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1M3S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血液科输血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
作者 黄金凤 欧尽南 +1 位作者 李乐之 蒋开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29-933,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1M3S结构化模式的PDCA质量管理模式在输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的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接受输血治疗的41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接受输血治疗的39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 目的:分析基于1M3S结构化模式的PDCA质量管理模式在输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的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接受输血治疗的41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接受输血治疗的39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输血流程及质量管理模式,观察组接受基于1M3S模式的PDCA循环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标本不合格率、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液返库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基于1M3S的PDCA结构化质量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输血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M3S 输血护理 PDCA 质量控制
下载PDF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输血闭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输血质量指标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畅 高春红 +2 位作者 单涛 胡晓琳 王敬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4期479-482,共4页
目的通过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输血闭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有效避免输血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后果,促进输血专科质量指标提升。方法201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信息处、输血科多部门联合分析目前输血流程中存在的... 目的通过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输血闭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有效避免输血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后果,促进输血专科质量指标提升。方法201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信息处、输血科多部门联合分析目前输血流程中存在的各种隐患,通过研发公司借助移动信息化手段,再造输血相关流程和设置某些警示提醒,完成了输血闭环流程的设计。调查分析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输血闭环管理系统实施前2014年3—5月输血患者2202例次;并调查分析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输血闭环管理系统实施后2015年1—3月输血患者2916例次。比较分析实施前后输血质量指标及医疗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输血闭环管理系统实施后,4h内完成输血执行率、输血每小时巡视异常例次、输血前15min巡视执行率、输血器4h未更换例次均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输血闭环管理系统实施后医疗不良事件无一例发生。结论通过信息化手段改造输血护理流程能够实时监控输血质量指标,减少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闭环管理 质量指标
原文传递
PDCA循环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邹天韵 曹洁 +1 位作者 孔蓓瑾 张洪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血液科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专项小组,遵循PDCA循环管理的计划(调研现状、分析原因)、实施(输血前、中、后的安全管理,输血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检查(输血过程是否记录、输血单...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血液科建立输血质量管理专项小组,遵循PDCA循环管理的计划(调研现状、分析原因)、实施(输血前、中、后的安全管理,输血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检查(输血过程是否记录、输血单上签名是否清晰、输血病历书写是否规范等)、处理(根据检查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的步骤加强输血安全管理。结果 PDCA管理后,输血不规范率由管理前的2.62%降低至0.12%(P<0.01)。结论采用PDCA循环进行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有利于规范输血流程,杜绝输血缺陷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科 输血 PDCA循环管理 护理安全 质量控制
下载PDF
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及安全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郭路生 蒋召志 任晓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18期189-190,共2页
目的探讨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安全。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2月接诊的需输血患者1 800例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根据入选时间分为2组,2011年1月~2013年6月作为对照组(800例),而2013年7月~2015... 目的探讨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安全。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2月接诊的需输血患者1 800例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根据入选时间分为2组,2011年1月~2013年6月作为对照组(800例),而2013年7月~2015年2月作为研究组(1 000例),研究组开展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而对照组未开展质量控制,对比分析两组输血安全性情况。结果研究组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为1.00%(10/1 000),对照组则为15.50%(124/800),研究组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了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与质量,就要严格做好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尤其是输血前实施交叉配血试验,可提高输血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安全
下载PDF
临床输血闭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忠庆 邵尉 +2 位作者 程大也 田新平 何苗 《中国数字医学》 2015年第5期44-46,共3页
根据JCI标准和《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办法》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工作情况,采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的数据库架构,利用PDA和条形码等信息技术,对临床输血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构建临床输血闭环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输血业务的全程闭环管理,... 根据JCI标准和《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办法》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工作情况,采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的数据库架构,利用PDA和条形码等信息技术,对临床输血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构建临床输血闭环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输血业务的全程闭环管理,责任全程可追溯,信息充分共享,全程条码化管理,使临床输血业务更加规范和标准。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临床输血质量水平,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同时提高了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为医院科学管理提供了有利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闭环管理 信息化 医疗质量
下载PDF
质量持续改进在输血记录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旭丽 乐爱平 +3 位作者 伍姗姗 吴玮斌 黄祖凤 毛甜甜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87-1289,共3页
目的评价输血记录质量的持续改进效果。方法成立质量持续改进(CQI)团队,应用PDCA循环原理的4个步骤9个阶段对输血记录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结果 1)输血记录规范率在2010-2013年度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由4.25%(11/259)升至66.8... 目的评价输血记录质量的持续改进效果。方法成立质量持续改进(CQI)团队,应用PDCA循环原理的4个步骤9个阶段对输血记录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结果 1)输血记录规范率在2010-2013年度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由4.25%(11/259)升至66.81%(316/473);2)输血记录前3类缺陷累积百分比由2010年的81.91%(313/387)降至2013年的59.92%(154/257),降低了21.99%;3)2013年输血记录前3类缺陷构成发生变化,均为2010年缺陷排序靠后的3类,2010年前3类缺陷移位至2013年的倒数3类,且缺陷累积百分比降至14.01%(36/257)。结论 PDCA持续改进输血记录质量,能有效降低输血记录缺陷率,提高输血病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改进 输血记录 质量管理 PDCA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对输血患者护理记录书写质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秀娟 董晓燕 章东华 《护理管理杂志》 2014年第4期256-257,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护士对输血患者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护士进行相关培训、制订规范操作流程、调整班次、制作警示卡、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并落实三级检查制度。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对输...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护士对输血患者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护士进行相关培训、制订规范操作流程、调整班次、制作警示卡、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并落实三级检查制度。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对输血患者护理记录书写合格率(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护士对输血患者护理记录书写的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护理记录 品管圈
下载PDF
追踪方法学在临床输血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向健 王俊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在临床输血质量评价中引入追踪方法学原理,持续改进临床输血质量。方法引入追踪方法学原理,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实施细则(2011版)》的标准将临床输血质量评价内容分为输血制度、输血科输血质量、医生输血质量、护理输血质量和患... 目的在临床输血质量评价中引入追踪方法学原理,持续改进临床输血质量。方法引入追踪方法学原理,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实施细则(2011版)》的标准将临床输血质量评价内容分为输血制度、输血科输血质量、医生输血质量、护理输血质量和患者输血质量相关事项,并将上述5大事项细分为28小项。从2015年1月起运用追踪方法学对29个临床科室的输血质量进行检查,实施6个月后比较29个临床科室实施前后的输血质量评价等级。结果运用追踪方法学后临床输血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患者输血质量相关事项中的患者隐私;护理输血质量相关事项中的标本采集、护理核对、血袋返还;医生输血质量相关事项中的患者告知、输血前检测、输血指征、用血申请、申请审核、病程记录、效果评价、输血不良反应回报、血液保护、应急用血等14项评价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质量评价中引入追踪方法学原理,通过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使医护人员形成了系统的思维模式,从医院管理、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方面形成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达到临床输血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质量 质量评价 追踪方法学 输血管理
下载PDF
外科患者术中用血质量管理成效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乐爱平 李建林 +4 位作者 陈世彪 杨丽云 杨鹃 吴承高 李松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24-1327,共4页
目的分析外科患者术中用血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成效。方法针对医院围手术期血液管理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并利用信息化手段统计医院2010~2013年外科患者手术台次、输血手术台次、异体及自体输血手术台次、术中异体用血量和台均异体用血... 目的分析外科患者术中用血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成效。方法针对医院围手术期血液管理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并利用信息化手段统计医院2010~2013年外科患者手术台次、输血手术台次、异体及自体输血手术台次、术中异体用血量和台均异体用血量、手术等级等指标,以分析术中用血质量管理指标与用血趋势。结果 1)2010~2013年外科患者手术台次呈递增趋势,而异体输血手术台次率、手术异体红细胞用量、台均异体红细胞和血浆用量、异体血浆与红细胞用量比均呈负增长趋势。2)2013年外科患者手术台次,较2011年增长了30.41%,而异体输血手术台次与比率、台均异体红细胞和血浆用量,及血浆与红细胞用量比分别降低了5.56%、1.81%、28.57%、26.32%、51.90%;术中自体红细胞输注率、异体红细胞与血浆输注合理率均呈递增趋势,2013年达到预期质量管理目标,分别为80.0%、96.50%、91.82%。3)手术等级与术中异体输血率间有相关性(r=0.14,P〈0.001),手术等级越高,术中异体输血率增高(P〈0.001);不同年份间术中异体输血率存在差异,二级以上手术术中异体输血率呈下降趋势(P〈0.001)。结论医院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和术中用血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成效显著,有效提升了科学、有效、安全用血水平,保护了血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用血 术中用血 质量管理 持续改进 成效
下载PDF
输血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性分析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霍彩虹 李彩梅 席真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722-1724,1728,共4页
目的:探讨输血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性和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输血7230例中100例存在不同问题输血患者的血液标本,采用随机数表法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的输血流程步骤操作,观察组应用输血... 目的:探讨输血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性和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输血7230例中100例存在不同问题输血患者的血液标本,采用随机数表法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的输血流程步骤操作,观察组应用输血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安全隐患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凝血因子指标。结果:对照组出现7例交叉配血,11例写错血型,6例输血前后未及时消毒,4例采错血;观察组出现1例交叉配血,3例写错血型,1例采错血;观察组发生交叉配血、写错血型、输血前后消毒以及采错血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8例血液污染,6例溶血反应,15例严重过敏,6例急性肺损伤;观察组出现5例严重过敏,观察组发生血液污染、严重过敏和急性肺损伤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输血前2 h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术后2h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显著长于观察组(P<0.05),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输血过程中采取质量控制措施能保障输血的安全性,降低输血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凝血因子水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质量控制 安全性管理 不良反应 凝血因子
下载PDF
医院输血科规范化管理与临床输血安全的探讨 被引量:15
11
作者 龚永启 王奕锐 +1 位作者 胡华 王文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加强医院输血科规范化的管理和输血质量控制。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湖北省成分输血实施办法(试行)》,按湖北省医疗临床用血统计法计算。结果2004全血使用量为... 目的加强医院输血科规范化的管理和输血质量控制。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湖北省成分输血实施办法(试行)》,按湖北省医疗临床用血统计法计算。结果2004全血使用量为1153.5U,占全年用血量的52.4%,而2005年全年使用全血的量为44.5U,占全年用血量的0.97%,全血用量减少了1109U,增加浓缩红细胞使用量,提高了成分输血率。结论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通过规范化管理方式,引导临床逐步走上科学化、合理化的用血道路,真正做到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确保受血者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科 质量控制 规范化
下载PDF
医院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及输血资质评审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兴智 许建荣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3年第5期735-738,共4页
近年来,血液安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在输血服务机构质量管理计划中提出:输血机构应建立一个覆盖生产和服务所有过程并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强调血液管至血管整个输血链条过程的控制。自我国颁布实施《血站管理办法》、... 近年来,血液安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在输血服务机构质量管理计划中提出:输血机构应建立一个覆盖生产和服务所有过程并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强调血液管至血管整个输血链条过程的控制。自我国颁布实施《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以来,经过五、六年的督导检查,采供血机构基本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质量管理 资质评审 现状
原文传递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5
13
作者 郑拉让 王文新 +2 位作者 王俊平 马淑红 冯万周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7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水平。方法根据法规、标准要求,借鉴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基本理念、模式、方法,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结果建立了比较系统的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体系... 目的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水平。方法根据法规、标准要求,借鉴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基本理念、模式、方法,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结果建立了比较系统的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标准操作规程、记录表格、岗位职责、工作制度、质量标准等。通过实践与持续改进,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水平得以提高,临床输血更加科学、规范、合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是临床输血医学发展的方向。通过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探索了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的基本模式,促进了临床输血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医疗机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 输血 质量管理体系
下载PDF
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和输血安全控制探究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金荣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8期177-179,共3页
目的:分析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方式及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方式,分析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抽取进行输血治疗的120例患者,以是否实施输血检验质量和输血安全控制为依据展开分组,61例未实施输血检验质量和输血安全控制(控制... 目的:分析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方式及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方式,分析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抽取进行输血治疗的120例患者,以是否实施输血检验质量和输血安全控制为依据展开分组,61例未实施输血检验质量和输血安全控制(控制前),59例实施了输血检验质量和输血安全控制(控制后),统计、观察其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凝血因子的指标差异。结果:控制后,有1例写错血型,4例输血未核对,而控制前有8例写错血型,13例输血未核对,5例未实施二人查对,1例采错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后,有6例严重过敏,而控制前有9例血液污染,4例急性溶血反应,18例严重过敏及1例急性肺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后,患者凝血酶原(12.10±1.30)s,纤维蛋白原(2.67±0.78)g/L,控制前,凝血酶原(10.08±0.34)s,纤维蛋白原(1.88±1.0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及输血安全进行控制能有效控制输血质量及输血安全,减少输血及检验过程中由于检验不到位及控制力度不够导致的不良反应及凝血因子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 凝血因子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血液病患者输血恐惧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屈伟侠 舒玉琳 +2 位作者 牛婷婷 谢娜 闫立秋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6年第2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血液病患者输血恐惧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60例血液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输血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施常常规护理结合心理护理。比较2组的恐惧视觉模拟评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血液病患者输血恐惧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60例血液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输血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施常常规护理结合心理护理。比较2组的恐惧视觉模拟评分法(FAVS)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有5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恐惧,显著低于对照组(64例)(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各项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3%)(P<0.05)。结论在血液病患者的输血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减轻其恐惧心理,并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输血 恐惧 心理护理 护理质量
原文传递
1440份临床输血病历质量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圆圆 孙锦荣 +1 位作者 谢丽娜.伊力 何萍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21期3176-3178,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输血病历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输血病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2014年住院患者输血病历1 440份进行年末质量调查分析,内容包括输血申请、知情同意签署、输血前检查、输血病程记录、输血检测记录、输血后疗效评... 目的分析临床输血病历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输血病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2014年住院患者输血病历1 440份进行年末质量调查分析,内容包括输血申请、知情同意签署、输血前检查、输血病程记录、输血检测记录、输血后疗效评估、输血不良反应反馈等7条环节。结果 12014年输血病历中输血申请、知情同意签署、输血前检查、输血病程记录、输血监测记录、输血后疗效评估、输血不良反应反馈的不合格率相较于2013年均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014年输血病历总不合格率为12.22%,明显低于2013年的2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非手术科的输血病历不合格率占比11.93%(65/545),明显低于手术科的20.56%(184/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014年输血病历中出现过敏反应、发热反应、心力衰竭、细菌污染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2013年均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014年输血病历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9%,明显低于2013年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输血病历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做好反馈与整顿工作,实施有效的输血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对安全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认识,对提高输血病历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病历 质量分析 问题
下载PDF
输血不良反应原因调查及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亚梅 黄九兵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4期216-218,247,共4页
目的探讨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分析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提出防范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9年3月反馈至我中心血站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15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在临床输血时存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分析,记录输血患者科... 目的探讨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分析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提出防范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9年3月反馈至我中心血站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15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在临床输血时存在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分析,记录输血患者科室分布情况及不同血制品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并分析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情况的主要原因。结果输血患者科室分布情况比较,血液科有33例(22.0%),外科有40例(26.7%),肝病科有29例(19.3%),内科26例(17.3%),ICU 15例(10.0%),妇产科7例(4.7%)。其中血液科、外科所占比例较大。以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率最高,共54例(36.0%),所有患者中未见溶血性输血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单因素分析显示:既往过敏史、输血次数、发血至输血间隔时间、原发性血液病为输血常见不良危险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控制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是临床输血安全的有效保障,全面的评估临床输血时出现的不良反应等风险因素,输血前制定并严格完成针对性的输血检验方案,排除输血时潜在的风险因素,必须做好交叉配血试验等,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检验 输血风险 血型实验室 质量控制 不良反应 防范措施
下载PDF
北京市属医院输血质量控制现状调查研究与改进对策 被引量:13
18
作者 任伟 姚洁 +4 位作者 王欣 张可盈 谭春荣 车辑 冀杨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792-795,共4页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19家市属医院输血质量控制现状调查,发现输血环节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从而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完善输血质量控制体系。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现场调研、问卷调查及电话随访的方式对19家医院的输血科、临床用血...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19家市属医院输血质量控制现状调查,发现输血环节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从而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完善输血质量控制体系。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现场调研、问卷调查及电话随访的方式对19家医院的输血科、临床用血相关科室、行政主管部门及信息管理部门进行调研,调研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汇总及分析。结果 19家医院的调研结果显示,人员构成分布中学历构成(博士、硕士、本科、大专、中专)在三级专科医院占比分别为1.7%、6.9%、12.2%、19.2%、1.7%,而在三级综合医院占比分别为1.7%、11.6%、30.8%、13.4%、0.6%,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较专科医院多(P<0.05);在职业类别构成中,三级综合医院医师占比5.8%、三级专科医院占比2.3%,而医师在19家医院总比例为8.1%,技师占比87.3%,差异显著(P<0.05);在实验室检测项目开展情况比较中,不规则抗体鉴定试验和Rh五型抗原检测试验在三级专科医院中占比分别为21.1%和5.3%,在三级综合医院占比分别为47.4%和31.5%(P<0.05);在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中,只有患者信息提取功能、输血不良反应上报功能和用血数据统计功能实现占比超过50%(分别为73.7%、73.7%、52.6%),其它功能模块未应用或应用不全。结论在输血科人员配置、实验室能力与输血信息管理系统(TMS)的建设等几个方面北京市19家市属医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不足。输血质量控制必须将行之有效的措施纳入输血管理体系来指导临床输血实际工作,才能提高临床输血质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质量控制 管理体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对肝癌术后凝血功能异常患者输血指导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孟祥瑾 米红玉 +1 位作者 戚超 范娅涵 《西部医学》 2020年第11期1702-170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肝癌术后伴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临床输血中的指导作用及对凝血指标和血凝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7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肝癌术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肝癌术后伴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临床输血中的指导作用及对凝血指标和血凝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7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肝癌术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依据常规凝血指标指导临床输血,观察组依据TEG检测结果指导临床输血。比较观察组输血前后TEG检测结果[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α角、凝血综合指数(CI)];比较两组输血前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冷沉淀凝血因子(CRYO)、输注蛋白(PC)、浓缩红细胞(CRC)、出血或渗血时间、出血或渗血量。结果观察组输血后R、K值均低于输血前,α角、MA、CI值均高于输血前(均P<0.05)。两组输血前PT、APTT、TT、FI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输血前相比,两组PT、APTT、TT值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输血前相比,两组FIB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CRC、FFB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CRYO、PC使用量均高于对照组,出血或渗血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出血或渗血量较对照组减少(均P<0.05)。结论肝癌术后伴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应用TEG指导临床输血可有效改善凝血指标、血凝质量,有助于指导成分输血,合理利用血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肝癌 凝血功能异常 输血 凝血指标 血凝质量
下载PDF
PDCA循环在输血病案质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晓晴 沈鑫 +2 位作者 李作彬 苏晓东 段降龙 《中国病案》 2019年第5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PDCA循环前后输血病案质量情况,探讨PDCA循环对提高输血病案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及相关输血管理规范要求,针对输血知情同意书、输血指征、输血前检查、输血不良反应监测记录... 目的分析应用PDCA循环前后输血病案质量情况,探讨PDCA循环对提高输血病案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及相关输血管理规范要求,针对输血知情同意书、输血指征、输血前检查、输血不良反应监测记录、输血疗效评价、病案首页输血内容填写等存在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干预前后某院2017年第2、第3和第4季度共计4356份临床输血病案存在问题、影响因素、整改措施及实施前后效果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未使用PDCA循环管理前,第二季度输血病案缺陷率为12.49%;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第3季度、第4季度输血病案缺陷率分别降低至6.53%、3.0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PDCA管理工具应用于临床输血病案质控中,能使临床输血的管理更加规范化,可显著提高输血病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输血 病案管理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