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2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积累重金属的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
作者 黄白飞 辛俊亮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0-307,共8页
近年来,由工业、农业和采矿活动所引起的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并受到广泛关注。植物积累重金属的机理也成为研究热点。重金属通过根表皮从土壤溶液中进入植物体内,通过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进入木质部并被转运到地上部。许多基因与重金... 近年来,由工业、农业和采矿活动所引起的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并受到广泛关注。植物积累重金属的机理也成为研究热点。重金属通过根表皮从土壤溶液中进入植物体内,通过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进入木质部并被转运到地上部。许多基因与重金属转运和积累过程相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ABC转运蛋白家族相关基因和P-type ATPase相关基因等。本研究从植物各部位对重金属吸收转运作用及重金属转运相关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同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 积累 基因
下载PDF
哮喘幼年大鼠嗜酸细胞凋亡、fas mRNA和bcl-2 mRNA表达及牛膝多糖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李昌崇 胡晓光 +7 位作者 张维溪 谢丽微 张海燕 董琳 蔡晓红 吴荣熙 张正霞 何秋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57-660,共4页
目的 观察幼年哮喘大鼠嗜酸细胞 (EOS)凋亡及凋亡基因fas和bcl 2的mRNA表达及牛膝多糖对其的作用。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5组 :正常对照组 (C) ,哮喘组 (A) ,牛膝多糖治疗组 (T1、T2、T3 )。采用卵清白蛋白复制幼年大鼠哮喘... 目的 观察幼年哮喘大鼠嗜酸细胞 (EOS)凋亡及凋亡基因fas和bcl 2的mRNA表达及牛膝多糖对其的作用。方法 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5组 :正常对照组 (C) ,哮喘组 (A) ,牛膝多糖治疗组 (T1、T2、T3 )。采用卵清白蛋白复制幼年大鼠哮喘模型。用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法和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fas和bcl 2mRNA在气道壁EOS上的表达和气道壁EOS的凋亡率。结果 ( 1)C组大鼠肺组织EOS上fasmRNA的表达率为 ( 73 2± 11 9) % ,A组为 ( 4 3 4± 10 0 ) % (P <0 0 1) ;在T1、T2、T3组分别为 ( 59 0± 8 1) %、( 57 5± 9 6) %、( 76 2± 2 7) % ,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0 0 1)。C组大鼠EOSbcl 2mRNA的表达率为 ( 4 7 9± 8 7) % ,在A组为 ( 67 4± 7 3 ) % (P <0 0 1) ;T1组的bcl 2mRNA表达率为 ( 57 7± 12 7) %、T3组为 ( 57 3± 6 8) % ,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5) ,T2组与A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 2 )A组EOS凋亡率为 ( 5 3± 2 2 ) % ,而C组为( 15 9± 2 4) % (P <0 0 1)。T1、T3组EOS凋亡率分别为 ( 8 7± 2 9) %、( 9 8± 2 2 ) % ,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5)。结论 哮喘大鼠气道EOS表现为fas、bcl 2基因表达的明显改变及凋亡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幼年大鼠 嗜酸细胞 细胞凋亡 fas bcl-2 mRNA表达 牛膝多糖 凋亡基因
原文传递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提高移植脂肪存活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易成刚 郭树忠 +5 位作者 张琳西 夏炜 韩岩 舒茂国 张辉 周庆红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30-735,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促进游离移植的脂肪组织的血管新生,提高移植脂肪组织存活率。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中EPCs,利用脂质体介导VEGF165基因体外转染EPCs,然后与来自人体的脂...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促进游离移植的脂肪组织的血管新生,提高移植脂肪组织存活率。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中EPCs,利用脂质体介导VEGF165基因体外转染EPCs,然后与来自人体的脂肪组织混合移植于裸鼠背部,裸鼠随机分为3组:VEGF165基因转染组、EPCs组及M199培养基对照组。结果脐血中分离培养的EPCs表达CD3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及CD133;VEGF165基因转染EPCs体外及体内检测均有VEGF165蛋白的表达。VEGF165基因转染组、EPCs组中,EPCs整合到缺血部位新生血管中,与对照组的脂肪组织存活率分别为(96.2±8.6)%、(75.3±6.8)%和(40.2±2.5)%(P<0.05),VEGF165基因转染组与EPCs组脂肪组织周边区毛细血管密度有显著差异(P<0.05),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3组脂肪组织周边区的EPCs密度分别为(196±16)个/mm2、(95±11)个/mm2、0个/mm2(P<0.05)。结论脐血中的EPCs体外培养后移植体内可促进游离移植的脂肪组织的血管新生,提高存活率,而转染VEGF165基因的EPCs具有更强的促血管新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存活率 祖细胞移植 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 实验研究 VEGF165基因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脂肪组织 毛细血管密度 游离移植 脂质体介导 cd133 促血管新生 对照组 体外分离 体外转染 混合移植 cd34 分离培养
原文传递
镉对镉超累积植物龙葵抗氧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玉秀 金玲 +2 位作者 冯珊珊 刘金光 柴团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7,共7页
6周大的龙葵幼苗在30~100μmol/L CdCl2溶液中胁迫0~72 h,叶和根SOD、POD、CAT和APX活性均随Cd浓度的提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100μmol/L CdCl2胁迫上调幼苗叶FSD1、CSD2、POD2和CAT2与根FSD1、CSD2、POD1和A... 6周大的龙葵幼苗在30~100μmol/L CdCl2溶液中胁迫0~72 h,叶和根SOD、POD、CAT和APX活性均随Cd浓度的提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100μmol/L CdCl2胁迫上调幼苗叶FSD1、CSD2、POD2和CAT2与根FSD1、CSD2、POD1和APX3的转录,下调叶POD1和CAT1与根CSD1、MSD1和CAT1的转录,而对叶CSD1、MSD1、APX1和APX3与根POD2、CAT2和APX1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这些结果表明Cd可增强或稳定多种抗氧化酶基因的转录水平或转录后水平的调节,提高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 抗氧化酶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CD105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5
5
作者 庞达 刘锋 +1 位作者 薛英威 张岂凡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探讨CD10 5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以β actin基因为参照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 4 0例乳腺癌患者的肿瘤中心处癌组织、肿瘤边缘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腺体组织中CD10 5的表... 目的 探讨CD10 5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以β actin基因为参照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检测 4 0例乳腺癌患者的肿瘤中心处癌组织、肿瘤边缘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腺体组织中CD10 5的表达。应用条带密度分析软件TotalLabv2 .0 1,定量分析RT PCR产物电泳带密度。结果 肿瘤中心处癌组织中CD10 5mRNA的表达水平为 0 .4 4± 0 .10 ,明显高于正常腺体组织 (P <0 .0 5 ) ;肿瘤边缘处癌组织中CD10 5mRNA的表达水平为 0 .6 0± 0 .11,明显高于中心处癌组织 (P <0 .0 5 )。CD10 5mRNA高表达与淋巴转移有关 (t=2 .71,P <0 .0 5 ) ,而与患者年龄、癌肿的大小、临床病理分期和病理类型无关 (P >0 .0 5 )。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CD10 5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腺体组织 ,且肿瘤边缘处癌组织表达最高 ,其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cd105 表达水平 RNA 乳腺癌组织 腺体组织 正常 电泳 RT—PCR 高表达
原文传递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6
作者 唐毕锋 马立业 +3 位作者 翟羽佳 余永伟 张敏峰 刘小康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CD13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8例手术切除的胃癌原发组织、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和其中8例肝转移灶组织中CD133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133蛋白... 目的:探讨CD13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8例手术切除的胃癌原发组织、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和其中8例肝转移灶组织中CD133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CD13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D13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胃癌癌旁、原发、转移组织中CD133 mRNA的灰度相对值分别为0.189±0.149、0.305±0.118和0.359±0.139,癌旁与原发组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与转移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CD133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稀少。原发组织CD133 mRNA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和Ki-67表达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期、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p53表达均无关(P>0.05)。结论:CD133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有关,与转移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可能在胃癌的诊断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d133 基因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化
下载PDF
CD147和MM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7
作者 周晟 刘聪 +1 位作者 吴时敏 吴人亮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74-879,共6页
背景与目的已知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在恶性肿瘤侵袭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CD147作为MMPs的诱导因子,可促进肿瘤及间质细胞表达MMPs。本研究旨在探讨CD147和MMP-2在乳腺癌及肿瘤周围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的... 背景与目的已知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在恶性肿瘤侵袭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CD147作为MMPs的诱导因子,可促进肿瘤及间质细胞表达MMPs。本研究旨在探讨CD147和MMP-2在乳腺癌及肿瘤周围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12例乳腺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MMP-2和CD147的表达。结果CD147在55例肿瘤组织中有表达,阳性率为49.1%(55/112),但在癌旁正常腺体及肿瘤间质细胞中无表达。而MMP-2在60例肿瘤周围正常间质细胞中有表达,阳性率为53.6%(60/112);在33.1%(37/112)的肿瘤组织中也有表达。MMP-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CD147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的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D147和MMP-2阳性组的总生存率低于阴性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证实CD147是风险因子,其表达越高患者生存期越短。结论MMP-2及其诱导因子CD147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侵袭与转移;CD147可做为独立的预后判断因子,结合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分析能提高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7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因表达 乳腺肿瘤 预后
下载PDF
脂多糖刺激前后小鼠肺肝脾组织中Toll样等受体基因表达情况 被引量:18
8
作者 万幸 王培训 +1 位作者 周联 向群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3-76,T001,共5页
目的 了解脂多糖 (L PS)对肺、肝、脾组织中与 L PS信号转导有关的受体的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  L PS刺激前后取小鼠肺、肝、脾组织总 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半定量测定脂多糖结合蛋白 (L BP)、CD1 4、Toll样受体 2... 目的 了解脂多糖 (L PS)对肺、肝、脾组织中与 L PS信号转导有关的受体的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  L PS刺激前后取小鼠肺、肝、脾组织总 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半定量测定脂多糖结合蛋白 (L BP)、CD1 4、Toll样受体 2 (TL R2 )、TL R4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等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组织中 ,肺有 TL R2的表达 ,肝有 TL R2、CD1 4、L BP的表达 ,脾有 TL R2的表达 ;注射 L PS后的 5 h内 ,肺组织 TL R2、TL R4、CD1 4和 TNFα,肝组织 TL R2、CD1 4、L PB和 TNFα,脾组织 TL R2、TL R4、CD1 4和TNFα的基因表达均呈逐渐增加趋势。结论 正常情况下 TL R2等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有差异 ,L PS刺激 5 h内各基因的表达提高 ,从而提高机体对 L PS等病原体模式识别分子的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Toll样受体 cd14 脂多糖结合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表达 小鼠
下载PDF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镉处理下黄花蒿内参基因稳定性的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周良云 莫歌 +5 位作者 王升 唐金富 岳红 黄璐琦 邵爱娟 郭兰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7-784,共8页
研究选取黄花蒿的Actin,18S rRNA,PAL,GAPDH,CPR作为候选内参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Delta CT以及RefFinder软件和方法对5种内参基因在不同浓度镉处理下黄花蒿叶片中的表达稳定性... 研究选取黄花蒿的Actin,18S rRNA,PAL,GAPDH,CPR作为候选内参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Delta CT以及RefFinder软件和方法对5种内参基因在不同浓度镉处理下黄花蒿叶片中的表达稳定性进行分析,为黄花蒿基因差异表达研究提供可靠的内参基因,确保黄花蒿基因表达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镉处理下,黄花蒿叶片中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存在差异,综合分析得出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顺序依次为Actin>18S rRNA>PAL>GAPDH>CPR。因此,在黄花蒿基因差异表达分析中,可以考虑选取Actin,18S rRNA,PAL作为内参基因,采用多内参校正结果。此外,研究还发现同浓度镉处理下黄花蒿叶片中的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也存有差异,这说明即使在同一处理条件下也有必要进行内参基因的筛选。总之,该研究首次提供了在不同浓度镉处理下黄花蒿叶片中比较理想的内参基因,也为其他条件下黄花蒿的基因表达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黄花蒿 内参基因 稳定性分析
原文传递
黄芪多糖干预树突状细胞基因表达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朝俊 傅强 +1 位作者 李玥珺 李志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02-1805,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源性树突状细胞(DCs)的基因表达和其功能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黄芪多糖的抗AS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健康人外周血分离PBMC源性DCs和血清作为研究对象,培育5 d后,随机分为APS组和对照组。其...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源性树突状细胞(DCs)的基因表达和其功能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黄芪多糖的抗AS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健康人外周血分离PBMC源性DCs和血清作为研究对象,培育5 d后,随机分为APS组和对照组。其中APS组给予200 mg/L APS孵育过夜,对照组不给干预。通过基因芯片和RT-PCR技术,观察APS处理PBMC源性DCs的免疫功能和其他基因表达的差异与AS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PS组CD36(0.97±0.23 vs5.45±1.14)、IL-27(1.08±0.22 vs 2.97±0.61)基因表达相对量显著性上调;APS组IFI16(0.98±0.18 vs 0.46±0.11)基因表达相对量显著性下调。结论适量的APS可以上调DCs膜表面与抗原递呈相关的CD36、IL-27的表达,下调IFI16的表达,对增加DCs的免疫活性,促进DCs的成熟与分化有显著的影响。APS对AS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积极地干预作用,有着重要的积极地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树突状细胞 基因表达 cd36 IL27 IFI16
下载PDF
CD1分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崔永春 李建强 +1 位作者 崔莲仙(审校) 何维(审校)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29-132,共4页
CD1分子的抗原提呈是独立于MHCⅠ和MHCⅡ以外的途径,它在抗原的装载、胞内运输及其加工处理等方面都独具特色。不同的物种可能有也可能没有CD1基因,体内存在CD1基因的生物所包含的CD1蛋白在数量和种类上也不尽相同。CD1蛋白与MHC分子的... CD1分子的抗原提呈是独立于MHCⅠ和MHCⅡ以外的途径,它在抗原的装载、胞内运输及其加工处理等方面都独具特色。不同的物种可能有也可能没有CD1基因,体内存在CD1基因的生物所包含的CD1蛋白在数量和种类上也不尽相同。CD1蛋白与MHC分子的结构非常相似,然而二者识别结合的抗原物质却在生化性质及物理结构上有本质的区别。不仅CD1分子与MHC分子抗原识别机制不同,而且CD1家族内部各分子之间在识别脂类抗原时也有区别。CD1分子的组装和胞内运输路线和MHC分子的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分子 基因 分子结构 胞内运输 脂类抗原
原文传递
Antitumor effects and radiosensitization of cytosine deaminase and thymidine kinase fusion suicide gene on colorectal carcinoma cells 被引量:11
12
作者 De-HuaWu LiLiu Long-HuaCh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0期3051-3055,共5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killing effect and radiosensitization of double suicide gene mediated by adenovirus on colorectal carcinoma cells. METHODS: Colorectal carcinoma cell line SW480 was transfected with adenovirus ... AIM: To investigate the killing effect and radiosensitization of double suicide gene mediated by adenovirus on colorectal carcinoma cells. METHODS: Colorectal carcinoma cell line SW480 was transfected with aden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containing cytosine deaminase (CD) and thymidine kinase (TK) fusion gene. The expression of CD-TK fusion gene was detected by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he toxic effect of ganciclovir (GCV) and 5-fluorocytosine (5-FC) on infected cells was determined by MTT assay. The radiosensitization of double suicide gene was evaluated by clonogenic assay. RESULTS: After prodrugs were used, the survival rate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cells was markedly decreased. When GCV and 5-FC were used in combination, the cytotoxicity and bystander effect were markedly superior to a single prodrug (X2 = 30.371, P<0.01). Both GCV and 5-FC could sensitize colorectal carcinoma cells to the toxic effect of radiation, and greater radiosensitization was achieved when both prodrug were used in combination. CONCLUSION: CD-TK double suicide gene can kill and radiosensitize colorectal carcinoma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K Suicide gene RADIOSENSITIZATION Colorectal carcinoma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Fas/ FasL expression and apoptosis of colon adenocarcinoma cell lines 被引量:15
13
作者 Zhi Hai Peng Tong Hai Xing +1 位作者 Guo Qiang Qiu Hua Mei Tang Shanghai No. 1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200080, 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8-92,共5页
INTRODUCTIONFas/ FasL system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keymediator of apoptosis in tumor cells[1-4]. The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neoplasm are closelyrelated to apoptosis[5-7] Most chemotherapeuticdrugs kill cancer... INTRODUCTIONFas/ FasL system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keymediator of apoptosis in tumor cells[1-4]. The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neoplasm are closelyrelated to apoptosis[5-7] Most chemotherapeuticdrugs kill cancer cells mainly by inducingapoptosis[8-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enocarcinoma Colonic Neoplasms Antibiotics Antineoplastic Antigens cd95 Antimetabolites Antineoplastic Antineoplastic Agents APOPTOSIS Cisplatin EPIRUBICIN Flow Cytometry Fluorouracil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Neoplastic Humans Membrane Glycoproteins Mitomycins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Tumor Cells Cultured
下载PDF
CD59 Silencing via Retrovirus-Mediated RNA Interference Enhanced Complement-Mediated Cell Damage in Ovary Cancer 被引量:13
14
作者 Xuexiang Shi Bei Zhang +2 位作者 Jinlin Zang Guoying Wang Meihua Gao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1-66,共6页
CD59, belonging to membrane complement regulatory proteins (mCRPs), inhibits the cytolytic activity of complement and is over-expressed in solid cancers, including ovary cancer.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 CD59, belonging to membrane complement regulatory proteins (mCRPs), inhibits the cytolytic activity of complement and is over-expressed in solid cancers, including ovary cancer.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onstruct recombinant retrovirus encoding shRNA targeted human CD59 and infect A2780 cell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creased CD59 expression and tumorigenesis of ovary cancer, siCD59 and siCD59-C wer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and identified by PCR,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alyses and DNA sequencing, respectively. The siCD59 was able to efficiently infect A2780 cells, which was confirmed by Western blotting. When incubated with fresh normal human serum (8%, v/v) for 1 h at 37℃, the cell viability was decreased and cell damage was increased in siCD59 infected A2780 cells compared to siCD59-C infected cells. This led to the activation of caspase-3. The apoptosis in siCD59 infected cells was shown with hypercondensed nuclei using Hoechst staining. Meanwhile, the weight of ovary tumor graft in nude mice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siCD59 group compared to that of siCD59-C group. And the expression of CD59 protein in tumor tissue in siCD59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D59 silencing in ovary cancer cells v/a retrovirusmediated RNAi can enhance complement-mediated cell damage, inhibiting growth of ovary cancer. CD59 might be a potential target for gene therapy in ovary cancer.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9 COMPLEMENT RNA interference gene therapy ovary cancer
原文传递
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脂代谢及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芳 陈筱菲 +3 位作者 陈国荣 李旭升 雷康福 毛孙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36-2039,共4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代谢及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4组:正常对照组、高脂组、糖尿病组、EGb治疗组,治疗结束取血测血糖、血脂、血胰岛素并分别灌取4组大鼠腹腔及肺泡巨噬细胞,测定巨噬细胞内超氧化...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代谢及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4组:正常对照组、高脂组、糖尿病组、EGb治疗组,治疗结束取血测血糖、血脂、血胰岛素并分别灌取4组大鼠腹腔及肺泡巨噬细胞,测定巨噬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及丙二醛(MDA)的水平,并用RT-PCR方法测定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内CD36、PPARγ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胰岛素、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经EGb治疗后,血糖、血胰岛素、TC、TG、LDL-C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腹腔及肺泡巨噬细胞内SOD活性下降、NO及MDA含量增高,经EGb治疗后,SOD活性升高、NO2-/NO3-及MDA含量下降;糖尿病大鼠肺泡巨噬细胞CD36基因表达升高,PPARγ基因表达升高,经EGb治疗后,CD36基因表达继续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PARγ基因表达继续升高。结论:EGb对糖尿病大鼠巨噬细胞脂质过氧化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并能降低一氧化氮含量,从而改善糖尿病时巨噬细胞功能;EGb可提高2型糖尿病大鼠肺泡巨噬细胞CD36、PPARγ基因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其降血脂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二裂银杏 巨噬细胞 基因表达 基因 PPARγ 抗原 cd36
下载PDF
抗人CD_3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白玉杰 杨安钢 +3 位作者 苏成芝 王国华 王方 茹小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6-11,共6页
本文在已克隆抗人CD3抗体VH和Vk基因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PCR引物。两个外侧引物分别含有EcoRI和SalI酶切位点及起始码和终止码序列,4个内侧引物各含部分连接肽基因序列。用加端PCR分别在VH基因3'端和V... 本文在已克隆抗人CD3抗体VH和Vk基因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PCR引物。两个外侧引物分别含有EcoRI和SalI酶切位点及起始码和终止码序列,4个内侧引物各含部分连接肽基因序列。用加端PCR分别在VH基因3'端和Vk基因5'端延伸部分连接肽基因序列,回收后混合运火;应用重叠延伸拼接法,将VH和Vk基因通过Linker序列串联为单链抗体基因;利用PCR产物两端预先设计的SalI和EcoRI酶切位点,将其克隆到pUC19质粒中,筛选到阳性克隆。经双脱氧终止法序列测定:VH和VK基因及Linker序列均正确,为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单链抗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 抗体 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cd3 构建
下载PDF
CD1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及血脂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韦叶生 蓝艳 +3 位作者 黄瑞雅 唐任光 蒙兰青 徐群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CD14基因启动子-159C/T、-260C/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并对其与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应用PCR-RFLP的方法检测13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组)和145例对照组的CD14基因型;同时按常规方法... 目的探讨CD14基因启动子-159C/T、-260C/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并对其与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应用PCR-RFLP的方法检测13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组)和145例对照组的CD14基因型;同时按常规方法测定血浆脂质、脂蛋白水平。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回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14基因-159C/T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556倍(OR=1.556,95%CI=1.108—2.184),携带C等位基因的缺血性脑卒中个体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5)。结论CD14基因-159C/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C等位基因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危险因素;CD14基因-159C/T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血脂水平而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cd14 高脂血症 基因频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CD14基因多态性与烧伤后严重脓毒症易感性及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18
作者 蔺静 姚咏明 +3 位作者 黄志红 侯晓霞 朱敬民 柴家科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71-273,共3页
目的 探讨内毒素受体 CD14 C 15 9T基因多态性与烧伤后严重脓毒症易感性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 118例健康献血员和 16例烧伤面积大于 6 0 %全身体表总面积的患者 ,通过分析Hae 消化聚合酶链反应 (PCR)产物的片段 ,对其... 目的 探讨内毒素受体 CD14 C 15 9T基因多态性与烧伤后严重脓毒症易感性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 118例健康献血员和 16例烧伤面积大于 6 0 %全身体表总面积的患者 ,通过分析Hae 消化聚合酶链反应 (PCR)产物的片段 ,对其进行 CD14 C 15 9T基因多态性检测。研究 CD14基因型的分布与严重脓毒症易感性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16例烧伤患者的等位基因频率 (C4 3.7% ,T5 6 .3% )及基因型分布 (C纯合子占 12 .5 % ,C/T占 6 2 .5 % ,T纯合子占 2 5 .0 % )与健康献血员一致。发生严重脓毒症患者与非脓毒症患者基因型分布明显不同 ,严重脓毒症组 T等位基因频率 (71.4 % )高于非脓毒症组 (44 .4 % ) ,TT纯合子患者发生严重脓毒症的比例有所增高。结论  CD14 C 15 9T基因多态性可能对烧伤后严重脓毒症的发生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cd14 基因多态性 严重脓毒症 易感性 预后
下载PDF
下调CD133表达对肝癌干细胞上皮间质化和侵袭能力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2
19
作者 牛坚 王月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10-715,共6页
目的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原因。探讨CD133基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的重组质粒,对人肝癌细胞株MHCC-H的CD133基因表达、上皮间质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磁珠分选MHCC-H细胞中的CD133阳性细胞,设计并合成... 目的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原因。探讨CD133基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的重组质粒,对人肝癌细胞株MHCC-H的CD133基因表达、上皮间质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磁珠分选MHCC-H细胞中的CD133阳性细胞,设计并合成特异性靶向CD133的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片段,并构建pSuper retro GFP-neo-siRNA-CD133表达质粒,将其转入MHCC-H-CD133+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通过G418筛选出稳定株。通过粘附实验、Boyden小室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各细胞株侵袭能力的变化。采用明胶酶法测定肝癌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MMP-9的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皮间质化相关基因的变化。结果通过免疫磁珠分选后的MHCC-H细胞中CD133表达率为83.5%。qRT-PCR结果显示,shCD133组相对空白对照组的CD133表达量下降了80%,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shCD133组的CD133表达明显下降,约为空白对照组的12%和shNC组的10%,均P<0.05。shCD133组的粘附能力为86.9±12.4,较空白对照组的568.5±53.2和shNC组的538.8±35.6明显下降,P<0.05。Boyden小室实验发现,shCD133组穿膜细胞数为(80.6±11.4)个,较空白对照组的(228.5±33.2)个和shNC组的(230.8±32.9)个明显减少,P<0.05。软琼脂克隆形成率的检测发现,shCD133的细胞克隆形成(60±5)个,比空白对照组的(178±23)个和shNC组的(168±25)个明显下降,P<0.05。明胶酶法检测发现,shCD133组MMP-2和MMP-9相对活性为0.4±0.14和0.6±0.16,较shNC组的1.03±0.19和1.3±0.16明显下降,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表明,shCD133组N-cadherin蛋白表达为36.3±4.5,Snail为53.6±6.7,Slug为41.63±5.6,Twist为39.4±3.9,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的87.6±8.6、80.6±7.5、81.9±9.2和83.9±9.1,也明显低于shNC组的89.4±9.6、83.5±8.9、85.1±8.7和87.6±9.3,均P<0.05;而shCD133组E-cadherin表达为88.4±9.2,较空白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干细胞 cd133 细胞浸润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5-FC/CD系统对荷大肠癌裸鼠肿瘤的杀伤效应 被引量:11
20
作者 崔龙 林言箴 +4 位作者 朱正纲 陈雪华 顾琴龙 刘炳亚 郁宝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6期473-475,共3页
目的研究cd基因对大肠肿瘤的特异杀伤作用,探索自杀基因靶向治疗大肠癌的有效途径.方法逆转录病毒感染法将G1ceacdNa及pcd2分别转导入高分泌CEA的大肠癌细胞Lovo中,再分别接种到裸鼠皮下.成瘤后腹腔给予5... 目的研究cd基因对大肠肿瘤的特异杀伤作用,探索自杀基因靶向治疗大肠癌的有效途径.方法逆转录病毒感染法将G1ceacdNa及pcd2分别转导入高分泌CEA的大肠癌细胞Lovo中,再分别接种到裸鼠皮下.成瘤后腹腔给予5FC(500mg/kg)治疗,观察肿瘤重量的变化及病理学特点.结果含G1ceacdNa及pcd2逆转录病毒载体的病毒滴度分别为:13×107及21×108CFU/L.所有转基因成功并接种动物均成瘤.腹腔给予5FC治疗后发现,转由CEA基因顺式转录调控序列(TRS)驱动cd基因的组织特异性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G1ceacdNa的肿瘤对5FC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转非cea调控cd基因的肿瘤,治疗结束后肿瘤重量分别为31mg±8mg及113mg±23mg(P<001).结论本实验提示cea转录调控序列可控制cd基因在CEA阳性的大肠癌组织中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cd基因 癌胚抗原 基因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