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肠轴与胃肠动力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7
1
作者 高飞 刘铁钢 +4 位作者 白辰 李卓 李旖旎 于河 谷晓红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520-524,共5页
脑肠轴是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功能相互作用的双向调节轴,是联络中枢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双向作用通路,对胃肠动力的调节十分重要。有研究表明,在某些胃肠功能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脑肠轴的异常变化都与其... 脑肠轴是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功能相互作用的双向调节轴,是联络中枢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双向作用通路,对胃肠动力的调节十分重要。有研究表明,在某些胃肠功能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脑肠轴的异常变化都与其密切相关,因此探索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这对于临床上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目前,中医药对相关胃肠功能性疾病的防治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对脑肠肽的调节机制也逐渐被证实,现就将有关脑肠轴理论与其对胃肠动力的指导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轴 脑肠肽 胃肠动力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脑肠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7
2
作者 毛兰芳 汪龙德 +3 位作者 张宏伟 刘俊宏 杜晓娟 彭志恒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570-576,共7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动力疾病和消化内科多发病,FD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目前尚未阐明其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FD属于典型的身心疾病,FD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发病机制与脑肠轴的调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动力疾病和消化内科多发病,FD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但目前尚未阐明其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FD属于典型的身心疾病,FD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发病机制与脑肠轴的调节障碍有关,其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对异常刺激的处理和脑肠肽(brain-gut peptides,BGP)水平的异常.BGP是脑肠轴靶向作用的分子基础,脑肠轴通过脑肠互动作用调控相关BGP水平的变化,从而影响FD的发病.目前发现与FD相关的BGP有15余种,相关BGP多在下丘脑、延髓、脊髓、胃肠黏膜表达,本文从相关BGP的分泌及作用机制来阐明其水平变化与FD发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脑肠轴 脑肠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脑-肠轴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86
3
作者 李宁宁 方秀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63-166,共4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可能与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感染、精神心理等有关。脑-肠轴在IBS发病中的作用引起普遍关注,上述的发病因素均可整合到脑-肠互动框架中进行阐述,脑-肠轴成为研究IBS发病机制的切入点。本文从脑-肠轴的概...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可能与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感染、精神心理等有关。脑-肠轴在IBS发病中的作用引起普遍关注,上述的发病因素均可整合到脑-肠互动框架中进行阐述,脑-肠轴成为研究IBS发病机制的切入点。本文从脑-肠轴的概念、作用机制、脑-肠轴功能异常与IBS发病、靶向治疗等方面对脑-肠轴在IBS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脑-肠轴 作用通路 发病机制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脑肠轴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4
作者 杜晓娟 汪龙德 +5 位作者 刘俊宏 毛兰芳 梁乾坤 李云霞 吴溪玮 剡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116-118,共3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紊乱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认为胃肠动力紊乱、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激素、精神心理因素等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密切相关。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紊乱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认为胃肠动力紊乱、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激素、精神心理因素等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密切相关。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出现,使脑-肠互动机制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这不仅有利于揭示脑-肠互动机制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中的作用,还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脑-肠轴 神经系统 脑肠肽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与脑肠轴的相互作用机理探讨中医脑肠学说 被引量:64
5
作者 周肸 钱海华 +1 位作者 张丹 曾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9-122,共4页
基于肠道菌群、脑肠轴以及相互作用关系,梳理两者对便秘的影响,探讨便秘机理。以期能将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手段(如肠道微生态制剂)与祖国传统中医药相结合,为临床治疗便秘提供新思路,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脑肠轴 便秘 脑肠学说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与血清脑肠肽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0
6
作者 吴皓萌 徐志伟 +1 位作者 敖海清 史亚飞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29-1433,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和血清脑肠肽的关系,进而以脑肠轴为切入点,探讨肝主疏泄影响脾胃运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并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的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检测患者生长抑素(SS)、乙酰胆碱(Ach)、降... 目的:通过研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和血清脑肠肽的关系,进而以脑肠轴为切入点,探讨肝主疏泄影响脾胃运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并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的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检测患者生长抑素(SS)、乙酰胆碱(Ach)、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5羟色胺3受体(5-HT3R)、多巴胺(DA)、P物质(SP)、内皮素-1(ET-1)等含量,运用SPSS 19.0进行证候与指标相关性的统计分析。结果:肝郁脾虚证与CGRP的相关性P<0.05;肝郁气滞证与Ach、VIP、5-HT3R的相关性P<0.05;脾胃虚弱证与CGRP的相关性P<0.05;脾胃湿热证与SP、ET-1的相关性P<0.01;寒湿困脾证与ET-1的相关性P<0.05;DA、SS与IBS-D各证候的相关性P>0.05。结论:Ach、CGRP、VIP、5-HT3R与IBS-D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及脾胃虚弱证等密切相关,可能是体现肝脾两脏功能关系的重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证候 相关分析 脑肠肽 脑肠轴 肝主疏泄
原文传递
脑肠轴传输中的胃肠肽类激素 被引量:48
7
作者 刘娅薇 惠华英 谭周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9年第16期1007-1012,共6页
脑肠轴是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化学信号,控制着肠和脑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系统,由免疫、迷走神经和神经内分泌途径构成.脑肠肽(brain-gutpeptide,BGP)是脑肠轴中调节胃肠功能、参与调节胃肠生理活动一种小分子多肽,在脑肠互动中调... 脑肠轴是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化学信号,控制着肠和脑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系统,由免疫、迷走神经和神经内分泌途径构成.脑肠肽(brain-gutpeptide,BGP)是脑肠轴中调节胃肠功能、参与调节胃肠生理活动一种小分子多肽,在脑肠互动中调控胃肠道疾病发挥重要作用.而胃肠肽类激素作为BGP的分子基础,不仅作用于胃肠道功能运动,还通过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影响全身的代谢、心血管功能甚至人类行为.本文对胃肠肽类激素与脑肠轴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作一综述,期望能对相关疾病治疗提供线索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肽激素 脑肠肽 脑肠轴
下载PDF
从脑肠轴探讨功能性便秘伴情绪异常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8
作者 刘秦浪 孙林梅 +2 位作者 孙慧 高壮 韩焱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579-582,589,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导致功能性便秘(FC)和焦虑、抑郁的患者越来越多,且二者常相互影响。临床发现FC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状态,脑肠轴在二者共病基础上伴有非常重要的角色。现基于上述将从...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导致功能性便秘(FC)和焦虑、抑郁的患者越来越多,且二者常相互影响。临床发现FC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状态,脑肠轴在二者共病基础上伴有非常重要的角色。现基于上述将从神经胃肠病学、脑肠肽、肠道微生物、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中医药治疗方面探讨FC伴情绪异常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也为研究二者共病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加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脑肠轴 情绪异常 神经系统 脑肠肽 肠道菌群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9
作者 汪龙德 毛兰芳 +2 位作者 杜晓娟 张晶 吴溪玮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84-90,共7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被认为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复合作用下,引起脑肠轴功能失调的一系列综合反应.胃肠动力障碍与精神情志障碍是导致FD发病的重要因素,脑肠轴功能异常是发病的核心机制.FD的高发病率已引起高...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被认为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复合作用下,引起脑肠轴功能失调的一系列综合反应.胃肠动力障碍与精神情志障碍是导致FD发病的重要因素,脑肠轴功能异常是发病的核心机制.FD的高发病率已引起高度的重视,因此本文综述了FD在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脑肠轴 胃肠动力障碍 精神情志障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Acupuncture and regul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被引量:46
10
作者 Hui Li Tian He +5 位作者 Qian Xu Zhe Li Yan Liu Fang Li Bo-Feng Yang Cun-Zhi Li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27期8304-8313,共10页
In China, acupuncture has been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reating gastrointestinal(GI) dysfunction disease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n fact, acupuncture has gained progressive acceptance from both practitione... In China, acupuncture has been considered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reating gastrointestinal(GI) dysfunction disease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n fact, acupuncture has gained progressive acceptance from both practitioners and patients worldwide. However,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in treating GI dysfunction have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due to a lack of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review articles.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discuss the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as a treatment for GI dysfunction and the associated underlying mechanisms. A search of Pub Med was conducted for articles that were published over the past 10 years using the terms "acupuncture", "gastrointestine", and other relevant keywords. In the following review, we describe the effect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acupuncture on GI fun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GI motility, visceral sensitivity, the GI barrier, and the brain-gut axis. The dual regulatory effects of acupuncture may manifest by promoting gastric peristalsis in subjects with low initial gastric motility, and suppressing peristalsis in subjects with active initial motility. In addition, the regulation of acupuncture on gastric motility may be intensitydependent.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further studies are need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more systematic mechanisms in treating GI dysfunction, and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GI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Gastrointestinalbarrier VISCERAL sensitivity brain-gut axis
下载PDF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cured epilepsy in a case with Crohn's disease: The first report 被引量:46
11
作者 Zhi He Bo-Ta Cui +4 位作者 Ting Zhang Pan Li Chu-Yan Long Guo-Zhong Ji Fa-Ming Zh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7年第19期3565-3568,共4页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is a promising strategy that involves reconstruction of gut microbiota.Recently,it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treatment of Crohn’s disease(CD)and certain neurological diseases.Here,...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is a promising strategy that involves reconstruction of gut microbiota.Recently,it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treatment of Crohn’s disease(CD)and certain neurological diseases.Here,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we report the first case that used FMT to achieve remission of intestinal and neurological symptoms in a girl with CD and a 17-year history of epilepsy.During the 20 mo of follow-up,FMT has proved its efficacy in preventing relapse of seizures after withdrawing the antiepileptic drugs.Furthermore,this finding highlights the role of microbiota-gut-brain axis and inspires a novel treatment for epilepsy through remodeling gut microbio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EPILEPSY Crohn's disease gut microbiota brain-gut axis
下载PDF
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源流及发展(四)——中风后脑肠轴改变及化痰通腑法治疗痰热腑实证的效应机理 被引量:46
12
作者 王永炎 谢颖桢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3年第4期1-4,10,共5页
综述中风病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病情况及危害,胃肠道功能紊乱脑肠轴机制,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发生及中药治疗效应机制。目前研究普遍认为:卒中后脑肠肽应激性升高,其升高水平与卒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痰热腑实证患者胃动素水平较其他证候明... 综述中风病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病情况及危害,胃肠道功能紊乱脑肠轴机制,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发生及中药治疗效应机制。目前研究普遍认为:卒中后脑肠肽应激性升高,其升高水平与卒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痰热腑实证患者胃动素水平较其他证候明显升高。迄今为止对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疗效机制主要从调节脑肠轴、抑制炎性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痰热腑实 脑肠轴
原文传递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3
作者 范明明 张湘龙 +1 位作者 刘佳鑫 王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00-1305,共6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发病与脑-肠轴(brain-gut axis,BGA)的功能失调紧密相关。脑肠肽(brain gut peptide,BGP)作为脑和胃肠道中双重分布的肽类,是BGA的重要因子。FD在中医学归属“胃脘痛”“痞满”等范畴,中医学认...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发病与脑-肠轴(brain-gut axis,BGA)的功能失调紧密相关。脑肠肽(brain gut peptide,BGP)作为脑和胃肠道中双重分布的肽类,是BGA的重要因子。FD在中医学归属“胃脘痛”“痞满”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脑肠上下相通、互相联系形成脑肠互动,因而肠功能受到脑的调控,与西医的BGA理论相吻合。中医学者通过实验研究、临床方药治疗和临床非药物疗法证实调节BGP和/或BGA可减缓FD的临床症状。尽管中医在治疗FD方面具有独特疗效,尚不能验证中医对FD具有显著临床疗效,仍需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轴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脑肠肽 中医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脑-肠轴 被引量:38
14
作者 张宇迪 刘纯伦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939-941,946,共4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的发生与胃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精神心理因素、胃肠黏膜炎症、局部免疫功能异常及肠道菌群改变等相关,上述机制均与脑-肠轴异常有关,脑-肠轴异常在FD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脑-肠轴 神经调节 脑-肠肽 肠道菌群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在脑肠轴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6
15
作者 黄艳 高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34期3032-3037,共6页
中枢神经和肠道神经之间的双向通信系统即脑肠轴.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肠道,还可以通过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影响全身的代谢、心血管功能甚至人类行为.更为重要的是,肠道微生物通过脑肠轴的这种双向系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从... 中枢神经和肠道神经之间的双向通信系统即脑肠轴.肠道微生物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肠道,还可以通过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影响全身的代谢、心血管功能甚至人类行为.更为重要的是,肠道微生物通过脑肠轴的这种双向系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对全身的代谢和行为产生影响.另外,反过来神经系统也通过脑肠轴改变肠道功能,因此肠道和中枢两者交互作用,互相影响.本文对肠道微生物及脑肠轴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作一综述,期望能对相关疾病治疗提供线索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脑肠轴 病理机制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醒神调肠”针刺法治疗帕金森病 被引量:36
16
作者 倪光夏 宋扬扬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5-317,共3页
根据中医学脑神理论提出"脑神失职"为帕金森病的病机。现代医学"脑肠轴"理论认为肠道菌群失调与帕金森病大脑中的病理改变互为因果。将"脑神失职"机制和"脑肠轴"理论相结合提出"醒神调肠&... 根据中医学脑神理论提出"脑神失职"为帕金森病的病机。现代医学"脑肠轴"理论认为肠道菌群失调与帕金森病大脑中的病理改变互为因果。将"脑神失职"机制和"脑肠轴"理论相结合提出"醒神调肠",即同调脑肠功能的治则治法,并分别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角度论述"醒神调肠"治则治法及其指导下的针刺和取穴的合理性,以期为临床治疗帕金森病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神失职 脑肠轴 醒神调肠 针刺
原文传递
基于脑肠轴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7
作者 江苏敏 赵艳钧 +1 位作者 李媛媛 杨勤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1期3351-3354,3358,共5页
最新的罗马Ⅳ标准强调了神经胃肠病学和脑肠互动异常在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以脑肠轴理论治疗肠易激的研究因此也受到广泛关注。西医认为脑肠互动异常与脑肠肽分泌紊乱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腹痛,精神紧张等症状,中医上多把... 最新的罗马Ⅳ标准强调了神经胃肠病学和脑肠互动异常在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以脑肠轴理论治疗肠易激的研究因此也受到广泛关注。西医认为脑肠互动异常与脑肠肽分泌紊乱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腹痛,精神紧张等症状,中医上多把脑肠轴紊乱与肝郁脾虚型泄泻相关联。基于该机制研究肠易激的中西医疗法的也得到了一定的进展,同时脑肠肽的多样性与肠易激其他发病机制如肠道菌群、肠道高敏感性也存在相关性,因而基于脑肠轴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仍有很大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脑肠轴 中西医 脑肠肽
下载PDF
脑-肠轴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8
作者 黄更珍 张耀丹 贺国斌 《医学综述》 2013年第24期4473-4475,共3页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消化道动力与内脏感觉异常为主的消化系统疾病,伴有多种症状叠加或相互转换,有难治愈、反复发作等特点,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研究发现,FGIDs的发生与脑-肠轴异常密切相关。脑-肠轴在FG...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消化道动力与内脏感觉异常为主的消化系统疾病,伴有多种症状叠加或相互转换,有难治愈、反复发作等特点,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研究发现,FGIDs的发生与脑-肠轴异常密切相关。脑-肠轴在FGI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主要总结脑-肠轴在FGIDs中的作用,并对脑-肠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 肠易激综合征 脑-肠轴 脑肠肽 脑肠互动
下载PD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in treating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How does it work? 被引量:34
19
作者 Xiao-Peng Ma Jue Hong +5 位作者 Cai-Ping An Dan Zhang Yan Huang Huan-Gan Wu Cui-Hong Zhang Sian Meeuws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4年第20期6044-6054,共11页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is a functional intestinal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abdominal pain or discomfort and altered bowel habits. It has drawn great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high prevalence, reoccurring sympto...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 is a functional intestinal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abdominal pain or discomfort and altered bowel habits. It has drawn great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high prevalence, reoccurring symptoms, and severe influence on patients&#x02019; lives. Many clinic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efficacy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in treating IBS. Increasing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research regarding the action mechanisms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for IBS, and the adoption of modern techniques has achieved some progres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latest advances among action mechanism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the brain-gut axis, the neuroendocrine system, and the immune system. It is shown that acupuncture-moxibustion can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above items, and thus, this treatment should have a high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IBS. This article also identifies existing problems in current mechanism research and raises several ideas for future studies. Further revelations regarding these action mechanisms will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in treating I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CUPUNCTURE-MOXIBUSTION Mechanism study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brain-gut axis
下载PDF
痛泻要方加减引经药防风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内脏敏感性及脑肠轴不同靶点脑肠肽的影响 被引量:34
20
作者 梁瑞峰 葛文静 +3 位作者 王慧森 魏征 崔伟锋 李更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目的:研究痛泻要方加减防风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内脏敏感性及脑肠轴不同靶点脑肠肽的影响。方法:将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痛泻要方缺防风组、痛泻要方全方组,和痛泻要方倍用防风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 目的:研究痛泻要方加减防风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内脏敏感性及脑肠轴不同靶点脑肠肽的影响。方法:将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痛泻要方缺防风组、痛泻要方全方组,和痛泻要方倍用防风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母子分离结合乙酸灌肠法,复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后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2周,检测粪便含水量和腹壁撤退反射(AWR),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羟色胺(5-HT)和P物质(SP)的含量,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实验组均能显著降低粪便含水量、最小容量阈值和血浆、下丘脑、结肠中的5-HT,SP含量,减少CRH的表达(P〈0.05,P〈0.01)。痛泻要方全方组和痛泻要方倍用防风组大鼠粪便含水量,5-HT和sP含量及CRH的表达量较痛泻要方缺防风组明显减低,AWR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防风具有增强痛泻要方抑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内脏高敏感性和调节脑肠轴不同靶点中的脑肠肽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 痛泻要方 引经 肠易激综合征 脑肠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