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28
1
作者 赵丽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9期3031-3032,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方法应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0份正常人不溶血和溶血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乳酸... 目的分析研究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方法应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0份正常人不溶血和溶血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葡萄糖(GLU)、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及血钾(K+)等14项生化指标。结果溶血血清中的ALT、AST、TBIL、TP、LDH、K+的测定值明显高于正常血清测定值(P<0.05);UA、GLU测定值低于正常血清测定值(P<0.05);DBIL、ALB、BUN、Cr、CHO、TG测定值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溶血对较多的生化检验项目有明显的干扰影响,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标本的溶血,使检验结果更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 生化检验 血液标本 影响 预防对策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情况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蕾 王莉 刘玉振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了解郑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情况,以便制定相应对策,减少血液报废。方法采用唐山启奥软件系统对郑州市2013—2017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验报废率和非检验报废率做统计分析。结果郑州市2013—2017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验报废率2.496%(24... 目的了解郑州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情况,以便制定相应对策,减少血液报废。方法采用唐山启奥软件系统对郑州市2013—2017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验报废率和非检验报废率做统计分析。结果郑州市2013—2017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验报废率2.496%(24 402/977 761),各项报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ALT 1.406%(13 751/977 761)、HBsAg 0.362%(3 541/977 761)、抗-HCV 0.321%(3 136/977 761)、抗-TP 0.269%(2 633/977 761)、抗-HIV 0.137%(1 341/977 761);除2013和2014年报废率无显著差异外(P>0.05),各年度之间报废率比较有显差异(P<0.05),其中2014年报废率最高2.993%(5 726/191 315),2017年报废率最低2.001%(4 285/214 115),平均报废率(2.521±0.428)%。核酸检测报废率为0.488‰(371/760 687),各项报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BV DNA 0.480‰(365/760 687),HIV RNA 0.005‰(4/760 687),HCV RNA 0.003‰(2/760 687);HBV DNA报废率明显高于HCV RNA及HIV RNA(P<0.01),HCV RNA和HIV RNA报废率无明显差异(P>0.05)。非检验总报废率为3.206%(134 335/4 189 536),按报废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脂血2.797%(117 182/4 189 536)、血袋破损0.235%(9 848/4 189 536)、血凝块0.086%(3 604/4 189 536)、过期0.062%(2 597/4 189 536)、血液不足量0.023%(945/4 189 536)、溶血0.003%(116/4 189 536)、色泽异常0.001%(43/4 189 536);按血液制剂品种报废率:浓缩血小板42.63%(3 832/8 988)、冰冻血浆12.403%(117 648/948 521)、病毒灭活冰冻血浆1.361%(8 243/605 521)、冷沉淀0.431%(1 209/280 368)、全血0.393%(17/4 331)。结论加强对献血者献血前的咨询,规范采供血以及临床用血等各环节的操作,有助于减少血液报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报废 血液检验 核酸检测 血液制备 献血者咨询 采供血 临床用血
下载PDF
HACCP在采供血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陈同华 杨忠思 +1 位作者 纪玉强 李蓓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7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在采供血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HACCP的原理和方法,对采供血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立关键控制点,建立纠偏措施。结果血源招募、试剂耗材与血袋验收、血制品的冷链控制、实验仪器的校准是影响血制品质... 目的探讨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在采供血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HACCP的原理和方法,对采供血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立关键控制点,建立纠偏措施。结果血源招募、试剂耗材与血袋验收、血制品的冷链控制、实验仪器的校准是影响血制品质量的主要原因,被确立为关键控制点,并对其运行情况进行验证。结论在采供血过程中实施HACCP系统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证血制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过程 血制品 关键控制点
下载PDF
肝移植围手术期输血的综合评估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波 刘银 +3 位作者 刘业 林艳 周晔 唐晓峰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11-713,共3页
目的评估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血液制剂输注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119名肝移植患者的病历资料,按年龄、性别、临床诊断(病种)分组,分析患者围手术前、术中和术后24 h的凝血指标,围手术期出血量,以及悬浮红细胞、冰冻血浆、冷沉淀... 目的评估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血液制剂输注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119名肝移植患者的病历资料,按年龄、性别、临床诊断(病种)分组,分析患者围手术前、术中和术后24 h的凝血指标,围手术期出血量,以及悬浮红细胞、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单采血小板的输注情况。结果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及各血液制剂的输注量各项指标:按患者年龄、性别分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按临床诊断的不同分组,各诊断组(原发性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及重型肝炎组等)患者单采血小板输注量相近(P>0.05);而悬浮红细胞(U)分别为8.4±11.9、16.2±15.7、18.1±13.5,冰冻血浆(U)分别为8.2±7.1、18.1±15.6、18.2±17.9,冷沉淀(U)分别为9.5±8.2、17.1±16.318.5±16.4等(P<0.05);各诊断组围手术前、术后即时PT(s)分别为15.6±3.8、24.6±4.1,APTT(s)分别为44.3±5.8、84.9±9.2,TT(s)分别为20.4±4.5、40.1±6.2,及Fib(s)分别为2.6±0.8、1.3±0.9,(P<0.05);而各诊断组间患者围手术后24 h PT、APTT、TT及Fib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诊断不同的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血液制剂的输注方案选择的科学、安全、合理对肝移植成功率及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各时间段凝血指标检测结果的评估对肝移植围手术期成分输血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肝移植 围手术期 出血量 血液制剂 凝血指标
下载PDF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褚志华 周发为 +2 位作者 陆光辉 李春美 王姣平 《基层医学论坛》 2014年第25期3405-3407,共3页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检测50例正常人血液标本溶血前后血清中的肝功能6项(ALT、AST、TP、ALB、TBiL、DBiL),肾功能3项(BUN、Cr、UA)、心肌酶谱(LDH、CK、CK-MB、α-HBDH)以及血脂4项(TG、T...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检测50例正常人血液标本溶血前后血清中的肝功能6项(ALT、AST、TP、ALB、TBiL、DBiL),肾功能3项(BUN、Cr、UA)、心肌酶谱(LDH、CK、CK-MB、α-HBDH)以及血脂4项(TG、TC、HDL-C、LDL-C)的值。结果发现溶血标本对肝功能6项、心肌酶谱以及TC影响较大,差异显著(P<0.05);而对肾功能的指标几乎没有影响,对TG、HDL-C、LDL-C的影响也较小(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一些常用生化检测项目有明显的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标本 溶血 生化检验 影响
下载PDF
RhD阴性孕妇临床备血用血情况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党盼玉 苏珊 +2 位作者 刘志新 胡兴斌 尹文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分析产科RhD阴性孕妇住院期间备血及用血情况,评价产科RhD阴性血液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产科住院期间的2493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供血机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对申请以及输注红细胞的病例进行收集。结果24938例... 目的分析产科RhD阴性孕妇住院期间备血及用血情况,评价产科RhD阴性血液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产科住院期间的2493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供血机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对申请以及输注红细胞的病例进行收集。结果24938例产科住院备血者中RhD阴性备血者2098例,RhD阴性孕妇备血者占产科备血者的8.41%(2098/24938)。产科用血率4.70%(1171/24938),RhD阴性孕妇用血率3.29%(69/2098),平均输注红细胞3.06U(211U/69,只进不舍)。阴性去甘油红细胞解冻率1.86%(39/2098),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报废率逐年下降。结论库存阴性悬浮红细胞每天各型保持2U或者O型4U即可满足产科临床的常规需求。产科RhD阴性血液管理安全、有效,保障了稀有血液的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阴性 孕妇 备血 用血
下载PDF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备血与用血特点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杨菲菲 苑可欣 任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4期1675-1678,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备血及围术期用血情况,提出可行性的术前备血方案,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神经外科2938例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施手术类型将神经外科手术...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备血及围术期用血情况,提出可行性的术前备血方案,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神经外科2938例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施手术类型将神经外科手术分为肿瘤组、脊椎病变组、血管病变组、颅脑损伤组和脑积水组5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术前备血及围术期用血情况。结果不同组别中,血管病变组、颅脑损伤组和肿瘤组患者的出血量较多,脑积水组的患者出血量最少;手术患者总输血率为32.2%,其中仅自体血回输率为22.9%,仅异体血回输率为3.9%,自体联合异体输血率为5.3%;不同组别患者输血率不同,血管病变组输血率最高,为65.1%,脊椎病变组的输血率最低,为6.6%;不同组别患者台均备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台均输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中脊椎病变组的C/T值最高,为31.5,脑积水组C/T值最低,为1.6;脊椎病变组和肿瘤组的输血指数较低(≤0.3)。结论神经外科不同手术类型患者用血情况不同,部分手术术前用血评估过高,建议临床医生应根据手术类型及患者自身整体情况进行评估、备血及用血,适当降低不必要的备血量、提高血液预订和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备血 输血
下载PDF
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用血情况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辉 王金平 +2 位作者 张卫梅 常莹 车辑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用血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心外科手术合理备血、用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7年,在本院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成分血的使用情况以及对影响输血的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用血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心外科手术合理备血、用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7年,在本院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成分血的使用情况以及对影响输血的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血型、BMI、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方式、住院天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输血情况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血型、BMI、体外循环时间与平均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输血量与性别、年龄有显著相关性(P<0.05),女性患者输注量多于男性患者,60岁以上老人平均输血量大。结论:性别、年龄与平均输血量有显著相关性,我们应掌握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输血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手术合理备血、围手术期合理用血提供理论依据,做到合理有效用血,在节约血液资源的同时,可以缩短住院周期,节省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输血 备血 合理用血
下载PDF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两种手法效果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桂英 刘桂华 +1 位作者 张凤 苟志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12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简单、方便、一针成功率的采血方法。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采血方法采取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血标本,观察其采血的一针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结果:两组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这种改进的采血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采血穿... 目的:探讨简单、方便、一针成功率的采血方法。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采血方法采取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血标本,观察其采血的一针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结果:两组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这种改进的采血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采血穿刺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提高采血标本质量,缩短新生儿哭闹时间,局部血供恢复较快,减少新生儿损伤,提高工作质量,增加服务满意度,减少医患冲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 血标本 采血手法
下载PDF
意外抗体阳性孕妇备血策略回顾分析
10
作者 唐会珍 屈明利 褚晓月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9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意外抗体阳性孕妇的备血情况,探究备血策略,以提高产科用血的安全性和时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检测意外抗体的5682名孕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胎次孕妇的抗体阳性率、盲配血与特配血相... 目的分析意外抗体阳性孕妇的备血情况,探究备血策略,以提高产科用血的安全性和时效性。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检测意外抗体的5682名孕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胎次孕妇的抗体阳性率、盲配血与特配血相合率、意外抗体分布以及临床用血量。结果5682名孕妇的标本中检出意外抗体阳性123例;意外抗体阳性孕妇中,一、二、三胎孕妇的阳性率分别为1.55%、3.03%、8.06%,不同胎次抗体筛查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盲配血和特配血相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意外抗体中共检出8种抗体,共39例,其中抗-E占比最高(53.85%)。123例意外抗体阳性孕妇在住院期间用血者9例,其中盲配血5例,特配血6例,共备血34 U,用血25 U。结论对于意外抗体阳性的孕妇,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采用盲配和特配相结合的策略,提前准备血液,保证产妇的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抗体 抗体鉴定 备血 孕妇
下载PDF
2009-2011年全国357家采供血机构开展血液制备新技术情况和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晓华 孟庆丽 +3 位作者 安万新 范亚欣 高勇 毕铭杰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采供血机构血液分离、制备技术的使用和开展情况。方法:以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全国357个采供血机构开展白细胞过滤、血浆病毒灭活、机采血小板、血液的冰冻保存等先进技术和方法的情况进行调查,对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了解我国采供血机构血液分离、制备技术的使用和开展情况。方法:以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全国357个采供血机构开展白细胞过滤、血浆病毒灭活、机采血小板、血液的冰冻保存等先进技术和方法的情况进行调查,对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血液的成分分离率逐年增高,至2011年已达到98.87%;东北和西北地区的白细胞过滤技术开展率显著高于全国水平,华中和华南地区显著低于全国水平;RhD(-)血液的采集人次和量逐年递增,RhD(-)血的冷冻保存在东北和华东地区的开展情况显著好于全国P值,华中和华南地区开展率较低;机采血小板在华东地区已全面开展,在华北和东北的开展率较高,西北地区开展率较低,手工血小板在华中地区仍大范围开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在东北地区开展较广,在华中地区开展较少,与全国相比均具有显著性P值。结论:我国采供血机构在血液制备技术上的发展极不均衡,为进一步加强血液输注效率增加安全性,应进一步加大血液制备技术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制备 现状 思考
原文传递
输血闭环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文娟 何欣 +1 位作者 刘思琪 陈麟凤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1年第3期76-77,80,共3页
目的探讨输血闭环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红细胞和血浆用量较大的ICU病区、肾内科、消化内科、介入治疗科血液输注相关数据,以2018年5月-7月为系统应用前,以2019年4月-7月为应用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取血时间及输注等待时间... 目的探讨输血闭环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红细胞和血浆用量较大的ICU病区、肾内科、消化内科、介入治疗科血液输注相关数据,以2018年5月-7月为系统应用前,以2019年4月-7月为应用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取血时间及输注等待时间缩短,悬浮红细胞、血浆输注时限符合要求率提高。结论将闭环管理应用于临床血液制剂输注全过程,实现了对临床血液制剂输注全过程的实时监控,避免了人为因素对血液制剂输注安全性造成的不良后果,提升了输血管理质量,保障了临床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制剂 闭环管理信息系统 输血安全 血液质量
下载PDF
2015~2020年东莞地区小剂量成分血临床使用现状和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春莲 陈少彬 +2 位作者 何子毅 陈庆恺 李姗丹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31-434,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东莞地区小剂量成分血的临床使用情况,掌握临床儿科用血的变化趋势,为血站更好地实施小剂量成分血的制备和库存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5~2020年东莞市中心血站小剂量红细胞类、血小板类和血浆类的临床用血信息,分析不同... 目的回顾分析东莞地区小剂量成分血的临床使用情况,掌握临床儿科用血的变化趋势,为血站更好地实施小剂量成分血的制备和库存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5~2020年东莞市中心血站小剂量红细胞类、血小板类和血浆类的临床用血信息,分析不同年份、不同等级或性质医院(公立三甲综合、公立三甲专科、民营三甲、民营三甲管理、区域中心、公立镇级、小型民营)及不同规格制剂(0.25 U、0.5 U)小剂量成分血的分布和变化趋势。结果6年间小剂量红细胞类、血小板类和血浆类的累积增长率分别为10.78%、1098.55%和-29.41%,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07%、64.34%和-6.73%;不同等级医院的小剂量成分血在红细胞类、血小板类和血浆类的构成比分布不同(P<0.05),其中红细胞类和血浆类在公立三甲专科医院使用数量最多,分别占比45.08%(7272/16133)和53.18%(7199/13373),血小板类在民营三甲管理医院使用数量最多,占总量77.38%(3393/4385),品种以单采血小板53.84%(1144/2125)和辐照单采血小板99.51%(2249/2260)为主;使用0.25 U和0.5 U的红细胞类在不同医院使用的构成比分布不同(P<0.05),其中0.25 U在公立三甲综合医院使用较多,占62.60%(3502/5594),0.5 U在公立三甲专科选择较多,占62.09%(6544/10539)。结论2015~2020年本地区小剂量成分血的临床使用量,血小板类增长显著,红细胞类增长平稳且有波动,血浆类呈逐年下降趋势,其在不同等级医院的使用数量和种类分布不均衡现状与医院儿科的发展定位及新业务开展能力相关,定期监测小剂量成分血用血趋势对保障儿科临床血液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成分血 儿科输血 趋势分析 血液制备 临床用血
下载PDF
未破裂颅内单发动脉瘤夹闭术在术前如何合理备血——1项倾向性评分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清源 王诺川 +5 位作者 吴俊 姜朋军 曹勇 张谦 张亚南 王硕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57-461,共5页
目的探讨未破裂颅内单发动脉瘤在动脉瘤夹闭术术前如何合理备血。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中,运用倾向性匹配评分的方式筛选出接受输血与未接受输血者各64... 目的探讨未破裂颅内单发动脉瘤在动脉瘤夹闭术术前如何合理备血。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中,运用倾向性匹配评分的方式筛选出接受输血与未接受输血者各64人,收集其围手术期及手术信息,统计并对比2组患者的差异,筛选术前未破裂单发动脉瘤在夹闭术术中输血的危险因素。结果输血组与未输血组比较,患者体重(kg)为59.1±8.4 vs 65.2±11.9,动脉瘤体/颈比为1.7±0.9 vs 1.3±0.4,动脉瘤术中破裂率为57.8%(37/64)vs 4.7%(3/64),动脉瘤夹闭时间(min)63.4±10.6 vs 38.6±12.2,术中出血量(mL)811.7±426.8 vs 243.1±117.1(P<0.01),术中出血量/体重13.8±6.9 vs 3.8±1.9(P<0.01)。据此构建了术前模型和术中模型。体重(OR=4.59)和动脉瘤体/颈比(OR=4.48)是术前判断未破裂动脉瘤患者术中输血风险的预测指标。体重<55 kg的患者,中位异体红细胞输注量为260 mL;而对于动脉瘤体/颈比>1.4的患者,中位异体红细胞输注量为130 mL。结论患者的体重和动脉瘤的体/颈比为预测未破裂单发动脉瘤在夹闭术中需行输血治疗的重要指标;对于体重较轻以及动脉瘤体/颈比较大的患者,在术前应积极备血,做好输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备血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夹闭术 术中出血 输血
下载PDF
不同制备方式对小剂量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标示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少彬 何子毅 +4 位作者 张春莲 陈庆恺 张旭芬 李姗丹 黄衬南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62-565,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制备方法对0.5 U小剂量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影响,为精确标示小剂量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母袋为1.5 U和2 U的去白悬浮红细胞,测定各袋重量和血液比重,计算血液容量,推断不同母袋分装0.5 ... 目的 探讨不同制备方法对0.5 U小剂量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影响,为精确标示小剂量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母袋为1.5 U和2 U的去白悬浮红细胞,测定各袋重量和血液比重,计算血液容量,推断不同母袋分装0.5 U血液的重量与容量的关系及线性回归方程,用该回归方程计算和分析实际工作中3种不同制备方法(A手工多袋平均分装、B仪器多袋平均分装、C手工单袋分装)制备0.5 U去白悬浮红细胞的容量差异。结果 抽取38袋1.5 U和39袋2 U去白悬浮红细胞测定的比重分别为(1.090±0.011)g/mL和(1.097±0.013)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同母袋(1.5 U和2 U)平均分装成0.5 U后,0.5 U的容量(Y)与整袋毛重(X)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_(1.5U分装)=0.902 7X-12.52(P<0.05)和Y_(2U分装)=0.905 6X-13.15(P<0.05);在实际血液制备中,母袋1.5 U采用方法A和B分装的血液容量均值(62.12±5.38)mL和(62.50±6.77)mL分别小于来自母袋2 U用方法A、B平均分装的容量(67.72±3.81)mL和(68.39±6.44)mL(P均<0.05),母袋不同时小剂量血液的差值范围:5.593~5.887 mL,且方法B的容量偏差(10.84%和9.42%)大于方法A(8.67%和5.63%);采用方法C从母袋1.5 U和2 U单袋分装的容量均值分别为(65.49±1.72)mL和(64.99±1.91)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容量偏差分别为2.63%和2.94%;汇总全部0.5 U(n=483)的容量均值为(65.35±5.34)mL。结论 仪器平均分装法制备0.5 U的容量偏差最大,手工平均分装法次之,单袋分装法的容量差异最小;小剂量去白悬浮红细胞的容量标示量应根据不同母袋的规格及血液比重制定不同的制备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去白悬浮红细胞 容量 血液制备 分装方法
下载PDF
合理备血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洪毅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6年第6期541-544,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心脏外科503例手术患者的备血和用血状况,旨在为医院输血科提供合理备血的依据。方法统计2014年1-12月间本院心脏外科各病种及患者年龄、备血人数、备血量、备血成分、用血人数、用血量、用血成分等。结果红细胞悬液和... 目的:通过分析心脏外科503例手术患者的备血和用血状况,旨在为医院输血科提供合理备血的依据。方法统计2014年1-12月间本院心脏外科各病种及患者年龄、备血人数、备血量、备血成分、用血人数、用血量、用血成分等。结果红细胞悬液和血浆的用血人数占备血人数的百分比仅为60.64%和59.05%,这两种成分的用血量占备血量的百分比分别为86.13%和79.35%,红细胞悬液有30.49%、血浆有29.29%的个体用血量超出备血量,超出的量1-5倍不等。结论依据各血液成分用血可能性和实际用血间的相关性和差异,制定合理的库存量和备血方案,既要保证手术和紧急救治用血,又要保证安全用血和节约血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血 输血 血液安全 合理库存
下载PDF
血液成分制备及危险因素的防护对策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33期105-106,108,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血液中的成分制备方法以及制备中的危险因素以及防护对策。血液成分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血液成分单采机和手工方法,分析其可能存在的物理、化学、感染等危险因素及主要防护措施。血液成分的制备原理一般为利用离心、过滤等... 本文旨在探讨血液中的成分制备方法以及制备中的危险因素以及防护对策。血液成分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血液成分单采机和手工方法,分析其可能存在的物理、化学、感染等危险因素及主要防护措施。血液成分的制备原理一般为利用离心、过滤等物理方法来制备其有效成分。其危险因素主要有物理(外伤、噪音)、感染及化学因素,通过严格的规章措施可以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制备 危险因素 对策 进展
下载PDF
APACHEⅡ评分对肝切除手术中血液制品输注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红 刘效辉 黄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79-381,共3页
目的:研究术前APACHEⅡ评分对肝切除术中血液制品输注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肝切除术患者术前APACHEⅡ评分及术中使用红细胞悬液和血浆的数量。结果:APACHEⅡ评分<5的患者术中出血为(515±80)ml,使用的红细胞悬液为(264&#... 目的:研究术前APACHEⅡ评分对肝切除术中血液制品输注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肝切除术患者术前APACHEⅡ评分及术中使用红细胞悬液和血浆的数量。结果:APACHEⅡ评分<5的患者术中出血为(515±80)ml,使用的红细胞悬液为(264±49)ml,血浆为(125±30)ml;而≥5的患者分别为(931±111)ml、(567±60)ml、(225±38)ml。二者相比,P均<0.05。结论:APACHEⅡ评分越高,肝切除术中需要的血液制品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ACHEⅡ 肝切除 血液制品 评估
下载PDF
加强差错管理 保障血液质量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运来 梅海燕 游丽萍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7年第1期65-66,共2页
差错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证血液质量,就必须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我们通过对差错产生的原因、发现差错的途径、差错管理的困难、预防差错的办法等问题的深入探讨,期望尽量减少差错的发生,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关键词 差错 差错管理 质量管理
下载PDF
江苏省宿迁市2015—2020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梅毒不合格情况分析
20
作者 周雪竹 张岩 章晓冬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9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江苏省宿迁市2015—2020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梅毒不合格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宿迁市中心血站收集的193346份无偿献血志愿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单试剂[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IA)]或双试剂[梅毒... 目的:探讨江苏省宿迁市2015—2020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梅毒不合格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宿迁市中心血站收集的193346份无偿献血志愿者的血液标本,进行单试剂[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IA)]或双试剂[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FTA-ABS)]检测。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中梅毒不合格情况,并统计单试剂、双试剂检测情况。结果:2015—2020年江苏省宿迁市收集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中,总共有720份为梅毒不合格,不合格率为0.37%;其中2020年梅毒不合格率最低,为0.27%;2015年梅毒不合格率最高,为0.49%。193346份血液标本中,单试剂检测82060份,双试剂检测111286份,单试剂检测出265份不合格,检出率为0.32%,双试剂检测出455份不合格,检出率为0.41%;双试剂检出率高于单试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99,P=0.021)。结论:2015—2020年江苏省宿迁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梅毒不合格率较低,检测血液标本梅毒不合格情况时以双试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结果 无偿献血者 血液标本 梅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