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9
1
作者 丁晓梅 李茂芝 +1 位作者 米雪 姚瑶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年第3期567-569,576,共4页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 目的探讨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体位护理,观察组给予改进后的体位护理同时联合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项)评分、生理不适程度以及检查情况。结果 (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的患者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生理不适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3)观察组患者顺利进镜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麻醉后倾倒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检查中出现的不适反应,并减少患者麻醉后的倾倒风险,为整个无痛胃镜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护理 心理干预 无痛胃镜 心理状态 生理
原文传递
改良综合体位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晓秋 田永波 陈治龙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257-260,共4页
目的分析改良综合体位干预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4例符合条件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择传统的手术方式,观察组应用综合体位干预,包括术前护理、术中及术后个性化护理,观察患者术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目的分析改良综合体位干预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4例符合条件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择传统的手术方式,观察组应用综合体位干预,包括术前护理、术中及术后个性化护理,观察患者术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前体位训练达标情况更佳,患者的安置体位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均降低,术后头痛、呕吐的发生率以及中重度综合征明显缓解,满意度及舒适度评分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综合体位干预可有效减轻或避免甲状腺术后综合征,提升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干预 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体位干预联合卧位标识在玻璃体视网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红霞 赵滨 +3 位作者 刘影 史俊芳 戴丽 李凤艺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35期-,共3页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联合卧位标识对玻璃体视网膜术后患者卧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6月在我院眼科病房住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注气术或硅油填充术的患者100例,以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6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玻璃体视网...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联合卧位标识对玻璃体视网膜术后患者卧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6月在我院眼科病房住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注气术或硅油填充术的患者100例,以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6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玻璃体视网膜术后常规护理,指导俯卧位的正确方法,头部垫“凹”型海绵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体位干预措施。结果术后72 h及1周,干预组中能遵医嘱保持正确卧位的患者占95.0%(57/60)、91.7%(55/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75.0%(30/40),χ2=4.090、4.0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后体位的掌握情况和满意度情况比较,干预组为96.7%(58/60)、98.3%(59/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31/40)、85.0%(34/40),χ2=7.154、4.66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体位干预及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制订合理的护理方案能使患者有效地遵从医嘱,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延长遵医嘱保持特殊体位的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确保手术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 玻璃体切除术 体位干预 舒适度 依从性
原文传递
腹部按摩联合体位干预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黄笑欧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4期506-508,共3页
目的 探讨腹部按摩联合体位干预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选取需经鼻胃管喂养的早产儿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75)及观察组(n=75).对照组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腹部按... 目的 探讨腹部按摩联合体位干预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选取需经鼻胃管喂养的早产儿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75)及观察组(n=75).对照组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腹部按摩联合体位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喂养情况、喂养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胎粪排尽时间、达全胃肠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胃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每天排便次数及进奶量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胃潴留、腹胀、便秘、呼吸暂停等喂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按摩联合体位干预可改善患儿胃肠道功能,减少患儿喂养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按摩 体位干预 早产儿 胃肠道功能
原文传递
体位干预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徐黎平 蒋旭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20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80例择期玻璃体切割术的DR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体位干预;观察组由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体位干预,...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80例择期玻璃体切割术的DR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体位干预;观察组由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进行体位干预,术后病房护士配合干预。观察两组术后正确俯卧位持续时间、舒适度及视网膜复位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4,72 h及1周俯卧位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且术后不适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因俯卧位引起的颈肩部酸痛、烦躁、肢体麻木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参与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DR患者的术后体位干预,有利于提高术后俯卧位依从性及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干预 手术室 玻璃体切割术 俯卧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体位干预结合音乐疗法对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何华 高军 +1 位作者 吴净 谢玉蓉 《现代临床护理》 2012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结合音乐疗法对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9月本科室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结合音乐疗法对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9月本科室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体位干预及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强迫体位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强迫体位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均P < 0.001)。结论体位干预结合音乐疗法能提高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俯卧位的舒适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填充术 体位干预 音乐疗法 护理
下载PDF
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矫正胎儿枕后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7
作者 廖玲 李慧龄 +1 位作者 蔡玉珍 王小龙 《华夏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讨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矫正胎儿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24例,依是否愿意镇痛分娩分为两组,每组62例。观察组在产程中行腰硬膜联合麻醉镇痛后,采取特殊体位矫正胎儿枕后位;对照组以传统助产方式进... 目的:探讨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矫正胎儿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24例,依是否愿意镇痛分娩分为两组,每组62例。观察组在产程中行腰硬膜联合麻醉镇痛后,采取特殊体位矫正胎儿枕后位;对照组以传统助产方式进行助产。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9.6%,对照组剖宫产率为77.4%;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并发症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产程中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可以矫正胎儿枕后位,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分娩 体位护理 胎方位 分娩
下载PDF
体位干预对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孔青华 周秀丹 +2 位作者 魏天飞 竺晓霞 陈烨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610-3612,3680,共4页
目的探究体位干预对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238例行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骨科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相... 目的探究体位干预对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238例行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骨科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体位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手术围术期的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7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35%(P=0.039);试验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9.2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69%(P=0.012);试验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0.4±3.9)d,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5.1±3.7)d,试验组患者术后发热时间为(3.5±1.1)d,短于对照组患者的(6.7±2.3)d(P<0.05)。结论对髋部骨折采取体位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手术围术期的肺部感染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干预 髋部骨折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体位干预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不适效果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蒋新 李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38-639,共2页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不适的效果。方法:选择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体位。观察组采取术前体位训练,术中体位改良的干预方法,并随手术进程调整体位。观察两组术中对体位的耐受情况...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减轻甲状腺手术患者不适的效果。方法:选择甲状腺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体位。观察组采取术前体位训练,术中体位改良的干预方法,并随手术进程调整体位。观察两组术中对体位的耐受情况;术后头痛、呕吐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体位耐受差分别为17.5%和42.5%,术后头痛发生率分别为27.5%和62.5%,术后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2.5%和4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体位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体位的耐受性,减少术后头痛、呕吐的发生,预防或减轻甲状腺手术体位对患者造成的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外科手术 体位干预 头痛 呕吐
下载PDF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在分娩第一产程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谢学萍 曾杰 《辽宁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在分娩第一产程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住院临产孕妇按产妇自身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干预下使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进行分娩。观测两组产妇... 目的观察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在分娩第一产程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住院临产孕妇按产妇自身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干预下使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进行分娩。观测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时疼痛分级、产程时长、焦虑程度及两组产妇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剧痛1例,重度疼痛5例,重度疼痛23例,轻度疼痛31例,Ridit分析R=0.641;对照组剧痛12例,重度疼痛10例,重度疼痛35例,轻度疼痛3例,Ridit分析R=0.359。观察组疼痛分级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产程时间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焦虑指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在分娩第一产程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产程 护理干预 分娩球 自由体位 常规护理干预 平行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体位干预在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滑文美 《血栓与止血学》 2013年第5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将56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281例和对照组281例,干预组产妇产后采用体位干预措施,而对照组产妇产后则采用常规的治疗。结果干预组患者下肢肿胀,下肢疼痛比例干预组明显...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将56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281例和对照组281例,干预组产妇产后采用体位干预措施,而对照组产妇产后则采用常规的治疗。结果干预组患者下肢肿胀,下肢疼痛比例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栓子直径干预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浅静脉曲张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干预组血栓程度轻于对照,但是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体位干预能有效预防宫产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 剖宫产 体位干预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机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菊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17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机制。方法:收治剖宫产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在麻醉前予以复方平衡盐水和胶体,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体位干预。结果:麻醉后3 min、10 min内,干预组患...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机制。方法:收治剖宫产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在麻醉前予以复方平衡盐水和胶体,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体位干预。结果:麻醉后3 min、10 min内,干预组患者使用升压药和不良反应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患者在术中产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预防机制 体位干预
下载PDF
产程下行体位管理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枕后位初产妇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来庆平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11期214-216,共3页
目的:分析产程下行体位管理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枕后位初产妇胎方位校正、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0例枕后位初产妇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分娩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于产程下行体位管理护理和穴位按摩。比较2... 目的:分析产程下行体位管理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枕后位初产妇胎方位校正、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0例枕后位初产妇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分娩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于产程下行体位管理护理和穴位按摩。比较2组胎方位校正、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胎方位校正率、经阴道分娩率较对照组升高,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较对照组降低(P <0.05)。研究组镇痛分娩的比例较对照组低,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低(P <0.05)。结论:产程下行体位管理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校正枕后位初产妇的胎方位,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经阴道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后位 初产妇 体位管理 穴位按摩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体位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岚 《系统医学》 2016年第10期121-122,126,共3页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平行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安阳市中医院脑二科收治的81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抬高床...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平行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安阳市中医院脑二科收治的81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抬高床头30-40°于进食时,观察组41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颈托改装的头架,并在进食时头偏向健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误吸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误吸率9.75%低于对照组20.00%,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31%明显低于对照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干预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误吸率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干预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误吸
下载PDF
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分娩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阮舜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5期141-142,共2页
目的分析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分娩的临床影响。方法将我院抽选产妇100例作为调查对象,分成不同疗法组,并判定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阴道分娩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产妇分娩期间行产程早期体... 目的分析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分娩的临床影响。方法将我院抽选产妇100例作为调查对象,分成不同疗法组,并判定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阴道分娩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产妇分娩期间行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缩短产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干预 分娩设施 分娩方式
下载PDF
可视化分诊流程图联合体位干预在老年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海燕 连刘英 赵缓缓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0期165-168,189,共5页
目的分析可视化分诊流程图联合体位干预在老年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154例老年急诊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7例。对照组给予体位干预,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分析可视化分诊流程图联合体位干预在老年急诊胸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154例老年急诊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7例。对照组给予体位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可视化分诊流程图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急诊停留、急救、分诊评估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收缩压(SBP)、呼吸频率(RR)及心率(HR)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视化分诊流程图联合体位干预可有效缩短老年急诊胸痛患者的急救时间,缓解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分诊流程图 体位干预 急诊 胸痛
下载PDF
探讨全程体位护理干预对正常分娩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晓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31期249-250,共2页
目的探讨全程体位护理干预对正常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6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产妇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顺产率比对照组高,且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与产后出血比对照组低,两... 目的探讨全程体位护理干预对正常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6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产妇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顺产率比对照组高,且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与产后出血比对照组低,两组产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两组产妇的总产程比较,观察组的产程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有效加强产科的全程体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产妇的顺产率,减少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体位 护理干预 正常分娩 效果
下载PDF
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体位干预的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艳林 蒋和娣 《华夏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早期体位干预对患者舒适度及穿刺伤口出血的影响。方法:160例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常规组,双号为干预组,每组80例。常规组术后伤口包扎24h,砂袋压迫6~8h,患肢制动12h,平卧24h。干预...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后早期体位干预对患者舒适度及穿刺伤口出血的影响。方法:160例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常规组,双号为干预组,每组80例。常规组术后伤口包扎24h,砂袋压迫6~8h,患肢制动12h,平卧24h。干预组术后伤口包扎24h,砂袋压迫4-6h后,适当调整体位,12h后床旁轻微活动。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舒适及穿刺伤口出血情况。结果:干预组在腰酸背痛、术肢麻木、排尿困难、失眠等方面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穿刺局部渗血、血肿、皮下瘀斑等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体位干预安全可行,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术 体位干预 并发症 舒适度
下载PDF
头型保护用调节枕联合小三角枕在早产儿头型发育中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章黎娟 朱孝红 +1 位作者 蒋红芳 杨戎威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4期2295-2297,2301,共4页
目的探讨头型保护用调节枕联合小三角枕对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头颅、耳廓变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12月入住该院NICU的早产儿(胎龄小于或等于32周)150例,分为对照组(72例)与观察组(7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每2... 目的探讨头型保护用调节枕联合小三角枕对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头颅、耳廓变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12月入住该院NICU的早产儿(胎龄小于或等于32周)150例,分为对照组(72例)与观察组(7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每2小时翻身1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头部使用头型保护用调节枕,背部支撑小三角枕固定体位,每次翻身后通过更换枕头放置的位置改变和固定体位;比较两组患儿翻身后体位固定效果,以及住院4周时头型耳廓外观情况、呼吸暂停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体位固定效果优于对照组(80.77%vs.52.78%,P<0.001);且观察组呼吸暂停的发生率(10.26%vs.26.39%,P<0.05)及住院4周时头颅、耳廓变形等总变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0.26%vs.54.17%,P<0.05)。结论头型保护用调节枕联合小三角枕有助于早产儿体位固定,减少头颅、耳廓变形的发生,推荐用于NICU早产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型发育 体位干预 婴儿 早产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新生儿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