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Bt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杨树抗虫性的研究 被引量:88
1
作者 李明亮 张辉 +2 位作者 胡建军 韩一凡 田颖川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3-97,共5页
虫害是杨树造林生产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农杆菌介导 ,将经过人工改造的苏云金杆菌杀虫结晶蛋白 (Bt)基因转化杨树 ,得到杨树再生植株 ,然后 ,再将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PI)导入已含Bt基因的转基因杨树 ,经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 虫害是杨树造林生产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农杆菌介导 ,将经过人工改造的苏云金杆菌杀虫结晶蛋白 (Bt)基因转化杨树 ,得到杨树再生植株 ,然后 ,再将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PI)导入已含Bt基因的转基因杨树 ,经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 ,最终获得既含有Bt基因又含有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转基因杨树植株。利用这种杨树叶片饲喂舞毒蛾幼虫的杀虫试验结果表明 ,转基因杨树具有明显的杀虫活性 ,同时表明含有Bt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双基因的植株其抗虫能力明显高于仅含单一Bt基因的植株。为探索培育高抗虫性杨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黑杨 bt基因 PI基因 转基因植物 抗虫性
下载PDF
苏云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转化美洲黑杨的研究 被引量:58
2
作者 陈颖 韩一凡 +2 位作者 李铃 田颖川 聂绍基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7-103,共7页
本研究首先建立了美洲黑杨叶片外植体的再生系统,并利用Horsch等人1985年发明的叶盘法,将分别带有嵌合基因NPTII和1.8kb或2.1kbBt.基因的土壤杆菌LBA4404与美洲黑杨叶片共培养。采用30mg/l... 本研究首先建立了美洲黑杨叶片外植体的再生系统,并利用Horsch等人1985年发明的叶盘法,将分别带有嵌合基因NPTII和1.8kb或2.1kbBt.基因的土壤杆菌LBA4404与美洲黑杨叶片共培养。采用30mg/l和50mg/l两种浓度的卡那霉素筛选转化子,约28天左右的时间,有不定芽从外植体切口处形成。两种卡那霉素浓度下共形成275个伸长芽,存活了187株。这187株分别进入卡那霉素30mg/l,50mg/l的生根培养基后,生根率分别为9.62%和8.02%。PCR反应证明部分植株已成功地进行了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黑杨 基因 转化 苏云金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转Bt基因水稻克螟稻杂交转育后代农艺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51
3
作者 崔海瑞 王忠华 +3 位作者 舒庆尧 吴殿星 夏英武 高明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1-106,共6页
对转 Bt基因水稻与常规品种的杂交后代进行了 GUS活性的组织化学分析和农艺性状考察。结果表明 ,报告基因 gus与抗虫基因 cry1Ab是连锁遗传和协同表达的 ,利用 GUS组织化学染色法可快速筛选抗虫杂种植株 ;无论是籼粳交 ,还是粳粳交后代 ... 对转 Bt基因水稻与常规品种的杂交后代进行了 GUS活性的组织化学分析和农艺性状考察。结果表明 ,报告基因 gus与抗虫基因 cry1Ab是连锁遗传和协同表达的 ,利用 GUS组织化学染色法可快速筛选抗虫杂种植株 ;无论是籼粳交 ,还是粳粳交后代 ,抗虫和感虫的两类植株间在株高、穗长、单株分蘖数、播始历期和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上无显著差异 ,这无疑为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农艺性状 杂交育种 转基因 bt基因 抗虫育种 GUS活性 抗虫性
下载PDF
几种玉米基因转移技术的研究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国英 张宏 +2 位作者 丁群星 戴景瑞 谢友菊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5-49,共5页
用基因枪、超声波和子房注射法转化玉米,所用质粒pB48.415带有3'端截短的Bt毒蛋白基因和潮霉素磷酸转移酶(hpt)基因。用基因枪轰击玉米胚性愈伤组织和幼胚,超声波处理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用自制的微玻针注射授粉后10~20h的玉米子房,均... 用基因枪、超声波和子房注射法转化玉米,所用质粒pB48.415带有3'端截短的Bt毒蛋白基因和潮霉素磷酸转移酶(hpt)基因。用基因枪轰击玉米胚性愈伤组织和幼胚,超声波处理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用自制的微玻针注射授粉后10~20h的玉米子房,均已成功地获得了转Bt基因的玉米植株。点杂交和Southern吸印杂交的结果都证明在转基因玉米植株中存在Bt毒蛋白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基因转移 转基因植株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棉花Rf1育性恢复基因和抗虫Bt基因 被引量:28
5
作者 柳李旺 朱协飞 +1 位作者 郭旺珍 张天真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8-52,共5页
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 0 - 6 13- 2R与转Bt基因抗虫棉R0 19(轮回亲本 )杂交、回交产生BC2 群体。利用CMS恢复基因Rf1紧密连锁的 3个SSR标记和Bt基因的PCR标记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聚合有Rf1和Bt的转基因抗虫棉恢复系。在分析的 5 9个B... 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 0 - 6 13- 2R与转Bt基因抗虫棉R0 19(轮回亲本 )杂交、回交产生BC2 群体。利用CMS恢复基因Rf1紧密连锁的 3个SSR标记和Bt基因的PCR标记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聚合有Rf1和Bt的转基因抗虫棉恢复系。在分析的 5 9个BC2 单株中 5 5株存在恢复基因标记 ,5 4株存在Bt基因 ;综合标记分析结果 ,共获得 5 4个同时具Rf1与Bt基因的聚合单株 ;这些聚合单株自交后 ,通过标记辅助选择 ,获得 10株含Bt基因且Rf1纯合的单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Rf1育性恢复基因 bt抗虫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基因聚合 SSR标记
下载PDF
黄瓜果实苦味B t基因的AFLP分子标记 被引量:39
6
作者 顾兴芳 张素勤 张圣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0-142,共3页
运用AFLP技术,采用集群分析法(BSA)进行与黄瓜果实苦味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的研究,找到了与苦味基因连锁的两个显性AFLP标记:E23M66-101和E25M65-213。这两个标记与B t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5 cM和4 cM,分别位于B t基因的两侧。该标记可... 运用AFLP技术,采用集群分析法(BSA)进行与黄瓜果实苦味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的研究,找到了与苦味基因连锁的两个显性AFLP标记:E23M66-101和E25M65-213。这两个标记与B t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5 cM和4 cM,分别位于B t基因的两侧。该标记可用于无苦味黄瓜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果实苦味胁基因 AFLP标记 集群分析法
下载PDF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导入大豆的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苏彦辉 王慧丽 +2 位作者 俞梅敏 吕德扬 郭三堆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10期1046-1051,共6页
用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erliner)杀虫晶体蛋白(Bt)基因和葡糖苷酸酶(GUS)基因通过基因枪轰击和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SmithetTownsend)Conn)介导转入大豆(Glycinemax(L.)Merr.),诱导大豆转基因植株... 用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erliner)杀虫晶体蛋白(Bt)基因和葡糖苷酸酶(GUS)基因通过基因枪轰击和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SmithetTownsend)Conn)介导转入大豆(Glycinemax(L.)Merr.),诱导大豆转基因植株再生。大豆主栽品种“中黄4号”和品系8502未成熟子叶有较强体细胞胚分化能力。体细胞胚的脱水处理显著促进“中黄4号”体细胞胚的萌发。未成熟子叶的预培养有利于根癌土壤杆菌感染子叶外植体体细胞胚的分化。基因型和受体的选择,转基因体系的改进,体细胞胚的脱水处理等是提高大豆转基因效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 GUS基因 基因枪轰击 大豆 杀虫晶体蛋白
下载PDF
苏云金芽孢杆菌(Bt)晶体毒蛋白基因在烟草叶绿体中的表达 被引量:27
8
作者 张中林 任延国 +5 位作者 沈燕新 山松 范国昌 吴祥甫 钱凯先 沈桂芳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70-277,共8页
将全长3.5kb的Bt基因3'端缺失,得到长为2.1kb、1.8kb的基因。分别将这3个长度 (1.8kb2.1kb、3.5kb)的基因置于水稻叶绿体psbA基因的启动于和终止子调控之下,并与选择 标记基因aadA... 将全长3.5kb的Bt基因3'端缺失,得到长为2.1kb、1.8kb的基因。分别将这3个长度 (1.8kb2.1kb、3.5kb)的基因置于水稻叶绿体psbA基因的启动于和终止子调控之下,并与选择 标记基因aadA(编码氨基糖苷-3'-腺苷酸转移酶,具壮观霉素抗性)表达盒相连5以烟草叶绿 体基因trnH-psbA-trnK为同源片段,构建成叶绿体转化载体pBT3、pBT8和pBT22。用基因枪 把Bt基因导入烟草叶绿体中,以壮观霉素筛选,获得转化再生植株。经Southern、Western检测 分析证明Bt基因已整合进入烟草叶绿体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且子代呈现壮观霉素抗性,即 外源基因得到稳定的遗传。利用转基因植株叶片对棉铃虫进行杀虫实验,有些转化植株表现 出较强的抗虫性。总体上来说,转Bt全长基因的烟草植株,其杀虫效果最好,其余两种差异不 大。首次报道将Bt基因成功转入高等植物叶绿体并获得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 叶绿体 烟草 表达 苏云金芽孢杆菌
下载PDF
转基因棉花基因花粉散布频率及距离的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张宝红 郭腾龙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9-42,共4页
选用从国外引进的和我国自己培育的转Bt基因抗虫棉和转tfdA基因抗除草剂棉花 ,研究了外源Bt基因和tfdA基因向周围环境遗传漂流的频率和距离 .结果表明 :无论是我国自行培育的转基因棉花 ,还是从国外引进的转基因棉花 ;无论是转Bt基因棉... 选用从国外引进的和我国自己培育的转Bt基因抗虫棉和转tfdA基因抗除草剂棉花 ,研究了外源Bt基因和tfdA基因向周围环境遗传漂流的频率和距离 .结果表明 :无论是我国自行培育的转基因棉花 ,还是从国外引进的转基因棉花 ;无论是转Bt基因棉花 ,还是转tfdA基因棉花 ,导入到棉株体内的外源基因均可向周围环境漂流 ,其最高漂流频率为 10 .48% ,最远漂流距离可达 5 0m .防止外源基因向周围环境扩散的最有效方法是设置一定的隔离带 ,隔离带的距离以 5 0~ 10 0m为好 .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棉花 花粉散布 基因漂流 频率 距离
下载PDF
子房注射法将Bt基因导入超甜玉米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余良 胡建广 +1 位作者 苏菁 刘建华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3,共3页
用子房注射法将Bt基因导入超甜玉米品种粤甜3号,获得了1株整合有Bt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定名为ZT11,以发芽成苗的植株计算,基因转化效率达9.09%。经PCR和Southernblot分析,证明抗虫基因已经整合在超甜玉米基因组中,并且为单拷贝。T1代植株... 用子房注射法将Bt基因导入超甜玉米品种粤甜3号,获得了1株整合有Bt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定名为ZT11,以发芽成苗的植株计算,基因转化效率达9.09%。经PCR和Southernblot分析,证明抗虫基因已经整合在超甜玉米基因组中,并且为单拷贝。T1代植株PCR检测结果表明,Bt基因能够在转基因后代中稳定遗传,基因分离符合1∶1的孟德尔遗传分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甜玉米 bt基因导入 植株 子房注射法 成苗 转基因后代 抗虫基因 孟德尔 ZT 基因组
下载PDF
转Bt基因抗虫棉Bt基因表达的时空动态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李汝忠 沈法富 +3 位作者 王宗文 王景会 刘承运 申贵芳 《山东农业科学》 2002年第2期7-9,共3页
以转Bt基因抗虫棉 33B为材料 ,利用ELISA检测方法 ,通过对棉株不同发育时期和同一时期的不同组织或器官Bt晶体蛋白含量的测定 ,研究了转Bt基因抗虫棉Bt基因表达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棉株生育进程的推进和株体的老化 ,Bt晶体蛋白... 以转Bt基因抗虫棉 33B为材料 ,利用ELISA检测方法 ,通过对棉株不同发育时期和同一时期的不同组织或器官Bt晶体蛋白含量的测定 ,研究了转Bt基因抗虫棉Bt基因表达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 ,随着棉株生育进程的推进和株体的老化 ,Bt晶体蛋白含量随着植株体内可溶性总蛋白含量的逐渐降低而降低 ,而Bt基因的表达强度从苗期到蕾期随着棉株营养生长的加快而呈上升趋势 ,至蕾期达到高峰 ,以后逐渐减弱。不同组织或器官Bt晶体蛋白的含量也有较大差异 ,表现在幼嫩组织或器官的含量较高 ,成熟组织或器官次之 ,衰老组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棉 bt基因 晶体蛋白 时空动态 ELISA 棉株 表达强度 抗虫性
下载PDF
我国抗虫转基因杨树生态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2
作者 胡建军 杨敏生 卢孟柱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6-345,共10页
转基因树木与农作物相比,人们更关注其长时间种植可能导致转基因扩散到周围野生近缘种。由于生长周期长,转基因树木会增加转基因不稳定性,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靶标害虫对转基因植物产生抗性,增加树木入侵性(杂草化),以及由于基因漂移或... 转基因树木与农作物相比,人们更关注其长时间种植可能导致转基因扩散到周围野生近缘种。由于生长周期长,转基因树木会增加转基因不稳定性,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靶标害虫对转基因植物产生抗性,增加树木入侵性(杂草化),以及由于基因漂移或基因逃逸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或新的环境风险。过去十几年,针对我国抗食叶害虫的两个商业化转Bt基因欧洲黑杨(Populus nigra)和转双抗虫基因741杨[P.alba×(P.davidiana+P.simonii)×P.tomentosa],已开展了有关生态安全性方面的多项研究。本文围绕抗虫转基因树木生态安全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抗虫转基因杨树对节肢动物种群和群落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使昆虫的多样性提高,但对土壤微生物区系未见明显影响。转基因欧洲黑杨通过花粉和种子发生的基因漂移几率很低。转基因杨树通过内生菌发生的水平转移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危险也进行了评价。文章最后指出对抗虫转基因杨树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开展生物安全研究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杨树 bt基因 害虫 生物安全 基因漂移
原文传递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Bt(cryIA)基因导入大豆 被引量:23
13
作者 周思军 李希臣 +2 位作者 刘昭军 刘丽艳 杨庆凯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7-162,F003,共7页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系统成功地将Bt基因 (cryIA)导入大豆。从发芽 5 - 7天的大豆无菌苗切取子叶节外植体 ,经农杆菌感染和共培养后 ,在选择培养基上 4周左右出现抗性不定芽。将不定芽转移到芽伸长培养基上 ,4 - 6周后再生...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系统成功地将Bt基因 (cryIA)导入大豆。从发芽 5 - 7天的大豆无菌苗切取子叶节外植体 ,经农杆菌感染和共培养后 ,在选择培养基上 4周左右出现抗性不定芽。将不定芽转移到芽伸长培养基上 ,4 - 6周后再生苗长至 2 .5 - 3cm高。再将再生苗切下转入生根培养基 ,2周左右生根。生根后的再生植株经逐步锻炼移入盆中 ,所有植株均能正常开花结荚。在移栽成活的 8株T0 植株中有 7株PCR检测呈阳性反应 ;在 7个T1株系中有 4个株系存在PCR阳性植株。取 4个稳定遗传的T1代株系内的阳性植株的叶片提取DNA ,用地高辛标记的Bt基因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 ,结果 4个株系均呈现阳性 ,证明Bt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大豆的基因组内并能传递给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转基因植株 bt基因 转化 农杆菌介导法
下载PDF
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的碳、氮代谢特征 被引量:18
14
作者 田晓莉 杨培珠 +1 位作者 王保民 何钟佩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73-175,共3页
本试验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转 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 30的碳、氮代谢特征 ,于各主要生育期测定了棉株地上部营养器官的全 N、非蛋白质 N和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研究结果表明 ,与轮回亲本中棉所 1 6相比 ,中棉所 30苗蕾期的 C/N较低 ,非蛋白... 本试验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转 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 30的碳、氮代谢特征 ,于各主要生育期测定了棉株地上部营养器官的全 N、非蛋白质 N和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研究结果表明 ,与轮回亲本中棉所 1 6相比 ,中棉所 30苗蕾期的 C/N较低 ,非蛋白质 N含量较高 ,N代谢比较旺盛 ;初花期至盛花期的 C/N则较高 ,C代谢明显加强 ;进入结铃早期 ,中棉所 30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及营养体中非蛋白质 N的含量均下降 ,反映出其“根源”和“叶源”的功能已减弱 ,表现出早衰迹象。为了改善转 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 30的生育状况 ,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促源”是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棉所30 碳代谢 氮代谢 棉花 bt转基因
下载PDF
苎麻再生体系的建立及抗虫转基因苎麻的获得 被引量:26
15
作者 易自力 李祥 +2 位作者 蒋建雄 王志成 刘清波 《中国麻业》 2006年第2期61-66,共6页
建立了以下胚轴切段为外植体的高效苎麻再生体系,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到苎麻体内,获得了16株独立来源的转化植株。经点杂交分析和PCR-Southern分析,结果表明有12株苎麻转化植株的基因组中整合有外源Bt基因。
关键词 苎麻 农杆菌介导转化 bt基因
下载PDF
稻蓟马危害转Bt基因水稻克螟稻2号研究初报 被引量:16
16
作者 唐健 杨保军 +2 位作者 蒋跃南 叶恭银 舒庆尧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1-242,共2页
用卷叶率、为害级别和严重度 3个指标评价了克螟稻 2号及其亲本秀水 11对稻蓟马的抗感性。结果表明 ,克螟稻2号较秀水 11在 3种指标上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 ,克螟稻 2号较感虫 ;两品种上单位叶面积成虫数量差异均不显著 ,而卵量和若虫数... 用卷叶率、为害级别和严重度 3个指标评价了克螟稻 2号及其亲本秀水 11对稻蓟马的抗感性。结果表明 ,克螟稻2号较秀水 11在 3种指标上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 ,克螟稻 2号较感虫 ;两品种上单位叶面积成虫数量差异均不显著 ,而卵量和若虫数量的差异显著 ;说明高密度的稻蓟马若虫将对克螟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杆菌基因 克螟稻2号 水稻 稻蓟马 危害性
下载PDF
Bt毒素诱导下小菜蛾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22
17
作者 符伟 谢文 +3 位作者 张卓 吴青君 王少丽 张友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06-1412,共7页
【目的】筛选出Bt毒素诱导后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的实时定量PCR最适内参基因。【方法】选取核糖体18S rRNA(18S rRNA)、肌动蛋白(ACTB)、延伸因子(EF1)、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核糖体蛋白L32(RPL32)、核糖体蛋白S13(R... 【目的】筛选出Bt毒素诱导后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的实时定量PCR最适内参基因。【方法】选取核糖体18S rRNA(18S rRNA)、肌动蛋白(ACTB)、延伸因子(EF1)、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核糖体蛋白L32(RPL32)、核糖体蛋白S13(RPS13)、核糖体蛋白S20(RPS20)和β-微管蛋白(TUB)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以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分析这8个基因在Bt毒素诱导后的小菜蛾不同品系中肠组织中的表达稳定性。并应用筛选出来的内参基因分析小菜蛾氨肽酶2(aminopeptidase N2,APN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geNorm软件以RPS13和EF1为最稳定内参基因,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均以RPS13和RPL32为最稳定基因。使用3种不同内参基因分析Bt毒素诱导后的小菜蛾Bt抗性和敏感品系中ANP2表达水平时,新的内参基因EF1和传统内参基因RPL32表现了良好的稳定性,二者作为标准化因子,ANP2表达量结果基本一致,而使用18S rRNA作为内参基因,却导致部分表达量分析结果有所误差。【结论】筛选出PRS13,RPL32和EF1可以作为小菜蛾某些试验条件下的内参基因,对小菜蛾基因表达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也对其他昆虫内参基因的筛选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实时定量PCR 内参基因 抗药性 bt毒素
下载PDF
Gene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cadherin in midgut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and its Cry1A binding region 被引量:21
18
作者 WANG Guirong WU Kongming +1 位作者 LIANG Gemei GUO Yuyuan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5年第4期346-356,共11页
Cadherins belong to one of the families of animal glycoproteins responsible for cal-cium-dependent cell-cell adhesion.Recent literatures showed that the cadherin-like in midgut of several insects served as the recepto... Cadherins belong to one of the families of animal glycoproteins responsible for cal-cium-dependent cell-cell adhesion.Recent literatures showed that the cadherin-like in midgut of several insects served as the receptor of Bt toxin Cry1A and the variation of cadherin-like is re-lated to insect’s resistance to Cry1A.The full-length cDNA encoding cadherin-like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is cloned by degenerate PCR and RACE techniques and the gene was designated as BtR-harm,which is 5581 bp in full-length,encoding 1730 amino acid residues(BtR-harm was deposited in GenBank and the accession number is AF519180).Its predicted molecular weight and isoelectric point were 195.39 kDa and 4.23,respectively.The inferred amino acid sequence includes a signal sequence,11 cadherin repeats,a membrane-proximal region,a transmem-brane region and a cytoplasmic region.Sequenc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deduced protein sequence was most similar to the cadherin-like from Heliothis virescens with 84.2%identity and highly similar to three other lepidopteran cadherin from Bombyx mori,Manduca sexta and Pectinophora gossypiella,with the sequence identities of 60.3.6%,57.5%and 51.0%,respec-tively.The cDNA encoding cadherin gene was expressed successfully in E.coli and the recom-binant proteins can bind with Cry1Ac.Truncation analysis and binding experiment of BtR-harm revealed that the Cry1A binding region was a contiguous 244-amino acid sequence,which lo-cated between amino acid 1217 and 1461.Semi-quantitative RT-PCR analysis showed that BtR-harm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midgut of H.armigera,very low expressed in foregut and hindgut and was not expressed in other tissues.After H.armigera producing resistance to Cry1Ac,the expression quantity of BtR-harm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midgut of H.armigera.It is the first confirmation that BtR-harm can function as receptor of Cry1Ac in H.armigera and the binding region was located on a contiguous 244 amino acid sequence,suggesting that the de-crease of expression quantity of BtR-harm is one of 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R-harm bt receptor gene cloning and expression Helicoverpa armigera.
原文传递
玉米优良自交系愈伤组织基因枪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慧芬 何锶洁 +4 位作者 王兴智 李芬 李良材 何孟元 田文忠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97-402,共6页
利用基因枪将Bt基因导入玉米E28幼胚愈伤组织中,在潮霉素浓度为5mg/L选择培养基上,经过35天的继代和分化2次选择及45天继代连续3次选择后分化再生成植株。PCR及Southem分子杂交结果表明,潮霉素基因及Bt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玉米基因... 利用基因枪将Bt基因导入玉米E28幼胚愈伤组织中,在潮霉素浓度为5mg/L选择培养基上,经过35天的继代和分化2次选择及45天继代连续3次选择后分化再生成植株。PCR及Southem分子杂交结果表明,潮霉素基因及Bt基因已导入并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E282次选择的转化频率达到7.8%,显著地高于3次选择2.9%的转化频率,选择至再生的时间缩短25天;自交系Pal372次选择的转化频率为13.3%,显著高于3次选择的转化频率(9.3%),选择至再生时间缩短30天。部分转化植株已经结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优良自交系 基因枪 bt基因 愈伤组织
下载PDF
转基因棉种植对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丽莉 武志杰 +1 位作者 陈利军 孙彩霞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7-280,共4页
转Bt基因棉和转Bt+CpTI基因棉及相应非转基因棉的盆栽试验研究表明,转基因作物生长30天时可向土壤中释放Bt杀虫晶体蛋白,而双抗棉种植时CpTI杀虫晶体蛋白的释放量与作物品种有关;转基因棉种植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 转Bt基因棉和转Bt+CpTI基因棉及相应非转基因棉的盆栽试验研究表明,转基因作物生长30天时可向土壤中释放Bt杀虫晶体蛋白,而双抗棉种植时CpTI杀虫晶体蛋白的释放量与作物品种有关;转基因棉种植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影响研究表明,生长30天时,与等价基因系非转基因棉相比,转Bt基因棉和双抗棉A的种植并未使三种酶活性发生显著变化,而双抗棉B的种植使土壤脱氢酶活性显著下降。从杀虫晶体蛋白的释放和对酶活性的影响来看,双抗棉B的种植对土壤的生物活性扰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 CPTI基因 棉花 土壤氧化还原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