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绿色通道中护理工作环节的重要作用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苏菊芬 黄淑芬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4期410-411,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中护理工作环节的重要作用。方法以开辟两年前后急危重症病人急诊绿色通道运行中护理工作的3个关键环节进行回顾性分析,即迅速评估,准确分类;密切观察,按需处理;及时联系,安全转运。结果绿色通道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中护理工作环节的重要作用。方法以开辟两年前后急危重症病人急诊绿色通道运行中护理工作的3个关键环节进行回顾性分析,即迅速评估,准确分类;密切观察,按需处理;及时联系,安全转运。结果绿色通道组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显著提高了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水平,方便了病人,优化了护理流程,服务质量和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以确保绿色通道的正常运行。结论绿色通道的开通不但提高了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关键体现了在通道运行中护理工作环节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绿色通道 护理环节 重要作用
原文传递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2
作者 张立新 师树田 聂绍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7期666-668,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9月就诊于我院急诊危重症中心170例急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照急诊护理流程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 目的探讨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9月就诊于我院急诊危重症中心170例急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照急诊护理流程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优化后的护理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诊疗效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分诊评估时间[(0.6±0.3)min比(2.0±0.7)min,P〈0.05)]、急诊心电图时间[(3.3±2.4)min比(7.2±1.5)min,P〈0.05]、急诊停留时间[9.1±2.1)min比(20.3±7.4)min,P〈0.05)、急救时间[(41.1±7.3)min比(61.1±11.2)min,P〈0.05]、首次医疗接触一器械时间[(77.5±3.6)min比(126.7±18.9)min,P〈0.05]及患者家属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显著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诊疗效果,改善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急诊介入护理流程对提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效果 被引量:13
3
作者 唐芬 高红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优化介入护理流程对在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抢救成功率方面发挥的作用。方法入选2019年1月—2019年6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在常规护理流程下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58例为对照组,入选201... 目的探讨优化介入护理流程对在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抢救成功率方面发挥的作用。方法入选2019年1月—2019年6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在常规护理流程下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58例为对照组,入选2019年7月—2019年12月在综合优化护理流程下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62例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流程优化情况和手术预后差异,抢救成功率,住院天数,3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主要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再发心肌梗死),3个月死亡人数及3个月内再住院患者发生的概率。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中从接诊到心电图的时间分别为(17.29±2.81)min和(4.98±1.00)min、从心电图到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时间分别为(29.83±4.86)min和(19.10±4.16)min、从签署知情同意书到进入导管室的时间分别为(19.78±4.34)min和(9.92±1.99)min及导管室到开始球囊扩张的时间分别为(28.95±4.41)min和(30.02±5.35)min。接诊到做心电图、心电图到签署知情同意书、签署知情同意书到导管室三个时间段内试验组较对照组用时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81.03%和95.16%、住院时间分别为(8.22±2.23)d和(6.05±1.62)d,3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9.31%和12.90%,试验组的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更高,住院时间更短,3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发生的概率更低,P<0.05。结论急诊介入护理流程大大缩短了入门到球囊扩张的时间,提高了STEMI患者抢救率,并有利于患者PCI术后3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护理流程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PCI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模式在规范化胸痛中心护理队伍建设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孟莎莎 王咏梅 +3 位作者 童晓珊 沈芸 顾俊杰 金建芬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7-350,共4页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在规范化胸痛中心(CPC)护理队伍建设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导管室接受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33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模式在规范化胸痛中心(CPC)护理队伍建设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导管室接受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33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月到12月的1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1月至12月的1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常规急救护理、按医嘱给予相关药物、心电监护、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心电图变化、做好术后并发症监测、交接班和术后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包括成立管理团队、组成护理单元、统一标准、统一培训、术中增加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监测、准备物资和药品、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术后转入冠心病监护室(CCU)密切监测、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随访患者指导用药和整群健康宣教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主要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PCI术后心电图抬高的ST段值下降幅度、术后冠脉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门-球时间(D-B时间)以及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集束化护理模式下,CPC各部门包括急诊、心导管室和转运等护理工作的流程规范、清晰,患者救治效率显著提高,救治时间缩短.观察组术后患者D-B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min:87.74±50.12比98.02±54.57,P<0.05);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9.39%(32/165)比33.33%(55/165),P<0.05〕;ST段抬高值下降率>50%的比例〔84.24%(139/165)比61.82%(102/165)〕、冠脉TIMI 3级血流改善率〔90.91%(150/165)比80.00%(132/16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95.15%(157/165)比80.00%(132/165),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较常规护理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效率,术后的MACE总发生率明显降低;集束化护理对于规范化CPC护理队伍的建设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胸痛中心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效果
下载PDF
分级分区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延锋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7期149-150,共2页
目的 探讨分级分区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取分级分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 探讨分级分区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取分级分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分级分区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受到患者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分区护理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急救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术前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ST-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姗姗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4期385-386,389,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ST-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急诊PCI术的82例急性ST-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 目的:探讨术前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ST-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急诊PCI术的82例急性ST-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护理,观察者组术前给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实验(6MWT)、自理能力、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 d6MWT、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入院时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PCI术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高于对照组(P<0.05),而室壁运动积分(WMS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PCI术后1个月总体健康感、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ST-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自理能力、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心脏康复护理 ST-T段抬高 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院前无线12导联心电图传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志刚 吴敏 +3 位作者 邱晨 潘鑫 何斌 纪学颖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年第12期677-680,共4页
目的探讨院前无线12导联心电图传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影响。方法分别以2014-01-01至2014-12-31和2015-01-01至201... 目的探讨院前无线12导联心电图传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影响。方法分别以2014-01-01至2014-12-31和2015-01-01至2016-12-31镇江市急救中心救治的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前者未采用无线心电图传输(对照组,n=118),后者采用无线12导联心电图传输(观察组,n=227)。比较两组从入院到接受PCI治疗时间,并分析两组出院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胸痛发生至到达院内急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从入院到接受PCI治疗的时间为(41.9±17.4)min较对照组的(84.9±32.4)min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6,P<0.001);观察组的出院生存率(97.40%)较对照组的出院生存率(89.8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94,P=0.003)。结论院前无线12导联心电图传输可以使急性STEMI患者入院到PCI治疗的时间明显缩短,出院生存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心电图 急性冠脉综合征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下载PDF
院外救治345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流程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敏 陈志刚 +4 位作者 邱晨 潘鑫 何斌 纪学颖 花长松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离型心肌梗死(ST—elevatl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存院外救治流程中加入无线传输12导联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对镇江市急救中心2014年不采用心电图传输流程救治的急性STEMI患...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离型心肌梗死(ST—elevatl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存院外救治流程中加入无线传输12导联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对镇江市急救中心2014年不采用心电图传输流程救治的急性STEMI患者(对照组)和2015-2016年采用传输ECG流程救治的急性STEMI患者(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2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时间,并分析两组出院生存率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基本临床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胸痛发生至到达院内急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从入院到PCI治疗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生存出院率相比观察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院外救治急性STEMI患者采用无线传输12导联ECG流程,可影响患者入院到PCI治疗的时间和出院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急救 急性冠脉综合征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流程
下载PDF
急诊护理路径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杜伟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4期171-173,177,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本研究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实施常...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本研究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进入抢救室时间、静脉开放时间、实施介入手术时间,治疗救治效果中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临床死亡的比例及成功血运重建比例,同时统计两组治疗过程中再发心肌梗死比例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进入抢救室时间为(2.1±0.2)min,短于对照组的(11.8±1.8)min(t=33.874,P〈0.05),静脉开放时间为(3.8±0.4)min,短于对照组的(21.5±2.7)min(t=41.013,P〈0.05),实施介入手术时间为(40.2±1.8)min,短于对照组的(63.2±5.6)min(t=24.730,P〈0.05),观察组获得有效血运重建比例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χ2=9.028,P〈0.05),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临床死亡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再发心肌梗死比例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χ-2=4.804,P〈0.05),住院时间为(7.1±0.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1±0.5)d(t=58.722,P〈0.05)。结论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能有效缩短患者获得医疗救助及手术治疗时间,提高救治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路径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救治
下载PDF
床旁即时超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琦 黄新新 +2 位作者 冯晔子 匡燕 王淑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探讨床旁即时超声(POCUS)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因STEMI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234例,平均年龄(58.2±13.9)岁,... 目的探讨床旁即时超声(POCUS)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因STEMI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234例,平均年龄(58.2±13.9)岁,其中男性178例(76.1%),女性56(23.9%),分为对照组(n=194)和事件组(n=40)。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入科时均行POCUS检查,包括下腔静脉超声、心脏超声,所有患者均进行规范的内科治疗,记录住院期间MACE,比较事件组和对照组POCUS资料,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OCUS对院内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事件组患者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mm:15.4±4.5 vs.17.7±4.3,P<0.05)、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速度[cm/s:10.4(9.6,12.2)vs.12.0(10.5,14.0),P<0.05]、二尖瓣环收缩期位移(mm:8.64±3.35 vs.11.7±3.4,P<0.001)、左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VTI)[cm:13.2(11.4,14.4)vs.15.0(13.0,18.3),P<0.05]、左室射血分数[50.0(37.0,57.0)%vs.55.0(50.0,60.0)%,P<0.05]低于对照组,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E(cm/s):81.8±14.4 vs.68.2±16.6,P<0.01]、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速度(E/A)[1.36(0.92,1.71)vs.0.89(0.74,1.21),P<0.01]、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e′)[8.8(7.6,14.9)vs.8.0(6.5,9.8),P<0.05]、E/VTI[6.46(4.88,7.99)vs.4.35(3.45,5.12),P<0.001]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其他POCUS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llip分级(OR=2.361,95%CI 1.231~4.525,P=0.010)、E/VTI(OR=1.536,95%CI 1.024~2.303,P=0.038)是STEMI患者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E/VTI与Killip分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60,P<0.001)。ROC分析显示,E/VTI对STEMI患者院内MACE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24,95%CI 0.726~0.921,截断点为4.75(s-1)时,敏感度为88.2%,特异度为67.5%。结论E/VTI是STEMI患者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对STE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即时超声(POCUS) 速度时间积分(VTI)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
下载PDF
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研究——以山东烟台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喜红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29-33,共5页
医养结合服务符合养老需求,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大趋势。医养结合有利于提高老年幸福指数,有利于盘活中小型的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借鉴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当前应尽快将细分养老市场、建立老年长期照护... 医养结合服务符合养老需求,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大趋势。医养结合有利于提高老年幸福指数,有利于盘活中小型的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借鉴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当前应尽快将细分养老市场、建立老年长期照护制度、推动专业的老年护理院建设、提高家庭医生服务质量等提上议事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市场细分 精准养老
下载PDF
产后分段护理1678例体会
12
作者 沙建萍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4期349-350,共2页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加强产后护理,重点观察产后出血及其它情况是积极防治各种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我科就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共计1678例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产后分段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我们体会到院产后分段护理...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加强产后护理,重点观察产后出血及其它情况是积极防治各种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我科就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共计1678例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产后分段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我们体会到院产后分段护理对于产后出血的早期发现,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是一种必要的、有效的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分段护理 体会
下载PDF
基于Watson关怀理论的人性化护理在合并高血压的STEMI患者PCI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13
作者 孙小雪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第8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Watson关怀理论的人性化护理在合并高血压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80例合并高血压的STE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 目的探讨基于Watson关怀理论的人性化护理在合并高血压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80例合并高血压的STEM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均符合PCI指征且拟行择期PCI手术。对照组在PCI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Watson关怀理论的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变化,评价护理期间诊疗配合度,监测生命体征监护期间患者血压、心率变化,统计PCI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2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护理期间诊疗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生命体征监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命体征监护期间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量低于对照组的(P<0.01)。2组PCI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对照组有3例院内感染、2例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冠脉痉挛。结论在合并高血压的STEMI患者PCI围手术期实施基于Watson关怀理论的人性化护理,可以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配合度,对控制血压和心率变化、减少PCI术后并发症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son关怀理论 人性化护理 高血压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从躯体疾病分析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的个性化护理疗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颜小妍 孙光 +1 位作者 陈艳秋 李萍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3期220-220,共1页
目的:从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心电图ST段、T波改变发病率,了解住院精神分裂患者优质护理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至2016年在我院长期(5年以上)住院的精神分裂患者1233人,住院期间依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个性化心理认知教育、饮食... 目的:从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心电图ST段、T波改变发病率,了解住院精神分裂患者优质护理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至2016年在我院长期(5年以上)住院的精神分裂患者1233人,住院期间依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个性化心理认知教育、饮食控制、生活方式干预、娱乐治疗等护理,入院时检查和5年后的检查进行比较,对两次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电图ST段、T波改变患病率进行调查统计,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个性化优质护理,住院5年以上精神分裂患者上述疾病患病率低于入院时未进行干预时的患病率。结论:从躯体疾病的发病率降低,判定个性化优质护理是可以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 个性化优质护理 心电图ST段、T波改变 高血压 糖尿病 高脂血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