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郊铁路建设优化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小平 《铁道经济研究》 2014年第2期4-9,共6页
建设京津冀环渤海轨道交通"一小时经济圈"对于实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城市规划及北京市城市交通特点,借鉴国际轨道交通特别是市郊铁路建设运营的经验,明确交通经济圈分层结构,提出在发展完善地铁网和高铁网... 建设京津冀环渤海轨道交通"一小时经济圈"对于实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城市规划及北京市城市交通特点,借鉴国际轨道交通特别是市郊铁路建设运营的经验,明确交通经济圈分层结构,提出在发展完善地铁网和高铁网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近远结合,充分利用既有铁路资源,建设S1至S7数条市郊铁路,并通过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形成"三张网"有机联系,实现综合运能最大化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郊铁路 地铁轻轨 高速铁路 城际铁路 轨道交通 一小时经济圈 北京 环渤海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市场可持续发展分析 被引量:48
2
作者 杨建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5-152,共8页
承接2016年回暖之势,2017年中国天然气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年天然气消费量达2 335×10~8 m^3、年消费增量达353×10~8 m^3。为此,有必要剖析推动中国天然气市场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因素并预测其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 承接2016年回暖之势,2017年中国天然气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年天然气消费量达2 335×10~8 m^3、年消费增量达353×10~8 m^3。为此,有必要剖析推动中国天然气市场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因素并预测其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1)2017年爆发式增长主要受益于宏观经济形势好转、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深入实施、化工等大宗产品价格回升、华东地区天然气发电负荷增加、管道天然气供应价格相对较低、LNG汽车市场整体呈现回暖态势等因素;(2)经济发展形势、"煤改气"的推进、政策实施方向、油气价格趋势等外部因素将能继续支持天然气市场的快速增长;(3)但天然气产业的自身条件、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将对市场发展造成制约。结论认为:(1)2020年之前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量仍会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但难以维持每年300×10~8 m^3的增长规模;(2)工业燃料和发电是天然气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3)环渤海等地区是未来天然气需求量增长的主要区域。为了保持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态势,提出如下建议:(1)千方百计扩大天然气供应规模,在认真做好国产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的同时,积极落实进口天然气资源;(2)毫不松懈地建设基础设施,管道要超前建设,LNG接收站要加大力度建设,地下储气库等调峰设施要鼓励建设;(3)科学合理地理顺天然气价格,居民价格与非居民价格并轨首当其冲,确立价格是平衡供需关系的杠杆作用,减少行政干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市场 可持续发展 消费量 爆发式增长 煤改气 工业燃料 天然气发电 环渤海地区
下载PDF
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博 张志强 +1 位作者 苏飞 韩增林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1-708,共8页
将产业生态系统引入到海洋研究中,开展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界定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内涵及特征;采用均方差赋权法进行权重赋值,构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分析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 将产业生态系统引入到海洋研究中,开展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研究,界定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的内涵及特征;采用均方差赋权法进行权重赋值,构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分析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整体来看,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差异较大,主要问题是环渤海地区各省市海洋产业发展参差不齐,产业基础和发展速度差异较大,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不一;2从空间来看,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呈现山东>辽宁>天津>河北的空间分布特征;在海洋产业子系统各要素中,呈现敏感性越大,弹性越大的特征,海洋环境子系统适应性特征不明显;3从时间来看,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在波动中不断增强,各省市适应性综合指数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这种扩大的趋势是由于海洋产业子系统年均增长的差异所致;4区域内部海洋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差异明显:天津市海洋产业子系统适应性指数最高,海洋环境子系统发展水平滞后;河北省海洋产业、环境子系统适应性指数较低,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低;辽宁省海洋产业、环境子系统适应性指数较小,海洋产业、环境子系统发育较平衡;山东省海洋产业、环境子系统适应性指数较高,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水平高,海洋产业子系统发展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生态系统 适应性 环渤海地区 均方差赋权法
下载PDF
浅水多次波的联合衰减技术在渤海海域LD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志军 魏天罡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3年第1期59-65,共7页
针对渤海海域LD地区浅水多次波发育的特点,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浅水多次波联合衰减技术。首先使用浅水去多次波(SWD)技术来去除大部分与海底相关的短周期多次波;对于剩余的与水面相关的长周期多次波采用了二维表面多次波压制(SRME)技术... 针对渤海海域LD地区浅水多次波发育的特点,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浅水多次波联合衰减技术。首先使用浅水去多次波(SWD)技术来去除大部分与海底相关的短周期多次波;对于剩余的与水面相关的长周期多次波采用了二维表面多次波压制(SRME)技术进行了有效去除;三维面元均化后进行Radon域去多次波处理;最后在叠前时间偏移后的共成像道集内用高精度Radon变换对多次波进行衰减。该方法通过对SWD技术和传统的去多次波技术合理的结合,达到了衰减多次波的目的。对渤海地区实际海洋地震资料处理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衰减浅水多次波,浅水多次波联合衰减处理流程具有快速、简介的特点,同时处理后的地震资料保幅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多次波 多次波衰减 表面多次波压制 RADON变换 渤海海域
下载PDF
环渤海区域风能资源WRF同化模拟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董旭光 孟祥新 +2 位作者 徐洪雄 陈艳春 刘焕彬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29-1042,共14页
利用WRF模式及其3DVAR同化模块,结合环渤海区域风能资源观测网测风塔观测数据,设计并构建了多种3DVAR同化方案,用来提高环渤海区域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初始场质量。以2010年4月12日至13日一次大风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同化方案进行了一系... 利用WRF模式及其3DVAR同化模块,结合环渤海区域风能资源观测网测风塔观测数据,设计并构建了多种3DVAR同化方案,用来提高环渤海区域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初始场质量。以2010年4月12日至13日一次大风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同化方案进行了一系列WRF数值模拟对比试验。选择较优的3DVAR同化方案对环渤海区域70 m高度风能资源进行了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一整年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较优的3DVAR同化方案能有效地改进区域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初始场质量,主要体现在模拟值与实测值更为接近,模拟效果得到显著改善。环渤海区域70 m高度年平均风速和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呈现出南小北大的分布特征,渤海中部和北部风能较大,沿垂直于海岸线向内陆方向,风能参数急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区域 数值模拟 WRF模式 3DVAR同化 风能资源
原文传递
海岸带生态系统科研价值评估——以环渤海区域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刘红梅 吴晓青 +1 位作者 都晓岩 王勇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3-157,共5页
通过影子价格法、费用支出法、支付意愿法、机会成本法等生态系统评估方法对环渤海区域2009年海岸带生态系统科研的价值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表明:2009年环渤海区域单位海岸线科研的实用价值为每年每公里5.478×106元,长效价值为每... 通过影子价格法、费用支出法、支付意愿法、机会成本法等生态系统评估方法对环渤海区域2009年海岸带生态系统科研的价值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表明:2009年环渤海区域单位海岸线科研的实用价值为每年每公里5.478×106元,长效价值为每年每公里1.598×105元,剩余价值为每年每公里5.019×104元,总价值为每年每公里5.688×106元,其中,实用价值贡献率高达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价值 环渤海区域
下载PDF
环渤海区域生态环境及其政策法制协调机制建设 被引量:4
7
作者 姚好霞 周荣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7-19,共3页
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加强政策与法制协调机制建设,建立协调区域关系,完善环渤海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环渤海区域 生态环境 生态补偿机制
下载PDF
自升式钻井平台在海底泥面以下定点精就位设计与实现
8
作者 王金明 于长广 +1 位作者 王琛 李纯标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126-128,共3页
随着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活动日益活跃,渤海海域进入了油气大开发阶段,近几年陆续新建了多座海上生产平台。但是在有些新开发的海域区块内,由于其他防控的需要,禁止出现水面以上甚至禁止出现泥面以上的海上固定设施。本文通过改变常... 随着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活动日益活跃,渤海海域进入了油气大开发阶段,近几年陆续新建了多座海上生产平台。但是在有些新开发的海域区块内,由于其他防控的需要,禁止出现水面以上甚至禁止出现泥面以上的海上固定设施。本文通过改变常规钻井平台就位方案设计方式,改变常规钻井平台就位操作模式,成功实现了渤海海域钻井平台首次海底泥面以下定点精就位,对以后的钻井平台在海底泥面以下定点精就位作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泥面以下 定点精就位 钻井平台
下载PDF
渤海海冰灾害经济损失分析及防灾减灾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耿姗姗 韩春花 +1 位作者 杨扬 郑兵 《海洋经济》 2023年第1期101-107,共7页
利用历史统计数据,对渤海海域海冰灾害进行了梳理,选取了灾害等级较高且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冰年进行了重点分析。讨论了海冰灾害对渤海经济造成的损失情况,分析了对海洋工程、船舶交通运输、渔业捕捞养殖等海洋经济的危害。选取海冰冰... 利用历史统计数据,对渤海海域海冰灾害进行了梳理,选取了灾害等级较高且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冰年进行了重点分析。讨论了海冰灾害对渤海经济造成的损失情况,分析了对海洋工程、船舶交通运输、渔业捕捞养殖等海洋经济的危害。选取海冰冰情等级较高且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的2010年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利用海洋站统计数据,讨论了总冰量和最大浮冰水平尺度等特征,从自然因子和社会因子两个角度分析了渤海海冰的致灾因子;提出了我国在海冰防灾减灾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完善灾害应急体系、加大科研和业务投入、加强预警报宣传等角度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海冰灾害 渤海海域
下载PDF
环渤海区域强风过程的气候特征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祥新 董旭光 伯忠凯 《海洋气象学报》 2018年第2期36-44,共9页
采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驱动WRF模式,对环渤海区域1981—2012年123次强风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不同天气系统形势下环渤海区域强风过程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WRF数值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环渤海区域... 采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驱动WRF模式,对环渤海区域1981—2012年123次强风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不同天气系统形势下环渤海区域强风过程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WRF数值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环渤海区域强风过程的发展演变特征。2)西北路冷锋过程引起的环渤海区域强风强度较其他过程偏强,强风集中在辽东半岛西部、渤海海峡和山东半岛东部。黄河气旋引起的强风过程与冷锋相比,分布特征有着明显的不同,强风主要集中在山东半岛东部及黄海海域,渤海海域的强风相对偏弱。3)强风过程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冬季强风持续时间长,风速大,春季次之,夏季最弱。4)强风过程在渤海海域的最大风速呈增加趋势,而在渤海海峡以东海域和山东半岛南部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 强风过程 数值模拟 气候特征
下载PDF
环渤海地区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捷馨 赵中军 +2 位作者 尚可政 王健 雷刚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5-133,140,共10页
利用环渤海地区69个观测站点2001年6月-2016年12月8次/d的云观测资料,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ERA-Interim的垂直速度和比湿数据,初步分析了该地区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总云量年平均和秋冬季呈南多北少、西多... 利用环渤海地区69个观测站点2001年6月-2016年12月8次/d的云观测资料,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ERA-Interim的垂直速度和比湿数据,初步分析了该地区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总云量年平均和秋冬季呈南多北少、西多东少的分布特征,春季分布相对均匀,夏季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低云量年平均和各季节的空间分布大体相同,其中对流云量北部山区多于南部平原地区,非对流云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北部低云以对流云为主,南部以非对流云为主.总云量的空间分布与上升运动和水汽的空间分布呈正相关;对流云量的空间分布与大尺度下沉运动呈正相关,与水汽呈负相关;非对流云量的空间分布在秋冬季只与水汽呈正相关,在春夏季只与大范围上升运动呈正相关.两个代表站围场站和莒县站的总云量、围场站的对流云量以及莒县站的非对流云量年变化均比较显著,夏季最多,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少,主要是由垂直上升运动和水汽的年变化引起的.两站总云量全年各季日变化均不明显,对流云量和非对流云量在夏季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对流云量在08:00最少,午后对流活动发展,云量增加,至14:00达到峰值;非对流云量夏季峰值出现在05:00,在14:00达到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 总云量 对流云 非对流云 时空分布
下载PDF
渤海地区地震活动性参数空间分布函数中的确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庆武 金学申 +1 位作者 刘志辉 孙彭涛 《华北地震科学》 2001年第4期41-46,共6页
以未来各潜在震源区发生各震级挡地震的概率作为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空间分布函数为依据。我们应用贝叶斯方法得到各震级挡未来发生地震的概率 ,并以渤海地区为例 。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参数 震源区 贝叶斯 渤海地区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旅游中的有形化利用——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佳欣 张建梅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24-28,共5页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旅游业正在慢慢转型,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关注和发展的重点。在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时,应突出和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同时,将其与旅游相结合,...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旅游业正在慢慢转型,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关注和发展的重点。在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时,应突出和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同时,将其与旅游相结合,充分发挥其在审美、历史、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旅游价值。本文以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环渤海地区为例,分析了如何通过依托型、展示体验型、整合型、主题型等有形化方式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旅游 有形化利用 环渤海地区
下载PDF
基于理论播种期的油葵花期雨害风险模型——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化 岳耀杰 王静爱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4期26-30,共5页
随着环渤海盐碱地区油葵引种品种的不断增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部分地区盲目引种现象时有发生,油葵开花期与雨季同期干扰花期授粉,严重影响了油葵产量。通过分析油葵播种期的关键因子(稳定通过10℃的初终日)30年的概率密度分布,并结合... 随着环渤海盐碱地区油葵引种品种的不断增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部分地区盲目引种现象时有发生,油葵开花期与雨季同期干扰花期授粉,严重影响了油葵产量。通过分析油葵播种期的关键因子(稳定通过10℃的初终日)30年的概率密度分布,并结合实际播期定义了理论播种期;在此基础上利用连续3 d降雨概率密度分布构建了花期雨害风险模型。应用此模型得到的环渤海地区早熟、中早熟、中晚熟油葵花期低雨害风险的适宜播种期与当地现实最佳播种期间存在较高的吻合度。研究可为农作物适宜播种期的选择及减轻灾害风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播种期 风险模型 油葵 连续降雨日数 环渤海地区
下载PDF
泛环渤海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
15
作者 黎艳红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8年第2期87-94,共8页
从科技进步贡献率、区域高校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协调度两个方面对泛环渤海地区4省2市2004—2013年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4省2市的高校科技进步贡献率均高于50%,由高到低依次为山西、山东、北京、河北、... 从科技进步贡献率、区域高校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协调度两个方面对泛环渤海地区4省2市2004—2013年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4省2市的高校科技进步贡献率均高于50%,由高到低依次为山西、山东、北京、河北、内蒙古、天津;4省2市高校科技创新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较高,一般位于基本协调与良好协调区间,个别地区的协调水平位于基本协调及以下区间。研究建议,应加大每个省市的科技创新投入,同时稳步调整产业结构,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环渤海地区 区域高校 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进步贡献率 协调发展度
下载PDF
环渤海沿海区域耕地格局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吴莉 侯西勇 徐新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0,共10页
为分析环渤海省市沿海区域耕地格局与影响因子的关系,以耕地在5 km×5 km网格单元所占比例为因变量,选用地形、距离、气候及人口等10个影响因子为自变量,分别建立普通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地理加... 为分析环渤海省市沿海区域耕地格局与影响因子的关系,以耕地在5 km×5 km网格单元所占比例为因变量,选用地形、距离、气候及人口等10个影响因子为自变量,分别建立普通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耕地格局及各影响因子均呈现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并随距离增大而减少;针对该研究,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模拟效果均优于普通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模型,空间误差模型优于空间滞后模型;从全局上来讲,高程、坡度、到最近公路距离与耕地格局呈负相关影响,距最近海岸线、铁路、居民点距离、多年平均气温和多年平均降水与耕地格局呈正相关。从局部上来讲,除了多年平均降水对各网格单元内耕地面积均呈正向影响外,其余影响因子随网格单元变化正负向影响均存在。多年平均气温和多年平均降水是主要的、最敏感的正向影响因子,高程、坡度和距最近水系距离为主要的、最敏感的负向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回归分析 农村地区 环渤海沿海区域 耕地 线性回归 空间自回归 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环渤海地区1961—2010年太阳总辐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明财 熊明明 +1 位作者 杨艳娟 任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9-123,共5页
根据1961—2010年环渤海地区4个辐射站太阳总辐射资料和56个台站日照百分率资料,研究了该地区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同时利用1991—2010年太阳总辐射数据初步分析了环渤海地区太阳能资源潜力。结果表明:年内太阳辐射呈单峰... 根据1961—2010年环渤海地区4个辐射站太阳总辐射资料和56个台站日照百分率资料,研究了该地区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同时利用1991—2010年太阳总辐射数据初步分析了环渤海地区太阳能资源潜力。结果表明:年内太阳辐射呈单峰型,5月最高,4—8月是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时期;1961—2010年太阳总辐射在1990年之前呈显著下降,之后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太阳总辐射趋势变化在环渤海地区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下降幅度最大的集中于京津塘周边地区以及山东中南部地区;四季总辐射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春、夏两季降幅略高,秋、冬两季降幅略低;1991—2010年环渤海地区太阳总辐射呈西北部高,向东、南方向递减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太阳总辐射 时空变化
下载PDF
环渤海地区1961—2007年极端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4
18
作者 郭军 李明财 段丽瑶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0年第5期319-324,共6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渤海地区降水总量持续偏少,极端强降水和干旱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利用环渤海地区60个台站1961—2007年逐日降水资料,应用百分位方法确定极端强降水阈值,分析了极端强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频率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渤海地区降水总量持续偏少,极端强降水和干旱缺水问题十分突出。利用环渤海地区60个台站1961—2007年逐日降水资料,应用百分位方法确定极端强降水阈值,分析了极端强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频率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极端降水强度大、频率高的地区与年降水量高值区相一致,说明极端降水量的多少影响年降水量;极端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特别是京津冀中部地区减少显著;极端降水多发生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最高频次在7月下旬,近10年极端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分散,很少出现每候25站次以上的极端强降水;间隔30d以上的极端强降水近年来增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强降水 频数 强度 环渤海地区
下载PDF
对环渤海区域渤海生态环境治理的思考 被引量:10
19
作者 宋佳宁 《中国发展》 2017年第5期7-12,共6页
渤海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近些年来,中国政府对渤海环境的治理下了大力气,但效果均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地方政府将经济发展摆在首位、周边"利益相关"城市"... 渤海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制约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近些年来,中国政府对渤海环境的治理下了大力气,但效果均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各地方政府将经济发展摆在首位、周边"利益相关"城市"各自为政"、缺少完备的法律法规配套机制及广泛而长效的公众参与机制等。目前,国际社会在处理类似渤海的内海环境污染问题时多采用跨界海域环境治理模式。该文通过为渤海生态环境治理的沿革及现状的分析,探讨在环渤海区域适用跨界海域环境治理的可行性,并提出完善渤海生态环境治理的一定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生态环境治理 跨界海域环境治理 环渤海区域
下载PDF
基于半变异函数的环渤海地区NDVI空间格局特征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毋亭 张勇 侯西勇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320,共8页
基于环渤海地区1999—2009期间年尺度的NDVI序列数据和半变异函数分析方法,定量研究植被覆盖分布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时间变化特征,结论如下:1)辽宁省地形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强于气候,植被分布整体的连续性最好;而在山东和京津冀区域,温度... 基于环渤海地区1999—2009期间年尺度的NDVI序列数据和半变异函数分析方法,定量研究植被覆盖分布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时间变化特征,结论如下:1)辽宁省地形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强于气候,植被分布整体的连续性最好;而在山东和京津冀区域,温度对植被覆盖空间格局的影响强于水分,且山东植被分布的斑块化最为显著;2)结构性因子对辽宁、京津冀、山东三个分区植被覆盖的影响作用占主导,但均呈减弱趋势;3)辽宁、京津冀、山东三个分区植被覆盖空间变异最小、空间连续性最大的方向分别为东北-西南(30°)、西北-东南(150°)和西北-东南(135°),该方向的差异体现了影响因子类型及其作用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变异函数 空间自相关 空间变异 NDVI 环渤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