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落叶果树根际微生物群落代谢与组成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邵微 于会丽 +6 位作者 张培基 徐国益 乔宪生 高登涛 王志强 田鹏 司鹏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71-1383,共13页
【目的】从根际微生物群落代谢与组成方面探讨不同落叶果树根际差异性。【方法】利用Biolog ECO板方法与Illumina Miseq sequencing技术,以未种植果树区域土壤为对照,研究苹果、梨及葡萄等8种落叶果树根际微生物群落的代谢与组成。【结... 【目的】从根际微生物群落代谢与组成方面探讨不同落叶果树根际差异性。【方法】利用Biolog ECO板方法与Illumina Miseq sequencing技术,以未种植果树区域土壤为对照,研究苹果、梨及葡萄等8种落叶果树根际微生物群落的代谢与组成。【结果】8种果树根际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与功能多样性指数(除Pielou均匀度指数E外)均显著高于对照。比较8种果树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特征情况发现,杏树根际微生物群落对酚酸类物质(PC,phenolic compounds)的利用比率显著下降,对碳水化合物(CH,carbohydrate)的利用比率显著上升,而对照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氨基酸类(AA,amino acids)碳源利用比率最高。细菌与真菌群落纲水平相对丰度表明,8种果树根际细菌与真菌群落相对丰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苹果与核桃γ-变形菌纲相对丰度较其他果树显著上升;而与细菌群落相比,8种果树根际真菌群落在纲水平上差异更为明显。基于纲水平优势菌与微生物群落代谢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微生物群落代谢与Betaproteobacteria、Alphaproteobacteria及Sphingobacteriia呈显著正相关,而与Gemmatimonadetes、Sordariomycetes、Glomeromycetes及Chytridiomycetes均呈显著负相关。另外,RDA分析表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除E外)与细菌α多样性呈正相关,而与真菌α多样性呈负相关。【结论】8种果树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存在显著差异。8种果树根际细菌与真菌群落均存在显著差异,而真菌群落较细菌差异更为显著。根际微生物群落代谢与细菌群落呈正相关,而与真菌群落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果树 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 biolog eco-板 Illumina Miseq sequencing技术 相关分析
下载PDF
3种土壤类型桑园根际与非根际微生物种群结构及代谢功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于翠 胡兴明 +4 位作者 李欣 邓文 叶楚华 李勇 熊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6,共9页
采用常规稀释平板法和Biolog Eco微平板技术,研究湖北省蚕区3种土壤类型桑园获取3种土壤类型桑园的桑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种群结构与代谢功能多样性,为改善桑园土壤质量及改进桑园肥培管理提供依据。7个采样点获取3种土壤类... 采用常规稀释平板法和Biolog Eco微平板技术,研究湖北省蚕区3种土壤类型桑园获取3种土壤类型桑园的桑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种群结构与代谢功能多样性,为改善桑园土壤质量及改进桑园肥培管理提供依据。7个采样点获取3种土壤类型桑园的桑树根际细菌数量(黄棕壤土样2-2除外)、种群结构、微生物代谢活性(AWCD)、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均高于非根际土壤,并且桑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均是对糖类的利用能力最强,而对胺类和其他混合物类碳源的利用能力较低。黄棕壤土样2-1检测到的桑树根际细菌数量、多样性指数、AWCD值及对氨基酸类、糖类、羧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高于其他桑园土壤样品,而石灰岩土样1-2检测到的桑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细菌与真菌数量、AWCD值最低,碳源利用主成分分析亦表明该土样采集桑园与其他土壤类型桑园间的差异较大。石灰岩土样1-1和黄棕壤土样2-1、2-2、2-3检测到的桑树根际优势菌属中均有Rhizobium,且桑树根际土壤的速效氮含量均高于其他采样点桑园土壤。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的细菌数量与AWCD值和多样性指数两两之间达到了极显著相关(P<0.01)或显著相关水平(P<0.05),而真菌数量除与AWCD值呈正相关外,与其他各指标间均呈负相关关系。综上认为,黄棕壤土样2-1采集桑园的土壤能够为桑树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微生态环境;石灰岩土样1-2采集桑园则应通过耕作、施肥措施为桑树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园 根际土壤 非根际土壤 微生物种群结构 biolog eco微平板技术 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地区凤丹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尹原森 马国胜 +1 位作者 曹春燕 汪成忠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6918-6926,共9页
本研究采用Biolog ECO微平板技术,研究不同地区(洛阳市,菏泽市,亳州市)凤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和多样性的变化,揭示3个地区凤丹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亳州、洛阳、菏泽地区凤丹根际土壤微生物平均颜色变... 本研究采用Biolog ECO微平板技术,研究不同地区(洛阳市,菏泽市,亳州市)凤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和多样性的变化,揭示3个地区凤丹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亳州、洛阳、菏泽地区凤丹根际土壤微生物平均颜色变化率值(AWCD)、Shannon-Wiener指数和McIntosh指数差异显著(P<0.05)。亳州地区的土壤微生物AWCD值最高,而菏泽地区土壤微生物AWCD值最低。主成分结果显示,3个地区的凤丹根际土壤微生物在碳源利用效率出现显著差异,主成分1和主成分2分别解释方差变量为68.45%和26.30%。从碳源利用类型来看,氨基酸和酸类是不同地区凤丹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典型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养分(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对3个主要分布区凤丹根际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洛阳市,菏泽市,亳州市)凤丹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和多样性产生发生了显著改变,而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功能发生改变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凤丹(Paeonia ostii’Feng Dan’) 土壤有机碳 biolog-eco微平板技术
原文传递
高黎贡山旱冬瓜林下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泉清 伍建榕 +3 位作者 张俊忠 韩庆莉 刘丽 马焕成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47-52,57,共7页
用Biolog生态平板分析法,对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海拔900-1800m梯度的旱冬瓜林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多样性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海拔的旱冬瓜林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功能的变化随着... 用Biolog生态平板分析法,对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海拔900-1800m梯度的旱冬瓜林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多样性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海拔的旱冬瓜林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功能的变化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利用的丰富度指数(S)、物种丰富度指数(H)均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大。旱冬瓜林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活性,随着海拔上升逐渐增加;所采集的6个梯度旱冬瓜林下土壤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利用存在差异,对于羧酸类和碳水化合物类利用程度较高,对其他种类化合物利用程度较低;Biolog-Eco微平板反应72h后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代谢基质主成分1的贡献率为60.3%,起分异作用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有10种,氨基酸化合物与羧酸化合物各占5种;主成分2的贡献率21.3%,起分异作用的主要是芳香化合物。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旱冬瓜林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多样性的分布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不符合“中部膨胀”这一高山植物多样性研究的普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冬瓜林 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biolog-eco微平板反应 碳源代谢 土壤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