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瓜根边缘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铝的响应 被引量:20
1
作者 周楠 陈文荣 +2 位作者 刘鹏 徐根娣 蔡妙珍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17-1120,共4页
以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黄瓜根边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铝毒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种子萌发过程中,根边缘细胞有很高的活性。当根长度在25mm,根边缘细胞数目达到最高值5480个,根伸长到10mm时,PME(果胶甲基酯酶)相对活性达到... 以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黄瓜根边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铝毒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种子萌发过程中,根边缘细胞有很高的活性。当根长度在25mm,根边缘细胞数目达到最高值5480个,根伸长到10mm时,PME(果胶甲基酯酶)相对活性达到最高值,然后随着根的伸长,PME相对活性逐渐下降。在铝处理的条件下,黄瓜根长及边缘细胞的存活率会随着铝液浓度的升高依次递减,说明铝毒对根的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及危害,而根冠的PME活性却有所提高,说明了PME与植物铝毒胁迫之间存在着相关性。铝毒条件下边缘细胞PME活性的提高,使细胞壁的果胶去甲基化,增加了Al3+的结合位点,从而避免铝更多地进入细胞内,造成对植物的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边缘细胞 果胶甲基酯酶(PME) 根冠 铝毒
下载PDF
边缘细胞对大豆根尖铝毒害的缓解效应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荣峰 蔡妙珍 +3 位作者 刘鹏 徐根娣 梁和 周主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8-325,共8页
以大豆[Glycinemax(L.)Merrill]浙春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静置培养(保持边缘细胞附于根尖)和振荡培养(移除根尖边缘细胞),测定边缘细胞数目和活性、根相对伸长率和根内酶的活性,研究了边缘细胞对大豆根尖铝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显示,大豆... 以大豆[Glycinemax(L.)Merrill]浙春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静置培养(保持边缘细胞附于根尖)和振荡培养(移除根尖边缘细胞),测定边缘细胞数目和活性、根相对伸长率和根内酶的活性,研究了边缘细胞对大豆根尖铝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显示,大豆发育过程中存活的边缘细胞数与总数之比达60%~80%,50~400μmolL-1 Al3+胁迫12h能诱导边缘细胞从根尖脱落,200~400μmolL-1 Al3+胁迫24h对边缘细胞的发育有抑制作用。Al3+处理抑制根伸长,移除边缘细胞的根相对伸长率低于保留边缘细胞的根。0~100μmolL-1 Al3+胁迫12h,0和50μmolL-1 Al3+胁迫24h,具有边缘细胞的大豆根系的POD、SOD活性及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移除边缘细胞的根内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但200和400μmolL-1 Al3+处理12h,100~400μmolL-1 Al3+处理24h时,根尖有无边缘细胞对根系的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说明低浓度Al3+胁迫下,大豆通过增加边缘细胞数目、提高根尖蛋白质含量,维持较高水平的POD、CAT和SOD活性来对抗铝毒胁迫,以缓解植物的铝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细胞 大豆 铝毒 缓解效应
下载PDF
NaCl胁迫对黄瓜根系边缘细胞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乔永旭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7-101,共5页
以黄瓜为试材,研究了NaCl处理对植株生物量、根长、根系活力、根边缘细胞的数目和活性及黏胶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处理降低了植株生物量与根系长度,增加了黄瓜幼苗的根系活力。黄瓜边缘细胞的出现几乎与根同时发生,当根长达到25m... 以黄瓜为试材,研究了NaCl处理对植株生物量、根长、根系活力、根边缘细胞的数目和活性及黏胶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处理降低了植株生物量与根系长度,增加了黄瓜幼苗的根系活力。黄瓜边缘细胞的出现几乎与根同时发生,当根长达到25mm时,边缘细胞的数目与活性均达到最大值。NaCl处理对边缘细胞的数目与活性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离体根尖的边缘细胞活性也随NaCl处理浓度与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但根边缘细胞黏胶层厚度却随NaCl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总之,NaCl对黄瓜幼苗造成一定伤害,但根系边缘细胞可通过降解死亡与增加黏胶的分泌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这种伤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黄瓜 边缘细胞:黏胶层
原文传递
番茄根边缘细胞生物学特性及铝对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达丽 崔洁晨 +1 位作者 徐根娣 刘鹏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6年第2期1-4,共4页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悬空气法,探讨番茄根边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铝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个番茄边缘细胞几乎与初生根同时出现,当根长到10mm时,番茄边缘细胞达最大值(893个)。边缘细胞的活性(成活率)一直维持在93%以上。PME活性...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悬空气法,探讨番茄根边缘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铝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个番茄边缘细胞几乎与初生根同时出现,当根长到10mm时,番茄边缘细胞达最大值(893个)。边缘细胞的活性(成活率)一直维持在93%以上。PME活性随着根的伸长有所降低。铝对番茄边缘细胞产生明显毒害,随着铝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边缘细胞的活性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细胞 生物学特性 铝毒 番茄
下载PDF
铝毒对水稻边缘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戚伟刚 刘鹏 +1 位作者 徐根娣 蔡妙珍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24,共3页
以水稻为材料,研究了水稻边缘细胞数目和存活率的变化及不同铝处理对水稻边缘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个水稻根边缘细胞几乎与初生根根尖同步出现,当根长为25~30mm时,边缘细胞数目达到最大值(约600个);当根长超过5mm时,边缘... 以水稻为材料,研究了水稻边缘细胞数目和存活率的变化及不同铝处理对水稻边缘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个水稻根边缘细胞几乎与初生根根尖同步出现,当根长为25~30mm时,边缘细胞数目达到最大值(约600个);当根长超过5mm时,边缘细胞的存活率维持一定的水平;随着铝浓度的递增,水稻根边缘细胞的存活率依次递减,铝毒明显降低了水稻边缘细胞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边缘细胞 铝毒
下载PDF
果胶酯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查笑君 马伯军 +1 位作者 潘建伟 傅昭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8293-8295,共3页
阐述果胶酯酶的作用机制及其对果实软化、根边缘细胞发育、铝毒胁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果胶酯酶 果实软化 边缘细胞
下载PDF
四种常见杂草根系及根边缘细胞对铝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楠 刘鹏 +3 位作者 徐根娣 汪晔 孙芳华 陈文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512-6518,共7页
以2种禾本科杂草(升马唐、稗草)和2种菊科杂草(旱莲草、野茼蒿)为实验材料,通过砂培法研究不同科属杂草根部对铝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4种杂草根边缘细胞活性均随着铝胁迫浓度和时间呈显著下降的趋势,但禾本科杂草根系边缘细胞的活性高... 以2种禾本科杂草(升马唐、稗草)和2种菊科杂草(旱莲草、野茼蒿)为实验材料,通过砂培法研究不同科属杂草根部对铝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4种杂草根边缘细胞活性均随着铝胁迫浓度和时间呈显著下降的趋势,但禾本科杂草根系边缘细胞的活性高于菊科杂草,且活性的降低幅度较小;4种杂草根相对伸长率均随铝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但铝对旱莲草和野茼蒿根生长的抑制程度要明显高于升马唐和稗草;根系的铝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和质膜透性均随铝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且在高铝浓度(1000mg·L-1)时达到最大值,但升马唐和稗草根系的铝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和质膜透性均显著低于旱莲草和野茼蒿,且随着铝浓度的增加,禾本科杂草根系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及MDA含量的变化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由此说明,铝毒对杂草造成的伤害随着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加重;升马唐和稗草的根系通过较高的根边缘细胞活性和根相对伸长率及较低的铝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和质膜透性来增加其对铝的耐性;2种禾本科杂草(升马唐、稗草)的耐铝性高于2种菊科杂草(旱莲草、野茼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胁迫 杂草 根系 边缘细胞 耐性
下载PDF
水稻根尖边缘细胞对铁胁迫的缓解效应 被引量:5
8
作者 宋金敏 刘鹏 +3 位作者 徐根娣 蔡妙珍 章艺 蔡慧姝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3-508,共6页
从20个水稻品种中筛选出较耐亚铁的水稻品种协优9308和敏感品种IR64,采用静置培养(使边缘细胞附于根尖)和摇床培养(移除根尖边缘细胞),测定根相对伸长率、含水量、根尖保护酶(POD、SOD、CAT)活性以及各根段铁含量,研究边缘细胞对水稻根... 从20个水稻品种中筛选出较耐亚铁的水稻品种协优9308和敏感品种IR64,采用静置培养(使边缘细胞附于根尖)和摇床培养(移除根尖边缘细胞),测定根相对伸长率、含水量、根尖保护酶(POD、SOD、CAT)活性以及各根段铁含量,研究边缘细胞对水稻根尖铁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铁毒处理抑制根的伸长、降低幼根的含水量,移除边缘细胞的根相对伸长率以及含水量都低于保留边缘细胞的根,且随着铁毒处理时间的增加,根相对伸长率和幼根的含水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200 mg/L铁毒处理下,根尖保护酶(POD、SOD、CAT)活性受到抑制(除静置培养下协优9308的POD活性外),摇床培养对酶活性的抑制程度较大。铁毒处理使根段铁含量显著上升,静置培养下根段铁含量从0~2 mm到8~10 mm依次增大,摇床培养除8~10 mm根段外其余均无显著差异。说明边缘细胞在水稻根尖铁毒防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边缘细胞 铁胁迫 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神经科学家利用蝙蝠寻求解开大脑三维空间导航的秘密 被引量:3
9
作者 付子英 唐佳 陈其才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56-664,共9页
揭开人和动物大脑方位感知与空间导航的秘密,一直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科学家通过对大鼠和蝙蝠等动物近50年的研究,使我们对大脑二维(2 dimension, 2D)导航的神经基础有了较清楚的认识.研究发现,在海马和内嗅皮质等脑区有专门的导航细... 揭开人和动物大脑方位感知与空间导航的秘密,一直是一个令人着迷的问题.科学家通过对大鼠和蝙蝠等动物近50年的研究,使我们对大脑二维(2 dimension, 2D)导航的神经基础有了较清楚的认识.研究发现,在海马和内嗅皮质等脑区有专门的导航细胞,包括位置细胞、网格细胞、边界细胞、头朝向细胞等.这些细胞及它们的"细胞域"可为2D空间导航提供"空间认知地图"或"心灵环境地图"和"指南针".然而,人和大量动物都生活在三维(3 dimension, 3D)空间中,大脑如何完成3D空间环境下的定位和导航?近年来,通过对爬行和飞行状态蝙蝠的研究,发现参与2D导航的那些细胞在3D空间下反应特性和模式均发生明显变化;蝙蝠属于社会性和群居性动物,研究还发现在其海马内存在社交位置细胞和目标方向角调谐细胞,分别负责获取环境中其他蝙蝠位置的踪迹信息以及目标的方向信息.由此可见,脑内这些空间定位细胞构成了导航的神经基础,并经过复杂的功能整合,构成了一个位于脑内的"微型全球定位系统",且在细胞水平上阐释了这种高级认知功能的原理.本文简要介绍了Nachum Ulanovsky等人近些年对蝙蝠大脑3D导航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导航 位置细胞 网格细胞 头方位细胞 边界细胞 蝙蝠
原文传递
The leaf extract of crofton weed(Eupatorium adenophorum)inhibits primary root growth by inducing cell death in maize root border cells 被引量:2
10
作者 Jinhu Ma Xinxin Feng +3 位作者 Xiaohuan Yang Yongheng Cao Weifeng Zhao Liangliang Sun 《Plant Diversity》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3期174-180,共7页
The extract of crofton weed(Eupatorium adenophorum) inhibits seed germination and weed growth;however,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effect of crofton weed extract on the modulation of seedling growth and... The extract of crofton weed(Eupatorium adenophorum) inhibits seed germination and weed growth;however,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effect of crofton weed extract on the modulation of seedling growth and root system development remain largely unclear.In this study,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the leaf extract of crofton weed(LECW) on primary root(PR) growth in maize seedlings.Treatment with LECW markedly inhibited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Physiologic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LECW induce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accumulation in root tips,thereby leading to cell swelling and deformation both in the root cap and elongation zone of root tips,finally leading to cell death in root border cells(RBCs) and PR growth inhibition.The LECW also inhibited pectin methyl esterase(PME) activity,thereby decreasing the RBC number.Taken together,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ECW inhibited PR growth by inducing ROS accumulation and subsequent cell death in RBCs.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LECW modifies root system development and provides insight for evaluating the toxicity of crofton weed extracts in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f extract of crofton weed MAIZE cell death Pectin methyl esterase Root border cell
下载PDF
苯甲酸对花生根边缘细胞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永平 乔永旭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84-1888,共5页
以花生为材料,研究了苯甲酸对花生露白率、根长、根边缘细胞数目、活性及粘胶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苯甲酸(2 mg/L)促进花生的露白和根系的生长,而中、高浓度的苯甲酸(20与200 mg/L)则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抑制... 以花生为材料,研究了苯甲酸对花生露白率、根长、根边缘细胞数目、活性及粘胶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苯甲酸(2 mg/L)促进花生的露白和根系的生长,而中、高浓度的苯甲酸(20与200 mg/L)则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大,抑制效果越明显;花生根边缘细胞的出现几乎与根尖同时发生,当根长仅为5一时,边缘细胞数目已达到2100个,边缘细胞活性达到95%,当根长达到约20 ~25 mm时,边缘细胞的数目达到最大值,约为10 000个,当根长达到约15 ~20mm时,边缘细胞活性达到最大值,约99%;用不同浓度的苯甲酸处理花生根,边缘细胞的黏胶层厚度均增加,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厚度增加的程度也变大.总之,低浓度的苯甲酸对花生的生长起到小量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苯甲酸则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对花生的根系造成一定伤害,但根系边缘细胞可通过先增加数目再降解死亡,同时增加黏液的分泌量,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这种伤害程度,保护根系健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 花生 边缘细胞 黏胶层
下载PDF
豇豆边缘细胞对铝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根娣 陈敏燕 +1 位作者 刘鹏 蔡妙珍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66-71,共6页
以豇豆为材料,采用悬空培养法,研究了豇豆边缘细胞发育的特性及铝毒对豇豆边缘细胞的影响.研究表明,豇豆边缘细胞的发育和初生根的发育几乎同步,在豇豆根长15 mm时边缘细胞数目达到最大值,在根长1 mm时根冠的果胶甲基酯酶(PME)活性达到... 以豇豆为材料,采用悬空培养法,研究了豇豆边缘细胞发育的特性及铝毒对豇豆边缘细胞的影响.研究表明,豇豆边缘细胞的发育和初生根的发育几乎同步,在豇豆根长15 mm时边缘细胞数目达到最大值,在根长1 mm时根冠的果胶甲基酯酶(PME)活性达到最大.豇豆离体边缘细胞在含铝溶液中存活不到24 h;而黏附于根尖的边缘细胞在同样浓度的铝溶液处理下,48 h后还保持85%的存活率.在处理时间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浓度的铝溶液处理间豇豆PME的活性不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PME的活性受铝的影响较少,而主要与边缘细胞的脱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边缘细胞 果胶甲基酯酶 铝毒 根冠
下载PDF
In vivo RNAi screen identifies candidate signaling genes required for collective cell migration in Drosophila ovary 被引量:1
13
作者 LUO Jun ZUO JunTao +5 位作者 WU Jing WAN Ping KANG Di XIANG Cong ZHU Hong CHEN Jiong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79-389,共11页
Collective migration of loosely or closely associated cell groups is prevalent in animal development, physiological events, and cancer metastasis. Howeve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of collective cell migrat... Collective migration of loosely or closely associated cell groups is prevalent in animal development, physiological events, and cancer metastasis. Howeve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of collective cell migration is incomplete. Drosophila border cells provide a powerful in vivo genetic model to study collective migration and identify essential genes for this process. Using border cell-specific RNAi-silencing in Drosophila, we knocked down 360 conserved signaling transduction genes in adult flies to identify essential pathways and genes for border cell migration. We uncovered a plethora of signaling genes, a large proportion of which had not been reported for border cells, including Rack1 (Receptor of activated C kinase) and brk (brinker), mad (mother against dpp), and sax (saxophone), which encode three components of TGF-β signaling. The RNAi knock down phenotype was validated by clonal analysis of Rack1 mutants. Our data suggest that inhibition of Src activity by Rackl may be important for border cell migration and cluster cohesion maintenance. Lastly, results from our screen not only would shed light on signaling pathways involved in collective migration during embryogenesis and organogenesis in general, but also could help our understanding for the functions of conserved human genes involved in cancer metast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SOPHILA border cell migration signaling pathway TGF-β Brk RACK1 Src42A Src64B
原文传递
东莨菪碱对小鼠边界细胞空间信息编码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30-1234,共5页
目的:探讨东莨菪碱对小鼠边界细胞空间信息编码及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2月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东莨菪碱组,使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分析两组的空间记忆能力,随后向压后皮质(retrosplenial cortex,RSC)植... 目的:探讨东莨菪碱对小鼠边界细胞空间信息编码及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2月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东莨菪碱组,使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分析两组的空间记忆能力,随后向压后皮质(retrosplenial cortex,RSC)植入32通道微丝电极;手术后恢复7 d,进行旷场实验并同时记录电信号,通过计算分离出边界细胞。随后通过腹腔给药方式,给予小鼠25μg/kg东莨菪碱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4 h后进行旷场实验并同时记录电信号,与给药前记录到的边界细胞的放电信号进行对比。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东莨菪碱组水迷宫实验的学习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象限时间、穿越平台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东莨菪碱或生理盐水24 h后,小鼠旷场总路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东莨菪碱对小鼠边界细胞放电频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注射东莨菪碱后,边界细胞陆地移动距离(earth mover’s distance,EMD)显著增加(P<0.05),而注射生理盐水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东莨菪碱可能是通过影响小鼠边界细胞编码从而影响其空间记忆能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莨菪碱 压后皮质 边界细胞 旷场
下载PDF
铝对豌豆根边缘细胞存活率和粘胶层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冯英明 喻敏 +5 位作者 温海祥 张英慧 萧洪东 王惠珍 何丽烂 梁火娣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5-699,共5页
根边缘细胞(Root border cells)是从根冠游离并聚集在根尖周围的一群特殊细胞,铝毒的作用部位正是根尖,因此推测边缘细胞在铝毒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作者研究了不同铝浓度(0、50、100、250、500 (mol/L AlCl3(含0.1 mmol/L CaCl2, pH4.5... 根边缘细胞(Root border cells)是从根冠游离并聚集在根尖周围的一群特殊细胞,铝毒的作用部位正是根尖,因此推测边缘细胞在铝毒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作者研究了不同铝浓度(0、50、100、250、500 (mol/L AlCl3(含0.1 mmol/L CaCl2, pH4.5)与离体豌豆(Pisum Sativum)根边缘细胞共培养1 h、2 h、4 h、6 h、8 h、24 h后根边缘细胞存活率、粘胶层厚度及细胞数量的变化,以揭示铝毒胁迫边缘细胞的响应.结果为: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边缘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在0~100 (mol/L铝浓度范围,边缘细胞存活率有随铝浓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8 h及24 h边缘细胞存活率为铝浓度500 (mol/L时显著高于0、50、100和250 (mol/L时,6 h边缘细胞存活率为250和500 (mol/L铝浓度时显著高于0、50、100 (mol/L AlCl3时.随处理时间延长,边缘细胞数量降低,铝浓度100,250和500 (mol/L时边缘细胞数量低于0和50 (mol/L时,且铝浓度越高,细胞数量越少;随处理时间延长和铝浓度升高,粘胶层相对面积增加,铝浓度500和250 (mol/L时粘胶层相对面积增加尤为明显.通过与pH 7.01水溶液及pH 4.50水溶液中粘胶层变化的比较,发现粘胶层在铝处理8 h后出现一个峰值,可能是粘胶物质的诱导合成和分泌.研究结果表明,铝毒对根边缘细胞具有致死效应,这种致死效应在一定浓度范围符合剂量依数性关系,高浓度时则边缘细胞存活率反而升高,这与根边缘细胞对铝毒作出的适应性响应--粘胶层的增厚和细胞降解增强有关.粘胶层起着保护和减轻边缘细胞铝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根边缘细胞 铝毒 粘胶层 存活率
下载PDF
一例边境牧羊犬皮肤肥大细胞瘤的诊治 被引量:20
16
作者 孙甲川 《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6期119-122,125,共5页
1只7岁雄性边境牧羊犬,就诊约一月前主人发现患犬啃噬左侧前脚掌,在左侧前脚趾发现有溃疡灶,皮肤出现红疹、瘙痒、斑块以及渗出物。其他脚趾未出现类似情况,触诊淋巴结未见肿大。通过临床检查、细胞学、组织病理学等方法对该病例进行诊... 1只7岁雄性边境牧羊犬,就诊约一月前主人发现患犬啃噬左侧前脚掌,在左侧前脚趾发现有溃疡灶,皮肤出现红疹、瘙痒、斑块以及渗出物。其他脚趾未出现类似情况,触诊淋巴结未见肿大。通过临床检查、细胞学、组织病理学等方法对该病例进行诊断,确定该病例为皮肤型肥大细胞瘤,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该研究结果既可为犬皮肤型肥大细胞瘤的确诊提供可靠的诊断方法,又可为临床病例提供可行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羊犬 皮肤肥大细胞瘤 细胞学 组织病理学 治疗
下载PDF
红豇豆根缘细胞对铝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杜幸 刘鹏 +1 位作者 徐根娣 蔡妙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2-726,共5页
以红豇豆(Vigna ungniculatassp.sesquipedaliscv.chuangfeng)为材料,采用悬空气培法,研究红豇豆根缘细胞产生的数目、活性及对铝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红豇豆的边缘细胞数目先随着根的伸长而迅速增加,到根长为10mm时达到最多,约为5300... 以红豇豆(Vigna ungniculatassp.sesquipedaliscv.chuangfeng)为材料,采用悬空气培法,研究红豇豆根缘细胞产生的数目、活性及对铝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红豇豆的边缘细胞数目先随着根的伸长而迅速增加,到根长为10mm时达到最多,约为5300个;随后,边缘细胞数目稍有减少,且较为稳定。边缘细胞的存活率较高,都大于85%,随着红豇豆根长的伸长,边缘细胞的活性逐渐增高。根冠果胶甲基酯酶(PME)的活性随着根的伸长而减小,表明边缘细胞游离与根冠PME活性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离体边缘细胞的存活率随着Al3+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浓度Al3+液处理对相同根长红豇豆的根冠PME酶活性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豇豆 根缘细胞 存活率 果胶甲基酯酶(PME) 铝毒
下载PDF
根缘细胞的发生和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禹艳红 宾金华 《植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6-762,共7页
植物根尖每天都要代谢大量的根缘细胞 ,这些根缘细胞能改变土壤的生化特性 ,平衡根际环境 ,保护植物的根尖免受外界胁迫如铝毒、线虫和病菌的侵染等伤害。通过对根缘细胞数量和特性的调节可协调植物与外界环境的互作。本文对根缘细胞的... 植物根尖每天都要代谢大量的根缘细胞 ,这些根缘细胞能改变土壤的生化特性 ,平衡根际环境 ,保护植物的根尖免受外界胁迫如铝毒、线虫和病菌的侵染等伤害。通过对根缘细胞数量和特性的调节可协调植物与外界环境的互作。本文对根缘细胞的发生、根尖的防御机制及发生的内在原因等作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缘细胞 发生 生物学作用 根尖 防御机制 植物细胞
下载PDF
Al^3+对大豆根边缘细胞程序性死亡诱导的生理生态作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荣峰 蔡妙珍 +3 位作者 刘鹏 徐根娣 陈敏燕 梁和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90-697,共8页
设置不同的Al3+浓度(0、25、50、100、200、400μmol.L-1)和培养时间(12、24h),研究了边缘细胞活性和大豆(Glycine max)根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随Al3+浓度及处理时间变化的规律,并通过Hoechst33342... 设置不同的Al3+浓度(0、25、50、100、200、400μmol.L-1)和培养时间(12、24h),研究了边缘细胞活性和大豆(Glycine max)根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随Al3+浓度及处理时间变化的规律,并通过Hoechst33342-PI双重荧光染色、梯状DNA(即DNA ladder)分析和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即TUNEL原位标记)检测,研究了Al3+对大豆根边缘细胞程序性死亡诱导的生理生态作用。结果表明,Al3+胁迫能诱导边缘细胞的死亡,随着Al3+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死亡率增加。通过Hoechst33342-PI双重荧光染色、DNA ladder分析和TUNEL原位标记,检测到Al3+胁迫下发生程序性死亡的边缘细胞。其表现为:在400μmol·L-1Al3+诱导大豆根24h时,核酸电泳显示细胞DNA发生特异性降解并形成阶梯状电泳条带(DNAladder),用TUNEL原位标记检测200和400μmol·L-1Al3+处理12h后的大豆根边缘细胞,发现DNA的3′-OH端被原位特异标记,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后,细胞核为阳性或强阳性。同时,高浓度Al3+(>100μmol·L-1)处理下,CAT、POD和S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CAT和SOD的活性也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说明在Al3+胁迫下边缘细胞的死亡可能是一种程序性死亡形式,高浓度Al3+胁迫下,通过诱导活性氧在细胞体内的产生和累积而导致细胞凋亡,此过程是其对逆境胁迫所作出的生理生态防御性应答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毒 大豆 边缘细胞 细胞程序性死亡 抗氧化酶 生理生态
下载PDF
大豆根边缘细胞的发育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4
20
作者 马伯军 潘建伟 +2 位作者 傅昭娟 张萍华 朱睦元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5-169,共5页
根边缘细胞是由根冠游离并大量积累在根尖上的一群细胞 ,具有保护根尖免受生物和非生物的胁迫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大豆 (815 7毛豆 )根边缘细胞 (BC)游离发育的启动与初生根发育几乎同步 ,并且在初生根长至 15mm时 ,BC的数目达... 根边缘细胞是由根冠游离并大量积累在根尖上的一群细胞 ,具有保护根尖免受生物和非生物的胁迫的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大豆 (815 7毛豆 )根边缘细胞 (BC)游离发育的启动与初生根发育几乎同步 ,并且在初生根长至 15mm时 ,BC的数目达到最大值 ,约 5 30 0个。与 2 5℃、35℃相比 ,15℃低温更容易对初生根生长及BC的发育产生胁迫作用。根边缘细胞离体收集后培养在甘露醇或MS培养基上 ,其细胞活性显著高于培养在双蒸水中 ,表明必要的渗透压有利于维持BC的活性。在大豆根边缘细胞的发育过程中 ,根冠的果胶甲酯酶 (PME)的活性与根BC发育、诱导存在一定的相关趋势 ,说明其对BC产生、发育和游离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边缘细胞 发育 温度 果胶甲酯酶(PM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