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观念到实践: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红兵 秦克寅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7-141,共5页
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需要,在当前是与佛教慈善的现代化进程纠结在一起的。佛教慈善观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具有不同于传统慈善的内涵和特征,它要求立足佛教慈善传统,吸收融合现代慈善理念,涵摄生态环保意识等。... 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需要,在当前是与佛教慈善的现代化进程纠结在一起的。佛教慈善观念向生态环保的拓展具有不同于传统慈善的内涵和特征,它要求立足佛教慈善传统,吸收融合现代慈善理念,涵摄生态环保意识等。佛教慈善实践对生态环保的关注目前主要集中于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生活方式的宣传方面,其进一步的拓展应结合现实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开展生态环保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项目,它要求佛教慈善基金会、佛商、佛教志愿者的共同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慈善 生态环保 慈善观念 慈善基金会 佛商 志愿者
原文传递
太虚大师与佛教慈善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明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48-56,共9页
太虚大师是近代佛教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在中国佛教近代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在继承传统佛教慈善的基础上,认为佛教慈善是近代佛教复兴的重要标志,佛教慈悲精神对国家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都有重要意义。在他一生多变的思想历程中,... 太虚大师是近代佛教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在中国佛教近代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在继承传统佛教慈善的基础上,认为佛教慈善是近代佛教复兴的重要标志,佛教慈悲精神对国家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都有重要意义。在他一生多变的思想历程中,始终把佛教慈善作为其佛教革新思想的重要内容,他广泛参加了诸多佛教慈善的实践活动,并对孤儿教育、慈善医院等佛教慈善有所建言。太虚大师的人间净土理论为近代以来的佛教慈善事业作了新的理论补充,并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新的媒介手段促进和扩大了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其契理契机的慈善理念同样也蕴含了近代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思想,佛教慈善与佛教教育的紧密结合也构成了近代佛教慈善事业的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虚 佛教慈善 孤儿教育 人间净土 佛教教育
下载PDF
佛教慈善事业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局限及其回应 被引量:2
3
作者 谭苑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1期37-41,共5页
从非营利组织的视角出发,考察中国当代大陆佛教慈善事业的管理机制,发现过分借鉴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科层化运作模式,佛教慈善事业因此存在着合法化危机。这一危机具体表现为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对佛教僧团的"祛魅"和"赋... 从非营利组织的视角出发,考察中国当代大陆佛教慈善事业的管理机制,发现过分借鉴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科层化运作模式,佛教慈善事业因此存在着合法化危机。这一危机具体表现为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对佛教僧团的"祛魅"和"赋魅",以理性和现代性取代了佛教慈善事业的精神属性。台湾佛教慈善界的"卡里斯玛"支配模式与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的结合,是化解佛教慈善事业合法化危机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慈善 非营利组织 卡里斯玛
下载PDF
北朝赵郡李氏的家学传统与慈善 被引量:2
4
作者 许秀文 王文涛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5-18,28,共5页
赵郡李氏是北朝时期著名的世家大族,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佛教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赵郡李氏固有的经学传家的仁爱思想与佛教信仰的悲悯情怀既彼此独立又互相融合。李氏族人在这些思想指导下进行了很多慈善活动,有利于缓... 赵郡李氏是北朝时期著名的世家大族,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佛教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赵郡李氏固有的经学传家的仁爱思想与佛教信仰的悲悯情怀既彼此独立又互相融合。李氏族人在这些思想指导下进行了很多慈善活动,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和救助百姓,也扩大了赵郡李氏家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赵郡李氏 经学传家 佛教慈善
下载PDF
佛教慈善内涵的类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浩然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72-76,103,共6页
佛教慈善可分为内在性、外在性和超在性三种类型,彼此密切关联、互动循环,从而区别于世俗社会的慈善内容。佛教所具有的各种慈善理念是内在型慈善,由之引发的各种社会实践是外在性慈善,其活动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既是宗教事实也是社会... 佛教慈善可分为内在性、外在性和超在性三种类型,彼此密切关联、互动循环,从而区别于世俗社会的慈善内容。佛教所具有的各种慈善理念是内在型慈善,由之引发的各种社会实践是外在性慈善,其活动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既是宗教事实也是社会事实。从思想、行动、政策等不同方面对佛教慈善进行复合分析,才能充分理解其内涵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慈善 内在性 外在性 超在性
下载PDF
进化与变迁:中国佛教慈善的现代化转变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缘园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72-78,共7页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的宗教慈善中,佛教慈善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在从传统实践到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佛教慈善出现了许多新形式,体现了佛教在中国化过程中的自我探索,同时也饱受争议:这样的转变到底是应时...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的宗教慈善中,佛教慈善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在从传统实践到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佛教慈善出现了许多新形式,体现了佛教在中国化过程中的自我探索,同时也饱受争议:这样的转变到底是应时之需还是模糊了其宗教本质?有观点认为这是佛教慈善现代化转变中的必然现象,也有观点认为这样的转变与佛教的基本精神相违背。佛教慈善在中国的现代化转变,是宗教发展的进步还是倒退?文章试图分析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慈善 变迁 现代化转变
下载PDF
无畏施涵义的嬗变及其对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启示
7
作者 陈寒 《唐都学刊》 2013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在佛教慈善观的发展和慈善事业的开展中,布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佛教传统涵义的限定和中国传统社会的现实,使得财施在佛教慈善事业的实际运行中居于重要地位。太虚、印顺的阐释,使无畏施观念具有了全新的涵义,对于无畏施和布施观念... 在佛教慈善观的发展和慈善事业的开展中,布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佛教传统涵义的限定和中国传统社会的现实,使得财施在佛教慈善事业的实际运行中居于重要地位。太虚、印顺的阐释,使无畏施观念具有了全新的涵义,对于无畏施和布施观念在社会上的推行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中国佛教慈善事业应当以无畏施观念为思路,真正构建起特色鲜明的佛教慈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施 无畏施 佛教慈善
下载PDF
清末民初湖南佛教慈善事业研究
8
作者 干红强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30-35,共6页
本着“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宗旨,慈善赈济一直是佛教自创立以来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清末民初,随着湖南社会向近代化的转型,湖南地区佛教组织开始创办初高级小学、佛学讲习所、慈儿院、慈济医院等一些具有近代性质的慈善机构,逐步走上... 本着“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宗旨,慈善赈济一直是佛教自创立以来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清末民初,随着湖南社会向近代化的转型,湖南地区佛教组织开始创办初高级小学、佛学讲习所、慈儿院、慈济医院等一些具有近代性质的慈善机构,逐步走上了佛教慈善的近代化之路。这种转变不仅对湖南佛教本身和对湖南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为如今湖南及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湖南 佛教慈善
下载PDF
社会交换视角下佛教慈善组织志愿者动员机制分析——以台湾慈济基金会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郭玉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53-59,共7页
慈济是当今台湾地区最大的民间慈善组织,也是唯一一家获准在大陆地区开办全国性基金会的境外民间组织,其组织的运作模式备受海内外学界的推崇。本文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了慈济独特的志愿者动员机制,发现慈济"家的隐喻",以及... 慈济是当今台湾地区最大的民间慈善组织,也是唯一一家获准在大陆地区开办全国性基金会的境外民间组织,其组织的运作模式备受海内外学界的推崇。本文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了慈济独特的志愿者动员机制,发现慈济"家的隐喻",以及慈济为志愿者所举办的各种活动扩大了志愿者个人的社会资本是慈济动员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证严法师的个人魅力,以及参与慈济志愿者服务所带来了志愿者个人内在灵性需求的满足则是其动员机制的核心。大陆地区佛教慈善组织可以借鉴慈济独特的志愿者动员机制,为组织的持续发展与社会服务供给获得稳定的人力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慈善组织 社会交换理论 志愿者 动员机制 慈济
下载PDF
论“救济型”佛教慈善组织的生存逻辑——以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同凯 郭淑蓉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8-165,157,共9页
佛教慈善组织秉承传统的慈悲观念和向善精神,融合当代"人间佛教"的思想精神,参与开展了大量的慈善公益活动。但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以及外在环境的限制,许多佛教慈善组织目前还处于救济型阶段,即以单纯的财物救济为主,缺乏更... 佛教慈善组织秉承传统的慈悲观念和向善精神,融合当代"人间佛教"的思想精神,参与开展了大量的慈善公益活动。但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以及外在环境的限制,许多佛教慈善组织目前还处于救济型阶段,即以单纯的财物救济为主,缺乏更为专业化的服务方式。本研究以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为例,通过分析其组织理念、与佛教寺院之间的关系以及为获取政府信任而采取的应对策略等方面,探讨"救济型"佛教慈善组织的内在生存逻辑。本研究认为,积极的入世理念、良好的寺院支持以及政府的认可是天津市佛教慈善功德基金会发展的关键。同时,本研究指出,佛教慈善组织如果继续固守现有的发展思路,从长远来看既不利于促进组织的专业化,也不利于实现组织的独立性。因此,由救济型向服务型慈善组织转变,实现组织的独立性和专业化是当前慈善组织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慈善组织 救济型 生存逻辑
原文传递
民国上海居士佛教慈善的运作模式、特点与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忠毛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0-159,共10页
民国上海居士佛教作为一种民间宗教慈善组织,它是构成民国上海城市慈善网络的重要一环。在近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民国上海居士佛教慈善在其形式上已经突破了传统局限,并制定了较为细致的操作程序与财务监督机制,形成了自身的基本运作模... 民国上海居士佛教作为一种民间宗教慈善组织,它是构成民国上海城市慈善网络的重要一环。在近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民国上海居士佛教慈善在其形式上已经突破了传统局限,并制定了较为细致的操作程序与财务监督机制,形成了自身的基本运作模式。就其特点而言,民国上海居士佛教慈善不仅体现了佛教信仰的内在需求,也呈现出近代中国佛教由内向外的社会联接冲动。就其意义而言,它不仅在社会学层面上表征了中国佛教的近代转型特征,也对当代的都市居士佛教慈善具有一定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上海居士佛教慈善 社区服务 临时赈灾 运作模式 现代意义
下载PDF
中国佛教慈善组织的现代调适与实践探索——以河北省佛教慈善基金会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同凯 郭俊丽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8-163,共6页
河北省佛教慈善基金会是中国大陆践行"人间佛教"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采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通过分析其组织形式及运行方式,指出完善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实现从功德会向基金会的转变,结合实践经验和佛教经典教义提出无相... 河北省佛教慈善基金会是中国大陆践行"人间佛教"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采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通过分析其组织形式及运行方式,指出完善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实现从功德会向基金会的转变,结合实践经验和佛教经典教义提出无相布施理念,并适时成立无相布施组以有效动员整合资源,以及与政府部门保持良性互动,创办专注于救助孤贫儿童的弘德家园,是河北省佛教慈善基金会适应现代化急剧转型作出的相应调适。这一系列有助于慈善活动有效开展的实践探索,对中国佛教公益慈善事业的未来发展与常态化有着积极借鉴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慈善组织 现代转型 实践
下载PDF
佛教慈善组织参与困境儿童社会保护的背景、困境及路径——基于河北省弘德家园的个案研究
13
作者 陈静 兰青 《中国非营利评论》 CSSCI 2017年第2期177-193,共17页
国家、市场、家庭以及社会组织在儿童社会福利供给格 局中相互替换和补充.佛教慈善组织参与困境儿童社会保护经历了确 保儿童基本生活、满足儿童发展需求到保障儿童社会安全和促进儿童 社会参与的渐进过程.受公益慈善制度的约束、社会... 国家、市场、家庭以及社会组织在儿童社会福利供给格 局中相互替换和补充.佛教慈善组织参与困境儿童社会保护经历了确 保儿童基本生活、满足儿童发展需求到保障儿童社会安全和促进儿童 社会参与的渐进过程.受公益慈善制度的约束、社会对宗教的刻板印 象以及佛教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等因素影响,佛教慈善组织 在参与困境儿童保护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无法及时合法登记注册的问题, 边缘化的生存模式导致其困境儿童保护质量降低以及组织文化建设的 扭曲等问题.本文以河北省弘德家园在贫困山区的助孤实践为例,探 析佛教慈善组织参与困境儿童社会保护的背景和策略,为困境儿童社 会保护领域宗教福利的合理化供给路径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慈善组织 困境儿童 宗教福利 社会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