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的研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萍 王欣茹 +3 位作者 侯亚莉 张新庄 杜琳 谢贵林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将14型肺炎球菌的荚膜多糖(PS)与破伤风类毒素(TT)通过化学方法结合,制备成多糖-蛋白结合疫苗(PS14-TT)。用该结合疫苗免疫小鼠,在小鼠体内产生了高滴度的PS-IgG抗体和TT-IgG抗体,且再次注射后有加强应答效应,表明制备的结合疫苗保留了... 将14型肺炎球菌的荚膜多糖(PS)与破伤风类毒素(TT)通过化学方法结合,制备成多糖-蛋白结合疫苗(PS14-TT)。用该结合疫苗免疫小鼠,在小鼠体内产生了高滴度的PS-IgG抗体和TT-IgG抗体,且再次注射后有加强应答效应,表明制备的结合疫苗保留了完好的抗原性,具有胸腺依赖性抗原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球菌 荚膜多糖 破伤风类毒素 结合疫苗
下载PDF
依替米星联合左氧氟沙星对糖尿病足MRSA感染的疗效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根宝 张秋玲 +1 位作者 潘峰 戴卫健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依替米星联合左氧氟沙星对糖尿病足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治疗作用,并对MRSA荚膜多糖致病基因多态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足MRSA感染患者78... 目的探讨依替米星联合左氧氟沙星对糖尿病足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治疗作用,并对MRSA荚膜多糖致病基因多态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足MRSA感染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9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47.8±18.2)岁,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实验组39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49.1±19.5)岁,采用硫酸依替米星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2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周,采用Wagner分级法对患者疗效进行评定,比较2组患者糖尿病足治疗有效率,并且对其致病因素荚膜多糖中致病基因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28 d,创面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荚膜多糖主要是通过保护细菌倍吞噬系统吞噬从而抵抗抗生素杀伤力,对患者创面细菌进行荚膜多糖基因PCR分析结果显示荚膜多糖致病基因主要以5型以及8型为主(61.5%)。结论依替米星联合左氧氟沙星对MRSA所致糖尿病足患者有较强的治疗作用,显著增加患者治疗有效率,其荚膜多糖基因主要是以荚膜多糖5型以及荚膜多糖8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替米星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糖尿病足感染 荚膜多糖 致病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