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节能理论与方法的发现、提出及理论基础 被引量:58
1
作者 彭永臻 郭建华 +1 位作者 王淑莹 陈滢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342-3347,共6页
预防和控制污泥膨胀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但目前尚未出现利用丝状菌特性、针对利用丝状菌污泥膨胀的节能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实际的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表明,供氧不足引起了污泥膨胀,但并没有导致污泥流失,相反出水水质有所改善,... 预防和控制污泥膨胀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但目前尚未出现利用丝状菌特性、针对利用丝状菌污泥膨胀的节能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实际的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表明,供氧不足引起了污泥膨胀,但并没有导致污泥流失,相反出水水质有所改善,出水COD、SS和TP的去除率得到了提高,基于此提出了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节能理论与方法.在阐述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节能方法的发现和提出的基础上,对低溶解氧引发丝状菌适度生长、丝状菌和微膨胀在提高出水水质的重要作用,及利用低溶解氧微膨胀来节能的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低溶解氧污泥微膨胀节能理论和方法的应用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溶解氧 污泥微膨胀 曝气能耗 丝状菌 脱氮除磷
原文传递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翔峰 李春鞠 陈树斌 《中国沼气》 2000年第4期9-15,共7页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 (BiologicalNutrientRemoval)的研究和应用已逾 4 0年。本文围绕着脱氮除磷理论的发展和自控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论述了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情况 ,并重点介绍了几项国内外最新的脱氮除磷技术。
关键词 生物脱氮 生物除磷 城市污水
下载PDF
污泥龄对A/A/O工艺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徐伟锋 陈银广 +1 位作者 张芳 顾国维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93-1696,共4页
以实际生活污水培养驯化污泥的小试规模A/A/O工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污泥龄(SRT)为8、10、12和15 d时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泥龄的延长,反硝化除磷对系统除磷所起的作用越大,反硝化聚磷菌缺氧利用单位PHAs的反硝化数量... 以实际生活污水培养驯化污泥的小试规模A/A/O工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污泥龄(SRT)为8、10、12和15 d时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泥龄的延长,反硝化除磷对系统除磷所起的作用越大,反硝化聚磷菌缺氧利用单位PHAs的反硝化数量和吸磷量也迅速增加,聚磷菌好氧利用单位PHAs的吸磷量并没有受到影响,以SRT为12 d时反硝化除磷和系统脱氮除磷效果为最好.结果还表明,去除单位氮所需COD数量随污泥龄的延长呈减少趋势,而去除单位磷所需COD数量呈增大趋势.对于我国典型的城市污水而言,SRT为12 d和15 d时去除单位氮和磷所需的外碳源数量较8 d时要低,从而使反硝化除磷作用可真正地达到节省碳源和能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除磷 反硝化除磷 污泥龄 实际生活污水
下载PDF
传统生物除磷脱氮工艺和反硝化除磷工艺对比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洪波 李卓 +2 位作者 缪强强 肖苏林 夏四清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6年第6期4-7,共4页
介绍了传统生物除磷脱氮和反硝化除磷的机理,比较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传统除磷脱氮工艺和反硝化除磷工艺。通过分析认为反硝化除磷菌(DPB)能够以硝态氮为电子受体,从而大大节省耗氧量,缓解常规工艺对外加碳源的需求。如何在不增加工艺流程... 介绍了传统生物除磷脱氮和反硝化除磷的机理,比较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传统除磷脱氮工艺和反硝化除磷工艺。通过分析认为反硝化除磷菌(DPB)能够以硝态氮为电子受体,从而大大节省耗氧量,缓解常规工艺对外加碳源的需求。如何在不增加工艺流程复杂性的同时,在工艺中充分富集DPB是反硝化除磷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磷脱氨 反硝化除磷 反硝化除磷菌
下载PDF
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建芳 涂宝华 +1 位作者 陈荣平 张雁秋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0-73,共4页
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经济、高效、低耗的可持续脱氮除磷工艺已成为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在分析中 ,介绍了运用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除磷理论的工艺 :SHARON工艺、CANON工艺、ANAMMOX工艺、SHARON与ANAM... 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经济、高效、低耗的可持续脱氮除磷工艺已成为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在分析中 ,介绍了运用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除磷理论的工艺 :SHARON工艺、CANON工艺、ANAMMOX工艺、SHARON与ANAMMOX联合工艺、DEPHANOX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除磷 污水处理 硝化 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SRT对A^2/O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徐伟锋 顾国维 陈银广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8-71,共4页
以小试规模A2/O工艺结合活性污泥数学模型(ASM2D),考察了实际污水中污泥龄为8、10、12、15d时对脱氮除磷的影响,并建立了A2/O数学模型进行模拟与优化。结果表明,除碳和脱氮率基本不受污泥龄的影响,去除率分别为80%~88%和57%~65%;聚磷... 以小试规模A2/O工艺结合活性污泥数学模型(ASM2D),考察了实际污水中污泥龄为8、10、12、15d时对脱氮除磷的影响,并建立了A2/O数学模型进行模拟与优化。结果表明,除碳和脱氮率基本不受污泥龄的影响,去除率分别为80%~88%和57%~65%;聚磷菌释磷和吸磷受污泥龄的影响较大,以12d时脱氮除磷效率为最高,出水基本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标准;COD、NH3-N和P在各反应器内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在短污泥龄时受模型结构限制,NO3--N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在长污泥龄时NO3--N的模拟精度达93%,所建立的模型可较好地模拟工艺运行;通过分析模拟优化结果,得出最佳污泥龄约为13d,与试验结果基本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除磷 污泥龄 数学模型 实际污水
下载PDF
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 被引量:17
7
作者 汤琪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8-143,共6页
综述了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pH值、溶解氧、污泥停留时间、MLSS值等的研究概况;硝化与反硝化技术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碳源、溶解氧、絮凝体特性等的研究概况.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温度、pH值、氨浓度、... 综述了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pH值、溶解氧、污泥停留时间、MLSS值等的研究概况;硝化与反硝化技术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碳源、溶解氧、絮凝体特性等的研究概况.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温度、pH值、氨浓度、溶解氧等的研究概况以及厌氧氨氧化技术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抑制物、pH值、温度等的研究概况.并对反硝化除磷、同时硝化与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的相关工艺及其特点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除磷 反硝化除磷 同时硝化与反硝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A^2/O污水处理工艺中基质转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徐伟锋 陈银广 +1 位作者 顾国维 张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28-2232,共5页
以实际污水培养驯化污泥的小试规模A2/O工艺为研究对象,对系统中基质的转化机理及硝态氮对基质转化的影响进行了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无硝态氮存在于厌氧环境的系统中,厌氧段消耗的COD有51%可被聚磷菌吸收并合成为聚羟基链烷酸(PHA... 以实际污水培养驯化污泥的小试规模A2/O工艺为研究对象,对系统中基质的转化机理及硝态氮对基质转化的影响进行了批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无硝态氮存在于厌氧环境的系统中,厌氧段消耗的COD有51%可被聚磷菌吸收并合成为聚羟基链烷酸(PHAs);缺氧和好氧条件下的比吸磷速率为3.87和6.54 mg/(g.h),利用单位PHAs的吸磷量(rP/PHA)分别为0.38和0.78.而在有硝态氮存在于厌氧环境的系统中,厌氧段消耗的COD仅有30.8%可被聚磷菌吸收并合成PHAs,61.5%用于还原硝态氮;缺氧和好氧条件下的比吸磷速率为2.24和4.58 mg/(g.h),rP/PHA值分别为0.35和0.77.同时,在这2个系统中厌氧阶段释放的磷和消耗的COD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硝态氮存在于厌氧环境会降低聚磷菌的厌氧释磷速率和效率,使PHAs的合成量减少,从而降低聚磷菌的缺氧和好氧吸磷速率,但并不会影响其吸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除磷 基质转化机理 批式试验 反硝化除磷 实际污水
下载PDF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青 陈建中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6年第8期126-129,共4页
氮、磷去除率不达标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已被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本文简要介绍了生物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着重分析了运用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工艺:SHARON工艺、CANON工艺、ANAMMO... 氮、磷去除率不达标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已被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本文简要介绍了生物脱氮除磷的基本原理,着重分析了运用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工艺:SHARON工艺、CANON工艺、ANAMMOX工艺、SHARON与ANAMMOX联合工艺、DEPHANOX工艺、BCFSR○工艺的机理和研究进展。同时指出经济、高效、低能耗的可持续脱氮除磷工艺是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生物脱氮除磷 工艺 机理
下载PDF
混合液回流比对A/A/O工艺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徐伟锋 顾国维 张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619-2623,共5页
以生活污水培养驯化污泥的小试规模A/A/O工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混合液回流比为100%、200%和300%时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研究,并利用厌氧/缺氧批式试验方法对污泥特性进行单独考察。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液回流比的增大,缺氧除磷在系统除磷所... 以生活污水培养驯化污泥的小试规模A/A/O工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混合液回流比为100%、200%和300%时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研究,并利用厌氧/缺氧批式试验方法对污泥特性进行单独考察。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液回流比的增大,缺氧除磷在系统除磷所起的作用、反硝化聚磷菌缺氧利用单位聚羟基链烷酸(PHAs)的吸磷量和反硝化数量出现先升高后下降,厌氧合成单位PHAs的释磷量和好氧利用单位PHAs的吸磷量并没有受到影响,以200%时反硝化除磷和系统脱氮除磷效果为最好;过高或过低NO3-N浓度均会影响反硝化聚磷菌的缺氧吸磷速率和PHAs降解速率,但并没有影响其本身所固有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除磷 反硝化除磷 混合液回流比 生活污水
下载PDF
新型后置反硝化工艺处理低C/N(C/P)比污水脱氮除磷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钢 谌建宇 +4 位作者 黄荣新 王振兴 陈泽涛 朱亮 徐向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79-2986,共8页
从内碳源有效利用角度出发,开发了新型连续流后置反硝化AOA工艺,将厌氧段混合液按一定比例分流至缺氧段,从而强化缺氧段反硝化除磷作用.进水NH+4-N和PO3-4-P浓度保持在(38.31±2.03)mg·L-1和(5.74±0.13)mg·L-1,在不... 从内碳源有效利用角度出发,开发了新型连续流后置反硝化AOA工艺,将厌氧段混合液按一定比例分流至缺氧段,从而强化缺氧段反硝化除磷作用.进水NH+4-N和PO3-4-P浓度保持在(38.31±2.03)mg·L-1和(5.74±0.13)mg·L-1,在不同运行阶段进水COD分别控制在300mg·L-1和250 mg·L-1,考察了AOA工艺处理低C/N(C/P)比污水过程影响因素.当进水C/N比和C/P比分别为7.41±0.26和52.36±1.25时,通过将SRT由10 d延长到16 d,系统TN和PO3-4-P去除率分别稳定在65.86%±2.06%和90.00%±3.97%;当进水C/N比、C/P比降至6.14±0.32和43.40±1.37时,在SRT为16 d条件下,将A/O/A体积比由1/3/1调整为1/2/2,TN和PO3-4-P去除率分别升至69.76%±3.36%和98.73%±1.82%.结果表明,采用控制SRT、调整好氧/缺氧HRT等策略,可保证处理低C/N(C/P)比污水AOA工艺高效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除磷 后置反硝化 反硝化除磷 内碳源 C N比 C P比
原文传递
SBR的工艺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殿平 许翊华 +1 位作者 杜彦武 孟昭辉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677-680,共4页
阐述了SBR法的基本流程、工艺特点及工艺的独特优势。SBR的主体工艺设备,只有一个按一定时间顺序间歇操作运行的反应器,工艺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污泥活性强,质量浓度高,对水量、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强,有机物去除率高,沉淀效果好,不易... 阐述了SBR法的基本流程、工艺特点及工艺的独特优势。SBR的主体工艺设备,只有一个按一定时间顺序间歇操作运行的反应器,工艺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污泥活性强,质量浓度高,对水量、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强,有机物去除率高,沉淀效果好,不易出现污泥膨胀,脱氮除磷效果好。SBR法已广泛用于许多行业多种废水的处理,并开发出一些改进工艺.介绍了几种SBR法的衍生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污水处理 污泥膨胀 脱氮除磷(BNR)
下载PDF
新型双污泥反硝化除磷工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杰 刘婧 +1 位作者 李相昆 鲍林林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介绍了基于反硝化除磷理论的双污泥工艺(A2N工艺),分析了传统双污泥工艺的优点和影响因素。摒弃了固有工艺流程冗长,基建费用过高;工艺出水氨氮过高等缺陷。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的双污泥工艺,缩短了工艺流程,提高了出水水质... 介绍了基于反硝化除磷理论的双污泥工艺(A2N工艺),分析了传统双污泥工艺的优点和影响因素。摒弃了固有工艺流程冗长,基建费用过高;工艺出水氨氮过高等缺陷。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的双污泥工艺,缩短了工艺流程,提高了出水水质。改进后的工艺不仅可以解决同步脱氮除磷的问题,而且可用于再生水的生产。目前该工艺正在小试中,运行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双污泥工艺 反硝化聚磷菌(DPB) 污水生物处理
下载PDF
好氧-沉淀-厌氧工艺处理效能及抗冲击负荷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建芳 金文标 +2 位作者 赵庆良 刘志刚 林佶侃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88-2493,共6页
以传统活性污泥法(CAS)为参照,系统研究了好氧-沉淀-厌氧(OSA)污泥减量工艺连续运行240 d,污水处理效果、污泥性能、温度波动和难降解有毒物质的冲击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SA工艺废水处理效率整体上优于CAS工艺,COD去除效... 以传统活性污泥法(CAS)为参照,系统研究了好氧-沉淀-厌氧(OSA)污泥减量工艺连续运行240 d,污水处理效果、污泥性能、温度波动和难降解有毒物质的冲击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SA工艺废水处理效率整体上优于CAS工艺,COD去除效率略高于CAS,总氮、总磷去除率分别比CAS高出42.58%和53.84%.OSA和CAS工艺每100 g好氧污泥中生物结合的磷分别是2.69 g和1.11 g,进一步证实了OSA工艺有生物除磷功能.由于厌氧-好氧耦合,OSA污泥沉降性能和污泥活性都得到改善,SVI稳定在97左右,SOUR和脱氢酶活性均高于CAS污泥.OSA污泥胞外多聚物中蛋白质浓度比CAS高出1.69 mg·g^-1,多糖浓度要比CAS低6.7 mg·g^-1,解释了OSA污泥沉降性能改善的原因,也证实了污泥厌氧池的插入对污泥性能、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OSA工艺对温度波动的影响滞后于CAS工艺3~4 d,出水COD、NH4^+ -N、SS均升高,污泥产率Y(MLSS/COD)降低至0.403 mg·mg^-1和0.227 mg·mg^-1.OSA受对-硝基苯酚(PNP)的冲击比CAS更敏感,PNP浓度为10 mg.L-1,系统完全失去脱氮除磷功能.OSA系统受温度和PNP冲击后,比CAS更难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减量 生物脱氮除磷 污泥活性 温度波动 对-硝基苯酚
下载PDF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新动向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志茹 霍玉龙 张文胜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0期97-99,104,共4页
综述了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pH值、碳源、溶解氧、污泥停留时间、MLSS值、抑制物等的研究概况;并对反硝化除磷、同时硝化与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的相关工艺及其特点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生物脱氮除磷 反硝化除磷 同时硝化与反硝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污水脱氮除磷新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鹏 陈银广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91-2496,2506,共7页
随着人们对污水生物脱氮除磷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入,产生了一些新的处理工艺。本文重点介绍了耦合好氧-缺氧N2O分解工艺(CANDO)、同时去除含碳有机物及氮磷营养物质新工艺(BioCAST)、上流式厌氧-缺氧污泥床工艺(UAASB)、厌氧循环流化床工艺... 随着人们对污水生物脱氮除磷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入,产生了一些新的处理工艺。本文重点介绍了耦合好氧-缺氧N2O分解工艺(CANDO)、同时去除含碳有机物及氮磷营养物质新工艺(BioCAST)、上流式厌氧-缺氧污泥床工艺(UAASB)、厌氧循环流化床工艺(A-CFBBR)、双循环流化床生物反应工艺(TCFBBR)、双污泥反硝化诱导结晶工艺(A2N-IC)等6种新工艺的原理、影响因素和工艺流程特点。通过与传统工艺的相比较,对新工艺的特性进行了探讨。最后展望了污水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经济、高效、低能耗的可持续脱氮除磷工艺是污水处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氮除磷 短程硝化反硝化 反硝化除磷
下载PDF
反硝化除磷脱氮系统中DPB的驯化富集培养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荣新 张杰 谌建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52-1256,共5页
反硝化同时脱氮除磷系统中反硝化除磷菌(DPB)的培养驯化状况,将直接影响污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同时去除效率以及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为此本实验研究设计了一套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的双污泥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流程,采用逐渐过渡的... 反硝化同时脱氮除磷系统中反硝化除磷菌(DPB)的培养驯化状况,将直接影响污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同时去除效率以及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为此本实验研究设计了一套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的双污泥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流程,采用逐渐过渡的培养方式,为DPB创造良好的厌氧/缺氧交替环境,即创造特定的适合DPB生存的环境条件让其进行自然选择,以筛选出来需要的DPB菌.结果表明,通过15d的间歇曝气的厌氧/好氧(A/O)运行方式可以对PAOs进行快速诱导;第二阶段,通过好氧曝气时间的逐渐减少,缺氧段投加硝酸氮的厌氧/好氧/缺氧(A/O/A)运行模式,25d左右可达到强化诱导反应器里面的DPB占PAOs的比例;最后让DPB在严格的厌氧/缺氧交替环境下进行富集培养19d,通过这种逐渐过渡培养的方式获得了对所需要的DPB菌的成功诱导富集,该菌的成功驯化培养为市政生活污水中的氮磷同时高效稳定去除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菌(DPB) 电子受体 生物脱氮除磷
原文传递
SBR法特性分析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6
18
作者 梁伟 李志东 +1 位作者 张洪林 蒋林时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96-98,112,共4页
SBR法基本流程有进水、反应、沉降、排水和闲置5道工序,该法的主要性能特点:工艺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对水量、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强,有机物去除率高;沉淀效果好,不易出现污泥膨胀;污泥活性强,污泥的质量浓度高;脱氮除磷效果好。SBR法... SBR法基本流程有进水、反应、沉降、排水和闲置5道工序,该法的主要性能特点:工艺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对水量、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强,有机物去除率高;沉淀效果好,不易出现污泥膨胀;污泥活性强,污泥的质量浓度高;脱氮除磷效果好。SBR法可以处理多行业的多种废水,同时还将介绍几种SBR法的衍生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 废水处理 污泥膨胀 脱氮除磷
下载PDF
盐度抑制下的MUCT处理效能及其微生物种群变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崔有为 彭永臻 李晶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8-492,共5页
研究盐度对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效能的影响,对生物处理含盐污水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MUCT工艺处理含盐生活污水,在淡水以及5、8、10和15g/L等不同NaCl盐度水平下,研究了盐度对生物处理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相... 研究盐度对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效能的影响,对生物处理含盐污水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MUCT工艺处理含盐生活污水,在淡水以及5、8、10和15g/L等不同NaCl盐度水平下,研究了盐度对生物处理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相对有机物而言,盐度对营养污染物去除抑制更强烈.当进水盐度超过8g/L后,MUCT总磷去除率从淡水的92%下降到72%,总氮的去除效率从75%下降到62%.当盐度超过15g/L,好氧异养菌数量开始减少,导致有机物去除率的下降.在盐度的抑制下,强化生物除磷系统的特异反应表现为:①当盐度超过8g/L,好氧池内发生了显著的亚硝酸积累(超过80%的积累率).高亚硝酸盐积累刺激了反硝化亚硝酸盐吸磷的发生;②随着盐度的升高,厌氧放磷消耗的有机物量逐渐提高.试验进一步研究了盐度影响下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为理解盐度影响的本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盐生活污水 生物营养物去除 MUCT 生物种群
原文传递
进水氨氮浓度对静置/好氧/缺氧SBR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许德超 陈洪波 +6 位作者 李小明 杨麒 罗冠 彭波 汪志龙 谢继慈 伍秀琼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84-1992,共9页
在4个序批式反应器(SBR)R1、R2、R3和R4中,以静置段代替传统厌氧段,采用后置缺氧,考察进水氨氮浓度分别为20,30,40,50mg/L对静置/好氧/缺氧SBR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1、R2、R3和R4长期运行中磷去除率分别为82.3%、92.8%、92.6%... 在4个序批式反应器(SBR)R1、R2、R3和R4中,以静置段代替传统厌氧段,采用后置缺氧,考察进水氨氮浓度分别为20,30,40,50mg/L对静置/好氧/缺氧SBR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1、R2、R3和R4长期运行中磷去除率分别为82.3%、92.8%、92.6%和89.1%,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97.2%、88.6%、84.5%和72.6%.静置段省却搅拌,但仍起厌氧段作用,仍可实现生物强化除磷.4个反应器好氧段均发生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分别贡献14.7%、16.6%、17.8%和14.8%的进水后TN量,且后置缺氧段利用糖原驱动反硝化,脱氮效果较好,出水TN分别为0.57,4.43,6.61,13.70mg/L.研究表明,进水氨氮浓度可影响静置释磷、好氧摄磷、反硝化除磷.静置段代替厌氧段的后置缺氧工艺可取得较好脱氮除磷效果,且节约成本,简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置段 生物脱氮除磷 同步硝化-反硝化 后置缺氧 糖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