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中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吴昊 朱玉春 +1 位作者 韩旭 徐东风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第10期983-98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单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行MSCT检查,并应用多平面重组法(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和容积成像法(volume render...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单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行MSCT检查,并应用多平面重组法(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和容积成像法(volume rendering,VR)后处理技术重建后进行Schatzker分型,与手术分型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临床诊断SchatzkerⅠ型8例,Ⅱ型16例,Ⅲ型11例,Ⅳ型9例,Ⅴ型7例,Ⅵ型9例;MSCT横断轴位分型诊断准确率为76.7%(46/60),VR技术分型诊断准确率为85.0%(51/60),均低于MPR技术分型诊断准确率[100%(60/60)](P<0.01),CT横断轴位和VR图像分型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扫描后应用MPR技术进行重建,可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准确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SCHATZKER分型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胰腺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之怀 沈龙山 +1 位作者 刘三春 单连强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956-95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胰腺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胰腺癌病人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运用MSCT动态三期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肿瘤定位诊断基础上,观察周围组织结构受侵犯程度和转移情况;对...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在胰腺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胰腺癌病人的CT表现和临床资料,运用MSCT动态三期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肿瘤定位诊断基础上,观察周围组织结构受侵犯程度和转移情况;对其中12例行手术的胰腺癌胰周主要血管受侵情况进行术前评估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22例胰腺癌中,周围血管受侵19例,胃十二指肠肠壁受侵4例,淋巴结转移6例,肝脾转移11例;CT评估主要血管受侵准确性为88.9%。结论:MSCT增强扫描结合后处理技术能够较准确诊断胰腺癌,为临床术前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动态增强扫描 后处理技术
下载PDF
应用64排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喻敬恩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20期3505-350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64排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就诊的疑似肋骨骨折60例胸部外伤患者。均行DR摄片,并行64排螺旋CT轴位检查、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等后处理技术检查,比较... 目的探讨应用64排螺旋CT多种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就诊的疑似肋骨骨折60例胸部外伤患者。均行DR摄片,并行64排螺旋CT轴位检查、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等后处理技术检查,比较后处理技术方法对肋骨骨折、骨折数量尤其是隐匿性骨折检出情况。结果影像学检查及复查确诊肋骨骨折146处,CT轴位、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例数检出率分别为96.00%和98.00%,显著高于X线平片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数量检出率为99.32%,高于X线平片、CT轴位的69.18%和8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诊情况:X线平片漏诊7例,36处,其中以肋软骨附近漏诊最多,占66.67%%;CT轴位漏诊2例、16处,分别是肋软骨附近4处,第1肋骨3处,腋段肋骨3处,膈下肋骨2处,前肋4处;CT后处理技术未漏诊,可疑骨折数1处。结论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肋骨骨折以及骨折数量检出率高,能有效降低漏诊率,弥补X线平片、CT轴位存在的不足,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肋骨骨折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后处理及变窗技术分析胃肠道急腹症患者临床特征 被引量:11
4
作者 毛德茂 秦俭 +1 位作者 修志刚 罗艺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3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究应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及变窗技术分析胃肠道急腹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12例胃肠道急腹症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进行CT检查,通过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不同窗宽... 目的探究应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及变窗技术分析胃肠道急腹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12例胃肠道急腹症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进行CT检查,通过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不同窗宽窗位技术(肝窗、腹窗、宽窗、脂肪窗)观察CT图像,分析原发病变段管壁水肿增厚、游离气体在多窗下显示率差异。结果穿孔发生位置以胃最多[46.43%(52/112)],小肠最低[5.36%(6/112)]。阑尾、结肠、直肠穿孔部位的原发病变段管壁水肿增厚及直肠、阑尾区的气腹征以腹窗最好,胃、十二指肠、小肠、阑尾、结肠、直肠分别在肝窗、腹窗、脂肪窗中显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膈下的气腹征以宽窗最好,肝门、肝纵裂、胆囊窝以肝窗最好,肝肾隐窝、网膜囊、前腹壁(脐旁)、肠系膜内以脂肪窗最好,游离气体在肝窗、腹窗、宽窗、脂肪窗中显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急腹症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及变窗技术分析,有利于及早进行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 变窗技术 胃肠道急腹症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巫恒平 仲建全 郭欢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835-837,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我院25例疑似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行多层螺旋CT扫描,采用MPR、Min IP、VR及VE等后处理技术,分析并比较其在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经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我院25例疑似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行多层螺旋CT扫描,采用MPR、Min IP、VR及VE等后处理技术,分析并比较其在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经临床纤维支气管镜证实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25例患儿均获得清晰的CT图像及后处理图像,多平面重建(MPR)对异物显示较佳,显示率为100%(25/25),容积再现(VR)能明确异物的位置及与气管的关系,显示率为97%(24/25),最小密度投影(Min IP)对异物的测量较精确,显示率为97%(24/25),及仿真内窥镜(VE)能准确显示异物在气管内的位置及对气管的堵塞情况。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准确率较高,可成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支气管 小儿 异物 多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技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人工听骨链重建术前听骨链完整性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魏璐璐 吉文伟 黄维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对中耳炎患者人工听骨链重建术前听骨链完整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人工听骨链重建术前行MSCT检查的慢性或胆脂瘤中耳炎患者7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完成M...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对中耳炎患者人工听骨链重建术前听骨链完整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人工听骨链重建术前行MSCT检查的慢性或胆脂瘤中耳炎患者7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完成MSCT检查和手术治疗,将扫描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MPR)、仿真内窥镜(VE)及容积重现(VR)等重建处理,并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三种处理技术对听骨链各部位完整性的术前诊断价值。结果 MPR、VE及VR对锤骨和砧骨畸形诊断准确性大致相近,均显示出良好准确性,其中VR对锤骨颈准确率优于MPR,对锤骨头准确率优于VE;同时MPR对砧镫关节和镫上畸形诊断效果较VE和VR具有一定优势。结论MPR、VE及VR均为常用MSCT后期处理技术,用于慢性中耳炎患者听骨链术前完整性评估均具有良好价值,在常规图像基础上结合多种后期处理技术可提升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听骨链完整性 听骨链重建术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在肿瘤样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张颖 林文宇 +5 位作者 方伟军 刘岘 刘波 张晖 宋敏 任会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43-1945,共3页
目的分析肿瘤样支气管结核在16层螺旋CT扫描及其后处理图像中的影像特征,评价1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肿瘤样支气管结核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肿瘤样支气管结核25例,使用东芝16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后处理并行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其影像... 目的分析肿瘤样支气管结核在16层螺旋CT扫描及其后处理图像中的影像特征,评价1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肿瘤样支气管结核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肿瘤样支气管结核25例,使用东芝16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后处理并行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肿瘤样支气管结核在16层螺旋CT上可分为如下4型:(1)支气管腔内结节型;(2)支气管腔内团块型;(3)支气管腔外压迫型;(4)肺门区团块型。其影像学有以下特点:(1)支气管结核所致管壁多为不规则增厚,其管壁外径未见增大,内径缩小;(2)结节、团块样结核灶增强为环形强化;(3)支气管结核病变区与正常支气管界限不清。结论 16层螺旋CT对显示肿瘤样支气管结核的累及范围及影像特点有一定的优势,轴位扫描结合后处理重建图像能显示气管、支气管整体改变,使观察更为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样支气管结核 后处理技术 16层螺旋ct
下载PDF
应用MSCT后处理技术对眼眶外伤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岳忠彬 梁勇 黄再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1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对眼眶外伤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到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58例眼眶外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MSCT和MSCT后处理技术处理,以手术诊断为标... 目的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对眼眶外伤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到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58例眼眶外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MSCT和MSCT后处理技术处理,以手术诊断为标准,总结不同检查方法对眼眶外伤性骨折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并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常规MSCT和MSCT后技术处理检查对外伤性眼眶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84.48%和100.00%,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0.69%和89.66%,MSCT后处理技术检查对外伤性眼眶骨折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MSCT检查(χ2=9.757,P=0.002;χ2=6.562,P=0.010),在MSCT检查中,眶壁连续性中断、粉碎与移位、脂肪疝形成、筛窦、上颌窦可见积液。眼眶上壁骨折常显示脑挫裂伤、颅内出血以及硬膜外血肿形成。眼眶下壁骨折提示眼眶内结缔组织可经由骨折破损处突入上颌窦,多个层面均可表现为近地侧液体密度影伴液平,以泪滴征最为典型。而眼眶内侧壁骨折可见眼眶内壁连续性中断,存在内直肌挫伤,表现为内直肌不均匀增粗,密度不均匀增高。眼眶外侧壁骨折主要表现为骨质结构不连续,其间可见骨折碎片影,颧蝶缝增宽。进一步MSCT后处理技术检查提示,眼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移位,有些直接看到骨折线,可还表现眶壁曲度异常和眶壁凹陷;且部分骨折处可显示局部软组织增厚,眼肌增粗或嵌顿移位,眼球突出和眶内积气等。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外伤性眼眶骨折的检出和诊断符合率均较常规MSCT高,且对隐匿但实际存在的骨折线以及其周围组织情况更能清晰地立体显示,更有利于临床医生进行观察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眼眶外伤性骨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128层螺旋CT薄层后处理技术在肾肿瘤诊断及手术方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刘三春 沈龙山 +2 位作者 周之怀 祁英 谢海龙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525-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薄层后处理技术在肾肿瘤诊断及手术方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肾肿瘤病人20例,运用128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肿瘤定位诊断的基础上,观察周围组织结构受侵犯程度和转移情...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薄层后处理技术在肾肿瘤诊断及手术方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肾肿瘤病人20例,运用128层螺旋CT薄层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肿瘤定位诊断的基础上,观察周围组织结构受侵犯程度和转移情况,对20例肾肿瘤病人周围组织受侵情况进行术前手术方式评估,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经手术证实,128层螺旋CT薄层后处理技术对R.E.N.A.L评分和TNM分期判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和90.0%,对术前手术方式评估的准确率达100%。结论:128层螺旋CT薄层后处理技术能够较准确地诊断肾肿瘤,为临床手术方式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128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R.E.N.A.L系统评分 TNM分期
下载PDF
双能量CT的基本原理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峰 朱月香 +2 位作者 崔书君 杨飞 汤林梦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2期198-202,共5页
双能量CT(DECT)作为近几年影像学领域比较热门的一个研究方向,弥补了常规CT在疾病诊断中的部分不足,为疾病诊断、分期及治疗提供了更多影像学依据。本文概述DECT的基本原理、实现途径及近期研究进展,介绍DECT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 双能量CT(DECT)作为近几年影像学领域比较热门的一个研究方向,弥补了常规CT在疾病诊断中的部分不足,为疾病诊断、分期及治疗提供了更多影像学依据。本文概述DECT的基本原理、实现途径及近期研究进展,介绍DECT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基本原理 后处理技术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四肢骨关节骨折影像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秋美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8期190-192,共3页
目的为了提高临床对四肢骨关节骨折的检出率,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随机原则的相关要求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来该院就诊的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中方便选取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先接... 目的为了提高临床对四肢骨关节骨折的检出率,探讨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根据随机原则的相关要求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来该院就诊的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中方便选取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先接受数字化X线摄影(DR)平片检查再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同时展开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阴影显示(SSD)和容积再现三维成像(VRT)技术等对后处理技术,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四肢骨关节骨折检出率的差异。结果研究表明,入组患者中共发现骨折170处,其中经DR检查发现123根骨折,检出率为123/170(72.35%),经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检查发现,MPR、SSD和VRT发现骨折依次为163根、169根和170根,检出率依次为95.88%、99.41%和100.00%,两种检查方法进行配对检验发现,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四肢骨关节骨折的准确率显著高于数字化X线摄影平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2,P<0.05)。结论四肢骨关节骨折应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进行诊断,不仅无创,而且准确率高,能够明显降低漏诊和误诊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关节骨折 多层螺旋ct 影像诊断 后处理技术
下载PDF
双源CT容积测定评估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洪斌 陆超 梁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82-85,共4页
目的应用双源CT后处理技术计算肺癌患者吸气末和呼气末容量参数,并与传统肺功能检查(PFT)参数相对比,探讨其评价肺功能中的意义。方法对32例肺癌患者,术前1周内行肺功能检查及深吸气相和深呼气胸部CT扫描,采用SIEMENS工作站Volume及Pulm... 目的应用双源CT后处理技术计算肺癌患者吸气末和呼气末容量参数,并与传统肺功能检查(PFT)参数相对比,探讨其评价肺功能中的意义。方法对32例肺癌患者,术前1周内行肺功能检查及深吸气相和深呼气胸部CT扫描,采用SIEMENS工作站Volume及Pulmo模块软件进行扫描后处理,得到吸气末和呼气末的肺容积。将CT后处理数据与肺功能检查主要数据相比较,采用Pearson分析相关性。结果肺癌患者术前吸气相和呼气相全肺容积差值(Vin-Vex)与肺总量(TLC)、第1秒用力肺活量的实测值FEV1、用力肺活量实际值(FVC)呈正相关(r=0.80、0.91和0.82,均P<0.05),CT扫描获得的吸气相容积值(Vin)与肺总量(TLC)呈正相关(r=0.91,P<0.05)。呼气相全肺容积值(Vex)与残气量(Rv)呈正相关(r=0.79,P<0.05)。结论 CT后处理技术在肺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对肺癌患者肺功能的评估提供新的可能,可以作为常规肺功能检查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t后处理技术 肺功能 双源ct
下载PDF
256层CT动态增强及后处理技术在胃癌术前TN分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国权 郝建成 +2 位作者 范元军 怀建国 温骞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通过256层CT动态增强(MSCT)及后处理技术对胃癌术前进行T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TN分期对照,探讨MSCT检查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未经治疗和无远处转移的56例胃癌患者术前行MSCT检查,通过动态增强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显... 目的:通过256层CT动态增强(MSCT)及后处理技术对胃癌术前进行T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TN分期对照,探讨MSCT检查在胃癌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未经治疗和无远处转移的56例胃癌患者术前行MSCT检查,通过动态增强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浸润深度、胃周侵犯情况及邻近淋巴结,进行术前T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256层MSCT术前TN分期与术后病理TN分期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5.71%、80.36%,MSCT术前TN分期与术后病理TN分期均有较高的一致性(K=0.72,χ2=72.90,P<0.05;K=0.73,χ2=156.80,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前行MSCT检查对指导临床根治性手术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后处理技术 胃癌 病理 TN分期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肺部后处理重建技术在非肺癌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加良 陈文宇 +4 位作者 吕晓东 方志仙 孙延豹 杨芝萍 刘倬达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33期10-13,18,169,共6页
目的探讨64排胸部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非肺癌性肺结节中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8例肺原位腺癌患者和45例非肺癌患者的64排螺旋CT肺部后处理重建影像资料,比较和总结两者的影像学特征。结... 目的探讨64排胸部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非肺癌性肺结节中诊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12月期间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8例肺原位腺癌患者和45例非肺癌患者的64排螺旋CT肺部后处理重建影像资料,比较和总结两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1)非肺癌患者肺部CT后处理重建影像以实性结节多见,周围不规则、边缘毛刺征、血管丛集征和空泡征等少见,纵隔窗显示、病灶钙化和病灶强化等多见。肺原位腺癌患者则以磨玻璃结节多见,周围不规则、边缘毛刺征、血管丛集征和空泡征等多见,未见纵隔窗显示、病灶钙化和病灶强化等,两者在上述影像学特征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两组在周围花瓣征和胸膜凹陷征等影像学表现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64排螺旋肺部CT后处理重建技术能更清晰地了解肺小结节的细微影像改变,对判断小结节性质提供了更多的影像学依据,如能进一步与临床资料结合分析,则能有效提高肺结节诊治的临床决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后处理重建技术 肺结节 非肺癌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64排CTA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时胜利 陈志平 冯东曚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8期1288-1290,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CTA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及后处理重建方法。方法收集整理郑州市儿童医院2010年4月-2012年3月期间经64排心脏CTA检查患儿的临床及CT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64排CTA后处理诊断方法。结果 73例经64排CT... 目的探讨64排CTA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及后处理重建方法。方法收集整理郑州市儿童医院2010年4月-2012年3月期间经64排心脏CTA检查患儿的临床及CT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64排CTA后处理诊断方法。结果 73例经64排CTA检查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均能明确诊断,其中复杂先心病40例,有房间隔缺损者17例,有室间隔缺损者43例,有动脉导管未闭者7例,有肺动脉狭窄者5例,先天性肺动脉闭锁1例,有右室流出道狭窄者22例,有肺静脉异位引流者3例,有主动脉狭窄者2例,永存左上腔静脉4例,右位主动脉弓3例。与彩超及手术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64排CTA扫描及后处理重建,对先天性心脏病能够作出明确诊断,图像直观细腻逼真,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ctA 图像后处理重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分节段图像后处理
原文传递
儿童气管异物低剂量CT扫描及后处理图像诊断价值的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梁慧 任庆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8期1315-1317,1320,共4页
目的探讨CT低剂量扫描及后处理图像质量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气道异物患儿行MSCT扫描,CT扫描参数为100kV,40~80mA,层厚5mm,间距5mm,螺距0.396,扫描后进行层厚0.625mm,间隔0.625mm重建,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 目的探讨CT低剂量扫描及后处理图像质量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气道异物患儿行MSCT扫描,CT扫描参数为100kV,40~80mA,层厚5mm,间距5mm,螺距0.396,扫描后进行层厚0.625mm,间隔0.625mm重建,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CT仿真支气管内窥镜(CTVB)。并与支气管内窥镜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96例气管支气管异物均获得满意的后处理图像,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的诊断准确性为97.9%,异物定位与支气管镜检相符97.9%。其中MPR(包括CPR)及MinIP在显示异物本身和局限性气管、支气管阻塞最好。结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可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但不能用单一的后处理技术,应该将轴位和多种后处理技术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本病的直接征象是显示异物本身,而局限性支气管阻塞需结合其他征象才能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后处理图像 异物 气管 儿童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MSCT)联合后处理技术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令胜 陈伟棠 刘朝晖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718-719,共2页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联合后处理技术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进行踝关节骨折诊断治疗的患者98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MSCT检查,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比较常规MSCT检查和MSCT联合后处理技术对踝关节骨折诊断...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联合后处理技术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进行踝关节骨折诊断治疗的患者98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MSCT检查,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比较常规MSCT检查和MSCT联合后处理技术对踝关节骨折诊断情况。结果:98例患者在进行MSCT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后共发现骨折119处,其中外踝骨折31处,内踝骨折28处,后踝骨折13处,跟骨骨折18处,距骨骨折14处,踝关节粉碎性骨折15处。而常规MSCT对98例患者共诊断出111处骨折,漏诊8处,诊断准确率仅为93.28%。结论:MSCT联合后处理技术能够明显提高踝关节骨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漏诊和误诊,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踝关节骨折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迦童 魏罡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36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30例疑似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及后处理重建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30例疑似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及后处理重建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容积再现(VR)技术、最小密度投影(MinIP)技术以及仿真内窥镜(VE)技术。患儿均接受经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观察分析30例患儿MPR技术、VR技术、MinIP技术及VE技术的异物显示情况。结果 30例疑似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均可得清晰CT图像及后处理图像,MPR技术显示异物30例,异物显示率达100.00%(30/30),VR技术显示异物29例,异物显示率达96.67%(29/30),MinIP技术显示异物28例,异物显示率达93.33%(28/30),VE技术显示异物27例,异物显示率达90.00%(27/30)。结论 64排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应用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确切,且图像分辨率高,其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快速性及无创性的优势,可作为临床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及手术取物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后处理重建技术 小儿 气管 支气管
下载PDF
64排容积CT后处理技术对输尿管梗阻的诊断 被引量:4
19
作者 万书友 侯明杰 杜灵艳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4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输尿管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至2013年6月间90例经临床确诊输尿管梗阻病例,所有病例均行64排容积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ting,MPR)、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 tech...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输尿管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至2013年6月间90例经临床确诊输尿管梗阻病例,所有病例均行64排容积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ting,MPR)、容积重建(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等处理。结果 90例输尿管梗阻中78例由于输尿管结石所致,邻近器官压迫5例,输尿管癌或膀胱癌4例,先天畸形2例,输尿管炎1例。结论 64排容积CT平扫及多种后处理技术对输尿管梗阻病因及定位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后处理技术
下载PDF
CT后处理技术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像学特征
20
作者 豆小建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6期95-97,共3页
目的:分析CT后处理技术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山东省宁津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应用CT平扫技术和CT后处理技术进行检查。比较两... 目的:分析CT后处理技术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山东省宁津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应用CT平扫技术和CT后处理技术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技术的检出率、合并其他损伤情况及影像学特征。结果:CT后处理技术的检出率高于CT平扫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例患者中,视神经管周围骨折5例(19.23%)、眼眶骨折2例(7.69%)、神经管受到压迫3例(11.54%)、眼眶积气2例(7.69%)。CT后处理技术通过多平面三维重建图像观察到患者眼环呈完整性;通过神经走行的斜位重建分析,可了解患者视神经损伤情况;矢状位可以观察患者上直肌、下直肌、斜肌的损伤情况,CT后处理技术能够全方位观察患者视神经损伤情况,影像学特征较直观。结论:CT后处理技术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直观、立体地观察患者的损伤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ct后处理技术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