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间盘假体稳定性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沈强 贾连顺 +5 位作者 赵定麟 袁文 倪斌 陈德玉 赵卫东 原林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7期2388-2389,共2页
目的借鉴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成熟的经验,评价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对失稳颈段脊柱稳定性的重建作用。方法在6具新鲜尸体的颈椎标本上切除C5~6椎间盘,将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植入该间隙内。对该颈椎节段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 目的借鉴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成熟的经验,评价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对失稳颈段脊柱稳定性的重建作用。方法在6具新鲜尸体的颈椎标本上切除C5~6椎间盘,将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植入该间隙内。对该颈椎节段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运动稳定性评价,经颈椎三维运动测量系统测出该节段的运动范围(ROM)。随后施加2Nm,0.6Hz的疲劳载荷共2500次,评定其稳定性,并与标准的C5~6椎间盘破坏后稳定性值相比较。结果正常C5~6前屈、后伸运动范围平均值为17.03°;人工椎间盘植入后前屈、后伸运动范围7.80°,疲劳载荷后前屈、后伸运动范围9.98°;椎间盘破坏后前屈、后伸运动范围25.53°,人工椎间盘植入具有显著的稳定性。正常左右侧弯运动范围平均值为10.75°;人工椎间盘植入后和疲劳载荷后左右侧弯运动范围分别为8.43°和9.43°,椎间盘破坏后左、右侧弯运动范围20.70°。正常左、右旋运动范围平均值为14.82°;人工椎间盘植入后和疲劳载荷后左、右旋运动范围分别为13.38°和13.83°,椎间盘破坏后左右旋运动范围25.88°。结论颈椎间盘破坏后椎节稳定性显著性破坏。人工椎间盘植入后脊柱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方向上稳定性显著性改善,左右旋转接近正常值,并可提供59%正常屈伸活动,88%正常左右侧弯活动,93%正常左右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假体 稳定性 生物力学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 颈椎病
下载PDF
老年风湿性二尖瓣病变行二尖瓣修复术与生物瓣膜置换术中期效果比较 被引量:15
2
作者 田白羽 韩杰 +2 位作者 李岩 焦玉清 孟旭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比较60岁以上老年患者风湿性二尖瓣修复(MVP)与生物瓣膜置换(MVR)的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瓣膜外科诊疗中心行风湿性二尖瓣修复或生物瓣置换手术的60岁以上老年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包括同期行三尖... 目的比较60岁以上老年患者风湿性二尖瓣修复(MVP)与生物瓣膜置换(MVR)的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瓣膜外科诊疗中心行风湿性二尖瓣修复或生物瓣置换手术的60岁以上老年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包括同期行三尖瓣修复术及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排除合并主动脉瓣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二次手术患者,最终纳入患者82例。根据二尖瓣手术方式分为二尖瓣修复组(MVP组,25例)和生物瓣置换组(MVR组,57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曲线,通过Log Rank方法比较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围手术期全组患者平均年龄(66.37±4.41)岁。54.9%的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两组患者在体外循环时间(P=0.99),主动脉阻断时间(P=0.88),术后住院时间(P=0.7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VR组3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病死率5.3%;MVP组无住院期死亡(P=0.24)。随访5年,最长随访63个月,平均随访47.03个月。MVR组6例死亡,其中4例死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2例死于非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VP组无死亡。两组均无再手术病例。结论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老年患者采用二尖瓣修复手术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中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修复术 人工生物瓣膜 老年人
原文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严重膝关节大骨节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4
3
作者 常彦海 靳占奎 +2 位作者 孙正明 董向辉 郭雄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26-930,共5页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严重膝关节大骨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大骨节病患者16例,其中男性2例(2个膝关节),女性14例(17个膝关节);平均年龄(56.38... 目的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严重膝关节大骨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大骨节病患者16例,其中男性2例(2个膝关节),女性14例(17个膝关节);平均年龄(56.38±6.40)岁,范围为41~56岁;左膝关节8例,右膝关节11例;膝内翻畸形15例,膝外翻畸形4例。观察膝关节置换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内外翻畸形矫正、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16例患者术前,术后2周、3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7.51±1.00)、(3.56±1.29)、(1.83±1.40)、(1.10±0.87)分,术后2周VAS评分低于术前(P〈0.01),且术后VAS评分随时间增加逐渐降低(P均〈0.01)。术后末次随访HSS总评分为(78.60±5.30)分,显著高于术前[(43.59±10.08)分,t=19.21,P〈0.01];除肌力外,术后末次随访的疼痛、功能、活动度、屈曲畸形和稳定性评分[(25.94±4.17)、(15.88±3.70)、(14.09±1.03)、(6.79±2.25)、(8.58±1.30)分]均显著高于术前[(11.56±5.39)、(7.56±1.75)、(9.86±3.85)、(3.05±3.22)、(5.00±3.07)分,t=16.00、8.32、6.43、7.07、6.95,P均〈0.01]。术后末次随访膝关节伸直度[(3.05±2.71)°]显著低于术前[(15.11±11.30)°,t=-5.40,P〈0.01],膝关节最大屈曲度[(115.79±9.65)°]显著高于术前[(93.95±22.40)°,t=6.02,P〈0.01],膝关节内翻度[(2.40±2.40)°]及外翻度[(3.75±2.50)°]显著低于术前[(11.33±10.43)°、(18.00±5.72)°,t=-4.15、-3.61,P均〈0.05]。1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确诊为膝关节结核,其他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严重膝关节大骨节病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全膝关节置换术 生物假体 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中年膝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旋转高屈曲型假体的特点 被引量:13
4
作者 丘立标 彭伟秋 +3 位作者 李富明 程珂琳 韦钊兰 韦朝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467-2473,共7页
背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终末期的主要治疗手段,如何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选择假体置换,是目前关节外科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目的:评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使用旋转高屈曲型假体治疗中年骨性关节炎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 背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终末期的主要治疗手段,如何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选择假体置换,是目前关节外科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目的:评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使用旋转高屈曲型假体治疗中年骨性关节炎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旋转高屈曲型假体治疗的中年骨性关节炎患者48例55膝。结果与结论:148例患者置入后获得23-42个月随访,平均(24.0±2.7)个月;2置入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明显增加,且末次随访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优良率为85.4%;3所有患者无假体植入后感染、松动脱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4结果提示旋转高屈曲型假体疗效确切,置入后关节活动度高,更符合人体自然的运动模式,假体寿命使用长,且翻修率较低,对需要有高屈曲活动的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假体 膝关节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人工听骨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啸天 刘志莹 +1 位作者 戴海江 王增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7年第3期157-160,共4页
应用PORP和TORP两种类型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生物陶瓷人工听骨,对50例(50耳)残留性中耳炎及慢性中耳乳突炎病人进行听骨键重建的临床应用研究。HA的PORP在听骨槌镫间搭桥21耳;镫骨上加高(改良Ⅱ型鼓室成形术)18耳;H... 应用PORP和TORP两种类型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生物陶瓷人工听骨,对50例(50耳)残留性中耳炎及慢性中耳乳突炎病人进行听骨键重建的临床应用研究。HA的PORP在听骨槌镫间搭桥21耳;镫骨上加高(改良Ⅱ型鼓室成形术)18耳;HA的TORP应用于足板以上听骨链全缺病人的听骨链重建术11耳。术后病人随访0.5~5年,结果语言频率范围平均听力较术前提高10dBHL者5耳(10.0%);15~20dBHL者22耳(44.0%),25~30dBHL以上者17耳(34.0%),听力提高总有效率为88.0%。所有病人均未表现对HA排斥现象,6耳失败者主要表现为人工鼓膜极度内陷,HA蘑菇头外突,并有前倾,但未脱出。本文就HA临床应用中取不同术式的效果及失败原因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类 人工听骨 鼓室成形术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栓塞并发症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吉显 王斌 +5 位作者 徐平 杨苏民 高洪波 李贞福 隋玉龙 常青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出现栓塞并发症的情况进行随访,分析不同瓣膜置换及心房颤动对栓塞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出院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888例... 目的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出现栓塞并发症的情况进行随访,分析不同瓣膜置换及心房颤动对栓塞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出院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888例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其服用抗凝药物、出现栓塞并发症及病死的情况。根据置换瓣膜及心房颤动发生情况分为机械瓣组(机械瓣伴心房颤动组、机械瓣无心房颤动组)、生物瓣组(生物瓣伴心房颤动组、生物瓣无心房颤动组)、心房颤动组及无心房颤动组,统计各组患者栓塞并发症人次,计算并比较栓塞发生率(%/年)。结果完成随访患者共803例,随访率90.43%,排除31例术后院内病死患者,共纳入772例患者,随访2 590.59人年(0.18~5.00人年)。纳入患者总栓塞并发症26人次(1.00%/年)。机械瓣组栓塞13人次(1.08%/年),生物瓣组栓塞13人次(0.94%/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瓣伴心房颤动组栓塞8人次(1.57%/年),生物瓣伴心房颤动组栓塞10人次(2.12%/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栓塞18人次(1.83%/年),无心房颤动组栓塞8人次(0.50%/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械瓣伴心房颤动组栓塞8人次(1.57%/年),机械瓣无心房颤动组栓塞5人次(0.72%/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瓣伴心房颤动组栓塞10人次(2.12%/年),生物瓣无心房颤动组栓塞3人次(0.33%/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械瓣与生物瓣在瓣膜置换术后对患者栓塞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但对于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栓塞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 栓塞 机械瓣 生物瓣
下载PDF
生物型假体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蒋青 徐志宏 +5 位作者 陈东阳 史冬泉 秦江辉 戴进 翁文杰 袁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生物型假体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生物型假体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72例(72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1例,女性31例;年龄28-82岁,平均65.7岁。包括髋关节感染2例,无菌... 目的探讨生物型假体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生物型假体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72例(72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1例,女性31例;年龄28-82岁,平均65.7岁。包括髋关节感染2例,无菌性松动54例,假体周围骨折4例,假体柄断裂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后髋臼磨损7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截骨情况、植骨隋况。观察术后感染、脱位、骨溶解、假体周围骨折、假体移位的发生情况。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估采用Harris评分。结果手术时间70-280min,平均(146±47)min;术中出血量200-2500ml,平均(9704±540)ml。2例患者术中关节液培养提示细菌感染。7例行大粗隆近端截骨,4例行股骨远端开窗。术中股骨假体翻修时发生股骨近端骨折8例。术中共植骨29例,其中自体骨18例,异体骨11例。共6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92个月,平均66个月。无死亡病例,无神经血管损伤,1例发生感染外院进行翻修,2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发生假体脱位行再次翻修手术。植骨部位愈合时间3-5个月。生物型股骨假体的存活率95.5%,生物型髋臼假体存活率为98.4%。Harris评分55-95分,平均(86±8)分。结论生物型假体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应用中期疗效满意,术中的初期稳定性对于生物型假体的生存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假体 生物假体 再手术
原文传递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装置改进、术式变化及其相关争议 被引量:11
8
作者 郝良 张忠林 +1 位作者 王宝东 毕郑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927-2935,共9页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式多样,大体可分为髓外固定系统、髓内固定系统及人工髋关节置换,不同的治疗方法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及不足,随着研究的深入,相关争议问题亦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目的:综述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装置的改进、术...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式多样,大体可分为髓外固定系统、髓内固定系统及人工髋关节置换,不同的治疗方法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及不足,随着研究的深入,相关争议问题亦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目的:综述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装置的改进、术式变化及相关争议问题,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由第一作者以"股骨转子间骨折;髋骨折;骨质疏松;骨折固定术,内;关节成形术,置换,髋;内固定器;假体植入;生物假体;并发症;老年人"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osteoporosis;hip fractures;fracture fixation,internal;Arthroplasty,replacement,hip;bone plates;internal fixators;prosthesis implantation;aged"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Springer Link等英文数据库,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8月发表的相关文献,通过阅读文献题目及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最终选取56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随着学者们对股骨近端特有的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特点的深入研究,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系统正逐步发展并完善中,以正确评估骨折的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②临床上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尚无统一的"金标准",临床上需辨证性的为患者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③人工髋关节置换作为骨科手术治疗史上"创世纪性的手术",在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比例日益增大,但须严格把握手术指征;④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存在较多的争议性问题,仍需大量多中心、大数据的临床研究来解决;⑤数字化医学的飞速发展,未来将改变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植入 生物假体 股骨转子间骨折 髋骨折 骨质疏松 骨折固定术 关节成形术 髋关节置换 内固定器
下载PDF
Percutaneous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using a W-model valved stent: a preliminary feasibility study in sheep 被引量:8
9
作者 BAI Yuan ZONG Gang-jun +5 位作者 WANG Yan-yan JIANG Hai-bin LI Wei-ping WU Hong ZHAO Xian-xian QIN Yong-we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6期655-658,共4页
Background Percutaneous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is a promising strateg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ortic valve stenosis. And many kinds of valved stents have been implanted in selected patients worldwide. How... Background Percutaneous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is a promising strateg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ortic valve stenosis. And many kinds of valved stents have been implanted in selected patients worldwide. However,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is still limited. We developed a W-model valved stent and evaluated the 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percutaneous implantation of the device in the native aortic valve position.Methods A self expanding nitinol stent with W-model, containing porcine pericardium valves in its proximal part, was implanted in six sheep by means of a 14 French catheter through the right common iliac artery under guidance of fluoroscopy. During stent deployment the original aortic valve was pushed against the aortic wall by the self expanding force of the stent while the new valve was expanded. These sheep were followed up shortly after procedure with supra-aortic angiogram and left ventriculography. Additionally, one sheep was sacrificed after the procedure for anatomic evaluation.Results It was possible to replace the aortic valve in the beating heart in four sheep. The procedure failed in two sheep due to coronary orifice occlusion in one case and severe aortic valve regurgitation in the other case. One sheep was killed one hour after percutaneous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for anatomic evaluation. There were no signs of damage of the aortic JntJma, or of obstruction of the coronary orifice,Conclusions Percutaneous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with a W-model valved stent in the beating heart is possible. Further studies are mandatory to assess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is kind of valved stent in larger sample size and by longer follow-up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CUTANEOUS aortic valve valved stent bioprosthesis
原文传递
自体心包瓣“内皮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智钢 徐志云 +2 位作者 张宝仁 朱家麟 郝家骅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35-737,共3页
目的 探索有利于自体心包瓣内皮化的处理方法。方法 将体外培养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接种于不同方法处理的自体牛心包表面。采用3H TdR摄取量测定、扫描电镜及放射免疫法观察不同处理方法对接种后内皮细胞生长、前列环素 (PGI2 )合成量... 目的 探索有利于自体心包瓣内皮化的处理方法。方法 将体外培养小牛主动脉内皮细胞接种于不同方法处理的自体牛心包表面。采用3H TdR摄取量测定、扫描电镜及放射免疫法观察不同处理方法对接种后内皮细胞生长、前列环素 (PGI2 )合成量和细胞内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 三种不同浓度戊二醛短时间 (10min)处理的心包表面内皮细胞均可生长 ,其中以体积分数为 0 .2 %戊二醛处理组生长情况最好 ,各时间点细胞密度和3H TdR摄取量均高于体积分数为 0 .5 %、0 .6 2 5 %戊二醛处理组 ,而且对内皮细胞功能影响最小 ,不引起细胞内cAMP含量和PGI2 合成量的异常增高。结论 体积分数为 0 .2 %的戊二醛短时间处理心包组织基本无毒性作用 ,可能更利于自体心包瓣术后的内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心包瓣 内皮化 实验研究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
原文传递
阿法骨化醇联合生物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颖 肖海军 薛锋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88-90,F0003,共4页
目的探究阿法骨化醇联合生物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中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评价。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 目的探究阿法骨化醇联合生物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中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评价。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取的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114例)与对照组(8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生物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于术后2周口服维D钙,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法骨化醇。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骨代谢与骨密度情况、术后3年假体松动及再手术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Harris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研究组血清骨钙素(BGP)、Ⅰ型胶原N末端肽(NTX)、Ⅰ型胶原C端肽(CTX)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骨密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年后,研究组假体松动率与再手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法骨化醇联合生物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中远期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骨密度,调节患者的骨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 生物假体 全髋关节置换 阿法骨化醇
下载PDF
心脏瓣膜病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疗效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胡曰波 陈晓春 刘光义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7期146-147,150,共3页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病机械瓣膜置换术的疗效。方法选取125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根据所置换人工瓣膜的类型分为两组:A组85例应用机械瓣膜置换,B组40例应用生物瓣膜置换。比较两组的疗效,随访预后情况。结果 A组围术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病机械瓣膜置换术的疗效。方法选取125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根据所置换人工瓣膜的类型分为两组:A组85例应用机械瓣膜置换,B组40例应用生物瓣膜置换。比较两组的疗效,随访预后情况。结果 A组围术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心功能较术前均显著改善,A组术后心功能优于B组。A组瓣周漏、血栓栓塞、人工瓣膜性心内膜炎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均<0.05)。结论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病疗效确切,心功能改善明显,术后存活率高。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及有效的术后抗凝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机械瓣膜 生物瓣膜 抗凝
下载PDF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玉良 吴宏飞 +2 位作者 王斌 舒亮 周扬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2-625,共4页
目的 评价骨水泥型假体与生物型假体全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髋关节疾病的早期疗效。 方法 选择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因髋部疾病行髋关节置换的70岁以上高龄患者110例,104例术后3年随访,其中骨水泥型组(A组)46例,生物型组(B组)58... 目的 评价骨水泥型假体与生物型假体全关节置换治疗高龄患者髋关节疾病的早期疗效。 方法 选择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因髋部疾病行髋关节置换的70岁以上高龄患者110例,104例术后3年随访,其中骨水泥型组(A组)46例,生物型组(B组)58例。观察术中术后情况,术后通过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通过髋关节X线评估假体松动情况。 结果 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A组为(236.0±26.3)ml和(123.0±20.3)ml,优于B组(296.0±34.5)ml和(156.0±26.4)ml(P〈0.05)。术前、术后半年、1年、2年、3年Harris评分,A组为(40.2±7.2)分、(80.3±5.2)分、(90.2±4.5)分、(90.6±4.2)分、(90.8±3.5)分,B组为(39.8±6.3)分、(76.5±8.7)分、(86.5±5.1)分、(89.3±4.8)分、(91.0±4.1)分,A组术后半年、1年Harris评分优于B组(P〈0.05),术后2年、3年两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半年、1年、2年、3年疼痛评分,A组为(13.5±5.3)分、(37.5±6.2)分、(38.4±5.3)分、(39.1±2.5)分、(39.0±2.1)分,B组为(12.9±6.2)分、(30.2±8.7)分、(35.9±6.5)分、(38.6±4.8)分、(39.2±2.6)分。术后1年内疼痛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术后2年、3年疼痛(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中出现6例骨水泥反应,其中1例心跳呼吸骤停,经心肺复苏后抢救成功,术后2年出现1例溶骨性疾病。B组术中有4例出现股骨近端骨折,术后3年出现1例溶骨性疾病。 结论 对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采用骨水泥型及生物型假体均能取得良好的早期疗效。骨水泥型假体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1年内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中优于生物型假体。术中骨水泥反应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假体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原文传递
骨水泥型假体和生物型假体中年全髋关节置换:5年随访比较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靖扬 刘振峰 +1 位作者 乔为民 方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4107-4111,共5页
背景:目前对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的研究开展较多,无论是围手术期治疗还是置换后功能恢复等均日趋完善,但针对中年全髋关节置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置换后长期随访以及远期疗效尚存在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国内有关中年患者在全髋关节置换时... 背景:目前对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的研究开展较多,无论是围手术期治疗还是置换后功能恢复等均日趋完善,但针对中年全髋关节置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置换后长期随访以及远期疗效尚存在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国内有关中年患者在全髋关节置换时如何选择假体,该选用何种类型何种材料的假体研究较少,临床中可参考的依据不多。目的:对比分析骨水泥型全髋置换和生物型全髋置换对中年患者的修复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骨科接受全髋置换的60例中年患者进行5年的随访分析,年龄(37±6)岁,其中接受生物型全髋置换的患者32例,接受骨水泥型全髋置换的患者28例。统计置换后6个月、2年及5年的肢体功能恢复Harris评分及影像学评估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生物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Harris评分在置换后6个月、2年、5年3个时点上均明显优于骨水泥组(P<0.01)。生物组置入6个月后无并发症,2年后有1例发生自发溶骨性疾病,5年后2例发生假体松动。骨水泥组置入后6个月2例发生自发溶骨性疾病,1例出现假体松动,2年后3例在出现假体松动,5年后2例出现线性渗透溶。提示对于中年患者,生物型假体在髋关节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症方面较骨水泥型假体更有优势。至少在5年的随访过程中获得了更令人满意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人工假体 生物型假体 全髋关节置换 骨水泥型假体 HARRIS评分
下载PDF
HA-BMP复合人工听小骨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被引量:8
15
作者 宋为明 谢华顺 +1 位作者 张龙城 李学佩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4年第4期12-13,共2页
目的 对应用HA-BMP复合人工听小骨的听骨链重建术后听力效果进行评价,寻找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并且能被机体骨组织替代的听骨链重建材料。多孔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s, HA)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传导功能,无毒、无免疫反应,... 目的 对应用HA-BMP复合人工听小骨的听骨链重建术后听力效果进行评价,寻找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并且能被机体骨组织替代的听骨链重建材料。多孔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s, HA)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传导功能,无毒、无免疫反应,因此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应用前景。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是一种存在于骨组织中的酸性糖蛋白,其主要生物学作用是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形成软骨与骨。方法 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复合多孔羟基磷灰石(HA)制成复合型人工听小骨(BMP-HA),在动物实验成功的基础上,试用于临床,共计14例,其中部分听骨链赝复物(partial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 PORP)9例,全听骨链赝复物(tot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TORP)5例。结果 术后均获一期干耳,随访至少3年,无脱出现象,术后听力稳定,平均气导较术前提高29.5dB。结论BMP-HA人工听小骨是一种具有较强骨诱导能力、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人工听小骨,作为中耳传音结构重建材料,优于单纯羟基磷灰石人工听小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骨链 鼓室成形术 生物假体
下载PDF
腱细胞与人工材料体外联合培养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志明 张前法 彭文珍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为了探索肌腱细胞与人工材料是否有可能复合形成新型有活性的人工肌腱,特设计了本项研究。方法:取第4代腱细胞,复苏后分别加入碳纤维编织带、涤纶编织带及几丁质编织带联合培养,在倒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及细... 目的:为了探索肌腱细胞与人工材料是否有可能复合形成新型有活性的人工肌腱,特设计了本项研究。方法:取第4代腱细胞,复苏后分别加入碳纤维编织带、涤纶编织带及几丁质编织带联合培养,在倒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形态学改变及细胞与材料的相容性。结果:腱细胞与碳纤维有良好的相容性。腱细胞沿碳纤维生长、繁殖,并合成胶原。腱细胞与涤纶的相容性较差,在几丁质上无细胞附着。结论:腱细胞与碳纤维联合培养后,保持了腱细胞的形态特征,与碳纤维的相容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组织培养 异种移植 生物假体
原文传递
骨水泥加固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特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隆海滨 孙桂森 王卫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9期6309-6314,共6页
背景:由于骨质原因及结构特点导致椎弓根螺钉经常出现把持力下降,从而发生松动、拔出,导致内固定失败,因此提高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检测可注射骨水泥空心椎弓根螺钉椎弓根螺钉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优化骨水泥使用量提供... 背景:由于骨质原因及结构特点导致椎弓根螺钉经常出现把持力下降,从而发生松动、拔出,导致内固定失败,因此提高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检测可注射骨水泥空心椎弓根螺钉椎弓根螺钉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优化骨水泥使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7具新鲜成人尸体T11-L4椎体标本共40个椎体,随机分为可注射骨水泥空心椎弓根螺钉及DTPS TM椎弓根螺钉组,各20个,置钉后分别注入1,2,3,5 m L骨水泥,通过影像学观察骨水泥弥散分布情况,并测得最大轴向拔出力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骨水泥用量为1-3 m L时,可注射骨水泥空心椎弓根螺钉组螺钉平均最大轴向拔出力显著高于DTPS TM组(P<0.05)。骨水泥用量为5 m L时,2组平均最大轴向拔出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可注射骨水泥空心椎弓根螺钉组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25.269X+133.681(R2=0.837),DTPS TM椎弓根螺钉组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32.039X+99.251(R2=0.936)。骨水泥用量在1-5 m L时,2组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与骨水泥量高度正相关(|R|>0.8)。说明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可显著提高螺钉稳定性,椎弓根螺钉最大轴向拔出力与骨水泥使用量呈高度正相关,可注射骨水泥空心椎弓根螺钉在达到满意的内固定强化效果同时,减少骨水泥使用量,降低了骨水泥泄漏风险,相比DTPS TM椎弓根螺钉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钉 骨重建 生物力学 生物假体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骨水泥 椎弓根螺钉 弥散分布 拔出力 把持力 三维重建
下载PDF
人工椎体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俭涛 张峰 +3 位作者 高正超 牛斌斌 李宇欢 贺西京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2期1157-1164,共8页
人工椎体在治疗脊柱肿瘤、结核、骨折等疾病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人工椎体种类繁多、各有利弊,总体分为融合型与可动型2类,融合型根据高度能否调节及自稳性强弱分为支撑固定型、可调固定型、自固定型3三类,自固定型又因轴套螺纹... 人工椎体在治疗脊柱肿瘤、结核、骨折等疾病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人工椎体种类繁多、各有利弊,总体分为融合型与可动型2类,融合型根据高度能否调节及自稳性强弱分为支撑固定型、可调固定型、自固定型3三类,自固定型又因轴套螺纹旋转结构有高度能否调节之分;可动型因球窝关节或镂空结构等可动装置的存在代替了椎间盘的功能,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脊柱的活动度。人工椎体的制作材料目前包括金属、陶瓷、生物材料及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多种材料,金属以钛合金为主导,至今已发展至第3代,但仍存在表面生物活性不佳等缺陷;陶瓷以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磁性生物陶瓷、多晶氧化铝陶瓷等为代表,但是存在着加工复杂、力学性能参差不齐等缺陷;生物材料主要以异种骨为主,其结构与性能与人体骨最为接近,但是存在韧性低、制作复杂等缺陷;高分子复合材料因生物学特性总体分为生物降解型与非降解型,分别以聚乙交酯与聚乙烯为代表,各有利弊。假体的设计及制作材料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尚难以完全满足脊柱内置物的苛刻要求,有待进一步优化。3D打印技术使假体复杂结构的加工以及个体化定制成为可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制作周期长、成本高等缺陷有待克服。虽然人工椎体在治疗脊柱疾病方面疗效显著,但不乏假体松动、移位的报道,加之评价标准不统一,随访时间短,其确切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假体 治疗应用 综述文献
下载PDF
新型β钛合金Ti_(35)Nb_3Zr_2Ta在人工关节假体应用中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段永刚 丁英奇 +2 位作者 张龙 刘玉章 唐晓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5536-5540,共5页
背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人体关节置换的钛合金为Ti6Al4V,但其弹体模量高于人体骨,导致人工关节假体的稳定性差。而新型β钛合金Ti35Nb3Zr2Ta弹性模量较低,或许能成为新一代生物相容性较好的人体关节假体材料。目的:探讨新型β钛合金Ti35N... 背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人体关节置换的钛合金为Ti6Al4V,但其弹体模量高于人体骨,导致人工关节假体的稳定性差。而新型β钛合金Ti35Nb3Zr2Ta弹性模量较低,或许能成为新一代生物相容性较好的人体关节假体材料。目的:探讨新型β钛合金Ti35Nb3Zr2Ta在人工关节假体应用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自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Pub Med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2010至2015年,以"新型β钛合金;人工关节假体;生物相容性"为检索词,检索医用人工关节假体材料的应用现状及新型β钛合金Ti35Nb3Zr2Ta在人工关节假体应用的生物相容性的研究。结果与结论:与Ti6Al4V相比,Ti35Nb3Zr2Ta表面粗糙度较高,表面接触角较小,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成骨细胞的钙沉积量明显高于Ti6Al4V,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考虑在人工关节假体领域中进一步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新型β钛合金 人工关节假体 生物相容性 表面粗糙度 碱性磷酸酶活性 矿化 金属材料
下载PDF
硅胶假体及脱细胞真皮辅助女性Poland综合征患者的乳房再造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琼阁 王喜梅 +2 位作者 郭丽丽 万程 董海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1期3425-3430,共6页
背景:女性Poland综合征患者同时伴有乳房发育不全甚至不发育,乳房缺失及乳房畸形等,可根据畸形程度实施背阔肌肌瓣转移、脱细胞真皮组织或乳房硅胶假体植入重塑乳房、改善胸部外形。目的:探索乳房硅胶假体及脱细胞异体真皮在女性Poland... 背景:女性Poland综合征患者同时伴有乳房发育不全甚至不发育,乳房缺失及乳房畸形等,可根据畸形程度实施背阔肌肌瓣转移、脱细胞真皮组织或乳房硅胶假体植入重塑乳房、改善胸部外形。目的:探索乳房硅胶假体及脱细胞异体真皮在女性Poland综合征患者乳房缺如畸形再造中的应用,评价其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女性Poland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侧(双侧)乳房缺如、患侧(双侧)胸大肌发育不全、胸壁组织量较健侧略差4例,接受乳房硅胶假体植入治疗;单侧乳房缺如、患者胸大肌缺如、肋骨缺如、胸壁软组织菲薄且粘连2例,接受乳房硅胶假体及脱细胞真皮植入联合背阔肌肌瓣转移治疗。结果与结论:6例植入后4 d时均有水肿,1例切口渗液,均甲级愈合。术后随访1-12个月,3例可触及假体轮廓,1例乳房为中等硬度,均无乳房结节及疼痛,切口瘢痕无增生,乳房外观均匀,无乳房起皱。证实乳房硅胶假体及脱细胞异体真皮辅助女性Poland综合征乳房畸形矫正,操作方便,可减少术中损伤,降低手术难度并减轻患者痛苦,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POLAND综合征 乳房硅胶假体 脱细胞异体真皮 背阔肌肌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