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血化瘀中药协同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高忠明 《中医药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丹红注射液协同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用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诊断为脑梗死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丹红注射液协同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用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诊断为脑梗死的1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病灶吸收程度、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指标的差异,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改善水平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异常变化,加快病灶吸收,恢复神经功能,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活血化瘀 机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活血化瘀中药联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蒋元香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22期85-86,共2页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西医治疗方法对脑梗死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48例,观察组(西医联合活血化瘀中药丹红注射液治疗)5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西医治疗方法对脑梗死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48例,观察组(西医联合活血化瘀中药丹红注射液治疗)5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70.8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西医对于治疗脑梗死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向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活血化瘀 中药
下载PDF
广西血竭的活血化瘀研究 被引量:42
3
作者 黄树莲 陈学芬 +1 位作者 陈晓军 林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37-39,共3页
实验结果证明,广西血竭对正常家兔血液流变学无明显影响;对用葡聚糖造成的家兔“急性血瘀”模型可使其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下降;红细胞电泳时间加快;对大白鼠实验性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广西血竭 活血化瘀 药理学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常见联合用药类型及其配伍禁忌文献研究 被引量:49
4
作者 李建萍 郭建明 +3 位作者 段金廒 范欣生 杜晓曦 孙骏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第7期432-438,共7页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探索中药注射剂联合用药过程中产生配伍禁忌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为中药注射剂配伍禁忌研究提供指导,也为临床安全合理地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功能主治将中药注射剂分为抗肿瘤类、活血化瘀类、清热解毒类、急...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探索中药注射剂联合用药过程中产生配伍禁忌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为中药注射剂配伍禁忌研究提供指导,也为临床安全合理地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功能主治将中药注射剂分为抗肿瘤类、活血化瘀类、清热解毒类、急救类和其他类型,总结各类中药注射剂常见联合用药类型。选择36种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基于联合用药类型对其配伍禁忌情况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常与基础化疗药物联合使用;相对于心脑血管类和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配伍禁忌研究相对较少。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常与抗菌药联合使用;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与抗菌药混合后,普遍会发生不溶性微粒增加、产生沉淀等配伍禁忌现象。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常与循环系统药物联合使用;此外,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抗菌药也是常见的联合用药类型。结论中药注射剂配伍禁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但是,当前中药注射剂配伍禁忌研究内容简单粗放,研究水平参差不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联合用药 配伍禁忌 抗肿瘤 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
下载PDF
中医血瘀证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4
5
作者 高子任 李跃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154-5157,共4页
中医对于骨质疏松症(OP)的认识可以追溯至《黄帝内经》,提出了"骨痿""骨痹""骨枯"等论断。临床上中医治疗OP往往需要从肾论治,兼顾健脾,而活血化瘀之法亦必不可少,活血化瘀治法针对OP骨重建平衡紊乱和骨... 中医对于骨质疏松症(OP)的认识可以追溯至《黄帝内经》,提出了"骨痿""骨痹""骨枯"等论断。临床上中医治疗OP往往需要从肾论治,兼顾健脾,而活血化瘀之法亦必不可少,活血化瘀治法针对OP骨重建平衡紊乱和骨微观结构退化问题改善其根源,促使新骨化生,旧骨守位。许多专家普遍发现,OP患者存在着舌下脉络曲张、舌紫暗有瘀斑瘀点、皮肤黏膜出现瘀斑、口唇齿龈显现暗红等表现,与中医血瘀证状十分相符。本研究依据《骨质疏松病例中医辨证分型观察表》证状标准,统计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400份OP病例,通过对其骨密度、血瘀证候、舌下络脉血瘀程度、疼痛程度、脉搏波传导速度和骨折次数进行检测或评分。依据实验结果,分析骨密度与以上参数的相关性,进而论证中医血瘀证的存在与OP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血瘀证 骨质疏松症 活血化瘀 关系 骨密度
原文传递
从“肺为血脏”探讨血瘀与肺间质纤维化关系 被引量:41
6
作者 黄丽娜 张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859-3861,共3页
肺间质纤维化是呼吸系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多归属于中医"肺萎""肺痹"范畴,张伟教授认为肺不仅为气脏,亦为血脏,从肺生血、朝百脉、主治节、主气而藏津等方面论述了"肺为血脏",既为血脏,则易成瘀,其中气... 肺间质纤维化是呼吸系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多归属于中医"肺萎""肺痹"范畴,张伟教授认为肺不仅为气脏,亦为血脏,从肺生血、朝百脉、主治节、主气而藏津等方面论述了"肺为血脏",既为血脏,则易成瘀,其中气、血、津液运行失调及外感等因素与肺瘀之形成密切相关。血瘀贯穿肺间质纤维化的全过程,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临床各时期都应酌情运用活血化瘀之品,在肺间质纤维化早期即应及时运用活血化瘀之品,以活血而祛邪;中期则遵循痰瘀同治原则,以祛瘀为主,消瘀除痰,使瘀去痰无所附,痰去瘀无所倚;后期扶助正气与活血通络并行,以祛瘀而生新血,更好地益气生血,濡养肺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为血脏 肺间质纤维化 活血化瘀
原文传递
蒲黄-五灵脂药对在少腹逐瘀汤活血化瘀效应中的贡献 被引量:34
7
作者 周卫 宿树兰 +2 位作者 刘培 华永庆 段金廒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9-183,共5页
目的:评价少腹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减蒲黄-五灵脂及蒲黄-五灵脂药对水提物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及体外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及凝血酶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评价少腹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减蒲黄-五灵脂及蒲黄-五... 目的:评价少腹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减蒲黄-五灵脂及蒲黄-五灵脂药对水提物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及体外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及凝血酶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评价少腹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减蒲黄-五灵脂及蒲黄-五灵脂药对水提物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采用体外实验观察不同提取物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及凝血酶时间(TT)法抗凝血作用的影响。结果: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少腹逐瘀汤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血瘀SD大鼠全血黏度(P<0.05)、血沉(P<0.05);且可以延长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而蒲黄-五灵脂药对在降低全血黏度、改善血沉及体外延长家兔血浆凝血时间方面均优于全方减去蒲黄-五灵脂提取物。结论:少腹逐瘀汤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的血液流变性及体外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及凝血酶时间的影响均有显著作用,且蒲黄五灵脂药对对于全方效应起到主要作用,提示蒲黄-五灵脂药对与全方减去蒲黄-五灵脂药味配伍可能存在一定的增效作用,为揭示该药对对全方活血化瘀效应的贡献提供了一定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黄 五灵脂 药对 少腹逐瘀汤 活血化瘀
原文传递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8
作者 王惠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33-136,共4页
目的了解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本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引起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ADR/ADE)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12月静脉滴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以是否发生ADR/ADE... 目的了解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本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引起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ADR/ADE)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12月静脉滴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以是否发生ADR/ADE为因变量,以患者性别、年龄、过敏史、是否首次使用中药注射剂及用药剂量、溶媒选择、溶媒用量、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时冲管、滴注速度、用药时间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912例患者中39例发生ADR/ADE(发生率4.28%);Logistic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过敏史、溶媒选择、溶媒用量、联合用药时冲管、滴注速度与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引起ADR/ADE显著相关(P<0.05),比值比(OR)分别为1.298、1.582、1.872、1.859、0.502、1.660;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过敏史及溶媒用量、滴注速度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引起ADR/AD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联合用药时冲管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过程中,应辨证施治、合理用药,重点关注稀释溶媒用量、滴注速度及联合用药时冲管,以降低ADR/ADE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活血化瘀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事件 LOGISTIC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9
作者 王菲 施红 夏韵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732-1734,共3页
目的:总结血府逐瘀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收集整理血府逐瘀汤在心脑血管方面临床资料与实验文献,研究血府逐瘀汤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其机理。结果:血府逐瘀汤可调节血脂代谢,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肌缺血,保... 目的:总结血府逐瘀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收集整理血府逐瘀汤在心脑血管方面临床资料与实验文献,研究血府逐瘀汤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其机理。结果:血府逐瘀汤可调节血脂代谢,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肌细胞;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液流变性,防止血管重构。从而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以血府逐瘀汤为代表的中医活血化瘀法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有重要作用,为心脑血管方面的防治提供一定的治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活血化瘀法
下载PDF
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33
10
作者 郑洋 孙霈 +1 位作者 董青 陈信义 《中国肿瘤》 CAS 2013年第12期1011-1014,共4页
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中多存在高凝状态,其易形成血栓的高发生率可明显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并危及生命。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存在的高凝状态临床表现与中医血瘀证基本相似。因此,活血化瘀治则可能在恶性肿瘤并发高凝状态的... 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中多存在高凝状态,其易形成血栓的高发生率可明显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并危及生命。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存在的高凝状态临床表现与中医血瘀证基本相似。因此,活血化瘀治则可能在恶性肿瘤并发高凝状态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血液高凝状态 中医治疗 活血化瘀
原文传递
基于PLS-DA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研究当归-川芎药对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和黏附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李伟霞 王晓艳 +7 位作者 唐进法 张书琦 王炎 张辉 刘现磊 孟祥乐 李学林 唐于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909-1917,共9页
比较评价当归-川芎药对不同配比(1︰0、3︰2、1︰1、2︰3、0︰1)和不同制法(水提、醇提和先水提后醇提)样品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和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冰水浴和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共同复制急性血瘀大鼠模... 比较评价当归-川芎药对不同配比(1︰0、3︰2、1︰1、2︰3、0︰1)和不同制法(水提、醇提和先水提后醇提)样品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和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冰水浴和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共同复制急性血瘀大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大鼠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凝血-纤溶系统指标)和黏附分子等相关指标的表达,采用斯皮尔曼方法对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综合评价当归-川芎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制法样品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和黏附分子的总效应。实验方案经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表明,当归-川芎药对1︰1先水提后醇提组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和黏附分子的改善总效应最强(总效应值为6.96);提取方法相同时,当归-川芎药对1︰1的整体作用较好;配比相同时,当归-川芎先水提后醇提给药组和醇提给药组的总效应优于水提给药组。当归-川芎配伍能明显改善血瘀大鼠血清中与血瘀相关的血管活性物质及黏附分子表达,但配比和制法不同,其作用强度亦存在差异,为该药对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也为该药对治疗血瘀相关疾病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川芎 药对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多指标综合指数法 活血化瘀
原文传递
牡丹皮高效液相色谱“药效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周立艳 梁生旺 +2 位作者 王淑美 吴明侠 陈春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37-1339,共3页
目的找出能代表牡丹皮活血化淤作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药效指纹图谱。方法将牡丹皮不同提取部位样品进行小鼠活血化淤实验研究,同时进行HPLC分析,获得牡丹皮不同提取部位的指纹图谱,然后运用数理统计软件分析药效指标与指纹图谱相关... 目的找出能代表牡丹皮活血化淤作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药效指纹图谱。方法将牡丹皮不同提取部位样品进行小鼠活血化淤实验研究,同时进行HPLC分析,获得牡丹皮不同提取部位的指纹图谱,然后运用数理统计软件分析药效指标与指纹图谱相关信息之间的关系。结果确定以甲醇提取部位的HPLC图谱来制定牡丹皮的药效指纹图谱。结论应用该方法制定得到的指纹图谱更具有实用价值,而且更为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活血化淤 高效液相色谱 药效指纹图谱
下载PDF
桂枝茯苓胶囊配伍米非司酮治疗绝经前期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3
作者 毛春仙 蔡蓉蓉 +1 位作者 王秀萍 吴筱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3期665-667,共3页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配伍米非司酮治疗绝经前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绝经前期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非经期口服桂枝茯苓胶囊,连续使用3...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配伍米非司酮治疗绝经前期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绝经前期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非经期口服桂枝茯苓胶囊,连续使用3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各评价指标、患者主观不良感受或副作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子宫肌瘤平均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缩小率分别为60.0%、44.30%,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83.30%,随访6个月观察组子宫肌瘤反弹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配伍米非司酮治疗绝经前期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明显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复发反弹率低,远期疗效确切,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可能是一种较为优化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桂枝茯苓胶囊 活血化瘀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高文艳 王长洪 +5 位作者 林一帆 陆宇平 杨卓 巩阳 刘杨 王立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48-1950,共3页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西药治疗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口服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疗程为8周。于...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西药治疗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口服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疗程为8周。于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腹痛、脓血便等症状以及结肠镜下所见。停药6个月内对显效和有效的病人保持随访。结果:临床症状疗效:试验组在控制脓血便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黏膜病变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6.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综合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6.7%。远期疗效:试验组有7例复发或加重,对照组有14例复发或加重,试验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尤其在控制脓血便方面,并且具有良好远期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活血化瘀法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活血化瘀散结法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周培一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散结法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降低血糖、降低血压等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散结法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气阴两虚夹瘀证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降低血糖、降低血压等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散结中药。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及肾代谢功能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1.1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胰岛素功能及肾脏代谢功能均发生变化;观察组治疗后血糖及部分胰岛素功能低于对照组,HOMA-β等胰岛素功能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散结中药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缓解肾衰竭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散结法 糖尿病肾病 气阴两虚夹瘀证 血尿素氮 血肌酐 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黄宏兴教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被引量:16
16
作者 罗明 万雷 +1 位作者 赖圆圆 黄宏兴 《吉林中医药》 2014年第1期26-28,共3页
黄宏兴教授认为,痛风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内伤因素,素体脾肾不足,内生湿浊是痛风发病的基础,外感风寒湿邪等因素可以诱导痛风发作。痛风在急性发作期主要的病机为湿浊内蕴、血热血瘀,在治疗上以清热利湿、凉血活血为基本治则。重用土茯... 黄宏兴教授认为,痛风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内伤因素,素体脾肾不足,内生湿浊是痛风发病的基础,外感风寒湿邪等因素可以诱导痛风发作。痛风在急性发作期主要的病机为湿浊内蕴、血热血瘀,在治疗上以清热利湿、凉血活血为基本治则。重用土茯苓、薏苡仁清热利湿,配以生地黄、丹参等凉血活血。临证注重辨证论治,针对不同的兼夹证加减用药。同时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调整饮食结构,对痛风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痛风性 清热利湿 活血化瘀 健康教育 饮食结构
下载PDF
浅谈活血化瘀法治疗精液不液化症 被引量:14
17
作者 孙洪福 宋景贵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9-70,共2页
精与血的关系相当密切 ,精血同源 ,精液是生殖之精 ,生殖之精是肾精的一部分。精液不液化症与血瘀证在性状及机制方面有许多共同性 。
关键词 精液不液化症 活血化瘀法 治疗 药理作用 中医 男性不育
下载PDF
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作用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晋生 陈霞 +5 位作者 靳冉 岳枫 刘丹 张瀚涛 连增林 叶祖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川芎、姜黄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家兔按血脂水平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丹参组、川芎组及姜黄组。其中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喂养...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丹参、川芎、姜黄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家兔按血脂水平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丹参组、川芎组及姜黄组。其中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喂养期间各组动物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给药第12周后,测定血脂水平、血清抗氧化能力、凝血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动脉斑块形成程度。结果川芎与丹参可显著降低AS兔主动脉弓部斑块校正面积与最大斑块厚度。川芎、丹参、姜黄均可降低AS兔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丹参可显著降低AS兔低切全血黏度,川芎可降低AS兔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川芎、丹参可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水平,丹参还可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具有较好的抑制AS形成的作用,与其降血脂、提高抗氧化能力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丹参 川芎 姜黄 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调节
下载PDF
中医活血化瘀辨证施治80例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构建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代景娜 王琳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5期193-194,共2页
目的探讨脑血栓应用中医活血化瘀辨证施治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血栓患者16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n=80)与中医活血化瘀辨证施治治疗(观察组,n=80)效果展开... 目的探讨脑血栓应用中医活血化瘀辨证施治方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血栓患者160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n=80)与中医活血化瘀辨证施治治疗(观察组,n=8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脑血栓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红细胞压积比、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时间、全血黏度比、血浆黏度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下降,除纤维蛋白原外,观察组其他指标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脑血栓患者,采用中医活血化瘀辨证施治方案治疗,可增强临床效果,改善预后,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意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活血化瘀 脑血栓
下载PDF
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探讨从痰论治冠心病 被引量:15
20
作者 裴蓓 徐晶钰 +1 位作者 张璇 秦志丰 《吉林中医药》 2014年第11期1081-1083,共3页
中医对冠心病的辨治历来有重瘀轻痰的倾向。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其中医证型谱发生改变,治疗上也有了从重瘀轻痰到治痰为先转变的趋势。痰湿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可贯穿于胸痹一证发生发展的始终,痰湿阻滞可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气滞血瘀、... 中医对冠心病的辨治历来有重瘀轻痰的倾向。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其中医证型谱发生改变,治疗上也有了从重瘀轻痰到治痰为先转变的趋势。痰湿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可贯穿于胸痹一证发生发展的始终,痰湿阻滞可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气滞血瘀、心脉痹阻,又可进一步因实致虚,产生心气不足、心阳虚衰等证。将"痰"作为冠心病发生的基本病因病机,治痰为先,见微知著,发挥未病先防、早治防变、瘥后防复的作用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运用消痰法辨治冠心病,对于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阻止疾病发展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痰论治 活血通瘀 心阳虚衰 冠心病 治未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