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微透析技术测定火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病变组织中5-羟色胺、组胺和前列腺素E2的影响 被引量:43
1
作者 李晶晶 眭明红 +2 位作者 林诗雨 裴文娅 林国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4-321,共8页
目的:观察不同干预方法对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病变组织中5-羟色胺(5-HT)、组胺(HA)和前列腺素E2(PGE_2)含量影响与镇痛效应,探讨火针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 目的:观察不同干预方法对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病变组织中5-羟色胺(5-HT)、组胺(HA)和前列腺素E2(PGE_2)含量影响与镇痛效应,探讨火针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穴位埋线组和火针组,各10只,以完全弗氏佐剂(CFA)注入大鼠右后足垫皮肤内制作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3组均取右侧"昆仑"、"阳陵泉"作为治疗穴位,分别行火针、普通针刺、穴位埋线治疗,利用微透析采样技术(MD)在线提取大鼠局部组织液,结合HPLC-UV检测技术,监测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不同时段内局部病变组织5-HT、HA和PGE_2含量的变化.结果:造模后大鼠肌肉组织中5-HT、HA和PGE_2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高,热刺痛爪退缩阈值降低(P<0.01).治疗后,各组大鼠TWL阈值升高,病变肌肉组织内5-HT、HA、PGE_2含量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火针组5-HT、HA、PGE_2含量分别在2、4、8 h处于低水平状态,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普通针刺组5-HT、HA、PGE_2含量分别在1、2 h处于低水平状态;穴位埋线在治疗前期与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下降时间点分别于治疗后2、4 h,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火针、普通针刺、穴位埋线均可以降低局部肌肉组织内5-HT、HA和PGE_2含量;火针镇痛效应优于普通针刺组和穴位埋线组,且火针首次即时镇痛维持时间长于普通针刺组和穴位埋线组,穴位埋线则至少需要2 h以上才能发挥镇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穴位埋线 针灸 类风湿性关节炎 五羟色胺 组胺 前列腺素E2 微透析技术
下载PDF
调任通督针刺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 被引量:36
2
作者 吴家满 卓缘圆 +1 位作者 钟宇玲 陈秋兰 《吉林中医药》 2014年第5期526-529,共4页
目的观察调任通督针刺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PCOS不孕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调任通督针刺法配合穴位埋线促排卵,对照组用克罗米芬促排卵。结果治疗组排卵率为54.16%和... 目的观察调任通督针刺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PCOS不孕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调任通督针刺法配合穴位埋线促排卵,对照组用克罗米芬促排卵。结果治疗组排卵率为54.16%和对照组排卵率62.68%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妊娠率为46.66%,略高于对照组的40%,但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SH、LH、LH/FSH、T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最大子宫内膜厚度和宫颈黏液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调任通督针刺法配合穴位埋线促排卵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排卵率和受孕率,可显著调节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内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调任通督 穴位埋线
下载PDF
穴位埋线抗青霉素致痫大鼠癫痫发作的行为学观察 被引量:28
3
作者 刘卫英 邓元江 +1 位作者 彭楚湘 林亚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法抗实验性癫痫大鼠痫性发作的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埋线组、西药组、针刺组,分组进行预处理后,以腹腔注射青霉素造成大鼠癫痫模型,观察各组造模后70min内痫性发作的潜伏期和痫性发作行为表现。结果埋...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法抗实验性癫痫大鼠痫性发作的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埋线组、西药组、针刺组,分组进行预处理后,以腹腔注射青霉素造成大鼠癫痫模型,观察各组造模后70min内痫性发作的潜伏期和痫性发作行为表现。结果埋线组、西药组、针刺组的痫性发作潜伏期均比模型组延长(P<0.05或P<0.01),其中埋线组最长,但与西药组、针刺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埋线组大鼠出现的痫性行为表现点头/甩尾、须动/头面抽动、前肢/后肢抽动、全身抽动、窜动的次数均比模型组少,整体发作程度比模型组轻,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穴位埋线法可延缓癫痫的发作潜伏期、减少癫痫发作行为、减轻癫痫发作程度,具有显著的抗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癫痫 潜伏期 癫痫发作行为
下载PDF
穴位埋线和中药预防治疗雌性大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卵巢早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罗小光 夏佩 胡选霞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和中药对雌鼠卵巢早衰(POF)模型的预防和治疗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SD雌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预防埋线组、预防中药组、预防中药埋线组、治疗西药组、治疗中药组、治疗埋线组、治疗中药埋线组。除正常组...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和中药对雌鼠卵巢早衰(POF)模型的预防和治疗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SD雌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预防埋线组、预防中药组、预防中药埋线组、治疗西药组、治疗中药组、治疗埋线组、治疗中药埋线组。除正常组外,3组预防组在造模的同时给予45d预防性治疗,其他5组均予15d造模,造模成功后,除模型组外,4组治疗组予治疗性治疗45d,检测各组雌二醇(E2)、抑制素B(INHB)、促卵泡素(FSH)及观察子宫、卵巢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各预防组和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E2与INHB水平明显增高、FSH水平明显下降(P<0.05)。子宫内膜厚度增厚、腺体和血管增多,卵巢的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数量增多。各预防组和各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各项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各预防组和各治疗组组间相比变化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穴位埋线和中药有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作用,且对预防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及治疗POF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卵巢早衰 雌二醇 抑制素B 促卵泡素 穴位埋线 预防 治疗
原文传递
穴位埋线线体应用进展 被引量:22
5
作者 杜鸿蒙 章薇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4期121-124,共4页
从穴位埋线线体材料、线体粗细、操作方式、埋植深度等方面对穴位埋线线体应用做出了简要概述,认为当前操作工具创新,操作精准规范,新型材料的出现,如PGLA、PDS、壳聚糖等大大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具有优... 从穴位埋线线体材料、线体粗细、操作方式、埋植深度等方面对穴位埋线线体应用做出了简要概述,认为当前操作工具创新,操作精准规范,新型材料的出现,如PGLA、PDS、壳聚糖等大大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具有优越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线体 材料 操作工具 综述
下载PDF
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6
作者 卢璐 孙建华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80-381,共2页
目的:通过对影响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动力障碍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实现针灸方案的优化,提高疗效。方法:综述近年来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动力障碍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影响针灸疗效的因素。结果: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动力障碍疗效确... 目的:通过对影响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动力障碍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实现针灸方案的优化,提高疗效。方法:综述近年来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动力障碍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影响针灸疗效的因素。结果:针灸治疗术后胃肠功能动力障碍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结论:在制定研究方案中,必须严格的控制各影响因素,建立一套严谨标准的操作规范,以期实现针灸方案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 穴位注射 穴位敷贴 穴位埋线 综述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7
作者 闫润虎 白洁 +3 位作者 顾劲松 于江 李雪飞 隋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43-1147,共5页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根据中医学理论,结合临床,辨证分型,确定埋线穴位。每2周埋线1次,共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率、体围、皮褶厚度、胰岛素敏感性...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根据中医学理论,结合临床,辨证分型,确定埋线穴位。每2周埋线1次,共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率、体围、皮褶厚度、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瘦素、胰岛素、血脂等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病临床总有效率为84.52%,男性总有效率为88.88%,女性为83.33%,辨证分型中胃肠实热型有效率为91.48%。穴位埋线对于单纯性肥胖病患者与肥胖相关的各项指标均有调节作用,包括:体重、体质量指数、体脂百分率、体围、皮褶厚度、腰髋比等肥胖指标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血脂相关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瘦素、胰岛素治疗后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治疗后明显回升与治疗前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在明显减轻患者体重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降低了与肥胖相关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表明穴位埋线可改善脂代谢,重塑体形,预防和减少肥胖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单纯性肥胖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欣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589-590,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每组16例,埋线治疗组在患侧翳风、风池、颈夹脊穴、双肝俞穴行埋线疗法,7天1次,4次为1个疗程,针刺对照组在上述穴位行普通针刺治疗,隔日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每组16例,埋线治疗组在患侧翳风、风池、颈夹脊穴、双肝俞穴行埋线疗法,7天1次,4次为1个疗程,针刺对照组在上述穴位行普通针刺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埋线治疗组总有效率87.5%,针刺对照组总有效率56.3%,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在治疗后,穴位埋线组在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的改善上都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确切,其方便、省时的特点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针刺 神经性耳鸣
下载PDF
穴位埋线联合体质调理治疗肺气虚寒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9
9
作者 杨莎莎 刘代恩 +5 位作者 刘志庆 高洪娇 阎晓琳 张慧敏 杨左 张勤修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700-3703,共4页
目的:以单纯穴位埋线作对照,评价穴位埋线联合体质调理治疗肺气虚寒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肺气虚寒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PAR)患者按1∶1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为穴位埋线联合体质调理,对照组30例为单纯辨... 目的:以单纯穴位埋线作对照,评价穴位埋线联合体质调理治疗肺气虚寒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肺气虚寒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PAR)患者按1∶1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为穴位埋线联合体质调理,对照组30例为单纯辨证取穴进行埋线。治疗组首先依据体质九分法进行体质辨识,然后再给予埋线及体质调理。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取穴方法,均选取迎香穴(LI20)(双侧)、足三里穴(ST36)(双侧)、风池穴(GB20)(双侧)、肺俞(BL13)(左侧)。共接受连续两次穴位埋线治疗,两组治疗的每个疗程均为2周,疗程间隔时间均为2周。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积分及鼻眼结膜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调查量表(RQLQ)(中文版自测版本)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在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4、8(第1次随访)、12周(第2次随访)共4个时间点进行鼻部症状VAS评分及相关生活质量RQLQ评分评价两组治疗AR的临床疗效。结果:VAS量表评分及RQLQ问卷调查表结果显示:组内比较:总VAS症状评分及RQLQ评分方面: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后4周及第1、2次随访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治疗结束后及第1、2次随访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P<0.01)。鼻内镜鼻甲肿胀大小比较:组内比较,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第2次随访均显著减轻(P<0.01)。组间比较: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及第2次随访时鼻甲肿胀显著减轻(P<0.05,P<0.01)。结论:穴位埋线结合体质调理及单纯穴位埋线均有助于改善变应性鼻炎受试者的症状、相关的生活质量及鼻甲肿胀体征;且随访期的控制性更好,体现出从中医治病求本,整体调理,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病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持续性变应性鼻炎 肺气虚寒证 体质调理
原文传递
穴位埋线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0
作者 周友龙 贾建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轻中度AD患者按配对方法分为穴位埋线组和穴位刺激组,穴位埋线组分别在神门、丰隆、太溪和足三里进行埋线,穴位刺激组用相同操作方法刺激穴位,但埋线针不穿入羊肠线,每个...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轻中度AD患者按配对方法分为穴位埋线组和穴位刺激组,穴位埋线组分别在神门、丰隆、太溪和足三里进行埋线,穴位刺激组用相同操作方法刺激穴位,但埋线针不穿入羊肠线,每个月治疗1次,共治疗6次。运用神经心理学量表对2组治疗前后进行评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穴位埋线组治疗后评分与治疗前评分比,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评分显著升高(P<0.01),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评价量表(ADAS-Cog)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评分显著降低(P<0.0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评分比较,穴位埋线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穴位刺激组(P<0.01),穴位埋线组ADAS-Cog评分比穴位刺激组显著性降低(P<0.05),2组治疗后ADL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穴位埋线提高了AD痴呆患者认知能力及病人的依从性,为针灸治疗老年痴呆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穴位疗法 埋线 肠线 @穴位埋线
下载PDF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闫润虎 白洁 +2 位作者 张怡 顾劲松 于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422-424,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远期疗效。方法:以辨证论治选穴,穴位埋线治疗3个疗程,前后自身对照观察,每次选6~10个穴位。结果:96例患者治疗后体重、体围、皮脂厚度、BMI、F%、WHR、瘦素(Leptin)、Ins、TG、TC、FBS等指标...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远期疗效。方法:以辨证论治选穴,穴位埋线治疗3个疗程,前后自身对照观察,每次选6~10个穴位。结果:96例患者治疗后体重、体围、皮脂厚度、BMI、F%、WHR、瘦素(Leptin)、Ins、TG、TC、FBS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该疗法具有疗效高、方便、安全、无痛苦、持续作用长、无副作用等特点,提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具有减重、降脂、重塑体形和良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症 穴位埋线 疗效
下载PDF
穴位埋线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2
作者 侯慧先 孙婷 +2 位作者 胡艳双 杨晓鸥 李丽娟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第7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名确诊为单纯性肥胖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给予拔罐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测量两组腰围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名确诊为单纯性肥胖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给予拔罐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测量两组腰围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效果优于拔罐减肥,在临床的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单纯性肥胖 拔罐
下载PDF
穴位埋线对糖调节受损伴腹型肥胖患者糖脂代谢及转归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妍 刘志丹 +2 位作者 李晓燕 张顺宵 陈月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观察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或是在生活方式干预加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对糖调节受损(IGR)伴腹型肥胖患者糖脂代谢及转归的影响。方法将160例IGR伴腹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40例。A组予生活方式干预,B组... 目的观察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或是在生活方式干预加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对糖调节受损(IGR)伴腹型肥胖患者糖脂代谢及转归的影响。方法将160例IGR伴腹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每组40例。A组予生活方式干预,B组予生活方式干预+口服二甲双胍,C组予生活方式干预+穴位埋线,D组予生活方式干预+穴位埋线+口服二甲双胍。各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IGR患者向糖尿病(DM)或正常糖耐量(NGT)转化的转归情况,比较受试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TC、TG、LDL-C、HDL-C)、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肝功能相关指标及腹围(WC)、身高、体质量水平的变化情况,计算并比较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肪肝指数(FLI)、内脏脂肪指数(VAI)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156例,A组40例、B组37例、C组40例、D组39例。(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B、C、D组的Hb Alc、HOMA-IR、TG、LDLC、WC、BMI、FLI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 A组的BMI、FLI水平明显降低(P<0.05);仅有C、D两组VAI水平下降(P<0.05)。与A组治疗后比较,B、C、D组Hb A1c、TG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P<0.01); C、D组WC、FLI、VAI水平明显更低(P<0.01);仅有D组HOMA-IR水平明显更低(P<0.01)。与B组治疗后比较,C、D组FLI、VAI下降更加明显(P<0.05,P<0.01)。(3)组间治疗后两两比较,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IGR向NGT逆转的发生率明显更高(P<0.01),B组、C组、D组IGR向DM转化的发生率明显更低(P<0.01)。与B组相比,C组、D组IGR向NGT逆转的发生率明显更高(P<0.01),C组、D组IGR向DM转化的发生率明显更低(P<0.01)。(4)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还是在生活方式干预加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IGR合并腹型肥胖患者,都能够对糖代谢及胰岛功能产生更好的调节作用,同时还能减轻腹型肥胖,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调节受损 糖尿病前期 腹型肥胖 穴位埋线 二甲双胍 脂肪肝指数 内脏脂肪指数
下载PDF
温针法联合新型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4
作者 岳红梅 曾林 黄子亮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2641-2644,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法联合新型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5月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两组,各39例,基础治疗、用药、护理均相同,对照组采用温针法治疗;观察组加用新型穴位埋线治疗,1周为1... 目的:探讨温针法联合新型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方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5月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两组,各39例,基础治疗、用药、护理均相同,对照组采用温针法治疗;观察组加用新型穴位埋线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腰椎功能障碍问卷(Roland-Morrisquestionaire,RMQ)、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s-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9.49%低于观察组94.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RMQ评分分别为(6.35±2.19)分、(4.58±2.06)分,VAS评分分别为(2.75±1.36)分、(1.21±1.10)分,血清IL-6分别为(116.42±16.12)μg/L、(102.98±14.34)μg/L,血清TNF-α分别为(2.34±1.20)μg/L、(1.41±1.03)μg/L,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无任何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温针法联合新型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能够更好地降低炎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法 穴位埋线 腰椎间盘突出症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穴位埋线结合中胚层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宁 王琳 许婧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结合中胚层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方法。方法对78例患者行辨证分型的治疗原则,每种分型治疗两组穴位。将特定埋线针刺入穴位,达到一定深度(即中胚层),待局部有酸、胀、麻感后,将线埋入体内。两组穴位交替进行,15d一次,3...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结合中胚层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方法。方法对78例患者行辨证分型的治疗原则,每种分型治疗两组穴位。将特定埋线针刺入穴位,达到一定深度(即中胚层),待局部有酸、胀、麻感后,将线埋入体内。两组穴位交替进行,15d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结果78例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体重下降至标准体重的16例,显效42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78例患者治疗前平均体重82.24kg,治疗后平均体重76.18kg,平均减少6.06kg。结论穴位埋线与中胚层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明显,治疗次数少,省时、经济、疗效好,作用持久,患者痛苦小,依从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胚层疗法 穴位埋线 单纯性肥胖症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气血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章少颖 徐福 +3 位作者 周海江 胡迎秋 诸剑芳 陈益丹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4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气血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气血两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埋线组、针刺组、药物组,每组41例。埋线组予穴位埋线疗法,针刺组予相同穴位针刺,药物组予艾司唑仑口服。各组疗效均为30天,观察临床疗效,比...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气血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气血两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埋线组、针刺组、药物组,每组41例。埋线组予穴位埋线疗法,针刺组予相同穴位针刺,药物组予艾司唑仑口服。各组疗效均为30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睡眠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埋线组40例、针刺组39例、药物组38例。(2)疗程结束时埋线组、针刺组、药物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87.18%、65.79%;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埋线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而与针刺组相当(P>0.05)。随访时埋线组、针刺组、药物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61.54%、39.47%。与疗程结束时比较,各组病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复。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埋线组明显优于针刺组、药物组(P<0.05),而针刺组又优于药物组(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PSQI总评分埋线组与针刺组相当(P>0.05),且两者均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从各项睡眠因子比较分析,埋线组与针刺组无显著差别(P>0.05),埋线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方面显著优于药物组(P<0.05);针刺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方面显著优于药物组(P<0.05)。(4)治疗后与随访时组内比较,各组总评分及各项睡眠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各组均有一定程度的复发(P<0.05)。组间随访时比较,总评分埋线组分别明显低于针刺组、药物组(P<0.05),而针刺组与药物组相当(P>0.05);从各项睡眠因子分析,埋线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方面依然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而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方面也明显优于针刺组(P<0.05)。(5)治疗后与随访时组内比较,各组睡眠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各组病情均出现反复。组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不寐 气血两虚 穴位埋线 长效针感
下载PDF
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9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波 程孝顶 +1 位作者 曲善忠 蒋存火 《四川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对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把17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85例。两组都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治疗组90例同时采用自血疗法和穴位埋线,取...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对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把17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0例,对照组85例。两组都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治疗组90例同时采用自血疗法和穴位埋线,取曲池、血海、太冲、肝俞、足三里,用自体静脉血进行穴位注射,每个穴位1m L,1周2次;同时每3周进行1次穴位埋线,取穴肺俞、脾俞、胆俞、膀胱俞、风门、阴陵泉,辩证取穴进行穴位埋线,12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0.0%,对照组有效率62.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查患者血、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结论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法 自血疗法 穴位埋线 银屑病
下载PDF
穴位埋线法治疗抗精子免疫性不孕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奕涵 黄舒娥 李素荷 《光明中医》 2014年第5期1008-1010,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抗精子免疫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抗精子免疫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每周治疗1次,经期暂停,4周为一疗程;对照组予口服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每次32mg,一日3次...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抗精子免疫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抗精子免疫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每周治疗1次,经期暂停,4周为一疗程;对照组予口服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每次32mg,一日3次,连用7天(月经周期第21~27天应用)为一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7例,绝对有效6例,相对有效12例,无效3例,愈显率46.43%,总有效率89.29%;对照组临床治愈3例,绝对有效4例,相对有效20例,无效5例,愈显率21.88%,总有效率84.38%。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愈显率比较有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抗精子免疫性不孕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 穴位埋线疗法 抗精子免疫性不孕 甲基强的松龙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脾胃湿热型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董佩晶 谢俊 吴松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92-94,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西药外用治疗寻常性痤疮(中医证属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41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20例和中西医组各21例。西药组予0.1%阿达帕林凝胶和1%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早晚外涂;中西医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西药外用治疗寻常性痤疮(中医证属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41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20例和中西医组各21例。西药组予0.1%阿达帕林凝胶和1%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早晚外涂;中西医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前 2 次每周治疗 1 次,后 3 次隔周治疗 1 次。两组共治疗8周。在治疗结束时观察各组皮损GAGS评分、临床疗效,并统计治疗结束后4周皮损复发病例数。结果中西医组皮损GAGS评分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临床疗效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复发例数明显少于西药组(P<0.01)。结论穴位埋线疗法不仅能提高西药的临床疗效,还能减少皮损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穴位埋线 脾胃湿热型
原文传递
热敏灸八髎穴联合十七椎穴位埋线治疗老年慢性腰肌劳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0
作者 蒋晴 周文琪 +4 位作者 唐宏智 程远东 杜丹 王芳 罗小兵 《四川中医》 2018年第6期189-192,共4页
目的:观察热敏灸八髎穴联合十七椎穴位埋线治疗老年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65周岁以上LMS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热敏灸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热敏灸组患者采用... 目的:观察热敏灸八髎穴联合十七椎穴位埋线治疗老年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65周岁以上LMS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热敏灸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热敏灸组患者采用热敏灸八髎穴联合十七椎穴位埋线。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热敏灸组患者VAS评分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热敏灸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好转)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敏灸配合穴位埋线起到协同干预作用,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且该联合疗法操作简单、患者舒适度高,治疗依从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穴位埋线 腰肌劳损 十七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