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化方对呼吸机相关性重症肺炎肺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和WBC、PCT、及CRP的影响 被引量:33
1
作者 朱仕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62-764,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清化方治疗呼吸机相关性重症肺炎(VA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WBC、PCT和CRP的影响。方法:将68例ICU住院并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广谱抗菌药物控制感染,观... 目的:观察中药清化方治疗呼吸机相关性重症肺炎(VA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WBC、PCT和CRP的影响。方法:将68例ICU住院并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广谱抗菌药物控制感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化方,1剂/d,持续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和中医证候评分,测定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结果:两组在VC、MVV及FEV1较治疗前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中医证候评分、WBC、PCT及CRP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化方佐治呼吸机相关性重症肺炎,可改善肺功能,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化方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中医证候积分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AECOPD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2
作者 汤静 赛双桥 +1 位作者 吴卓鸿 张婉茹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756-75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检测其血清PCT和CRP水平,并进行诱导痰细菌定量培养,治疗后再次进行血清PCT和CR...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检测其血清PCT和CRP水平,并进行诱导痰细菌定量培养,治疗后再次进行血清PCT和CRP水平测定。以痰中的下呼吸道病原菌(PMM)浓度≥10^7CFU/ml作为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金标准,将AECOPD患者70例分为细菌感染组39例和非细菌感染组31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治疗前AECOPD患者PCT和CRP均显著高于治疗后(P〈0.05),细菌感染组PCT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2组CR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以PCT〉0.5ng/ml,CRP〉10mg/L为阳性阈值,PCT和CRP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分别为94.9%、89.7%,特异度分别为87.1%、67.7%,PCT特异度高于CRP(P〈0.05),敏感度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Kappa分析PCT和CRP与痰培养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致性,Kappa值分别为0.92、0.58,一致性均较高。结论PCT和CRP是诊断AECOPD细菌感染较好的炎性反应指标,而PCT更具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 急性加重期 细菌感染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33、sST2、C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曙晴 张骆军 +2 位作者 周小林 王玉蓉 沈晓雯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第11期1610-161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33(IL-33)、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C反应蛋白(CRP)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COPD患者146例,检测并比较患者血...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33(IL-33)、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C反应蛋白(CRP)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COPD患者146例,检测并比较患者血清IL-33、sST2和CRP的变化,测定并计算COPD患者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分析CRP、sST2、sST2/IL-33比值与FEV1%预计值的相关性。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CRP、sST2及sST2/IL-33比值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t=3.484,19.376,15.334,P<0.01),FEV1%预计值低于COPD稳定期患者(t=3.592,P<0.01)。根据肺功能严重程度分组COPDⅣ级患者IL-33水平显著高于Ⅰ、Ⅱ、Ⅲ级患者(F=9.132,P<0.05);血清CRP、sST2比较,Ⅳ级>Ⅲ级>Ⅱ级(F=8.282,10.335,P<0.05);sST2/IL-33比值比较,Ⅳ级>Ⅲ级>Ⅱ级>Ⅰ级(F=14.463,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OPD患者血清CRP、sST2及sST2/IL-33比值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r=-0.323,-0.418,-0.674,P<0.05)。结论COPD患者血清CRP、sST2水平及sST2/IL-33比值均可反映患者病情进展情况,而sST2/IL-33比值可作为临床评估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新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白介素-33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PLT、ESR、CRP的临床意义及红藤肠安汤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吉 王宏伟 +2 位作者 孔婧 周斌贝 汤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5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沉(ESR)和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临床意义及红藤肠安汤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活动期UC患者74例及健康对照者30例。比较PLT、ESR和CRP在不同严重程度UC患者中的差异,分析其与疾病严...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沉(ESR)和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临床意义及红藤肠安汤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活动期UC患者74例及健康对照者30例。比较PLT、ESR和CRP在不同严重程度UC患者中的差异,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严重程度UC患者血清PLT、ESR和CRP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且均高于健康者(P<0.05),其水平与疾病程度呈正相关(r=0.39,P<0.05)。红藤肠安汤治疗后,患者血清PLT、ESR和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PLT、ESR和CRP水平可以反映UC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而红藤肠安汤能降低UC患者PLT、ESR和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血小板计数 血沉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Perilla oil and exercise decrease expression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and highly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in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 被引量:10
5
作者 Minggang Wei Peihua Xiong +3 位作者 Ling Zhang Mei Fei Aiping Chen Fengling L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70-175,共6页
OBJECTIVE:To verify the effects of perilla oil on the regulation of blood lipid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METHODS:Blood was taken from patients prior to and 8 weeks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perilla oil.Di... OBJECTIVE:To verify the effects of perilla oil on the regulation of blood lipid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hyperlipidemia.METHODS:Blood was taken from patients prior to and 8 weeks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perilla oil.Different ways to test for indexes which correlate to hyperlipidemia were performed.Some indexes,which correlate with inflammation and injury to endothelial cells,were tested using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RESULTS:Serum lipid levels [triglyceride(TG),total cholesterol(TC),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 changed significantly after 56 days of treatment.Differences were noted as early as 28 days after treatment began(P<0.05).Treatment with perilla oil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covery levels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 after 28 and 56 days of treatment.Plasma lipids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fter 56 days of treatment(P<0.05).Perilla oil reduced blood lipid levels in patients,and the regulation of cell signaling factor levels had no adverse effects on patients' liver or kidney function,or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s.CONCLUSION:Perilla oil treatment is safe in clinical use,can regulate blood lipid levels and protects the function of endothelial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uctus perillae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 c-reac-tive protein HYPERLIPIDEMIAS
原文传递
入院早期感染标志物及淋巴细胞亚群对儿童细菌性肺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夏云 罗亚凤 +3 位作者 王文 张新卉 童叶英 王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6-42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入院早期感染标志物及淋巴细胞亚群对儿童细菌性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由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其后续住院治疗期间病情转归分为重症组(48... 目的对比分析入院早期感染标志物及淋巴细胞亚群对儿童细菌性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由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其后续住院治疗期间病情转归分为重症组(48例)和普通组(56例),选取同期110名接受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儿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红细胞沉降率(ESR)、CD^(+)_(4)T淋巴细胞比例、CD^(+)_(8)T淋巴细胞比例、CD^(+)_(4)/CD^(+)_(8)T淋巴细胞比值及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重症组和普通组患儿的感染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_(4)、CD^(+)_(8)、CD^(+)_(4)/CD^(+)_(8)均低于对照组,重症组患儿的PCT、CRP高于普通组,CD^(+)_(4)、CD^(+)_(4)/CD^(+)_(8)均低于普通组(P<0.05);PCT、CRP、CD^(+)_(4)、CD^(+)_(4)/CD^(+)_(8)预测儿童细菌性肺炎病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D^(+)_(4)/CD^(+)_(8)AUC最高,其次为PCT,CD^(+)_(4)/CD^(+)_(8)的灵敏度最高,CRP的特异度最高.结论与普通细菌性CAP患儿比较,重症CAP患儿在入院早期即可表现为PCT、CRP等感染标志物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检测上述指标可作为预测患儿病情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标志物 T淋巴细胞亚群 儿童细菌性肺炎 病情预测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计数 红细胞沉降率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后QTcd、JTcd及CRP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昌明 徐玫 刘建国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干预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校正QT离散度(QTcd)、校正JT离散度(JTcd)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方法将145名UAP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n=76)给予LMWH,对照组(n=69... 目的观察应用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干预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校正QT离散度(QTcd)、校正JT离散度(JTcd)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方法将145名UAP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n=76)给予LMWH,对照组(n=69)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QTcd、JTcd及CRP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心绞痛缓解、消失的天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QTcd、JTcd及CRP亦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QTcd、JTcd与CRP在治疗的变化中呈正相关(r分别为0.62、0.51,均P<0.01)。结论LMWH对UAP的QTcd、JTcd及CRP有显著的降低作用,QTcd、JTcd与CRP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型心绞痛 QT离散度 JT离散度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替米沙坦对伴有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重构、C反应蛋白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庆辉 杨天伦 +2 位作者 谭碧峰 周环 周波 《心脏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747-750,757,共5页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伴有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重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并发有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49例)和贝那普利组(44例),分别予以替米沙坦...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伴有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重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并发有冠心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49例)和贝那普利组(44例),分别予以替米沙坦口服(80~160mg/d)和贝那普利口服(10~20mg/d),每日1次,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后分圳测阻胝、血脂、尿酸(UA)、hs—CRP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结构和功能,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替米沙坦组和贝那普利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161/101至130/83mmHg;160/102至131/85mmHg,均为P〈0.01);②替米沙坦治疗后,三酰甘油(TG)、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A/E明显降低(P〈0.05);UA、左室射血分数(LVEF)、hs-CRP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下降非常显著(P〈0.01);贝那普利组治疗后无明显的变化,但hs-CRP、LVMI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替米沙坦组UA、LVMI明显下降及LVEF明显改善(P〈0.05);③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LVMI呈正相关(r=0.61,P〈0.05)。结论:替米沙坦和贝那普利均能有效降低EH患者的血压水平与贝那普利比较,替米沙坦还能显著降低hs-CRP水平以及改善三酰甘油代谢和血UA代谢,并使EH患者LVH显著逆转和心功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高血压痛 原发性 左心室肥厚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The effects of smoking on blood lipids, C-reactive protein, and homocysteine in young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9
作者 Yi Bao Zhixuan Chen +3 位作者 Zhibing Ai Wei Huang Yong Liu Jun Chen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 2023年第2期18-25,共8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effects of smoking on blood lipids, C-reactive protein,and homocysteine in young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423 young stroke patients in...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effects of smoking on blood lipids, C-reactive protein,and homocysteine in young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423 young stroke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at Taihe Hospital in Shiyan City, Chin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cluding age,gender,drinking history,family history,and atrial fibrillation history.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smoked,and the blood lipids, C-reactive protein, and homocysteine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Results:The proportion of smokers was 41.83%.The levels of total cholesterol,triglycerides (TG),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and homocysteine were higher in patients who smoked than in those who did not(P < 0.05).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was lower in the smoking group (P < 0.05). C-reactive protein test resul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levels exceeded the normal range or not, and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and smoking(P>0.05). Conclusion:Total cholesterol, TG, LDL, HDL, and homocystein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stroke patients who smoked and those who did not. We therefore suggest that smoking cessation take place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that it be avoided entirel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therosclerosis and stro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hemic stroke blood lipids c-reac-tive protein HOMOcYSTEINE SMOKING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PCT、hs-CRP的影响 被引量:66
10
作者 李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9期1641-1643,共3页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影响。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期间治疗的14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纳入本次研究,并随机均衡分为研究...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影响。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期间治疗的14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纳入本次研究,并随机均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行雾化吸入及常规抗感染治疗,若患儿存在缺氧症状,则应及时进行吸氧支持。研究组行常规抗感染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疗程持续1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情况、疗效,以及血清PCT、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肺部湿啰音及气喘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CT、hs-CR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CT、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血清PCT、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缓解机体内炎症反应,可在临床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加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布地奈德 复方异丙托溴铵 雾化吸入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血清β-HCG与h-CRP和CRP对胎膜早破孕妇宫内感染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继 王素梅 +3 位作者 张景环 陈井丽 焦静 张慧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5236-5239,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β-HCG、超敏C-反应蛋白(h-CR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胎膜早破患者宫内感染的预测价值,以期提升胎膜早破孕妇的预后质量。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42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孕妇血清β-HCG、... 目的探究血清β-HCG、超敏C-反应蛋白(h-CR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胎膜早破患者宫内感染的预测价值,以期提升胎膜早破孕妇的预后质量。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42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孕妇血清β-HCG、h-CRP和CRP水平,以胎膜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血清β-HCG、h-CRP和CRP诊断宫内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结果受试者工作曲线结果显示,血清β-HCG、h-CRP、CRP宫内感染的临界值分别为:2.09ng/ml,3.69mg/L,0.11g/L;血清β-HCG+h-CRP、β-HCG+h-CRP+CRP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0.00%、91.67%、83.33%、83.33%、91.67%、85.71%,明显优于其它组合或者单一指标预测。结论血清β-HCG+h-CRP+CRP三者联合预测胎膜早破孕妇是否并发宫内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措施选择提供重要信息,促进胎膜早破孕妇母儿安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宫内感染 血清Β-HcG 超敏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hs—CRP、LDL-C、SCr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陈成华 王丽 张守来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就诊的DN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0月就诊的DN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s—CRP、SCr、LDL—C水平、肾功能指标[β2-微球蛋白(β2—MG)、肾小球滤过率(GF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s—CRP、SCr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SCr及LDL—C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UAER、β2-MG、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UAER、G2-MG及GFR均下降(P〈0.05),观察组UAER、β2-MG下降更显著(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7%(9/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96%(17/4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早期DN患者,可降低有效hs—CRP、SCr及LDL-C水平,改善肾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和抑制剂 降血脂药/药理学 糖尿病肾病 c反应蛋白质/药物作用 肌酸酐/血液 脂蛋白类 LDL/药物作用
下载PDF
血清亲环素A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茂林 汪恩焕 +3 位作者 周钟阳 马骥 王宏伟 张妮娜 《淮海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221-222,共2页
目的联合检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亲环素A(Cy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探讨三者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观察组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0例,选取我院同期体检... 目的联合检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亲环素A(Cy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探讨三者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观察组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0例,选取我院同期体检证实为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CyPA及MMP-9浓度,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血清中hs-CRP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中CyPA、MMP-9和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yPA与MMP-9浓度呈正相关(r=0.64,P<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yPA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r=0.71,P<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中MMP-9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r=0.61,P<0.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yPA、MMP-9和hs-CRP浓度显著升高,其可能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丽华 周红梅 +3 位作者 林淑媚 张朝顺 黄均贤 吴柱标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4期2041-2043,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中山市陈星海医院诊治的中重度OSAHS患者43例为...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中山市陈星海医院诊治的中重度OSAHS患者43例为观察对象,在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的基础上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疗程2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RP、ET-1、TNF-α水平、呼吸暂停-呼吸浅慢活动度指数(AHI)、氧减指数(ODI)、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_2)、平均血氧饱和度(MSpO_2)参数变化,分析AHI、ODI、LSpO_2、MSpO_2与CRP、ET-1、TNF-α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治疗后的AHI[(13.672±8.671)vs(58.260±25.314)]、ODI[(15.342±12.923)vs(50.264±16.457)]与治疗前对比显著下降,LSpO_2[(79.163±16.892)vs(62.141±26.154)]、MSpO_2[(92.264±25.691 vs65.134±22.146)]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CRP[(3.672±0.671)vs(8.260±2.314)]、ET-1[(32.302±11.913)vs(52.204±15.407)]、TNF-α[(19.163±3.092)vs(32.601±6.134)]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HI、ODI与CRP、ET-1、TNF-α呈正相关(r=0.23、0.46、0.44、0.26、0.45、0.53,P<0.05),LSpO_2、MSpO_2与CRP、ET-1、TNF-α呈负相关(r=-0.16、-0.24、-0.44、-0.2、-0.26、-0.49,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可以显著降低OSAHS患者CRP、ET-1、TNF-α水平,改善机体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治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c反应蛋白 内皮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施仁忠 张亚锋 夏晓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24期2629-2631,共3页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和开胸行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按手术方法不同将140例肺癌患者分为微创组和开胸组,每组各70例。微创组予以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和开胸行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按手术方法不同将140例肺癌患者分为微创组和开胸组,每组各70例。微创组予以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开胸组予以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站数、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LCSS评分及TNF-α、IL-6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均较开胸组明显减少或者降低(P均<0.01),而2组淋巴结清扫站数、术后引流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后,2组TNF-α、IL-6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1),而开胸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2组LCS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1),腔镜组较开胸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与开胸肺叶切除术相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提高术后生存质量,能降低机体TNF-α、IL-6和hs-CRP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叶酸对脑梗死患者S100β、同型半胱氨酸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清华 肖伟忠 +6 位作者 储新娟 陈阳 潘丹红 陈晓彬 沈燕 罗尔敏 包红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叶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S100β、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予以叶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丹红注...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叶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S100β、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予以叶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其治疗前后血清S100β、Hcy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58,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S100β、Hcy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的作用更为明显(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叶酸治疗能够提高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改善预后,其机理可能与降低机体的Hcy、S100β和hs-CRP水平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丹红注射液 叶酸 S100Β 同型半胱氨酸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舒利迭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脑钠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殷为文 周美华 +2 位作者 陈小丽 朱云霞 许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5期895-897,934,共4页
目的:观察舒利迭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的疗效及其对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无创... 目的:观察舒利迭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的疗效及其对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舒利迭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BNP和hs-CR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而对照组的疗效为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PaO2和PH明显提高,观察组的提高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而两组的PaCO2、BNP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观察组的降低水平更为明显(P〈0.01)。结论:舒利迭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其机理可能与降低BNP和hs-CRP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舒利迭 脑钠肽 超敏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IABP辅助PCI治疗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6
18
作者 段伟 徐艳秋 +1 位作者 李小波 邵明学 《安徽医学》 2015年第6期701-704,共4页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5例ACS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源性休克的高危患者并分为两组,50例患者PCI前24 h内进行IABP治疗(IABP+PCI组),45例直接P...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5例ACS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源性休克的高危患者并分为两组,50例患者PCI前24 h内进行IABP治疗(IABP+PCI组),45例直接PCI(PCI组)。在入院及PCI术后第5天分别检测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入院时及出院后4周心脏彩超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前两组收缩压均偏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ABP+PCI组血压较PCI组血压明显升高(P<0.05);同时IABP+PCI组病死率有所下降(P<0.05),住院天数减少(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浆NT-pro BNP和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ABP+PCI组血浆NTpro BNP和hs-CRP水平较PCI组明显下降(P<0.05),LVEF明显提高(P<0.05)。结论 IABP辅助PCI治疗高危ACS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血流动力学,并使住院天数和短期病死率有所下降,同时降低了血浆NT-pro BNP和hs-CRP水平,提高了LV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急性冠脉综合征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超敏c反应蛋白 左心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不同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杜琳 张晓 +2 位作者 朱记法 张由健 郅青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7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因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损害的缓解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120例,将其分为高剂量瑞舒...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因造影剂引起的肾功能损害的缓解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120例,将其分为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组、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剂量他汀治疗组,每组40例,并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Cys-C)、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渗透压。结果①三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及冠脉介入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②术后第1天与术前相比,三组患者BUN、Scr、尿渗透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FR均降低(P〈0.05),CysC、α1-MG、mALB均有明显升高,两高剂量他汀组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水平低于常规剂量组,且两高剂量他汀组CysC、α1-MG、mALB升高水平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高剂量他汀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与术后第1天相比,三组患者BUN、Scr、尿渗透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FR升高(P〈0.05),CysC、α1-MG、mALB降低,两高剂量他汀组GFR升高水平高于常规剂量组;两高剂量他汀组CysC、α1-MG、mALB水平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高剂量他汀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s-CRP在术后第1天与术前相比以及术后第2天与术后第1天相比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与术前相比及术后第2天与术后第1天相比,两高剂量他汀组的hsCRP升高水平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前给予高剂量他汀治疗比常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急性冠脉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BNP与hs-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丽娟 周红 《医学综述》 2014年第23期4391-4393,共3页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急性加重期(32例)、稳定期(18例)...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急性加重期(32例)、稳定期(18例);合并肺动脉高压(30例)与未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20例);住院好转(42例)与死亡(8例)患者的BNP、hs-CRP水平。另选同期在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3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50例COPD患者血清BNP水平为(278.4±36.7)ng/L,hs-CRP水平为(8.6±1.3)m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OPD急性加重期32例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患者;COPD稳定期18例患者血清BNP、hs-CR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30例患者的BNP、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也显著高于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组;COPD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组的20例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30例患者治疗后血清BNP、hs-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好转出院患者的BNP、hs-CRP水平显著低于死亡组。结论检测血清BNP、hs-CRP水平可以为COPD合并(或不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有利的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脑钠肽 超敏c反应蛋白 肺动脉高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