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8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评估及应用 被引量:192
1
作者 孙荣富 张涛 梁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76,共7页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快速增加,电网调峰能力与风电消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中提出一套基于电源结构、负荷特性和调峰能力的电网接纳风电能力评估体系。基于该评估体系,首先考虑了风电接入后对系统备用需求容量的影响,并基于发电可靠... 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快速增加,电网调峰能力与风电消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中提出一套基于电源结构、负荷特性和调峰能力的电网接纳风电能力评估体系。基于该评估体系,首先考虑了风电接入后对系统备用需求容量的影响,并基于发电可靠性指标计算出对应的备用容量;然后根据低谷常规机组调峰能力评估电网接纳风电能力。通过对2010年京津唐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逐月分析可知,年底可接纳风电容量将远小于规划容量。针对风电送出受限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最大限度消纳风电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接纳能力 备用容量 发电可靠性 负荷特性 调峰
下载PDF
能量桩工程应用研究进展及PCC能量桩技术开发 被引量:125
2
作者 刘汉龙 孔纲强 吴宏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6-181,共6页
能量桩是一种由地源热泵技术与桩基埋管换热器结合组成的经济高效节能减排技术。简要介绍了基于地源热泵技术的能量桩技术原理、桩型、埋管形式以及技术经济优势,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能量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工程应用,包括基于灌注桩的... 能量桩是一种由地源热泵技术与桩基埋管换热器结合组成的经济高效节能减排技术。简要介绍了基于地源热泵技术的能量桩技术原理、桩型、埋管形式以及技术经济优势,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能量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工程应用,包括基于灌注桩的传热管埋管形式和基于预制桩的传热管埋管形式;指出了目前工程应用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一种新型PCC能量桩技术及其施工工艺;最后简要分析了能量桩技术在国家节能减排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桩 地源热泵 热力学 承载力 荷载传递 工程实例
下载PDF
碳纤维布加固已承受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及抗弯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89
3
作者 王文炜 赵国藩 +1 位作者 黄承逵 任海东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2-178,共7页
进行了6根碳纤维布加固已承受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梁和2根对比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碳纤维布加固已承受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机理,研究了荷载历史对加固梁极限荷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粘贴碳纤维布可以有效地提高加固... 进行了6根碳纤维布加固已承受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梁和2根对比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碳纤维布加固已承受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机理,研究了荷载历史对加固梁极限荷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粘贴碳纤维布可以有效地提高加固梁的抗弯承载能力。无论荷载历史如何,只要梁承受的初始荷载相同,梁破坏时的极限荷载基本相同。梁端锚固对加固梁的极限荷载影响不明显。根据不同的破坏模式,提出了碳纤维布加固已承受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计算方法,给出了工程实用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抗弯承载力 碳纤维布 加固 已承受荷载
下载PDF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8
4
作者 叶观宝 叶书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70-275,共6页
水泥土搅拌桩是就地将软土和水泥搅拌在一起的一种加固地基方法,近年来在许多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中介绍了水泥土的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通过两个工程实例,实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顶应力分布及桩身应力分布,分析... 水泥土搅拌桩是就地将软土和水泥搅拌在一起的一种加固地基方法,近年来在许多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中介绍了水泥土的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通过两个工程实例,实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顶应力分布及桩身应力分布,分析搅拌桩的应力集中情形和受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桩 水泥土 软土地基 加固 试验 承载力
下载PDF
基于顶板与煤壁控制的支架阻力的确定 被引量:68
5
作者 王家臣 王蕾 郭尧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19-1624,共6页
为了解决高效安全开采工作面顶板与煤壁控制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和理论研究,详细介绍了采煤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的发展状况以及国内外确定支架工作阻力的基本方法,并指出这些方法都是从控制顶板载荷为出发点。为了实现高效开采,建立了平衡... 为了解决高效安全开采工作面顶板与煤壁控制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和理论研究,详细介绍了采煤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的发展状况以及国内外确定支架工作阻力的基本方法,并指出这些方法都是从控制顶板载荷为出发点。为了实现高效开采,建立了平衡顶板载荷和保持煤壁稳定的确定支架工作阻力二元准则。分析了顶板压力等对煤壁稳定的影响以及支架工作阻力在减缓煤壁压力的作用,煤壁上的顶板压力是影响煤壁稳定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在保持煤壁稳定时支架工作阻力应满足的准则。当基本顶结构失稳时,会对支架产生冲击,提出了计算控制顶板的支架工作阻力确定的动载荷计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壁稳定 支架阻力 动载荷 二元准则 阻力确定
下载PDF
电力市场环境下最优备用容量的确定 被引量:59
6
作者 吴集光 刘俊勇 +3 位作者 牛怀平 段登伟 刘继春 凌亮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0-13,22,共5页
传统确定备用容量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电力市场环境。文中提出一种确定最优备用容量的算法,根据经济学中的效用(文中指电网安全效用)无差异理论,引入可中断负荷替代一部分备用容量,利用存储理论概念建立确定最优备用容量的数学模型,结合... 传统确定备用容量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电力市场环境。文中提出一种确定最优备用容量的算法,根据经济学中的效用(文中指电网安全效用)无差异理论,引入可中断负荷替代一部分备用容量,利用存储理论概念建立确定最优备用容量的数学模型,结合历史数据资料中备用容量利用的概率,运用决策论的算法求解最优备用容量。结合四川电网备用辅助服务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电网安全性不变的前提下,最优备用容量经济性明显优于用传统方法确定的备用容量。该算法符合市场规律,简单、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用容量 可中断负荷 电力市场 存储理论
下载PDF
超长桩荷载传递性状研究 被引量:57
7
作者 钟闻华 石名磊 刘松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7-310,318,共5页
根据超长桩的现场静载荷试验资料,分析了超长桩的单桩荷载传递特性。结果表明,超长桩表现出端承摩擦桩的特性,桩顶以下 l/3 桩长及桩端以上 l/6 范围内的桩侧摩阻力极限值接近规范推荐值,而中间部分的桩侧摩阻力远远大于规范值,表现出... 根据超长桩的现场静载荷试验资料,分析了超长桩的单桩荷载传递特性。结果表明,超长桩表现出端承摩擦桩的特性,桩顶以下 l/3 桩长及桩端以上 l/6 范围内的桩侧摩阻力极限值接近规范推荐值,而中间部分的桩侧摩阻力远远大于规范值,表现出强化效应,桩端注浆桩的侧摩阻力强化效应更加明显。根据其荷载传递特性,提出了单桩极限承载力的估算公式,实例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桩 强化效应 桩端注浆 端承摩擦桩
下载PDF
群桩效应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0
8
作者 汤斌 陈晓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9-302,共4页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竖向荷载作用下复合桩基的群桩效应进行了计算分析,讨论了桩长 L、桩距与桩径之比 Sa/d、桩数 n、土类等对群桩效应及群桩效应系数η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桩基中各个基桩的极限承载力 Qu及η随 L 增大而增大;当 Sa/d...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竖向荷载作用下复合桩基的群桩效应进行了计算分析,讨论了桩长 L、桩距与桩径之比 Sa/d、桩数 n、土类等对群桩效应及群桩效应系数η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桩基中各个基桩的极限承载力 Qu及η随 L 增大而增大;当 Sa/d 小于某个数值时,Qu,η随 Sa/d 增大而增大;当 Sa/d 大于某个数值时,Qu,η随 Sa/d 增大而减小。群桩效应及η与土类有关;η存在极大值,随 n 增多而减小,但减幅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桩基 群桩效应 群桩效应系数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 被引量:46
9
作者 刘海涛 谢新宇 +1 位作者 程功 刘一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3-306,共4页
阐述了深厚软土地基中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思想。针对椒江地区土体的工程特性和拟建建筑物的特点,通过大型现场试验,介绍了其在某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中的应用,并分析了此类复合地基的主要工程性状,研究了桩土应力比以及荷载分担... 阐述了深厚软土地基中刚-柔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思想。针对椒江地区土体的工程特性和拟建建筑物的特点,通过大型现场试验,介绍了其在某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中的应用,并分析了此类复合地基的主要工程性状,研究了桩土应力比以及荷载分担比的发展规律。试验表明,此类复合地基能使刚性桩、柔性桩以及土体协调变形,合理发挥它们各自的承载能力,为以后的设计和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刚性桩 柔性桩 桩土应力比 变形
下载PDF
多元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及检测方法 被引量:35
10
作者 郑俊杰 袁内镇 张小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91-393,共3页
综合利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地基处理方法可形成多元复合地基 。
关键词 复合地基 置换率 承载力 静载荷试验
下载PDF
非饱和粉质粘土模型支盘桩试验研究 被引量:42
11
作者 卢成原 孟凡丽 +1 位作者 王章杰 周奇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2-525,共4页
根据挤扩支盘桩的实际工作性状,设计了一个室内模型试验装置来研究支盘桩的承载和变形性能以及影响因素,通过与等直径模型桩的对比试验表明支盘桩的承载力远远高于等直径桩,而沉降变形则要小得多。试验还证实盘底土体的侧阻对桩的承载... 根据挤扩支盘桩的实际工作性状,设计了一个室内模型试验装置来研究支盘桩的承载和变形性能以及影响因素,通过与等直径模型桩的对比试验表明支盘桩的承载力远远高于等直径桩,而沉降变形则要小得多。试验还证实盘底土体的侧阻对桩的承载力贡献很小,在紧邻盘底的位置甚至可能产生负摩擦作用,设计时应给予充分重视。另外,根据土工试验表明,通过盘的挤扩作用使其周围土体产生较明显的挤密作用,这种挤密效应对桩的承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最后提出了一个支盘桩承载力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盘桩 模型试验 承载力 变形 荷载传递 挤密效应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锚固体的破坏机理和极限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范宇洁 郑七振 魏林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2765-2769,共5页
对预应力锚索最常见的破坏模式进行分析,着重研究由于预应力锚索几何形状引起的相互作用,采用解析方法分析锚索与砂浆界面的应力状态和破坏机理,得到的结果与现场观测及室内试验的破坏现象基本一致,并由此建立了极限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关键词 岩土力学 预应力锚索 几何形状 极限承载力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哑铃形短柱轴压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陈宝春 黄福云 盛叶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7-194,共8页
进行了10根钢管混凝土哑铃形轴压短柱的试验。试验参数为两管间距、腹板间距以及腹板有无拉杆加劲。分析了构件的破坏机理、荷载-位移曲线、圆管与钢腹板的荷载-应变曲线和荷载-组合材料泊松比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在哑铃形轴压构件中的... 进行了10根钢管混凝土哑铃形轴压短柱的试验。试验参数为两管间距、腹板间距以及腹板有无拉杆加劲。分析了构件的破坏机理、荷载-位移曲线、圆管与钢腹板的荷载-应变曲线和荷载-组合材料泊松比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在哑铃形轴压构件中的圆钢管混凝土与单圆管钢管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基本相同,腹腔内的混凝土有受到约束作用,钢腹板与圆钢管交接处的焊缝开裂是构件最后破坏的主要特征。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钢管混凝土哑铃形轴压短柱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哑铃形 轴压 试验 承载力
下载PDF
超深开挖对单桩的竖向荷载传递及沉降的影响机理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3
14
作者 郑刚 刁钰 吴宏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7-845,共9页
目前对于超深基础下的桩的设计尚未考虑超深开挖、坑底隆起对桩产生的作用。现场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承载力时也仍采用常规的地表加载并扣除开挖深度范围内桩侧摩阻力的方法,没有考虑深开挖效应的影响。采用经实际工程算例验证的土参... 目前对于超深基础下的桩的设计尚未考虑超深开挖、坑底隆起对桩产生的作用。现场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承载力时也仍采用常规的地表加载并扣除开挖深度范围内桩侧摩阻力的方法,没有考虑深开挖效应的影响。采用经实际工程算例验证的土参数、桩身材料参数和桩土接触面参数,在均质土中建立了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对三种不同试桩方法进行了模拟。通过开挖模拟,首先揭示了深开挖对桩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对超深开挖对桩在开挖后再加载的荷载传递机理和沉降机理进行了研究。与常规试桩法和套管试桩法中的基坑底以下相同桩长的桩相比,超深开挖产生的影响效应使桩的极限承载力降低,竖向刚度减小,相同荷载下沉降加大,且其沉降中桩整体刺入所占的比例显著大于其它两者。桩侧摩阻力完全发挥时需要的桩土滑移量增大。此外,超深开挖可在桩身中产生较大的拉力,桩身中下部钢筋不能随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深开挖 抗压桩 承载力 有限元法 荷载试验
下载PDF
白垩系泥质粉砂岩岩基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彭柏兴 王星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2678-2682,共5页
白垩系泥质粉砂岩是一种极软质岩石,具有成岩差、易风化、易崩解等特性。该类岩石以中–微风化为主,软化系数小于0.75,孔隙率、吸水率低,裂隙贯通性差,具有较大的地基潜力。针对长沙地区泥质粉砂岩的这一特殊性,进行了室内单轴抗压试验... 白垩系泥质粉砂岩是一种极软质岩石,具有成岩差、易风化、易崩解等特性。该类岩石以中–微风化为主,软化系数小于0.75,孔隙率、吸水率低,裂隙贯通性差,具有较大的地基潜力。针对长沙地区泥质粉砂岩的这一特殊性,进行了室内单轴抗压试验、岩基载荷试验和高压旁压试验的对比研究。通过试验发现,按现行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往往偏低,并对不同规范在该类岩石地基嵌岩桩的设计取值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当采用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时,应根据不同嵌岩深径比(hr/d)乘以相应的发挥系数,给出了嵌岩段总阻力的修正公式,得出了比较符合当地实际的结论,给出了工程实例。对同类地区相同桩基的设计、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力学 泥质粉砂岩 载荷试验 旁压试验 嵌岩桩 承载力
下载PDF
新疆干旱区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承载力的动态特征与预测 被引量:32
16
作者 张振龙 孙慧 苏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80-1888,共9页
为实现新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测算了新疆2000—2015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承载力和水资源负载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利用ARIMA模型对2020年新疆水资源生态足迹、承载力及赤字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2000—2015年,... 为实现新疆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测算了新疆2000—2015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承载力和水资源负载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利用ARIMA模型对2020年新疆水资源生态足迹、承载力及赤字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新疆总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略有下降,但波动剧烈;用水结构中存在着其他用水部门侵占生态用水现象;2016—2020年,新疆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呈"W"型波动下降趋势.(2)新疆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由2000年的0.13×10~4hm^2降至2014年的0.07×10~4hm^2,降幅达46.15%,处于非常严峻的生态赤字状态,赤字率达99%以上;2016—2017年,新疆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继续波动下降,降幅超过生态足迹.(3)2000—2015年,新疆水资源负载指数大幅上升,水资源负载级别从Ⅳ级变为Ⅱ级,水资源利用程度提高,开发潜力下降;2016—2020年,新疆水资源负载指数从5.54快速升至6.50,负载级别虽仍为Ⅱ级,但未来潜力不断下降,开发条件愈加困难.研究显示,新疆水资源生态赤字程度已远远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支撑和持续利用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足迹 承载力 预测 新疆
下载PDF
DX桩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周青春 于南燕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简要介绍DX桩及其工艺,并通过单桩垂直载荷试验,对其工作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布于桩身的支盘能较充分地利用桩侧土的承载力,支盘承受了桩的大部分荷载,桩的荷载-位移曲线类似如端承桩的缓变形曲线,桩的破坏形式表现为支盘... 简要介绍DX桩及其工艺,并通过单桩垂直载荷试验,对其工作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布于桩身的支盘能较充分地利用桩侧土的承载力,支盘承受了桩的大部分荷载,桩的荷载-位移曲线类似如端承桩的缓变形曲线,桩的破坏形式表现为支盘附近土体的剪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X桩 侧阻力 挤扩支盘桩 单桩垂直载荷试验 破坏形式
下载PDF
方钢管混凝土柱内隔板式节点的抗弯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聂建国 秦凯 张桂标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42-49,54,共9页
为了研究方钢管混凝土柱内隔板式节点的抗弯受力性能,完成了3个方钢管混凝土柱内隔板式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轴压作用对方钢管混凝土柱内隔板式节点抗弯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3块内隔板情况下节点抗弯承载力的计算... 为了研究方钢管混凝土柱内隔板式节点的抗弯受力性能,完成了3个方钢管混凝土柱内隔板式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轴压作用对方钢管混凝土柱内隔板式节点抗弯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了3块内隔板情况下节点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同时对梁柱翼缘等宽情况下节点的抗弯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吻合良好。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对现行规程中的节点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补充,拓宽了内隔板式节点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柱 抗弯承载力 板式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受力性能 计算公式 试验结果 轴压作用 计算方法 计算结果 下节点 基础 翼缘 梁柱
下载PDF
锚桩法单桩静载试验中群桩相互作用及误差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周洪波 黄胜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13-1616,共4页
利用Poulos弹性理论法,对锚桩法单桩静载承载力试验中试桩和锚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考虑锚桩上拔量对试桩p-s曲线影响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某工程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采用原始测试数据分析所得出的试桩极限承载力偏于... 利用Poulos弹性理论法,对锚桩法单桩静载承载力试验中试桩和锚桩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考虑锚桩上拔量对试桩p-s曲线影响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某工程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采用原始测试数据分析所得出的试桩极限承载力偏于危险,并为该工程提供了更加合理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桩法 弹性理论法 单桩承载力 群桩相互作用
下载PDF
扣件式钢管高大模板支架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20
作者 胡长明 刘洪亮 +2 位作者 曾凡奎 葛召深 尹洪冰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共6页
目前有关高支模的国家规范尚未正式颁布,在高支模的设计和施工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高支模施工坍塌事故时有发生。分析高大模板支架的定义、荷载组合、计算模式、试验研究、节点半刚性和初始缺陷以及体系的可靠度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有关高支模的国家规范尚未正式颁布,在高支模的设计和施工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高支模施工坍塌事故时有发生。分析高大模板支架的定义、荷载组合、计算模式、试验研究、节点半刚性和初始缺陷以及体系的可靠度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一步理清对高支模开展研究的思路,提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后续开展此方面的研究指明方向,同时也为相关规范(规程)的编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大模板支架 计算模式 稳定承载力 荷载组合 节点半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