、一次性插管组 )85例 ,按常规每月一次插管介入化疗栓塞治疗。B组 (治疗组、药盒系统组 )56例 ,常规每月一次插管介入化疗栓塞... 探讨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 (简称晚期肝癌 )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方法 :晚期肝癌141例随机分两组 :A组 (对照组、一次性插管组 )85例 ,按常规每月一次插管介入化疗栓塞治疗。B组 (治疗组、药盒系统组 )56例 ,常规每月一次插管介入化疗栓塞并经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药盒系统 ,连续灌注HCPT10d ,10mg/d。结果 :根据WHO标准判断疗效A组 :CR1例 (1 2 % ) ,PR41例 (48 2 % ) ,NC37例 (43 5 % ) ,PD6例 (7 1 % ) ,CR +PR42例 (49 4 % ) ;B组 :CR2例 (3 6 % ) ,PR36例 (64 3 % ) ,NC18例 (32 1 % ) ,PD4例 (7 1 % ) ,CR +PR38例(67 8 % ) ,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5)。生存期 :A组最短2月 ,最长26月 ,中位数13月 ;B组最短5月 ,最长39月 ,中位数16月 ,B组优于A组 ,但无显著性差异 (P>0 05)。毒副作用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5)。结论 :经皮左锁骨下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药物疗法 植入药盒 介入疗法
下载PDF
大鼠鞘内反复给药两种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任占杰 于志军 +2 位作者 张增臻 张成明 张广学 《中国医药》 2009年第6期468-469,共2页
目的比较大鼠蛛网膜下腔长期置管和反复蛛网膜下腔穿刺两种给药方法的难易程度及反复给药的可行性。方法40只清洁级SD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置管组和穿刺组各20只。置管组通过蛛网膜下腔长期置管给药,穿刺组反复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给药... 目的比较大鼠蛛网膜下腔长期置管和反复蛛网膜下腔穿刺两种给药方法的难易程度及反复给药的可行性。方法40只清洁级SD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置管组和穿刺组各20只。置管组通过蛛网膜下腔长期置管给药,穿刺组反复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给药。记录每次进行操作所用的时间。2组均从实验第5天开始鞘内注射吗啡10μg/10μl,连续给药7d,用热辐射法测定大鼠热缩足潜伏期(TWL)。对2组实验时间和’rwL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置管组操作时间较穿刺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置管组5只大鼠导管脱出。鞘内给药后,置管组和穿刺组TWL测定值均较基础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TWL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蛛网膜下腔长期置管和反复蛛网膜下腔穿刺均可作为鞘内多次给药方法,但在选择时应该考虑到操作难易程度、给药方式、反复给药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内注射 蛛网膜下腔 留置导管 穿刺术
下载PDF
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宣玲 黄宇理 +3 位作者 卢冬雨 徐玮 王本芳 阮吟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10期1521-1521,1580,共2页
目的观察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6例心包积液患者二维B超定位后均采用Seld inger导管法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间断抽吸心包积液、注射治疗药物,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同时采用多种... 目的观察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6例心包积液患者二维B超定位后均采用Seld inger导管法经皮穿刺,心包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间断抽吸心包积液、注射治疗药物,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同时采用多种措施防止并发症发生。结果 30例采用剑突下置管,6例采用心尖部置管,所有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置管进入心包的深度为10~15 cm,留置导管时间7~14 d,穿刺抽液减压后,患者胸闷、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提高,1例在置管后抽出100 m l液体时出现头晕出汗,停止抽液后症状缓解;1例出现穿刺孔渗液,随进一步抽吸而消失。均未出现心室扩张和急性肺水肿、气胸、心肌或冠状血管损伤、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方法简便,创伤小,费用低,值得临床继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积液 心包穿刺术 中心静脉导管 留置
原文传递
急诊PCI围术期行临时起搏器置入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3
5
作者 郭颖强 吴维 +1 位作者 陈学彬 武向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374-1376,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PCI围术期行临时起搏器置入的较佳途径。方法:130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需行临时起搏器置入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分成3组,其中经锁骨下静脉路径置入临时起搏器的45例,经颈内静脉的43例,经股静脉的42例,... 目的:探讨急诊PCI围术期行临时起搏器置入的较佳途径。方法:130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需行临时起搏器置入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分成3组,其中经锁骨下静脉路径置入临时起搏器的45例,经颈内静脉的43例,经股静脉的42例,记录3种路径首次穿刺成功率、2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穿刺完成时间、置入完成时间、总的置入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锁骨下静脉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颈内静脉组、股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下静脉组穿刺完成时间、置入完成时间、总的置入时间比其它两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下静脉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颈内静脉组和股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急诊PCI围术期,经锁骨下静脉路径置入临时起搏器具有穿次成功率高、置入用时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易被患者接受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起搏器 人工 锁骨下静脉 导管 留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