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在肺部孤立性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SPN患者70例,将患者CT常规扫描与动态增强扫描的结果进行分析,以...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在肺部孤立性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SPN患者70例,将患者CT常规扫描与动态增强扫描的结果进行分析,以病理穿刺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结果,对比常规与动态增强扫描的CT值变化。结果 SPN在病理穿刺诊断结果中,良性46例,恶性24例。SPN在CT动态增强扫描中,良性43例,恶性27例,与病理穿刺诊断比较,误诊率与漏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动态增强扫描的敏感度为93.02%,特异度为77.78%,阳性预测值为86.96%,诊断符合率为87.14%。恶性SPN的常规扫描(25.52±11.39 Hu vs.13.24±5.79 Hu)与动态增强扫描CT值(79.38±7.68 Hu vs.17.49±5.63 Hu)均明显高于良性SPN,良性与恶性SPN动态增强扫描CT值改变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扫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技术能够准确鉴别诊断SPN的良恶性。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肝硬化(HC)合并原发性肝癌(PLC)患者CT动态增强扫描变化,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7月我院125例HC患者资料,所有受试者均行病理组织学检测及CT动态增强扫描,统计所有患者病灶大小及分布情况,CT动态增强...目的观察肝硬化(HC)合并原发性肝癌(PLC)患者CT动态增强扫描变化,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7月我院125例HC患者资料,所有受试者均行病理组织学检测及CT动态增强扫描,统计所有患者病灶大小及分布情况,CT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病灶检出情况,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对HC患者PLC的诊断价值、HC患者与HC并PLC患者血流灌注参数大小及不同肝功能CTP分级下血流灌注参数变化。结果125例HC患者共检出161个病灶,其中直径<1 cm 8个,1~3 cm 53个,4~5 cm 63个,>5 cm 37个,肝右前叶、肝右后叶者居多,分别为45及69个;CT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检出病灶149个,检出率92.55%;门脉期检出病灶134个,检出率83.23%;延迟期检出病灶142个,检出率88.20%;125例HC患者中病理学检查显示75例PLC阳性,50例PLC阴性,CT动态增强扫检测HC并PLC的敏感度为94.67%,特异度为94.00%,准确率为94.40%,阳性预测值为95.95%,阴性预测值为92.16%,Kappa值为0.884,具有较高的一致性;HC组HAP、HPI值均显著低于HC并PLC组,PVP、TLP值均显著高于HC并PLC组(P<0.05);125例HC并PLC患者中CTP A级41例,CTP B级46例,CTP C级38例,CTP A级HAP、HPI值显著低于CTP B、C级(P<0.05),PVP、TLP值均显著高于CTP B、C级(P<0.05),CTP B级HPI值与CTP C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可多方位多角度显示HC病灶情况,且对PLC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中肝脏血流灌注参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PLC诊断和肝功能分级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在肺部孤立性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SPN患者70例,将患者CT常规扫描与动态增强扫描的结果进行分析,以病理穿刺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结果,对比常规与动态增强扫描的CT值变化。结果 SPN在病理穿刺诊断结果中,良性46例,恶性24例。SPN在CT动态增强扫描中,良性43例,恶性27例,与病理穿刺诊断比较,误诊率与漏诊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动态增强扫描的敏感度为93.02%,特异度为77.78%,阳性预测值为86.96%,诊断符合率为87.14%。恶性SPN的常规扫描(25.52±11.39 Hu vs.13.24±5.79 Hu)与动态增强扫描CT值(79.38±7.68 Hu vs.17.49±5.63 Hu)均明显高于良性SPN,良性与恶性SPN动态增强扫描CT值改变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扫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成像技术能够准确鉴别诊断SPN的良恶性。
文摘目的观察肝硬化(HC)合并原发性肝癌(PLC)患者CT动态增强扫描变化,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7月我院125例HC患者资料,所有受试者均行病理组织学检测及CT动态增强扫描,统计所有患者病灶大小及分布情况,CT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病灶检出情况,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对HC患者PLC的诊断价值、HC患者与HC并PLC患者血流灌注参数大小及不同肝功能CTP分级下血流灌注参数变化。结果125例HC患者共检出161个病灶,其中直径<1 cm 8个,1~3 cm 53个,4~5 cm 63个,>5 cm 37个,肝右前叶、肝右后叶者居多,分别为45及69个;CT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检出病灶149个,检出率92.55%;门脉期检出病灶134个,检出率83.23%;延迟期检出病灶142个,检出率88.20%;125例HC患者中病理学检查显示75例PLC阳性,50例PLC阴性,CT动态增强扫检测HC并PLC的敏感度为94.67%,特异度为94.00%,准确率为94.40%,阳性预测值为95.95%,阴性预测值为92.16%,Kappa值为0.884,具有较高的一致性;HC组HAP、HPI值均显著低于HC并PLC组,PVP、TLP值均显著高于HC并PLC组(P<0.05);125例HC并PLC患者中CTP A级41例,CTP B级46例,CTP C级38例,CTP A级HAP、HPI值显著低于CTP B、C级(P<0.05),PVP、TLP值均显著高于CTP B、C级(P<0.05),CTP B级HPI值与CTP C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可多方位多角度显示HC病灶情况,且对PLC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中肝脏血流灌注参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为PLC诊断和肝功能分级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