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总皂甙协同造血生长因子体外诱导CD34^+造血干/祖细胞扩增与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建伟 王亚平 +1 位作者 王莎莉 姜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959-963,共5页
为探讨人参总皂甙(totalsaponins of panaxginseng,TSPG)协同造血生长因子体外诱导CD34+造血干/祖细胞(HSC/HPC)扩增与分化的作用,收集人脐血、骨髓细胞并采用StemsepTM干细胞分选系统分离纯化CD34+HSC/HPC,用不同剂量TSPG加入不同组合... 为探讨人参总皂甙(totalsaponins of panaxginseng,TSPG)协同造血生长因子体外诱导CD34+造血干/祖细胞(HSC/HPC)扩增与分化的作用,收集人脐血、骨髓细胞并采用StemsepTM干细胞分选系统分离纯化CD34+HSC/HPC,用不同剂量TSPG加入不同组合的造血生长因子进行培养,检测细胞总数、CD34+细胞和CD33+细胞比例及集落形成细胞总数(CFC)、粒系祖细胞(CFU-GM)数量变化。结果显示:10-70μg/mlTSPG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脐血细胞总数、CFC数和CD34+细胞数,50μg/ml是最佳刺激浓度,可使细胞总数、CFC数和CD34+细胞数分别增至(2470.5±79.96)×103、(53.96±4.29)×100%和(21.86±3.09)×100%;20μg/ml是液体培养诱导骨髓CD34+细胞向粒系分化的最佳浓度,可使细胞总数、CFU-GM和CD33+细胞分别增至(133.2±9.03)×103、(26.78±1.91)×100%和(16.98±1.73)×100%;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检测显示,TSPG(10-50μg/ml)均能提高CD34+细胞形成CFU-GM的集落产率,以TSPG20μg/ml效果最为明显。结论:合适剂量的TSPG能够促进CD34+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与定向诱导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甙 ^cd34^+造血干/祖细胞 细胞扩增 细胞分化
下载PDF
人参总皂甙体外诱导CD34^+造血干/祖细胞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建伟 李荣 +3 位作者 王亚平 王莎莉 姜蓉 牛春雨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0-432,449,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甙(TSPG)协同造血生长因子体外诱导CD34^+造血干/祖细胞(HSC/HPC)增殖的作用。方法:收集人脐血细胞,采用Stemsep TM干细胞分选系统分离纯化CD34^+HSC/HPC,经不同剂量TSPG加入不同造血生长因子组合进行培养,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甙(TSPG)协同造血生长因子体外诱导CD34^+造血干/祖细胞(HSC/HPC)增殖的作用。方法:收集人脐血细胞,采用Stemsep TM干细胞分选系统分离纯化CD34^+HSC/HPC,经不同剂量TSPG加入不同造血生长因子组合进行培养,检测细胞总数、CD34^+细胞及集落形成细胞总数(CFCs)的变化。结果:TSPG 10、20、50和70μg/ml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细胞总数、CFCs和CD34^+细胞扩增倍数,TSPG 50μg/ml是最佳刺激浓度,可使细胞总数、CFCs和CD34^+细胞分别增至(2470.50±79.96)倍、(53.96±4.29)倍和(21.86士3.09)倍。结论:合适剂量的TSPG能够促进CD34^+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总皂甙 cd34+造血干/祖细胞 增殖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与人脐血CD34^+细胞共移植对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俐君 胡晓霞 +4 位作者 周虹 高磊 解琳娜 邱慧颖 王健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84-688,共5页
目的观察间充质干细胞(MSC)与不同比例脐血CD34^+细胞共移植对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明确MSC与脐血CD34^+细胞共移植的最适数量。方法给^60Coγ射线照射的雌性NOD/SCID小鼠共移植人MSC和不同比例的脐血CD34^+细胞,观察... 目的观察间充质干细胞(MSC)与不同比例脐血CD34^+细胞共移植对NOD/SCID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明确MSC与脐血CD34^+细胞共移植的最适数量。方法给^60Coγ射线照射的雌性NOD/SCID小鼠共移植人MSC和不同比例的脐血CD34^+细胞,观察共移植后42d内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变化,并于移植后42d处死小鼠,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人源细胞含量。结果与单纯脐血CD34^+细胞移植相比较:①脐血CD34^+细胞与1、5和10倍数量的MSC共移植时,可明显减轻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幅度(P〈0.01),提前I周使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水平(P〈O.05),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MSC与不同比例的脐血CD34^+细胞共移植均可明显提高外周血、骨髓和脾脏造血细胞植入率,比例为10:1时,外周血、骨髓和脾脏中的人源细胞(huCD45^+细胞)含量分别增加了(2.8±0.6)倍、(3.5±0.9)倍和(5.2±0.6)倍,增加倍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达到了最佳的植入效果。结论脐血CD34^+细胞与10倍数量的MSC共移植可达到最佳的促进造血重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胎血 cd34’细胞 NOD/SCID小鼠 造血重建
原文传递
G-CSF对供者外周血CD34^+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翁建宇 杜欣 +5 位作者 张建军 周茂华 吴穗晶 陆泽生 林伟 黄梓伦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健康供者外周血CD34+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变化,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机制及其对供者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15名健康供者在接受G-CSF10μg.kg-1.d-1动员前(Pre-G)、动员d4和停止动员后7d(Pro-G)外周... 目的通过观察健康供者外周血CD34+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变化,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机制及其对供者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15名健康供者在接受G-CSF10μg.kg-1.d-1动员前(Pre-G)、动员d4和停止动员后7d(Pro-G)外周血CD34+细胞比例及其表面黏附分子非常延迟抗原-5(VLA-5,CD49e)和L-选择素(CD62L)的表达情况。结果G-CSF动员后供者外周血CD34+细胞比例较动员前增高5-10倍,停止动员后恢复至动员前水平。G-CSF动员后CD34+CD49e+细胞比例(97.74%)明显高于动员前(79.95%),停止动员后7d CD34+CD49e+细胞比例基本恢复至动员前水平;CD34+CD62L+细胞比例在G-CSF动员过程中无明显改变;CD34+细胞表面CD49e与CD62L的平均荧光强度于动员后呈减弱趋势,但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G-CSF动员后d4可显著增加供者外周血CD34+细胞比例,可致CD34+CD49e+细胞比例一过性增加,但不影响CD34+CD62L+细胞群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黏附分子 ^cd34^+细胞 外周血 供者
下载PDF
注射浓缩生长因子改善面部炎性衰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媛姣子 罗赛 +1 位作者 徐渴鑫 郝立君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36-239,共4页
目的评价注射自体血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改善面部炎性衰老的效果,检测CGF中CD34^+细胞的含量。方法自2017—2018年,40例患者抽取全血,用Medifuge系统制备获得自体CGF,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中CD34^+细胞的含量... 目的评价注射自体血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改善面部炎性衰老的效果,检测CGF中CD34^+细胞的含量。方法自2017—2018年,40例患者抽取全血,用Medifuge系统制备获得自体CGF,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中CD34^+细胞的含量,再将CGF注射至患者面部真皮内。3个月后,采用《女性面部皮肤衰老临床症状量化评分表》和VISIA皮肤分析仪进行疗效评价。其中,33例患者完成远期随访。结果所有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术区无皮肤红肿、感染、溃疡、纤维化、异常增生、皮下结节等并发症发生;面部皮肤粗糙干燥、不规则色素改变、面色萎黄、皮肤弹性等均得到改善。VISIA检测显示,术区红色区、毛孔以及斑点均有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GF中富集了较多的CD34^+细胞。结论 CGF是一种富含CD34^+细胞的浓缩生长因子血浆,面部注射CGF是改善面部炎性衰老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生长因子 ^cd34^+细胞 炎性衰老 面部年轻化
原文传递
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定向分化的T细胞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新华 张开明 +1 位作者 尹国华 刘玉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讨家族史阳性的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体外定向分化的T细胞对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增殖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体外定向分化的T细胞经链球菌超抗原活化后与KC共培养,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及ELISA法... 目的:探讨家族史阳性的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体外定向分化的T细胞对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增殖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体外定向分化的T细胞经链球菌超抗原活化后与KC共培养,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及ELISA法检测KCC-myc、bcl-xL、p53及Ki67蛋白表达及培养上清白介素(IL)-8、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①受银屑病患者CD34+细胞定向分化T细胞作用的KCC-myc及Ki67蛋白表达与自然增殖组及正常人CD34+细胞定向分化的T细胞作用组相比显著增强(P<0.05),而bcl-xL及p53蛋白表达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受正常人CD34+细胞定向分化T细胞作用的KCC-myc、bcl-xL、p53及Ki67蛋白表达与自然增殖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银屑病CD34+细胞定向分化的T细胞作用组培养上清IL-8及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细胞定向分化的T细胞可影响KC增殖状态,显示类似银屑病外周血T细胞的活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骨髓 ^cd34^+细胞 T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对脑外伤患者外周血CD_(34)^+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于强 袁志诚 陆培松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3期255-256,共2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期间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和白细胞的变化。方法接受高压氧治疗的脑外伤康复期患者11例,在高压氧治疗前、治疗期第1、2、3、4、5周,分别计数外周血CD34+细胞、白细胞,正常人11名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期间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和白细胞的变化。方法接受高压氧治疗的脑外伤康复期患者11例,在高压氧治疗前、治疗期第1、2、3、4、5周,分别计数外周血CD34+细胞、白细胞,正常人11名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外伤康复期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在高压氧治疗第1、3周无明显变化,第2、5周上升(P<0.05);治疗组内比较,治疗第1、3周与第5周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白细胞计数处正常范围,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患者临床症状有改善。结论高压氧治疗对以CD34+标识的骨髓源干细胞有动员作用,可能通过动员CD34+细胞,参与脑外伤康复期的神经功能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脑外伤 ^cd34^+细胞
下载PDF
人CD34^+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 被引量:5
8
作者 马希峰 杨波 +5 位作者 杜英 阮丽荣 徐虹 胡祥 胡平生 王云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人脐血来源的CD34+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为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打下基础。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及免疫磁珠法分离出人CD34+脐血干细胞,在含有B27、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人重组干细胞因子(rhSCF)的营养... 目的探讨人脐血来源的CD34+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为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打下基础。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及免疫磁珠法分离出人CD34+脐血干细胞,在含有B27、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人重组干细胞因子(rhSCF)的营养液中培养,用核荧光染色剂Hoechst33258标记细胞;制作大鼠脊髓横断模型,造成大鼠下肢瘫痪,在脊髓损伤3d移植荧光标记的CD34+脐血干细胞,观察移植后的动物行为变化、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等。结果脊髓损伤大鼠移植CD34+脐血干细胞5~6d可见瘫痪大鼠的后肢肌力开始恢复,10~15d后可出现爬行,3~4周后后肢活动活跃;对照组瘫痪的肢体未见恢复。脊髓移植区肉眼可见有增生的组织充填,镜下有大量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的细胞,移植区Hoechst33258荧光标记阳性细胞增生。结论移植的CD34+脐血干细胞可在移植部位增殖,并使脊髓横断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有望成为治疗脊髓损伤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 脐血 脊髓损伤 移植 大鼠
下载PDF
两步法从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体外扩增诱导树突状细胞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栋林 刘庆国 +7 位作者 阎嶂松 姜尔烈 黄勇 王玫 周征 翟文静 冯四洲 韩明哲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7年第3期218-223,共6页
目的探讨从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骨髓CD34^+细胞体外扩增诱导树突状细胞(DC)的可行性,并比较CML-DC和正常D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免疫磁珠法从CML患者和正常供者骨髓纯化CD34^+细胞,在有血清条件下应用两步法:干细胞生长因子(SCF)+FLT... 目的探讨从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骨髓CD34^+细胞体外扩增诱导树突状细胞(DC)的可行性,并比较CML-DC和正常D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免疫磁珠法从CML患者和正常供者骨髓纯化CD34^+细胞,在有血清条件下应用两步法:干细胞生长因子(SCF)+FLT3配体(FL)+促血小板生成素(TPO)+白细胞介素-3(IL-3)扩增2周,然后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GI方案)诱导DC。通过相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分析DC的生物学特性,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培养前后CML细胞的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结果诱导后细胞较0d或诱导前细胞高表达DC相关抗原(CD1a,CD80,CD86,CD40,CD54,HLA-DR)。CML患者和正常供者CD34+细胞经GI方案诱导10d,CD1a阳性率分别为36.90%±26.94%和54.35%±16.34%,CD1a^+DC数是0d接种细胞的(54±54)倍和(122±129)倍。两组相比,总细胞扩增倍数、DC扩增倍数、细胞表型均无明显差异,诱导后的DC具有相似的超微结构。CML患者CD34^+细胞诱导10d后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为43.67%±21.55%,具有典型DC形态的细胞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率为53.2%。结论两步法GI方案能诱导CMLCD34^+细胞产生大量DC,诱导生成的DC不但具有正常DC的典型形态、表型,而且起源于CML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慢性髓系白血病 ^cd34^+细胞:体外扩增
下载PDF
rhG-CSF动员的健康供者骨髓采集当天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数量和骨髓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常英军 霍明瑞 +2 位作者 赵翔宇 罗小华 黄晓军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7-348,共2页
目的探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健康供者骨髓采集当天外周血循环中单核细胞数量和骨髓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量的关系。方法以2004年6月至2007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3名亲缘健康供者为研... 目的探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的健康供者骨髓采集当天外周血循环中单核细胞数量和骨髓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量的关系。方法以2004年6月至2007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3名亲缘健康供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供者均皮下注射rhG-CSF5μg/(kg·d),连续5d,第4天和第5天分别采集骨髓和外周血。骨髓采集前用EX21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循环血常规,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采集物中的CD34+细胞数量。结果rhG-CSF动员的53名供者骨髓采集当天的每微升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数量为(896±424)个。每微升骨髓采集物中的CD34+细胞是(84±45)个,CD34+细胞总量为(8.22±4.84)×107。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每微升外周血循环中的单核细胞数量与每微升骨髓采集物中CD34+细胞的量(r=0.573,P<0.01)、CD34+细胞总量(r=0.586,P<0.01)呈正相关关系;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外周血循环中的单核细胞数量与每微升骨髓采集物中CD34+细胞的量(β=0.568,P<0.01)及CD34+细胞的总量(β=0.462,P<0.01)呈正相关关系。结论rhG-CSF动员的健康供者骨髓采集当天外周血循环中单核细胞数量是一项预测骨髓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量的简易、可行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造血干细胞移植 ^cd34^+细胞 单核细胞
原文传递
高压氧对脊髓损伤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及白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楚淑芳 虞容豪 谢秋幼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及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21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10例,高压氧组1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手术治疗、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及针刺),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及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21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10例,高压氧组1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手术治疗、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及针刺),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1次/d,连续20d。2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10、20天取静脉血,分别行外周血白细胞及CD34^+细胞绝对值检测。结果高压氧治疗后外周血CD34^+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无显著变化(P〉0.05)。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值轮廓图显示2组变化趋势不同,高压氧组有明显升高趋势,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多次高压氧治疗可动员脊髓损伤患者的骨髓干细胞释放至外周血,使外周血CD34^+细胞绝对计数保持在较高水平;而对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cd34^+细胞 高压氧 干细胞
原文传递
CD34^+ CD38^-细胞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忠文 郭建民 +1 位作者 杨靖 张茵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5-786,共2页
目的观察CD34+CD38-细胞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造血重建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78例,CD34+、CD34+CD38-细胞输入量与血缘全相... 目的观察CD34+CD38-细胞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造血重建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方法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78例,CD34+、CD34+CD38-细胞输入量与血缘全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造血重建及GVHD发生率间的相关性。结果粒细胞、血小板恢复时间与CD34+CD38-细胞输入量呈负相关(r分别为-0.521、-0.448,P<0.01),与CD34+细胞输入量也呈负相关(r分别为-0.405、-0.371,P<0.05)。急性GVHD、慢性GVHD的发生与CD34+、CD34+CD38-、CD3+、CD4+、CD8+细胞输入量无相关性。结论输入高数量的CD34+CD38-细胞有利于移植术后的粒细胞、血小板快速恢复;对于预测术后造血恢复,CD34+CD38-细胞亚群输入量可能优于CD34+细胞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cd34+细胞 cd34+cd38-细胞
原文传递
低氧对CD34^+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及其对细胞因子依赖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兵 白慈贤 +3 位作者 冯凯 李梁 赵鹏 裴雪涛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3-146,共4页
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脐血CD34+造血干 /祖细胞 ,进行低氧和常氧条件下单个核细胞 (MNC)及CD34+细胞的半固体及液体培养 ,计细胞总数和集落产率 ,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和细胞周期 ,以探讨造血干/祖细胞在低氧环境下增殖分化性能... 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脐血CD34+造血干 /祖细胞 ,进行低氧和常氧条件下单个核细胞 (MNC)及CD34+细胞的半固体及液体培养 ,计细胞总数和集落产率 ,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和细胞周期 ,以探讨造血干/祖细胞在低氧环境下增殖分化性能的改变及其对细胞因子反应性的变化。结果显示 :CD34+细胞在低氧条件下生成的BFU E集落数 ( 32 4 8± 41 4/10 4 细胞 )明显增多 (对照为 191 2± 34 5 /10 4 细胞 ,P <0 0 1) ;在无细胞因子存在的液体培养体系中 ,低氧组的BFU E产率 ( 15 2 4± 2 2 6 /10 4 细胞 )明显高于常氧组 ( 74 2± 9 3/10 4 细胞 ,P <0 0 1) ;低氧培养细胞中CD34+细胞的比例高于对照 2 5± 1 2倍 (P <0 0 5 )。但MNC生成的BFU E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 :体外低氧环境能显著增加CD34+造血干 /祖细胞形成红系祖细胞的产率 ,且使其对细胞因子的依赖性降低 ,并对早期红系祖细胞的维持有增强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cd34^+细胞 单个核细胞 BFU-E
下载PDF
同胞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混合移植后造血重建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常英军 刘代红 +5 位作者 许兰平 刘开彦 陈育红 陈欢 赵翔宇 黄晓军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47-650,共4页
目的探讨同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混合移植(allo—HSCT)后影响造血重建的因素。方法157例接受allo—HSCT的血液病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移植物CD34^+细胞、T细胞亚群,并分析供受者年龄、病程、供受者... 目的探讨同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骨髓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混合移植(allo—HSCT)后影响造血重建的因素。方法157例接受allo—HSCT的血液病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移植物CD34^+细胞、T细胞亚群,并分析供受者年龄、病程、供受者血型是否相合以及移植物中有核细胞、淋巴细胞、CD3^+、CD4^+、CD8^+、CD34^+细胞等因素对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的影响。结果157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的中位植入时间为15(11~25)d,血小板的中位植入时间是12(7~78)d。单因素分析表明移植物来源(P=0.049)和移植物中CD三细胞数量(P=0.001)是影响中性粒细胞植入的因素;从诊断到接受allo-HSCT的时间(P=0.043)和移植物中CD五细胞数(P〈0.001)是影响血小板植入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CD三细胞是中性粒细胞(RR:1.222,95%CI:1.063—1.405,P=0.005)和血小板(RR:1.228,95%CI:1.090~1.382,P=0.001)植入的影响因素,病程有影响血小板植入的趋势(RR:1.000,95%CI:0.999~1.000,P=0.065)。以移植物中CD三细胞的中位数为界,输入CD三数量〉2.45×10^6/kg的78例患者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植入的时间分别为14.5d和11d显著快于CD五细胞数量≤2.45×10^6/kg的79例患者(16d和14d)(P值分别为0.021、0.010)。结论移植物中CD34^+细胞是同胞HLA相合骨髓和allo—HSCT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的影响因素,病程也是血小板植入的一个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cd34^+细胞
原文传递
人脐血造血干细胞在转瓶中的悬浮培养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泉鸣 康自珍 谭文松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50,共4页
考察经分离纯化后的人脐血CD34+富集细胞在转瓶中的扩增特性,细胞因子为SCF+IL-3+IL-6。实验发现,无论24孔板静态培养还是转瓶悬浮培养,孔板和转瓶内总细胞数分别扩增了(658.7±98.0)倍和(107.3±15.0)倍,说明CD34+具有很大的... 考察经分离纯化后的人脐血CD34+富集细胞在转瓶中的扩增特性,细胞因子为SCF+IL-3+IL-6。实验发现,无论24孔板静态培养还是转瓶悬浮培养,孔板和转瓶内总细胞数分别扩增了(658.7±98.0)倍和(107.3±15.0)倍,说明CD34+具有很大的扩增潜能。对比两种培养体系下细胞集落扩增倍数发现,培养初期孔板内的集落形成能力要大于转瓶,但到培养后期,孔板内集落形成能力下降速度远大于转瓶。孔板中的CFU-GM(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扩增倍数在第14天为(5.6±0.4)倍,第21天为(1.7±0.5)倍,转瓶中在第14天为(2.1±0.7)倍,第21天为(1.8±0.5)倍。对比两者的CD34+扩增情况,孔板在第14天CD34+含量达到最大值,而到第21天则大大降低,而转瓶内CD34+含量仍可保持在原第14天的水平,转瓶内的CD34+细胞的扩增也比孔板保持较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细胞 转瓶 体外扩增 细胞因子 静态培养 悬浮培养 人脐血 造血干细胞
下载PDF
移植物中CD34^+细胞及T细胞亚型对HLA相合同胞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征 王玫 +8 位作者 何祎 王华 赵英新 翟文静 包宇实 张荣莉 翟卫华 冯四洲 韩明哲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19-823,共5页
目的探讨移植物中CD34^+细胞及T细胞剂量对HLA相合同胞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预后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物中CD34^+细胞,CD3^+、CD3^+CD4^+及CD3^+CD8^+T细胞含量,按患者体重计算出移植物中单个... 目的探讨移植物中CD34^+细胞及T细胞剂量对HLA相合同胞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预后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物中CD34^+细胞,CD3^+、CD3^+CD4^+及CD3^+CD8^+T细胞含量,按患者体重计算出移植物中单个核细胞(MNC),CD34^+细胞,CD3^+、CD3^+CD4^+及CD3^+CD8^+T细胞数量,根据中位数分别将患者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和低剂量组患者移植后造血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相关死亡(TRM)、复发、总体生存(OS)率以及无病生存(DFS)率的发生情况。结果CD34^+细胞高剂量组(34例)移植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恢复速度显著加快(P值均〈0.05)。CD3^+CD4^+、CD3^+CD8^+T细胞高剂量组和相应低剂量组相比,Ⅱ~Ⅳ度aGVHD发生率有增高趋势(P值分别为0.089和0.098)。CD3^+CD4^+及CD3^+CD8^+T细胞高剂量组和相应低剂量组相比,TRM显著增高(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D3^+CD4^+和CD3^+CD8^+T细胞输注剂量是患者TRM的影响因素(RR分别为13.12和25.90,P值均〈0.05)。各高剂量组和相应低剂量组比较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D3^+CD4^+及CD3^+CD8^+T细胞高剂量组分别和相应低剂量组相比,OS显著降低(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D3^+CIM^+和CD3^+CD8^+T细胞输注剂量是患者OS的影响因素(RR分别为3.71和3.01,P值均〈0.05);CD3^+CD4^+T细胞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相比,DFS显著降低(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D^3+CD4^+T细胞输注剂量(RR=6.91,P=0.011)是患者DFS的影响因素。结论高剂量CD34^+细胞加快移植后造血重建;移植物中高含量的CD3^+CD4^+及CD3^+CD8^+T细胞会增加患者TRM,降低OS或D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 造血干细胞 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循环祖细胞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邹丛 刘建英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中循环祖细胞(CPCs,以CD34+细胞为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并分析其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2例健康体检者(A组)、38例无并发症...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中循环祖细胞(CPCs,以CD34+细胞为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并分析其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2例健康体检者(A组)、38例无并发症T2DM患者(B组)、32例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C组)外周血CD34+细胞数量,同时检测3组外周血FPG、HbA1c和hsCRP水平。结果B、C组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数量均降低,与A组相比,其CD34+、FPG、HbA1c、hs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周血CD34+细胞数量与FPG、HbA1c、hsCRP均呈负相关。结论CPCs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T2DM及其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可作为T2DM病情变化及其微血管病变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循环祖细胞 cd34+细胞
下载PDF
健康供者特征对rhG—CSF预激的骨髓采集物CD34^+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常英军 赵翔宇 +2 位作者 霍明瑞 罗小华 黄晓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12-516,共5页
目的探讨健康供者特征对rhG—CSF预激的骨髓(G—BM)采集物造血和免疫细胞成分的影响。方法150名健康供者体内应用rhG—CSF 5μg·kg^-1·d^-1连续4~5d,第4,5天采集骨髓和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测定G—BM采集物中的CD3^+、C... 目的探讨健康供者特征对rhG—CSF预激的骨髓(G—BM)采集物造血和免疫细胞成分的影响。方法150名健康供者体内应用rhG—CSF 5μg·kg^-1·d^-1连续4~5d,第4,5天采集骨髓和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测定G—BM采集物中的CD3^+、CD3^+CD4^+、CD3^+CD8^+、CD14^+、CD34^+细胞以及CD3^+CD4^-CD8^-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并分析供者性别、年龄、体重、是否妊娠等特征对G-BM成分的影响。结果150名健康供者G—BM所含有核细胞,淋巴细胞,CD3^+、CD3^+CD4^+、CD3^+CD8^+、CD14^+、CD34^+细胞以及CD3^+CD4^-CD8^-调节性T细胞的中位值分别为31050(12200~58100)、2122(506-6618)、1344(307—4791)、692(145~3038)、616(112—2575)、986(265—2958)、63(11—505)和83(9—390)/μl。年龄≤38岁的供者G-BM中的有核细胞、CD34^+细胞以及CD3^+CD4^-CD8^-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分别为33800(18600~57100)、76(22~505)和97(11~380)/μl,显著高于年龄〉38岁的供者[分别为28000(12200~58100)、49(11—220)和65(9—389)/μl],P值分别为〈0.05,〈0.001和0.001。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0.37×10^9/L的供者G—BM中有核细胞的数量[33550(12200—57100)/μl]显著高于≤0.37×10^9/L的供者[27150(13800~58100)/μl](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外周血单核细胞是G—BM中有核细胞采集量的影响因素[HR值分别为0.41和2.87;P值分别为0.01和0.003];年龄是G—BM中CD34^+细胞采集量的唯一影响因素(HR=0.26;P值=0.001);年龄还是G—BM中CD3^+CD4^-CD8^-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影响因素[HR值为0.31;P=0.001]。结论年龄是影响G—BM中有核细胞、CD34^+细胞和CD3^+CD4^-CD8^-调节性T细胞采集数量的因素,年龄≤38岁的供者更易采集满足临床需要的有核细胞和CD34^+细胞;外周血单核细胞〉0.37×10^9/L的供者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供者特征 骨髓采集物 ^cd34^+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CD34^+细胞在哮喘小鼠中的表达及布地奈德干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海燕 张建华 +2 位作者 丁云芳 季正华 李晓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89-691,共3页
目的研究CD34+细胞在卵白蛋白(OVA)致敏小鼠、哮喘小鼠中的表达及布地奈德(BUD)吸入对哮喘小鼠CD34+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致敏组、哮喘组、BUD干预组、正常对照组。用OVA进行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常规检测... 目的研究CD34+细胞在卵白蛋白(OVA)致敏小鼠、哮喘小鼠中的表达及布地奈德(BUD)吸入对哮喘小鼠CD34+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致敏组、哮喘组、BUD干预组、正常对照组。用OVA进行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常规检测骨髓、外周血中有核细胞总数,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结果致敏小鼠骨髓中CD34+细胞比例为(3.99±1.37)%,较正常小鼠[(2.33±1.27)%]明显增加;外周血中CD34+细胞比例为(1.58±0.63)%,与正常小鼠[(1.50±1.04)%]相比,未见明显变化。哮喘小鼠骨髓中CD34+细胞比例为(5.64±1.87)%,与致敏小鼠相比进一步升高;外周血中CD34+细胞比例为(2.91±1.27)%,与正常小鼠相比亦有明显增加;布地奈德吸入后,骨髓、外周血中CD34+细胞表达分别为(3.77±1.81)%和(1.76±1.06)%,均有明显下降。结论小鼠在OVA致敏状态下骨髓中CD34+细胞表达明显增强,OVA激发后哮喘状态下其表达进一步增强,同时,外周血中CD34+细胞比例也明显增高。布地奈德可以抑制哮喘小鼠骨髓、外周血中CD34+细胞的增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cd34^+细胞 小鼠 骨髓
下载PDF
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来源CD34^+细胞基因转移效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存邦 达万明 +3 位作者 欧英贤 欧剑锋 白海 张茜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仪测定基因转移效率的可行性 ,并比较相同实验条件下脐带血和骨髓CD34+细胞中基因转移效率的差别 ,为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方便、有效的靶细胞及基因转移方法。方法 :用细胞因子刺激靶细胞 ,以携带GFP和Neo基因的...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仪测定基因转移效率的可行性 ,并比较相同实验条件下脐带血和骨髓CD34+细胞中基因转移效率的差别 ,为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方便、有效的靶细胞及基因转移方法。方法 :用细胞因子刺激靶细胞 ,以携带GFP和Neo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GCGPXSN实施基因转移 ,流式细胞仪测定基因转移效率。结果 :病毒上清滴度为 1.9× 10 5CFU·ml-1,各实验组实施基因转移 48h后 ,骨髓CD34+细胞中的转移效率分别为 2 .97% ,4.75 % ,7.80 %。脐带血CD34+细胞中的转移效率分别为 12 .70 % ,15 .5 0 % ,17.0 0 %。两者相比P <0 .0 5。各实验组实施基因转移 96h后 ,骨髓CD34+细胞中的转移效率分别为 2 3 .30 % ,5 0 .5 0 % ,35 .90 %。脐带血CD34+细胞中的转移效率分别为 43.5 0 % ,76 .10 % ,6 3.30 %。两者相比P <0 .0 1。结论 :流式细胞仪可方便准确地测定基因转移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基因转移 ^cd34^+细胞 流式细胞仪 脐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