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微循环检测方法及其新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吕瑞林 吴伯瑜 《医学综述》 2006年第2期124-126,128,共4页
局部微循环的改变不仅反映局部,而且反映着全身生理及病理变化。微循环信息的获取,对了解脏器功能、发现和诊断各类疾病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各种微循环检测方法提供了大量信息,特别是现代分子成像技术的发展,更使微循环的观察做到了活... 局部微循环的改变不仅反映局部,而且反映着全身生理及病理变化。微循环信息的获取,对了解脏器功能、发现和诊断各类疾病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各种微循环检测方法提供了大量信息,特别是现代分子成像技术的发展,更使微循环的观察做到了活体、实时、无损伤,并达到细胞、分子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 皮肤微循环 成像技术 分子成像 烧伤深度
下载PDF
小儿烧伤流行特点和早期处理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国安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4期247-252,共6页
本文通过我国小儿烧伤流行资料分析认为小儿烧伤有持续增多趋势,应强化小儿烧伤防治常识的宣传教育;3岁以内婴幼儿是小儿烧伤的高危人群,即使是中小面积烧伤也可能发生创面脓毒症,应重视3岁以内婴幼儿烧伤的治疗问题。通过文献回顾结合... 本文通过我国小儿烧伤流行资料分析认为小儿烧伤有持续增多趋势,应强化小儿烧伤防治常识的宣传教育;3岁以内婴幼儿是小儿烧伤的高危人群,即使是中小面积烧伤也可能发生创面脓毒症,应重视3岁以内婴幼儿烧伤的治疗问题。通过文献回顾结合笔者经验,强调了早期冷疗的重要性;建议对小儿烧伤深度的判断应综合评估、动态观察、谨慎判断;推荐小儿中小面积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主张小儿烧伤补液应参考小儿烧伤补液公式,参照小儿外科液体疗法的基本原则进行个体化液体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冷冻疗法 负压伤口疗法 儿童 烧伤深度 液体复苏
原文传递
直线掏槽技术的应用及合理炮眼深度的确定 被引量:10
3
作者 姜东泉 《有色矿冶》 2005年第3期9-11,共3页
掏槽方式及布孔参数影响着掘进效率和成本。济南钢城矿业有限公司通过理论计算与现场实践确定了合理的炮眼深度及其它参数,在原有装备水平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生产组织,大幅度地提高了掘进工效,降低了掘进成本。
关键词 直线掏槽 炮眼深度 循环进尺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治疗大于50%TBSA临床研究报告(一) 被引量:9
4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临床专题研究小组 张向清 +13 位作者 萧摩 罗成群 王广顺 李春满 赵贤忠 姜月虎 李培富 段砚方 张勇 刘文通 李义鹏 李永忠 陈开翠 方进勇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5年第3期169-177,共9页
目的:通过对国内12所烧伤治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三级医院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例分层抽样方法调查分析,进一步验证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治疗大面积烧伤及全身各部位烧伤创面的疗效,考察其有效性、可行性、安全性,规范MEBT/MEBO技术操... 目的:通过对国内12所烧伤治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三级医院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例分层抽样方法调查分析,进一步验证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治疗大面积烧伤及全身各部位烧伤创面的疗效,考察其有效性、可行性、安全性,规范MEBT/MEBO技术操作规程。方法:对回收调查表格进行逻辑校对,最终确定的6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各部位的不同深度烧伤创面,全程采用MEBT/MEBO治疗和全身系统治疗措施治疗,全面观察、记录全身病理生理指标与创面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致伤原因以沸水、火焰居多;受伤部位遍布全身各处;成年组51例,烧伤总面积71.6±15.0%TBSA,小儿组9例,烧伤总面积53.9±3.8%TBSA;根据1970全国烧伤会议烧伤伤情分类标准判断均属特重度烧伤;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创面感染确诊率仅占5%,有59.9%的病人的Ⅲ度创面实行了植皮手术治疗;深Ⅱ度深型和Ⅲ度浅型创面瘢痕愈合率分别为26.8%、56.6%,但它们的瘢痕增生范围与传统疗法比均有缩小,p值均<0.01;Ⅲ度深型均为非完全正常皮肤形态的愈合,无全身不良反应。结论:MEBT/MEBO治疗大面积烧伤和全身各部位烧伤的疗效显著,可降低深Ⅱ度深型和Ⅲ度浅型创面瘢痕发生率,大面积烧伤和全身各部位的烧伤创面均是MEBT/MEBO的良好适应证;Ⅲ度深型烧伤创面可借助MEBT/MEBO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再生,后期实行植皮手术治疗,或于烧伤早期接受植皮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湿性医疗技术 烧伤湿润暴露疗法 湿润烧伤膏 烧伤 烧伤面积 烧伤深度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梁英 焦丹丹 肖文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统计86例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状况,比较发生与未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86例烧伤患者...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统计86例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状况,比较发生与未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86例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为45.3%。发生与未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烧伤患者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烧伤深度、烧伤部位及烧伤面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或0.01);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烧伤深度、烧伤部位及烧伤面积均是烧伤患者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众多,临床上在治疗烧伤的同时,应关注患者的心身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 影响因素 烧伤部位 烧伤深度 烧伤面积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治疗深Ⅱ度及Ⅲ度烧伤的临床研究报告(二) 被引量:6
6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临床专题研究小组 张向清 +13 位作者 萧摩 罗成群 王广顺 李春满 赵贤忠 姜月虎 李培富 段砚方 张勇 刘文通 李义鹏 李永忠 陈开翠 方进勇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05年第3期178-183,共6页
目的:验证湿润烧伤膏(简称MEBO)药物对深度(包括Ⅱ度及Ⅱ度以上)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考察其适用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和填表方式调查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之间,对国内烧伤治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12家三级医院烧... 目的:验证湿润烧伤膏(简称MEBO)药物对深度(包括Ⅱ度及Ⅱ度以上)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考察其适用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和填表方式调查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之间,对国内烧伤治疗具有较大影响力的12家三级医院烧伤救治中心开展湿性医疗技术治疗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资料,通过归纳分析,进一步了解MEBO对不同原因、不同部位、不同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方式、治疗痛苦程度、止痛效果、并发症与药物毒副反应等指标的临床疗效。结果:60例病人中成人组平均年龄35.3±9.61岁,平均烧伤面积26.56±16.35%TBSA;小儿组平均年龄2.81±1.60岁,平均烧伤面积27.38±19.91%TBSA。深Ⅱ度深型烧伤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5.42±7.43天,Ⅲ度浅型烧伤创面平均愈合时间33.53±7.26天。深Ⅱ度深型瘢痕发生率为9.7%,Ⅲ度浅型45.1%,但它们的瘢痕增生范围与传统疗法比均有缩小,p值均<0.01,同时减少了Ⅲ度创面的植皮面积和次数,缩短了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降低了创面和全身感染发生率。结论:MEBO适于各种原因、各种面积、各部位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可防止或减少瘢痕愈合、挛缩和残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尤其对Ⅱ度深型和Ⅲ度浅型烧伤创面的治疗具有明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烧伤深度 烧伤面积 烧伤湿性医疗技术 湿润烧伤膏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重视精准烧伤医学体系的建设与推广 被引量:1
7
作者 罗高兴 孙晓艳 吴军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12-617,共6页
近年来,精准医学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观念固化、方法与工具缺乏等原因,精准医学在烧伤外科中的进展与应用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该文从烧伤创面面积与深度的精准诊断、烧伤创面的精准治疗、烧伤并发症的精准监测与诊治、精准烧伤康复... 近年来,精准医学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观念固化、方法与工具缺乏等原因,精准医学在烧伤外科中的进展与应用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该文从烧伤创面面积与深度的精准诊断、烧伤创面的精准治疗、烧伤并发症的精准监测与诊治、精准烧伤康复治疗等方面,简要阐述了加强精准烧伤医学体系建设与推广的必要性及可能策略,希望能引起烧伤医务工作者的进一步重视,以快速推动我国精准烧伤医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烧伤 烧伤深度 烧伤瘢痕 烧伤康复
原文传递
钻芯-超声对测法判定混凝土构件烧伤深度的实践应用
8
作者 张弼伟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2期39-41,65,共4页
准确判定混凝土构件的烧伤深度,是火作用后混凝土结构加固修复的前提。围绕某混凝土框架地下车库的火灾案例,阐述了火作用后混凝土构件的损伤特点,根据超声波测试混凝土构件表层损伤厚度的原理,提出了钻芯-超声对测法对混凝土构件烧伤... 准确判定混凝土构件的烧伤深度,是火作用后混凝土结构加固修复的前提。围绕某混凝土框架地下车库的火灾案例,阐述了火作用后混凝土构件的损伤特点,根据超声波测试混凝土构件表层损伤厚度的原理,提出了钻芯-超声对测法对混凝土构件烧伤深度进行测试,可为其他火灾后混凝土检测鉴定中的构件烧伤深度的测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混凝土 超声波 烧伤深度
下载PDF
烧伤创面深度对患者休克期补液量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陈郑礼 袁克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烧伤创面深度与患者休克期补液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烧伤面积≥25%总体表面积(TBSA)且休克期采用瑞金公式进行液体复苏患者的病史资料。记录入选患者的体表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以及烧伤后第1个和第2个24h的补液量;计算Ⅲ... 目的探讨烧伤创面深度与患者休克期补液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烧伤面积≥25%总体表面积(TBSA)且休克期采用瑞金公式进行液体复苏患者的病史资料。记录入选患者的体表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以及烧伤后第1个和第2个24h的补液量;计算Ⅲ度烧伤创面面积与体表烧伤总面积的比值(Ⅲ度创面比),换算烧伤后第1个和第2个24h的实际补液系数(VIWB);分析Ⅲ度创面比与VIWB的相关性,建立回归方程并换算烧伤后第1个和第2个24h的修正VIWB。结果 166例患者资料入选。与单纯Ⅱ度烧伤患者(n=53)比较,单纯Ⅲ度烧伤患者(n=7)烧伤后第1个和第2个24h的VIWB分别增加了37%和41%(均P<0.05)。Ⅲ度创面比与烧伤后第1个和第2个24h的VIWB均呈显著正相关(R2=0.138,P<0.001;R2=0.108,P<0.001);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0.537x+1.595和y=0.314x+0.775。与相同面积的Ⅱ度烧伤创面比较,Ⅲ度烧伤创面烧伤后第1个和第2个24h的修正VIWB分别增加了35%和41%;Ⅲ度创面比每提高20%,第1个和第2个24h的VIWB-修正公式需分别增加0.1和0.06。结论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量与Ⅲ度创面比有关;修正公式适用于不同深度烧伤创面VIWB的换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补液治疗 创面深度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成像对烧伤深度诊断价值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莺 邱林 +1 位作者 梅爱莲 李佼旬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1-308,共8页
目的应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激光多普勒成像(LDI)对深、浅Ⅱ度烧伤创面的诊断价值。方法以"burn、burns、burn depth、laser Doppler imaging、laser Doppler perfusion imaging、LDI、LDPI"为检索词检索《PubMed》《Cochrane Lib... 目的应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评价激光多普勒成像(LDI)对深、浅Ⅱ度烧伤创面的诊断价值。方法以"burn、burns、burn depth、laser Doppler imaging、laser Doppler perfusion imaging、LDI、LDPI"为检索词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以"烧伤、烧伤深度、激光多普勒、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激光多普勒成像仪"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搜索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15年10月公开发表的有关LDI诊断深、浅Ⅱ度烧伤创面的文献。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质量评价工具2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及临床适用性。采用Meta-DiSc 1.4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纳入研究间的异质性;计算纳入研究中LDI诊断深、浅Ⅱ度烧伤创面的合并效应量,包括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及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与Q^*指数;采用敏感性分析验证纳入研究总体合并效应量结果的稳定性;采用亚组分析寻找纳入研究间异质性来源。绘制Deek漏斗图评估纳入研究结果引起的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5篇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包括138例患者、179个创面。纳入研究中仅1项偏倚风险低、其余4项偏倚风险高/不确定;在临床适用性方面,仅1项临床适用风险度高/不确定、其余4项临床适用风险度低。纳入研究间不存在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受试者工作特征平面图中散点分布未见呈"肩臂"状,βs=0.01,P〉0.05),纳入研究间存在非阈值效应引起的高度异质性(敏感度I2=54%)。LDI诊断深、浅Ⅱ度烧伤创面的纳入研究总体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分别为95%(95%置信区间为88%~99%)、96%(95%置信区间为90%~99%)、9.75(95%置信区间为4.35~21.81)、0.11(95%置信区间为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META分析 诊断 激光多普勒成像 创面深度
原文传递
烧伤深度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曾召利 屈学民 +2 位作者 龙开平 张晓军 刘渊声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9年第5期32-33,共2页
烧伤深度诊断技术是烧伤创面诊断的重要技术,为医生尽早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提供了重要依据。综述了烧伤深度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主要介绍了荧光检测技术、激光多普勒技术、近红外热成像技术、光谱技术及最新研究成果。随着烧... 烧伤深度诊断技术是烧伤创面诊断的重要技术,为医生尽早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提供了重要依据。综述了烧伤深度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主要介绍了荧光检测技术、激光多普勒技术、近红外热成像技术、光谱技术及最新研究成果。随着烧伤深度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烧伤患者将会得到更快、更好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深度 荧光成像 激光多普勒 近红外热成像 光谱
下载PD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and burn injury–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12
作者 Derek A.Banyard Blake O.Adnani +2 位作者 Satenik Melkumyan Cheryl Ann Araniego Alan D.Widgerow 《Burns & Trauma》 SCIE 2016年第1期27-33,共7页
Burn wounds result in varying degrees of soft tissue damage that are typically graded clinically.Recently a key participant in neovascularization,the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has been the subject of intense cardiova... Burn wounds result in varying degrees of soft tissue damage that are typically graded clinically.Recently a key participant in neovascularization,the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has been the subject of intense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to explore whether it can serve as a biomarker for vascular injury.In this review,we examine the identity of the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as well as the evidence that support its role as a key responder after burn insult.While there is conflicting evidence with regards to the delta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mobilization and burn severity,it is clear that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wound healing.Systematic and controlled studies are needed to clarify this relationship,and whether this population can serve as a biomarker for burn seve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burn depth Circulating angiogenic cells burn biomarker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烧伤深度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贲驰 李海航 +3 位作者 刘彤 王泽京 程大胜 朱世辉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烧伤深度的早期精确诊断对决定相应的临床干预手段和判断烧伤患者预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烧伤深度的诊断仍主要依靠临床医师的主观经验性判断,准确率低,尤其对于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诊断误差较大。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 烧伤深度的早期精确诊断对决定相应的临床干预手段和判断烧伤患者预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烧伤深度的诊断仍主要依靠临床医师的主观经验性判断,准确率低,尤其对于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诊断误差较大。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深度学习算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能够更好地识别、分析医学图像信息。本文将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烧伤深度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诊断显像 人工智能 烧伤深度
原文传递
整形修复颈部电烧伤深度创面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凯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3期40-41,共2页
目的分析整形修复电烧伤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部电烧伤深度创面患者86例,对所有患者均应用整形修复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患者术后随访显示所移植皮瓣成活良好,创面基本修复,外形... 目的分析整形修复电烧伤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颈部电烧伤深度创面患者86例,对所有患者均应用整形修复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患者术后随访显示所移植皮瓣成活良好,创面基本修复,外形及功能恢复比较满意,病情恢复较快。结论对电烧伤深度创面患者进行整形修复,能够有效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外形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修复 颈部电烧伤 深度创面
下载PDF
55例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儿补液方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彪 孙业祥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0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儿的补液方案,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5例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液体复苏方案,对比补液前后患儿尿量、血红蛋白、红...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儿的补液方案,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5例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液体复苏方案,对比补液前后患儿尿量、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变化情况,以及不同延迟复苏时间、年龄、烧伤面积、烧伤深度患儿第1个24 h平均补液量及尿量。结果根据患儿症状、体征、血生化指标以及临床监测指标对补液量及补液速度做出适当调整后,补液前8 h实际补液量为第1个24 h公式计算量的(94.8±37.1)%,第1个24 h实际补液量为第1个24 h公式计算量的(112.6±34.8)%,第2个24 h实际补液量为第2个24 h公式计算量的(78.1±23.6)%;补液后8、24、48、72 h患儿尿量均较补液前明显增多(t=5.733、13.283、17.437、14.371,P均=0.000),补液后24 h患儿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均较补液前明显降低(t=3.875、4.411,P均=0.000);年龄<3岁及烧伤面积≤30%TBSA患儿第1个24 h平均补液量明显多于年龄≥3岁、烧伤面积>30%TBSA者(t=7.117、5.662,P均=0.000);年龄<3岁患儿第1个24 h平均尿量明显多于年龄≥3岁者(t=4.803,P=0.000)。结论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儿液体复苏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年龄、烧伤面积等因素对补液量的影响,实施个体化液体复苏方案,而不能完全遵循补液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延迟复苏 烧伤面积 烧伤深度
下载PDF
Review of the initial treatment and avoidance of scald injuries 被引量:1
16
作者 Ryan T Bourdon Brittany B Nelson-Cheeseman John P Abraham 《World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17年第2期17-26,共10页
Scald injuries,which describe burns to living tissue from hot liquids,are a very common injury that occur across geographical,social,economic,and national boundaries.Despite their ubiquitous nature,a complete understa... Scald injuries,which describe burns to living tissue from hot liquids,are a very common injury that occur across geographical,social,economic,and national boundaries.Despite their ubiquitous nature,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ditions which are required to cause scald burns is not yet available.In addition,clear guidance to medical practitioners is available through various guidelines however in actual situations,the extent of the burn is not fully known and this lack of knowledge complicates care.Here,a comprehensive review is made of the available knowledge of temperatures and scald durations which lead to skin-burn injuries.The range of volumes and liquid temperatures are typical of those found in heated consumer beverages.This review can help medical practitioners design initial treatment protocols and can be used by manufacturers of hot-liquid products to avoid the most severe burns.Next,within the context of this ability to quantify burn depths,a review of current burn treatment guidelines is given.Included in this review is a visual recognition of the extent of burns into the dermal layer as well as decision guidelines for selection of patients which would benefit from referral to a dedicated burn center.It is hoped that by bringing together both the quantified burn-depth information and current treatment guidelines,this review can be used as a resource for persons in the medical,manufacturing,beverage service,and other industries to reduce the human impact of scald inju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LD injury SKIN burnS Biological heating Hot beverages burn depth
下载PDF
烧伤后能量消耗与创面深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解伟光 姜会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08-509,共2页
目的:调查烧伤总面积基本相同而创面深度不同与能量消耗(REE)的关系,以指导烧伤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法:将23例烧伤总面积基本相同而三度烧伤面积不同的患者分为4组,它们的烧伤总面积和三度烧伤面积分别是:A组(66±18)%、(12±9)... 目的:调查烧伤总面积基本相同而创面深度不同与能量消耗(REE)的关系,以指导烧伤患者的营养治疗。方法:将23例烧伤总面积基本相同而三度烧伤面积不同的患者分为4组,它们的烧伤总面积和三度烧伤面积分别是:A组(66±18)%、(12±9)%;B组(59±18)%、(20±5)%;C组(62±6)%、(39±5)%;D组(65±16)%、(54±4)%。间接测热法测定各烧伤组的REE,测定点为烧伤后(PBD)1、2、3、7、14、21和28 d。13例健康正常人测定值作为对照。结果:各烧伤组REE均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间REE随三度烧伤面积的增加而递增,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后REE明显升高,烧伤总面积相同,三度烧伤面积越大REE升高越明显,营养治疗时,能量补充应酌情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深度 能量消耗
下载PDF
大蒜素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微循环的改善作用
18
作者 凌书建 杨丽萍 +3 位作者 陶剑光 王小飞 苏晓利 王杰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371-375,共5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烧伤组、模型组、大蒜素(低、中、高剂量)组(5 mg·kg^(-1)、10 mg·kg^(-1)、20 mg·kg^(-1)),每组30只。采用加压0.03 MPa、高温...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烧伤组、模型组、大蒜素(低、中、高剂量)组(5 mg·kg^(-1)、10 mg·kg^(-1)、20 mg·kg^(-1)),每组30只。采用加压0.03 MPa、高温106℃持续5 s的方法制备大鼠深Ⅱ度烧伤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各组腹腔注射给予相应药物,假烧伤组、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疗程14 d。各组大鼠烧伤创面行肉眼观察及HE染色病理学检查,计算创面愈合率;检测创面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值(microcirculation perfusion valued, MPD)和含水量;测定血小板聚集率,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创伤面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各剂量组大鼠创面缩小、创面愈合状况及病理学改变呈不同程度改善;大蒜素中、高剂量组创面愈合率升高,MPD升高而含水量降低,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血清sVCAM-1、Ang-Ⅱ、NO含量降低,创面组织ET-1蛋白表达量降低、NOS蛋白表达量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大蒜素高剂量组效果最优。结论:大蒜素能够通过改善局部微循环而促进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小板聚集、抑制内皮细胞黏附、促进血管扩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 微循环 大蒜素 深Ⅱ度 血小板聚集 血管扩张 大鼠
下载PDF
大尺度台板端面磨削加工的三维仿真与试验研究
19
作者 高鹏 张华 +1 位作者 孟礼 张亚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9-102,107,共5页
针对大尺度台板端面磨削加工容易出现磨削烧伤的问题,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单颗磨粒磨削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分别得到磨削速度和磨削深度对磨削温度的影响规律。基于仿真结果,以避免台板端面出现磨削烧伤为目标,利用... 针对大尺度台板端面磨削加工容易出现磨削烧伤的问题,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单颗磨粒磨削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分别得到磨削速度和磨削深度对磨削温度的影响规律。基于仿真结果,以避免台板端面出现磨削烧伤为目标,利用内径147mm、外径197mm的杯型白刚玉砂轮,对材料为316L不锈钢的大尺度台板进行端面磨削工艺优化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砂轮转速在(1250~1600)r/min范围内选取,磨削深度控制在20μm左右,可以获得良好的端面磨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磨削 磨削仿真 磨削烧伤 磨削温度 磨削速度 磨削深度
下载PDF
10MHz B型超声诊断烧伤深度的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玉 许建萍 +2 位作者 孙炳伟 夏承林 王蓉芳 《镇江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332-333,共2页
10MHzB型超声对烧伤创面真皮层肿胀程度的实验研究证实烧伤后真皮层水肿程度与烧伤深度呈正相关。本文用10MHzB型高分辨率超声诊断各种类型烧伤病人63例。为判断烧伤深度提供了客观指标。真皮层肿胀程度<50%为浅度烧... 10MHzB型超声对烧伤创面真皮层肿胀程度的实验研究证实烧伤后真皮层水肿程度与烧伤深度呈正相关。本文用10MHzB型高分辨率超声诊断各种类型烧伤病人63例。为判断烧伤深度提供了客观指标。真皮层肿胀程度<50%为浅度烧伤(浅Ⅱ°以下),50%~100%为深Ⅱ°烧伤,>100%为Ⅲ°烧伤,按此指标诊断烧伤深度,可为临床对烧伤病人的处理和治疗以及估计烧伤面的预后和病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深度 诊断 B超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