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钠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对终末期肾脏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钙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马晓燕 杜梅仙 +1 位作者 郭黎莉 张必嘏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8年第2期268-271,共4页
目的:探讨低钠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对终末期肾脏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的透析患者血压节律、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2例终末期肾脏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低钠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对终末期肾脏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的透析患者血压节律、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2例终末期肾脏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HD治疗,每周3次,每次4 h,治疗组低钠联合HDF治疗,每周1次,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昼夜节律、钙磷代谢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24 h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24h SBP)、24 h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24h DBP)、日间收缩压(day systolic blood pressure,dSBP)、日间舒张压(day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SBP)、夜间收缩压(nigh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nSBP)、夜间舒张压(night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nS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除nSBP外,其余血压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C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P、PT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1%、1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钠HD联合HDF治疗终末期肾脏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改善钙磷代谢并促进血压节律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钠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顽固性高血压 血压节律 钙磷代谢
原文传递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钙磷代谢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3
2
作者 徐庆东 郭焕开 +2 位作者 陈小荷 姜松青 石晓峰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7年第4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方式对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钙磷代谢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250例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方式对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钙磷代谢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250例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组115例,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组135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至少6个月的随访调查,比较2组透析后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钙磷代谢水平(血钙、血磷)、生化指标水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生存质量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D组C反应蛋白水平较H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血钙及血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总蛋白、白蛋白水平较H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生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生存质量评估无统计学差异(P>0.05)。PD组感染、低蛋白血症发生率比H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高血压、心律失常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较H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PD或HD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体内均存在炎症反应,且HD患者炎症反应更为严重;两种透析方式对钙磷代谢的影响未见明显差异,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透析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脏疾病 钙磷代谢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与左卡尼汀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和钙磷代谢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赵建明 朱小华 牟爱华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7期914-91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与左卡尼汀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钙磷代谢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与左卡尼汀治疗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钙磷代谢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贫血、钙磷代谢改善以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研究组治疗后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P<0.05);(2)研究组治疗后血钙水平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血磷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P<0.05);(3)研究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均<0.01);(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5.00%vs 2.50%,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与左卡尼汀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症状和钙磷代谢紊乱,抑制患者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左卡尼汀 慢性肾衰竭 贫血 钙磷代谢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壁改变与钙磷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肖友文 潘红霞 +3 位作者 鲍永强 何玲 方梅荣 曹志林 《西部医学》 2017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壁改变与钙磷代谢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的相关性,为临床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调节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住院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32例,收集...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壁改变与钙磷代谢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的相关性,为临床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调节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住院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32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病、透析年龄、总胆固醇(CHOL)、HDL、LDL、TG、ALB、钙、磷、PTH的检测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中留取少许动静脉内瘘动脉端血管标本进行分析。根据患者血清PTH的水平将其分为甲组(PTH<400pg/ml)和乙组(PTH≥400pg/ml),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壁的厚度及血清钙磷代谢情况。结果乙组患者血管内膜的厚度(IT)大于甲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7.8±14.8vs.60.2±24.1,P=0.003)。乙组患者发生血管内膜厚度≥60μm的风险是甲组的8倍(CI:12.7~62.61,P<0.005),两组患者血管钙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2)。回归分析提示PTH水平是患者血管壁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r=0.653,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厚度与血清PTH水平密切相关,高PTH是患者血管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PTH 钙磷代谢
下载PDF
透析前注射左卡尼汀对透析耐受性差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及钙磷代谢的改善状况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静 何平红 +6 位作者 唐昕 沈燕 胡英 田茂露 佟小雅 周朝敏 查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90-1093,共4页
目的分析透析前与透析后注入左卡尼汀对透析耐受性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激素亢进及蛋白质能量消耗(PEW)改善情况,为提高MHD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和贵阳... 目的分析透析前与透析后注入左卡尼汀对透析耐受性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激素亢进及蛋白质能量消耗(PEW)改善情况,为提高MHD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和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18~75岁透析耐受性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5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将透析前使用左卡尼汀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透析结束时使用左卡尼汀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每次血液透析前15 min从内瘘静脉端注入左卡尼汀1 g,对照组在患者透析结束时注入相同剂量的左卡尼汀,两组患者每周透析3次,随访共3个月。采用治疗前后两组间比较及各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评估两种给药方法对患者PEW、钙磷代谢、透析充分性等改善情况有无差异。结果给药3个月后,PEW相关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前白蛋白、白蛋白及瘦体重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CR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有三酰甘油明显下降,其余各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磷代谢及透析充分性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钙和Kt/V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血磷、甲状旁腺激素、肌酐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透析前补充左卡尼汀,与透析后给药相比,更能有效改善患者PEW、全身系统性炎症、钙磷代谢紊乱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提高透析充分性及患者透析耐受性,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蛋白质能量消耗 钙磷代谢
原文传递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钙磷代谢情况及其与成纤维生长因子23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林莹 唐菊英 +5 位作者 张少玲 黎锋 张小云 麦梨芳 郭颖 严励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8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比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和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钙磷代谢和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的差异,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高血压查因"住院确诊的资料完整的病例,按性别、年龄、高血压水平及其病程等匹配原则纳入... 目的比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和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钙磷代谢和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的差异,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高血压查因"住院确诊的资料完整的病例,按性别、年龄、高血压水平及其病程等匹配原则纳入123例PA患者和123例EH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钙磷代谢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其与FGF23的关系。结果 (1)PA组的FGF23、PTH水平高于EH组,分别是271.31 pg/m L(173.91,504.34)vs 160.41 pg/m L(118.08,235.60)和74.5 pg/m L(46.5,91.0)vs.43.60 pg/m L(33.75,60.2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血钙、血磷水平低于EH组(2.18±0.17 mmol/L vs.2.33±0.17 mmol/L和1.013±0.204 mmol/L vs.1.127±0.190 mmol/L,P<0.001)。(2)PA组中FGF23与与血磷水平呈负相关(r=-0.502,P=0.001),与PTH水平呈正相关(r=0.349,P=0.030)。(3)PA组中随着醛固酮水平的递增,FGF23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 PA患者FGF23水平显著上升,FGF23水平与血磷和PTH水平相关,且FGF23与高醛固酮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成纤维生长因子23 钙磷代谢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钙磷代谢水平及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王彬 陈珊 吴丹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24年第2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钙磷代谢水平及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ESR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通量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4例。常规组行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钙磷代谢水平及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ESR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通量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4例。常规组行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高通量组行HFHD治疗。对比两组钙磷代谢、甲状旁腺功能、微炎症反应、肾功能、并发症。结果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钙、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检测值均下降,而高通量组检测值较常规组低(P<0.05);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检测值均有所升高,而高通量组检测值较常规组低(P<0.05);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检测值均有所降低,而高通量组检测值较常规组低(P<0.05);高通量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HFHD治疗ESRD患者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钙磷代谢水平,改善甲状旁腺功能与肾功能,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ESRD) 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 钙磷代谢 甲状旁腺功能
原文传递
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及钙磷代谢疗效的meta分析
8
作者 林绮婷 谭荣韶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36期13-17,共5页
目的 系统评价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及钙磷代谢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中文数据库,以及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外文数据库关于使用骨化三醇对MHD患者微... 目的 系统评价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及钙磷代谢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中文数据库,以及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外文数据库关于使用骨化三醇对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钙磷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3月。治疗组以骨化三醇为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或安慰剂,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共72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62例,对照组36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SMD=-2.27,95%CI(-3.13,-1.42)]、白介素-6水平(IL-6)[SMD=-42.31,95%CI(-60.88,-23.74)]、甲状旁腺素(PTH)水平[SMD=-54.08,95%CI(-69.88,-38.2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治疗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74,95%CI(-2.85,-0.64),P=0.002];治疗组的血清钙(Ca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18,95%CI(0.10,0.25),P<0.000 01],治疗组的血清磷(P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5,95%CI(-0.11,0.02),P=0.15]。结论 骨化三醇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PTH水平有一定疗效,但可引起Ca2+水平升高,仍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炎症 骨化三醇 血液透析 维生素D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