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运动血压反应异常的两类表现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胡小莹 孙兴国 +14 位作者 乔树宾 高晓津 罗晓亮 刘方 张也 郝璐 宋雅 陈颖哲 王继楠 台文琦 石超 徐凡 翟文轩 杨洁 张天静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运动血压反应不足及运动后恢复期血压降低是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常见的异常表现,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HCM患者这两类异常血压反应表现的相关因素及其与心肺运动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阜外医院功... 目的:运动血压反应不足及运动后恢复期血压降低是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常见的异常表现,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HCM患者这两类异常血压反应表现的相关因素及其与心肺运动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阜外医院功能检测中心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HCM患者219例。111例行CPET的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正常对照组与HCM组的CPET运动血压反应。将HCM患者分为运动血压反应正常组及运动血压反应不足组,以及运动后血压正常组及运动后恢复期血压降低组,分别比较上述两类运动血压反应异常者的临床情况及CPET功能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CM患者运动血压反应不足(8.7%比1.8%,P=0.016)及运动后恢复期血压降低(6.8%比0.0%,P=0.003)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在HCM患者中,与运动血压反应正常者相比,运动血压反应不足的HCM患者更多合并冠心病(P=0.029)、肺动脉高压(P=0.002)及房颤/房扑(P=0.036);与运动后血压正常者相比,运动后恢复期血压下降的HCM患者静息流出道压差(P=0.017)更高,合并流出道梗阻比例(P=0.015)、合并收缩期二尖瓣前移现象(P=0.022)及左室射血分数(P=0.043)更高。经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运动血压反应不足的独立相关因素为冠心病(β=1.519,P=0.013)、肺动脉高压(β=2.292,P=0.000)。而运动后恢复期血压下降仅与左室流出道压差有独立的相关性(β=0.018,P=0.005)。运动血压反应不足的HCM患者峰值摄氧量(P=0.003)、峰值心率(P=0.014)及心率储备(P=0.003)更低,NT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P=0.019)及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P=0.000)更高。运动后恢复期血压下降与各种心肺功能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HCM运动血压反应不足及运动后恢复期血压降低的发生率均较正常人群显著升高。HCM患者运动血压反应不足与合并冠心病和肺动脉高压有显著的独立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血压反应 肥厚型心肌病 心肺运动功能 运动后低血压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与左室重构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海云 陈明 尹帆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433-436,共4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测量并分析 6 3例 1级高血压患者、2 0 0例 2级高血压患者及 89例正常对照者的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血压指标 ,并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重量指数 ,以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 2 0 0mmH...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 测量并分析 6 3例 1级高血压患者、2 0 0例 2级高血压患者及 89例正常对照者的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血压指标 ,并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重量指数 ,以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 2 0 0mmHg和 或舒张压≥ 95mmHg分为运动血压正常组和运动高血压组。结果  1、2级高血压患者运动高血压组左心室重量指数与运动血压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1级高血压组为 :93.5 0± 17.37比 76 .2 6± 12 .92 ,P <0 0 0 1;2级高血压组为 :10 6 .30± 30 6 1比 85 .4 2± 19.33,P <0 0 0 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的独立影响因素为 :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 (偏回归系数B为 1.12 7,方差分析F =173.386 ,P =0 0 0 0 )。其中 ,1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基础收缩压和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 (偏回归系数B =2 .5 81;2 0 4 3,方差分析F =18.2 4 0 ,P =0 0 0 0 ) ;2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最大运动量时收缩压 (偏回归系数B =1.799,方差分析F =15 0 341,P =0 0 0 0 )。结论 高血压患者运动收缩压与左室重构有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运动血压 左室重构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下载PDF
中国人群运动性高血压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宋艾 秦明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2868-2870,2874,共4页
目的探索我国人群的运动性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及特征。方法对313例非高血压者及104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踏车运动负荷试验,运动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采用峰值收缩压(SBP)≥200 mm Hg和(或)峰值舒张压(DBP)≥95 mm Hg。对运动试验前后和试验中... 目的探索我国人群的运动性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及特征。方法对313例非高血压者及104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踏车运动负荷试验,运动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采用峰值收缩压(SBP)≥200 mm Hg和(或)峰值舒张压(DBP)≥95 mm Hg。对运动试验前后和试验中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人群中运动性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升高,与非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峰值SBP及SBP升高幅度较非高血压组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过程中所达到的最大负荷量以及能够达到目标负荷的比率不存在组间差异(P>0.05);目标心率和峰值心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恢复正常范围血压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SBP与体质量、BMI、静息SBP、静息DBP、峰值DBP、SBP变化幅度、目标负荷量、最大负荷量相关(P<0.05)。峰值DBP与体质量、BMI、静息SBP、静息DBP、峰值SBP、DBP变化幅度、最大负荷量相关(P<0.05)。峰值SBP与峰值DBP之间存在密切关系(r=0.371,R2=0.137,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运动性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以SBP升高为主,但仍可以完成与非高血压者相似负荷量的有氧运动;运动后的恢复时间较长。运动试验过程中,运动性高血压与体质量、静息血压水平、运动达到的负荷量相关。峰值SBP与峰值DBP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高血压 运动耐量 运动试验中的血压反应 特征研究
下载PDF
局部运动与动脉血压及动脉血管顺应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鲁静 陈静 +1 位作者 李菊香 苏海 《江西医药》 CAS 2011年第8期691-693,共3页
目的研究血压正常人群,局部运动与动脉血压及动脉血管顺应性的关系。方法入选高校在校健康学生50名(男生20名,女生30名),均无吸烟史,父和(或)母均无高血压。受试前保持安静、休息5-10min。分别于运动前、运动后3min即刻及运动后休息10mi... 目的研究血压正常人群,局部运动与动脉血压及动脉血管顺应性的关系。方法入选高校在校健康学生50名(男生20名,女生30名),均无吸烟史,父和(或)母均无高血压。受试前保持安静、休息5-10min。分别于运动前、运动后3min即刻及运动后休息10min后心率、双下肢血压及左、右侧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比较3次所测观察指栆血压、脉搏波速及心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运动后即刻测得各项指标与辐动前相比,辐动侧收缩压、舒张压及PWV均无明显变化(P>0.5、0.05<P<0.1和0.4<P<0.5)、对侧肢体运动后与运动前相比收缩压有统计学意义(0.02<P<0.05);舒张压及PWV均无明显变化(0.05<P<0.1和P>0.5)。休息10min后双侧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P<0.05),PWV明显下降(P<0.001)且下降程度比运动3min时明显;运动前与运动后即刻及运动后休息10min时的心率相比无明显改变(0.1<P<0.2和0.05<P<0.1)。结论局部运动可影响动脉血压及血管顺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血压 内皮功能 动脉顺应性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运动血压与踝臂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如杰 杨鹏麟 郑如莲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与踝臂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入选2008-05-2009-03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5例,予以行活动平板与baPWV的检查,根据运动血压结果分为运动高血压组(运动收缩压峰值≥200mmHg,n=36...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与踝臂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关系。方法入选2008-05-2009-03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5例,予以行活动平板与baPWV的检查,根据运动血压结果分为运动高血压组(运动收缩压峰值≥200mmHg,n=36)和运动血压正常组(运动收缩压峰值<200mmHg,n=89),应用自动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仪测量baPWV作为反映大动脉硬度的指标。结果运动高血压组患者baPWV显著大于运动血压正常组[(14.9±1.3)比(13.0±0.9)m/s,P<0.01]。亚极量运动收缩压与baPWV密切相关(r=0.64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aPWV(OR1.022,95%CI1.012~1.032)、静息收缩压[1.127(1.013~1.254)]、体质量指数[1.368(1.049~1.783)],均为影响运动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运动血压与baPWV密切相关,大动脉硬化可能是导致运动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高血压 踝臂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动脉硬化
原文传递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与体质量指数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如杰 林孟相 +1 位作者 张芳 杨鹏麟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9期101-104,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探讨肥胖与运动高血压的关系,为运动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入选2008年5月~2009年8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5例,所有患者签知情同意...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探讨肥胖与运动高血压的关系,为运动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入选2008年5月~2009年8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5例,所有患者签知情同意书后予按Bruce方案进行活动平板运动,根据亚级量运动收缩压结果分为运动高血压组(运动收缩压峰值≥200mmHg,n=39)和运动血压正常组(运动收缩压峰值<200mmHg,n=96)。根据身高、体重计算BMI。结果亚极量运动收缩压与体质量指数正相关(r=0.331,P<0.001),Logistic回归显示BMI(OR:2.669;95%CI:1.108~6.427),吸烟(OR:2.563;95%CI:1.033~6.357),高血脂(OR:2.808;95%CI:1.186~6.648)均是影响运动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质量指数与运动血压密切相关,提示肥胖可能是导致运动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高血压 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静息脉压和运动诱导的血压异常之间的关系
7
作者 古平 代静澜 +2 位作者 潘波 杨坤 梁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36期7109-7112,共4页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静息脉压和运动诱导的血压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Bruce方案,对70例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症状限制运动试验,监测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即分别在患者仰卧休息和运动结束后...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静息脉压和运动诱导的血压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Bruce方案,对70例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症状限制运动试验,监测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即分别在患者仰卧休息和运动结束后测量血压。结果: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运动后血压反应异常者与正常者相比,前者的静息脉压显著高于后者。表现出运动性非正常血压反应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静息脉压明显高于无运动性非正常血压反应患者(P=0.007)。根据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年龄、性别、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流出道梗阻等混杂因素后,静息脉压可以有效预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运动性非正常血压反应(P=0.016)。结论:与传统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相比,静息脉压可作为一个有效的辅助检测指标预防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脏猝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脉压 运动性非正常血压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