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9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附注射液对心源性休克犬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0
1
作者 殷文朋 李春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实验犬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制备犬心源性休克模型,制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参附组、多巴胺组和对照组。于制模前,制模成功(用药即刻),用药后30、60、90、120和180 min通过Swan-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实验犬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制备犬心源性休克模型,制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参附组、多巴胺组和对照组。于制模前,制模成功(用药即刻),用药后30、60、90、120和180 min通过Swan-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包括心排血量(CO)、肺动脉嵌顿压(PAWP)、肺动脉压(P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动脉压,并计算每搏量(SV)、每搏功(SW)、平均动脉压(MAP)、全身血管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抽取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测定氧代谢动力学指标,包括DO2(氧输送),VO2(氧消耗)及ERO2(氧摄取率)。结果1与用药即刻比较,对照组CO、SV、SW、HR、MAP在给药后均呈进行性下降,而PVR、PAWP、CVP呈进行性升高(P均<0.01)。2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后CO、SV、SW均明显增加,60 min时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P均<0.01);HR、MAP在用药后呈进行性下降;SVR、PVR 30 min降到最低后开始逐渐升高,120 min到达用药前状态;PAWP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均<0.01)。3静脉注射多巴胺后CO、SV、SW、MAP、HR均增加,30 min达到最高,但升高幅度较参附注射液组低(P<0.05);SVR、PAWP较参附组明显增加(P<0.05)。4在用药即刻3组VO2与DO2均低于用药前,ERO2代偿增高。与多巴胺组比较,参附组DO2、VO2时显著升高(P<0.05或P<0.01),ERO2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较多巴胺在增加CO,降低外周阻力、肺动脉阻力、PAWP和HR,以及改善组织灌注与氧代谢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心肌梗死 急性 心源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漂浮导管 氧代谢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术后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1
2
作者 魏小红 刘文娴 +1 位作者 陈立颖 杨鲲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9-624,共6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 PCI)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录北京安贞医院2009年至2015年行急性PCI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111例,根据院内转归分为院内死亡组...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 PCI)术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录北京安贞医院2009年至2015年行急性PCI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111例,根据院内转归分为院内死亡组(31例)及院内存活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指标、心肌梗死范围、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情况、并发症情况、药物治疗及器械辅助情况,用Logistic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后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75岁、高脂血症、血肌酐(Scr)> 110 μmol/L、左室射血分数(LVEF)< 40%、前壁心肌梗死、冠脉三支病变、PCI术后罪犯血管TIMI血流(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flow grade)< 3级、急性肝损伤及急性肾损伤在院内死亡组的比例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IABP在院内死亡组的使用比例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罪犯血管的分布、非梗死相关血管的处理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75岁、冠脉三支病变、PCI术后罪犯血管TIMI血流< 3级及急性肾损伤为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年龄≥75岁、冠脉三支病变、PCI术后罪犯血管TIMI血流< 3级及急性肾损伤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术后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院内死亡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征与救治 被引量:49
3
作者 赵玉生 王士雯 +5 位作者 卢才义 吴兴利 李玉峰 刘玲玲 晏沐阳 程芮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征 ,总结救治经验。方法  10 8例 AMI患者 ,分为休克组 (11例 )与非休克组 (97例 )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处理与近期预后的异同。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冠心...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征 ,总结救治经验。方法  10 8例 AMI患者 ,分为休克组 (11例 )与非休克组 (97例 )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处理与近期预后的异同。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及梗死部位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与非休克组比较 ,休克组肌酸磷酸激酶和心肌肌钙蛋白 I升高〔(31979.7± 2 2 2 71.1) nm ol· s- 1· L- 1比 (17795 .2± 14 979.7) nmol· s- 1· L- 1和 (90 .7± 6 1.1) μg/ L 比 (39.9± 5 2 .1) μg/ L,P均 <0 .0 5〕,左室射血分数降低 (0 .4 6± 0 .12比 0 .5 5± 0 .12 ,P<0 .0 5 ) ,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和肺炎合并症增多 (6 4 %比 14 % ,P<0 .0 0 1;5 5 %比 2 1% ,P<0 .0 5 ;4 6 %比 12 % ,P<0 .0 1) ,采用溶栓治疗、冠状动脉造影、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者多 (46 %比 18% ,73%比 2 6 %和 36 %比 4 % ,P均 <0 .0 5 )。两组住院期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 (0比 4 % ,P>0 .0 5 )。结论  AMI并休克者心肌梗死面积大 ,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和肺炎合并症多 ,需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者多。正确判断、严密监测、及时有效处理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早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心源性休克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疗效 被引量:32
4
作者 陆东风 熊龙根 +4 位作者 刘世明 李国强 原萧 梁慧心 温利芳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3年第5期267-269,共3页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时在主动脉球囊反搏 (IABP)支持下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对患者早期死亡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发病 0 5~ 32h内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对梗...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时在主动脉球囊反搏 (IABP)支持下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对患者早期死亡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发病 0 5~ 32h内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对梗死相关血管 (IRA)直接行PTCA及支架置入。 5周内行心脏超声检查及心功能测定。结果 除 4例在行IABP 1h内心衰及休克加重而死亡外 ,余 2 8例患者IRA全部再通 ,置入支架 2 4例 ,成功率 85 71% ,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平均 8 6h ,死亡率为 31 2 5 %。 2 2例存活患者 5周内检查射血分数 (EF)为 0 4 3~ 0 6 7。结论 应用IABP作为辅助手段对提高休克病人PCI再灌注非常重要 ;可降低死亡率 ,改善术后近期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合并症 心源性休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动脉球囊反搏 疗效
下载PDF
心血管重症病房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预后分析 被引量:33
5
作者 吴华静 张萍 +1 位作者 孙苏阳 丁国平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1357-136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近期临床预后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重症病房(ICU)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近期临床预后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重症病房(ICU)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CU住院的临床转因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①110例患者中52例(47.28%)出现ICU内死亡;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在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冠心病、人院时收缩压、人院时舒张压、房颤、室速/室颤、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肺部感染、慢性肾功能不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人(PCI)、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冠心病、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和肺部感染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而行PCI、行IABP和行ECMO则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保护因素(P<0.05或P<0.01)。结论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冠心病、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和肺部感染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I⑶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行PCI、行IABP和行ECMO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ICU内死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临床预后
下载PDF
基于LACE风险模型干预计划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PCI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6
作者 王素娟 任越蓉 +2 位作者 傅晓惠 陈浩 马宏文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外再入院风险模型(LACE)干预计划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93例AMI合并CS患者,根据不同... 目的探讨基于计划外再入院风险模型(LACE)干预计划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93例AMI合并CS患者,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LACE干预组(46例)和常规干预组(47例)。常规干预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电话随访;LACE干预组则先对患者进行LACE风险评估,然后根据LACE指数评分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包括强化风险认知、生活行为、日常生活能力、自我照护能力、健康恢复情况以及健康需求等。两组干预随访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心功能变化,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水平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个月后,两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LACE干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常规干预组(0.533±0.076比0.492±0.072,P<0.05),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明显小于常规干预组(mm:47.09±7.01比53.23±7.15,P<0.01),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亦明显高于常规干预组(分:66.32±6.19比55.79±7.26,P<0.01)。LACE干预组干预后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CSMS)中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干预组〔不良嗜好(分):17.37±3.24比14.21±2.73,症状(分):14.82±3.11比10.56±2.65,情绪认知(分):16.17±2.83比12.95±2.41,急救(分):11.85±1.94比10.62±1.56,疾病知识(分):15.58±2.73比12.68±2.61,日常生活(分):17.80±2.61比14.33±2.36,治疗依从性(分):11.47±1.84比8.56±1.23,均P<0.01〕,且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均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10.87%比29.79%,4.35%比17.02%,均P<0.05)。结论基于LACE风险模型的干预计划可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LACE风险模型 干预计划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刘瑜 赵玉生 +7 位作者 刘光华 李佳月 吴兴利 薛桥 高磊 杨学东 许强 张然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99-402,共4页
【摘要】目的从合并症中筛选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CS)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1993年1月至2009年12月17年中收治的5523例AMI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发生CS分为... 【摘要】目的从合并症中筛选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CS)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1993年1月至2009年12月17年中收治的5523例AMI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发生CS分为两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AMI患者并发CS的危险因素。结果5523例AMI患者中有197例发生了CS,发生率为3.57%;CS组30d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非cs组[55.33%(109/197)比7.49%(399/532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OR)=1.03,95%可信区间(95%CI)为1.02。1.05,P〈0.001]、陈旧性心肌梗死(OR=1.57,95%C!为1.13~2.19,P=0.007)、陈旧性脑梗死(OR=1.98,95%CJ为1.20~3.27,P=0.008)、慢性肾功能不全(OR=1.76,95%CI为1.23—2.51,P=0.002)、肺部感染(OR=1.72,95%CI为1.17~2.52,P=0.006)是AMI并发CS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有较高的判别cs患者的能力,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95%CI为0.75.0.85,P〈0.001)。结论高龄、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陈旧性脑梗死、慢性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多种疾病是AMI并发CS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心源性休克 合并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Percutaneous assist device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cardiogenic shock: Review, meta-analysis 被引量:30
8
作者 Francesco Romeo Maria Cristina Acconcia +4 位作者 Domenico Sergi Alessia Romeo Simona Francioni Flavia Chiarotti Quintilio Caretta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6年第1期98-111,共14页
AIM: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percutaneous cardiac support in cardiogenic shock(CS) complicat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METHODS: We selected all of the studie... AIM: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percutaneous cardiac support in cardiogenic shock(CS) complicat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METHODS: We selected all of the studies published from January 1st, 1997 to May 15 st, 2015 that compared the following percutaneous mechanical support in patients with CS due to AMI undergoing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1)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 vs Medical therapy;(2) percutaneous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PLVADs) vs IABP;(3) complete 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with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 plus IABP vs IABP alone; and(4) ECMO plus IABP vs ECMO alone, in patients with AMI and CS undergoing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 We evaluated the impact of the support devices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ndpoints. Primary endpoint was the inhospital mortality due to any cause during the same hospital stay and secondary endpoint late mortality at 6-12 moof follow-up. RESULTS: One thousand two hundred and seventytwo studies met the initial screening criteria. After detailed review, only 30 were selected. There were 6 eligibl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24 eligible observational studies totaling 15799 patients. We found that the inhospital mortality was:(1) significantly higher with IABP support vs medical therapy(RR = +15%, P = 0.0002);(2) was higher, although not significantly, with PLVADs compared to IABP(RR = +14%, P = 0.21); and(3) significantly lower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ECMO plus IABP vs IABP(RR =-44%, P = 0.0008) or ECMO(RR =-20%, P = 0.006) alone. In addition, 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 showed that in the comparison of IABP vs medical therapy, the sample size was adequate to demonstrate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risk due to IABP. CONCLUSION: Inhospital mortal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with IABP vs medical therapy. PLVADs did not reduce early mortality. ECMO plus IABP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hospital mortality compared to IA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MPELLA Tandem Heart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cardiogenic shock META-ANALYSIS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9
作者 廖祁伟 光雪峰 +3 位作者 景舒南 李汝红 赖碁 付娟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91-95,11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8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并发心源性休克为分组标准,对2组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85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并发心源性休克为分组标准,对2组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可能引起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血压(OR=6.314)、C-TnI(OR=12.932)、BNP(OR=3.523)、广泛前壁心肌梗死(OR=17.241)、冠脉多支血管病变(OR=5.039)、前降支病变(OR=9.955)、左室射血分数(OR=10.022)、室性心律失常(OR=7.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心率、心肌酶(CK-MB)、心肌标志物(C-Tn)I、BNP、左心室射血分数、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前降支病变、多支血管病变、糖尿病史、房颤、左束支阻滞、室性心律失常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治疗关键在于尽早对导致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早期采取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宁小方 姬富才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1442-144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行急诊PCI治疗病人106例,按照是否采用IABP支持,分为对照组(未行IABP...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行急诊PCI治疗病人106例,按照是否采用IABP支持,分为对照组(未行IABP)和观察组(行IABP)。比较两组病人术后2 d时血液动力学变化,3 d时心肌酶学变化,术后3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左室舒张末径(LVEDD)的变化,3个月内两组病人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 d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时心肌酶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F在术后3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LVEDD在术后3个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3个月时死亡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再发心肌梗死以及血栓形成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ABP联合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能有效的改善血液动力学指标,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增强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Chinese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ulminant myocarditis 被引量:29
11
作者 Daowen Wang Sheng Li +12 位作者 Jiangang Jiang Jiangtao Yan Chunxia Zhao Yan Wang Yexin Ma Hesong Zeng Xiaomei Guo Hong Wang Jiarong Tang Houjuan Zuo Li Lin Guanglin Cui Section of Precision Medicine Group of Chinese Society of Cardiology,Editorial Board of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logy &Working Group of Adult Fulminant Myocarditis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87-202,共16页
Fulminant myocarditis is primarily caused by infection with any number of a variety of viruses. It arises quickly, progresses rapidly, and may lead to severe heart failure or circulatory failure presenting as rapid-on... Fulminant myocarditis is primarily caused by infection with any number of a variety of viruses. It arises quickly, progresses rapidly, and may lead to severe heart failure or circulatory failure presenting as rapid-onset hypotension and cardiogenic shock,with mortality rates as high as 50%–70%. Most importantly, there are no treatment options, guidelines or an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Here, we provide the first expert consensus, the Chinese Society of Cardiology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ulminant Myocarditis, based on data from our recent clinical trial(NCT03268642). In this statement, we describ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fulminant myocarditis, and importantly, for the first time,we describe a new treatment regimen termed life support-base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regimen. The core content of this treatment regimen includes(i) mechanical life support(applications of mechanical respirators and circulatory support systems,including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and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ii) immunological modulation by using sufficient doses of glucocorticoid, immunoglobulin and(iii) antiviral reagents using neuraminidase inhibitor. The proper application of this treatment regimen may and has helped to save the lives of many patients with fulminant myocard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ult FULMINANT MYOCARDIT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XPERT consensus life support-base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regimen cardiogenic shock mechanical circulatory SUPPORT
原文传递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30
12
作者 蔡丽 鲍丽 陈静 《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心源性休克 护理 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1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休克的护理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李葭灰 董晓亮 石淑珍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53-654,共2页
对 1例 93岁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了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 ,在 2 3d的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过程中 ,由于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 ,患者病情逐渐恢复 ,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关键词 主动脉球囊反搏 急性心肌梗死 并发症 休克 护理措施 IABP 生命体征
原文传递
主动脉夹层分离的处理原则与经验 被引量:27
14
作者 刘坤申 刘刚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7-109,共3页
心血管急症是危害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规范心血管急症的诊断和治疗是摆在心内科医生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本期邀请黄从新等全国知名教授就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等心血管急症进行笔谈,内容既有心血管急症的处理原则,又有专家... 心血管急症是危害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规范心血管急症的诊断和治疗是摆在心内科医生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本期邀请黄从新等全国知名教授就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等心血管急症进行笔谈,内容既有心血管急症的处理原则,又有专家们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旨在使广大临床医生在救治心血管急症中有所遵循。“读者所思、我之所想,读者所需、我之所为”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办刊理念。欢迎广大读者把你们临床中需要专家笔谈的选题告诉我们,以使本栏目办得更贴近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分离 心血管疾病 常见病因 动脉中层 病情进展 AD患者 临床表现 死亡
原文传递
参附注射液治疗心源性休克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杨倩春 毛炜 +4 位作者 刘旭生 包坤 邹川 黎创 刘帅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52-1059,共8页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治疗心源性休克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参附注射液治疗心源性休克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每个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和质量评估,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5.1.4软件。用GRADE profiler软件和标准评估证据质量。...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治疗心源性休克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参附注射液治疗心源性休克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每个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和质量评估,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5.1.4软件。用GRADE profiler软件和标准评估证据质量。结果:本系统评价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67例患者,Meta分析得出参附注射液合基础治疗在治疗病死率、有效率、2h后心率、2h后及2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射血分数都优于基础治疗组,但改善收缩末期容积(ESV)和舒张末期容积(EDV)与基础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GRADE证据质量评估为很低级别证据。参附注射液治疗心源性休克不良反应少,因此相对安全。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心源性休克安全、有效,但证据质量低,仍需高质量研究产生的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心源性休克 参附注射液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李红 贾若飞 +2 位作者 孟帅 屈超 金泽宁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21-126,共6页
目的分析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应用IABP辅助行PCI的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197例... 目的分析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应用IABP辅助行PCI的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197例,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162例)和死亡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住院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197例患者平均年龄(57.3±14.7)岁,入院时平均动脉压(53.3±14.6)mmHg(1 mmHg=0.133 kPa)。两组患者入院时性别、吸烟、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肌酸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存活组患者年龄、2型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均P<0.05)。IABP置入前后,存活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脏指数的升高水平显著大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升高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罪犯血管在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完全血管化,TIMI血流Ⅲ级,症状发作-球囊扩张时间,进门-球囊扩张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活组患者罪犯血管在左主干比例、术后24 h CK-MB值、术后24 h cTnI值显著小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ST段回落>50%比例显著大于死亡组患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再发心肌梗死、急性肾损伤、床旁血滤、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药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IABP辅助PCI存在较高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死亡组患者表现为高龄、合并2型糖尿病及陈旧性心肌梗死,且存在较高的再发心肌梗死、急性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源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体外膜肺氧合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3
17
作者 于坤 龙村 +7 位作者 李景文 高国栋 黑飞龙 段欣 宋云虎 孙寒松 王巍 许建屏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80-485,共6页
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左心功能严重受损患者中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心脏术后严重心源性休克需同期采用IABP和ECMO辅助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患者术前基本情况、临床诊断、辅助原因、... 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左心功能严重受损患者中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心脏术后严重心源性休克需同期采用IABP和ECMO辅助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患者术前基本情况、临床诊断、辅助原因、机械辅助时间、并发症及预后。以患者院内死亡或生存结果,将患者分为2组。选取6个时间点,分别是机械循环辅助前、使用一种机械辅助后、使用第2种机械辅助前、IABP联合ECMO使用后、撤除ECMO后及撤除IABP后;整理分析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气指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剂量及肝肾功能指标等情况。结果:6例存活出院,其中1例肾衰竭行血滤4d后恢复,后因插管侧动脉栓塞截肢。6例死亡患者全部发生肾衰竭,其中3例行血滤;3例发生下肢缺血坏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活性药物剂量、血气血乳酸值在联合使用IABP和ECMO后显著改善(P<0.05)。结论:IABP与ECMO联合应用为严重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新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体外膜肺氧合 心源性休克 血液循环衰竭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杨震 贾绍斌 +1 位作者 王学忠 沙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2年第6期763-767,共5页
伴发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依然是心血管内科临床常见的重大挑战。随着人们对其发病机制认识的逐步深入和新的治疗方法的涌现,尤其是再血管化治疗的进展,其临床预后有所改善。现就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治疗犬心源性休克的细胞因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柯大智 陈庆伟 +1 位作者 李春莉 李桂琼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273-2277,共5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犬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15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糖水组,参附组。建立犬心源性休克模型。同步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心室等容收...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犬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15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糖水组,参附组。建立犬心源性休克模型。同步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心室等容收缩内压上升最大速率/心室等容舒张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用放免法测定各时点血浆TNF-α,IL-1β的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心肌TNF-αmRNA,IL-1βmRNA的表达。结果:心源性休克时,MAP,LVSP,±dp/dtmax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明显降低,血浆TNF-α,IL-1β含量显著升高,心肌TNF-αmRNA,IL-1βmRNA表达均异常升高。参附组在用药后MAP,LVSP,±dp/dtmax明显回升(P<0.05),血浆TNF-α,IL-1β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糖水组在用药后MAP,LVSP,±dp/dtmax统计无明显差异,血浆TNF-α,IL-1β含量经统计无明显差异。参附组心肌TNF-αmRNA,IL-1βmRNA的表达低于糖水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能是在TNF-α,IL-1β的转录水平下调TNF-αmRNA,IL-1βmRNA的异常表达。参附注射液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产生发挥抗心源性休克作用,减轻其对心源性休克犬心脏的损伤,从而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心源性休克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下载PDF
IABP辅助直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效果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尚永志 冯雁 秦雷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18-923,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直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30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开封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自2011—01—2015—12收治并应用IABP辅助PCI治疗STEMI合并心源性... 目的探讨影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直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30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开封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自2011—01—2015—12收治并应用IABP辅助PCI治疗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53例及同期未应用IABP辅助治疗的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54例,比较术前、术中和术后情况的变化以及随访30d病死率,并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价两组的生存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30d病死率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性曲线评估相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入选的107例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63.8±11.3)岁,入院平均动脉压为(64.3±14.4)mmHg。两组间年龄、术前平均动脉压、血肌酐、进门一球囊扩张时间、术后CK—MB和cTnI峰值、心电图ST段回落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时间、机械通气比例、CCU住院时间、急性肾损伤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0d时,死亡32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两组间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10,95%CI1.02—1.27,P=0.003)、D2B(OR1.54,95%CI1.17~1.93,P=0.04)、急性肾损伤(OR2.58,95%CI1.82—3.57,P=0.02)和IABP再置入(OR3.43,95%CI,2.33—4.85,P=0.01)为预测30d病死率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IABP有助于稳定STE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但对短期病死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APB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急性肾损伤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