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北缘石炭系顶、底界线再认识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训练 高金汉 +3 位作者 张海军 刘旭东 杨平 马志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65-72,共8页
根据近年来确定的国际年代地层界线标准讨论了柴达木盆地北缘石炭系的顶、底界线。把石炭系的底界置于陆相沉积的阿木尼克组和海相沉积的穿山沟组之间。认为阿木尼克组可以与泥盆、石炭纪之交的全球性海退事件层对比 ,穿山沟组底界是这... 根据近年来确定的国际年代地层界线标准讨论了柴达木盆地北缘石炭系的顶、底界线。把石炭系的底界置于陆相沉积的阿木尼克组和海相沉积的穿山沟组之间。认为阿木尼克组可以与泥盆、石炭纪之交的全球性海退事件层对比 ,穿山沟组底界是这个海退事件层之上的海进面 ,相当于三级层序初始海泛面。把石炭、二叠系界线置于扎布萨尕秀组上段类Pseudoschwagerina组合带或Sphaeroschwagerina带之底部。这个界线大体相当于以牙形石Streptognathodusisolatus首现为标志确定的二叠系底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石炭系 二叠系 泥盆纪 地层层序 阿木尼克组 扎布萨求秀组
下载PDF
黔南石炭 -二叠系界线牙形刺序列的再研究(英文)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志浩 祁玉平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8-236,共9页
本文详细描述了华南贵州罗甸纳水和紫云羊场石炭 -二叠系的界线牙形刺序列 ,并自上而下可划分为 :Streptognathodus barskovi,S.constrictus,S.isolatus,S.wabaunsensis,S.tenuialveus和 S.firmus带 ,而 Strep-tognathodus isolatus的... 本文详细描述了华南贵州罗甸纳水和紫云羊场石炭 -二叠系的界线牙形刺序列 ,并自上而下可划分为 :Streptognathodus barskovi,S.constrictus,S.isolatus,S.wabaunsensis,S.tenuialveus和 S.firmus带 ,而 Strep-tognathodus isolatus的首现则代表了二叠系的底界。本文讨论了世界各地石炭 -二叠系界线牙形刺序列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南 石炭-二叠系界线 牙形刺序列 再研究
下载PDF
福建沙县船山组■类生物地层——兼论石炭系-二叠系界线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建成 洪祖寅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5-192,共8页
根据地层中类化石的分布规律 ,福建沙县船山组地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 5个化石带 :5 ) Eoparafusulinapararegularis带 ,4 ) Sphaeroschwagerina sphaerica带 ,3) Zellia chengkungensis带 ,2 ) Pseudoschwagerina miha-ranaensis带和 1... 根据地层中类化石的分布规律 ,福建沙县船山组地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 5个化石带 :5 ) Eoparafusulinapararegularis带 ,4 ) Sphaeroschwagerina sphaerica带 ,3) Zellia chengkungensis带 ,2 ) Pseudoschwagerina miha-ranaensis带和 1) Triticites shikhanensis compactus带。通过与邻区及我国华南部分地区的对比 ,认为本区含第 2至第 5个类化石带的船山组上部地层的地质时代应为早二叠世早期 ,石炭系 -二叠系界线位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沙县 船山组 生物地层 石炭系 化石 石炭系-二叠系界线 地层对比
原文传递
沁水煤田玉溪井田煤系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 被引量:4
4
作者 岳立孝 石彦强 《中国煤炭地质》 2017年第12期50-54,71,共6页
玉溪井田位于华北聚煤盆地中南部,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根据国际地层委员会和国际地科联确定并推广使用的,以牙形刺Streptognathodus isolatus的出现作为二叠系的开始,以及动态聚煤模式对成煤演化的认识,推荐将本区石炭、二叠系分界... 玉溪井田位于华北聚煤盆地中南部,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根据国际地层委员会和国际地科联确定并推广使用的,以牙形刺Streptognathodus isolatus的出现作为二叠系的开始,以及动态聚煤模式对成煤演化的认识,推荐将本区石炭、二叠系分界线定在15号煤层底板与根土岩之间。根据勘查资料对本区沉积特征、环境演化和聚煤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本区本溪组以海侵为主的澙湖海湾沉积;晋祠组以海退为主的障壁岛-澙湖沉积;太原组为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旋回沉积;山西组为海侵末三角洲体系沉积。煤层形成于废弃碎屑沉积之上的泥炭沼泽,可采煤层的形成是成煤泥炭沼泽自身发育并对周围环境限制、引导的结果—动态聚煤模式。煤层厚度变化与基底环境关系不是太大,主要是继承其遗留的地貌垂向发育;后期环境的影响可能会更大一些,主要表现在对成煤泥炭层的下切冲刷作用,海侵下渗导致煤中硫分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溪井田 石炭二叠系分界 Streptognathodus isolatus 沉积环境 聚煤规律 动态聚煤模式
下载PDF
陕西镇安西口石炭系/二叠系界线剖面碳酸盐岩微相特征与沉积环境的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海军 王训练 +2 位作者 夏国英 王雷 李尚林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87-394,共8页
在陕西镇安西口从上石炭统逍遥阶和下杨家河阶到下二叠统上杨家河阶、范家河阶、垭口阶和隆林阶的地层剖面上,区分出10种碳酸盐岩微相类型,即含生物碎屑灰泥灰岩、生物碎屑粒泥灰岩、生物碎屑泥粒灰岩、粒泥灰岩—泥粒灰岩、粗枝藻... 在陕西镇安西口从上石炭统逍遥阶和下杨家河阶到下二叠统上杨家河阶、范家河阶、垭口阶和隆林阶的地层剖面上,区分出10种碳酸盐岩微相类型,即含生物碎屑灰泥灰岩、生物碎屑粒泥灰岩、生物碎屑泥粒灰岩、粒泥灰岩—泥粒灰岩、粗枝藻粒泥灰岩—粗枝藻泥粒灰岩、腕足棘皮粒泥灰岩—腕足棘皮泥粒灰岩、生物碎屑颗粒灰岩、团块颗粒灰岩、核形石颗粒灰岩和含鲕粒团块颗粒灰岩。它们形成于开阔台地和台地边缘浅滩2种沉积环境,开阔台地又进一步分为较浅水的开阔台地浅滩和较深水的开阔台地滩间,台地边缘浅滩内则局部发育藻丘。在此基础上,识别出在晚石炭世逍遥期至早二叠世隆林期研究区发生过12次相对海平面波动,它们构成5次明显的相对海平面升降;最后讨论了三里冲剖面上各阶界线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微相 沉积环境 海平面变化 石炭系-二叠系界线 镇安县 陕西
下载PDF
广西天等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含(蜓)地层及化石带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建平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96-610,669-672,共15页
简要地介绍了广西天等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含(蜒)地层,对(蜒)类动物群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自下而上建立了7个化石带,分别为:1.Montiparus montiparus带;2.Triticites variabilis带;3.Pseudoschwagerina beedei带;4.Sphaeroschwage... 简要地介绍了广西天等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含(蜒)地层,对(蜒)类动物群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自下而上建立了7个化石带,分别为:1.Montiparus montiparus带;2.Triticites variabilis带;3.Pseudoschwagerina beedei带;4.Sphaeroschwagerina sphaerica带;5.Mccloudia ovata带;6.Schwagerina cushmani带;7.Chalaroschwagerina inflata带,并与国内外相关地层进行了对比.讨论了石炭-二叠系界线,提出以Pseudoschwagerina beedei,P.uddeni分子的出现作为二叠系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G类 动物群 化石带 碳纪 二叠纪
下载PDF
山东兖州煤田太原组类动物群及石炭-二叠系界线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朱玉英 张继胜 +2 位作者 贾强 张锡麒 王明镇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0-411,共12页
通过对山东兖州煤田太原组类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类化石12属103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上而下建立一个带三个亚带:Schwagerina带:3)Triticitesparvus-Quasifusulinalongissima亚带,2)Schwager... 通过对山东兖州煤田太原组类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类化石12属103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上而下建立一个带三个亚带:Schwagerina带:3)Triticitesparvus-Quasifusulinalongissima亚带,2)Schwagerinagregaria-Boultoniawillsi亚带,1)Quasifusulinapseudocayeuxi-Rugosofusulinavalida亚带。通过与邻区及华北部分地区对比,本区太原组类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早期,本区石炭-二叠系界线应置于太原组第十一层灰岩之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蜓]类动物群 太原组 下二叠统 石炭-二叠系界线 兖州煤田 山东
下载PDF
山东济宁煤田(东区)本溪组和太原组牙形刺生物地层 被引量:5
8
作者 蒋汉朝 张锡麒 +1 位作者 王明镇 李增学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32,38,共7页
通过对山东济宁煤田 (东区 )本溪组和太原组牙形刺动物群的系统研究 ,共鉴定出牙形刺化石 7属 2 0种。根据牙形刺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的变化规律自上而下建立了两个牙形刺组合 : .Streptognathodus isolatus组合和 .Idiognathodus... 通过对山东济宁煤田 (东区 )本溪组和太原组牙形刺动物群的系统研究 ,共鉴定出牙形刺化石 7属 2 0种。根据牙形刺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的变化规律自上而下建立了两个牙形刺组合 : .Streptognathodus isolatus组合和 .Idiognathodus magnificus- I.delicatus组合。通过与邻区及华北部分地区对比 ,本区本溪组和太原组中牙形刺动物群的地质时代应分别为晚石炭世晚期 (组合 )和早二叠世早期 (组合 ) ,本区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形刺动物群 本溪组 太原组 济宁煤田 山东 石炭系 二叠系 生物地层
原文传递
陕西镇安石炭系—二叠系界线剖面层序地层和相对海平面变化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海军 王训练 +2 位作者 夏国英 王雷 张志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6-344,共9页
在陕西镇安西口上石炭统逍遥阶至下二叠统隆林阶的剖面上,区分出含生物碎屑灰泥灰岩、生物碎屑粒泥灰岩、生物碎屑泥粒灰岩、生物碎屑颗粒灰岩、团块颗粒灰岩和核形石颗粒灰岩6种主要的碳酸盐岩微相类型。通过详细的微相特征分析,确定... 在陕西镇安西口上石炭统逍遥阶至下二叠统隆林阶的剖面上,区分出含生物碎屑灰泥灰岩、生物碎屑粒泥灰岩、生物碎屑泥粒灰岩、生物碎屑颗粒灰岩、团块颗粒灰岩和核形石颗粒灰岩6种主要的碳酸盐岩微相类型。通过详细的微相特征分析,确定了碳酸盐岩沉积过程中的水动力状况和相对水深变化趋势,识别出低能潮下型碳酸盐旋回A1、A2及高能浅滩型碳酸盐旋回B1、B2两类4种高频旋回。根据这些高频旋回在剖面上的有序叠置型式,将镇安西口地区的上石炭统逍遥阶至下二叠统隆林阶划分出12个四级层序和5个II型三级层序地层单元,反映了这一地区晚石炭世逍遥期至早二叠世隆林期曾发生过12次四级相对海平面波动和5次明显的三级相对海平面升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微相 层序地层 海平面变化 石炭系一二叠系界线 陕西镇安
下载PDF
青藏高原羌塘地区果干加年山—荣玛乡一带石炭纪—二叠纪古生物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耿全如 彭智敏 张璋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0-520,共11页
在羌塘中部大沙河-果干加年山剖面展金岩群中发现珊瑚化石赫氏鲍斯维耳剌毛虫Chatetes(Boswellia)heritschi Sokolov,说明展金岩群中存在晚石炭世的生物时代证据。但是该化石并不是属于冈瓦纳冷水生物区的,而是来自温水环境的特提斯型... 在羌塘中部大沙河-果干加年山剖面展金岩群中发现珊瑚化石赫氏鲍斯维耳剌毛虫Chatetes(Boswellia)heritschi Sokolov,说明展金岩群中存在晚石炭世的生物时代证据。但是该化石并不是属于冈瓦纳冷水生物区的,而是来自温水环境的特提斯型生物区。在荣玛乡黑石山剖面中发现大量中二叠世科化石,既出现典型的冈瓦纳相冷水生物,如Wannerophyllam、Monodiexo-dina等,也存在大量暖水型的生物,如田氏朱森Chusenella tieni Chen、散尔多希瓦格Schwagerina sanerduoensis Nieet Song、假孙氏假纺锤Pseudofusulina pseudosuni Sheng等。化石特征属于冈瓦纳相与特提斯相的混合类型。研究表明,羌塘中部的喀喇昆仑—龙木错—双湖一带是石炭纪、二叠纪冈瓦纳和特提斯生物混生区,不存在明显的生物大区界线。推测龙木错-双湖蛇绿岩带所代表的洋盆可能仅为特提斯南缘弧盆系统中的小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地块 石炭纪—二叠纪 展金岩群 化石 冈瓦纳北界
下载PDF
陕西镇安西口石炭系—二叠系界线剖面综合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训练 王雷 +2 位作者 张海军 张世红 夏国英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91-302,共12页
对中国海相石炭—二叠系界线典型剖面陕西镇安西口剖面进行了生物地层、层序地层、磁性地层、事件地层多学科综合研究。在石炭—二叠系界线附近建立了4个牙形石生物带,自下而上依次为Streptogna-thoduselegantulus带,S·elongatus带... 对中国海相石炭—二叠系界线典型剖面陕西镇安西口剖面进行了生物地层、层序地层、磁性地层、事件地层多学科综合研究。在石炭—二叠系界线附近建立了4个牙形石生物带,自下而上依次为Streptogna-thoduselegantulus带,S·elongatus带,S·gracilis带和S·isolatus带。将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界线置于S·isolatus带的底界,较以带Pseudofusulinakrotowisphaeroidea-Dunbarinella(PD)带的底界为标志确定的石炭—二叠系界线层位低3·3m。在西口剖面上石炭统逍遥阶至下二叠统隆林阶,以初始海泛面作为层序界面,识别出12个四级层序(大体相当于副层序组),构成5个Ⅱ型三级层序。这5个三级层序及其对应的海平面变化与贵州独山、罗甸纳水、紫云扁平剖面同期地层中三级层序及海平面变化旋回之间显示出较好的对应关系。除下杨家河阶外,其余各阶的底界,包括逍遥阶、上杨家河阶、范家河阶、垭口阶及隆林阶的底界,基本上都位于沉积相转换点或其附近,即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旋回的关键界面或其附近。表明这5个三级层序的关键界面与年代地层界线的关系相当密切。碳酸盐岩磁化率大小与碳酸盐岩微相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显示相对海平面变化是控制碳酸盐岩磁化率大小的重要因素。另外,在重要地层界线附近常出现磁化率异常高值,说明碳酸盐岩磁化率可能作为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依据。西口地区晚石炭世逍遥期至早二叠世隆林期地层中可识别出两次明显的类辐射事件。第一次类辐射事件发生在Occidentoschwagerinaalpina-O·postgallowayi(OS)组合带底部,即下杨家河阶的底部。第二次辐射事件发生在Mccloudiaregularis-Par-aschwagerinafragosa-Robustoschwagerinaxiaodushanica(MPR)组合带底部,即范家河阶的底部。具有三级和三级以上隔壁的四射珊瑚动物群突然大量繁盛,代表四射珊瑚演化进程中一次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二叠系界线 综合地层学 高分辨地层学 层序地层学 事件地层学 磁化率 陕西镇安
下载PDF
云南永德鱼塘寨石炭-二叠系界线剖面的生物地层学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志澄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50-258,共9页
云南永德鱼塘寨石炭-二叠界线剖面沉积连续、化石丰富,可作为滇西地区的代表性剖面,自石洞寺组至草坝山头组底部灰岩可划分出16种主要的碳酸盐微相类型,分别形成于外陆架、中陆架和内陆架环境。
关键词 石炭纪 二叠纪 界线剖面 生物地层 沉积环境
原文传递
福建沙县船山组的类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建成 洪祖寅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8-173,共26页
通过对福建沙县高地村石灰岩矿区船山组类的系统研究 ,共描述类 13属 70种 ,包括 7个新种和 3个未定种。根据类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 ,自下而上建立了 5个类化石带 :1) Triticites shikhanensis com-pactus带 ,2 ) Pseu... 通过对福建沙县高地村石灰岩矿区船山组类的系统研究 ,共描述类 13属 70种 ,包括 7个新种和 3个未定种。根据类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 ,自下而上建立了 5个类化石带 :1) Triticites shikhanensis com-pactus带 ,2 ) Pseudoschwagerina miharanoensis带 ,3) Zellia chengkungensis带 ,4 ) Sphaeroschwagerina sphaerica带 ,5 ) Eoparafusulina pararegularis带 ,为该区船山组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以及我国石炭 -二叠系界线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沙县 船山组 石炭-二叠纪界线 地层 古生物学
下载PDF
再论石炭-二叠系界线及古地磁学的证据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庚保 杨城芳 +1 位作者 董致中 尹济云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1-57,共7页
滇东南八宝附近的安乐剖面,是石炭-二叠系界线地层的典型剖面,沉积连续、单相、富含牙形刺、类、四射珊瑚和腕足类化石,以牙形刺Streptognathodus elongatus带之底作为二叠系的开始,Pseudoschwagerina uddeni带稍高于这一界线。我们建... 滇东南八宝附近的安乐剖面,是石炭-二叠系界线地层的典型剖面,沉积连续、单相、富含牙形刺、类、四射珊瑚和腕足类化石,以牙形刺Streptognathodus elongatus带之底作为二叠系的开始,Pseudoschwagerina uddeni带稍高于这一界线。我们建议石炭-二叠系界线必须建立在沉积连续、单相,化石类型多样、丰富的剖面上,为了尽可能接近假希瓦格亚科分子的始现界线,以牙形刺Streptognathldus elegantulus到St.elongatus演化系列中St.elongarus始现作为界线,这一界线大致相当于前苏联阿舍林阶的底界。古地磁学研究表明,该剖面的第3层底部,在长期的基亚曼极性段中存在着一个短暂的正极性亚带,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它与Streptognathodus elongatus的始现相一致,强烈支持上述生物界线作为石炭-二叠系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磁学 牙形刺 TING类 地层 石炭纪 二叠纪
原文传递
Carbonate Diagenesis Controlled by Glacioeustatic Sea-Level Changes: A Case Study from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Boundary Section at Xikou, China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海军 丁林 +3 位作者 王训练 王雷 王清山 夏国英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6年第2期103-114,共12页
The platform-facies carbonate rocks of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boundary strata are well developed and outcropped in Xikou (西口), Zhen'an (镇安) County, Shaanxi ( 陕西 ) Province, China. The carbonate diagenc... The platform-facies carbonate rocks of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boundary strata are well developed and outcropped in Xikou (西口), Zhen'an (镇安) County, Shaanxi ( 陕西 ) Province, China. The carbonate diagencsis in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boundary section at Xikou contains many processes with conspicuous effects, including micritization, cementation, mechanical and chemical compaction, neomorphism, and dissolution. Based on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 and microfabrics, the diagenetic environments are distinguished into marine, near surface meteoric and burial environments. Detailed petrographical observation of abundant thin sections integrated with previous studies 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reveals that the carbonate diagenesis in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boundary section i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stratigraphic position of the rocks in the high-frequency cycles and controlled by the glacioeustatic sea-level changes. There are distinctive differences in diagenetic patterns between the lower transgressive sequence and the upper regressive sequence in a cyclothem. The diagenesis in the lower transgressive sequence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pressure dissolution and recrystallization of mudstone and wackstone in a burial environment, and the diagenesis in the upper regressive sequence by cementation and leaching of freshwater in a meteoric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ATE DIAGENESIS diagenetic environment high-frequency cycle glacioeustatic sealevel change carboniferous-permian boundary Zhen'an Shaanxi
下载PDF
冰川型海平面变化控制下的台地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以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二叠系界线剖面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海军 王训练 +3 位作者 丁林 夏国英 王雷 王清山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9-338,共10页
以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二叠系界线剖面为具体实例,探讨了冰川型海平面变化控制下的台地碳酸盐岩成岩作用规律.描述了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二叠系界线剖面碳酸盐岩的各种成岩作用类型.根据成岩组构将研究区碳酸盐岩的成岩环境分为海水、大气... 以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二叠系界线剖面为具体实例,探讨了冰川型海平面变化控制下的台地碳酸盐岩成岩作用规律.描述了陕西镇安西口石炭-二叠系界线剖面碳酸盐岩的各种成岩作用类型.根据成岩组构将研究区碳酸盐岩的成岩环境分为海水、大气淡水和埋藏环境.综合分析了各种成岩作用及其成岩环境的纵向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剖面上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和成岩环境的特征与岩石在高频旋回中的相对位置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受大振幅、高频率的冰川型海平面变化控制.早期海平面相对上升,形成旋回的下部单元,岩石首先经历海底成岩作用,随着上覆沉积物的增加,逐渐进入浅埋藏环境,成岩作用表现为以压溶、重结晶作用发育为主要特征.晚期形成旋回的上部单元,由于海平面相对下降,沉积物逐渐抬升,早期海底成岩作用尚未充分发育就脱离海水环境,进入大气淡水成岩环境,以强烈的大气淡水成岩作用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高频旋回 冰川型海平面变化 石炭一二叠系界线 陕西镇安
下载PDF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fusulinaceans and high-frequency sea-level changes in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boundary section at Xikou, Zhen'an County,Shaanxi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2
17
作者 ZHANG Haijun1, WANG Xunlian2, DING Lin1, XIA Guoying3 & WANG Lei2 1. Institute of Tibetan Plateau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5, China 2. 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 and Mineral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3. Tianji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Tianjin 300170,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6年第7期673-683,共11页
The study on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sea-level changes and biodiversity with its evolu-tion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global changes on organic evolution and exploring the inherent laws ... The study on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sea-level changes and biodiversity with its evolu-tion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global changes on organic evolution and exploring the inherent laws of life-environment coevolution in geological history. In this paper, the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of fusulinacean fauna in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boundary section at Xikou, Zhen’an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is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fusulinaceans and relative sea-level changes is discussed. As a whole, the spe-cies numbers of fusulinacean fauna experience a rapid increase and an obvious decline in Xikou, Zhen’an County, from the Late Carboniferous to the Early Permian. There i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pecies diversity around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boundary, which is one of the biggest bio-events of the fusulinacean fauna, and represents the radiation of Pseudoschwagerininae subfamily in the studied area. Integrated fusulinacean species diversity into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de-tailed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the fusulinaceans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relative stratigraphic location, and is essentially controlled by the sea-level changes, especially by the high-frequency sea-level changes. Generally,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fusulinaceans is low, and the number of first and last appearance datum is small in the lower unit of high-frequency depositional cycle formed during the quick rise of the sea level; whereas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fusulinaceans is high, and the number of first and last appearance datum is large in the upper unit of high-frequency cycle formed during the slow fall of the sea level. Within the third-order depositional sequence,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the fusulinaceans at the first flooding surfaces and the maximum flooding surfaces is low, and it increases upward. The fusulinacean species diversity is low within the transgressive systems track, and it is high within the highs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ulinaceans species diversity HIGH-FREQUENCY cyclothem sequence stratigraphy SEA-LEVEL changes carboniferous-permian boundary Zhen'an Shaanxi.
原文传递
新疆柯坪巴立克立克组腕足动物群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成文 杨式溥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1-9,T003,共10页
报道和首次描述巴立克立克组腕足动物共30属39种,其中1新属7新种.该动物群具有石炭、二叠系过渡的性质,时代属于阿舍尔末期至萨克马尔最初期.Choristites qiudaisaiensis-Costifrina indicus 带分为 Postamartinia granulipwa-Rugivesti... 报道和首次描述巴立克立克组腕足动物共30属39种,其中1新属7新种.该动物群具有石炭、二叠系过渡的性质,时代属于阿舍尔末期至萨克马尔最初期.Choristites qiudaisaiensis-Costifrina indicus 带分为 Postamartinia granulipwa-Rugivestis kutorgae 上亚带和 Costiferina punilus-Meckella hemiplicata 下亚带.下亚带属于阿舍尔末期,上亚带属于萨克马尔最初期,石炭、二叠乐界线置于下、下亚带之间,该动物群生物地理区系属古地中海大区,次级区系特征不明显,具混合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化石 石炭纪 腕足动物群
下载PDF
福建顺昌石炭—二叠系界线附近的类动物群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建成 张祖辉 +1 位作者 李文实 洪祖寅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6,共8页
对福建顺昌石炭—二叠系界线附近的类动物群进行了系统研究,共鉴定并描述了类8属24种。根据它们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下而上建立4个带:①Triticites shikhanensis compactus带;②Pseudoschwagerina galatea带;③Sphaer... 对福建顺昌石炭—二叠系界线附近的类动物群进行了系统研究,共鉴定并描述了类8属24种。根据它们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下而上建立4个带:①Triticites shikhanensis compactus带;②Pseudoschwagerina galatea带;③Sphaeroschwagerinasphaerica带;④Eoparafusulinaconcisa带。通过与我国华南沉积区同期类生物地层的对比,解决了该区地层的时代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动物群 石炭-二叠系界线 顺昌 福建
下载PDF
山东淄博太原组有孔虫及石炭系与二叠系界线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守军 原丽媛 +2 位作者 殷天涛 赵秀丽 崔肖辉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6-202,共7页
通过对山东省淄博地区太原组小有孔虫类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小有孔虫11属22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有孔虫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建立了两个小有孔虫化石组合带:I Bradyina-Plectogyra组合与II TetrataxisNodosaria-Pa... 通过对山东省淄博地区太原组小有孔虫类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小有孔虫11属22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有孔虫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建立了两个小有孔虫化石组合带:I Bradyina-Plectogyra组合与II TetrataxisNodosaria-Palaeotextularia组合。通过与邻区及华中华北其它地区的有孔虫进行对比,并结合前人对本区类化石的研究结果,确定了各组合带的地质时代:太原组小有孔虫动物群第I组合带地质时代归为晚石炭世,第II组合带地质时代归为早二叠世,其层位相当于山东地区太原组类Pseudoschwagerina带之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组 有孔虫动物群 石炭系与二叠系界线 淄博 山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