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全天空照片估计林分透光孔隙度(郁闭度) 被引量:50
1
作者 朱教君 康宏樟 胡理乐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34-1240,共7页
林分结构通过影响林内环境与生物因子,决定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同时,通过调整林分结构亦可达到森林合理经营的目标。林分透光孔隙度(郁闭度)是决定林分结构的重要因子之一,它可以用来表征光、水等环境因子通过林冠进入林内的再分... 林分结构通过影响林内环境与生物因子,决定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同时,通过调整林分结构亦可达到森林合理经营的目标。林分透光孔隙度(郁闭度)是决定林分结构的重要因子之一,它可以用来表征光、水等环境因子通过林冠进入林内的再分布状况。因此,合理、精确地确定林分内的郁闭状况,无论在森林经营与管理,还是在森林生态精细研究中,都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应用全天空照片(Hemispherical photograph/whole sky photograph)确定林分内一定高度(通常为1 m)的林分郁闭度或林分透光孔隙度(两者互补)的方法与步骤,重点讨论了在应用全天空照片确定林分郁闭度/透光孔隙度时选择的有效范围和应注意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 郁闭度 透光孔隙度 盖度 全天空照片 森林生态与经营
下载PDF
郁闭度对风景游憩林林下植被及林内景观的影响 被引量:40
2
作者 章志都 徐程扬 +1 位作者 董建文 连志刚 《中国城市林业》 2008年第2期10-13,共4页
文章试图通过分析郁闭度对林下植被和林内景观的影响,探讨部分群落生态学因子与林内景观美景度的关系,为风景游憩林经营管理提供数量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所调查风景游憩林侧柏刺槐林的林内景观美景度不高,急需进行人工干预;不同郁闭... 文章试图通过分析郁闭度对林下植被和林内景观的影响,探讨部分群落生态学因子与林内景观美景度的关系,为风景游憩林经营管理提供数量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所调查风景游憩林侧柏刺槐林的林内景观美景度不高,急需进行人工干预;不同郁闭度类型林下植被的物种组成成分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存在差异,郁闭度0.6~0.7时,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均匀度最大,生态优势度最小;尽管林内景观美景度与郁闭度的关联性不显著,但林下植被物种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均匀度与美景度标准化值呈显著负相关,生态优势度与美景度标准化值呈显著正相关。综合考虑风景游憩林的多种功能需求,本研究认为风景游憩林侧柏刺槐林的郁闭度以0.6~0.7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enic-recreational FOREST Platycladus orientalis-Robinia PSEUDOACACIA PLANTATION Within-forest landscape canopy closure
下载PDF
基于机载LiDAR数据的林分平均高及郁闭度反演 被引量:27
3
作者 穆喜云 张秋良 +2 位作者 刘清旺 庞勇 胡凯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4-89,共6页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研究区,通过2012年8月至9月获取的机载激光雷达数据与地面同步调查样地数据,构建林分平均高反演模型和林分内郁闭度反演模型。结果表明:混交林、阔叶林和针叶林的林分平均高估测...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研究区,通过2012年8月至9月获取的机载激光雷达数据与地面同步调查样地数据,构建林分平均高反演模型和林分内郁闭度反演模型。结果表明:混交林、阔叶林和针叶林的林分平均高估测精度依次为95.66%、94.11%和90.71%,林分郁闭度估测精度依次为92.73%、56.62%和85.19%。不同森林类型的林分平均高与郁闭度反演精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点云 树高 郁闭度 冠层高度模型 反演
下载PDF
基于鱼眼镜头的林冠郁闭度简易测量方法 被引量:27
4
作者 祁有祥 骆汉 赵廷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66,共7页
为探究一种精度高、操作简便,成本低、便携性高的郁闭度观测方法和设备,于2008年8月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方山试验站土桥沟流域进行了对比观测试验,提出了采用鱼眼镜头获取林分冠层图像,应用Photoshop软件测定林分郁... 为探究一种精度高、操作简便,成本低、便携性高的郁闭度观测方法和设备,于2008年8月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方山试验站土桥沟流域进行了对比观测试验,提出了采用鱼眼镜头获取林分冠层图像,应用Photoshop软件测定林分郁闭度的新方法(CCPS法),并以冠层分析仪所测28个固定样地的郁闭度值为基准值,对CCPS法所获冠层图像客观性和方法的系统偏差、精度和稳定性进行检验与测试,探讨了不同测量高度、林冠选择方式和林木主干对郁闭度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多边形林冠测量范围,其测量精度可达99.43%;在距地面90~130cm高度范围内测量结果最为稳定,且便于操作;林木主干使郁闭度测量值均偏大,尤其对针叶林影响较大;该方法的稳定系数可达9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眼镜头 郁闭度 数字图像 测量方法
下载PDF
海拔和郁闭度对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李娜 赵传燕 +4 位作者 郝虎 臧飞 常亚鹏 汪红 杨建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493-4502,共10页
为了探究海拔和郁闭度对青海云杉林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本文选择海拔为2850 m,3050 m,3250 m和3450 m四个梯度和高、中、低三个林分郁闭度,采用分解网袋法,研究青海云杉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分解过程中N、P元素变化。结果表明,质量损失率... 为了探究海拔和郁闭度对青海云杉林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本文选择海拔为2850 m,3050 m,3250 m和3450 m四个梯度和高、中、低三个林分郁闭度,采用分解网袋法,研究青海云杉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分解过程中N、P元素变化。结果表明,质量损失率随时间在波动增大。分解速率先减小后增大,不同海拔下分解速率为K3450>K3050>K3250>K2850,不同郁闭度下分解速率为K低>K中>K高,青海云杉叶枯落物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约为5.3 a和22.7 a。枯落物分解过程中,N、P含量和累积系数在不同海拔和郁闭度下的变化不同,与季节变化有关。研究结果为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地球化学循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青海云杉林 海拔 郁闭度 枯落物分解 N P
下载PDF
基于不同郁闭度的青海云杉冠层截留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谭俊磊 马明国 +1 位作者 车涛 白云洁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25-833,共9页
祁连山区为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等内陆河流域的主要水源涵养区域,青海云杉作为祁连山区水源涵养林的主要建群种,对流域尺度的水文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很多学者对该地区的青海云杉冠层截留特征进行了研究,但是在进行集雨器布设的时... 祁连山区为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等内陆河流域的主要水源涵养区域,青海云杉作为祁连山区水源涵养林的主要建群种,对流域尺度的水文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很多学者对该地区的青海云杉冠层截留特征进行了研究,但是在进行集雨器布设的时候多采用随机或者规则采样方法,两种方法由于没有考虑到冠层结构的影响,所以不易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试图采用一种新的布设雨量筒的方法:即根据雨量筒上方冠层的郁闭度来确定雨量筒的布设位置,使其大致能够在郁闭度区间内均匀分布。同时在实验样地内还采用了规则采样方法布设了集雨槽,用来做对比分析。为了得到冠层郁闭度,实验采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来对普通数码相机采集的冠层图像进行处理。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和数学模型,对观测期间的34组降雨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且和规则格网采样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林内的穿透降雨和郁闭度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平均林内穿透降雨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二者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一定的降雨量范围内林冠截留量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反之,林冠截留量减少;青海云杉林冠层的总截留降水率为22.2%;根据郁闭度来确定雨量筒的布设位置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郁闭度 穿透降雨 林冠截留
原文传递
春季不同类型城市滨水绿地的微气候与人体舒适度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嘉绮 王睿 王得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1-236,共6页
采取实地监测法研究城市滨水绿地的郁闭度以及平均树高对微气候和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在2019年春季(4月),对宝鸡市渭河公园和渭河生态园的9种滨水绿地和1个空地对照进行微气候指标监测,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人体舒适度采用温湿指数... 采取实地监测法研究城市滨水绿地的郁闭度以及平均树高对微气候和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在2019年春季(4月),对宝鸡市渭河公园和渭河生态园的9种滨水绿地和1个空地对照进行微气候指标监测,包括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人体舒适度采用温湿指数来评价。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各样地的温度先增长后下降,在12:00-14:00期间出现最大值;风速则出现多个峰值。具有中郁闭度配置的滨水绿地的温度值和风速值较高,其中具有高平均树高的滨水绿地的平均温度最高,为14.7℃;具有中平均树高的滨水绿地的平均风速最高,为2.8 m·s^-1;相对湿度先降低后增长,其中具有中郁闭度高平均树高配置的滨水绿地的平均相对湿度最高,为61.6%。各样地的人体舒适度均在上午时段出现明显的增长,随后趋于平稳。显著性分析发现具有中郁闭度及中、高平均树高的滨水绿地产生的降温、增湿以及防风的作用显著优于其他配置的滨水绿地,其中具有中郁闭度、高平均树高的滨水绿地的降温、增湿以及削减风速的作用最显著,效率分别为12.19%、39.58%、20.40%,全天的人体舒适度评级为“冷”。综上,具有中郁闭度、高平均树高的滨水绿地可以更高效地改善微环境,更适宜春季居民的日常游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绿地 微气候 舒适度 郁闭度 树高
下载PDF
光照与氮添加对红皮云杉幼树生长与叶形态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邢鸿林 刘天义 +2 位作者 扎史都吉 程琳 杨玲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共9页
筛选出有效促进红皮云杉幼树生长的土壤养分和光照条件,为建立促进红皮云杉幼树生长的管理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8~10 a生红皮云杉人工幼龄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设计试验方法,设置3种光照条件(全光、0.5郁... 筛选出有效促进红皮云杉幼树生长的土壤养分和光照条件,为建立促进红皮云杉幼树生长的管理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8~10 a生红皮云杉人工幼龄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设计试验方法,设置3种光照条件(全光、0.5郁闭度、0.7郁闭度)下氮添加(每株每年100 g)样地和对照样地,分析光照与氮添加对红皮云杉幼树生长和叶形态功能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①不同光照条件之间,全光条件下树高年生长量最大,全光施肥条件下地径年生长量最大,其次为0.5郁闭度条件;氮添加对树高和地径年生长量影响较小;②不同光照条件下,随着郁闭度增加,比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增加,叶干物质含量、叶绿素a/b降低,叶养分含量变化不显著;氮添加对叶形态、叶绿素含量和叶养分含量影响不显著。由此可知,相比氮添加,光照对红皮云杉幼树生长、叶形态和光合能力的影响更显著,全光、氮添加条件下幼树具有较大树高和地径年生长量,高径年生长量比最低,氮添加可促进光合效率提高。红皮云杉造林适宜选择全光条件或近似全光条件植苗,造林后可通过氮添加提高幼树光合能力以促进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云杉 人工林 郁闭度 氮添加 林木生长 叶形态 光合能力
下载PDF
不同郁闭度林茶复合模式对茶树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马跃 刘志龙 +3 位作者 虞木奎 徐庆玲 傅强 赵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52-56,共5页
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与生长环境关系非常密切,为探明林分不同郁闭度对茶树光合日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郁闭度的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茶(Camellia sinensis)复合系统中茶树为材料,纯茶园为对照(CK),利用便携式LI-6400光合作用... 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与生长环境关系非常密切,为探明林分不同郁闭度对茶树光合日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郁闭度的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茶(Camellia sinensis)复合系统中茶树为材料,纯茶园为对照(CK),利用便携式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研究茶树分别在0.3(T1)、0.6(T2)和0.9(T3)郁闭度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参数日变化。结果表明:随郁闭度增加,茶树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叶片温度(Tl)日均值和差值呈递减趋势,日变化呈单峰曲线;茶树净光合速率(Pn)日均值随郁闭度增加呈递减趋势,均表现双峰型曲线;CK和T1的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日变化午间受到明显的抑制且呈双峰曲线,T2和T3呈单峰型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茶复合系统 光合 郁闭度 日变化
下载PDF
修剪调节对郁闭苹果园果品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宏伟 张连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451-9452,9463,共3页
[目的]通过改造郁闭老果园,探讨提高果品质量的途径。[方法]对郁闭红富士苹果果园连续进行了2年的重疏剪和中疏剪处理,测定了果树枝量、透光率、果实着色、硬度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叶重。[结果]果园第2、3年的总枝量可保持基本不变,... [目的]通过改造郁闭老果园,探讨提高果品质量的途径。[方法]对郁闭红富士苹果果园连续进行了2年的重疏剪和中疏剪处理,测定了果树枝量、透光率、果实着色、硬度以及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叶重。[结果]果园第2、3年的总枝量可保持基本不变,枝类组成趋向合理;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改善,树冠下透光率达25%左右;功能叶中叶绿素含量提高,比叶重增加;重疏剪处理的果树优质果比例可达80%。[结论]通过疏剪方式,可改造郁闭老果园,提高果品生产能力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富士苹果 郁闭 修剪 果品质量
下载PDF
利用数码照片测定华北落叶松林分郁闭度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永宁 徐成立 +2 位作者 滕轶 程旭 于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4-37,共4页
在12块标准地拍摄642张数码照片,分大、中、小3种视角测定了华北落叶松林分的郁闭度。结果表明:利用数码照片测定林分郁闭度是可行的,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与抬头望法相比,当郁闭度较小时,利用数码照片测定的郁闭度偏大;而当郁闭度中等... 在12块标准地拍摄642张数码照片,分大、中、小3种视角测定了华北落叶松林分的郁闭度。结果表明:利用数码照片测定林分郁闭度是可行的,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与抬头望法相比,当郁闭度较小时,利用数码照片测定的郁闭度偏大;而当郁闭度中等或较大时,测定结果相近或偏小。大视角数码照片比小视角数码照片的测定结果偏大,并具有较小的标准差,精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闭度 数码照片 精确度 抬头望法
下载PDF
基于星载激光雷达ICESat–2/ATLAS数据的森林郁闭度估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治越 李浩 +4 位作者 舒清态 席磊 宋涵玥 邱霜 杨泽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4,共8页
以云南香格里拉市为研究区,基于ICESat–2/ATLAS数据,采用随机森林回归、梯度提升树回归及最近邻回归的方法分别建立遥感森林郁闭度估测模型,选择最优模型反演研究区光斑内的森林郁闭度。结果表明:采用随机森林建模估测森林郁闭度时效... 以云南香格里拉市为研究区,基于ICESat–2/ATLAS数据,采用随机森林回归、梯度提升树回归及最近邻回归的方法分别建立遥感森林郁闭度估测模型,选择最优模型反演研究区光斑内的森林郁闭度。结果表明:采用随机森林建模估测森林郁闭度时效果最好,其R^(2)为0.9446,RMSE为0.0560,P为90.60%。研究得到香格里拉市内74873个有效林地光斑对应的郁闭度预测值,结合光斑中心坐标得到全市内所有光斑森林郁闭度的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可为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森林郁闭度遥感估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ICESat–2 郁闭度 随机森林
下载PDF
广东地区公园绿地林下耐阴地被植物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高红娟 曾伟 雷江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50-58,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郁闭度林下植物应用情况,为营建林下特色地被植物景观提供参考。【方法】以广州和深圳公园绿地林下地被植物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林下植被景观较好的绿地空间作为样地,测定样地林下郁闭度,详细分析不同郁闭度下适生的地... 【目的】研究不同郁闭度林下植物应用情况,为营建林下特色地被植物景观提供参考。【方法】以广州和深圳公园绿地林下地被植物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林下植被景观较好的绿地空间作为样地,测定样地林下郁闭度,详细分析不同郁闭度下适生的地被植物种类、构成特征及配置特色。【结果】共记录到耐阴地被植物92种(品种),以天门冬科、竹芋科、天南星科种类居多,其中43种地被耐阴性强,适宜在郁闭度超过0.9的林下环境生长;31种地被对林下光照具有较宽的适应幅度;多数观花植物在郁闭度低于0.8的环境才有良好的开花表现,应用耐阴色叶地被可弥补林下地被景观色彩单调的不足。林下地被植物配置模式以片植、列植、带状群植和自然式配置为主,宜根据景观功能及烘托的主题特点合理选择。【结论】广东地区公园绿地林下耐阴地被植物种类丰富,植物以自然配置模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阴地被植物 郁闭度 公园绿地 广东地区
下载PDF
小尺度森林郁闭度测定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任德智 葛立雯 罗大庆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4-97,共4页
郁闭度作为反映树冠闭锁程度、树木利用生活空间程度、森林结构及森林生长状况、生长环境等的重要因子之一。郁闭度的快速、准确测定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探讨的热点,但是,目前的郁闭度测定方法大多在工作量、精度与成本间无法兼顾。因此... 郁闭度作为反映树冠闭锁程度、树木利用生活空间程度、森林结构及森林生长状况、生长环境等的重要因子之一。郁闭度的快速、准确测定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探讨的热点,但是,目前的郁闭度测定方法大多在工作量、精度与成本间无法兼顾。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缓冲区分析功能进行郁闭度定量求算方法(简称"缓冲区法"),通过与树冠投影法实测的郁闭度特征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缓冲区法与树冠投影法实测的郁闭度和树冠垂直投影图形状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闭度 缓冲区法 GIS
下载PDF
基于林分高度及郁闭度的森林生物量和蓄积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发云 高显连 +2 位作者 周蓉 王鹏杰 付安民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67,共7页
随着激光雷达和立体影像航天航空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虽然具备了快速获得林分平均高、郁闭度等相关信息的能力,但缺少利用林分平均高和郁闭度来准确估测森林生物量和蓄积量的模型,这严重影响了激光雷达和立体影像航天航空遥感... 随着激光雷达和立体影像航天航空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虽然具备了快速获得林分平均高、郁闭度等相关信息的能力,但缺少利用林分平均高和郁闭度来准确估测森林生物量和蓄积量的模型,这严重影响了激光雷达和立体影像航天航空遥感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了对模型的构建进行探研,利用湖南湘西地区地面调查数据中52块杉木样地的林分平均高、郁闭度、株数等数据,通过因子变量组合不同的自变量形式,并分别构建多个不同函数形式的杉木地上生物量、蓄积量反演模型,用决定系数R^(2)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杉木林分平均高、郁闭度构建的因子变量组合与地上生物量、蓄积量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其中:以e为底数的对数形式变量ln(C×HH^(2))作为解释变量的杉木地上生物量模型、蓄积量模型拟合效果最佳;指数函数模型能够精确地表达自变量与地上生物量、蓄积量之间的关系;与一次函数模型、幂函数模型、对数函数模型相比,指数函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更佳。对杉木林分平均高、林分郁闭度与地上生物量、蓄积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有效探究,构建了杉木地上生物量模型、蓄积量模型,以期为建立林分平均高和郁闭度因子估测其它树种的地上生物量和蓄积量模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生物量 蓄积量 林分平均高 郁闭度 模型构建
下载PDF
基于数码相片的林冠郁闭度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濮毅涵 徐丹丹 王浩斌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3-160,共8页
应用在江苏省东台林场拍摄的全天空相片,通过建立基于RGB照片的分类模型将相片中树叶、树干和天空分离,从而达到精确提取林冠郁闭度的目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总体分类精度达到0.94,Kappa系数为0.89,分类精度较高,且在主干部分的区分上... 应用在江苏省东台林场拍摄的全天空相片,通过建立基于RGB照片的分类模型将相片中树叶、树干和天空分离,从而达到精确提取林冠郁闭度的目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总体分类精度达到0.94,Kappa系数为0.89,分类精度较高,且在主干部分的区分上效果良好,总体分类精度达到0.94,Kappa系数为0.84。在低郁闭度下相片的计算精度高于高郁闭度相片,这与拍摄时的环境条件有关。将模型估测结果与抬头望法结果对比,得出两者的R2为0.77,在郁闭度较低时模型估测结果大于目测结果,在郁闭度较高时模型估测结果小于目测结果。此外,两者都显示14a生杨树林郁闭度高于9a生杨树林郁闭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冠层 郁闭度 数码相片 分类 RGB照片
下载PDF
郁闭度对柳杉人工林下红豆树幼树生长和矿质营养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华忆 谢义春 +1 位作者 王碧艳 韦小丽 《贵州科学》 2024年第3期23-27,共5页
为探讨红豆树在不同郁闭度林冠下造林的效果,筛选林下更新补植红豆树的最佳郁闭度,在现有柳杉人工林中通过调控设置3个郁闭度L_(1)(0.6)、L_(2)(0.5)、L_(3)(0.4),补植2年生红豆树幼苗,测定其株高、地径、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和叶片氮、磷... 为探讨红豆树在不同郁闭度林冠下造林的效果,筛选林下更新补植红豆树的最佳郁闭度,在现有柳杉人工林中通过调控设置3个郁闭度L_(1)(0.6)、L_(2)(0.5)、L_(3)(0.4),补植2年生红豆树幼苗,测定其株高、地径、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和叶片氮、磷、钾等矿质营养含量指标,通过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处理下红豆树株高、地径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株高生长最好的是郁闭度0.5,分别比郁闭度0.6、0.4提高19.27%和11.52%;地径生长最好的是郁闭度0.5,比表现最差的郁闭度0.4高0.06%;不同郁闭度处理,红豆树根、茎、叶、总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根、叶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均以郁闭度0.5表现最优;不同处理红豆树叶片氮、磷、钾差异显著(P<0.05),均是郁闭度0.5含量最高。通过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红豆树在不同郁闭度下的生长综合表现L_(2)>L_(1)>L_(3),可以认为2年生的红豆树在柳杉林下栽植适宜的郁闭度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闭度 红豆树 柳杉人工林 生长 矿质营养 林下更新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青海云杉林藓类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嘉慧 高媛 +3 位作者 李小伟 梁咏亮 杨君珑 李静尧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4-670,共7页
为探究山地森林生态系统藓类C、N、P化学计量学特征及适应机制,本研究沿海拔梯度在宁夏贺兰山青海云杉林设置15个样地,分析藓类地上组织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藓类植物地上组织C、N、P含量与海拔无关,且... 为探究山地森林生态系统藓类C、N、P化学计量学特征及适应机制,本研究沿海拔梯度在宁夏贺兰山青海云杉林设置15个样地,分析藓类地上组织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藓类植物地上组织C、N、P含量与海拔无关,且均值分别为336.67、20.31和0.66 mg·g^(-1);地上组织N∶P均值为33.4,说明藓类植物生长受P限制。藓类植物地上组织中C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藓类植物地上组织中N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冗余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对藓类地上组织化学计量特征的解释率为48.5%,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郁闭度、土壤全氮、土壤全磷;高郁闭度对藓类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林 藓类植物 C∶N∶P化学计量 郁闭度
原文传递
马尾松林经不同强度采伐后与肉桂混交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喻素芳 佘光辉 +3 位作者 李远发 陈立金 李丽娟 叶绍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38-2446,共9页
混交林可以形成层次多或冠层厚的林分结构,对提高防护效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先对20年林龄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进行5种不同强度的采伐(皆伐、强度、中强度、中弱度和弱度,伐后郁闭度分别为0、0.4、0.5、0.6和0.... 混交林可以形成层次多或冠层厚的林分结构,对提高防护效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先对20年林龄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进行5种不同强度的采伐(皆伐、强度、中强度、中弱度和弱度,伐后郁闭度分别为0、0.4、0.5、0.6和0.7),然后在林下等量种植肉桂(Cinnamomum cassia)。7年后,应用BIOLOG-ECO技术探讨不同混交模式、林分类型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AWCD(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值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均优于马尾松和肉桂纯林,其中肉桂纯林最低、基于中弱度采伐而建的混交林最高(与马尾松纯林差异显著),且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混交模式之间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分异不明显;而不同林分类型之间存在明显分异,主要起分异作用的是微生物对氨基酸类、羧酸类和糖类的利用特征,且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差异显著受土壤含水率与有机质含量影响;含水率、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和土壤碳氮比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也有着重要影响。可见,马尾松林种植肉桂能提高微生物活性和功能多样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改造马尾松纯林为混交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郁闭度 土壤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原文传递
林下培育大球盖菇效益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董希文 李子文 吴炳懿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8期27-28,共2页
通过在不同类型及不同郁闭度次生林下进行大球盖菇栽培试验,探讨林下培育大球盖菇对树木生长及大球盖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栽培大球盖菇,可显著提高树木径生长;郁闭度分别为0.4、0.5、0.6的3种林分相比,以郁闭度0.6的林分大球盖... 通过在不同类型及不同郁闭度次生林下进行大球盖菇栽培试验,探讨林下培育大球盖菇对树木生长及大球盖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栽培大球盖菇,可显著提高树木径生长;郁闭度分别为0.4、0.5、0.6的3种林分相比,以郁闭度0.6的林分大球盖菇的平均年产量最高,每667 m^2林地产量为2046 kg;种植大球盖菇的林地每667 m^2年净收益为2794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林下栽培 郁闭度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