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环境中的城市设计准则 被引量:11
1
作者 缪 朴 竺晓军 《时代建筑》 2001年第3期22-25,共4页
本文在中国城市特点和城市结构的研究基础上,针对高密度环境中的城市提出了六条设计准则。
关键词 高密度环境 城市设计 点式空间 绿地 边界
下载PDF
多区域电网模型在线拼接与合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晓露 黄明辉 +4 位作者 韦凌霄 刘润生 赵勇 吴海勇 周劼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49-52,83,共5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公共信息模型(CIM)/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电网模型和可缩放矢量图形(SVG),以及以联络线路为边界进行多区域电网模型在线拼接与合并的方法。针对各区域系统之间存在T接联络线的情形,提出通过T接分组的方式来解决由于虚拟站... 介绍了一种基于公共信息模型(CIM)/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电网模型和可缩放矢量图形(SVG),以及以联络线路为边界进行多区域电网模型在线拼接与合并的方法。针对各区域系统之间存在T接联络线的情形,提出通过T接分组的方式来解决由于虚拟站命名不统一而造成的T接点不易合并,以及线路信息频繁修改等问题。在模型的增量更新上,除了通过设备的统一命名来更新设备参数外,还通过运行库与待导入模型文件间的连接关系绑定实现模型连接关系的增量更新。通过模型的在线拼接与合并,所开发的电力保障自动化系统根据电网拓扑梳理出从380V到上级各级电源的供电路径,满足了"全链条式"的电网监视要求,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对重要用户的可靠供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保障 多区域 模型拼接 边界定义 T接分组 连接关系绑定 增量更新
下载PDF
城市空间增长管理:工具与策略 被引量:16
3
作者 吴次芳 韩昊英 赖世刚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19,共5页
城市空间增长管理是实现集约使用土地的国家目标的重要手段。回顾、分析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主要实施工具,就我国而言,城市空间增长管理工具主要包括边界设定和配套政策两方面的内容。对管理工具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管理的目标,以及管理... 城市空间增长管理是实现集约使用土地的国家目标的重要手段。回顾、分析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主要实施工具,就我国而言,城市空间增长管理工具主要包括边界设定和配套政策两方面的内容。对管理工具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管理的目标,以及管理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特点,并注意不同类型的边界和配套政策的搭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增长管理 容纳式城市发展政策 边界设定 税收调节 开发权管理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演化历程及范围界定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玉明 程立平 +2 位作者 梁亚红 耿鹏旭 王卓理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5-775,共11页
东北黑土区是目前关注较多的话题,但其界定非常混乱。因此,有必要理清东北黑土区的界定及其分类体系。通过对比各种黑土和黑土区数据,对文献中存在的黑土及典型黑土、东北黑土区及东北典型黑土区等概念进行了归纳,并将东北黑土区研究分... 东北黑土区是目前关注较多的话题,但其界定非常混乱。因此,有必要理清东北黑土区的界定及其分类体系。通过对比各种黑土和黑土区数据,对文献中存在的黑土及典型黑土、东北黑土区及东北典型黑土区等概念进行了归纳,并将东北黑土区研究分为黑土演化历程、广义东北黑土区演化历程和狭义东北黑土区演化历程3方面。其中,黑土演化历程包括黑土演化与确立(1978年前)和典型黑土界定(1979年至今)2个阶段,形成了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黑土数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査和全国数字化土壤图的典型黑土数据等3套数据。广义东北黑土区演化历程包括暂时数据界定阶段(2002年~2003年)和正式数据界定阶段(2004年~2008年),分别形成广义东北黑土区暂时数据和正式数据。东北典型黑土区演化历程包括2个阶段:东北典型黑土分布区界定阶段(1978年~2006年)和东北典型黑土区(狭义东北黑土区)界定阶段(1992年至今)。前者存在4套代表性数据:松嫩典型黑土(专指黑土)分布区数据、松嫩典型黑土(黑土和黑钙土)分布区数据、黑吉2省农业区划的东北典型黑土(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分布区数据和WRB(1994)估算的东北典型黑土(厚度225 cm的黑土和草甸土)分布区数据;典型黑土区界定阶段,以松辽委1992数据、黑龙江水保所数据、松辽委2004数据和北师大数据4套数据为代表,它们依次界定了松嫩东部典型黑土区,松嫩典型黑土区,松嫩和呼伦贝尔典型黑土区,松嫩、呼伦贝尔和三江典型黑土区。研究有助于学者根据需要选用恰当的东北黑土区范围和面积数据,对于深化东北黑土区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东北黑土区 东北典型黑土区 演化历程 范围界定 黑土 典型黑土
原文传递
基本地貌形态数学定义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钟业勋 胡宝清 朱根雄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1-484,共4页
根据拓扑学中边界的定义,在定义了陆地地表S陆和海底地表S海的基础上,对山、谷地、盆地等各种基本地貌形态分别给出了数学定义。条件A S陆变换为A S海后,上述基本地貌形态的数学定义可以描述海底的地貌形态,从而构建了一个由小而大、由... 根据拓扑学中边界的定义,在定义了陆地地表S陆和海底地表S海的基础上,对山、谷地、盆地等各种基本地貌形态分别给出了数学定义。条件A S陆变换为A S海后,上述基本地貌形态的数学定义可以描述海底的地貌形态,从而构建了一个由小而大、由陆地到海洋的基本地貌形态数学定义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 陆地地表 海底地表 地貌形态 数学定义
下载PDF
农牧交错带边界判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肖鲁湘 张增祥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4-111,共8页
农牧交错带是我国传统农业区域与牧业区域相交汇的地带,是我国生态环境的一条过渡带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为此国内外学者对农牧交错带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迄今为止对于农牧交错带边界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不同学者划分方法不一,划分标... 农牧交错带是我国传统农业区域与牧业区域相交汇的地带,是我国生态环境的一条过渡带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为此国内外学者对农牧交错带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迄今为止对于农牧交错带边界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不同学者划分方法不一,划分标准和指标不一致,导致划分的农牧交错带在空间上差异很大,因此有必要对农牧交错带的边界做进一步的研究。农牧交错带的分布主要受降水等自然因素的限制,但也与人类对土地利用的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它更是作为一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现状存在的。本文在总结以前农牧交错带边界判定研究中主要用到的方法及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建议从土地利用的角度考虑农牧交错带,并就边界确定的研究方法做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边界确定 土地利用 进展 空间分析方法
下载PDF
侏罗系、白垩系界线问题及对中国北方陆相界线的思考 被引量:11
7
作者 万晓樵 高莲凤 +3 位作者 覃祚焕 崔璨 李玮 席党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2-322,共11页
侏罗系、白垩系间是显生宙唯一还没有定义系级GSSP的界线。生物演替在Thithonian期与Berriasian期之间不存在明显变化,很难找到可以进行全球对比的标志。作为中生代生物年代地层学主要划分依据的菊石类生物,亦受生物区系影响而难作为侏... 侏罗系、白垩系间是显生宙唯一还没有定义系级GSSP的界线。生物演替在Thithonian期与Berriasian期之间不存在明显变化,很难找到可以进行全球对比的标志。作为中生代生物年代地层学主要划分依据的菊石类生物,亦受生物区系影响而难作为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标志。微体化石具有优势。近期,国际上趋于将瓮虫类Calpionella alpina带之底、钙质超微化石Nannoconus steinmannii minor和N.kamptneri minor二者的始现面作为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对应于极性带M19n.2n内部,年龄为145 Ma。国际地层划分与对比以海相为标准。中国侏罗系、白垩系以陆相地层发育为特征,与海相对比颇具难度。以陆相生物为标志的界线划分产生了地区性的生物年代地层格架,也形成了地方生物地层与国际年代地层对比的错位,导致中国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成为地学界争议的问题。本文认为,在综合考虑不同学科研究结果的同时,问题解决的实质是客观认识陆相生物对比的缺陷,结合考虑非生物的标准,如磁性地层、旋回地层和同位素测年的精度,获得超越相区的对比结果。基于陆相生物特点,着眼于宏观演化阶段来识别界线位置是问题解决的初期阶段。燕辽生物群与热河生物群是代表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两大生物演化类群,其间年龄可为土城子组顶部的139 Ma。这是为全方位研究而铺设的临时工作界线。今后将土城子组作为侏罗纪、白垩纪过渡地层而加大研究力度,有可能在该组顶部或其内部发现界线生物标志和同层位绝对年龄值,或许会使其向目前国际推荐年龄(145Ma)更靠近一步;也不排除GSSP未定的国际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年龄会向年轻方向变化,趋于139Ma的Valanginian阶底界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白垩系界线 陆相地层 界线定义 国际对比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金融的信息披露规则与法律责任重叙 被引量:11
8
作者 巫文勇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63,共14页
互联网平台金融的多节点、快速化和虚拟性,开启了较传统金融更多的危险源,而“新危险源的开启、预防和控制”则需要与之相对应且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法律规范。国家加强对互联网平台金融的监管,标志着我国理论和实践对互联网平台金融的... 互联网平台金融的多节点、快速化和虚拟性,开启了较传统金融更多的危险源,而“新危险源的开启、预防和控制”则需要与之相对应且更为严格的信息披露法律规范。国家加强对互联网平台金融的监管,标志着我国理论和实践对互联网平台金融的批判和改革,但不应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对互联网平台金融内在价值的全面否定,而应该视为对互联网平台“金融脱媒”“信息配置”“风险分配”“有效市场”和“理性市场”过度解读的反思和检讨。批判与改革是金融创新过程中的新常态,互联网平台金融的试错、纠正、完善和发展与新金融监管立法并行不悖。当务之急是,纠正长期以来互联网平台金融领域中的去监管化思想,将其纳入大金融监管范畴,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在创新与规范、安全与效率、制度刚性和操作弹性之间,合理界定市场主体信息披露边界和责任,建立与互联网底层技术相适应的信息披露侵权判定标准和法律责任承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金融 信息披露 边界界定 侵权认定 责任承担
原文传递
京津冀全球城市区域边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于涛方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50,共6页
全球城市区域的边界界定对象包括整体空间范围边界界定和内部结构边界界定两方面。该文对京津冀全球城市区域及其周边地区209个县、市、区的就业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相应都市区的结构特征及空间组合特... 全球城市区域的边界界定对象包括整体空间范围边界界定和内部结构边界界定两方面。该文对京津冀全球城市区域及其周边地区209个县、市、区的就业人口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相应都市区的结构特征及空间组合特征等,进而确定不同层次京津冀全球城市区域的整体范围边界和内部结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全球城市区域 边界界定 都市区 区域结构类型
下载PDF
半干旱区湿地-干草原交错带边界判定及其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晓 张克斌 +1 位作者 杨晓晖 顾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5121-5127,共7页
鉴于目前国内对于半干旱区及小尺度上湿地-干草原交错带边界界定的研究较少,利用交错带对其周围环境变化具有提前指示作用的原理,以宁夏盐池四儿滩湿地为例,首先探讨游动分割窗技术在半干旱区湿地-干草原交错带边界判定中的可行性,其次... 鉴于目前国内对于半干旱区及小尺度上湿地-干草原交错带边界界定的研究较少,利用交错带对其周围环境变化具有提前指示作用的原理,以宁夏盐池四儿滩湿地为例,首先探讨游动分割窗技术在半干旱区湿地-干草原交错带边界判定中的可行性,其次再对2006年—2010年湿地-干草原交错带的宽度和边界进行判定,通过交错带的宽度和边界变化并结合交错带内植被的变化情况,综合对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湿地退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的尺度大小以及交错带过渡性是否明显将决定适宜窗口宽度的大小,这点在选择最小适宜窗口宽度时体现更为显著;降雨量是决定该区交错带的位置与宽度的最主要因素,但降雨量并不是决定该区交错带内植被变化状况的最主要因素,交错带距湿地核心区的距离是影响交错带内物种丰富度指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由于保护区的成立,四儿滩湿地在2006年—2007年间,交错带宽度变大,湿地状况转好,2008年—2010年,由于铁路建设,湿地遭到破坏,交错带萎缩,湿地出现退化现象。湿地-干草原交错带作为一个敏感地带,它的变化情况可以对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作出一定的提前预示;在半干旱区湿地的健康评价和退化研究中,通过交错带的变化来反映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情况是一种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交错带 边界界定 游动分割窗技术 多样性
下载PDF
城市边界的划分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雪铭 丛雪萍 +1 位作者 同丽嘎 程振杰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51,共6页
鉴于目前城市边界没有统一的定义,城市边界识别较为困难,提出了基于人居环境视角的城市边界划分"三步法":第一步,对主城区的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提取各类型目标点,进行核密度分析;第二步,提取城市基础设施延伸的线路,得到覆... 鉴于目前城市边界没有统一的定义,城市边界识别较为困难,提出了基于人居环境视角的城市边界划分"三步法":第一步,对主城区的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提取各类型目标点,进行核密度分析;第二步,提取城市基础设施延伸的线路,得到覆盖范围的地域信息;第三步,对上述各图层进行空间叠加,提取交集,得出城市地域,进而划分出城市边界。以大连市四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山区与甘井子区各存在较为明显的城乡边界线;沙河口区与西岗区城市实体边界与行政区划边界重合;中山区的城市化水平最高,西岗区与沙河口区处于中等水平,甘井子区最低;城区实体边界与行政边界是否重合,对该区的城市化水平没有本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界 界定方法 人居环境 城市化 大连市
原文传递
刑罚权的边界:犯罪的定义与被定义的犯罪——对新一轮犯罪定义争鸣的基本态度 被引量:6
12
作者 时延安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5,共6页
刑罚应处罚的危害行为的范围,属于刑事政策的话题。坚持现行刑法关于犯罪的定义,还是将治安违法行为和部分行政处罚行为一并归入刑法中的犯罪当中,是值得认真研究的基础性问题。将何种行为定位为犯罪,实际上涉及到刑罚权的边界问题,而... 刑罚应处罚的危害行为的范围,属于刑事政策的话题。坚持现行刑法关于犯罪的定义,还是将治安违法行为和部分行政处罚行为一并归入刑法中的犯罪当中,是值得认真研究的基础性问题。将何种行为定位为犯罪,实际上涉及到刑罚权的边界问题,而刑罚权的运作受到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法治模型选择、公权力制约以及法治的适宜性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无论从分权的角度,还是基于法治的判断,乃至文化、国情等维度进行衡量,现行刑法对犯罪定义的基础性界定,仍具有其合理性和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权 边界 犯罪 定义
原文传递
大吴文化研究纵横谈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燮初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75-80,共6页
大吴文化是一种广义的地域文化 ,即从古到今 ,吴地人民所创造的一切文化的总汇。吴地地域的界定 ,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吴地地域的界定应以历史政区和吴语分布区为依据。从大吴文化视角出发 ,可将吴文化视为一种丰富的知识性的资源 ... 大吴文化是一种广义的地域文化 ,即从古到今 ,吴地人民所创造的一切文化的总汇。吴地地域的界定 ,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吴地地域的界定应以历史政区和吴语分布区为依据。从大吴文化视角出发 ,可将吴文化视为一种丰富的知识性的资源 ,人们可纵横结合 ,从人类社会的多个层面予以研究、开发和利用。在长期的发展中 ,吴文化形成了先吴文化、吴国文化、吴地文化三个时期。吴文化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其中主要有依托水 ;融合古今 ,汇通中西 ;后来居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吴文化 资源论 地域界定 历史分期 研究范围 特色
下载PDF
地物性质与外形及其在地球椭球面上投影的数学定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钟业勋 童新华 韦清嫄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8-531,共4页
根据空间、时间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论述了地物在时间过程中演化的必然性和普遍性。通过边界、闭包等拓扑学概念,指出了地物性质和外形变换必需满足的条件,进而给出了地物性质和外形变换的数学定义。根据覆盖空间的定义,阐释了地物A... 根据空间、时间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论述了地物在时间过程中演化的必然性和普遍性。通过边界、闭包等拓扑学概念,指出了地物性质和外形变换必需满足的条件,进而给出了地物性质和外形变换的数学定义。根据覆盖空间的定义,阐释了地物Ai与其在地球椭球面上的投影Ui同胚的原理。由于每一个确定的Ai与Ui的一一对应性而必需选择Ai,从而解释了专题制图的产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物演化 边界 性质 异位点集 数学定义 覆盖空间 同胚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范围界定方法初探——以重庆市大足石刻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世永 罗丹珩 《重庆建筑》 2006年第1期35-38,共4页
本文针对风景区范围界定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特殊性,试图通过重庆市大足石刻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对风景名胜区的范围界定的探索来寻求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大足石刘 范围界定
下载PDF
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界定与动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文忠 《战略决策研究》 2010年第2期80-86,共7页
本研究认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可以界定为慈善类社会责任的一种,即企业将善举视为有利于改善企业长期利润和发展的社会责任管理理念和实践。其产生的根本动因是为了保护股东利益的长期最大化,但因长期利益很难量化或验证,所以其驱动力... 本研究认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可以界定为慈善类社会责任的一种,即企业将善举视为有利于改善企业长期利润和发展的社会责任管理理念和实践。其产生的根本动因是为了保护股东利益的长期最大化,但因长期利益很难量化或验证,所以其驱动力有限。认真研究相关问题,如概念界定、产生动因、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等,对当代中国企业正确认识和管理企业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 概念界定 类型区别 动因 启示
下载PDF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成果落界探讨——以兰州市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勇 金万洲 王志红 《陕西林业科技》 2020年第1期91-94,共4页
按照国家及甘肃省技术要求、工作流程进行了兰州市国家级公益林区划落界工作,结果为兰州市国家级公益林本期区划落界132611.07 hm^2,剔除了2013年上报中的16104.46 hm^2,在林地类型、区位、权属等方面更符合国家级公益林的条件要求,从... 按照国家及甘肃省技术要求、工作流程进行了兰州市国家级公益林区划落界工作,结果为兰州市国家级公益林本期区划落界132611.07 hm^2,剔除了2013年上报中的16104.46 hm^2,在林地类型、区位、权属等方面更符合国家级公益林的条件要求,从地类、生态区位等方面还分析了国家级公益林的面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国家级公益林 区划落界 变更 原因
下载PDF
基于动态指标的城乡交错带范围界定方法研究——以北京市平原区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小玉 赵华甫 +1 位作者 钱铭杰 袁春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3年第3期240-243,F0004,共5页
城乡交错带范围的界定是研究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问题的基础。探讨了一种基于动态指标为主,辅以静态指标验证的城乡交错带范围的界定方法,提出了关于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趋势的规律性假设,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区不同时期TM影像... 城乡交错带范围的界定是研究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问题的基础。探讨了一种基于动态指标为主,辅以静态指标验证的城乡交错带范围的界定方法,提出了关于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趋势的规律性假设,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区不同时期TM影像的解译结果,提取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度,借鉴断裂点法找出突变点,划出城乡交错带的内缘和外缘,确定城乡交错带范围,并借助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斑块体的分维数等静态指标对结果进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交错带 边界界定 动态指标 动态度
下载PDF
论乐平统底界的新定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成源 Heinz W.KOZUR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0-329,共10页
金玉玕等(Jinet al.,2001,2002)终于同意将乐平统的底界放在蓬莱滩剖面6k的底,这与王成源(Wang,1999,2000a,b,2001a-c)提出的点位完全一致,将乐平统底界放在6j或6i upper的观点都不得不放弃。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Henderson和M... 金玉玕等(Jinet al.,2001,2002)终于同意将乐平统的底界放在蓬莱滩剖面6k的底,这与王成源(Wang,1999,2000a,b,2001a-c)提出的点位完全一致,将乐平统底界放在6j或6i upper的观点都不得不放弃。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Henderson和Mei(2001)为维护他们提出的以Clarkina postbitteri作为乐平统底界定义的观点,又将Clarkina postbitteri分成两个亚种。Clarkina postbitteri postbitteri Henderson and Mei,2001(Per-mophiles,38:36),不符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种名无效。提出的新定义Clarkina postbitteri postbitteriMei and Wardlaw1994,是一典型的地层亚种,它包括了一部分典型的Clarkina dukouensis(Jinet al.,2001,plate1,Figs.4a,b),也不能用作乐平统底界的定义。我们应当保留Clarkina postbitteri和C.dukouensis原来的定义。Wang(2000a,plate2,figs.1-8)图示的标本肯定是Clarkina dukouensis。金玉?等(Jinet al.,2000)改变Clarkinadukouensis的首现点位,有时在7d(Permophile,38:34,fig.1,2001),有时在7e(Jinet al.,Permophile,39:38,2001)。Clarkina dukouensis的首现位置(FAD)就在6k。7b已属Clarkinaleveni带。Clarkina postbitteri可区分出三个不同的形态型而不是两个不同的亚种。Clarkina postbitteri的起源仍然不清。Mesogondolella(=Jinogo-ndolella)granti不是Clarkina postbitteri的先驱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种 Clarkina dukouensis 界线 新定义 乐平统 二叠系 蓬莱滩剖面 广西
下载PDF
湿地边界确定的理论、方法与案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殷书柏 吕宪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69,共4页
在分析目前关于湿地边界标准的主观规定性及其原因的基础上,认为:在湿地形成过程中的一些机理问题还没有弄清楚的情况下,可用黑箱方法来确定湿地的边界。在分析陆地系统与水体系统结构差异的基础上,确定湿地下界应为有根植物分布的下限... 在分析目前关于湿地边界标准的主观规定性及其原因的基础上,认为:在湿地形成过程中的一些机理问题还没有弄清楚的情况下,可用黑箱方法来确定湿地的边界。在分析陆地系统与水体系统结构差异的基础上,确定湿地下界应为有根植物分布的下限。基于土壤诊断层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长期综合作用结果这一地理学论断,将土壤诊断层在湿地边界处的尖灭现象与系统论的“黑箱”方法相结合,论述了利用土壤诊断层尖灭点作为湿地上界在理论上的科学性。案例研究表明,利用这两个标准来确定湿地的上、下边界在实践上是可行的,研究区陆地土壤诊断层尖灭线海拔高程为55.74m,最大水平误差小于1m,最大垂直误差小于4cm。基于湿地边界标准的湿地的定义应为:湿地是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是由于地表淹水/土壤水饱和而形成的一种隐域性自然综合体,其上界位于陆地土壤诊断层的尖灭点处,其下界是有根植物下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边界 黑箱方法 土壤诊断层 尖灭点(线) 湿地定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