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口通商制度中的十三行与丝绸贸易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冷东
阮宏
-
机构
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
-
出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7期101-105,共5页
-
基金
广东省2012年社科规划共建项目"清代广州邮政史研究"
教育部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广州十三行文书制度及其影响"及2014年"清代广州十三行大事记"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朝政府只保留粤海关的对外贸易职能,直至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广州成为西方国家海路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和贸易场所,史称与西方国家"一口通商"时期。在此期间,丝绸是海外贸易中仅次于茶叶的大宗商品,为广州十三行所垄断,对西方社会及中国社会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也衍生了中西丝绸文化交流的丰富内容。
-
关键词
十三行
丝绸
海外贸易
一口通商
-
Keywords
canton hongs
silk
overseas trade
canton system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中国最早外国邮局考论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冷东
沈晓鸣
-
机构
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
-
出处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90-96,共7页
-
基金
2010年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广州十三行与岭南社会文化变迁研究"(10JDXM77001)
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项目"海外贸易与社会变迁--以广州十三行为中心"
-
文摘
中国邮政近代化与"客邮"有密切关系。1834年英国商务监督律劳卑在广州开办的"英国邮局"是中国最早的外国邮局,其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海外邮政的需求,更是为了突破清朝与英国的交涉体制及十三行通商制度。鸦片战争前后,"客邮"在中国不断发展,一方面侵犯了中国的邮权,另一方面又对中国传统邮政的进步有一定积极影响。在与"客邮"的长期竞争中,中国近代邮政得以逐步成熟。
-
关键词
邮局
客邮
十三行
律劳卑
-
Keywords
post office
Guest Post
the canton hongs
Napier
-
分类号
K24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鸦片战争前英国在华客邮的衍变
- 3
-
-
作者
冷东
沈晓鸣
-
机构
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
-
出处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05-112,共8页
-
基金
广东省社科规划共建项目"清代广州邮政史研究"(GD12XLS03)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广州十三行文书制度及其影响"(13YJA770013)
-
文摘
广州在鸦片战争前是中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和信息中心,英国作为对华贸易的主要西方国家,为满足邮政通信的需求,推行了不同形式的客邮体制,对清代中期中英关系产生重要影响。这不仅是侵略中国邮权的见证,也为深入中外邮政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
关键词
客邮
律劳卑
义律
十三行
邮政
邮权
-
Keywords
foreign post
Napier
Elliot
canton hongs
postal service
postal ownership
-
分类号
K249.3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清代中期花旗参的输入及影响
- 4
-
-
作者
冷东
肖楚熊
-
机构
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
-
出处
《古今农业》
2013年第3期75-80,共6页
-
基金
广州十三行重点研究基地
2010年广东省高校<广州十三行与岭南社会文化变迁研究>(10JDXM77001)
2011年广州大学专项课题<海外贸易与社会变迁-以广州十三行为中心>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朝政府实行"一口通商",只保留粤海关与西方国家海路的贸易职能,直至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广州成为西方国家进入中国的唯一通道和贸易场所。在此期间,花旗参是美国早期对华贸易的主要商品,在中美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对中国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
关键词
十三行
花旗参
西洋参
中国皇后号
-
Keywords
canton hongs
American Ginseng
Ginseng
Empress of China
-
分类号
F3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十九世纪初期美国客邮述论
- 5
-
-
作者
冷东
阮宏
-
机构
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
-
出处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64,69,共5页
-
基金
<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立项课题:清代广州十三行大事记(2014GZY01)
-
文摘
19世纪初期事关贸易成败的美国客邮是学界研究的空白。通过分析美国"太平洋商人号"商船在澳门修理期间发往广州的一批信件,证明了美国在广州客邮的关键环节:依托十三行商馆区后勤服务区秘密栖身,接收转发地址为广州十三行商馆区凿石街的泗兴办馆,办馆承担了邮局的收发邮政功能,澳门广州间的美国短途客邮具有独立运行的特点。这也为19世纪初期美国在华客邮提供了详实的个案。
-
关键词
美国客邮
凿石街
办馆
广州十三行
-
Keywords
American guest post
Zao Shi Street
Ban Guan
canton hongs
-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清代中期广州与意大利的经贸科技交流
- 6
-
-
作者
冷东
吴东艳
-
机构
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
-
出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2期84-88,共5页
-
基金
广东省社科规划共建项目(GD12XLS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70013)
-
文摘
意大利与中国交往源远流长,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朝政府确立广州作为与西方各国的主要外贸中心,确立十三行制度即广州体系,与意大利进行了丰富的经贸、科技交流。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瓷器、丝绸传入意大利并对意大利社会生活和文艺复兴产生重要影响。意大利近代科技的主要成果也通过十三行传入中国并对中国社会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
-
关键词
清朝
广州
意大利
十三行
-
Keywords
the Qing Dynasty
Guangzhou
Italy
canton hongs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广州十三行法语文献略述
被引量:1
- 7
-
-
作者
蔡香玉
-
机构
广州大学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
-
出处
《海洋史研究》
2015年第1期382-404,共23页
-
文摘
十三行时期(1684~1842),曾有一批以法语为母语或者是能够熟练使用法语的商人群体在广州口岸活动。前者主要是法国人,随法国东印度公司而来,个别商人来自瑞士,后者则来自荷兰、德意志等法国周边国家或地区。而目前十三行研究中心所在地也是广州大学城所在地的番禺区小谷围岛,在当时的西方文献中被称为法国人岛,主要即因该岛曾是法国东印度公司商船水手的居停游冶之所。这些商人群体留下了不少以法语记录的相关文献,可以让后来的研究者从中探讨十三行时期以广州口岸为主的中外交往历史的诸多面相。
-
关键词
广州大学城
文献
东印度公司
法国人
周边国家
商人
番禺区
口岸
-
Keywords
canton Thirteen hongs
French Literatures
French East India Company
French Private Merchants in canton
-
分类号
H32
[语言文字—法语]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清代广州中西体育交流及其影响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冷东
阮宏
罗章鑫
-
机构
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
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
出处
《海洋史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261-276,共16页
-
基金
2016年广东省社科联项目“广州十三行与海上丝绸之路”(SL16SKT17)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体育是人类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清代中期广州传统体育有了很大发展,建造了最早的近代体育场馆,诞生了最早的近代体育团体,培育了最早的运动员队伍,举办了最早的西方体育比赛,进行了中西体育运动的交流,并将中国传统体育传播到国外。广州成为西方近代体育传入的重要通道,是中国近代体育的发源地,开启了中国体育的近代化进程。
-
关键词
体育场馆
清代中期
广州
交流
近代化
文化活动
体育比赛
体育运动
-
Keywords
canton
Modern Sports
Traditional Sports
canton Thirteen hongs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清代十三行外销骨扇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2
- 9
-
-
作者
王娟
黄雪婷
-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
出处
《艺术生活》
2019年第5期30-39,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代十三行外销包装的设计美学研究”(课题编号17BZX131)。
-
文摘
本文通过整理研究清代十三行外销骨扇的相关文字、图像、实物等信息,从工艺美学的角度分析其材料、工艺、形式的美学特征,厘清清代十三行外销骨扇所承载的民族特征与时代特征,发掘蕴含其中的设计理念与美学思想,用清代十三行外销骨扇的美学范畴来丰富中国扇艺的美学范畴。清代十三行外销骨扇的美学特征,反映出清代匠人“洋为中用”的设计理念与“和而不同”的美学思想,具有影响世界各地骨扇设计与制作的历史意义,同时也为传承与创新岭南传统文化、促进中国工艺美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
关键词
清代
十三行
外销骨扇
工艺美学
岭南文化
-
Keywords
Qing dynasty
canton Thirteen-hongs
exported brise Fans
craft aesthetics
culture of Lingnan
-
分类号
J528
[艺术—艺术设计]
TS959.5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十三行时期的岭南花船与世相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张超杰
-
机构
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
-
出处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9-22,共4页
-
文摘
十三行时期的岭南花船,尤其是珠江上的花船,长久以来充满着神秘色彩。这个主题在清代的文人笔记,诗词歌赋中叙述甚多。然而,这些描述大都侧重于文学性,缺乏对花船进行一个全景式的探讨。在广州一口通商后,十三行的行商及其商业文化对花船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众多商人的活动造就了花船业的繁荣,造就了岭南"花船"的多种业态,展现出一幅糅合世间百态的浮世绘。
-
关键词
花船
经营特色
十三行影响
商业文化
-
Keywords
flower ship
features of managing
influence of canton Thirteen hongs
commerce culture
-
分类号
G2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中国大陆上的第一道西洋建筑文化景观
- 11
-
-
作者
杨宏烈
-
机构
广州大学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
-
出处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7-11,共5页
-
基金
广州市社会规划哲学研究项目(2008)"海上丝绸之路旅历发展研究"的部分成果
-
文摘
当年广州十三行商馆区——一道耀眼的西洋建筑风景线,蕴含了中国古代社会向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史。作为西洋建筑文化的西来初地,它演绎了中西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叠加与融合的悲喜剧,开启了中西合璧建筑文化景观百多年来在天朝大地的延续、发展与共识,已熔铸为至今培育广州世界名城代表性的城市景观形态,有必要加以保护、利用与发扬。
-
关键词
广州十三行
商埠文化景观
中西合璧风格
城市景观形态
-
Keywords
canton Thirteen hongs
cultural landscape in commercial port
a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eatures
landscape in the city
-
分类号
G2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