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超声时间空间联合成像技术对早孕期胎儿心脏畸形的筛查价值(英文)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丽 符小艳 彭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2-635,共4页
【目的】三维超声时间空间联合成像技术对早孕期胎儿心脏畸形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4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我院行早孕期心脏筛查且产前可疑心脏畸形共87例,与追踪结果比较,分析三维超声时间空间联合成像技术... 【目的】三维超声时间空间联合成像技术对早孕期胎儿心脏畸形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4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我院行早孕期心脏筛查且产前可疑心脏畸形共87例,与追踪结果比较,分析三维超声时间空间联合成像技术对心脏畸形诊断的价值,同时分析不同切面包括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的诊断价值。【结果】纳入本研究的87例病例中,包括严重心脏畸形62例(71.3%,62/87)和非严重心脏异常25例(28.7%,25/87)。与出生后超声心动图或引产后尸检结果比较,应用三维超声STIC技术共分析诊断正确心脏畸形78例(89.7%)。单纯四腔心切面对心脏畸形的检出率为48.3%(42/87),四腔心切面联合左心室流出道切面的检出率为64.4%(56/87),四腔心切面联合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的检出率为66.7%(58/87),四腔心切面联合三血管气管切面的检出率为79.3%(69/87),四腔心切面联合左心室、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气管切面的检出率为89.7%(78/87)。【结论】三维超声时间空间联合成像技术可在早孕期进行胎儿心脏筛查,联合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及三血管气管切面筛查可提高心脏畸形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时间空间复合成像技术 心脏畸形 早孕期
下载PDF
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早期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唐英 杨太珠 +1 位作者 朱琦 罗红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筛查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的中、低危妊娠孕妇,采用超声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结合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胎儿先天...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早孕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筛查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的中、低危妊娠孕妇,采用超声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结合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结果 2 764例就诊孕妇中对2 443例孕妇进行了B超NT值检测(88.3%),最终纳入2 125例胎儿进行分析。B超筛查发现颈项透明层厚度>2.5 mm的胎儿68例(3.2%),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11例(5.2/1 000),11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有5例颈项透明层增厚。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筛查先天性心脏病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5.5%和97.0%。结论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发生先天性心脏病风险增加,其可作为筛查先天性心脏病的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胎儿 颈项透明层 先天性心脏病 筛查 诊断性试验
原文传递
胎儿右位主动脉弓的产前超声诊断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蕴 严英榴 +5 位作者 周毓青 孙莉 任芸芸 张珏华 孔凡斌 姚英 《上海医学影像》 2009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评价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右位主动脉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期间,产前超声诊断的7例胎儿右侧主动脉弓病例。结果产前超声诊断7例右主动脉弓病例。4例伴有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其中有一例产后诊断合并房间... 目的评价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右位主动脉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期间,产前超声诊断的7例胎儿右侧主动脉弓病例。结果产前超声诊断7例右主动脉弓病例。4例伴有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其中有一例产后诊断合并房间隔缺损,一例合并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结论右主动脉弓可以在胎儿心超的三血管气管观上做出诊断。右主动脉弓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合并其他心脏或心外畸形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主动脉弓 超声心动图 心脏缺陷 产前诊断
下载PDF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影像学诊断的综合评估 被引量:8
4
作者 孙立军 江菊芬 +1 位作者 郑敏文 刘莹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综合评估心脏超声(TTE)、MRI、电子束CT(EBT)和心血管数字血管造影(CVDI)在复杂性先天性心 脏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搜集本院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8例,其中行CVDI检查156例,EBT 检查14例,MRI检查3例。结果... 目的:综合评估心脏超声(TTE)、MRI、电子束CT(EBT)和心血管数字血管造影(CVDI)在复杂性先天性心 脏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搜集本院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58例,其中行CVDI检查156例,EBT 检查14例,MRI检查3例。结果:158例患者中,TTE的诊断符合率为78.5%(124/158),CVDI的诊断符合率为94.9% (148/156),EBT的诊断符合率为85.7%(12/14);经χ2检验,P<0.01,提示3者在诊断复杂性先心病中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CVDI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TTE和EBT。在合并总的畸形和心外畸形上CVDI和EBT的诊断符合率高于 TTE;在诊断心内畸形方面,TTE则优于CVDI。结论:4种影像技术在诊断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时各有优缺点,有选择性 地联合应用各种影像技术将有助于提高术前的影像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右位主动脉弓产前诊断6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典美 杨仁翠 邵伟光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68-870,共3页
目的总结产前超声筛查右位主动脉弓的经验并分析其声像图特征,以期提高产前超声检出率。方法回顾分析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产前诊断的6例右位主动脉弓胎儿,并与尸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例右位主动脉弓胎儿中,1例为... 目的总结产前超声筛查右位主动脉弓的经验并分析其声像图特征,以期提高产前超声检出率。方法回顾分析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产前诊断的6例右位主动脉弓胎儿,并与尸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例右位主动脉弓胎儿中,1例为Ⅱ型,即右位主动脉弓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5例为Ⅰ型镜面型右位主动脉弓。所有Ⅰ型病例均合并法洛四联症。右位主动脉弓声像图异常主要表现在三血管气管断面上,其特征性表现为:主动脉弓与肺动脉主干的间距增宽,气管位于两者之间。结论三血管气管断面能显示右位主动脉弓的声像图特征,正确认识三血管气管断面解剖对诊断右位主动脉弓很有价值,右位主动脉弓常合并心内和(或)心外畸形和(或)染色体异常,必须全面地进行超声检查,以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位主动脉弓 心脏缺陷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52例唐氏综合征产前超声结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钱霞 张丽丹 梅瑾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年第12期77-78,76,共3页
目的通过对52例唐氏综合征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在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产前诊断确诊的52例唐氏综合征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52例唐氏综合征胎儿中产前超声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目的通过对52例唐氏综合征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在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产前诊断确诊的52例唐氏综合征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52例唐氏综合征胎儿中产前超声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的11例,占21.2%;单发异常20例,占38.5%;多发异常21例,占40.4%。超声结构畸形中心脏结构畸形最多发生15例,其次超声软指标鼻骨未显示发生11例,第三超声软指标心室强光斑发生6例。结论产前超声胎儿结构异常和单个、多个软指标与唐氏综合征有相关性,需结合血清学筛查结果、孕妇年龄等因素综合评估,进行侵入性产前诊断可提高唐氏综合征胎儿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产前超声检查 软指标 心脏畸形
原文传递
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外科治疗对策分析(附115例报告)
7
作者 谭伟 方海宁 +4 位作者 李树松 陆健君 罗又桥 曹辉庆 文建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围术期处理对策。方法我院于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对115例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男性73例,女性42例,年龄3个月至3岁,体重3.5-20.0kg;其中室间隔缺损(VSD)54例,法洛四联症...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围术期处理对策。方法我院于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对115例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男性73例,女性42例,年龄3个月至3岁,体重3.5-20.0kg;其中室间隔缺损(VSD)54例,法洛四联症(TOF)14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VSD+ASD)10例,房间隔缺损(ASD)9例,动脉导管未闭(PDA)8例,肺动脉瓣狭窄(Ps)7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VSD+PDA)5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4例,右室双出口(DORV)3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CoA+VSD)1例。结果全组死亡5例,死亡率为4.3%。死亡原因: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肺高压危象2例,呼吸道梗阻2例。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婴幼儿期外科治疗町以取得满意疗效,根据婴幼儿生理、病理特点采取个体化治疗对策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疾病 先天性 心脏外科 婴幼儿
下载PDF
Noonan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晓亮 傅立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67,共4页
Noonan综合征(NS)是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特殊面容、先天性心脏病、身材矮小、发育迟缓、学习障碍等,约70%~80%患者发病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RAS—MAPK)中PTPN11等基因的突变有关。文章综述近年... Noonan综合征(NS)是一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特殊面容、先天性心脏病、身材矮小、发育迟缓、学习障碍等,约70%~80%患者发病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RAS—MAPK)中PTPN11等基因的突变有关。文章综述近年来NS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ONAN综合征 先天性心脏病 PTPN11基因
下载PDF
心脏三节段法诊断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慧 朱琦 +1 位作者 陈娇 郭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83-188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心脏三节段法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价值。方法应用心脏三节段法对胎儿进行筛查,检出或疑似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167胎,对其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7胎圆锥动脉干畸形,包括法洛四联症40胎,大动脉转位25... 目的探讨应用心脏三节段法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价值。方法应用心脏三节段法对胎儿进行筛查,检出或疑似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167胎,对其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7胎圆锥动脉干畸形,包括法洛四联症40胎,大动脉转位25胎,右心室双出口36胎,永存动脉干66胎。其中84胎经产后病理证实,13胎经产后超声心动图确诊,11胎产前超声诊断结果与产后病理结果不符,59胎失访。结论心脏三节段法是产前诊断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可靠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心脏圆锥动脉干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产前诊断
下载PDF
筛查染色体22q11.2缺失综合征在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白晓明(综述) 赵晓东(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16-220,共5页
染色体22q11.2缺失综合征(22q111DS)又称DiGeorge综合征、腭-心-面综合征,临床表现极具多样性,可累及心血管、免疫系统、面容、内分泌系统,甚至语言发育、精神等多方面.荧光原位杂交能够检测到染色体22q11.2缺失.目前国内对本病认识... 染色体22q11.2缺失综合征(22q111DS)又称DiGeorge综合征、腭-心-面综合征,临床表现极具多样性,可累及心血管、免疫系统、面容、内分泌系统,甚至语言发育、精神等多方面.荧光原位杂交能够检测到染色体22q11.2缺失.目前国内对本病认识尚不足,尚未建立规范的临床筛查体系,确诊率亦低.已报道的22q11DS病例中,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尤其是圆锥干畸形和主动脉弓畸形发生率很高,也最确切.该文拟综述22q11DS,并分析如何在临床工作中从心血管畸形入手早期发现22q11DS,从而早期干预治疗、综合评估、长期随访及遗传咨询,提高患者及后代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22q11.2 缺失综合征 DIGEORGE综合征 腭-心-面综合征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圆锥干畸形
原文传递
婴幼儿主动脉弓中断合并心内畸形胸骨正中切口一期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1
作者 莫绪明 孙剑 +6 位作者 彭卫 戚继荣 武开宏 丁晋阳 束亚琴 左维嵩 钱龙宝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08-711,共4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主动脉弓中断(IAA)合并心内畸形胸骨正中切口一期矫治手术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8月至2012年1月,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CPB)下一期纠治IAA合并心内畸形患婴2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18天-3岁,体... 目的探讨婴幼儿主动脉弓中断(IAA)合并心内畸形胸骨正中切口一期矫治手术效果以及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8月至2012年1月,采用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CPB)下一期纠治IAA合并心内畸形患婴2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18天-3岁,体质量(6.61±3.26)岵。按Rastelli分型,A型20例,B型3例。患儿均合并粗大动脉导管未闭及大型室间隔缺损,其他合并畸形包括主肺动脉窗、右肺动脉起源于主动脉、主动脉瓣两瓣畸形和主动脉瓣下狭窄等。患儿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4例行64排CT检查,4例行造影检查。22例术前明确诊断,1例术中明确诊断。行主动脉直接吻合3例,补片扩大主动脉19例,人工管道经肺动脉内连接主动脉弓1例;同期矫治合并心内畸形。结果全组体外循环(129.76±38.98)min,主动脉阻断(74.47±24.30)min,住ICU院平均96h。术后2例死亡,其中1例2月龄患婴死于肺动脉高压危象,1例7月龄患婴术中出血、术后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1例患儿生存,随访2个月-6年,超声检查示患儿术后心功能良好;5例术后6个月上、下肢平均压差〉30mmHg(1mmHg=0.133kPa)。无因再狭窄再次手术患儿。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IAA采用胸骨正中一期外科治疗简化了手术过程,减少了手术死亡,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早、中期预后良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中断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心脏外科手术 婴幼儿
原文传递
间接干预法治疗肺血增多型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支气管狭窄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向阳 刘浩 +8 位作者 朱洁 关新强 韦亚林 张燕春 陈文胜 李彩娥 雷蕾 张燕花 赵启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与之相关的气管或支气管狭窄患者新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重症肺血增多型先天性心脏合并气管或支气管狭窄患者行外科治疗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 目的探讨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与之相关的气管或支气管狭窄患者新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重症肺血增多型先天性心脏合并气管或支气管狭窄患者行外科治疗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龄(14.6±4.0)个月,体重(8.8±3.0)kg。结果术前平均住院时间12 d,术中体外循环时间(65.0±21.0)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2.0±16.0)min,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平均(25.0±18.0)h,ICU滞留时间(4.0±1.8)d。所有患者生存,术后9 d复查胸部X线片示心胸比率较术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期末前后径较术前缩小(P<0.05),肺动脉压降低(P<0.01),肺动脉血流速度基本正常;术后9 d动脉血管造影(CTA)示:所有患者肺动脉直径均较术前缩小(P<0.01),气管直径恢复正常28例,残留轻度气管狭窄3例,所有术前不张的肺组织重新复张。随访6个月至4(2.5±1.4)年,无死亡,生长发育良好,心脏彩色超声未见异常,CT示所有患者气管狭窄消失。结论对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气管或支气管狭窄患者,术中采取解除对气管或支气管的压迫因素的外科措施有必要。这种方法外科操作技术简单、术后恢复快、成活率高、费用低、无远期气管再狭窄,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肺动脉高压 气管/支气管狭窄 外科学
原文传递
左侧三房心的X线诊断和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乐丰 李益群 +1 位作者 王红月 宋来凤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5-109,共5页
作者分析了22例左侧三房心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经手术证实,经尸检或造影证实各1例。10例为单纯左侧三房心,12例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描述了本病的胸部平片和心血管造影征象,左房真腔、假腔和异常纤维肌性隔膜的形态和运动... 作者分析了22例左侧三房心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经手术证实,经尸检或造影证实各1例。10例为单纯左侧三房心,12例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描述了本病的胸部平片和心血管造影征象,左房真腔、假腔和异常纤维肌性隔膜的形态和运动特征。评价了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讨论了手术、病理、造影所见和临床征象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本病的发病机理。分析表明,左房假腔排血受阻程度及合并畸形与发病年龄和临床症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房心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心血管造影术 X线诊断
原文传递
超声心动图监测经导管内缺损关闭术
14
作者 施红 徐爱芬 +7 位作者 李黎 余秀华 平海琳 许韵韵 任森根 张伟华 康康 韩飞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1996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报告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9例经导管先天性心内缺损关闭术的全过程。术中监测的主要内容有:(1)确定关闭器在心内的位置;(2)显示残余分流和瓣膜返流;(3)观察房间隔缺损球囊探测的过程。结要表明:超声心动图在显示心内结构、关闭器位置... 本文报告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9例经导管先天性心内缺损关闭术的全过程。术中监测的主要内容有:(1)确定关闭器在心内的位置;(2)显示残余分流和瓣膜返流;(3)观察房间隔缺损球囊探测的过程。结要表明:超声心动图在显示心内结构、关闭器位置、残余分流和瓣膜返流等方面有其独特性,同时可结合声学造影及根据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监测,并用于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提出超声心动图是经导管心内缺损关闭术必不可少的一项监测手段,尤其是房间隔缺损的关闭术,可望不久的将来能在超声室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心内缺损 房间隔缺损 关闭术
下载PDF
南通地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小丽 卢辉和 +5 位作者 仲崇俊 徐明 夏春秋 茅卫卫 张瑜 周仲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 探讨江苏省南通市6县(市)及南通城区2~12岁人群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南通地区部分托儿所、幼儿园及小学生,共98 426人进行体格检查,对可疑患者行经胸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 目的 探讨江苏省南通市6县(市)及南通城区2~12岁人群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南通地区部分托儿所、幼儿园及小学生,共98 426人进行体格检查,对可疑患者行经胸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病种类型及分布、性别差异,并对筛查出患有先心病的患儿进行家庭随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l5个变量进行分析,探讨其可能的致病相关因素。结果 共检出先心病患儿357例,总患病率为3.63‰;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3.53‰(169/47 825)和3.72‰(188/50 60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4,P=0.636)。先心病中以房间隔缺损所占比率最高,其次为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筛选出6个可疑危险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早期病毒感染或用药是先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南通地区先心病发病率明显低于高海拔地区;在孕早期预防病毒感染、尽可能不用药,可以减少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的病理分型及胚胎发生机制探讨 被引量:15
16
作者 钟玉敏 朱铭 +2 位作者 孙爱敏 李玉华 王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1期1516-1518,共3页
目的 肺动脉异常起源升主动脉的病理分型及胚胎发生机制探讨。方法  5例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 ,作心血管造影 (ACG)及磁共振 (MRI)检查。结果  5例病例中 3例为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 ;2例为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 ,4... 目的 肺动脉异常起源升主动脉的病理分型及胚胎发生机制探讨。方法  5例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 ,作心血管造影 (ACG)及磁共振 (MRI)检查。结果  5例病例中 3例为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 ;2例为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 ,4例属近端型 ,1例远端型。结论 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为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病理分型有二种 ,一种右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 ,占肺动脉异常起源升主动脉的绝大部分 ;另一种为左肺动脉异常起源升主动脉 ,此种类型少见 ,又可根据肺动脉起源离主动脉瓣及无名动脉的距离分近端型及远端型二种亚型。二种类型的胚胎发生学的解释不尽相同。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以前称为半永存动脉干 ,从胚胎角度讲与永存动脉干不同 ,故目前不提倡用半永存动脉干这个术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分支起源异常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胚胎学 磁共振 心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17
作者 程锦浩 朱鲜阳 +4 位作者 王琦光 庚靖淞 肖家旺 崔春生 盛晓棠 《心脏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封堵前后患者偏头痛症状改善程度,评估PFO封堵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2年5月-2013年6月就诊并同期行经皮PFO封堵术的偏头痛患者。PFO封堵术后≥6个月电话或门... 目的通过比较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封堵前后患者偏头痛症状改善程度,评估PFO封堵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2年5月-2013年6月就诊并同期行经皮PFO封堵术的偏头痛患者。PFO封堵术后≥6个月电话或门诊随访,进行HIT-6量表评分,并记录偏头痛症状(包括发病频率、天数、程度)。比较封堵术前后偏头痛症状以及偏头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变化。结果32例PFO并发偏头痛患者,年龄14-59(37.00±12.26)岁,其中男14例,女18例。随访显示封堵术后偏头痛患者的HIT-6评分显著减少(P〈0.05),术后偏头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明显降低; 偏头痛平均发作频率明显下降(P〈0.05),头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PFO封堵术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偏头痛症状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介入封堵术 偏头痛 头痛影响测评量表-6评分
下载PDF
四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技术诊断双胎妊娠胎儿心脏畸形的价值意义 被引量:13
18
作者 尹然 郁丁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年第5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在诊断双胎妊娠胎儿心脏畸形(CHD)中的应用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年7月~2019年6月收治的1187例可疑CHD的双胎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均实施二维超声及四维超声STIC技术检查,均接受跟踪... 目的探讨四维超声时间-空间关联成像(STIC)技术在诊断双胎妊娠胎儿心脏畸形(CHD)中的应用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7年7月~2019年6月收治的1187例可疑CHD的双胎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均实施二维超声及四维超声STIC技术检查,均接受跟踪随访明确胎儿心脏情况。将跟踪随访结果记为"金标准",探讨二维超声及四维超声STIC技术检测对双胎妊娠胎儿CHD的诊断价值。结果1187例孕妇共2374例胎儿,共有31例胎儿出现CHD,占比1.31%,其中多发心脏畸形17例,占比54.84%;单发右室发育不良占比16.13%;单发左心发育不良占比6.45%;单发永存左上腔静脉占比9.68%;单发肺动脉瓣狭窄占比6.45%;单发房间隔缺损占比3.23%;单发室间隔缺损占比3.23%。四维超声STIC诊断双胎妊娠胎儿CHD的真阳性为29例,真阴性为2338例,均高于二维超声诊断结果;四维超声STIC技术诊断双胎妊娠胎儿CHD的灵敏度为93.55%、特异度为99.79%、准确度别为99.71%,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85.29%、99.91%、93.34%,均高于二维超声诊断结果。结论双胎妊娠胎儿CHD的发生风险高,四维超声STIC技术检查对其有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超声 时间-空间关联成像 胎儿 心脏缺损
原文传递
非梗阻性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的增强MR血管造影和心血管造影诊断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铭 钟玉敏 +1 位作者 李玉华 孙爱敏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 报道 115例非梗阻性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 ,评估心血管造影和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CEMRA)等影像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  115例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单经心血管造影诊断10 6例 ,单经CEMRA诊断 2例 ,经上述 2种方法诊断 7例。结果  ... 目的 报道 115例非梗阻性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 ,评估心血管造影和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CEMRA)等影像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  115例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单经心血管造影诊断10 6例 ,单经CEMRA诊断 2例 ,经上述 2种方法诊断 7例。结果  115例中 ,双主动脉弓 5例 ,右位主动脉弓迷走左锁骨下动脉 45例 ,左位主动脉弓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33例 ,右弓孤立左锁骨下动脉11例 ,右弓左降 7例 ,左弓右降 4例 ,颈主动脉弓 4例 ,其他 6例。 7例同时做了心血管造影与CEMRA检查的患者 2种方法诊断结果均相互符合。 2例只做了MRA的病例中有 1例为颈主动脉弓 ,另 1例为右位主动脉弓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结论 造影增强MRA是可靠的非创伤性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心血管造影术 诊断 非梗阻性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
原文传递
儿童主动脉梗阻性病变的磁共振诊断 被引量:8
20
作者 朱铭 钟玉敏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报道 93例儿童梗阻性主动脉病变并评价其磁共振成像技术。方法 :主要采用造影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 (CEMRA)诊断儿童梗阻性主动脉病变。结果 :93例中 ,主动脉缩窄 67例 ,主动脉弓离断 16例 ,主动脉瓣上狭窄2例 ,大动脉炎 8例。男... 目的 :报道 93例儿童梗阻性主动脉病变并评价其磁共振成像技术。方法 :主要采用造影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 (CEMRA)诊断儿童梗阻性主动脉病变。结果 :93例中 ,主动脉缩窄 67例 ,主动脉弓离断 16例 ,主动脉瓣上狭窄2例 ,大动脉炎 8例。男 62例 ,女 3 1例。 82例经手术或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磁共振诊断正确率为 97.5 %。结论 :造影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是很好的儿童梗阻性主动脉病变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主动脉梗阻性病变 诊断 磁共振成像检查 造影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术 正确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