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组织中HPV16 18E6及p53 MCM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1
1
作者 任占平 石喆 +3 位作者 杜娟 陈蔚麟 唐德艳 戴文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中高危型HPV16、18感染和细胞周期复制调控蛋白p53、MCM7异常表达与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正常乳腺、30例乳腺腺病,55例乳腺癌、5例导管原位癌及其癌旁组织中HP...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中高危型HPV16、18感染和细胞周期复制调控蛋白p53、MCM7异常表达与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正常乳腺、30例乳腺腺病,55例乳腺癌、5例导管原位癌及其癌旁组织中HPV16、18E6,p53和MCM7蛋白的表达。结果:55例乳腺癌组织中HPV16、18E6,p53和MCM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18%、38.18%和96.36%,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腺病组(P<0.01、P<0.001、P<0.05)。浸润性导管癌HPV16、18E6阳性组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HPV16、18E6阴性组(P<0.01)。HPV16、18E6与p53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769;P<0.001),而与MCM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442;P<0.001)。MCM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肿块直径有关(P<0.01、P<0.03、P<0.01)。结论:高危型HPV16、18E6感染后p53功能的失活和MCM7蛋白的高表达导致细胞周期复制调控异常,可能涉及了HPV感染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MCM7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价HPV感染后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状态、早期诊断和预测肿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乳头瘤病毒(HPV) P53 MCM7
下载PDF
黏着斑激酶、整合素α5,β1亚基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
作者 周夏 林从尧 汪洋 《实用癌症杂志》 2005年第4期343-347,共5页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黏着斑激酶(FAK),整合素α5,β1亚基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中表达的差异性,以及它们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乳腺癌和36例癌旁组织FAK,整合素α5,β1亚基及TGFβ...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黏着斑激酶(FAK),整合素α5,β1亚基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中表达的差异性,以及它们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乳腺癌和36例癌旁组织FAK,整合素α5,β1亚基及TGFβ1表达的情况。结果76例乳腺癌组织中FAK表达的阳性率为81.58%(62/76),整合素α5为30.48%(23/76),整合素β1为25.00%(19/76),TGFβ1为65.79%(50/76);36例癌旁组织中FAK表达的阳性率为5.56%(2/36),整合素α5为75.00%(27/36),整合素β1为83.33%(30/36),TGFβ1为27.77%(10/36),统计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差异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FAK与乳腺癌的大小,组织学分级(SBR分级),pTNM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或P<0.01),而与患者年龄,绝经状况,ER,PR,C-erbB-2无关(P>0.05)。整合素α5,β1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SBR分级),pTNM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绝经状况,ER,PR,C-erbB-2无关(P>0.05)。TGFβ1仅与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其他因素无关(P>0.05)。FAK与整合素α5,β1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TGFβ1与FAK之间存在正相关(P<0.01),而整合素α5,β1与TGFβ1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FAK、整合素α5、β1,TGFβ1与乳腺癌增殖、分化、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其中整合素α5,β1可能对肿瘤的侵袭转移起负性调控作用,而FAK,TGFβ1可能对肿瘤的侵袭转移起正性调控作用且两者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这4种蛋白的表达有助于了解乳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并可作为指导乳腺癌临床诊疗较有参考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黏着斑激酶 整合素α5 β1 转化生长因子Β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HMGB1相关基因多态性对中国汉族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影响
3
作者 傅春燕 程雪 +2 位作者 潘颖 陈述政 徐民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9期1-5,共5页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相关基因遗传变异与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相关基因遗传变异与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8个基因的16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来估计SNPs的风险比和95%置信区间(CI),在多基因风险评分的累积水平评估SNPs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结果与DFS显著相关的SNPs是MMP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别为rs243867位点(HR为1.28,95%CI为1.02~1.52,P<0.05)和rs243842位点(HR为1.25,95%CI为1.04~1.55,P<0.05)。而与OS相关的SNPs为MMP2基因的rs243842位点(HR为1.35,95%CI=1.01~1.74,P<0.05)、HMGB1基因的rs4145277位点(HR为1.31,95%CI=1.01~1.68,P<0.05)、TLR2基因的rs7656411位点(HR为0.78,95%CI,0.58~0.99,P<0.05)和TLR4基因的rs7045953位点(HR为0.51,95%CI=0.27~0.88,P<0.05)。DFS和OS患者的多基因风险评分结果显示,其第三个三分位数风险比率分别为1.79(95%CI=1.29~2.41)和2.84(95%CI=1.84~4.51)。结论 HMGB1相关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乳腺癌 无病生存期 总生存期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乳腺癌的CT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明娟 黄兆民 +2 位作者 卢斌贵 杨旭峰 林佩庄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0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 评价乳腺癌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5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CT征象,25例均作CT平扫,17例平扫后做增强扫描。结果 乳腺癌CT多表现为结节状,边缘毛刺、尖角及细小的簇状钙化具有一定的特征;增强后癌灶常明显强化,有助... 目的 评价乳腺癌的CT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5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CT征象,25例均作CT平扫,17例平扫后做增强扫描。结果 乳腺癌CT多表现为结节状,边缘毛刺、尖角及细小的簇状钙化具有一定的特征;增强后癌灶常明显强化,有助于发现隐匿性病灶;乳头后方的病灶易引起皮肤增厚;腋窝淋巴结大于1cm,转移较肯定。结论 CT在乳腺癌的诊断、显示病灶范围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T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