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2016年重庆市4种主要慢性病早死率及其变化趋势 被引量:60
1
作者 丁贤彬 唐文革 +2 位作者 焦艳 毛德强 吕晓燕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7年第9期641-645,共5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4种主要慢性病的早死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主要慢性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6年重庆市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早死率和年度... 目的分析重庆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4种主要慢性病的早死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主要慢性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6年重庆市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早死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趋势变化采用曲线估计指数分布回归模型进行判别。结果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由2010年的514.29/10~5上升至2016年的602.95/10~5,APC为3.25%,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62,P<0.01)。标化死亡率由2010年的341.95/10~5下降到2016年333.73/10~5,APC为-0.10%,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3,P=0.880)。男性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0-2016年重庆市主要慢性病早死率由15.72%上升至15.96%,APC为0.50%,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5,P=0.171)。男性主要慢性病早死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早死率由2010年的19.78%上升至2016年的20.52%,APC为0.80%,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0,P<0.05)。心脑血管疾病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死率每年分别以2.18%与2.76%的速度下降。而恶性肿瘤与糖尿病早死率每年以1.61%与2.33%的速度上升。结论重庆市主要慢性病早死率处于较高的水平,男性早死率呈上升的趋势,恶性肿瘤与糖尿病是导致早死率上升的主要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糖尿病 早死亡概率
原文传递
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2
作者 宋笑凯 李淮玉 《医学综述》 2011年第4期522-524,共3页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循环的代谢产物,血浆Hcy水平升高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高Hcy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以及降低血浆Hcy水平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上的作用临床上仍有争议。多...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循环的代谢产物,血浆Hcy水平升高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高Hcy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以及降低血浆Hcy水平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上的作用临床上仍有争议。多数临床研究表明,降低血浆Hcy水平可能在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上获益更为明显,对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有无影响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2017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核算与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张毓辉 柴培培 +1 位作者 翟铁民 万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59-865,共7页
目的:核算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规模,分析治疗费用的筹资和配置结构,为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筹资和防控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核算我国2017年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分析其服务功能分布、机构流向和... 目的:核算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规模,分析治疗费用的筹资和配置结构,为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筹资和防控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核算我国2017年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分析其服务功能分布、机构流向和筹资来源。结果:2017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总费用达5406.38亿元,居各类疾病费用首位。≥60岁老年人群花费了66.43%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脑梗塞消耗2/3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配置方面,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超80.00%发生在医院、超70.00%发生在住院。筹资方面,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中家庭卫生支出占比为28.24%。结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消耗大量卫生资金;心脑血管疾病费用配置不合理,需要加强一级和二级预防投入;筹资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及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治疗费用 卫生费用核算 支付方式
下载PDF
2016年长沙市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3
4
作者 杨人贵 黄渊秀 +3 位作者 谢强明 刘鲲 陈姗 邹联洪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572-575,共4页
目的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导出心脑血管事件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长沙市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发病率为318.09/10万,标化发病率326.40/10万,... 目的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导出心脑血管事件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长沙市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发病率为318.09/10万,标化发病率326.40/10万,其中脑卒中报告发病率237.99/10万,标化发病率244.12/10万,发病以脑梗死为主,冠心病报告发病率80.09/10万,标化发病率82.27/10万,发病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死亡率132.43/10万,标化死亡率136.21/10万,脑卒中报告死亡率为80.14/10万,标化死亡率为82.34/10万,死亡以脑出血为主,冠心病报告死亡率52.29/10万,标化死亡率53.78/10万,死亡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发病率与报告死亡率均随年龄的上升而增加(χ~2发病=64 537.26,P=0.000;χ~2死亡=32 646.53,P=0.000),且男性均高于女性(χ~2发病=194.66,P=0.000;χ~2死亡=178.54,P=0.000),发病与死亡主要发生在60岁及以上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复发率为38.03%。结论 2016年长沙市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发病率、复发率和报告死亡率呈"三高"趋势,报告发病率和报告死亡率随年龄的上升而逐渐增加,防控形势严峻,发病与死亡以脑卒中为主,60岁及以上人群是主要的防控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事件 脑卒中 冠心病 发病率 死亡率
原文传递
心脑血管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被引量:27
5
作者 曾刚 付朝伟 +4 位作者 栾荣生 王小莉 孙荣国 李苑 徐飚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41-1142,共2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综合医院心脑血管患者中焦虑、抑郁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从成都市抽取3个综合医院,同时连续抽样收集心内科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52例,神经内科确诊的脑卒中患者100例。对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 目的了解成都市综合医院心脑血管患者中焦虑、抑郁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从成都市抽取3个综合医院,同时连续抽样收集心内科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52例,神经内科确诊的脑卒中患者100例。对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9分的患者由精神科医生使用Hamilton量表进一步确诊。结果调查对象抑郁症患病率为5.6%,焦虑症患病率为6.7%;92.9%抑郁患者同时患有焦虑症,76.5%的焦虑患者同时患有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均未曾被诊断为抑郁症并接受相应治疗,仅11.8%焦虑症患者曾被诊断为焦虑症并接受相应治疗;待岗或失业、自觉目前健康状况较差、工作较劳累为抑郁和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焦虑和抑郁共患病率高,而焦虑和抑郁症诊断率和治疗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心脑血管疾病 抑郁 焦虑 共病率
下载PDF
2012—2016年上海市某社区心脑血管病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 被引量:23
6
作者 黄学 李恒娜 赵西芳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7年第4期62-65,共4页
目的了解心脑血管病流行趋势及其危险因素分布特征,为制定心脑血管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市某社区2012年10月至2016年9月心脑血管病监测数据,对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病例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定的《上海市心... 目的了解心脑血管病流行趋势及其危险因素分布特征,为制定心脑血管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市某社区2012年10月至2016年9月心脑血管病监测数据,对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病例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定的《上海市心脑血管病发病、死亡报告卡核实表》进行调查核实,采用粗发病与死亡率、标化发病率与死亡率指标,对心脑血管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另对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脑血管病年平均粗发病率为180.99/10万,标化发病率为90.18/10万;脑血管病年平均粗死亡率130.04/10万,标化死亡率为64.83/10万。急性心肌梗死年平均发病率为23.58/10万,标化发病率为11.17/10万;急性心肌梗死年平均粗死亡率为5.32/10万,标化死亡率为2.96/10万。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均无性别差异,其发病率、死亡率从55岁后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及早控制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避免诱发因素,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病 流行特征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南京市大气污染物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7
作者 常倩 叶云杰 +5 位作者 汪庆庆 徐斌 马小莹 丁震 周连 陈晓东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41-1045,共5页
[目的]探讨南京市大气污染物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南京市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大气污染物粗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_(2.5))、二氧化氮(NO_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_2)、臭氧(O_3)的平均质量浓... [目的]探讨南京市大气污染物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南京市201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大气污染物粗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_(2.5))、二氧化氮(NO_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_2)、臭氧(O_3)的平均质量浓度、气象数据(包括气压、温度、相对湿度的日平均值)和居民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大气PM2.5质量浓度与居民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关系。[结果]大气污染物PM_(10)、PM_(2.5)、NO_2、CO、SO_2、O_3质量浓度分别为106.1、62.1、45.6、1.0、25.1、86.0μg/m^3。其中PM_(10)、PM_(2.5)、NO_2平均质量浓度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在单污染物模型中,大气PM_(2.5)日均质量浓度每增加10μg/m^3,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0.293%(95%CI:0.016%~0.569%)。在双污染物模型中,当引入其他污染物后,大气PM_(2.5)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影响消失(P>0.05)。[结论]大气PM_(2.5)污染可能增加南京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PM2.5 心脑血管 死亡率
原文传递
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雷孝波 王秀杰 《医学综述》 2020年第22期4521-4527,共7页
D-二聚体是一种可溶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由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对血栓的有序分解产生。D-二聚体作为凝血和纤溶激活的重要标志,其检测方法多样。临床上,D-二聚体主要作为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和血栓性疾病的诊疗检测指标。近年来,随着研究的... D-二聚体是一种可溶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由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对血栓的有序分解产生。D-二聚体作为凝血和纤溶激活的重要标志,其检测方法多样。临床上,D-二聚体主要作为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和血栓性疾病的诊疗检测指标。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D-二聚体在其他疾病和生理状态(如心房颤动、心搏骤停、妊娠状态)中也有升高,D-二聚体可能在这些疾病的诊断、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中具有一定的意义。但由于D-二聚体水平受到年龄、种族差异的影响,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故未来应用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血液学检验 血栓形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心脑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妊娠
下载PDF
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勤婷 李辉 杜迎雪 《中国民康医学》 2006年第15期640-641,共2页
目的:观察血脂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40~60岁者200人,进行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检测,按血脂异常判断标准分为正常血脂、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四... 目的:观察血脂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40~60岁者200人,进行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检测,按血脂异常判断标准分为正常血脂、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四组,对四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高胆固醇血症组和高三酰甘油血症组的全血粘度比正常血脂组增高(P〈0.001);高三酰甘油血症组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组比高胆固醇血症组的血细胞压积和血浆粘度增高(P〈0.05)。结论:血脂水平与全血粘度成正比,总胆固醇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胆固醇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血液流变学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病变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大气颗粒物与上海市闵行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病例交叉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顾怡勤 陈仁杰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大气颗粒物对上海市闵行区居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上海市闵行区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大气污染及当地居民死亡数据,采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分析大气颗粒物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 [目的]探讨大气颗粒物对上海市闵行区居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上海市闵行区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大气污染及当地居民死亡数据,采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分析大气颗粒物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结果]研究期间,该区PM32.5和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6μg/m和76μg/m^3。大气PM_(10)、PM_(2.5)当日浓度(lag0)对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率的影响最大,PM_(10)当日浓度每升高10μg/m^3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增加0.75%(95%CI:0.05%~1.46%);PM_(2.5)当日浓度每升高10μg/m^3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0.87%(95%CI:0.05%~1.69%)。在模型中控制SO_2和NO_2后,颗粒物的效应有所增强;在控制CO和O_3之后,颗粒物的效应有所减弱。[结论]大气颗粒物浓度升高可能导致上海市闵行区居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死亡增加,且在当日的影响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颗粒物 心脑血管疾病 病例交叉研究
原文传递
黄芪对小鼠心脑血管系统代谢稳态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邓小颖 杨旭萍 +2 位作者 刘佩芳 张尊建 黄寅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4-501,共8页
研究中药黄芪对小鼠心脏、大脑及血液代谢稳态的影响,从代谢调控角度阐明黄芪“修心健脑”的作用机制。13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连续10 d灌胃给予超纯水和黄芪水提液,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 研究中药黄芪对小鼠心脏、大脑及血液代谢稳态的影响,从代谢调控角度阐明黄芪“修心健脑”的作用机制。13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连续10 d灌胃给予超纯水和黄芪水提液,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全面表征小鼠血清、心脏和脑组织代谢指纹图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与非参数检验筛选、鉴定差异代谢物,聚焦相关代谢通路。多元统计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黄芪干预后小鼠机体的代谢轮廓变化显著,在血清、心脏、脑中分别鉴定出15、19和17个差异代谢物,其中差异代谢物棕榈酸和LysoPC(20∶3)为3种生物样本共有且变化趋势一致。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氨基酸代谢、磷脂代谢、脂肪酸代谢和三羧酸循环等通路受到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黄芪可能通过调节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及脂代谢稳态发挥心脑血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心脑血管疾病 代谢组学 质谱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评价作用 被引量:15
12
作者 于淑红 赵欣 +1 位作者 高德珍 李岩斌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8期871-87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TEG相关参数、血小板抑制率和药物疗效。结果对照组的R值[(4.28±1.26)min]和K值[(1.78±0.67)min]低于观察组[分别为(5.32±1.34)min、(2.35±1.03)min],Angle角[(65.35±6.23)deg]和MA值[(61.46±5.29)min]高于观察组[分别为(61.48±8.36)deg、(58.43±6.02)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的血小板抑制率为(75.32±14.74)%,低于观察组的(81.85±14.87)%。观察组药物总有效率(82.0%)高于对照组(68.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TEG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栓形成和出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心脑血管疾病 血栓和出血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连-吴茱萸药对抗癌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树森 孙文斌 +7 位作者 李文兰 图雅 王心雨 邓玲玉 王旭 吴迪 杨娜娜 徐蓓蕾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9-117,共9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阐明黄连-吴茱萸药对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研究黄连-吴茱萸药对抗癌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和机制提供一定理论参考。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阐明黄连-吴茱萸药对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研究黄连-吴茱萸药对抗癌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和机制提供一定理论参考。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2个重要参数为依据,经文献整理,结合生物学功能、含量、研究热度等因素筛选黄连-吴茱萸药对活性成分;通过Drugbank和TCMSP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分析;通过Uniprot数据库整理筛选出作用靶点的所有相关基因;结合KEGG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通路分析;使用Cystosco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相关疾病网络图。结果经筛选后得到黄连-吴茱萸药对的41个化合物,212个潜在靶基因,44条主要信号通路,其中30条通路与癌症相关,7条通路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7条通路同时参与癌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结论黄连-吴茱萸药对活性成分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上调癌症凋亡基因的表达,下调细胞周期与抑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产生抗癌作用;通过抑制血管钙化,保护血管细胞,抑制细胞凋亡与增生达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吴茱萸 药对 网络药理学 癌症 心脑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2004年-2013年某医院心脑血管疾病出院病例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伟荣 刘力戈 +1 位作者 施小明 郭亚菲 《中国病案》 2014年第4期44-46,共3页
目的了解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医院2004年-2013年间确诊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出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根据ICD-10进行分类,利用EXCEl、SAS9.2为统计分析工具,对出院病案首页进行检... 目的了解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医院2004年-2013年间确诊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出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根据ICD-10进行分类,利用EXCEl、SAS9.2为统计分析工具,对出院病案首页进行检索、汇总分析。结果心脑血管疾病出院病例数量有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的出院病例数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是8.71%、9.03%、7.84%;男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多于女性;从2012年开始,构成比最高的年龄组从66岁-75岁转变为56岁-65岁年龄组。结论心脑血管病的住院患者逐年增多,住院病人年龄呈现年轻化,中青年人群可能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病例分析 回顾性调查
原文传递
1990年和2016年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 被引量:13
15
作者 马爱娟 周脉耕 +1 位作者 曾新颖 董忠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4-249,共6页
目的调查1990年和2016年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利用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分析1990年和2016年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和疾病负担。主要指标包括死亡人数、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 目的调查1990年和2016年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利用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分析1990年和2016年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和疾病负担。主要指标包括死亡人数、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同时使用2000—202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人口作为标准人口,计算标化死亡率、DALY率、YLL率和YLD率。结果2016年,北京市居民心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为209.24/10万;心脑血管病DALY、YLL和YLD分别为87.56、73.36和14.20万人年,较1990年分别增加了58.05%、44.24%和213.47%;标化DALY率和标化YLL率分别为3552.24/10万和2988.01/10万,较1990年分别下降47.90%和52.43%,标化YLD率为564.23/10万,较1990年增加5.10%。2016年,脑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数分别为1.76万例和2.37万例;DALY分别为39.63和39.36万人年,较1990年(DALY分别为33.02和16.27万人年)分别增加20.02%和141.92%。结论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负担重,其中以脑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最为显著;脑血管疾病的伤残负担严重,缺血性心脏病的疾病负担成倍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病 死亡率 疾病负担 北京
原文传递
大气PM10污染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病例交叉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吴俊 周连 +6 位作者 徐斌 汪庆庆 丁震 陈晓东 张恒东 徐东群 徐燕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69-571,共3页
目的探讨南京市大气颗粒物(PM10)污染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南京市死因资料、大气污染物数据及相关气象资料,应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研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控制当日气温、相对湿... 目的探讨南京市大气颗粒物(PM10)污染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南京市死因资料、大气污染物数据及相关气象资料,应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研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控制当日气温、相对湿度的影响后,PM10日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滞后2d的总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发生的OR值为1.013(95%CI:1.005—1.021);模型中加入s02后,PM10日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滞后2d的总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OR值为1.004(95%CI:1.001—1.007),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区域内PM10浓度升高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危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颗粒物 PM10 心脑血管疾病 病例交叉研究
原文传递
脉搏波传导速度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悦 夏俊 +1 位作者 张敏 徐朝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71-276,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因素,也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最主要的致病机制,早诊断早治疗是延缓及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措施。脉搏波传导速度作为一种有效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的手段,因其无创、经...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因素,也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最主要的致病机制,早诊断早治疗是延缓及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措施。脉搏波传导速度作为一种有效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的手段,因其无创、经济、操作简单等优点,近年在临床使用广泛。该文主要从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原理及应用两大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传导速度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在心脑血管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家欣 王丹 +2 位作者 刘森 万进东 王沛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9期1797-1800,共4页
细辛醚和β-细辛醚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主要活性成分。近年研究发现,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除具有抗肿瘤、杀虫抑菌、止咳平喘、保护神经元、抗癫痫、抗抑郁等作用外,其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本文通过查... 细辛醚和β-细辛醚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主要活性成分。近年研究发现,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除具有抗肿瘤、杀虫抑菌、止咳平喘、保护神经元、抗癫痫、抗抑郁等作用外,其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本文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从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保护心肌和血管细胞(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抗血栓形成,降血脂,改善血管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挖掘上述成分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探索相关的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醚 Β-细辛醚 心脑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12
19
作者 夏长青 王芳 +2 位作者 张娜 王磊 高健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8期2751-2756,共6页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石家庄市中医院东院区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石家庄市中医院东院区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安慰剂。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比较2组的疗效、中医症状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脂联素(APN)、一氧化氮(NO)、6 min步行试验(6MWT)、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LVEDD、LVESD、HR、NT-proBNP、APN降低,LVEF、CO、CI、NO、6MWT增高。观察组的中医症状评分、LVEDD、LVESD、HR、NT-proBNP、APN低于对照组,LVEF、CO、CI、NO、6MW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芪苈强心胶囊,可提升疗效,改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用药的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苈强心胶囊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脑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 利尿剂 左心室射血分数 安慰剂
下载PDF
苏州市大气PM2.5浓度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鑫 王临池 +4 位作者 郭倩岚 胡浩 陆艳 朱小红 李红美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1-666,共6页
目的探讨苏州市PM2.5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苏州市居民人群死亡数据、大气污染物的数据、气象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泊松回归模型分析PM2.5与居民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之间的关系,计算PM2.... 目的探讨苏州市PM2.5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苏州市居民人群死亡数据、大气污染物的数据、气象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泊松回归模型分析PM2.5与居民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之间的关系,计算PM2.5质量浓度每上升一个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值)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2016-2017年苏州市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总人数为30 200人,平均为41例/d。PM2.5的日均中位浓度为37.13μg/m^3,IQR为30.75μg/m^3。在最佳滞后条件下,PM2.5浓度每上升一个IQR,苏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单日死亡效应和平均死亡效应RR值分别为1.017(1.001~1.034)和1.055(1.019~1.093)。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和>65岁老年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更高。结论苏州市PM2.5浓度的升高可能引起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心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心脏病 死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