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3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繁育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和评述 被引量:176
1
作者 何亚平 刘建全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1-163,共13页
植物繁育系统是当今进化生物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繁育系统是指代表所有影响后代遗传组成的有性特征的总和 ,主要包括花形态特征、花的开放式样、花各部位的寿命、传粉者种类和频率、自交亲和程度和交配系统 ,其中交配系统是核心。... 植物繁育系统是当今进化生物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繁育系统是指代表所有影响后代遗传组成的有性特征的总和 ,主要包括花形态特征、花的开放式样、花各部位的寿命、传粉者种类和频率、自交亲和程度和交配系统 ,其中交配系统是核心。我们重点综述了植物有性繁育系统研究中 1 )传粉模式的多样性 ,2 )从历史发生角度利用系统发育方法检验花性状的演化和繁育系统的生态转变过程 ,3)近交衰退对植物生殖史的影响及其机制和 4)混和交配系统的时空动态、维持机理以及进化趋势的最新研究结果。总结了繁育系统在研究花适应性、物种形成机制和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对今后的繁育系统研究提出了两点建议 :1 )正确理解和使用适应概念 ,更多地利用人工控制实验来检验花的适应价值和 2 )将分子技术和生态学结合起来 ,开展群落水平和种以上水平的繁育系统研究 ,比较驱动与传粉多样性密切相关的花多样性基因和自花、异花传粉基因的进化与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繁育系统 进化 系统发育 多样性
下载PDF
植物的繁育系统、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99
2
作者 王洪新 胡志昂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2-96,共5页
达尔文和最早的群体遗传学理论,都认为繁育系统对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起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用蛋白质电泳检测植物繁育系统的优点,然后讨论中外学者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植物众多特征中,如生活型、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等都能... 达尔文和最早的群体遗传学理论,都认为繁育系统对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起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用蛋白质电泳检测植物繁育系统的优点,然后讨论中外学者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植物众多特征中,如生活型、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等都能影响群体遗传结构,但最显著的是繁育系统和群体遗传分化两者间的关系。因此我们能从植物的繁育系统推测群体遗传结构,进而提出监测遗传多样性的取样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繁育系统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保护
下载PDF
生境片断化对植物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及植物遗传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106
3
作者 陈小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84-892,共9页
生境片断化是指大而连续的生境变成空间隔离的小种群的现象。生境片断化对植物种群遗传效应包括生境片断化过程中的取样效应及其后的小种群效应 (遗传漂变、近交等 )。理论研究表明 ,生境片断化后 ,植物种群的遗传变异程度将降低 ,而残... 生境片断化是指大而连续的生境变成空间隔离的小种群的现象。生境片断化对植物种群遗传效应包括生境片断化过程中的取样效应及其后的小种群效应 (遗传漂变、近交等 )。理论研究表明 ,生境片断化后 ,植物种群的遗传变异程度将降低 ,而残留小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将升高。然而对一些植物的研究表明 ,生境片断化对植物种群的遗传效应要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如世代长度、片断化时间、片断种群的大小、基因流的改变等。最后 ,针对生境片断化的种群遗传后果 ,讨论了在植物种群遗传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片断化 植物种群 遗传变异 遗传多样性保护
下载PDF
濒危植物长柄双花木的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 被引量:74
4
作者 肖宜安 何平 李晓红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3-340,共8页
通过野外观察 ,运用杂交指数、花粉_胚珠比、人工授粉和套袋实验及等位酶电泳等方法 ,对长柄双花木(DisanthuscercidifoliusMaxim .var.longipesH .T .Chang)自然种群和人工种群的开花状态、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该种单花花... 通过野外观察 ,运用杂交指数、花粉_胚珠比、人工授粉和套袋实验及等位酶电泳等方法 ,对长柄双花木(DisanthuscercidifoliusMaxim .var.longipesH .T .Chang)自然种群和人工种群的开花状态、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该种单花花期一般 6~ 7d,开花过程中柱头始终高于花药的位置 ,花药散粉具有先后顺序 ,一般 2花药先散粉 ,其余 3花药滞后 1~ 2d。单花花期依其形态和散粉时间可分为 5个时期 :即散粉前期、散粉初期、散粉盛期、凋谢期。种群开花一般历时 4 9~ 5 5d ,但不同地点、年份之间有所差异 ,推测开花持续时间不同主要是环境条件所致。由于其杂交指数大于 4 ,花粉_胚珠比等于 12 5 0 ,结合人工套袋和授粉实验以及等位酶电泳结果可以确定该种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为主 ,部分自交亲和 ,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花粉竞争可能是导致该种濒危的主要的生殖生物学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长柄双花木 繁育系统 遗传变异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下载PDF
矮牡丹传粉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2
5
作者 罗毅波 裴颜龙 +1 位作者 潘开玉 洪德元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对山西省南部矮牡丹3个居群连续两年的野外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共有5种蜂和4种甲虫参与矮牡丹的传粉。电镜观察和人工控制昆虫传粉试验证明,蜂类,特别是地蜂类是矮牡丹的主要传粉者,而甲虫类只是一种不稳定的传粉者。矮牡丹花无... 对山西省南部矮牡丹3个居群连续两年的野外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共有5种蜂和4种甲虫参与矮牡丹的传粉。电镜观察和人工控制昆虫传粉试验证明,蜂类,特别是地蜂类是矮牡丹的主要传粉者,而甲虫类只是一种不稳定的传粉者。矮牡丹花无蜜液,但可散发气味,主要以花粉吸引昆虫。矮牡丹不存在无融合生殖,也没有自动自花结实现象,但同株异花能产生少量种子,具微弱的自交性。在花少的居群中自然结实率与人工异交结实率近相等。矮牡丹的结实率低,平均只有近1/4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科 矮牡丹 传粉生物学
下载PDF
菊科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的繁殖特征及其与入侵性的关系 被引量:76
6
作者 郝建华 刘倩倩 强胜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6-665,共10页
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菊科入侵植物。通过实验观察和人工控制套袋等方法,对其花序开花动态、花粉胚珠比(P/O)、自交亲和性、花粉活力、访花昆虫和种子(瘦果)的萌发率等与繁殖相关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这些繁殖... 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是一种危害严重的菊科入侵植物。通过实验观察和人工控制套袋等方法,对其花序开花动态、花粉胚珠比(P/O)、自交亲和性、花粉活力、访花昆虫和种子(瘦果)的萌发率等与繁殖相关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这些繁殖特征与入侵性的关系。三叶鬼针草在10-11月开花,单个花序的花期约为5-6天。每小花的花柱基部有圆筒状的蜜腺环绕。单个花序内可自交亲和,自交结实率和花粉活力均较高,其P/O值为1754.12±29.87。主要访花者为灰蝶科(Lycaenidae)、粉蝶科(Pieridae)和茧蜂科(Braconidae)昆虫。三叶鬼针草所具有的灵活交配机制是其入侵成功的重要因素。此外,三叶鬼针草结实量大、种子产生迅速且适于传播,以及种子萌发范围广和短期快速萌发等特性也增强了其入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三叶鬼针草 繁育系统 入侵性 繁殖特征
下载PDF
刺五加、短梗五加的开花动态及繁育系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7
7
作者 刘林德 祝宁 +1 位作者 申家恒 赵惠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041-1048,共8页
野外定位观测刺五加 ( Eleutherococcussenticosus)、短梗五加 ( E.sessiliflorus)的开花进程、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和开花动态 ,用杂交指数 ( OCI)、花粉 -胚珠比 ( P/ O)、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分别测定刺五加、短梗五加的繁育... 野外定位观测刺五加 ( Eleutherococcussenticosus)、短梗五加 ( E.sessiliflorus)的开花进程、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和开花动态 ,用杂交指数 ( OCI)、花粉 -胚珠比 ( P/ O)、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分别测定刺五加、短梗五加的繁育系统。结果显示 ,刺五加种群、短梗五加种群的花期均持续 1个月左右 ,刺五加比短梗五加早开花 2 0 d左右 ,二者均有雄蕊先熟现象 ;刺五加是单全异株植物 ,种群内既具有雄株、又具有雌株、还具有两性株 ,繁育系统主要为异交 ,需要传粉者活动才能完成授粉过程。与刺五加不同 ,短梗五加仅具两性花 ,但繁育系统也以异交为主。短梗五加两性花中的雌、雄器官既在空间上分离、又在时间上分离 ,只能进行同株异花间或异株、异花间传粉才能受精结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短梗五加 开花动态 繁育系统 花粉-胚珠比 人工授粉 传粉生态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桃儿七繁殖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51
8
作者 马绍宾 徐正尧 胡志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9-55,共7页
以居群为单位研究了桃儿七的繁殖生物学,指出桃儿七为适应分布区内生长季节短暂的环境条件,花各部分的形态在开花前一年就已开始分化,并形成一休眠芽,但大小孢子还尚未进行减数分裂。到了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之后,大小孢子方才进行... 以居群为单位研究了桃儿七的繁殖生物学,指出桃儿七为适应分布区内生长季节短暂的环境条件,花各部分的形态在开花前一年就已开始分化,并形成一休眠芽,但大小孢子还尚未进行减数分裂。到了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之后,大小孢子方才进行减数分裂,并在减数分裂之后,植株通过茎基部的居间生长将花及叶带出地面。桃儿七在开花时先花后叶。花在露出土面的第二、三天随即开放。虽然桃儿七具有一系列适应干虫煤传粉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征,但同时也具有许多和自花授粉有关的适应机制。桃儿七在开花习性及花部形态上常表现出多态。在自然状况下,桃儿七是一种以自花授粉为主的植物,它的有性生殖良好,每株性成熟植株平均可产生60粒左右的种子,多者可达180粒。由种子萌发长成的植株大约需要5-6年的时间方才性成熟。在一般条件下,桃儿七行有性生殖,但在环境条件良好时,也可通过根茎来进行营养繁殖。桃儿七为二倍体,12条染色体组成6个联锁群,在减数分裂时,交叉发生较少。桃儿七具有较大当前适合度,亦具有一定的进化灵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科 桃儿七 繁殖 繁殖生物学
下载PDF
华北蓝盆花的开花特性及传粉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49
9
作者 刘林德 陈磊 +2 位作者 张丽 李长林 高玉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8-723,共6页
华北蓝盆花具头状花序 ,花冠蓝紫色 ,1朵花的花期约为 7~ 8d。边缘花比中部花大 ,但二者在花药大小、花丝长度、花柱长度、柱头直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花粉寿命约为 4 d,花柱在花开后逐渐伸长 ,柱头微二裂、干燥型。同一花序内的花朵... 华北蓝盆花具头状花序 ,花冠蓝紫色 ,1朵花的花期约为 7~ 8d。边缘花比中部花大 ,但二者在花药大小、花丝长度、花柱长度、柱头直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花粉寿命约为 4 d,花柱在花开后逐渐伸长 ,柱头微二裂、干燥型。同一花序内的花朵在 2~ 3d内逐渐开放 ,晚开的花散粉时、早开的花花柱仍未伸长 ,因此 ,花药与柱头之间有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 ,同一花序内的各花朵间相互传粉的机会很低。按照杂交指数 ,其繁育系统属于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依据 P/ O数据 ,其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罩网试验显示 ,华北蓝盆花没有自发的自花传粉现象 ,自然条件下也没有无融合生殖现象 ,没有访花者访问便不能座果。在华北蓝盆花花序上记录到的访花者有 10余种 ,以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昆虫为主 ,最常见的访花者是雏蜂虻和豆芫菁。开花后不同日期 ,访花者的访花频率有所不同 :开花第 2天到第 7天的花序上 ,访花者的访花频率较高 ;开花第 4天 ,花序上访花者的访花频率最高。同一天内的不同时间 ,访花者的访花频率也有差异 ,一般规律是 :11:0 0~ 15 :0 0之间 ,访花者的访花频率较高。此外 ,气温骤降、阴天及降雨能使访花者的访花频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蓝盆花 开花特性 繁育系统 传粉生态
下载PDF
传粉昆虫对我国中南地区油茶结实和结籽的作用 被引量:52
10
作者 邓园艺 喻勋林 罗毅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4427-4436,共10页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2007-2008年在我国中南地区湖南省对油茶开展传粉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油茶花期从10月到翌年1月份,单株开花时间一般持续20d左右,单花花期为4-5d。单花花蜜量平均为(145.40±24.89...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2007-2008年在我国中南地区湖南省对油茶开展传粉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油茶花期从10月到翌年1月份,单株开花时间一般持续20d左右,单花花期为4-5d。单花花蜜量平均为(145.40±24.89)μL,含糖量为(23.13±1.03)%,并含有17种氨基酸,约占花蜜总量的1.73%。膜翅目蜜蜂总科(Hymenoptera:Apoidea)油茶地蜂(Andrena camellia)和大分舌蜂(Colletes gigas)是油茶的有效传粉昆虫,大分舌蜂的传粉效率较油茶地蜂高;蝇类和蝶类为随机访问者。油茶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和自动自花授粉现象,其结实和结籽依赖传粉者。此外,油茶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交不亲和,自交和异交的繁殖成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人工异花授粉结果显示油茶在资源限制程度较低时,即大年时,花粉限制主要表现在结籽水平,而不是结实水平。根据油茶的传粉综合特征以及油茶在山茶属中的系统位置,目前很难解释油茶类似鸟类传粉综合特征的花蜜特征是如何演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花蜜 访花昆虫 繁育系统 传粉综合特征
下载PDF
渐危植物鹅掌楸的授粉率及花粉管生长 被引量:33
11
作者 黄双全 郭友好 陈家宽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10-316,共7页
对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3个自然居群连续3年直接统计落置柱头上的花粉量,其中61.9%以上的柱头接受了花粉。每柱头上的平均花粉量为4.4~42.6粒,明显超过胚珠数2。授粉率是结实率的6~8倍... 对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3个自然居群连续3年直接统计落置柱头上的花粉量,其中61.9%以上的柱头接受了花粉。每柱头上的平均花粉量为4.4~42.6粒,明显超过胚珠数2。授粉率是结实率的6~8倍,鹅掌楸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可能不是由于花粉的限制。落置柱头的花粉几乎均可萌发,少数花粉管穿过花柱道,经珠孔端进入胚囊,暗示花粉间存在着强烈的竞争。授粉率和柱头上的平均花粉量与结实率呈正相关(R=0.77,R=0.69)。在柱头上人工授同株和异株的花粉,花粉管生长速率看不出明显差异,到达胚珠的时间在48~60h之间。花开花药未裂时柱头上落置较高比例的花粉,由于先期到达柱头的花粉最有可能受精,表明鹅掌楸有异交为主的繁育系统。人工处理包括套袋、套网、去除花被片,其结实率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楸 授粉率 花粉竞争 繁育系统
下载PDF
短柄五加开花及传粉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仲礼 刘林德 +1 位作者 田国伟 申家恒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51-256,共6页
本文对短柄五加(Eleutherococcusbrachypus)的花期物候、开花式样、访花昆虫种类、访花行为及访花频率进行了观察,对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以及传粉效果和繁育系统做了检测。初步结果表明,短柄... 本文对短柄五加(Eleutherococcusbrachypus)的花期物候、开花式样、访花昆虫种类、访花行为及访花频率进行了观察,对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以及传粉效果和繁育系统做了检测。初步结果表明,短柄五加以根茎进行无性繁殖,1个居群为1个无性系。虽自交亲和,但昆虫的访花活动可显著提高座果率。昆虫传粉主要在无性系内异花间进行,属于广义的自花传粉。传粉者为多种不同的昆虫,包括马蜂和胡蜂在内的蜂类、蝇类和甲虫。其花期物候、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期和蜜汁分泌期等特征使其能够适应环境,从而获得较高的座果率。平均座果率为65%,饱满种子率为45.5%。自然条件下未发现实生苗,广义的自花传粉导致的种子质量低下可能是其原因,也是限制短柄五加分布范围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柄五加 开花 传粉 生物学
下载PDF
刺五加的有性生殖与营养繁殖 被引量:31
13
作者 刘林德 王仲礼 +1 位作者 田国伟 申家恒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7-13,共7页
刺五加Eleuthercococcus senticosus(Rupr.et Maxim.)Maxim,既可进行有性生殖,又可进行营养繁殖。本文报道其三类花丝长度不同的植株每个花序的花朵数量、座果率、饱满种子率及根茎形态和形态发生的某些特点。通过人工授粉,检测了其繁... 刺五加Eleuthercococcus senticosus(Rupr.et Maxim.)Maxim,既可进行有性生殖,又可进行营养繁殖。本文报道其三类花丝长度不同的植株每个花序的花朵数量、座果率、饱满种子率及根茎形态和形态发生的某些特点。通过人工授粉,检测了其繁育系统。结果表明:长花丝植株不座果,短花丝植株座果,但不同年份、不同生境中座果率不同,中花丝植株也座果但饱满种子率较低。在正常年份,短花丝植株 的座果率接近40%,并且林缘的座果率稍高于皆伐迹地和次生林下的。考虑到中花丝植株在所研究地区居群数很少,我们认为绝大多数刺五加种子是异花传粉的产物,其有性生殖与营养繁殖相配合,在无人为破坏的前提下,该物种不应该濒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加科 刺五加 营养繁殖 有性生殖
下载PDF
小桐子繁育系统与传粉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41
14
作者 李昆 尹伟伦 罗长维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5-781,共7页
在野外定位观测小桐子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开花动态、传粉方式,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分别测定小桐子的繁育系统。结果显示:(1)小桐子是单性花,雌雄同株同序。雄花单花期2 d,雌花单花... 在野外定位观测小桐子花朵的功能形态特征、开花动态、传粉方式,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去雄、套袋、人工授粉等方法分别测定小桐子的繁育系统。结果显示:(1)小桐子是单性花,雌雄同株同序。雄花单花期2 d,雌花单花期5-8 d,雌花直径略大于雄花。(2)雄花开花后9 h内花粉活力较高,24 h后花粉活力明显降低,48 h后花粉基本散失活力;雌花柱头可授性在开花后4 d内最强,5-8 d可授性开始降低,第9天基本失去可授性。(3)传粉方式以虫媒传粉为主,为虫媒植物。(4)繁育系统检测结果为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活动才能完成授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桐子 繁育系统 传粉生态 开花特性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下载PDF
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的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 被引量:33
15
作者 李鹂 党承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71-578,共8页
通过野外观察,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套袋实验等方法,对短葶飞蓬自然种群的开花状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如下:短葶飞蓬具头状花序,由外围舌状花及中央的管状花构成。种群花期一般为4~7月份,一个花序的花期约为19~25... 通过野外观察,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套袋实验等方法,对短葶飞蓬自然种群的开花状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如下:短葶飞蓬具头状花序,由外围舌状花及中央的管状花构成。种群花期一般为4~7月份,一个花序的花期约为19~25d。管状花单花花期一般为7~10d,聚药雄蕊,先熟,药室内向开裂,成熟的花粉散于花药筒中。花开后花柱快速伸长,导致雄蕊伸出花冠,同时将药筒中的花粉粒“推”出药筒,形成花冠、药筒、柱头三者在空间上的分离。花序中不断有小花开放,同一花序内的小花间具相互传粉的机会。杂交指数≥4,判断繁育类型属于异交,部分自亲和,需要传粉者。P/O值约为1373,判断繁育类型属于兼性异交。套袋实验证明短葶飞蓬异花授粉,虫媒,蜂、蝶为主要传粉者。在自然状况下,短葶飞蓬结实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花粉竞争。此外,短葶飞蓬存在天然雄性不育植株,为遗传育种提供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葶飞蓬 开花特征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繁育系统
下载PDF
五脉山黧豆开花动态及有性繁育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张丙林 穆春生 +1 位作者 王颖 王彦静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68-73,共6页
观测了五脉山黧豆的开花动态,并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方法测定了其有性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五脉山黧豆的花期持续45 d左右,盛花期为6月下旬左右。开花的日动态呈明显的双峰现象,2峰分别在8:00-11:00和14:00-15:00时出... 观测了五脉山黧豆的开花动态,并用杂交指数(OCI)、花粉-胚珠比(P/O)方法测定了其有性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五脉山黧豆的花期持续45 d左右,盛花期为6月下旬左右。开花的日动态呈明显的双峰现象,2峰分别在8:00-11:00和14:00-15:00时出现。五脉山黧豆的杂交指数(OCI)=3,繁育系统为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花粉-胚珠比(P/O)=2 286.21,为兼性异交。得出其繁育类型为混交繁育系统,即自交和异交并存。五脉山黧豆的传粉系统不完善和虫害是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脉山黧豆 开花动态 繁育系统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
下载PDF
丹霞地貌生境中铁皮石斛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何平荣 宋希强 +1 位作者 罗毅波 何明高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揭示丹霞地貌生境中铁皮石斛的繁育系统及濒危机制。方法:对该地区铁皮石斛的生境、生长特性、开花物候、繁殖特性以及资源破坏状况等进行了调查。结果:丹霞地貌铁皮石斛生长环境恶劣,春季为其生长高峰;2~3年生茎开花,花后及时授... 目的:揭示丹霞地貌生境中铁皮石斛的繁育系统及濒危机制。方法:对该地区铁皮石斛的生境、生长特性、开花物候、繁殖特性以及资源破坏状况等进行了调查。结果:丹霞地貌铁皮石斛生长环境恶劣,春季为其生长高峰;2~3年生茎开花,花后及时授粉,结实率较高;授粉后4~5 d子房开始膨大,果实成熟期为185 d左右;自然有性繁殖的结实率(0.31%)极低;无性克隆繁殖1丛仅1年生1茎。结论:丹霞地貌生境下铁皮石斛群体自然更新主要是通过分蘖繁殖实现的;人为掠夺性采集是该地区铁皮石斛野生资源濒危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生境异质性 开花物候 繁育系统 濒危机制
原文传递
水生被子植物的繁育系统与进化 被引量:26
18
作者 郭友好 黄双全 陈家宽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9-85,共7页
关键词 水生被子植物 繁育系统 进化
下载PDF
北美车前生物与生态学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郭水良 顾德兴 +2 位作者 刘鹏 胡燕月 谭永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02-307,共6页
本文调查了北美车前PlantagovirginicaL.分布及危害现状,对其生物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旨在掌握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为综合防除该害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北美车前在华东地区已有较广分布;在金华地区... 本文调查了北美车前PlantagovirginicaL.分布及危害现状,对其生物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旨在掌握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为综合防除该害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北美车前在华东地区已有较广分布;在金华地区,北美车前是一种过渡性的先锋群落性物种;具自花传粉及风媒传粉两种授粉机制,气候条件、种群密度、人为干扰影响着风媒传粉的比例;种群的分布具明显的伴人特征;光合作用特征为光补偿点高、光合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 北美车前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
下载PDF
濒危植物缙云卫矛繁育系统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张仁波 窦全丽 +3 位作者 何平 肖宜安 刘云 胡世俊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8-312,共5页
运用花粉萌发、联苯胺-过氧化氢法、花粉-胚珠比、杂交指数和套袋实验等方法,对缙云卫矛(Euonymus chloranthoides Yang)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缙云卫矛花粉-胚珠比为7641340,杂交指数等于3,结合... 运用花粉萌发、联苯胺-过氧化氢法、花粉-胚珠比、杂交指数和套袋实验等方法,对缙云卫矛(Euonymus chloranthoides Yang)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缙云卫矛花粉-胚珠比为7641340,杂交指数等于3,结合人工授粉和套袋实验结果可以确定该物种的繁育系统属于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根据套袋实验及实地观察可以推测该物种以风媒传粉为主。其花粉活力较高,持续时间较长,花粉质量可能不是导致该物种濒危的主要原因。其雌雄性功能表达具一定的重叠期,提高了同株异花授粉的几率,雌雄性功能表达在时间上的差异不是影响其结实率的主要原因。气候条件对传粉过程的限制可能是导致该物种濒危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缙云卫矛 繁育系统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花粉-胚珠比 杂交指数 人工授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