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寿史学刍论 被引量:4
1
作者 龙显昭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7-15,共9页
陈寿《三国志》高简有法,直逼马、班,当时有"并迁双固"之誉。但陈寿的史观史法,我国史学界仍乏撰述。本文着重探讨了陈寿的形势观、人谋观和史体观,认为陈寿重视客观形势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有唯物史观倾向,同时也重视人谋对形势... 陈寿《三国志》高简有法,直逼马、班,当时有"并迁双固"之誉。但陈寿的史观史法,我国史学界仍乏撰述。本文着重探讨了陈寿的形势观、人谋观和史体观,认为陈寿重视客观形势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有唯物史观倾向,同时也重视人谋对形势的主导作用,突显了历史人物的主体精神。史体上突破纪传、编年二体,融纪传、国别为一,创三国各为纪传的新体例,体现了史家的求实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寿 史学思想 史学观 研究方法 形势观 人谋观 史体观
下载PDF
《三国志》改修考补
2
作者 崔壮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5-10,共6页
陈寿撰修之《三国志》常为人诟病,或以其叙事简略没实,或以其正统属魏黜汉,致使后世屡有欲加改修者,而宋元以来尤著。文章针对前人讨论《三国志》改修之未及或未尽者,再作考证。
关键词 《三国志》 陈寿 改修 正统观
下载PDF
谯周与陈寿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定璋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6-21,共6页
文章对蜀中同时出现的两大史学家谯周与陈寿进行了研究 ,对谯周的史学思想与政治见解作了客观评价 ,尤其对劝降主张和归晋见解予以历史评析 ,作出公允判断。陈寿是谯周的学生 ,文章对陈寿修《三国志》的成就给予高度肯定的同时 ,也对所... 文章对蜀中同时出现的两大史学家谯周与陈寿进行了研究 ,对谯周的史学思想与政治见解作了客观评价 ,尤其对劝降主张和归晋见解予以历史评析 ,作出公允判断。陈寿是谯周的学生 ,文章对陈寿修《三国志》的成就给予高度肯定的同时 ,也对所谓的“正统”观念和“曲笔”“回护”予以辨析 ,指出《三国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寿 谯周 《三国志》 政治见解 史学思想 “曲笔” 史学家 文章 学生 辨析
下载PDF
《三国志》民族书写与陈寿民族思想的双重性
4
作者 刁生虎 王冰鑫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2-40,共9页
《三国志》的民族书写与陈寿的民族思想密不可分。《三国志》设立《乌丸鲜卑东夷传》的民族传记书写、体现少数民族独特文化及汉化过程的民族文化书写、反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民族关系书写均体现了陈寿民族思想既有华夷之辨意识又... 《三国志》的民族书写与陈寿的民族思想密不可分。《三国志》设立《乌丸鲜卑东夷传》的民族传记书写、体现少数民族独特文化及汉化过程的民族文化书写、反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民族关系书写均体现了陈寿民族思想既有华夷之辨意识又有华夷一体倾向的双重性。复杂的历史环境、深厚的学术思想渊源、自身的学习经历共同造就了陈寿的复杂民族思想。陈寿的民族思想既有其时代局限性,又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 陈寿 民族书写 民族思想 华夷之辨 华夷一体
下载PDF
陈寿史观评说 被引量:3
5
作者 夏祖恩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10-114,共5页
陈寿直抒历史家对史事、人物的褒贬看法 ,表明了魏晋时代中国史学思想所能达到的水平与高度。但他却以统治者个人的仁义或暴虐作为衡量治国的准则 ,只停留在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取向评价历史人物的水平上 ,发展观念、经济观念、制度观念... 陈寿直抒历史家对史事、人物的褒贬看法 ,表明了魏晋时代中国史学思想所能达到的水平与高度。但他却以统治者个人的仁义或暴虐作为衡量治国的准则 ,只停留在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取向评价历史人物的水平上 ,发展观念、经济观念、制度观念淡薄。陈寿存在维护儒家思想与遁世保身思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寿 价值取向 史学观 发展观念 经济观念
下载PDF
陈寿、范晔历史人物评论之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马艳辉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3-128,共6页
陈寿《三国志》和范晔《后汉书》,都是得到后世很高评价的史学名著。两书在内容上颇有交叉,所记相同人物共有55人。陈寿和范晔在记述和评价这些人物时,行文也有异同。陈寿和范晔对这些人物记述上的繁简、评价上的高低,不仅反映出这两位... 陈寿《三国志》和范晔《后汉书》,都是得到后世很高评价的史学名著。两书在内容上颇有交叉,所记相同人物共有55人。陈寿和范晔在记述和评价这些人物时,行文也有异同。陈寿和范晔对这些人物记述上的繁简、评价上的高低,不仅反映出这两位史家著史之不同的旨趣和史识,而且对于更全面地认识东汉末至三国初的这一段历史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 《后汉书》 陈寿 范晔
下载PDF
《三国志·魏书》史论与人物合传 被引量:2
7
作者 曲柄睿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共9页
陈寿《三国志·魏书》史论杂糅人物品性和官职,导致学者在讨论其合传原则时莫衷一是。究其原因,《三国志·魏书》史论参考了魏晋时期的举状,既概括了人物的德行,又表明任官的能力,在形式和内容上与汉晋以来的史论都不相同。陈... 陈寿《三国志·魏书》史论杂糅人物品性和官职,导致学者在讨论其合传原则时莫衷一是。究其原因,《三国志·魏书》史论参考了魏晋时期的举状,既概括了人物的德行,又表明任官的能力,在形式和内容上与汉晋以来的史论都不相同。陈寿此举固然受到了魏晋之际清议风气的影响,但更主要的理由另有两个:其一,他希望表明清议能够选拔出合适的人才,以史论与西晋取士"才性合同"原则相呼应;其二,陈寿要通过自己的历史编纂,为汉魏、魏晋禅代之际的人物建立起正面的历史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寿 《三国志·魏书》 史论 举状 合传
原文传递
《三国志集解》的学术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卞孝萱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6,共6页
《三国志集解》是《三国志》的最详细注本。其著者卢弼先生,文史兼擅,尤精地理;他不仅给陈寿的《三国志》作注,而且还为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作疏,拨冗纠谬,新见迭出。该书是目前学术界对《三国志》研究最具价值的一部著作。
关键词 卢弼 《三国志集解》 陈寿 裴松之
下载PDF
《资治通鉴》对《三国志》诸葛亮评语及正统问题的处理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富春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137-143,共7页
陈寿《三国志》问世后虽广受好评,但有两处问题一直备受后人争议,其一是对诸葛亮的评价问题,其二是三国正统问题。司马光在编撰《资治通鉴》时,对这两个问题做出了富有个性的处理,与同时期的理学诸儒相比,有同又有异。这应当与司马光的... 陈寿《三国志》问世后虽广受好评,但有两处问题一直备受后人争议,其一是对诸葛亮的评价问题,其二是三国正统问题。司马光在编撰《资治通鉴》时,对这两个问题做出了富有个性的处理,与同时期的理学诸儒相比,有同又有异。这应当与司马光的史学家身份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学术环境有关。无论是司马光还是《资治通鉴》,尚可以将其置于两宋理学发展演变的学术大背景下继续加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寿 司马光 诸葛亮评语 三国正统
下载PDF
班马之后第一人--陈寿与《三国志》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满仓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9-117,158,共10页
《三国志》记录了三国这个中国历史上非凡的时代,体现了史家实事求是的传统,用最小的篇幅塑造出给人印象极深的人物,不但表达了陈寿对蜀汉政权的感情,也展现了陈寿高超的写作技巧。陈寿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评价,关系到陈寿作为史学家的... 《三国志》记录了三国这个中国历史上非凡的时代,体现了史家实事求是的传统,用最小的篇幅塑造出给人印象极深的人物,不但表达了陈寿对蜀汉政权的感情,也展现了陈寿高超的写作技巧。陈寿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评价,关系到陈寿作为史学家的“史德”问题。除去加在陈寿身上的不实之词,客观地分析他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评价,可以发现他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客观、公允的,并没有贬低诸葛亮。陈寿不仅有“史才”,也不失“史德”,不愧为班马之后第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 陈寿 史德 诸葛亮
原文传递
从《三国志》史评看陈寿的政治思想
11
作者 刘伟航 李莉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11-15,共5页
根据《三国志》卷后的陈寿“评曰” ,对陈寿的政治思想进行梳理 ,提出在陈寿的政治思想中有较明显的复古倾向 ,诸葛亮的治国为其理想的社会政治秩序 ,他还提出了从皇帝到各级官吏的行为规范及天下唯有德者居之的思想 。
关键词 《三国志》 史评 陈寿 政治思想 复古倾向
下载PDF
《三国志》典型人物的选择原则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贵龙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4期76-77,共2页
《三国志》虽为史书,但处于文史未分家之时,亦可作为文学作品来研究。其中传主,亦可作为典型人物来研究,而典型人物的选择原则,也是其中的研究点之一。关于陈寿《三国志》的人物选择原则,罕有论者,因而有撰文的价值。本文通过对陈寿在... 《三国志》虽为史书,但处于文史未分家之时,亦可作为文学作品来研究。其中传主,亦可作为典型人物来研究,而典型人物的选择原则,也是其中的研究点之一。关于陈寿《三国志》的人物选择原则,罕有论者,因而有撰文的价值。本文通过对陈寿在各卷后的传末评曰进行考查,从中发现陈寿选择入传人物的三个原则,分别是广异闻而表奇事原则,可观、可纪、可称的原则,资治矫俗的原则,并对之进行详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寿 《三国志》 典型人物 选择原则
下载PDF
从《三国志》中看陈寿的档案学思想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财富 李勤 《山西档案》 2019年第1期15-19,共5页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为我们保留了三国时期珍贵的历史文化和人物故事,为后世了解和学习三国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依托,是一部值得后人阅读的富有史学和文学价值的名著,在历史上和文学上都有极为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从档案学角度对《...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为我们保留了三国时期珍贵的历史文化和人物故事,为后世了解和学习三国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依托,是一部值得后人阅读的富有史学和文学价值的名著,在历史上和文学上都有极为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从档案学角度对《三国志》进行研究,挖掘《三国志》所体现的陈寿的档案学思想并归纳其思想对我国档案学的影响。一方面可以扩大档案学的研究范围,丰富我国档案学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也可延伸《三国志》在档案学领域的学术价值,提高《三国志》的学术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寿 《三国志》 档案学 思想
下载PDF
《三国志》所述汉魏经学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韬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2-17,共6页
陈寿《三国志》是研究汉魏经学的重要文献。汉末今古文之争不止,但陈寿已极少提及当时仍有影响的今文十四博士。今古文之争造成经学内部分裂,而郑氏学与荆州古学的崛起在局部实现了经学的统一。因此,三国经学的主流也由东汉今古文之争... 陈寿《三国志》是研究汉魏经学的重要文献。汉末今古文之争不止,但陈寿已极少提及当时仍有影响的今文十四博士。今古文之争造成经学内部分裂,而郑氏学与荆州古学的崛起在局部实现了经学的统一。因此,三国经学的主流也由东汉今古文之争演化为兼融今古的郑氏学与荆州古学之争,而郑玄后学与王肃的论战深化了这种竞争关系。在官学层面,陈寿更重视王肃父子在曹魏官学的地位,对郑氏学立于魏初则含混其辞,这一叙述或与晋初王学兴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寿 三国志:经学 郑玄 王肃
下载PDF
论《三国志》对孟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秀琦 《阴山学刊》 2001年第1期67-70,共4页
重民轻君 ,以民为本 ,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思想。陈寿著《三国志》对孟子民本思想又有所发展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以安民为大道 ;二是诚心爱民 ,定创嘉绩 ;三是用司法权和行政权保护民众 ;四是君民密切配合。
关键词 孟子 陈寿 《三国志》 民本思想
下载PDF
记述三国史的著名史籍——《三国志》述评 被引量:1
16
作者 章惠康 《衡水师专学报》 2000年第2期15-20,共6页
《三国志》是魏晋间的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志》的材料来源,一为魏、蜀、吴三国的现成史书,一为有关记录和多方调查、搜集得来的史料。陈寿以《魏书》前4卷“魏帝纪”作为全书的纲领。另对三国人物作了各种名目的品评。《三国志》取... 《三国志》是魏晋间的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志》的材料来源,一为魏、蜀、吴三国的现成史书,一为有关记录和多方调查、搜集得来的史料。陈寿以《魏书》前4卷“魏帝纪”作为全书的纲领。另对三国人物作了各种名目的品评。《三国志》取材谨严,剪裁得当,叙事有法,文笔简洁。《三国志》以其突出的成就奠定了它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取材于《三国志》的戏曲小说数千计,三国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越出国界,流传到日本与东南亚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寿 魏书 吴书 蜀书 史传文学评论
下载PDF
论《后汉书》与《三国志》叙史之异--以《董卓传》为例
17
作者 王雨梦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7期10-14,28,共6页
《三国志》和《后汉书》在叙史上有很多差异。《三国志》简略,《后汉书》丰赡;《三国志》平铺直叙,史料编排井然有序,《后汉书》合理调动史料顺序,将写人、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三国志》理性准确,表达简明扼要,《后汉书》感性唯... 《三国志》和《后汉书》在叙史上有很多差异。《三国志》简略,《后汉书》丰赡;《三国志》平铺直叙,史料编排井然有序,《后汉书》合理调动史料顺序,将写人、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三国志》理性准确,表达简明扼要,《后汉书》感性唯美,文学色彩浓郁。二书叙史差异与陈寿和范晔的成长环境、史料丰富度、思想、修史目的、时代学术风尚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汉书》 《三国志》 董卓 陈寿 范晔
下载PDF
《三国志集解》补证 被引量:1
18
作者 卞孝萱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4-20,共7页
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的人和事 ,经过后世小说戏曲的敷演 ,其中真假虚实 ,需要辨析。卢弼《三国志集解》虽涉及 ,尚有疏忽之处 ,本文为之补证。
关键词 陈寿 《三国志》 卢弼 《三国志集解》 补证
下载PDF
“陈寿故里碑”引发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东洲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36-38,共3页
考析四川广安出土的“陈寿故里碑”所引发的《三国志》作者陈寿和宋状元何涣的籍贯问题,认为清代刻立的“陈寿故里碑”没有多大的学术价值,不足以动摇陈寿为南充人和何涣为都江堰人的传统说法。
关键词 陈寿 何涣 故里碑
下载PDF
陈寿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小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7-21,共5页
《三国志》是"前四史"之一,在我国古代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学术界对于《三国志》的研究大多是从政治、军事等方面来展开论述的,对其所反映的史学思想的探讨则不够深入。陈寿《三国志》所反映的史学思想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三国志》是"前四史"之一,在我国古代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学术界对于《三国志》的研究大多是从政治、军事等方面来展开论述的,对其所反映的史学思想的探讨则不够深入。陈寿《三国志》所反映的史学思想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更加突出政治史的特征;实录与曲笔并存的矛盾特征;强调正统意识的特征;官私修史相糅合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寿 三国志 史学思想 史学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