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贺红光 黄亿芸 +4 位作者 曾春 吴潮清 叶琨 熊礼佳 彭小梅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7,共9页
目的调查研究环磷酰胺(CTX)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评估因CTX治疗效果不佳而调整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后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入选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1日经广西... 目的调查研究环磷酰胺(CTX)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评估因CTX治疗效果不佳而调整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后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入选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1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肾脏科肾活检确诊的228例IMN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均接受CTX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分析患者首次治疗获临床缓解的基线临床病理预测因素。结果首次CTX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228例IMN的总缓解例数(包括完全及部分缓解)为188例(82.5%),其中完全缓解(CR)141例(61.8%),CR的中位时间为8(6,12)个月,部分缓解(PR)的中位时间为3(1,4)个月。总体中位随访时间为25(13,43)个月。与缓解组比较,未缓解组患者血白蛋白水平较低,24 h尿蛋白量、血补体C3、C4水平较高,病理分期较轻(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基线血白蛋白、补体C4水平及病理分期是IMN患者获临床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24例未缓解患者调整用CNI治疗,6个月总缓解率为66.7%(16/24),12个月总缓解率为77.3%(17/22)。结论基线血白蛋白、血补体C4水平及病理分期是CTX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MN患者获临床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CTX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未获缓解患者调整CNI用药后仍能获得较高的缓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 随访研究 预后 环磷酰胺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特应性皮炎外用制剂合理应用及患者指导专家共识 被引量:18
2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 +4 位作者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皮肤科分会 李邻峰 马琳 李明 李妍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1-288,共8页
外用制剂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主要手段, 但目前国内对外用制剂的应用和患者指导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皮肤科分会... 外用制剂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主要手段, 但目前国内对外用制剂的应用和患者指导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皮肤科分会的部分专家以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和大量临床文献为基础, 结合专家临床经验, 制定特应性皮炎外用制剂的应用和患者指导共识, 旨在规范特应性皮炎外用制剂的应用, 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减少和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外用药 病人教育 湿润剂 糖皮质激素类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 共识
原文传递
Pharmacogenetic considerations for optimizing tacrolimus dosing in liver and kidney transplant patients 被引量:15
3
作者 Alessio Provenzani Andrew Santeusanio +8 位作者 Erin Mathis Monica Notarbartolo Manuela Labbozzetta Paola Poma Ambra Provenzani Carlo Polidori Giovanni Vizzini Piera Polidori Natale D'Alessandr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48期9156-9173,共18页
The introduction of tacrolimus in clinical practice has improved patient survival after organ transplant.However,despite the long use of tacrolimus in clinical practice,the best way to use this agent is still a mat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acrolimus in clinical practice has improved patient survival after organ transplant.However,despite the long use of tacrolimus in clinical practice,the best way to use this agent is still a matter of intense debate.The start of the genomic era has generated new research areas,such as pharmacogenetics,which studies the variability of drug response in relation to the genetic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es responsible for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or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a drug in the body.This variability seems to be correl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genetic polymorphisms.Genotyping is an attractive option especially for the initiation of the dosing of tacrolimus;also,unlike phenotypic tests,the genotype is a stable characteristic that needs to be determined only once for any given gene.However,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ies must show that genotype determination before transplantation allows for better use of a given drug and improves the safety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that medication.At present,research has been able to reliably show that the CYP3A5 genotype,but not the CYP3A4 or ABCB1 ones,can modify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tacrolimus.However,it has not been possible to incontrovertibly show that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s in the pharmacokinetic profile are linked with different patient outcomes regarding tacrolimus efficacy and toxicity.For these reasons,pharmacogenetics and individualized medicine remain a fascinating area for further study and may ultimately become the face of future medical practice and drug do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RMACOGENETICS calcineurin inhibitors TACROLIMUS LIVER TRANSPLANT Kidney TRANSPLANT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CYP3A4 CYP3A5 ABCB1
下载PDF
西罗莫司用于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安玉玲 张婷婷 蔡常洁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在减少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或环孢素)剂量并联用西罗莫司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复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2例,确诊复发后即将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减量并联合应用西罗莫司(3m...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在减少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或环孢素)剂量并联用西罗莫司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复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2例,确诊复发后即将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减量并联合应用西罗莫司(3mg/d,连用3d后改为1.5mg/d,按血药谷浓度4~8ng/ml调整用量)治疗;对照组12例,继续原免疫抑制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带瘤生存时间、排斥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带瘤生存时间分别为3~37个月(中位数17个月)和1~50个月(中位数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例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增加他克莫司用量排斥反应得以控制,对照组无患者发生排斥反应,两组排斥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脂血症发生率较高(50%),两组患者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罗莫司能显著延长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的带瘤生存时间,并不增加排斥反应发生率,为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罗莫司 肝细胞癌 肝移植 肿瘤复发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下载PDF
西罗莫司联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糖皮质激素耐药/依赖广泛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雯 冯一梅 +9 位作者 陈婷 姚浛 全瑶 饶军 高蕾 张诚 刘耀 高力 孔佩艳 张曦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16-722,共7页
目的观察西罗莫司联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治疗糖皮质激素耐药/依赖广泛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耐药/依赖的cGVHD患者,给予西罗莫司联合环孢素A/他克莫司治疗。结果①入组患者27例,男17例... 目的观察西罗莫司联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治疗糖皮质激素耐药/依赖广泛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糖皮质激素治疗耐药/依赖的cGVHD患者,给予西罗莫司联合环孢素A/他克莫司治疗。结果①入组患者27例,男17例,女10例,中位年龄36(19~56)岁。急性髓系白血病1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慢性髓性白血病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淋巴瘤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1例。HLA全相合同胞或亲缘供者移植14例,HLA全相合无关供者移植2例,HLA不全相合同胞或亲缘供者移植11例。②患者中位服药时间为1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0.1(12.9~46.1)个月。③随访6个月时,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2例,总反应率(ORR)为55.6%,6个月时无病生存率(PFS-6)、总生存率(OS-6)分别为88.9%(24/27)、100%。④随访12个月时,CR 5例,PR 11例,ORR为59.3%,PFS-12为62.9%(17/27),OS-12为100%。⑤亚组分析发现该方案对男供者的cGVHD更有效,对治疗口腔、皮肤、肝脏cGVHD疗效较好。⑥不良反应:新发高脂血症3例,血糖升高1例,腹胀/腹泻4例,口腔溃疡2例,血尿1例,药物性肝损伤1例,细菌感染3例,真菌感染3例,带状疱疹2例,均为1~2级,无新增巨细胞病毒、EB病毒感染。结论西罗莫司联合CNI治疗糖皮质激素耐药/依赖广泛型cGVHD的疗效及安全性较好,适合cGVHD的长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糖皮质激素耐药/依赖 西罗莫司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急性肾损伤标志物在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的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咏琦 朱艳 +4 位作者 郝胜 王平 朱光华 黄文彦 吴滢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300-130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标志物在评估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CNI)相关肾毒性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肾眦风湿科住院的儿童肾病综合征患儿共92例,男59例,女33例;年龄(5.67...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标志物在评估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中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CNI)相关肾毒性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肾眦风湿科住院的儿童肾病综合征患儿共92例,男59例,女33例;年龄(5.67±3.65)岁。其中单纯激素治疗的患儿66例为对照组,男44例,女22例;年龄(4.97±3.52)岁。激素联合环孢素(CsA)/他克莫司(FK506)治疗的患儿26例为观察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6.59±3.95)岁。以药物治疗前(0d)和治疗极早期(3d)、早期(1个月)、中期(3个月)和后期(6个月)为不同的观察时间点,比较血、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纤维连接蛋白(FN)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个生物学标志物在不同时间点的水平变化,并与传统检验指标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N-乙酰-β—D葡萄糖酐酶(NAG)对比观察其变化趋势。结果观察组血清NGAL(sNGAL)水平在CNI治疗6个月时间点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8.00±32.49)μg/L比(46.54±11.41)μg/L,t=2.115,P〈0.05];观察组尿TNF—α(uTNF-α)水平在CNI治疗6个月时间点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5±0.78)pg/μmol比(0.75±0.36)pg/μmol,t=1.840,P〈0.05];观察组尿液KIM-1(uKIM—1)在CNI治疗3个月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筹异有统计学意义[(0.15±0.03)ng/μmol比(0.33±0.07)ng/μmol,t=-2.077,P〈0.05];观察组尿液NGAL(uNGAL)在CNI治疗3个月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9±0.03)ng/μmol比(0.23±0.04)ng/μmol,t=-2.959,P〈0.05];血清TNF—α(sTNF—α)、尿液FN(uFN)、尿液RBP(uRBP)和尿液NAG(uNAG)水平任CNI治疗前后变化差异均无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 肾损伤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堡白 肾损伤分子-1 纤维连 接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和吗替麦考酚酯三联用药治疗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9
7
作者 苏白鸽 张宏文 +2 位作者 刘晓宇 肖慧捷 姚勇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6-60,共5页
背景少数病初即表现为激素耐药型的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较困难,对于无明确遗传因素证据患儿,临床多采用激素联合一种或多种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药物添加原则或规范的治疗方案。目的观察激素联合钙调磷酸酶抑... 背景少数病初即表现为激素耐药型的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较困难,对于无明确遗传因素证据患儿,临床多采用激素联合一种或多种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但目前尚无统一的药物添加原则或规范的治疗方案。目的观察激素联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对初治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设计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初治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儿,除外遗传因素后,分为A组(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三联治疗,三种药按先后顺序依次添加)、B组(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三联治疗,激素联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改为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3个月以上仍无效,最后三者联用)、C组(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因类固醇性糖尿病或青光眼停用激素)和D组(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美罗华),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主要观察指标尿蛋白转阴时间、尿蛋白阴性时间百分比、平均复发次数。结果39例患儿纳入分析,A、B、C、D组分别为16、8、3、12例。A、B、C、D组尿蛋白转阴率分别为75.0%(12/16)、75.0%(6/8)、100%(3/3)和75.0%(9/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平均尿蛋白转阴时间低于B、C组,尿蛋白阴性时间百分比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和D组间平均尿蛋白转阴时间和尿蛋白阴性时间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用药期间未报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少数原发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联合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三联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激素耐药型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吗替麦考酚酯
下载PDF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在性器官部位白癜风中的临床疗效及对TNF-α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少光 王晶晶 +6 位作者 雷勇 韩莉 刘勇 赵杏苗 卢丽瑾 谢立君 张红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8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在性器官部位白癜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机体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医院诊治的性器官部位白癜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窄谱中... 目的:观察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在性器官部位白癜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机体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医院诊治的性器官部位白癜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观察组联合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治疗,采用平衡法利用r技术其对TNF-α水平进行测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皮损面积、色素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损面积、色素积分、首次复色累及照射剂量、治疗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P<0.05)。结论:与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相比,性器官部位白癜风患者利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治疗能降低TNF-α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性器官部位 白癜风 治疗效果 TNF-Α水平
下载PDF
肝移植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饶伟萍 牛玉坚 +1 位作者 王宏宇 徐春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93-496,共4页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2年在武警总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术前尿酸正常、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患者,共286例,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肾功能、血糖、血脂,统计肝移植后高尿酸血症...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2年在武警总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术前尿酸正常、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患者,共286例,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肾功能、血糖、血脂,统计肝移植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53.5%(153/286)患者出现移植后高尿酸血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是总体肝移植后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预测因子(P=0.038),较高的BMI是女性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预测因子(P=0.027)。高尿酸血症组出现血脂升高比例为60.1%(92/153),高于正常尿酸组的39.1%(52/133)(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高,高龄是患者发生移植后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具有较高BMI的女性移植受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机会更大。术后高尿酸血症患者常伴发血清肌酐、血脂升高,应加强对患者随访,早发现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移植后高尿酸血症 血清肌酐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西罗莫司在肾移植术后早期计划性切换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洪锋 谢文卿 +4 位作者 吴建永 徐莹 余献平 任萍萍 陈江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2期3293-3297,共5页
目的 观察西罗莫司(SRL)替代钙调神经素免疫抑制剂(CNI)作为肾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稳定的患者抗排斥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开放性的临床对照研究,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共112例肾移... 目的 观察西罗莫司(SRL)替代钙调神经素免疫抑制剂(CNI)作为肾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稳定的患者抗排斥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开放性的临床对照研究,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共112例肾移植术后早期(3~6个月)肾功能稳定的患者纳入该研究,其中57例使用SRL替代CNI治疗作为试验组,另外55例继续使用CNI药物作为对照组,切换后霉酚酸酯和激素治疗剂量均无调整.所有患者至少随访24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纳入研究后1、6、12和24个月时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人/肾存活率、肾功能、血脂、血糖、肝功能、尿蛋白的改变,同时观察有无不良事件发生.结果 试验组采用SRL切换治疗后动态随访肾功能显示切换前、切换后1、6、12、24个月血肌酐水平分别为(117.0±16.3)、(89.2±24.7)、(87.6±23.8)、(86.1±20.4)、(86.7±19.7) μmol/L,切换后血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切换前(均P<0.05).对照组所有时间点均未显示肾功能改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试验组也较切换前显著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排斥反应共发生3例,试验组2例,对照组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切换后1个月血脂明显升高(P<0.05),经干预治疗后血脂与切换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切换后血红蛋白有一定下降,但在正常范围,此外发生低钾血症2例,口腔溃疡2例,轻度蛋白尿1例,经对症处理好转.在随访过程中,发生糖尿病共3例,试验组1例,对照组2例.结论 在肾移植术后早期对肾功能稳定的患者进行SRL替代CNI能进一步显著改善肾功能,随访期间急性排斥反应无增加,切换后血脂升高明显但容易控制,余未见其他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西罗莫司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早期切换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原文传递
雷帕霉素治疗肾移植术后慢性移植物肾病疗效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长希 陈思阳 +9 位作者 陈立中 刘龙山 费继光 邓素雄 邱江 李军 郑克立 吴培根 纪玉莲 朱兰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24-1926,共3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肾移植术后慢性移植物肾病(CA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起在本中心随访的31例CAN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从钙神经蛋白抑制剂(CNI)为主的方案转换成SRL为主的方案前后的血清肌酐值(Cr)变化,统计用药相...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肾移植术后慢性移植物肾病(CA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起在本中心随访的31例CAN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从钙神经蛋白抑制剂(CNI)为主的方案转换成SRL为主的方案前后的血清肌酐值(Cr)变化,统计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15名患者达到主要终点即恢复规律透析,8人肾功能改善,8人肾功能维持。其中高Cr0组(Cr0≥3mg/dl,n=12)有9人恢复透析,两人肾功能改善;低Cr0组(Cr0<3mg/dl,n=19)中5人恢复透析,8人肾功能维持,6人肾功能改善;两亚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3)。14人到达次要终点即停用SRL,其中5人因感染停用SRL,最终4人恢复透析,1人死于感染;9人因不良反应停用SRL改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后4人恢复透析,2人肾功能维持,3人肾功能改善。高脂血症(51.6%)、白细胞减少(41.9%)、口腔溃疡(29.0%)和肝功能损害(16.1%)是本研究中SRL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不良事件共13人次,包括脑出血死亡2例、感染死亡3例和需要住院治疗的肺部和泌尿道感染共8人次。结论CNI转换为SRL对部分CAN患者有效,在基线肌酐水平低于3mg/L的患者尤其明显;但SRL的应用必需注意高脂血症和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及其相关的脑血管意外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怕霉素 慢性移植物肾病 钙神经蛋白抑制剂 肾移植
下载PDF
多靶点治疗儿童狼疮肾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笑秋 殷蕾 +3 位作者 茅幼英 黄华 周征宇 周纬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07-611,共5页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A/他克莫司)治疗诱导期或维持期对霉酚酸酯耐药的儿童LN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肾脏风湿科门诊或病房采用糖皮质激素+霉酚酸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多靶点治疗诱导...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A/他克莫司)治疗诱导期或维持期对霉酚酸酯耐药的儿童LN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肾脏风湿科门诊或病房采用糖皮质激素+霉酚酸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多靶点治疗诱导期或维持期对霉酚酸酯耐药的10例LN患儿临床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多靶点治疗前后的SLEDAI分别为10.9±3.8和7.9±2.6、尿蛋白定量(24 h)分别为(4.0±2.0)g和(2.2±1.8) g、ESR分别为(78±10) mm/1 h和(54±8)mm/1 h,均有明显下降(P<0.01);血清白蛋白分别为(29±8)g/L和(34±8)g/L及补体C3水平分别为(0.41±0.20) g/L和(0.70±0.30) g/L,均有明显升高(P<0.05).6个月时完全缓解率为70%,总体有效率达到90%,24个月时完全缓解率为90%,1例因自行停药,病情恶化最终放弃治疗,其余9例均随访24个月.患儿不良反应少,1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血糖升高,1例转氨酶升高,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可治愈.结论 联合应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A/他克莫司)对霉酚酸酯诱导期及维持期治疗耐药的儿童LN快速且有效,诱导和维持期两药剂量均较低,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狼疮肾炎 霉酚酸酯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治疗
原文传递
心脏移植术后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同免疫抑制方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贾一新 孟旭 +5 位作者 李岩 韩杰 张海波 罗天戈 程虹 孙丽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脏移植后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免疫制方案调整策略的结果。方法:34例在心脏移植1年后随访期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诊断标准分类,进行3种不同的免疫抑制方案调整:①、降低环孢素A剂量,记为Lo-C组;②、转...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脏移植后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不同的免疫制方案调整策略的结果。方法:34例在心脏移植1年后随访期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诊断标准分类,进行3种不同的免疫抑制方案调整:①、降低环孢素A剂量,记为Lo-C组;②、转换为低剂量他克莫司,记为Lo-F组;③、转换为西罗莫司,记为S组。观察各组方案调整后的血肌酐(Scr)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趋势、血压、血脂、血糖变化情况及全部随访期的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3例患者存活并完成1年随访,1例死亡。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2/12)vs.5.9%(1/17)vs.20%(1/5)。各组Scr及GFR在免疫抑制方案替换后均有所改善,其中Lo-C组在替换后6个月和12个月时,Scr值比较替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F组在替换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Scr及GFR比较替换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在替换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Scr及GFR比较替换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罹患情况,Lo-C组在替换前后无变化;Lo-F组在替换后6个月较替换前糖尿病明显增多,而高脂血症减少;S组在替换后6个月较替换前高脂血症明显增多。结论:心脏移植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低剂量的钙调素抑制剂(CNI)或替换为西罗莫司(SLR)可改善肾功能,但相应排斥反应和代谢并发症的风险会加大,免疫抑制方案的调整仍须谨慎,并考虑个体情况和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肾功能 肾毒性 钙调素抑制剂 西罗莫司
下载PDF
含小剂量西罗莫司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移植肾功能不全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泳 张如霖 邱建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15-1020,共6页
目的观察以小剂量西罗莫司为主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对移植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9例(男44例、女15例)接受三联免疫抑制剂(霉酚酸制剂/咪唑立宾+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移植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减少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目的观察以小剂量西罗莫司为主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对移植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9例(男44例、女15例)接受三联免疫抑制剂(霉酚酸制剂/咪唑立宾+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移植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减少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剂量的同时加用小剂量西罗莫司(初始剂量0.5 mg/d,目标血药浓度为2~4 ng/mL),转换为四联免疫抑制剂方案治疗。记录西罗莫司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血药浓度的变化,分析药物转换前后血肌酐、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59例患者均完成四联免疫抑制剂治疗转换,至四联免疫抑制剂治疗调整完成时,西罗莫司血药浓度为(4.74±1.62)ng/mL;其中53例实现了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血药浓度降低,降低比例为(37.00±19.00)%。调整治疗后,患者血肌酐水平降低[(111.53±24.87)μmol/L vs(148.88±27.64)μmol/L,P<0.01],甘油三酯水平[(1.93±1.08)mmol/L vs(1.89±0.77)mmol/L,P>0.05]和胆固醇水平[(5.30±1.39)mmol/L vs(4.96±1.19)mmol/L,P>0.05]变化不明显。将59例患者分为早期转换组(肾移植术后1~23个月转换四联免疫抑制剂治疗,n=44)和晚期转换组(术后32~159个月转换四联免疫抑制剂治疗,n=15),早期转换组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患者比例高于晚期转换组[77.27%(34/44)vs 40.00%(6/15),P<0.05];早期转换组血肌酐水平较转换前降低[(106.41±19.78)μmol/L vs(151.43±28.68)μmol/L,P<0.05],晚期转换组血肌酐水平降低不明显[(126.53±32.18)μmol/L vs(141.40±24.76)μmol/L,P>0.05]。结论减少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的同时增加小剂量西罗莫司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可显著改善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不全,且不会增加血脂异常不良反应,并且对于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不全患者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功能不全 西罗莫司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四联疗法
下载PDF
Systemic meta-analysis assessing the short term applicability of early conversion to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inhibitors in kidney transplant 被引量:1
15
作者 Jayant Kumar Isabella Reccia +3 位作者 Tomokazu Kusano Bridson M Julie Ajay Sharma Ahmed Halawa 《World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2017年第2期144-151,共8页
AIM To consolidate the present evidence of effectiveness in renal functioning and graft survival following early introduction of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 inhibitors with or without calcineurin inhibitors(C... AIM To consolidate the present evidence of effectiveness in renal functioning and graft survival following early introduction of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 inhibitors with or without calcineurin inhibitors(CNIs) in renal transplant recipients.METHODS We analysed the current literature following PROSPERO approval describing the role of immunosuppressive agent, m TOR inhibitors as an alternative to CNI within six months of renal transplant by searching the Pub Med, EMBASE, Cochrane, Crossref, and Scopus using Me SH terms. RESULTS Six articles of early withdrawal of CNI and introduction of m TOR-inhibitors within six months of renal transplantation were sought.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 and serum creatinin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m TOR inhibitor group with equivalent survival at 12 mo, even though Biopsy Proven Acute rej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m TOR-inhibitor group. CONCLUSION The evidence reviewed in this meta-analysis suggests that early introduction m TOR-inhibitors substantial CNI minimization. The m TOR inhibitors such as everolimus and sirolimus, due to their complementary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favourable nephrotoxicity profile; better glomerular filtration, lower serum creatinine with equivalent survival. Having said that, due to the higher rejection rate, may influence the use of these regimens to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high immunological risk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ERSE events calcineurin inhibitors GRAFT failure Kidney transplantation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inhibitors
下载PDF
Reversible Chronic Interstitial Nephritis Induced by Tacrolimus —Tacrolimus Chronic Interstitial Nephritis 被引量:1
16
作者 Kamel El-Reshaid Shaikha Al-Bader 《Open Journal of Nephrology》 CAS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Calcineurin inhibitors (CNI) are potent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in prophylaxis against graft rejection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including primary glomerulopathies. Previous research showed reversible;acute afferent ar... Calcineurin inhibitors (CNI) are potent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in prophylaxis against graft rejection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including primary glomerulopathies. Previous research showed reversible;acute afferent arteriolar vasculopathy and irreversible chronic interstitial fibrosis associated with CNI nephrotoxicity. In this case report we describe a patient, with minimal change disease, that had developed chronic and progressive renal disease while receiving therapeutic dose of Tacrolimus. His serum creatinine had reached 537 umol/L and his nephrotic state worsened. Kidney biopsy showed chronic interstitial nephritis. Tacrolimus was discontinued and he was treated with 1 mg/kg prednisone in addition to 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 1 g twice daily. By the 2<sup>nd</sup> month;serum creatinine returned to normal and by the 3<sup>rd</sup> month serum albumin too. After 1 month of therapy;the dose of Prednisone was tapered down gradually till 5 mg daily by the end of 3<sup>rd</sup> month. Moreover, the dose of MMF was reduced to 500 mg X2 by the end of 3<sup>rd</sup> month. After 2 years of follow up;he remained stable and without relapse of NS or renal failure. In conclusion, reversible renal disease, due to chronic interstitial nephritis can be induced by CNI which is amenable to treatment with Prednisone and MM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cineurin inhibitors Mycophenolate Mofetil TACROLIMUS Interstitial Nephritis Minimal Change Disease Nephrotic Syndrome
下载PDF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家速 刘枫 李兆申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4-1418,共5页
急性胰腺炎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尽管使用了多种预防性措施,其仍是临床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近年来,钙调磷酸酶在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受到关注,其特异性抑制剂为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提供了新的很有前... 急性胰腺炎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尽管使用了多种预防性措施,其仍是临床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近年来,钙调磷酸酶在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受到关注,其特异性抑制剂为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提供了新的很有前景的方向。本文就近年来钙调磷酸酶及其抑制剂与ERCP术后胰腺炎预防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急性胰腺炎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发病机制 预防
下载PDF
一例环孢素引起外周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叶晓兰 唐崑 《上海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57-59,共3页
目前,关于环孢素引起的外周神经系统损害报道甚少,其具体机制也尚不明确。环孢素引起的外周神经系统损害似乎与血药浓度无关,只有在停用药物后神经系统损害方可减轻或消失。本文通过对一例57岁膜性肾病患者服用环孢素一个月后引起外周... 目前,关于环孢素引起的外周神经系统损害报道甚少,其具体机制也尚不明确。环孢素引起的外周神经系统损害似乎与血药浓度无关,只有在停用药物后神经系统损害方可减轻或消失。本文通过对一例57岁膜性肾病患者服用环孢素一个月后引起外周神经病变、停药后症状才缓解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期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神经系统损害
下载PDF
西罗莫司替换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老年亲属供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功能减退的疗效 被引量:4
19
作者 丰贵文 李金锋 +3 位作者 王跃 庞新路 尚文俊 刘磊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4期194-196,共3页
目的观察西罗莫司替换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治疗老年亲属供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功能减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病理检查证实为CNI药物肾毒性(11例)和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13例)并出现慢性移植肾功... 目的观察西罗莫司替换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治疗老年亲属供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功能减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病理检查证实为CNI药物肾毒性(11例)和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13例)并出现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的24例老年亲属供肾肾移植受者,将原有免疫抑制方案环孢素(CsA)或他克莫司(FK506)+麦考酚吗乙酯(MMF)+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调整为西罗莫司+MMF+激素,观察用西罗莫司替代CNI后受者的排斥反应、肺部感染发生率,药物替换后1、3、6个月受者血清肌酐(Scr)水平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出现CNI药物肾毒性的受者药物转换前及转换后1、3、6个月Scr分别为(190±27)μmol/L、(166±32)μmol/L、(145±46)μmol/L和(110±56)μmol/L,与替换前比较,替换后1、3、6个月受者Scr水平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出现CAN的受者药物替换前及替换后1、3、6个月Scr水平分别为(175±43)μmol/L、(171±38)μmol/L、(180±40)μmol/L和(185±62)μmol/L,替换后1、3、6个月患者Scr水平和替换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硬化率〈30%的10例受者中有6例Scr水平较替换前下降25%;硬化率30%~50%的3例受者中,仅1例Scr水平较替换前下降25%,余2例肾功能无改善。替换治疗期间所有受者均未发生排斥反应及肺部感染,人、肾存活均率为100%。结论西罗莫司替换CNI治疗肾毒性效果良好,治疗CAN欠佳,其疗效主要取决于开始替换治疗的早晚和肾小球硬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西罗莫司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环孢素 他克莫司
下载PDF
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的儿童原发性IgA肾病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20
作者 夏华 文煜冰 +5 位作者 陈朝英 涂娟 李华荣 耿海云 王楠楠 黄永莉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探讨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的儿童原发性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的原发性IgAN患... 目的探讨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的儿童原发性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的原发性IgAN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初始治疗6个月后尿蛋白是否转阴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随访终点事件定义为蛋白尿减少小于50%或达到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采用MedCalc软件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肾脏累积生存率的差异。结果研究期间在该院肾脏内科住院的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N的患儿共127例,其中57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被纳入本研究,占总IgAN患儿的44.9%。57例患儿中,病理分级Lee氏Ⅲ级33例(57.9%),Lee氏Ⅲ级以下11例(19.3%),Lee氏Ⅲ级以上13例(22.8%)。随访时间为4.0(3.0,5.8)年。57例患儿中46例(80.7%)初始治疗有效(有效组),11例(19.3%)初始治疗无效(无效组)。与有效组比较,无效组起病时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比例更高(7/11比13/46,χ^(2)=4.878,P=0.027),肾功能恢复时间更长[1.0(0.4,4.7)个月比0.5(0.2,0.8)个月,Z=-2.031,P=0.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有效组比较,无效组患儿Lee氏Ⅲ级以上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1比8/46,χ^(2)=3.971,P=0.046)。Lee氏Ⅲ级以上患儿牛津病理分型中毛细血管内细胞增殖(E1)(11/13比20/44,χ^(2)=6.204,P=0.013)、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或球囊粘连(S1)(12/13比17/44,χ^(2)=11.566,P=0.001)、细胞和/或细胞纤维性新月体形成且≥25%(C2)(9/13比7/44,χ^(2)=14.131,P=0.001)与Lee氏Ⅲ级及以下患儿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7例患儿中,2例发生终点事件,均为尿蛋白未缓解,没有患儿进展到ESRD。无效组加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s,CNIs)后,至随访终点,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组肾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肾小球肾炎 IgA 病理学 临床 预后 蛋白尿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