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95
1
作者 骆黎 徐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4-526,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21例)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分...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21例)采用脑梗死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分为B组(10 mg组,25例)和C组(20 mg组,22例),B、C组每晚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20 mg;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测定血脂、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3组各项血脂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血脂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其斑块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B、C两组TC、TG、LDL-C、HDL-C、hs-CRP、MMP-9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C、TG、LDL-C、hs-CRP、MMP-9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低血脂、炎性因子水平及一定程度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且以20 mg剂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78
2
作者 肖燕青 黄滨 +1 位作者 李菊香 邹海珠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7-439,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患有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患儿血清中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探讨其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辅助诊断作用。方法:选用临床确诊为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患儿42例,健康新生儿30例,检测其... 目的:通过检测患有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患儿血清中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探讨其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辅助诊断作用。方法:选用临床确诊为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新生患儿42例,健康新生儿30例,检测其血清中的PCT、CRP以及血液中的WBC,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42例新生患儿中PCT阳性率(PCT≥0.5 ng/mL为阳性)为90.5%,WBC阳性率(WBC>20×109/L为阳性)为28.5%,CRP阳性率(CRP>8 mg/L为阳性)为44.7%,三者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均升高,但是PCT阳性率明显高于CRP和WBC,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PCT、WBC和CRP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指导临床早期用药有一定的价值,而且相比于WBC和CRP,PCT是一个能够更早,更灵敏地反映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白细胞 c反应蛋白 新生儿感染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血清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1
3
作者 李巧玉 袁志诚 +3 位作者 陆军 叶明秀 湛利平 陆培松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864-865,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C 反应蛋白 (CRP)动态变化与颅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87例依GCS评分分为轻型 43例、中型 2 0例和重型 2 4例三组。采用单琼脂糖扩散法测定伤后 1~ 30天上午 8~9时血清CRP值。结果 伤后当日CRP开始升高 ,第 3天达到高... 目的 探讨血清C 反应蛋白 (CRP)动态变化与颅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87例依GCS评分分为轻型 43例、中型 2 0例和重型 2 4例三组。采用单琼脂糖扩散法测定伤后 1~ 30天上午 8~9时血清CRP值。结果 伤后当日CRP开始升高 ,第 3天达到高峰 ,其峰值与入院时GCS评分呈明显直线负相关 (r=- 0 .72 6 ,P <0 .0 0 1)。CRP持续时间 :轻型组第 7天恢复正常 (<3mg/L)。重型组第 30天仍明显高于正常 (2 5 .13± 8.2 0mg/L)。结论 脑外伤后动态测定CRP对判断伤情轻重、监测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c-反应蛋白 血清
下载PDF
多个炎症指标在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28
4
作者 范仰钢 李国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1期18-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多个炎症指标在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根据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标(BASDAI)对78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活动期组与静止期组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C...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多个炎症指标在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评价中的价值。方法:根据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标(BASDAI)对78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活动期组与静止期组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并与BASDA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活动期组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IgA异常率高于静止期患者(P<0.05)。活动期患者C反应蛋白和IgA高于静止期患者(P<0.05)。对所有患者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C反应蛋白和IgA与BASDAI相关,C反应蛋白与IgA相关。其他指标与BASDAI不相关。结论:在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多个炎症指标如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与IgA均出现改变。C反应蛋白和IgA与疾病活动性相关,可以作为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血小板计数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A
下载PDF
NT-proBNP、hs-CRP和超声心动图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陈丰运 肖骅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4338-434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缺血坏死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因胸痛入住该院的患者,采集病史,所有患者入院24h内测定血浆NT-proBNP... 目的探讨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缺血坏死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因胸痛入住该院的患者,采集病史,所有患者入院24h内测定血浆NT-proBNP、hs-CRP和cTnT水平,记录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和右室舒张末内径(LVEDd)值,且住院期间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根据病史、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cTnT结果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及对照组。冠状动脉病病变严重程度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和阴性对照组。分析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及LVEF值在各组间的差异,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判断其是否为血浆NT-proBNP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果入组ACS患者共102例。对照组(n=40)、UA组(n=40)分别与NSTEMI组(n=30)、STEMI组(n=32)比较,患者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及LVE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n=40)和三支病变组(n=41)分别与单支病变组(n=30)、双支病变组(n=31)比较,血浆NT-proBNP水平差有统计学意义异(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示:血浆hs-CRP水平(P=0.007)、冠状动脉病变支数(P=0.001)、糖尿病病史(P=0.006)均为血NT-proBNP水平的独立正相关因素,LVEF值(P=0.036)则为血NT-proBNP水平的独立负相关因素。结论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LVEF值与ACS关系密切,可作为判断其早期缺血坏死程度和临床分型的重要参考指标。血浆NT-proBNP水平有可能作为一种判断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高敏c反应蛋白 左室射血分数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鲁雁 孙宁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炎症标记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高血压病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202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观察有无斑块形成,并进行血清hs-CRP定量检测。根据患者颈动脉... 目的探讨炎症标记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高血压病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202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观察有无斑块形成,并进行血清hs-CRP定量检测。根据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是否合并糖尿病及吸烟情况分组进行血清hs-CRP水平比较。结果(1)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s-CRP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96±5.26)mg/Lvs(3.16±3.54)mg/L,P=0.006]。(2)颈动脉斑块组患者平均血清hs-CRP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组患者[(5.35±4.82)mg/Lvs(3.16±3.54)mg/L,P=0.002]。(3)根据吸烟情况进行分层后,1年内有吸烟行为者中颈动脉斑块硬化组患者血清hs-CRP平均值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5.30±5.02)mg/Lvs(3.07±1.70)mg/L,P=0.024]。(4)无糖尿病的高血压病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血清hs-CRP均值高于颈动脉正常组[(5.03±5.35)mg/Lvs(3.25±3.61)mg/L,P=0.032]。结论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有颈动脉斑块的高血压病患者血清hs-CRP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c反应蛋白质 颈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大男 何作云 李金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41-544,共4页
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关系。将 93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 :急性心肌梗死组5 1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组 4 3例。分别测定患者的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体 (IgG和IgM)浓度 ,并同步观察血浆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变化及其与幽... 为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关系。将 93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 :急性心肌梗死组5 1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组 4 3例。分别测定患者的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体 (IgG和IgM)浓度 ,并同步观察血浆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同时与 31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急性心肌梗死组幽门螺杆菌IgG阳性率及平均浓度 ,IgM阳性率及吸光度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与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 .0 5 )。未校正冠心病危险因素时 ,幽门螺杆菌IgG阳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组具有相关关系 (OR为 3.0 4 7,95 %CI为 1.0 5 5~ 8.796 ,χ2 为 2 4 .2 4 1,P =0 .0 3) ,校正后二者仍有相关关系 (OR为 3.2 6 2 ,95 %CI为 1.0 15~ 10 .4 85 ,χ2 为 2 3.94 ,P =0 .0 4 7)。急性心肌梗死组幽门螺杆菌Ig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纤维蛋白原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组P <0 .0 0 1) ;C反应蛋白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组 (P <0 .0 5 )。急性心肌梗死组中幽门螺杆菌 (+)者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幽门螺杆菌 ( )者 (P <0 .0 5 )及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幽门螺杆菌 (+)者 (P <0 .0 0 1) ;并且IgG与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冠状动脉疾病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急性心肌梗死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红细胞分布宽度联合C反应蛋白对急性胰腺炎并发严重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治琴 魏茂碧 +3 位作者 王白莹 张莲 查冬青 吴小燕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0年第11期891-896,共6页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联合C反应蛋白(C-reative protein,CRP)对急性胰腺炎并发严重肾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联合C反应蛋白(C-reative protein,CRP)对急性胰腺炎并发严重肾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9年7月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的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pancreatitis with acute kidney injury,AP&AKI)的患者71例临床资料,AP&AKI组中AKIⅠ期23例,AKIⅡ期27例,AKIⅢ期21例,急性胰腺炎组100例。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及分期按照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及分期按照KIDIGO指南。收集两组基本资料和生化检查并分析对急性胰腺炎合并严重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AP&AKIⅢ组NLR、CRP、RDW14%水平显著高于AP组,且部分反映炎症程度和肾脏受损指标高于AP并发轻中AKI者。结论NLR、CRP、RDW14%在急性胰腺炎中合并严重急性肾损伤中各有明显差异且有一定预测价值,但不如三者联合预测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急性胰腺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阿司匹林抵抗患者TXB2和CRP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宋书江 赵兴洲 +4 位作者 王宇 周晓东 许金鹏 孙学江 王乾一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阿司匹林抵抗(AR)患者血小板聚集率、C反应蛋白(CRP)、血栓素B2(TXB2)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患者7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通心络组、氯吡格雷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测定三组血小板聚...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阿司匹林抵抗(AR)患者血小板聚集率、C反应蛋白(CRP)、血栓素B2(TXB2)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标准患者7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通心络组、氯吡格雷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测定三组血小板聚集率、CRP、TXB2。结果通心络和氯吡格雷均可使ACS合并AR患者血小板聚集率、CRP、TXB2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对ACS合并AR患者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作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ACS患者的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动脉疾病 阿司匹林 抵抗 血栓素B2 c反应蛋白质 通心络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内脂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测定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艳丽 郭秀真 +3 位作者 班开斌 张洋 黄友敏 李如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9年第10期718-72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内脂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90例PCOS患者及30例正常者(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内脂素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 目的探讨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中内脂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90例PCOS患者及30例正常者(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内脂素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Hs—CRP水平;同时根据体重指数(BMI)将PCOS患者分为肥胖PCOS组(BMI≥25,48例)和非肥胖PCOS组(BMI〈25,42例)。结果①肥胖及非肥胖PCOS患者血清中内脂素和Hs—CRP水平分别为(37±6)与(28±5)μg/L、(4.9±0.6)与(2.4±0.5)m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7±4)μg/L与(2.0±0.5)mg/L(t值分别为11.35,8.46,10.43,8.25,均P〈0.05),肥胖PCOS患者血清中内脂素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肥胖PCOS患者(t值分别为7.74,6.38,均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内脂素与Hs—CRP、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P〈0.05);Hs—CRP与BMI、HOMA—IR呈正相关(P〈0.05)。结论PCOS患者体内可能存在慢性炎症,并可能是导致血清内脂素和Hs—CRP水平升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细胞因子类 c反应蛋白质 炎症
原文传递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RP和补体C3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11
作者 程玉萍 许亚辉 孙婷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35期4816-4817,共2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补体C3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散射比浊法测定17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RP和补体C3水平,同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毒性肝炎各组CRP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肝硬化测得值显著高...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补体C3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散射比浊法测定17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RP和补体C3水平,同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毒性肝炎各组CRP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肝硬化测得值显著高于各组,高低顺序依次为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补体C3值急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呈上升趋势,其他各组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重度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纽值最低,高低顺序依次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病情越重,差异越大。结论: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CRP、C3含量,有助于发现和了解肝内炎症活动及肝细胞受损的程度,对肝炎患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顸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补体c3 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早期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郝玉明 张涛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5-197,共3页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使用2种剂量(10和20mg/d)的阿托伐他汀治疗10d后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一氧化氮(NO)、肌酸激酶(CK)及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方法:将临床确诊为UAP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使用2种剂量(10和20mg/d)的阿托伐他汀治疗10d后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一氧化氮(NO)、肌酸激酶(CK)及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方法:将临床确诊为UAP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分别接受10mg/d(32例)和20mg/d(30例)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28例):不接受任何调脂药物治疗;所有对象均测定治疗前和治疗10d后hsCRP、MMP9、NO、ALT、CK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脂、hsCRP、MMP9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亦明显下降(P<0.05);除hsCRP外,20mg/d较10mg/d治疗后血脂、MMP9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20mg/d治疗前后比较,ALT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2组ALT水平依次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UAP早期使用较大剂量(20mg/d)的阿托伐他汀治疗10d,即可明显减轻炎症、调节血脂、稳定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阿托伐他汀 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伟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81-383,387,共4页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120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根据病例资料分为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以及联合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采用免疫比浊...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120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根据病例资料分为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以及联合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3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Fb)、血沉(ESR)、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nbl)、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nbh),比较治疗效果。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和血液流变学Fb、ESR、nbl、nbh水平低于其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有效改善老年脑缺血患者血流指标,降低炎症因子对机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血液流变学 c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郑秀霞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10期1326-132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PR)浓度变化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5例脑梗死患者、26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清CPR含量检测,计算异常率,并按照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FDS)标准进...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PR)浓度变化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5例脑梗死患者、26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清CPR含量检测,计算异常率,并按照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FDS)标准进行评分。结果脑梗死组CRP含量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腔隙性脑梗死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脑梗死组CRP异常率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CRP异常的患者CNFDS评分的改善低于CRP正常组,且CRP异常者预后中无变化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CRP水平是反映脑梗死预后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脑梗死 预后 急性脑梗死患者 血清c反应蛋白 临床意义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蛋白检测 腔隙性脑梗死 正常对照组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GDF-15、CRP水平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改平 张彬 +8 位作者 张宝文 乔梁杰 田仲兰 翟国岩 辛宪伟 杨春 刘培刚 张勇 徐玲玲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的水平及其与急性脑梗死临床分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36例;年龄39~72岁,中位年龄51岁。30例健康体检者.其中...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的水平及其与急性脑梗死临床分型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36例;年龄39~72岁,中位年龄51岁。30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0~65岁,中位年龄50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健康体检者GDF-15,用光散射比浊法测定CRP,进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GDF-15水平为(1118.0±326.3)pg/mL,健康体检者为(698.3-4-129.1)pg/mL,急性脑梗死患者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其中重型、中型和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GDF-15水平分别为(1311.0±332.5)pg/mL、(1130.0±272.6)pg/mL、(859.4±210.5)pg/mL。重型和中型急性脑梗死患者GDF-15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和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P〈0.01)。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GDF-15水平较健康体检者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急性脑梗死患者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GDF-15水平明显升高,GDF-15与CRP水平呈正相关.检测GDF-15与CRP对急性脑梗死疾病的分型与病情严重程度观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生长分化因子15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梅益斌 李付远 +1 位作者 李洋威 胡昌盛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8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血压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50例)和氯沙坦组(50例)...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高血压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50例)和氯沙坦组(50例),分别予以口服替米沙坦和氯沙坦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血压控制情况、血清APN、hs—CRP和TNF-α表达及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均实现血压达标。治疗开始后,替米沙坦组APN升高较氯沙坦组快(P〈0.05),替米沙坦组hs-CRP、TNF-α水平降低亦均较氯沙坦组快(均P〈0.05)。两组均随访4个月,替米沙坦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0%(5/50),明显低于氯沙坦组的24.5%(12/49)(P〈0.05)。结论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PN、hs—CRP、TNF—α表达的调节作用较氯沙坦更显著,更有利于降低此类患者的短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脂联素 c反应蛋白质 肿瘤坏死因子Α 替米沙坦
原文传递
C反应蛋白、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检测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覃彦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8期577-57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比例(N%)值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及9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CRP、WBC、中性粒细胞比例值检查。结果 CRP高浓度(CRP>50 mg/L)的感染组,以及各感染组CRP、...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比例(N%)值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及9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CRP、WBC、中性粒细胞比例值检查。结果 CRP高浓度(CRP>50 mg/L)的感染组,以及各感染组CRP、NEU比例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RP低浓度(10 mg/L)<CRP<50 mg/L)的感染组的WBC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各感染组WBC正常例数,及各感染组CRP、WBC、NEU比例值上升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各感染组WBC下降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CRP与WBC、NEU比例值呈一定的正相关。CRP低浓度(10 mg/L)<CRP<50 mg/L)的感染组WBC正常率大于上升率,与CRP高浓度(CRP>50 mg/L)的各感染组相反。结论 在感染情况下,特别是感染程度较轻时,CRP检测优于WBC、NEU比例值,三者结合检查有助于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比例 炎症 感染
下载PDF
门诊46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CRP检测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尹琴 张继先 +3 位作者 李松明 刘旭 伏振 夏玲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4期682-684,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门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C-反应蛋白水平与肺炎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呼吸科门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467例,依据测定的CRP水平将患者分为4组,比较分析每组患者肺炎发生率与CR... 目的通过检测门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C-反应蛋白水平与肺炎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呼吸科门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467例,依据测定的CRP水平将患者分为4组,比较分析每组患者肺炎发生率与CRP之间的关系。结果 CRP〉100 mg/L的患者合并肺炎的发生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三组,CRP在50~100 mg/L之间发生肺炎的可能性比CRP在10~50 mg/L发生肺炎的可能性大,CRP〈10 mg/L发生肺炎的可能性极低。结论 CRP是早期诊断肺炎的敏感指标,CRP〉100 mg/L,肺炎发生率最高,需积极行肺部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CRP在呼吸科门诊应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检查,对肺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cRP) 肺炎 门诊
下载PDF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淀粉酶、血糖、白细胞、C反应蛋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兰 韦真理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8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液淀粉酶(AMS)、血糖(BS)、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患者入院后,根据中毒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抽静脉血检测AMS、BS、WBC... 目的:研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液淀粉酶(AMS)、血糖(BS)、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患者入院后,根据中毒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抽静脉血检测AMS、BS、WBC和CRP。结果:中毒组血液AMS、BS、WBC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中毒组血液AMS、BS、WBC、CRP水平和中度中毒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中度中毒组血液AMS、BS、WBC、CRP水平和轻度中毒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AOPP患者血液AMS、BS、WBC、CRP的水平与中毒的程度相关,可作为AOPP患者诊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血液淀粉酶 血糖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联合检测cTnI、CRP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心脑损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纪青 谭振雄 曾宪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中肌钙蛋白I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6例Acop(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入院第1小时、24小时、48小时血清肌钙量白I、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根据中毒程度及心脑损害进...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中肌钙蛋白I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6例Acop(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入院第1小时、24小时、48小时血清肌钙量白I、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根据中毒程度及心脑损害进行分组比较分析。结果中毒第1小时、24小时、48小时Acop患者血清cTnI、CRP水平重度、中度中毒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0.01),轻度中毒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无统计意义(P值>0.05)。结论Acop患者血清cTnI、CRP水平与中毒的程度及心脑损害相关,可作为诊疗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血清肌钙量白I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