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明清古典重竹家具雕刻工艺 被引量:9
1
作者 陶振平 张仲凤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4年第5期82-83,共2页
明清古典重竹家具的成功面世,是我国竹家具产业跨入发展新台阶的标志,预示着重组竹材优越的材料性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为将我国竹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雕刻工艺是明清古典重竹家具研发过程中的难点,本文针对... 明清古典重竹家具的成功面世,是我国竹家具产业跨入发展新台阶的标志,预示着重组竹材优越的材料性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为将我国竹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雕刻工艺是明清古典重竹家具研发过程中的难点,本文针对其现有雕刻工艺对材料的要求、雕刻题材的选取、雕刻技法以及雕刻工艺流程进行了全面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竹家具 雕刻题材 雕刻技法 雕刻工艺
下载PDF
浅述古今玉雕工艺流程与技法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树礼 曾伟来 何涛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08年第6期53-56,共4页
简要介绍了古今玉雕加工工艺中的加工设备、加工工具、研磨材料的演变和发展。同时介绍了现代玉器加工从选料、设计、制作到抛光的全部工艺流程以及不同时代的工艺技法。
关键词 古今玉雕 工艺流程 工艺技法
下载PDF
手艺之巧 立体之美——浅析圆雕技法在木雕艺术中的运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温作平 《雕塑》 2013年第4期60-61,共2页
木雕艺术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其深奥、深远,学不完也读不尽,它的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尤其令人称赞。圆雕是木雕艺术形态演绎之中最重要的手法之一,这种圆雕造型表现形式,有如诗一般简洁的雕刻语言,塑造出凝练的立体空间效果,以巧... 木雕艺术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其深奥、深远,学不完也读不尽,它的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尤其令人称赞。圆雕是木雕艺术形态演绎之中最重要的手法之一,这种圆雕造型表现形式,有如诗一般简洁的雕刻语言,塑造出凝练的立体空间效果,以巧妙的艺术手法表现典型的艺术形象,并阐发出深刻的思想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雕艺术 圆雕技法 运用
原文传递
刀尖上的神奇雕刻:牙雕艺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文庆 《雕塑》 2013年第1期54-55,共2页
牙雕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它是一门风华独特的民间艺术。在中华民族传统历史画卷中,牙雕传统艺术历经了八千多年繁华岁月,呈现出来的作品精细工整、玲珑剔透,极富装饰韵味。这些传统艺术结晶时至今日仍被众多的艺术家所青睐。在深厚的... 牙雕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它是一门风华独特的民间艺术。在中华民族传统历史画卷中,牙雕传统艺术历经了八千多年繁华岁月,呈现出来的作品精细工整、玲珑剔透,极富装饰韵味。这些传统艺术结晶时至今日仍被众多的艺术家所青睐。在深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民族风格之外,还包含了历代艺术家独特的雕刻技法、匠心独运的构思与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雕艺术 雕刻技法 构思与设计理念
原文传递
乾隆宫廷制玉新工具“秦中钢片”考——兼论凿錾技术与清宫大型玉器制作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郭福祥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98,共20页
清代大型玉器的雕制工艺和技术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尤其是凿錾制玉技术在宫廷中的运用问题,以往的研究虽偶尔提及,但几乎无人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依据清宫档案资料,以乾隆皇帝所谓"秦中所产钢片"为切入点,基本上理清了在清代宫... 清代大型玉器的雕制工艺和技术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尤其是凿錾制玉技术在宫廷中的运用问题,以往的研究虽偶尔提及,但几乎无人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依据清宫档案资料,以乾隆皇帝所谓"秦中所产钢片"为切入点,基本上理清了在清代宫廷大型玉器雕刻过程中火镰片这种新工具的属性和使用情况,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凿錾制玉技术的发展脉络,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清代大型玉器制作的工具和工艺技法等悬而未决的学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宫廷 秦中钢片 火镰片 凿錾技术 玉器制作
原文传递
浅谈寿山石雕的雕刻技法与艺术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林训建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2年第18期106-108,共3页
寿山石雕是福建地区的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以寿山石为原材料,经石雕艺人高超的雕刻手法,形成丰富多样的作品,反映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本文首先介绍寿山石雕的历史渊源和工艺流程,然后以圆雕、浮... 寿山石雕是福建地区的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以寿山石为原材料,经石雕艺人高超的雕刻手法,形成丰富多样的作品,反映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本文首先介绍寿山石雕的历史渊源和工艺流程,然后以圆雕、浮雕、钮雕为例介绍了寿山石雕传统的雕刻技法,以机器雕和人工雕的结合及现代元素和传统工艺的结合为例,论述了寿山石雕的现代雕刻工艺,最后从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两方面探析寿山石雕的艺术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山石雕 雕刻技法 艺术价值
下载PDF
南朝陵墓雕刻造型风格之技法成因 被引量:2
7
作者 沈琍 《大连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94-100,共7页
南朝陵墓雕刻造型风格的形成,固然有着时代、地域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而雕刻技法成因亦为不可缺少的内在因素之一。石材的选择,雕刻制作的程序,雕刻方法的运用,相关技术的操作,技术水平的高低,雕刻工匠的传承及不同的知识背景,均对南朝陵... 南朝陵墓雕刻造型风格的形成,固然有着时代、地域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而雕刻技法成因亦为不可缺少的内在因素之一。石材的选择,雕刻制作的程序,雕刻方法的运用,相关技术的操作,技术水平的高低,雕刻工匠的传承及不同的知识背景,均对南朝陵墓雕刻造型风格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陵墓雕 材质 雕刻技术 工匠 艺术手法 风格
下载PDF
天赐一木 当作神品
8
作者 梁俊锋 《雕塑》 2013年第4期64-65,共2页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原文化源于颍河。颍河流域的文化孕育出的"颍作"艺术家具,具有典型的历史性、传承性和时代性。天赐一木,五千年华夏文明,五千年木雕艺术,汇聚成流、蔚然成章。"颍作"红木艺术家具正... 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原文化源于颍河。颍河流域的文化孕育出的"颍作"艺术家具,具有典型的历史性、传承性和时代性。天赐一木,五千年华夏文明,五千年木雕艺术,汇聚成流、蔚然成章。"颍作"红木艺术家具正基于深厚的历史底蕴,将传统书法与绘画艺术、雕刻艺术等巧妙融合,承古而不泥古,贯之以当代人文理念,从人体工程学和审美观、实用感出发设计制作,因此"颍作"便具有浓郁的中原风格:一是款式厚重、典雅;二是结构严谨、做工精细;三是用料精选、纹理自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雕艺术 木雕工艺 实用
原文传递
漫谈彩绘佛像艺术中“雕”与“绘”特征
9
作者 吴立波 《雕塑》 2013年第3期58-59,共2页
灵相佛光,庄严肃穆。细腻饱满的笔触、艳丽斑斓的色彩、精致高超的雕工,与那雪域高原上的藏传佛教相结合,成就了一类新的艺术形式——彩绘佛像艺术。本文将从藏传佛教文化、浮雕技法以及彩绘的色彩构成、用金技巧、线描手法来阐述"... 灵相佛光,庄严肃穆。细腻饱满的笔触、艳丽斑斓的色彩、精致高超的雕工,与那雪域高原上的藏传佛教相结合,成就了一类新的艺术形式——彩绘佛像艺术。本文将从藏传佛教文化、浮雕技法以及彩绘的色彩构成、用金技巧、线描手法来阐述"雕"与"绘"的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绘木雕 佛像雕塑 雕刻手法 绘画技巧
原文传递
固镇石雕茶壶雕制技法与艺术特色研究
10
作者 朱铁军 黄凯 《蚌埠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85-188,共4页
探析安徽省固镇石雕茶壶身世之谜,划分其品种门类,解析固镇石雕茶壶雕制技法与艺术特色,同时展现价值应用,揭秘其神奇功效,进而得出固镇石雕茶壶在巧妙利用地方特色石材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传统茶具深层次的内蕴,不仅承载着中国... 探析安徽省固镇石雕茶壶身世之谜,划分其品种门类,解析固镇石雕茶壶雕制技法与艺术特色,同时展现价值应用,揭秘其神奇功效,进而得出固镇石雕茶壶在巧妙利用地方特色石材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诠释了传统茶具深层次的内蕴,不仅承载着中国传统精深的茶文化思想和固镇地域对茶文化独到的理解以及地方性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趣,而且创新性地展现出了固镇人民的生活追求和民间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镇 石雕茶壶 历史起源 雕制技法 艺术特色
下载PDF
千山摩崖石刻的石质与刻工——以明清时期摩崖石刻为例
11
作者 梁继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1-43,共3页
千山明清时期的摩崖石刻主体分布在千山的庙宇道观间,较为丰富地体现了千山地区独特的宗教文化,同时,千山明清时期的摩崖石刻的面貌和风格又深受千山岩石构成性质、刻工技艺和自然残泐的影响。
关键词 千山 摩崖石刻 石质 刻工
下载PDF
阆中木板彩绘门神的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东风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30-35,共6页
阆中木板门神从人类学的意义来看,表现人神关系,确证人的价值和阆中古城的文化身份。它综合多种现代民间绘法,对了解主人身份、审美观念等都是实物佐证。研究阆中木板彩绘门神的刻绘技法可以看出门神崇拜传统向世俗年画过渡的痕迹。而... 阆中木板门神从人类学的意义来看,表现人神关系,确证人的价值和阆中古城的文化身份。它综合多种现代民间绘法,对了解主人身份、审美观念等都是实物佐证。研究阆中木板彩绘门神的刻绘技法可以看出门神崇拜传统向世俗年画过渡的痕迹。而阆中木板彩绘门神,也成为了建筑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形成独特的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阆中 木板彩绘门神 文化身份 刻绘技法 环境艺术
下载PDF
浅析传统建筑木雕的美学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日炎 《雕塑》 2015年第3期60-61,共2页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建筑木雕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物的美观度,具有很好的美学艺术效果。由于我国自古就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因此,木构架一直是建筑的主要风格。我国拥有比较长久的木建筑文化,给...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建筑木雕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筑物的美观度,具有很好的美学艺术效果。由于我国自古就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因此,木构架一直是建筑的主要风格。我国拥有比较长久的木建筑文化,给现代建筑中传统建筑木雕的应用提供了很多参考依据。本文就传统建筑木雕的主要用途、代表的含意、雕刻技法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传统建筑木雕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以充分发挥传统建筑木雕的美学装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木雕 雕刻技法 应用
原文传递
试析我国现存汉阙画像内容及雕刻技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峰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25-128,共4页
本文把汉阙画像的内容分为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社会生活、舞乐百戏四大类,并进行分析研究。汉阙的雕刻技法主要有浅浮雕、深浮雕、透雕、阴线刻、凹面线刻、凸面线刻等。
关键词 汉阙 画像内容 雕刻技法
下载PDF
清早期造物特征——论岣嵝峰佛教石刻艺术
15
作者 刘东立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石刻艺术是人类遵循现实社会生活及精神面貌需求而产生的艺术形式,岣嵝石刻包涵着清初期宗教、民俗文化成份,用外在的造型艺术颂诵和表现其精神内诣,同时呈现人类自身存在的艺术天性。本文运用社会伦理、宗法、美学的规律,分析视觉感官... 石刻艺术是人类遵循现实社会生活及精神面貌需求而产生的艺术形式,岣嵝石刻包涵着清初期宗教、民俗文化成份,用外在的造型艺术颂诵和表现其精神内诣,同时呈现人类自身存在的艺术天性。本文运用社会伦理、宗法、美学的规律,分析视觉感官语言与文脉传承,提炼清初期造物艺术特征。通过对岣嵝石刻艺术与宗教、民俗文化及当时人们对宗教精神的期望和需求作一番探讨,阐述造型、图像本身存在的意义,以及对当今设计艺术的启示,倡导东方地域艺术元素符号,以打造有中国精神特质和个性的造型设计艺术为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丽吉祥元素 雕刻手法 审美取向 文人意趣
下载PDF
古老民俗艺术精粹——甘谷木作、雕木艺术研究
16
作者 潘骥 谭亚琴 《雕塑》 2016年第6期54-56,共3页
木作技艺起源甚早,是我国古建筑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装饰手法,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木质器件易腐朽而不易保存,使传流下来的物件很少,因此研究它的艺术价值对保护和传承这种古老的艺术门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木作 雕艺 保护 传承
原文传递
安徽定远县出土汉画像石初探
17
作者 王倩 《蚌埠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2-15,共4页
以出土实物及资料来论述定远发现的汉画像石种类,定远汉画像石的种类涉及车马出行图、宴饮图、四神图、东王公西王母图、铺首衔环图、龙穿璧纹图等,雕刻技法主要是剔地阴线刻、剔地浅浮雕等。通过对比研究认为,画像石主要集中在东汉时期... 以出土实物及资料来论述定远发现的汉画像石种类,定远汉画像石的种类涉及车马出行图、宴饮图、四神图、东王公西王母图、铺首衔环图、龙穿璧纹图等,雕刻技法主要是剔地阴线刻、剔地浅浮雕等。通过对比研究认为,画像石主要集中在东汉时期,艺术风格和雕刻技法主要是受到淮北、徐州等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远 汉画像石 雕刻技法 东汉
下载PDF
石头上的装饰艺术——浅论离石汉代画像石
18
作者 李娟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2年第A01期173-174,共2页
汉代给我们遗留下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其中被翦伯赞先生称为"绣像的汉代史"的汉代画像石艺术是尤其珍贵的,它在历史、文化、宗教、科学等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从艺术角度看,它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形式以及装饰手法,... 汉代给我们遗留下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其中被翦伯赞先生称为"绣像的汉代史"的汉代画像石艺术是尤其珍贵的,它在历史、文化、宗教、科学等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从艺术角度看,它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形式以及装饰手法,都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的文化财富。文章从艺术风格及装饰手法方面对山西离石汉代画像石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简略论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构图结构 造型特征 雕刻技法 边饰纹样 赋彩装饰
原文传递
珠海宝镜湾岩画年代的界定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世源 《东南文化》 2001年第11期65-73,共9页
珠海宝镜湾岩画年代从其刻凿内容、刻凿手法以及户外摩崖的选择与遗址出土玉石、陶器等形态的比较中,推论距今约4200年~4500年之间。
关键词 岩画 年代 出土 陶器 遗址 玉石
下载PDF
明清时期徽州雕饰技艺符号的现象阐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晓利 《黄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87-93,共7页
从知觉现象学角度入手,对明清两代艺术设计及当时徽州雕饰技艺符号的生态现象进行剖析。以木雕为例分析时代背景、生态场所、造型与结构技术特点、雕刻技法等生态现象的能动要素,并揭示徽州雕饰技艺符号对明清时期人类生活世界中的体验... 从知觉现象学角度入手,对明清两代艺术设计及当时徽州雕饰技艺符号的生态现象进行剖析。以木雕为例分析时代背景、生态场所、造型与结构技术特点、雕刻技法等生态现象的能动要素,并揭示徽州雕饰技艺符号对明清时期人类生活世界中的体验、意义创造和交流的高度尊重的本质。这不仅是对徽州地区明清时期世界生活的呈现、阐释,而且扩大了现象学和符号学的反思视野,进而探讨人类居住环境中场景的"非固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运动 徽州雕饰技艺 符号 生态现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