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勃额”与“毕摩”——原始宗教仪式音乐文化的跨文化个案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周.特古斯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9年第4期24-27,共4页
在内蒙古科尔沁蒙古族和凉山州金阳彝族地区,原始宗教仪式音乐文化显现得较为突出。其中勃额的附体仪式及毕摩的仪式都有着规定性,并且仍保留着原始宗教的仪式特征。本文在两个不同文化圈(蒙古高原蒙古萨满文化与藏彝文化圈)所进行的田... 在内蒙古科尔沁蒙古族和凉山州金阳彝族地区,原始宗教仪式音乐文化显现得较为突出。其中勃额的附体仪式及毕摩的仪式都有着规定性,并且仍保留着原始宗教的仪式特征。本文在两个不同文化圈(蒙古高原蒙古萨满文化与藏彝文化圈)所进行的田野工作的基础上,从音乐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视角对两个民族的原始宗教仪式音乐文化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宗教 仪式 勃额 毕摩 文化角色
下载PDF
高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骨代谢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瑞晗 陈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18-1522,共5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高盐摄入除了导致高血压,还会影响骨代谢过程。而机体的水盐代谢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亦有研究发现该系统具有参与调节骨代谢的作用。本文综述近年来对高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高盐摄入除了导致高血压,还会影响骨代谢过程。而机体的水盐代谢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亦有研究发现该系统具有参与调节骨代谢的作用。本文综述近年来对高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影响骨代谢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旨在揭示水盐代谢与骨代谢相关性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 钠离子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骨代谢 骨丢失 骨质疏松
下载PDF
人源M2二联体靶抗原BO-E2融合蛋白的克隆表达与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晔 姚定康 +4 位作者 陈燕 蒋天舒 陈波 仲人前 邓安梅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465-2467,共3页
目的:表达二联体BO-E2重组融合蛋白,以用于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早期发现和临床诊断.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方法扩增得到抗线粒体抗体二亚型(AMA-M2)的二个靶抗原侧链:二氧酸脱氢酶复合体E2(BCOADC-E2)、2-氧... 目的:表达二联体BO-E2重组融合蛋白,以用于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早期发现和临床诊断.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方法扩增得到抗线粒体抗体二亚型(AMA-M2)的二个靶抗原侧链:二氧酸脱氢酶复合体E2(BCOADC-E2)、2-氧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E2(OGDC-E2)相应的基因片段,经测定序列验证后插入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BCOADC-E2,pET28a(+)-OGDC-E2,pET28a(+)-BO-E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诱导表达蛋白质.表达蛋白经SDS-PAGE、westem blot等鉴定.结果: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3种重组质粒.异丙基-B-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后,获得3种融合蛋白.经免疫学鉴定,重组抗原片段具有AMA-M2的免疫原性.结论:重组表达的BO-E2融合蛋白将有利于PBC的实验室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二氧酸脱氢酶复合体e2 2-氧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e2 bo-e2融合蛋白 蛋白印迹
下载PDF
猪瘟病毒E0、E2蛋白抗原表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肖昌 涂长春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2年第9期19-21,共3页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或hog cholera HC)是严重危害我国和世界各国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国际兽役局将其列为A类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根据粮农组织-国际兽疫局-世界卫生组织(FAO-OIE-WHO)<动物卫生年鉴>(1992年)公布的资料...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或hog cholera HC)是严重危害我国和世界各国养猪业的烈性传染病,国际兽役局将其列为A类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根据粮农组织-国际兽疫局-世界卫生组织(FAO-OIE-WHO)<动物卫生年鉴>(1992年)公布的资料,全世界仍有44个国家存在猪瘟.近年来,该病在美洲、亚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呈现广泛流行的趋势,一些宣布已消灭了猪瘟的国家如法国、荷兰、德国、比利时等又见猪瘟复发的报道[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boe2蛋白抗原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六世班禅灵柩回藏考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晓晶 陈庆英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0-109,119,共11页
六世班禅入京朝觐是清代乾隆朝的一次重大事件,有许多前辈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对于六世班禅在京圆寂后的灵柩返回西藏的史实,却很少有研究论著涉及。本文对六世班禅灵柩返藏的准备过程及行经路线等进行了考证,认为在灵柩回藏... 六世班禅入京朝觐是清代乾隆朝的一次重大事件,有许多前辈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对于六世班禅在京圆寂后的灵柩返回西藏的史实,却很少有研究论著涉及。本文对六世班禅灵柩返藏的准备过程及行经路线等进行了考证,认为在灵柩回藏的某些方面乾隆仍然延续了尊崇六世班禅的作法,乾隆亲自做了精心的安排,但是由于是灵柩返藏,在有些地方也兼顾了人力、物力等经济方面的考量。本文对六世班禅灵柩回藏的过程进行梳理,以期为学界更深入研究乾隆治藏政策、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等课题能提供多元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世班禅 灵柩返藏 博清额 伊鲁勒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