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优质储层成因机制 被引量:62
1
作者 聂海宽 何治亮 +3 位作者 刘光祥 杜伟 王濡岳 张光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1-41,共11页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是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系,但对其储层成因机制、演化历史以及矿物成岩演化对页岩气储层形成控制作用等的认识目前尚不明晰。为此,通过岩石学、矿物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分析,结合盆地模拟和...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是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系,但对其储层成因机制、演化历史以及矿物成岩演化对页岩气储层形成控制作用等的认识目前尚不明晰。为此,通过岩石学、矿物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分析,结合盆地模拟和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分析了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五峰组—龙马溪组有机质孔隙演化历史和矿物成岩演化过程,探讨了页岩气优质储层的类型和成因机制,明确了页岩气优质储层的发育层段。研究结果表明:①该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开发层段的岩石类型主要包括硅质页岩、含灰硅质页岩和黏土质页岩,岩石类型对页岩储集空间类型和特征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其中硅质页岩、含灰硅质页岩的有机质孔隙最为发育,储集能力最强;②矿物成岩演化对页岩气储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生物成因硅在早成岩阶段形成,并以微晶聚集体的形式与陆源碎屑硅、黄铁矿一起形成颗粒支撑格架,有效抑制了压实作用,保存了大量残留粒间孔隙,有利于页岩气优质储层的形成;③WF2—LM4笔石带(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硅质页岩具有“多藻控烃源、生硅控格架、协同演化控储层”的优质储层成因机制。结论认为,WF2—LM4笔石带硅质页岩、含灰硅质页岩为页岩气优质储层的主要发育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奥陶世五峰期 早志留世龙马溪期 页岩气 优质储集层 成因机制 生物成因硅
下载PDF
热带地区玄武岩发育土壤中的生物硅及其发生学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何跃 张甘霖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5-392,共8页
运用重液分离法对海南岛北部不同喷发期玄武岩发育的7个土壤剖面生物硅进行了分离和测定,发现生物硅的含量变幅为2.9~54.0 g kg-1,其中最小值出现在发育时间较长的HE11剖面的B2层,最大值出现在发育时间较短的HE09剖面的表层。生物硅的... 运用重液分离法对海南岛北部不同喷发期玄武岩发育的7个土壤剖面生物硅进行了分离和测定,发现生物硅的含量变幅为2.9~54.0 g kg-1,其中最小值出现在发育时间较长的HE11剖面的B2层,最大值出现在发育时间较短的HE09剖面的表层。生物硅的剖面分布特征和有机碳、总氮比较相似,呈现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含量逐渐降低的趋势,在0~40 cm范围之内这种现象更明显。生物硅和总硅之间极显著相关性表明生物硅土壤硅循环中起着主要作用。随着风化强度的提高,黏粒含量的增加,土壤pH逐渐降低,土壤中的生物硅含量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初步认为:在土壤发育的初期阶段,来自原生矿物的直接风化释放的溶解硅有利于生物硅在土壤中保存和积聚。而随着土壤的进一步发育,原生矿物的逐渐被分解,土壤的pH下降和黏粒含量进一步增加,土壤中的生物硅也会被溶解、利用,结果是其含量逐渐下降。至发育的高级阶段,土壤中的硅进一步淋失,pH和黏粒含量逐渐趋于稳定。在陆地生物"泵"作用下,生物成因硅会被植物循环利用并维持在一个含量相对稳定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土壤发生 生物硅 植硅体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下载PDF
东海、黄海近代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的分布及其反演潜力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茜 孙耀 +3 位作者 王迪迪 邢磊 孙晓霞 唐启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9,共9页
以东海、黄海2006年4月、10月航次采集的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结合沉积物中生物硅(BSi)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讨论BSi的反演潜力。研究发现,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BSi的含量介于0.018%~2.516%,平均值为0.726%,柱状沉积物中BSi的含量... 以东海、黄海2006年4月、10月航次采集的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结合沉积物中生物硅(BSi)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讨论BSi的反演潜力。研究发现,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BSi的含量介于0.018%~2.516%,平均值为0.726%,柱状沉积物中BSi的含量波动较小,相对稳定。整体而言BSi含量与相应年代的浮游植物现存量变化的趋势相近。经一元线性分析发现BSi含量与硅藻生物量的相关性显著。为进一步证实由BSi含量反演古生产力的有效性和可信度,采用Tun-nicliffe等的方法探讨了BSi含量在沉积物中的稳定性,调查结果表明,近150 a来BSi几乎没有降解,能够稳定地保存于沉积物中。综上可以初步判断沉积物中BSi含量可作为古生产力指标来反演古生产力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东海典型海域 沉积物 生物硅 生产力指标
下载PDF
近50年以来的东洞庭湖沉积物中氮磷硅元素变化与区域环境演变 被引量:11
4
作者 季婧 曾令晗 +1 位作者 卞昊昆 陈旭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7-1023,共7页
氮磷硅是水生生物生长所需的生源要素,但过量营养物质输入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区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已有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氮磷输入对富营养化的影响,而对硅元素的关注较少。文章基于东洞... 氮磷硅是水生生物生长所需的生源要素,但过量营养物质输入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区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已有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氮磷输入对富营养化的影响,而对硅元素的关注较少。文章基于东洞庭湖湖心和湖滨两处浅孔岩芯年代学、总氮(TN)、总磷(TP)、总有机碳(TOC)和生物硅(BSi)分析,并结合流域历史资料数据,揭示东洞庭湖近50年以来的氮、磷、硅元素变化过程,为深入认识人类活动影响下湖泊演化机制提供新线索。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TN、TP和TOC含量均明显增长,主要是由于人为输入氮磷的增加和湖泊内源生产力的提高;生物硅含量呈波动变化。同时,BSi:TN和BSi:TP大幅下降,反映了湖泊中氮磷硅元素非平衡增长过程,硅缺乏现象凸显。BSi:TOC降低反映初级生产力中非硅质藻类(蓝绿藻等)相对增加。氮磷输入增加和大坝对硅的拦截效应会加重水体硅缺乏,进而加剧非硅质藻类增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硅 湖泊沉积物 洞庭湖 富营养化
原文传递
闽江下游湿地土壤硅的沿程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5
作者 王文静 翟水晶 王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2-1191,共10页
湿地土壤是硅的重要储库,在控制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于2019年10月采集闽江下游沿岸湿地0-60 cm柱状土壤分析全硅、有效硅和生物硅的沿程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闽江下游沿岸湿地土壤中全硅含量介于128-247mg·g^(-1)... 湿地土壤是硅的重要储库,在控制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于2019年10月采集闽江下游沿岸湿地0-60 cm柱状土壤分析全硅、有效硅和生物硅的沿程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闽江下游沿岸湿地土壤中全硅含量介于128-247mg·g^(-1)之间,生物硅含量介于30.8-40.5 mg·g^(-1)之间,在由陆及海方向上均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有效硅含量介于104-541μg·g^(-1)之间,在由陆及海方向上呈现“W”型波动上升趋势。在剖面上,土壤有效硅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降低趋势且变化显著(p<0.001),而土壤全硅和生物硅含量随深度无明显变化。土壤理化性质、植被是影响闽江下游湿地土壤硅分布的主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全硅含量与pH(p<0.010)、砂粒(p<0.050)呈正相关关系,与粉粒(p<0.050)、含水率(p<0.010)呈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效硅含量与黏粒(p<0.010)、EC(p<0.010)、粉粒(p<0.010)呈正相关关系,与砂粒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0)。土壤生物硅含量与黏粒(p<0.050)、粉粒(p<0.050)呈正相关关系,与砂粒(p<0.050)呈负相关关系。此外,植被类型和生物量对闽江下游湿地土壤各形态硅的沿程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该研究揭示了闽江下游湿地土壤硅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认识硅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硅 生物硅 有效硅 闽江下游 湿地 土壤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太阳浅层页岩气田有机碳含量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石阳志 季永承 +3 位作者 何叶 周芸 陈美军 江铭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期183-192,共10页
在自生自储的非常规页岩气藏中,储层差异性在宏观层面上变化不明显,甜点识别困难。为解决开发时期水平井钻井过程优质储层识别及评价难度大的问题,基于有机质作为页岩气的物质基础,富有机质层的识别是优质储层识别与评价的关键前提,通... 在自生自储的非常规页岩气藏中,储层差异性在宏观层面上变化不明显,甜点识别困难。为解决开发时期水平井钻井过程优质储层识别及评价难度大的问题,基于有机质作为页岩气的物质基础,富有机质层的识别是优质储层识别与评价的关键前提,通过分析页岩有机碳含量(TOC)的测井响应特征,发现自然伽马能谱铀曲线、体积密度曲线与TOC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二者多元拟合可准确定量连续表征TOC。利用钍铀比反映古沉积水深、生物成因硅含量反映古生产力,TOC分布特征明显受控于二者。借助地层元素在测井、录井上的共通性,进而利用随钻录井资料识别富有机质层,发现XRF元素录井中m(Si)/m(Si+Al+Fe)、m(Ni)/m(Al)、m(Mo)/m(Al)等也可较好地反映单井内部生物成因硅含量、古氧化还原环境的相对变化,与TOC变化趋势一致,该特征对水平井钻探目标导向优化具有较好应用效果,可用于指导同类型页岩气藏开发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页岩气 龙马溪组 有机碳含量 太阳气田 生物成因硅
下载PDF
涪陵海相页岩生物成因硅特征及确定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新华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17-20,共4页
通过对涪陵页岩气田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下段海相暗色页岩岩心样品、薄片观察、岩石学特征、TOC含量与硅质含量相关性分析,证实研究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底部富有机质页岩中部分硅质为生物成因,其含量最... 通过对涪陵页岩气田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下段海相暗色页岩岩心样品、薄片观察、岩石学特征、TOC含量与硅质含量相关性分析,证实研究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底部富有机质页岩中部分硅质为生物成因,其含量最高可达50.0%以上,可占到硅质总量的70.0%,具有富含海洋有机质、笔石化石种类丰富、有机质丰度高、富含生物硅的特征。利用元素录井快速确定生物硅含量的方法,可为国内其他页岩气探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页岩气田 海相页岩 生成物因硅
下载PDF
生物成因硅确定方法及其在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评价中的应用
8
作者 孙建孟 宿鹤松 +6 位作者 郭宁 王德强 曾鑫 袁卫国 冯明刚 严伟 周贤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8-557,共10页
四川盆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底部页岩被证实富含大量生物成因硅质矿物。为了定量计算储层生物成因硅的含量,研究其在储层可压裂性评价中的作用,利用改进后的元素标准比值法定量确定了目的层段生物成因硅含量,其最高可占... 四川盆地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底部页岩被证实富含大量生物成因硅质矿物。为了定量计算储层生物成因硅的含量,研究其在储层可压裂性评价中的作用,利用改进后的元素标准比值法定量确定了目的层段生物成因硅含量,其最高可占总硅含量的70%以上。通过改进传统的可压裂性计算方法,将硅质矿物分为生物成因和非生物成因,研究不同成因硅质矿物对储层可压裂性的影响,弥补了传统方法不区分硅质成因带来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高的储层段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可压裂层段;在不考虑生物成因硅时计算的可压裂指数偏小,在实际压裂过程中容易错误认识储层可压裂情况。结合现场实际压裂示踪施工情况与累积产气占比,在考虑生物成因硅时划分的储层可压裂级别更加符合现场压裂情况,对现场压裂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 生物成因硅 元素标准比值法 定量分析 可压裂性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