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4
1
作者 陈洁 仇春波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182-1184,共3页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6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与试验组38例。对照组阴道分娩患者于分娩后肌内注射缩宫素注射液20 U,剖宫产患者于分娩后宫体注射缩宫素注射液20 U;...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6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与试验组38例。对照组阴道分娩患者于分娩后肌内注射缩宫素注射液20 U,剖宫产患者于分娩后宫体注射缩宫素注射液20 U;试验组阴道分娩患者于分娩后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剖宫产患者于分娩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脑钠素(BN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95%,显著低于试验组的94.74%(P<0.05)。2组治疗后血清NO、NOS、BN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试验组为7.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妊娠产后出血 一氧化氮合酶 脑钠素
原文传递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治疗妊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9
2
作者 张华凤 戴小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用于妊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6例妊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3例。待胎儿娩出后,对照组予以米索前列醇200μg,直肠给药;试验...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用于妊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6例妊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3例。待胎儿娩出后,对照组予以米索前列醇200μg,直肠给药;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子宫肌层注射(必要时重复给药,但总量<2000μg)。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出血情况、脑钠肽(BNP)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 89%(70例/73例)和86. 31%(63例/7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产后2 h出血量分别为(219. 75±30. 27)和(358. 96±49. 84) m L,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271. 18±32. 85)和(463. 25±60. 07) m L,止血时间分别为(18. 63±2. 59)和(31. 82±3. 96) min,BNP分别为(42. 58±5. 32)和(86. 64±10. 15) pg·m 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2组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道反应、心率加快、头痛及面色潮红,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 08%和20. 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米索前列醇片能明显降低妊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米索前列醇片 妊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安全性评价
原文传递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57
3
作者 薛爱琴 惠晶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8期99-102,共4页
目的:对在宫缩乏力行产后出血病症上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择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80例宫缩乏力行产后出血女性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对每位宫缩乏力性产... 目的:对在宫缩乏力行产后出血病症上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择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80例宫缩乏力行产后出血女性进行回顾分析。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及对每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女性所采用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至常规按摩联合卡贝缩宫素药物治疗的常规组,和在常规组基础上加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的观察组,将常规用药方案同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药物治疗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差异进行对比。结果:常规、观察两组产妇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0%(24/40)、95%(3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同时,无论是在用药后第三产程出血量方面,还是在其子宫出血率、切除率方面,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的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两组产妇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实施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显著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与出血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贝缩宫素 按摩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被引量:55
4
作者 白静 李毅 +3 位作者 李娜 唐云琳 蒲丽 罗方野 《西部医学》 2018年第5期728-731,共4页
目的探析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 目的探析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止血治疗,而观察组则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宫腔纱条填塞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后2h和24h出血量均较少,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但是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住院时间、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治疗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起效快、效果确切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安全地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宫腔纱条填塞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缩宫素在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效果比较 被引量:47
5
作者 倪安秀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1期2105-2107,共3页
目的比较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缩宫素对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洪湖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87例胎盘前置的孕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缩宫素组(44例)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组(43例)。缩宫... 目的比较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缩宫素对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3年12月洪湖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87例胎盘前置的孕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缩宫素组(44例)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组(43例)。缩宫素组应用缩宫素治疗,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组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250μg,子宫体注射),比较两组孕产妇在术中、术后2、24 h的出血情况、血红蛋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缩宫素组分娩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455±36)m L、(423±46)m L、(357±24)m L,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组分娩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403±31)m L、(227±43)m L、(193±23)m L。与缩宫素组相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组各阶段出血量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血压一过性升高、恶心、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孕产妇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预防产后出血具有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缩宫素
下载PDF
麦角新碱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预防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GSH-px SOD MDA产后泌乳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46
6
作者 仇茜 姚荣华 +1 位作者 黄俊杰 俞敏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901-1907,共7页
目的:探讨麦角新碱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预防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产后泌乳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我院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 目的:探讨麦角新碱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预防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产后泌乳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我院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应用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对比两组疗效、产后出血情况、恢复情况、泌乳情况、不良反应与术前、术后24h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清GSH-px、SOD、MDA水平。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76.09%(P<0.05);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较对照组低,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子宫底下降速度较对照组快(P<0.05);两组术后24h APTT、PT、FIB、D-D与血清MDA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清GSH-px、SOD水平较术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泌乳启动时间较对照组短,产后1d、2d泌乳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麦角新碱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预防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可显著提升预防效果,减少产后出血,促进患者恢复,改善凝血功能、泌乳情况,降低血清GSH-px、SOD、MDA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角新碱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 产后出血 泌乳情况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生化汤辅助米索前列醇与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0
7
作者 牛兴艳 李秀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生化汤辅助米索前列醇与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米索前列醇与欣母沛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化汤,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子... 目的探讨生化汤辅助米索前列醇与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米索前列醇与欣母沛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化汤,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子宫体高度、下降速度、平均出血量、治疗效果、宫缩频率、血液指标、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分及1、3、7 d子宫体高度、平均出血量、宫缩频率、血浆黏度值、血沉、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平均下降速度、宫缩频度、总有效率、收缩压与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生化汤辅助米索前列醇与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汤 米索前列醇 欣母沛 产后出血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7
8
作者 赵淑慧 杨彩梅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4期2664-2665,共2页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高危因素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市顺义区中医医院住院的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且明确剖宫产指征的产妇192例,将其按用药方法不同以随机...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高危因素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市顺义区中医医院住院的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且明确剖宫产指征的产妇192例,将其按用药方法不同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缩宫素组和联合治疗组各96例,在胎儿娩出后,缩宫素组给予缩宫素10~20 U及卡前列甲酯栓10 mg,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 μg.观察两组患者剖宫产术中及术后24 h内出血量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剖宫产术中及术后24 h内出血量显著少于缩宫素组[(216.9±54.4) mL vd 360.6±52.8) mL,(128.0±29.1) mL vs(221.9±42.7) mL](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缩宫素纽10.4%(10/96) vs 31.3%(30/96)](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葡萄糖酸钙联合作用协同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产后出血 葡萄糖酸钙 卡前列甲酯栓 缩宫素 剖宫产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葡萄糖酸钙防治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谭白菊 李玉梅 冯小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5期553-555,共3页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葡萄糖酸钙对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将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产科106例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并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葡萄糖酸钙对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将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产科106例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并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术中、术后2h与24h的出血量,产前及产后血清Ca^(2+)、血红蛋白(Hb)浓度的变化,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率(χ~2=5.671,P<0.05)、产后2h与24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5.818、10.277,均P<0.05);两组产后血清Ca^(2+)浓度均升高,Hb浓度均下降(观察组t值分别为10.255、2.589,对照组t值分别为11.758、6.572,均P<0.05),而观察组产后血清Ca^(2+)及Hb浓度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332、1.331,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0.153,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葡萄糖酸钙可以有效防治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简便、高效、起效快及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葡萄糖酸钙 瘢痕子宫 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下载PDF
安列克联合B-lynch缝合术及卡孕栓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王传珍 徐雁 《中国性科学》 2020年第3期99-102,共4页
目的研究卡孕栓及安列克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盘剖宫产出血患者的安全性及术中术后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安徽省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诊治的92例采取剖宫产手术治疗伴术中出血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 目的研究卡孕栓及安列克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盘剖宫产出血患者的安全性及术中术后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选取安徽省阜阳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诊治的92例采取剖宫产手术治疗伴术中出血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产妇实施卡孕栓止血;药物组30例产妇在子宫按摩的基础上联合安列克注射治疗;研究组32例应用安列克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实施治疗。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手术中各项临床指标以及产妇术中出血量,同时,对比三组产妇在手术中的抢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术后24h显示出血量分别(524.8±175.6)mL、(610.1±198.5)mL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与对照组在术中、术后24h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止血失败率及子宫切除、术后腹痛、产褥感染等分别为0.00%、3.10%、9.4、6.2,对照组为6.7%、16.6%、33.3%、26.7%,药物组分别为0.00%、6.7%、13.3%、3.3%,三组上述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输血、术后感染、止血有效及晚期产后出血率上明显优于药物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患者采用安列克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卡孕栓和单独使用安列克,且安列克联合改良B-lynch缝合对产妇子宫的的血流供应不造成影响,还能完整保留子宫生理和生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列克 改良B-LYNCH缝合术 剖宫产出血
下载PDF
葡萄糖酸钙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高危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9
11
作者 肖兰凤 孟海霞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299-1301,1305,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葡萄糖酸钙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发生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9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84例具有明确剖宫产指征以及产后出血等高危因素的产妇,将入选产妇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使用葡萄糖酸钙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发生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9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84例具有明确剖宫产指征以及产后出血等高危因素的产妇,将入选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两组,每组92例。在胎儿出生之后,对照组给予缩宫素10~20U及卡前列甲酯栓10mg,而联合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联合运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μg以及静脉缓慢推注10%的葡萄糖酸钙溶液10 mL。观察分析两组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中及手术之后24h内的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中出血量[(216.8±54.5)mL]以及手术后24h之内的出血量[(127.8±28.9)mL]明显少于对照组术中的出血量[(361.8±53.4)mL]以及手术后24h内的出血量[(223.2±43.6)m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治疗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5%)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3.0%)(χ~2=2.142,P<0.05)。结论葡萄糖酸钙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危产妇在剖宫产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出血情况发生,并且能够减少产妇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酸钙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剖宫产 产后出血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防治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16期3969-3971,共3页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防治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均等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防治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均等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和宫腔填纱,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出血量、临床指标,统计产后出血、纱条填塞和术后输血例数,血红蛋白(HB)水平和红细胞(RBC)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住院、术中止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纱条填塞和术后输血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24 h两组HB水平和RBC计数显著低于产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可有效减少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再次剖宫产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减少术后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瘢痕子宫 前置胎盘 剖宫产
原文传递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扎术及限制性补液疗法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综合治疗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沙小龙 王倩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482-1486,共5页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扎术及限制性补液疗法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综合治疗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所抢救产后出血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联合传统缝合术及...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扎术及限制性补液疗法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综合治疗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所抢救产后出血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联合传统缝合术及传统补液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扎术及限制性补液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方法抢救产后出血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输血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凝血功能。结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及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无出现并发症患者。观察组治疗后0.5h及2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在组间、不同时点间和组间·不同时点间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h及12h凝血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扎术及限制性补液疗法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综合治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改良式B-Lynch缝扎术 限制性补液疗法 产后出血
下载PDF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术中的预防性应用效果 被引量:26
14
作者 谢妮 周凌云 王毅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7期1464-1467,共4页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术中的预防性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520例剖宫产且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预防产后出血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均260例。...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术中的预防性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520例剖宫产且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预防产后出血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均260例。在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提前实行预防性干预措施,B组剖宫产手术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A组在B组的基础上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统计两组患者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RBC)水平]差异,对比两组术后月经恢复情况(术后第1次月经量、术后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产后恶露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A组产后出血发生率(1.15%)显著低于B组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显著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RBC、Hb水平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次月经量、术后第1次月经恢复时间、产后恶露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46%)与B组的3.0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15%)与B组的4.6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能够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产后出血 预防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原文传递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低位 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6
15
作者 牛丽娜 李晓琴 马萍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6年第20期3087-3090,共4页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低位 B-Lynch 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5例难治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 =62)与观察组(n =63),对照组采用给予缩宫素,并于...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低位 B-Lynch 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5例难治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 =62)与观察组(n =63),对照组采用给予缩宫素,并于胎盘剥离面行“8”字间断缝合术;观察组则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低位 B-Lynch 缝合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后2 h 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输血率及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水平。结果(1)经治疗,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42%(48/62),观察组为95.24%(60/6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后2 h 出血量、术后24 h 出血量及输血率分别为(1608.37±43.01)mL、(8.89±1.09)min、(101.18±8.73)mL、(221.17±20.58)mL 及4.7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992.28±55.62)mL、(12.83±1.77)min、(145.49±12.19)mL、(255.54±23.30)mL 及16.13%](t =4.559、5.128、3.928、3.382,χ2=5.559,均 P <0.05);(3)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E2、FSH 及 L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4)两组治疗过程中,肝肾功能均正常,对照组患者中3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观察组有2例出现恶心呕吐。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低位 B-Lynch 缝合术治疗 PPH 疗效显著,出血量小,安全性高,应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难治性产后出血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低位 B-Lynch 缝合术 性激素
原文传递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谢桂香 林琳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第7期858-861,共4页
目的:探讨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益母草注射液与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相结合预防产后出血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常规予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益母草注... 目的:探讨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益母草注射液与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相结合预防产后出血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常规予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益母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按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评估结果予以前列素氨丁三醇及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宫底高度、血红蛋白(Hb)水平、手术出血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14.1%、12.5%)无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产后第3、7天宫底高度更低(P<0.05);术前两组产妇Hb水平无差异(P>0.05),术后第1天,观察组较对照组Hb水平更高(P<0.05);术中、术后2h、术后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98.4%、89.1%)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益母草注射液与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相结合用来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缩短产妇的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益母草注射液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巧玲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7期905-906,共2页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缩宫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缩宫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能够有效减少产妇的出血量,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3
18
作者 米娜瓦尔阿布力孜 阿斯叶.阿布拉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7期126-128,共3页
目的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83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常规用催产素治疗,b组在催产素常规治疗同时加用卡前列素氨... 目的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83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常规用催产素治疗,b组在催产素常规治疗同时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止血有效率、药物副作用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的差异。结果 b组与a组相比,止血有效率更高,药物副作用率更低,第三产程时间更短,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达到有效止血目的,且用药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两种给药方式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9
作者 林兴喆 徐慧群 杨剑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5010-5011,共2页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两种给药方式用于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85例产后出血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3例)和试验组(142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手臂三角肌肌内注射;试验组产妇给予同等剂...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两种给药方式用于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85例产后出血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3例)和试验组(142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手臂三角肌肌内注射;试验组产妇给予同等剂量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宫颈注射。两组产妇均在第三产程后一次给药。观察两组产妇临床疗效、2 h内子宫出血量、阴道出血量以及产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给药后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均<400 ml,未超过产后大出血的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的子宫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90%)与对照组(6.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收缩乏力产妇产后出血采取手臂三角肌肌内注射疗效较好,其他产妇产后出血采取宫颈注射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肌内注射 宫颈注射 产后出血
原文传递
五加生化胶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关智芳 宋瑞香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五加生化胶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别分成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 目的探讨五加生化胶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别分成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次,间隔90 min给药1次,必要时可缩短时间间隔,但不少于15 min,总剂量不超过2 mg。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五加生化胶囊,6粒/次,2次/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一氧化氮(NO)和脑钠肽(BNP)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5%和97.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24 h后,治疗组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下降,止血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O、BNP水平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加生化胶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加生化胶囊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产后出血 出血量 止血时间 一氧化氮 脑钠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