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设计及校核计算和性能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立军 杜小泽 +1 位作者 杨勇平 刘登瀛 《现代电力》 2006年第6期50-53,共4页
掌握火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的设计和校核计算方法并进行性能分析,对于提高我国直接空冷机组的设计和运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600MW机组直接空冷凝汽器为例,在传热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其设计和校核计算过程进行了讨论,对直接空... 掌握火电站直接空冷凝汽器的设计和校核计算方法并进行性能分析,对于提高我国直接空冷机组的设计和运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600MW机组直接空冷凝汽器为例,在传热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其设计和校核计算过程进行了讨论,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直接空冷凝汽器的设计过程要综合考虑气象条件尤其是环境大风的影响、换热要求和空冷电站的平面布局,而校核计算则需充分考虑凝汽器积灰的影响,并建立汽轮机背压和凝汽器积灰厚度之间的关系,为凝汽器清洗提供理论依据。冷却空气流量、凝汽器凝结蒸汽量、空冷凝汽器积灰会显著影响空冷凝汽器的性能,进而影响汽轮机背压,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凝汽器 设计计算 校核计算 性能分析 传热
下载PDF
热风炉蓄热室内传热过程计算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胤 刘中兴 贺友多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4-7,共4页
应用三维非稳态热量传输方程 ,对高炉热风炉在燃烧过程中蓄热室内格子砖与气体之间的对流和辐射传热 ,以及格子砖内部的导热过程进行了耦合求解
关键词 热风炉 蓄热室 格子砖 传热计算
下载PDF
电站锅炉炉膛强化传热分区段计算方法优化 被引量:17
3
作者 马凯 韩文涛 +4 位作者 阎维平 高正阳 李超凡 李文科 郑钢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73-779,共7页
探讨了电站锅炉炉膛水冷壁强化传热改造后炉膛传热计算问题,根据当前电站锅炉普遍采用的分级燃烧技术特点以及传热性质不同,对一维模型分区段热力计算进行改进,将炉膛分为8个区段,其中燃烧器区分为2个区段.根据水冷壁强化传热改造前后... 探讨了电站锅炉炉膛水冷壁强化传热改造后炉膛传热计算问题,根据当前电站锅炉普遍采用的分级燃烧技术特点以及传热性质不同,对一维模型分区段热力计算进行改进,将炉膛分为8个区段,其中燃烧器区分为2个区段.根据水冷壁强化传热改造前后吸热量变化,通过迭代计算得到水冷壁强化传热改造后水冷壁热有效系数,代入分区段热力计算公式,得到水冷壁强化传热改造后各区段受热面热负荷和出口烟温.通过编程实现某600 MW超临界锅炉炉膛分区段热力计算.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计算得出的水冷壁强化传热改造后水冷壁热有效系数增加了0.051~0.092,炉膛出口烟温降低了45.55K,有利于减轻炉膛出口受热面的结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水冷壁 强化传热 分区段算法 传热计算 程序化
下载PDF
基于PHOENICS螺旋翅片管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任洪娟 刘爱萍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6期61-63,共3页
运用PHOENICS对自然对流条件下螺旋翅片管的速度场、温度场及压力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并绘出了计算结果图,得出了与实验结果相符的结论,为螺旋翅片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经济、省力的快捷方法.
关键词 螺旋翅片管 自然对流 数值研究 数值计算 温度场 速度场 压力场 省力 结论 计算结果
下载PDF
半封闭通道射流冲击换热特性的实验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泽远 张靖周 杨卫华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6-630,共5页
运用红外热像仪测试技术对半封闭通道单、双排孔射流冲击冷却进行了热像显示试验,总结了各种流动参数和几何参数对局部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对于单排垂直射流,冲击冷却效果随冲击雷诺数的增加、孔间距与直径比的减小而得到提高,冲击间距... 运用红外热像仪测试技术对半封闭通道单、双排孔射流冲击冷却进行了热像显示试验,总结了各种流动参数和几何参数对局部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对于单排垂直射流,冲击冷却效果随冲击雷诺数的增加、孔间距与直径比的减小而得到提高,冲击间距比为2时换热效果最好;冲击孔中心线向通道封闭一侧倾斜后,射流冲击冷却的范围变窄,当冲击间距比大于2时驻点区的对流换热能力明显降低;对于双排冲击射流,在较小的冲击射流雷诺数和较大的冲击间距比下,后排射流的冲击换热效果要逊于前排射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冲击冷却 数值计算 对流换热
下载PDF
发动机尾气温差发电装置 被引量:11
6
作者 马宗正 邵凤翔 +1 位作者 王新莉 杨安杰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2-127,共6页
为了对发动机尾气中蕴含的高温能量进行回收利用,对基于温差发电的发动机尾气温差发电装置进行试验。首先基于现有发动机台架试验系统增加温度、电压和电流测量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测量不同内部结构集热器表面温度和排气噪声的变化得... 为了对发动机尾气中蕴含的高温能量进行回收利用,对基于温差发电的发动机尾气温差发电装置进行试验。首先基于现有发动机台架试验系统增加温度、电压和电流测量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测量不同内部结构集热器表面温度和排气噪声的变化得到集热器内部结构对温差发电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测量不同冷却方式下温差发电片两端温度以及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得到散热器冷却方式对温差发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集热器内部结构采用中空结构时,不同位置表面温度差在6℃以内,有利于保持其表面温度的均匀性,有利于电能输出,但是对于降低噪声没有帮助;采用强制风冷方式有助于提高温差发电装置两端温差,相对于自然冷却方式温差大约可提高14℃,从而提升输出电能,但是由于风速的提升可以同时增加冷端和热端的表面换热效率,使得较多的热量扩散到环境中,从而产生当风速达到某一数值后温差不变的现象;相比于侧面冷却,正面冷却方式更具有优势,大约将温差发电器两端的温差提升15℃,但是只能冷却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差发电 数值计算 台架试验 冷却方式 换热效率
原文传递
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气动加热、辐射换热与瞬态热传导的耦合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鑫 刘莉 +1 位作者 李昱霖 杨武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为准确预测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的热环境以利于飞行器的设计。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基于参考焓法的气动加热工程算法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三维翼面的气动加热、辐射换热、瞬态热传导的准定常耦合求解方法,通过与非耦合的气动... 为准确预测高超声速飞行器翼面的热环境以利于飞行器的设计。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基于参考焓法的气动加热工程算法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三维翼面的气动加热、辐射换热、瞬态热传导的准定常耦合求解方法,通过与非耦合的气动加热、辐射换热及瞬态热传导方法相比,指出考虑耦合求解的必要性。在飞行器典型弹道飞行条件下,该耦合求解方法考虑气动加热、辐射换热、结构热传导耦合效应,实现了高超声速三维翼面温度的准确预测,该方法可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热分析及热防护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翼面 气动加热工程算法 辐射换热 热传导 耦合分析
下载PDF
低温工况下翅片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叔平 来进琳 +2 位作者 陈光奇 李喜全 谢振刚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4,22,共4页
采用分段模型将气化压力高于介质临界压力的翅片管换热器内低温介质的气化过程分为液相、气相两个传热区。同时考虑气化过程中翅片管表面结霜情况,对低温介质在翅片管换热器内的吸热气化过程进行传热分析,给出了适合各分区传热特性的计... 采用分段模型将气化压力高于介质临界压力的翅片管换热器内低温介质的气化过程分为液相、气相两个传热区。同时考虑气化过程中翅片管表面结霜情况,对低温介质在翅片管换热器内的吸热气化过程进行传热分析,给出了适合各分区传热特性的计算关联式,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换热器 分区计算 结霜 传热
下载PDF
能源桩全生命周期热响应半径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哲 刘耶军 +3 位作者 张正威 翁凯文 郑秀玲 许四法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4-522,共9页
根据工程中群桩埋管换热器状况,采用叠加原理计算群桩埋管的桩壁温度,定义能源桩埋管换热器的热响应半径为周围其他桩引起的过余温度影响系数≤5%时相邻桩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在大量计算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单工况荷载... 根据工程中群桩埋管换热器状况,采用叠加原理计算群桩埋管的桩壁温度,定义能源桩埋管换热器的热响应半径为周围其他桩引起的过余温度影响系数≤5%时相邻桩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在大量计算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单工况荷载作用下能源桩埋管换热器热响应半径计算公式;考虑到实际能源桩工程系统运行时每延米换热功率是关于时间的函数,建立动态负荷作用下能源桩三维传热数值模型,分析不同荷载分布形式、峰值负荷、运行时间以及全生命周期对能源桩热响应半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单桩、单排桩、双排桩和多排桩布置状况下,本文拟合公式的热响应半径计算结果与无限长线热源模型解析解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4.62%,4.45%,3.77%和3.32%,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符合工程要求;荷载分布形式以及峰值负荷仅影响桩周岩土体中过余温度及其梯度,桩周岩土体热扩散系数及运行时间影响温度传递范围;根据工程中最常见的多排桩布置方式,得到不同桩径和不同岩土体热扩散系数条件下能源桩热响应半径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响应半径 计算模型 能源桩 数值模拟 传热特性
下载PDF
大容量锅炉分区段计算的改进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樊泉桂 裴丹 史玉林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1-23,52,共4页
为了计算一维分区段模型最大放热区段中温度的分布 ,以辐射换热为理论基础 ,将最大放热区段按照燃烧器的层次再分为 4个区段 ,建立了新的一维分区段计算模型 ,得到了更为详尽的沿炉膛高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并且对某电厂的B&WB -1 0... 为了计算一维分区段模型最大放热区段中温度的分布 ,以辐射换热为理论基础 ,将最大放热区段按照燃烧器的层次再分为 4个区段 ,建立了新的一维分区段计算模型 ,得到了更为详尽的沿炉膛高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并且对某电厂的B&WB -1 0 2 5 /1 6.8-M型锅炉进行了计算 ,将新的一维分区段模型与原分区段模型和实验数据相比较 ,验证了本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段 热力计算 辐射换热
下载PDF
热防护系统中六角蜂窝腔内的流动换热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董葳 范绪箕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6-500,共5页
通过对六角蜂窝腔内的流动换热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Ra数从500到105范围内侧壁绝热时蜂窝腔内空气的流动换热结果和机理,六角蜂窝的倾斜角度为0°、10°2、0°、30°及45°,六角蜂窝的长高比H/L=0.75。数值计算... 通过对六角蜂窝腔内的流动换热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Ra数从500到105范围内侧壁绝热时蜂窝腔内空气的流动换热结果和机理,六角蜂窝的倾斜角度为0°、10°2、0°、30°及45°,六角蜂窝的长高比H/L=0.75。数值计算方法采用有限体积的SIMPLEC算法,对流项采用二阶迎风格式进行离散,计算中考虑蜂窝腔内空气的物性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所计算的问题中如果采用Boussinesq假设将使得计算结果误差比较大。六角蜂窝腔内的空气流动换热机理的研究,对热防护系统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角蜂窝 自然对流 数值计算 换热
下载PDF
鼠笼型异步电机断相故障温度场的数值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7
12
作者 于明星 焦志刚 辛大志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28-32,90,共6页
断相故障是异步电机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断相后电机转子导条和定子绕组温度升高,影响电机的寿命。对电机温度场模型做合理的假设,定义温度场边界条件,给出异步电机主要热源的计算公式,建立定子绕组等效热模型,求取电机各部分的散热系数... 断相故障是异步电机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断相后电机转子导条和定子绕组温度升高,影响电机的寿命。对电机温度场模型做合理的假设,定义温度场边界条件,给出异步电机主要热源的计算公式,建立定子绕组等效热模型,求取电机各部分的散热系数,从而解决全模型的热交换问题。建立鼠笼型异步电机的三维实体模型、断相工况模型,计算额定运行和入线端断相后的稳态温度场分布情况。分析断相后各相绕组的温度变化情况,为从温度场的变化情况诊断电机故障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数值计算 热交换 三维 温度场
下载PDF
太阳能火箭发动机吸热/推力室流场及性能计算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纯良 王平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43-948,共6页
首先对某大型太阳能火箭发动机(Solar Thermal Propulsion:STP)的实验情况,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基本实验条件估算。然后利用FLUENT计算软件,采用等壁温模型,对其吸热/推力室的内部流动、传热情况,以及STP的性能特征等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 首先对某大型太阳能火箭发动机(Solar Thermal Propulsion:STP)的实验情况,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基本实验条件估算。然后利用FLUENT计算软件,采用等壁温模型,对其吸热/推力室的内部流动、传热情况,以及STP的性能特征等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一致,这对STP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航天推进系统 太阳能火箭发动机 吸热/推力室 数值计算 传热
下载PDF
全氧燃烧玻璃熔窑热工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唐保军 殷海荣 +2 位作者 陈国平 李慧 章春香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1-45,共5页
对全氧燃烧玻璃熔窑与空气燃烧熔窑进行了热工过程计算与比较,分析了全氧燃烧玻璃窑内烟气变化及其对传热的影响,证明了全氧燃烧在节能和减少污染方面显著的优点,并简述了全氧燃烧技术对玻璃工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全氧燃烧 热工计算 玻璃熔窑 传热
下载PDF
蓄热式热风炉操作制度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圣 鲁俭 +1 位作者 陈义胜 贺友多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应用二维非稳态热量传输方程,对高炉热风炉蓄热室内格子砖与气体之间的对流和辐射传热,以及蓄热体内部的导热过程进行求解,分析热风炉的不同操作制度对热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 热风炉 蓄热室 传热计算 格子砖
下载PDF
套管式CO_(2)蒸发器的性能模拟与优化计算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俊兰 殷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5,共6页
为优化设计套管式CO_(2)蒸发器,达到提高换热器效率的目的,采用稳态分布参数法对其建立仿真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实验验证。分析蒸发器内外部条件、结构参数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干涸现象与管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蒸发温度和质量通... 为优化设计套管式CO_(2)蒸发器,达到提高换热器效率的目的,采用稳态分布参数法对其建立仿真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实验验证。分析蒸发器内外部条件、结构参数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干涸现象与管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蒸发温度和质量通量对换热性能影响较大,蒸发温度由4℃降至-4℃,制冷量下降4 500 W/(m^(2)·K);质量通量每升高100 kg/(m^(2)·s),换热系数平均升高约1 000 W/(m^(2)·K);在设计工况下,干涸前CO_(2)流体所行进管路长度先下降再升高,且在蒸发温度为0℃达到最低点。在结构参数方面,外管管径为23 mm时,蒸发器换热效果较好。当冷冻水温度从11℃降至10℃时,压降下降3.5 kPa,明显低于其他温度情况下的压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式CO_(2)蒸发器 稳态分布参数法 模拟计算 换热性能
下载PD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Model of Heat Transfer for Deep-derived Supercritical Fluids with a Case Study 被引量:6
17
作者 HUWenxuan JINZhijun +2 位作者 SONGYucai SUNRui DUANZhenha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21-229,共9页
Based on a set of equations established by Duan et al. (1992, 1996) for a geofluid system H2O-CO2-CH4(-N2), a formula is obtained to calculate the heat changes. Combining the geological T-P conditions (geothermal grad... Based on a set of equations established by Duan et al. (1992, 1996) for a geofluid system H2O-CO2-CH4(-N2), a formula is obtained to calculate the heat changes. Combining the geological T-P conditions (geothermal gradients and lithostatic and hydrostatic pressures), the enthalpy of some typical geofluids is figured out. Then the principles of heat transfer of deep-derived supercritical fluids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deep-derived geofluids can bring a large amount of thermal heat and release most heat to the shallow surroundings as they move up, because the molar enthalpies vary very greatly from the deep to shallow, increasing with the increases of T and P. Generally, more than tens of kilojoules heat per molar can be released. Furthermore, the molar enthalpy is affected by the compositions of the geofluids, and the molar enthalpy of CO2, CH4, or N2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H2O, being twice, more than twice, and about 140% of H2O, respectively. Finally, a case study is conducted by investigating a source rock sequence affected hydrothermally by magmatic fluids in the Huimin depression of Shengli Oilfield. The thermal heat calculated theoretically of the fluids related to a diabase intrusion is quite large, which can increase the temperature near the diabase to about 300℃, and that can, to some extent, account for the abnormal rise of the vitrinite reflectance, with the highest of about 3.8% (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transfer ENTHALPY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deep-derived fluids a case study
下载PDF
城市污泥烧结页岩砖热工参数的数值计算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榜彪 吴元昌 +5 位作者 朱基珍 赖骏 武卫峰 盛琪 刘阳 卢强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57,74,共5页
介绍了2种热流方向的KP1型城市污泥烧结页岩多孔砖热工参数的数值计算,分别采用ANSYS有限元模拟计算组合材料平均热阻方法,阐述了该方法基本原理和具体公式,并对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砖体条面传热途径与顶面传热途径... 介绍了2种热流方向的KP1型城市污泥烧结页岩多孔砖热工参数的数值计算,分别采用ANSYS有限元模拟计算组合材料平均热阻方法,阐述了该方法基本原理和具体公式,并对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砖体条面传热途径与顶面传热途径的墙体传热系数K分别为1.317、1.067 W/(m2·K),均符合JGJ 75—2012中小于1.5 W/(m2·K)的规定,满足建筑节能50%的要求。与组合材料平均热阻计算对比,砖体条面导热系数分别为0.394、0.360 W/(m·K),顶面导热系数分别为0.305、0.270W/(m·K),其中顶面导热系数小于条面导热系数,表明顶面传热比条面传热的节能效果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页岩砖 数值计算 导热系数 热阻 传热系数
下载PDF
变时间步长热焓法求解伴有相变的热传导问题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越南 潘武斌 杨晓清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89年第1期40-46,共7页
本文在有相变的热传导方程中引入热焓,提出了一种稳定收敛迅速的数值方法——变时间步长焓法,用该方法分析求解了平板以及小球颗拉在气流中的凝固过程,计算结果与积分解的结果十分吻合。
关键词 热传导 相变 热焓法 数值计算
下载PDF
轴向柱塞泵热特性及热力学建模实验研究
20
作者 刘明尧 刘贝垚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7-1214,共8页
针对轴向柱塞泵在高压和高速工况下发热过快的问题,对柱塞泵热特性和热力学建模进行了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首先,在摩擦副发热理论基础上,考虑了泵内油液搅动摩擦与轴承摩擦发热源,研究了柱塞泵内发热机理和传热分析的热特性理论;然后,... 针对轴向柱塞泵在高压和高速工况下发热过快的问题,对柱塞泵热特性和热力学建模进行了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首先,在摩擦副发热理论基础上,考虑了泵内油液搅动摩擦与轴承摩擦发热源,研究了柱塞泵内发热机理和传热分析的热特性理论;然后,根据柱塞泵部件复杂和固流态域区分度高的特点,阐述了所采用的控制体积法原理,将泵划分为5个控制体积后,建立了以各个控制体温度变化为导向的热力学模型;最后,采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和蓝牙无线温度传感器,针对不同的控制体节点设计了传感器封装结构和布置方法,共同组成了轴向柱塞泵在线热监测系统,并进行了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对照实验,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实验和仿真结果,模型温度变化与实际误差值在5%左右,验证了该模型能准确地反映和预测泵热力学变化过程。该结果为柱塞泵热力学状态监测提供了故障诊断基础,并为液压系统热管理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柱塞泵发热 高压和高速工况 热力学建模 温度计算 传热理论 热力学状态在线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