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6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 RESOLUTION G-BANDING IN PLANT CHROMOSOMES INDUCED AT HIGH TEMPERATURE
1
作者 梁国鲁 李晓林 +1 位作者 王守生 成明昊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1年第1期69-71,共3页
In the past few years, clear and abundant G-bands in more than ten plant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observed by use of animal and human G-banding procedures, which mainly include trypsin, ASG, AMD, urea, SDS, NaOH, NaHCO... In the past few years, clear and abundant G-bands in more than ten plant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observed by use of animal and human G-banding procedures, which mainly include trypsin, ASG, AMD, urea, SDS, NaOH, NaHCO<sub>3</sub> and Utakoji methods etc. However, all G-banding production methods have direct relations with the chemical factors. Although there is usually heat treatment (about 60℃) prior to the G-banding procedure in animal and human chromosomes, G-banding patterns have not yet been reported only by spec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temperature camellia sinensis HIGH RESOLUTION G-banding.
原文传递
咖啡与茶远缘嫁接接合部组织形态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彭文书 曾胤 +3 位作者 刘聪 龚婉莹 严亮 季爱兵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24-31,共8页
为培育"咖啡茶"新品种,富集茶叶和咖啡中的健康元素,规避两者的有害物质,选择5年生‘铁皮卡’咖啡树作为砧木,5年生‘短节白毫’茶树枝条作为接穗,用劈接法(切接法)和芽接法通过接穗或接芽开展3轮次2个批次的嫁接试验;分别选... 为培育"咖啡茶"新品种,富集茶叶和咖啡中的健康元素,规避两者的有害物质,选择5年生‘铁皮卡’咖啡树作为砧木,5年生‘短节白毫’茶树枝条作为接穗,用劈接法(切接法)和芽接法通过接穗或接芽开展3轮次2个批次的嫁接试验;分别选用植物组织胶、医用组织胶水、IAA、NAA等试剂处理嫁接伤口,用套袋法和常规嫁接作对照共嫁接穗条300余穗、穗芽300余穗;选择37对与嫁接品种相同的1年生茶树和咖啡树进行靠接试验,观察其植物学特征;对茶树和咖啡树的成熟茎、嫩叶、嫩芽、嫩茎等进行了组织切片,另外对嫩叶、嫩芽、嫩茎进行了电镜扫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靠接材料的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结果表明:经过多轮次嫁接试验,茶与咖啡的远缘嫁接不能存活;芽接法一般存活一个月左右,穗接法部分能存活6个月,约有20%的穗条出现假活现象,最长存活11个月,新长出的芽叶或嫩枝明显小于母株;观察发现,茶树与咖啡树的组织结构差异明显,远缘嫁接的新生嫩茎比原生嫩茎的细胞强度差,细胞腔间隙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卡’咖啡 ‘短节白毫’ 远缘嫁接 组织结构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茶树叶片SOD、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0
3
作者 朱政 蒋家月 +1 位作者 江昌俊 李雯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6,共3页
以舒茶早和乌牛早2个茶树品种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茶树品种叶片内SOD活性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而后又下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 以舒茶早和乌牛早2个茶树品种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茶树品种叶片内SOD活性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而后又下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处理到第10天时均超过了原始水平(处理前),说明低温可能诱导新蛋白的产生;可溶性糖含量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一直呈增加趋势,处理到第10天时,舒茶早相对原始水平增加了约12.8倍,乌牛早增加了约2.8倍,说明低温胁迫可以促进糖类的合成。根据上述生理指标的分析,以期了解这种生理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低温胁迫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可溶性蛋白 可溶性糖
下载PDF
茶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 被引量:101
4
作者 孙美莲 王云生 +5 位作者 杨冬青 韦朝领 高丽萍 夏涛 单育 骆洋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9-587,共9页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qRT-PCR)准确性的先决条件。该文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芽、叶、幼根、嫩茎、花瓣、种子和愈伤组织为材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18S rRNA、GAPDH、β-actin和α-tubulin4个...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qRT-PCR)准确性的先决条件。该文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芽、叶、幼根、嫩茎、花瓣、种子和愈伤组织为材料,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18S rRNA、GAPDH、β-actin和α-tubulin4个常用内参基因在茶树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经GeNorm和NormFinder软件分析发现,当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比较茶树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差异时,可选择β-actin作为校正内参基因;而比较不同成熟度的叶片和愈伤组织时,可以选择GAPDH作为校正内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下载PDF
应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晚绿”品种的杂交亲本 被引量:47
5
作者 梁月荣 田中淳一 武田善行 《茶叶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2-26,共5页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技术对茶树无性系品种“晚绿”进行亲子关系分析。所用 10 8条随机引物中的 93条引物对日本静冈和枕畸两地取样的 6个无性系茶树品种的 8份材料的基因组DNA分别扩增出 1- 8条谱带 ,平均每条引物 3 5条。其...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技术对茶树无性系品种“晚绿”进行亲子关系分析。所用 10 8条随机引物中的 93条引物对日本静冈和枕畸两地取样的 6个无性系茶树品种的 8份材料的基因组DNA分别扩增出 1- 8条谱带 ,平均每条引物 3 5条。其中 19条引物扩增出“晚绿”与其母本“数北”不同的RAPD分子标记 30个。从中选择 6条引物对 8份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鉴定表明 ,其中 4个RAPD分子标记显示出“晚绿”品种特异性 ,说明包括“静在 16”在内的 4个供试品种都不是“晚绿”的真正父本。本文还证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RAPD 亲子鉴定
下载PDF
茶树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45
6
作者 冯艳飞 梁月荣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1-25,共5页
从茶树叶片中提取总RNA ,经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以cDNA第一链为模板 ,分别用三对PCR引物扩增SAM合成酶基因的中间主片段、 3 端和 5 端片段 ,最后经BLAST比较及重叠区域拼接得到完整的SAM基因序列。所得序列长 130 3bp ,编码 394个... 从茶树叶片中提取总RNA ,经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以cDNA第一链为模板 ,分别用三对PCR引物扩增SAM合成酶基因的中间主片段、 3 端和 5 端片段 ,最后经BLAST比较及重叠区域拼接得到完整的SAM基因序列。所得序列长 130 3bp ,编码 394个氨基酸。与中华猕猴桃、番茄、长春花SAM合成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87% ,83 %和 83%。氨基酸序列与三角杨、猕猴桃、番茄、长春花等的SAM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92 %~ 90 %。证实所获得的基因序列为茶树SAM合成酶基因。该基因的克隆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茶树逆境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SAM合成酶 基因克隆 RT-PCR
下载PDF
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茶树对茶尺蠖幼虫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2
7
作者 桂连友 陈宗懋 刘树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2-307,共6页
研究了应用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茶树后,对茶树叶片中脂氧合酶、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抑制素活性,以及对茶尺蠖幼虫中肠蛋白酶活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外源茉莉酸甲酯喷雾法或暴露法处理茶树,都能够诱导茶树叶片脂氧合酶、多酚氧化... 研究了应用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茶树后,对茶树叶片中脂氧合酶、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抑制素活性,以及对茶尺蠖幼虫中肠蛋白酶活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外源茉莉酸甲酯喷雾法或暴露法处理茶树,都能够诱导茶树叶片脂氧合酶、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抑制素活性增加,茶尺蠖幼虫中肠强碱性类胰蛋白酶活性和类胰凝乳蛋白酶活性受抑制,但弱碱性类胰蛋白酶活性未受抑制,从而导致茶尺蠖幼虫中肠内各种蛋白酶间的协调性遭到破坏,生长受阻,这可能是茉莉酸甲酯诱导茶树对茶尺蠖幼虫产生直接抗性作用的一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茶树叶片 幼虫 外源 茉莉酸甲酯处理 生长 中肠 类胰蛋白酶 诱导 影响
下载PDF
氮素水平对不同品种茶树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1
8
作者 向芬 李维 +2 位作者 刘红艳 周凌云 江昌俊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38-1145,共8页
为探明氮素水平对不同品种茶树的光合系统的影响机制,以‘福鼎大白茶’、‘保靖黄金茶1号’、‘白毫早’两年生茶苗为材料,设置不施氮N_0(0g)、低氮N_1(11g)、中氮N_2(22g)和高氮N_3(33g)4个氮素[(NH_4)_2SO_4]水平的盆栽实验,研究了铵... 为探明氮素水平对不同品种茶树的光合系统的影响机制,以‘福鼎大白茶’、‘保靖黄金茶1号’、‘白毫早’两年生茶苗为材料,设置不施氮N_0(0g)、低氮N_1(11g)、中氮N_2(22g)和高氮N_3(33g)4个氮素[(NH_4)_2SO_4]水平的盆栽实验,研究了铵态氮对3个品种茶树的生长势、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处理能够显著促进茶树的生长,提高茶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降低胞间CO_2浓度(Ci),并以N_2处理最好,但水分利用率(WUE)在3个品种茶树间表现不同。(2)在N_2处理下,3个茶树品种的叶片光系统Ⅱ(PSⅡ)暗适应下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Ⅱ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亦增加最大,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降低。(3)茶树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参数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且具有品种特异性。研究发现,适量施氮能够显著增加茶树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光合活性,从而使得各品种茶树净光合速率增加;氮素水平对各茶树品种的光合及荧光特性影响存在差异,水分利用率亦具有品种特异性;生产中应综合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可快速、直观地评价不同品种茶树对氮素营养的内在需求,为茶园施肥管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茶树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茶树对氟富集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3
9
作者 陈瑞鸿 梁月荣 +5 位作者 陆建良 高夫军 张凌云 吴颖 吴姗 孙其富 《茶叶》 2002年第4期187-190,共4页
利用氟电极分析了31个茶树品种,不同成熟度、不同季节茶树叶片和不同茶树器官的氟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成熟叶片平均氟含量为1499.2mg/kg,其中乌牛早氟含量最高,为2163.2mg/kg,浙农138氟含量最低,为805.7mg/kg,前者为后者的2.7倍... 利用氟电极分析了31个茶树品种,不同成熟度、不同季节茶树叶片和不同茶树器官的氟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成熟叶片平均氟含量为1499.2mg/kg,其中乌牛早氟含量最高,为2163.2mg/kg,浙农138氟含量最低,为805.7mg/kg,前者为后者的2.7倍。6个品种夏季不同叶位间氟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芽氟含量最低,平均为88.6mg/kg,第六叶氟含量最高,平均为1010.1mg/kg,除第五叶与第六叶氟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叶位氟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同时春季新梢不同叶位氟含量为26.Omg/kg~700.8mg/kg,均低于夏季新梢对应叶位氟含量。鸠坑茶树植株主要器官氟含量差异明显,其中叶片氟含量最高,其次为嫩茎和须根,主根最低,不同树龄茶树主要器官间氟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富集作用 品种 季节 叶片成熟度
下载PDF
茶树CBF1基因密码子使用特性分析 被引量:48
10
作者 郭秀丽 王玉 +1 位作者 杨路成 丁兆堂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14-1623,共10页
转录因子CBF(C-repeat-binding factor)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是植物抗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文章运用CHIPS、CUSP和CodonW在线程序对茶树(Camellia sinensis)CBF1基因(CsCBF1)序列进行分析,并与茶树基因、模式植物基因组和其他... 转录因子CBF(C-repeat-binding factor)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是植物抗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文章运用CHIPS、CUSP和CodonW在线程序对茶树(Camellia sinensis)CBF1基因(CsCBF1)序列进行分析,并与茶树基因、模式植物基因组和其他植物CBF基因进行比较,对了解CsCBF1基因密码子使用特性,并为其选择合适的表达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CsCBF1基因与70个茶树基因对密码子的使用有明显的差异,CsCBF1基因偏好使用以G/C结尾的密码子,而筛选的70个茶树基因偏好使用以A/T结尾的密码子。在密码子使用频率上,CsCBF1基因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烟草(Nicotiana tobacum)的差异小于与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的差异;因此,拟南芥、烟草更适合作为CsCBF1基因的外源表达宿主。通过分析40种植物CBF基因编码特点可知大部分CBF基因偏好使用以G/C结尾的密码子,这可能与基因的特殊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CBF1基因 密码子偏好性
下载PDF
茶树光合“午休”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36
11
作者 陈贤田 柯世省 《浙江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80-83,共4页
初夏晴天茶树光合作用日进程测试表明,茶树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 休”现象。光响应及 CO2响应测试进一步证明,强光下光抑制的发生是引起茶树光合“午休”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茶树 原因分析 光合作用 午休
下载PDF
乌龙茶种质资源种群遗传多样性AFLP评价 被引量:33
12
作者 黄福平 梁月荣 +3 位作者 陆建良 陈荣冰 Mamati G.E. 孙庆磊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3-189,共7页
以银染法 AFLP 分子标记技术用 5 对引物组合对来自福建武夷山市、安溪县、台湾省和广东潮安县 45份乌龙茶品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 对引物扩增出 208 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为 92.03%;最大遗传距离为 0.481,最小遗传距离... 以银染法 AFLP 分子标记技术用 5 对引物组合对来自福建武夷山市、安溪县、台湾省和广东潮安县 45份乌龙茶品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 对引物扩增出 208 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为 92.03%;最大遗传距离为 0.481,最小遗传距离为 0.124,种质资源间遗传多样性估值较高,达 0.311。按照地理分布分组分析表明,种群内遗传多样性以武夷山最高,其次为安溪乌龙茶种质资源,以台湾的乌龙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最小;种群间遗传相似性,以武夷山与安溪种群间最高,达 0.9505,以台湾和潮安县类型间的相似性最低,相似性系数为 0.77。构建的种间和种群间进化树表明,可将 45 份乌龙茶品种划分为二大类型,福建类型和广东潮安类型。结合种群间相似系数,提出乌龙茶种质资源与其加工工艺的演化路径是一致的,也是由武夷山向安溪再向台湾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种质资源 种群 遗传多样性 分子标记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下载PDF
茶树抗寒调控转录因子ICE1密码子偏性分析 被引量:45
13
作者 时慧 王玉 +1 位作者 杨路成 丁兆堂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41-1352,共12页
运用CHIPS、CUSP和CodonW软件程序分析自主克隆的茶树(Camellia sinensis)ICE1(GenBank登录号JX029153)的密码子的偏性,并与茶树基因组及萝卜等7种植物的ICE1密码子偏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茶树ICE1偏好于以A/T结尾的密码子;与茶树基因... 运用CHIPS、CUSP和CodonW软件程序分析自主克隆的茶树(Camellia sinensis)ICE1(GenBank登录号JX029153)的密码子的偏性,并与茶树基因组及萝卜等7种植物的ICE1密码子偏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茶树ICE1偏好于以A/T结尾的密码子;与茶树基因组密码子偏性相比,发现只有6种氨基酸密码子偏性完全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ICE1的碱基组成在单子叶植株大麦与7种双子叶植物分化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聚类分析中,基于基因CDS序列的聚类不能正确反映物种间的进化关系,而基于密码子偏性参数相对密码子使用度(RSCU)的聚类更适合作为系统发育分析的参考。与3种外源受体密码子使用频率比较发现,与大肠杆菌基因组密码子使用频率差值较大的有25个,与酵母基因组差值较大的有15个,与拟南芥基因组差值较大的有10个,这预示着ICE1在拟南芥中的表达效率最高,若要在其他外源受体中进行高效表达,尚需对其密码子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ICE1 密码子用法 密码子偏性 聚类分析 抗寒
原文传递
不同茶类和产区茶叶氟含量研究 被引量:40
14
作者 梁月荣 傅柳松 +4 位作者 张凌云 陆建良 龚淑英 顾志蕾 徐月荣 《茶叶》 2001年第2期32-34,44,共4页
研究了全国 18个省 (市 ) 9种茶叶 12 8个样品的氟含量。结果表明 ,砖茶氟含量最高 ,平均 159.14mg/kg;茉莉花茶氟含量最低 ,平均 35.54mg/kg。根据氟摄入量的最高限量规定等有关资料计算出各种茶叶的每天最大饮用量。
关键词 品种类型 产区 氟含量 茉莉花茶 饮用量
下载PDF
浙江天台山茶树光合日变化及光响应 被引量:34
15
作者 柯世省 金则新 李钧敏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9-164,共6页
自然条件下使用LCA 4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栽培于天台山主峰华顶山的茶树连体叶片的光合日变化及光响应 .结果表明 :在初夏晴天 ,上年越冬叶片 (下称二年生叶 )的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和饱和光强比展叶约 16d的一年... 自然条件下使用LCA 4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栽培于天台山主峰华顶山的茶树连体叶片的光合日变化及光响应 .结果表明 :在初夏晴天 ,上年越冬叶片 (下称二年生叶 )的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羧化效率和饱和光强比展叶约 16d的一年生叶高 ,CO2 补偿点和光补偿点比一年生叶低 ,两者的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均为”双峰”型 ,午间胞间CO2 浓度上升表明 ,此时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 .一年生叶蒸腾速率高于二年生叶 ,它们日进程曲线为单峰型 ,午间最高 ,而气孔阻力午间最低 .不同时段作光响应和CO2 响应试验表明 ,上午茶树的表观量子效率、饱和光强和羧化效率较高 ,光补偿点和CO2 补偿点较低 .图 3表 4参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天台山 茶树 日变化 光响应 净光合速率 表观量子效应 羧化效率 叶龄
下载PDF
茶树养分综合管理与减肥增效技术研究 被引量:40
16
作者 阮建云 马立锋 +4 位作者 伊晓云 石元值 倪康 刘美雅 张群锋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5,共11页
茶叶产业是我国南方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是我国当前茶园施肥中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过量施肥、茶树专用肥占比少、有机养分替代率较低和表面撒施等落后施用方法,造成养分损失大、生产成本升高、环境风险... 茶叶产业是我国南方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但是我国当前茶园施肥中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过量施肥、茶树专用肥占比少、有机养分替代率较低和表面撒施等落后施用方法,造成养分损失大、生产成本升高、环境风险增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精准养分用量、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调整肥料结构、改进施肥方法和配套土壤改良等5个方面总结提出了茶园养分综合管理技术策略,建立了茶园氮素总量控制、磷钾基准配比和用量基准,提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适宜比例与技术,研制茶树专用肥基础配方和稳铵缓释功能性肥料,改进优化追肥时期、深施与机械施肥相结合的施肥方法。茶园养分综合管理技术在农民/合作社生产茶园示范应用过程中节本增效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养分综合管理 减肥 氮素总量控制 养分基准配比
下载PDF
商品林地土壤物理性质演变与抗蚀性能的评价 被引量:26
17
作者 姜培坤 俞益武 徐秋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A01期112-115,共4页
以天然马尾松林为参照 ,分析了 5种人工商品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和抗蚀性能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 :5种商品林中 ,毛竹和青梅林土壤粘粒含量出现了明显减少的趋势。早竹和毛竹林土壤大于 1mm大团聚体含量和大于0 .2 5 mm水稳性团聚体总量均... 以天然马尾松林为参照 ,分析了 5种人工商品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和抗蚀性能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 :5种商品林中 ,毛竹和青梅林土壤粘粒含量出现了明显减少的趋势。早竹和毛竹林土壤大于 1mm大团聚体含量和大于0 .2 5 mm水稳性团聚体总量均显著高于天然马尾松林 ,0~ 0 .2 m土层分别达到了 34.6 6 % ,73.35 %和 2 7.2 5 % ,6 4 .0 7% ,而人工杉木林和青梅林土壤团聚体含量明显减少 ,茶园土壤则保持和天然马尾松林相同的水平。早竹地土壤总孔隙度和通气孔度也显著高于天然马尾松林 ,0~ 0 .2 m土层分别达到了 5 7.6 4 %和 18.74 % ,毛竹和茶园土壤则接近天然马尾松林 ,而人工杉木林和青梅林土壤总孔隙度和通气孔度均显示下降。5种商品林中早竹、毛竹和茶园土壤抗蚀能力较强 ,特别是早竹和毛竹土壤抗侵蚀能力超过了天然马尾松林 ,而人工杉木林和青梅林土壤抗蚀能力较弱 ,容易产生水土流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林 人工杉木林 毛竹林 青梅林 早竹林 茶园 土壤物理性质 抗蚀性
下载PDF
利用EST-SSR分析江北茶区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被引量:35
18
作者 姚明哲 刘振 +3 位作者 陈亮 王新超 马春雷 梁月荣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3-250,共8页
利用25对EST-SSR引物对江北茶区的45份茶树初级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25对引物共检测到83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等位位点3.3个,可鉴定的基因型为6个。引物的PIC值平均为0.61,扩增位点的... 利用25对EST-SSR引物对江北茶区的45份茶树初级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25对引物共检测到83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等位位点3.3个,可鉴定的基因型为6个。引物的PIC值平均为0.61,扩增位点的观测杂合度高于期望杂合度。45份供试种质中可观测的等位位点平均为4.2个,有效等位位点为2.8个。等位位点观测杂合度平均为0.73,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61,Shannon信息指数为1.11。江北茶区主要省份间茶树种质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Gst=0.2),而基因流(Nm=3.9)较高。AMOVA分析显示,95.97%的变异发生于居群内。45份供试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2~0.89之间,聚类分析表明供试资源在亲缘关系上未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分化。湖北、安徽和陕西三个主要省份茶树种质间的遗传距离平均为0.048,其中陕西资源在亲缘关系上略远于湖北和安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EST-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下载PDF
利用SNP标记构建茶树品种资源分子身份证 被引量:35
19
作者 樊晓静 于文涛 +5 位作者 蔡春平 林浥 王泽涵 房婉萍 张见明 叶乃兴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51-1760,I0006-I0017,共22页
【目的】建立茶树品种的SNP分子标记数据库,结合茶树品种基本信息,将SNP位点组成的DNA指纹图谱构建28位数字组成的茶树品种资源分子身份证,便于茶树品种资源的保护与精准管理,避免“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方法】通过挖掘茶树... 【目的】建立茶树品种的SNP分子标记数据库,结合茶树品种基本信息,将SNP位点组成的DNA指纹图谱构建28位数字组成的茶树品种资源分子身份证,便于茶树品种资源的保护与精准管理,避免“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方法】通过挖掘茶树的表达序列标签,获得大量的高质量表达序列标签,将其进行装配后,开发候选位点,将候选位点与茶树全基因组进行BLAST,得到其在全基因组染色体上的位置与具体关联基因。以铁观音、福鼎大白茶、龙井43、云抗10号等103份国内外不同类型的茶树品种资源为供试材料,提取基因组DNA,利用预扩增技术和微流体芯片法对供试茶树品种资源进行SNP基因分型,获得SNP位点数据及候选SNP位点的信息指数、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等信息,将多态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进行SNP位点组合筛选,得到最优SNP位点组合后,结合茶树品种基本信息构建茶树品种资源分子身份证。【结果】从茶树的表达序列标签数据库中挖掘出1786个候选SNP位点。根据序列保守性,筛选出96个SNP标记位点,与最新茶树基因组比对发现候选位点较均匀地分布于茶树全基因组的15条染色体上;对茶树品种资源的候选SNP位点的多态性信息进行分析,剔除10个不具多态性的位点,剩余86个位点的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517,观测杂合度平均值为0.370,期望杂合度平均值为0.346,固定指数平均值为-0.036,次等位基因频率平均值为0.269。从86个SNP位点中筛选出24个多态性高的SNP位点,组成DNA指纹图谱,可区分出全部参试茶树品种资源。对24个SNP位点组成的DNA指纹图谱并结合茶树品种资源基本信息进行数字编码,最终形成由28位数字组成的茶树品种资源分子身份证。【结论】依据SNP标记的多态性信息,筛选SNP位点,精准区分全部供试茶树品种,并将24个SNP位点所构建的茶树品种资源DNA指纹图谱及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品种资源 SNP 分子身份证 DNA指纹图谱
下载PDF
中、韩两国主要茶树品种基因组DNA多态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金惠淑 梁月荣 陆建良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利用RAPD技术结合类平均法聚类分析研究了中国、韩国和日本茶树品种资源共 4 6个样品的基因组DNA多态性。结果表明 ,19个有效随机引物对 4 6个样品共扩增出 2 0 0条RAPD带 ,平均每个引物 10 5条带 ,每个品种 4 4条带。在得到的 2 0 0... 利用RAPD技术结合类平均法聚类分析研究了中国、韩国和日本茶树品种资源共 4 6个样品的基因组DNA多态性。结果表明 ,19个有效随机引物对 4 6个样品共扩增出 2 0 0条RAPD带 ,平均每个引物 10 5条带 ,每个品种 4 4条带。在得到的 2 0 0条谱带中 ,多态性带达到 84 3 %。中国和韩国茶树品种DNA多态性分别为 86 2 %和 78 2 %。 4 6个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0 2 79~ 0 65 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4 6个供试品种可分成 4个类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茶树 RAPD 遗传多样性 类平均法聚类 中国 韩国 DNA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