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筼筜湖绿潮期间颗粒有机物及沉积有机物的来源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郑新庆 黄凌风 +1 位作者 杜建国 林荣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2-111,共10页
以原子碳氮比Cat/Nat、TOC/Chl a、δ13C和δ15 N等为指标,分析了筼筜湖绿潮爆发期间悬浮颗粒有机物(POM)和沉积有机物(SOM)的来源。结果显示,筼筜湖的POM主要以外源输入为主。在靠近海水入口的引水渠,POM主要来自厦门西海域的陆源有机... 以原子碳氮比Cat/Nat、TOC/Chl a、δ13C和δ15 N等为指标,分析了筼筜湖绿潮爆发期间悬浮颗粒有机物(POM)和沉积有机物(SOM)的来源。结果显示,筼筜湖的POM主要以外源输入为主。在靠近海水入口的引水渠,POM主要来自厦门西海域的陆源有机碎屑;位于筼筜湖上游的干渠,生活污水及餐饮业废水的有机质是其POM的主要贡献者;内、外湖POM的Cat/Nat(6.94~7.08)与浮游植物接近,但它们并不以浮游植物为主,而主要来自引水渠和干渠有机质的输入。以内湖为例,它们对内湖POM的联合贡献高达54%~97%。筼筜湖SOM的潜在来源多样,但不同湖区差异显著:在大型海藻覆盖区,主要以大型海藻和POM为主,而在无海藻覆盖的区域,则主要来自POM的自然沉降或与底栖微藻的联合贡献。结果表明,在来源复杂的潟湖系统,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并不能很好的指示有机物的来源和成因,它在有机质的示踪方面并不如稳定同位素来得有效可靠。不过,基于多种指标的分析结果可能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M cat nat TOC CHL a δ13C和δ15 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