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脑心综合征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齐宝鋆 王素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92-194,共3页
为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与继发性冠状动脉疾患的关系,对116 例脑心综合征( B H S) 和119 例非脑心综合征( N B H S)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本组 B H S 男性显著多于女性( P< 0 .05) ,70 岁以上占68 .... 为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与继发性冠状动脉疾患的关系,对116 例脑心综合征( B H S) 和119 例非脑心综合征( N B H S)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本组 B H S 男性显著多于女性( P< 0 .05) ,70 岁以上占68 .6 % ,其发生与卒中类型、病变部位、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脑出血的 B H S 发生率(67 .37 % ) 高于脑血栓(25 .86 % ) 。出血破入脑室或脑干时 B H S发生率高。泵衰竭是 B H S 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心律失常。结果提示:早期诊断、解除高颅压、加强心电监护、预防泵衰竭和及时纠正心律失常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综合征 泵衰竭 老年人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老年人急性脑卒中引起脑心综合征416例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玉祥 崔勇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 (BHS)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 4 16例老年人急性脑卒中后BH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人BHS发生率为 38.6 % ,明显高于同期中青年BHS发生率 (17.4 % ) (P <0 .0 1) ,98%... 目的 :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 (BHS)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 4 16例老年人急性脑卒中后BH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人BHS发生率为 38.6 % ,明显高于同期中青年BHS发生率 (17.4 % ) (P <0 .0 1) ,98%BHS老年患者于脑卒中后 2小时~ 1周内发生 ;其发生与卒中类型、病变部位有关 ;出血性脑卒中发生BHS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 (P <0 .0 0 5 )。BHS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类心肌梗死 ;心肌酶谱异常率为 35 .6 % ,5 7.9%合并低钾血症或低钠血症 ;病死率为 30 .2 9% ,明显高于未合并BHS的脑卒中患者 (15 .2 6 % ) (P <0 .0 0 5 )。结论 :早期诊断 ,解除高颅压 ,加强心电监护 ,预防心衰 ,及时纠正心律失常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脑心综合征 老年医学
下载PDF
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洋阳 吴卫娟 孟然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1期91-94,共4页
本文系统介绍了脑梗死后脑心综合征,阐述了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脏室壁运动异常不一致的基本定义,通过探讨脑心综合征与脑梗死部位及分型的关系、自主神经相关的疾病发病机制、典型心绞痛样临床表现以及心脏标志物、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异常... 本文系统介绍了脑梗死后脑心综合征,阐述了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脏室壁运动异常不一致的基本定义,通过探讨脑心综合征与脑梗死部位及分型的关系、自主神经相关的疾病发病机制、典型心绞痛样临床表现以及心脏标志物、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异常变化的实验室检查的不同特点,明确了疾病的基本发病规律。同时总结了脑梗死后脑心综合征的研究空白,特别是在其出现的时间规律、治疗管理方案以及临床转归方面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建议,为脑梗死脑心联合治疗的研究和方法优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心综合征
原文传递
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姜嘟嘟 金国华 +5 位作者 顾勤 王勤鹰 余敏 韩瑛 宋浩明 詹青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27-232,共6页
脑心综合征指卒中急性期引起的继发性心脏损害,表现为心脏功能紊乱及心电活动改变,导致病情加重,使治疗变得更为复杂,甚至出现矛盾,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阐述了脑心综合征的观察指标、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特别指出心脏损伤的实验室... 脑心综合征指卒中急性期引起的继发性心脏损害,表现为心脏功能紊乱及心电活动改变,导致病情加重,使治疗变得更为复杂,甚至出现矛盾,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阐述了脑心综合征的观察指标、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特别指出心脏损伤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和心电图异常与卒中分型及病变部位有关。同时指出治疗脑心综合征患者时,应首先治疗原发病,并在及时纠正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同时,动态关注心电图和心脏损伤的实验室指标,做到实时有效地判定心脏损害,从而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心综合征 心律失常 肌钙蛋白
原文传递
磷酸肌酸钠对创伤性脑心综合征患者心脏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和射血分数值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戴琼艳 薛寅莹 +1 位作者 郁万友 段满林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9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CP)对创伤性脑心综合征患者心脏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射血分数值、心肌酶及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性脑损伤患者45例,年龄18~65岁,均行手术治...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CP)对创伤性脑心综合征患者心脏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射血分数值、心肌酶及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影响。方法:选择创伤性脑损伤患者45例,年龄18~65岁,均行手术治疗后入ICU,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22例和治疗组(CP组)23例。C组进行常规治疗。CP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1.0 g/次,2次/d,静脉滴注3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 d由同一位医师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值(RWMA),同时抽取患者静脉血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血浆脑钠肽(BNP)的水平。结果: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CP组室壁运动较C组明显改善。CP组心肌酶和BNP水平较C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能减轻心脏局部室壁运动障碍,改善心肌收缩力,降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心肌酶和血浆BNP水平,对防治脑心综合征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脑心综合征 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防治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何川 谭兴实 +2 位作者 林晓鸿 汪永强 李永波 《临床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心...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通过分析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结果,心电图异常患者共48例(80.00%),有31例(64.58%)患者发生心肌酶学改变,心脏的异常改变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很大的联系,尤其是合并心脏改变的患者病死率更高。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常规急诊治疗的同时,应注重患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做到尽早发现、尽早干预,这样才能提高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脑心综合征 临床防治
原文传递
冠心舒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致脑心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任艳丽 郭根明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第13期116-118,共3页
目的:观察冠心舒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致脑心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塞致脑心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片100mg口服、血塞通注射液400mg静滴,每日1次,两组梗塞面积大、颅压增高则同时配... 目的:观察冠心舒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致脑心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塞致脑心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片100mg口服、血塞通注射液400mg静滴,每日1次,两组梗塞面积大、颅压增高则同时配合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冠心疏通胶囊3粒,每日3次,疗程为2周。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心肌酶及症状、体征变化,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律失常纠正、心肌酶学下降、ST-T改变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舒通胶囊用于治疗急性脑梗塞致脑心综合征,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电图、心肌酶及症状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舒通胶囊 急性脑梗塞 脑心综合征
下载PDF
前列地尔在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7期9-11,共3页
目的观察使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04—2014-07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 目的观察使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04—2014-07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系统及心脏损伤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高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能够有效降低各项相关指标,缓解神经、心脏方面临床症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进一步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脑心综合征 前列地尔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AMI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建清 《光明中医》 2018年第10期1375-1376,共2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瘀证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11月—2015年11月间收治的气虚血瘀证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1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瘀证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11月—2015年11月间收治的气虚血瘀证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1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补阳还五汤,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60%,对照组为82.4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证AMI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可靠,无明显的不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 气血血瘀证 补阳还五汤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杜庆霞 李杰宾 +1 位作者 张敬 丁宁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04-150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并发脑心综合征(cerebral cardiac syndrome,CCS)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引起CCS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住监护病房的AIS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并发脑心综合征(cerebral cardiac syndrome,CCS)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引起CCS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住监护病房的AI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卒中后是否发生CCS,将患者分为CCS组和对照组。分析AIS合并CCS的临床表现特点,并分析CCS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96例AIS患者,92例合并CCS,74例在AIS后72 h内发生。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OR=1.15,95%CI:1.01~1.23)、高血压病(OR=1.41,95%CI:1.26~1.58)、糖尿病(OR=2.05,95%CI:1.86~2.24)、慢性肾病(OR=1.36,1.22~1.48)、慢性阻塞性肺病(OR=1.46,95%CI:1.22~2.48)、吸烟史(OR=1.52,95%CI:1.23~1.78)、高NISSH评分(OR=1.36,95%CI:1.29~1.48)、脑干梗死(OR=2.33,95%CI:2.21~2.50)、丘脑梗死(OR=1.21,95%CI:1.17~1.28),高脂血症(OR=1.86,95%CI:1.61~1.96)等与卒中后CCS的发生相关。结论CCS是AIS患者常见并发症,且多在卒中后72 h内发生。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吸烟史、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脑干梗死、丘脑梗死和高脂血症是CCS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有相关危险因素的AIS患者应严密心脏监测,谨防心脏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脑梗死 脑心综合征
原文传递
脑心综合征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前后心肌酶、BNP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尉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9期31-34,共4页
目的:分析脑心综合征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前后心肌酶、BN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心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给予相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 目的:分析脑心综合征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前后心肌酶、BN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心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给予相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临床总有效率、心肌酶(以血清AST、LDH、CK、CK-MB为主)和BNP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2.5%,显著高于对照组5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肌酶指标(AST、LDH、CK、CK-MB)、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心肌损害和心力衰竭等情况比对照组稍轻,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脑心综合征患者心肌酶与BNP水平显著降低,可改善心肌损害与心力衰竭等症状,改善预后,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综合征 依达拉奉 心肌酶 BNP 心肌损害
下载PDF
脑外伤患者心肌酶谱改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建斌 叶志其 +1 位作者 杨建雄 肖新才 《临床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脑外伤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改变,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脑外伤患者,根据Glascow标准将伤情评估为三组:3分组(极重度组)、4~5分组(重度组)和6~8分组(中度组),每组40例;同时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 目的观察脑外伤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改变,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0例脑外伤患者,根据Glascow标准将伤情评估为三组:3分组(极重度组)、4~5分组(重度组)和6~8分组(中度组),每组40例;同时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心肌酶变化。结果脑外伤各组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均高于对照组;极重度组的血清心肌酶含量高于重度组和中度组(P<0.05);重度组血清心肌酶含量高于中度组(P<0.05)。结论脑外伤急性期血清心肌酶升高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关,血清心肌酶检测有助于判断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心肌酶 脑心综合征
原文传递
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信号通路的影响
13
作者 周文娟 汤小康 +3 位作者 曹越 陈成 周石刊 王琼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719-1723,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2只。采用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心综合征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向大鼠尾状核注入,手术操作过程同模型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不予针刺;针刺组选心俞穴、内关穴、风府穴和水沟穴,每日针刺1次,连续3天。采用原位末端凋亡(TdT-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测定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神经功能采用Zea-Longa法评估;运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MAPK、NF-κB、AP-1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脑组织AI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IL-1β、IL-6和TNF-α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IL-1β、IL-6和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MAPK蛋白灰度值、NF-κB蛋白灰度值和AP-1蛋白灰度值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MAPK蛋白灰度值、NF-κB蛋白灰度值和AP-1蛋白灰度值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脑心综合征大鼠采用针刺可减轻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减轻大鼠炎症因子,且可下调MAPK/NF-κB/AP-1信号通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心综合征 细胞凋亡 炎症因子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信号通路
下载PDF
团队式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寇静 李冬梅 +1 位作者 胥冬梅 唐雪映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11期1526-1528,共3页
目的 探讨团队式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团队式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病死率、... 目的 探讨团队式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团队式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病死率、心肌酶谱异常情况和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脑心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20.75%、58.49%,病死率分别为1.89%、9.43%.观察组的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23%、79.25%,护理责任度分别为94.34%、77.36%,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4.34%、66.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队式护理模式能够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发生率,改善患者心肌酶谱,降低临床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心综合征 团队式护理 心肌酶谱
原文传递
48例老年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少娇 周雪珍 何小跃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1期160-161,共2页
目的进一步认识老年脑心综合征(BHS)的临床特点,提高对BHS的防治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老年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BHS的93.75%发生在12h~3d内,且易发生于出血性卒中、近中线结构的损害及意识障碍的患者。BHS病死... 目的进一步认识老年脑心综合征(BHS)的临床特点,提高对BHS的防治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老年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 BHS的93.75%发生在12h~3d内,且易发生于出血性卒中、近中线结构的损害及意识障碍的患者。BHS病死率为12.5%。结论对老年性脑卒中患者,尤其是出血性卒中、近中线结构的损害及意识障碍的患者,要强调对心电图及心肌酶的监测,以减少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脑心综合征 心电图 心肌酶
下载PDF
DADLE对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及脑caspase-3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兰英 黄伟青 +5 位作者 武钊 文锐玲 刘佩仪 欧阳斌 郭伟 梁庆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研究大鼠心脏在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时的病理改变及脑组织凋亡蛋白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s)的表达情况.方法 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180~220 g)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n=10):只暴露血管而不夹闭;缺血... 目的 研究大鼠心脏在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时的病理改变及脑组织凋亡蛋白天冬氨酸特异酶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s)的表达情况.方法 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180~220 g)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n=10):只暴露血管而不夹闭;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0):实验选用大鼠构建动物模型,以二血管阻断加低血压法,建立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时间持续15 min,之后解除双侧颈总动脉的夹闭进入再灌注期;δ阿片受体激动剂脑啡肽乙酸酯(DADLE)处理组分为2 mg/kg组(A组,n=10)、DADLE 3 mg/kg组(B组,n=10)、DADLE 5 mg/kg组(C组,n=10):在I/R组的基础上于再灌注前经颈外静脉注射DADLE.灌注120 min后开胸取心脏,Masson特殊染色,开颅取大脑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aspase-3的含量.结果 MASSON染色结果显示,I/R组可见部分的绿色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疏松;而Sham组未见绿色胶原纤维,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无萎缩;DADLE处理组间无显著差异,未见绿色胶原纤维,心肌细胞排列较I/R组整齐、致密.Sham组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DADLE处理组与I/R相比,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P<0.05),其中B、C组Caspase-3表达显著低于A组(P<0.05),B、C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时,脑组织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水平上调同时伴有心肌细胞不同程度损害;而通过施加DADLE可以有效地减缓心、脑的缺血缺氧损伤,对器官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急性全脑缺血 缺血再灌注 心脏 CASPASE-3
下载PDF
脑动脉狭窄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乔乔 赵秀秀 +2 位作者 谢新欣 周霞 孙中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12-1416,共5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狭窄(CAS)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选取行头颅CTA检查诊断为CAS的17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CAS组),另选取无CAS的60例头晕患者作为对照组(NC组)。采集所有CAS患者的病史、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利用24 h... 目的探讨脑动脉狭窄(CAS)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选取行头颅CTA检查诊断为CAS的17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CAS组),另选取无CAS的60例头晕患者作为对照组(NC组)。采集所有CAS患者的病史、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利用24 h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技术,测定并比较两组受试对象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受损及其程度。CAS组再根据有无急性脑梗死(CI)、CAS的部位以及血管狭窄的数量进行分组并分析上述因素对患者HRV的影响。结果 CAS组HRV指标,如NN间期标准差(SDNN)、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SDANN)、相邻NN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RMSSD)、相邻NN间期相差>50 ms的个数占总心搏次数的百分比(p NN50%)、高频功率(HF)均显著低于NC组(P均<0.05),CAS组低频功率/高频功率(LF/HF)指标较NC组显著升高(P<0.05)。CAS伴CI组HRV指标分别与CAS无CI组、NC组比较,LF/HF指标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HRV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CAS无CI组与NC组比较,LF/HF指标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后循环CAS组与前循环CAS组对比,SDNN、SDANN、总功率(TP)均显著降低(P<0.05),LF/HF指标显著增高(P<0.05)。除高频功率(HF)外,≥3支CAS组HRV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3支CAS组(P<0.05),LF/HF指标显著高于<3支CAS组(P<0.05)。结论 CAS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的损伤,影响心率变异性;伴CAS的CI患者心率变异性下降更为严重,其中以后循环CAS和多支CAS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狭窄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功能 脑心综合征
下载PDF
研究盐酸法舒地尔用于脑心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玫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2期124-125,共2页
目的研究盐酸法舒地尔用于脑心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5月选择100例在我院治疗的脑心综合征患者,在遵照患者个人意愿的前提下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 目的研究盐酸法舒地尔用于脑心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5月选择100例在我院治疗的脑心综合征患者,在遵照患者个人意愿的前提下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94.00%)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0.00%)优于对照组(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心综合征患者采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法舒地尔 脑心综合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应用加味温胆汤治疗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宇基 梁卫 杨桂生 《华夏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670-672,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脑心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用温胆汤加减配合常规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西医常规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P<0.01)。结论:温胆汤加减治疗脑心综合征有...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脑心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用温胆汤加减配合常规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西医常规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P<0.01)。结论:温胆汤加减治疗脑心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加减 脑心综合征 脑卒中
下载PDF
针刺对中风继发脑-心综合征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侯庆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4,共2页
采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继发脑 心综合征 4 0例 ,并与西药治疗的 4 0例对照 ,观察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率变异性均有改善 ,针刺组SDNN ,rMSSD ,PNN50改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关键词 中风 并发症 心率变异性 脑心综合征 针灸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