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主体视角的乡村建设思考 被引量:20
1
作者 吴祖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5-91,共7页
试图从"乡村建设主体"这一视角来思考乡村建设中的问题。对中国乡村建设主体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访谈、相关媒体资料收集整理的方式,对安徽黟县碧山乡村建设这样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展现了一个多元主体参... 试图从"乡村建设主体"这一视角来思考乡村建设中的问题。对中国乡村建设主体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访谈、相关媒体资料收集整理的方式,对安徽黟县碧山乡村建设这样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展现了一个多元主体参与下的乡村建设历程。研究表明,中国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乡村建设主体的缺失是乡村衰败的主要问题;在当前国家权力依旧占据主导的乡村建设中,包括第三方、地方精英以及市场的非正规主体正在兴起;而非正规主体由于其具备更好的知识、技能等,能够在乡村建设中取得更好的作用。因此,通过构建一个多元参与的乡村建设平台,促进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是应对当前乡村不断衰退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主体性 第三方 非正规 主体 碧山村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徽州碧山古村落导视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宋蓓蓓 左小涵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04-110,132,共8页
目的针对徽州碧山村导视系统设计问题,探讨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古村落导视系统设计的创新策略。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分析碧山村村落特质与导视设计的现状,指出目前导视缺乏整体系统性、地域独特性、时效性及安全标识缺失等问... 目的针对徽州碧山村导视系统设计问题,探讨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古村落导视系统设计的创新策略。方法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分析碧山村村落特质与导视设计的现状,指出目前导视缺乏整体系统性、地域独特性、时效性及安全标识缺失等问题。采用案例法、分析阐释法及系统设计方法,提出“有效传达、整体设计”、“村落特质,以人为本”、“文化导向,和谐共融”的设计原则,并展开对碧山村导视系统的设计实践。结论对碧山村进行包括地域视觉形象设计、字体设计、导向符号设计、导视图标设计、导视牌设计、手机APP界面应用等一系列完整的导视系统设计后,可以促进导视信息传达,更好地展现当地人文风貌,挖掘村落文化内涵。“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以徽州区域特色为底色,强化碧山村特质文化优势”是徽州碧山村导视系统的创新设计理念。从乡村振兴视域研究碧山村导视系统设计,可以让设计更具实际意义,促进碧山村村落活化与文化旅游,同时对其他地区古村落导视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徽州 碧山 导视系统设计
下载PDF
人居环境科学视角下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以南宁市历史文化聚落(笔山村)保护与利用规划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志玲 邓倩 唐璞山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43-147,共5页
古城镇(古村落)人居环境是当前我国人居环境研究涉及的重要领域之一,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古城镇(古村落)的分析、对风水说的重新评价与应用等。研究结合南宁市历史文化聚落(笔山村)保护与利用规划的实践,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相关案... 古城镇(古村落)人居环境是当前我国人居环境研究涉及的重要领域之一,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古城镇(古村落)的分析、对风水说的重新评价与应用等。研究结合南宁市历史文化聚落(笔山村)保护与利用规划的实践,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相关案例,试图总结和归纳传统人居环境研究的经验,从古村落人居环境建设思想中寻求有价值的理念和方法,以期为现代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科学 古村落 保护 利用 笔山村
下载PDF
徽州传统村落物质要素及空间形态分析——以安徽碧山村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彭钰婷 张继刚 +1 位作者 李定峰 陈若天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10期154-156,共3页
宗法制度的社会组织结构一直被认为是影响我国徽州传统村落规划和空间形态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徽州传统村落在社会功能的变更下,其物质要素及空间形态均发生了变化。文章基于徽州传统村落的发展背景,以安徽碧山村... 宗法制度的社会组织结构一直被认为是影响我国徽州传统村落规划和空间形态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徽州传统村落在社会功能的变更下,其物质要素及空间形态均发生了变化。文章基于徽州传统村落的发展背景,以安徽碧山村为例,结合空间句法分析村落的“点”“线”“面”要素及本质特征,探索村落的风貌特色以及独特的整体文化价值;进而从村落更新的实践角度,归纳总结出碧山村在社会功能变革下形成了以大型祠堂为中心区域的空间形态,为探究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传统村落 碧山村 物质要素 空间形态
下载PDF
复归传统家园——从古今文艺作品看今日碧山村
5
作者 焦梦婕 《城市建筑》 2019年第22期80-86,共7页
2016年夏天,笔者第一次来到碧山村,至今已在此生活三年。笔者经历了从游客到研究者身份的转换,也见证了三年来碧山村的发展变化。从时间维度来看,碧山村从一个典型徽州宗族村落发展到今日的文艺乡建典范村落,其倚赖的生态环境和村民的... 2016年夏天,笔者第一次来到碧山村,至今已在此生活三年。笔者经历了从游客到研究者身份的转换,也见证了三年来碧山村的发展变化。从时间维度来看,碧山村从一个典型徽州宗族村落发展到今日的文艺乡建典范村落,其倚赖的生态环境和村民的文化自觉并无改变。从空间维度来看,碧山村虽然分布着不同时期、不同主体所带来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但与村落原始肌理基本吻合,积极地引导并调整着村民的行为模式。文章通过对碧山村古今文学作品的解读,在碧山村看似无序复杂的发展脉络中,辨识出了一条较为清晰的逻辑线索,即人们对土地的尊重与地方文化的认同。作为如今依然能够维持较好的生态性与文化认同的村落,碧山村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山村 文艺作品 文化认同 乡村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