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态型芦竹对Cd、Hg、Pb、Cu的富集与分布 被引量:42
1
作者 韩志萍 王趁义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92-1097,共6页
介绍了生态型芦竹(Arundo donax Linn)的生物特性,并对芦竹修复湿地重金属污染能力进行了研究。芦竹具有生物量大、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等特点,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下,有较好的耐受性。研究不同生态型芦竹对Cd、Hg、Pb、Cu的富集与分布,对... 介绍了生态型芦竹(Arundo donax Linn)的生物特性,并对芦竹修复湿地重金属污染能力进行了研究。芦竹具有生物量大、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等特点,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下,有较好的耐受性。研究不同生态型芦竹对Cd、Hg、Pb、Cu的富集与分布,对重金属污染湿地的修复具有指导作用。采集了4个不同环境下的芦竹样本,对重金属富集量和在植物器官中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芦竹对镉、铅、汞有较好吸收,地上部叶内富集量分别为57.40~33.22mg·kg-1,412.4~312.4mg·kg-1,21.5~11.8mg·kg-1,地上部茎内富集量分别为19.50~4.02mg·kg-1,83.1~43.6mg·kg-1,30.0~19.4mg·kg-1。芦竹对铜的富集能力较弱,地上部叶内和茎内富集量分别是12.4~2.8mg·kg-1,1.4~0.4mg·kg-1。铜和铅在植物器官中的分布为根>叶>茎,镉在植物器官中的分布为叶>根>茎,汞在植物中的分布为根>茎>叶。富集量还与土壤中重金属质量分数有关,一般是随着土壤中重金属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加。镉、铅、铜在植物叶中的富集系数大于1,汞在植物茎中的富集系数大于1。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芦竹在污染或非污染环境中都能较好地富集镉、铅、汞,基于芦竹具有较大生物量特点,芦竹对湿地重金属污染具有较大的修复潜力。研究芦竹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分布,旨在为湿地的植物修复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竹(Arundo donax Linn) 湿地 植物修复 生物富集
下载PDF
毒死蜱和三唑磷对斑马鱼头部AChE活性影响及在鱼体内的富集 被引量:41
2
作者 余向阳 赵于丁 +2 位作者 王冬兰 侯方浩 刘贤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52-2455,共4页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在96h—Lc50的1/10、1/20、1/40及1/80作用剂量下慢性暴露,毒死蜱和三唑磷对斑马鱼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抑制及两种农药在鱼体的富集作用,并研究解除30d后酶活性的恢复。结果表明,随暴露剂量增大...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在96h—Lc50的1/10、1/20、1/40及1/80作用剂量下慢性暴露,毒死蜱和三唑磷对斑马鱼头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抑制及两种农药在鱼体的富集作用,并研究解除30d后酶活性的恢复。结果表明,随暴露剂量增大、暴露时间延长,农药对AChE活性抑制越强。在96h—LC50的1/10作用剂量下连续暴露30d,毒死蜱和三唑磷处理组斑马鱼头部AChE活性分别为对照的42.25%和31.80%。毒死蜱不同剂量处理组酶活性在解除药剂后30d均可恢复到对照的90%以上,而三唑磷高剂量处理组(96h—LC50的1/10和1/20)分别只有对照的74.91%和71.46%。毒死蜱极容易在鱼体富集,慢性暴露30d富集系数达260.91~1320.03L·kg^-1,而三唑磷仅为8.23-26.84L·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AChE) 毒死蜱 三唑磷 生物富集
下载PDF
三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生物浓缩系数 被引量:38
3
作者 丁中海 杨怡 +5 位作者 金洪钧 单正军 于红霞 冯建舫 张晓峰 周家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888-890,共3页
采用斑马鱼 (Brachydaniorerio)为试验生物 ,研究了吡虫啉、三唑磷和哒螨灵的急性毒性和生物浓缩系数 .通过毒性试验 ,获得了这 3种农药对斑马鱼的 2 4、4 8、72和 96hLC50 值 .这 3种农药的 96hLC50 值分别为 2 81 37mg·L-1、8 37... 采用斑马鱼 (Brachydaniorerio)为试验生物 ,研究了吡虫啉、三唑磷和哒螨灵的急性毒性和生物浓缩系数 .通过毒性试验 ,获得了这 3种农药对斑马鱼的 2 4、4 8、72和 96hLC50 值 .这 3种农药的 96hLC50 值分别为 2 81 37mg·L-1、8 37mg·L-1和 11 6 6 μg·L-1.根据急性毒性数据和有关技术指南 ,确定生物浓缩试验浓度和持续暴露时间为 14d .经 0 5和 5mg·L-1吡虫啉暴露后的生物浓缩系数 (BCFs)分别为1 5 2和 0 97.经 0 0 2和 0 2mg·L-1三唑磷暴露后的BCFs 分别为 9 0 0和 8 4 5 .经 0 1和 1μg·L-1哒螨灵暴露后的BCFs 分别为 5 6 0 0和 4 9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三唑磷 哒螨灵 斑马鱼 急性毒性 生物浓缩
下载PDF
铅锌矿区先锋植物野艾蒿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特征 被引量:39
4
作者 徐华伟 张仁陟 谢永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36-1141,共6页
采用野外采样系统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年限废弃地野艾蒿对Cu、Zn、Pb、Cd的富集与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年限废弃地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随着废弃年限的增加而减少,野艾蒿对Zn和Pb的富集量较大,不同年限废弃地中野艾蒿和土壤Cu、Zn和Pb的含量... 采用野外采样系统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年限废弃地野艾蒿对Cu、Zn、Pb、Cd的富集与分布。结果表明,不同年限废弃地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随着废弃年限的增加而减少,野艾蒿对Zn和Pb的富集量较大,不同年限废弃地中野艾蒿和土壤Cu、Zn和Pb的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野艾蒿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有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升高而增加的趋势。野艾蒿的不同部位在不同年限废弃地中累积不同重金属的能力不同,除3a废弃地野艾蒿中Pb的含量地上部分小于地下部分外,其他环境中重金属含量都表现为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野艾蒿对4种重金属都有不同程度的转运能力,Cu在不同年限废弃地的生物富集系数均为最大,野艾蒿对Cu、Cd转运能力较强。野艾蒿根系对Pb有弱的滞留效应为36.59%,对Cu、Cd、Zn没有滞留效应。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野艾蒿能吸收富集多种重金属并且具有耐重金属的特性,基于其具有生物量较大、生长速度快的特点,作为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植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艾蒿 植物修复 生物富集 耐性
下载PDF
芦竹修复镉汞污染湿地的研究 被引量:34
5
作者 韩志萍 胡晓斌 胡正海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45-950,共6页
以湿土盆栽方法研究了芦竹在Cd和Hg污染模拟湿地中的富集能力及其在植株中的分布.结果表明,芦竹在101mg·kg-1Hg污染环境中生长8个月后,对Hg的富集量是根系>茎>叶片,植物地上部分对Hg富集量为200±20mg·kg-1DW;而在1... 以湿土盆栽方法研究了芦竹在Cd和Hg污染模拟湿地中的富集能力及其在植株中的分布.结果表明,芦竹在101mg·kg-1Hg污染环境中生长8个月后,对Hg的富集量是根系>茎>叶片,植物地上部分对Hg富集量为200±20mg·kg-1DW;而在115mg·kg-1Cd污染环境中生长8个月后,其对Cd的富集量是叶片>根系>茎,芦竹叶片对Cd的富集量在160±26mg·kg-1DW.重金属在芦竹各器官内的含量随种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8个月生长期富集量比4个月生长期富集量高30%~50%.芦竹生物富集系数(Bio concentrationfactorBCF)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而减小.在污染土壤中,芦竹叶、茎对Hg的BCF为1.9和2.1、对Cd为1.5和0.3;在未受污染的空白对照湿土中(含Hg6.8mg·kg-1,Cd8.5mg·kg-1),芦竹叶、茎对Hg的BCF为6.8和12.2,对Cd为7.0和2.7,表明芦竹具有生物量大、根系发达、适应性强等特点,对Cd、Hg有较大富集量和较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竹 植物修复 湿地 生物富集
下载PDF
蚯蚓活动对城市生活污泥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30
6
作者 徐轶群 周璟 +1 位作者 董秀华 封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31-2435,共5页
采用塑料温棚内垄式堆积污泥培养蚯蚓方式,研究了蚯蚓处理对污泥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经蚯蚓处理后,理化性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污泥的pH值、有机质、总氮和总磷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蚯蚓能吸收富集污泥中的重金属,其中对重金属Cd... 采用塑料温棚内垄式堆积污泥培养蚯蚓方式,研究了蚯蚓处理对污泥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经蚯蚓处理后,理化性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污泥的pH值、有机质、总氮和总磷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蚯蚓能吸收富集污泥中的重金属,其中对重金属Cd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蚯蚓处理使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重金属Cr、Zn、Pb、Cd、Cu、Ni分别减少27.98%、31.46%、32.81%、13.85%、23.86%和22.92%。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污泥施用于土壤后生菜体内重金属积累的情况,结果表明,生菜体内重金属Zn、Cu、Pb和Ni的含量为污泥处理高于蚓粪处理;Cr和Cd则分别为差异不显著和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城市生活污泥 重金属 生物富集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对大田中低量镉富集及转运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熊孜 李菊梅 +1 位作者 赵会薇 马义兵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4,共9页
为解决Cd污染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及为小麦品种推广应用提供品种特征数据资料,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于黄淮海平原9个小麦种植区采集了59个小麦品种,共计91组土壤-植物点对点样品,基于小麦不同部位Cd含量、茎叶Cd转移系数(TF)及籽粒Cd富集... 为解决Cd污染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及为小麦品种推广应用提供品种特征数据资料,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于黄淮海平原9个小麦种植区采集了59个小麦品种,共计91组土壤-植物点对点样品,基于小麦不同部位Cd含量、茎叶Cd转移系数(TF)及籽粒Cd富集系数(BCF)值等指标对不同小麦品种Cd富集能力进行比较研究;采用聚类分析,以不同基因型小麦的BCF为筛选条件,对59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除济源外(2.292 mg·kg^(-1)),研究区表层土壤Cd污染状况整体尚好(0.107~0.212 mg·kg^(-1));济源小麦品种籽粒Cd含量范围为0.119~0.150 mg·kg^(-1),其他样点为0.005~0.030 mg·kg^(-1);TF变化区间为0.093~0.500,最大与最小值间相差约4.4倍;BCF变化区间为0.047~0.165,最大与最小值间相差约2.5倍。经聚类分析把不同品种小麦Cd的BCF值分为五类,并筛选出冀麦518、衡0628、衡09观29三个低Cd富集小麦品种。通过BCF推算,在保障籽粒Cd含量不超过食品安全限量标准的前提下,59个小麦品种基本上都可以在国家规定的二类Cd污染土壤上种植,其中,有27个小麦品种还可以在三级Cd污染土壤上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 小麦品种 CD 转运 富集
下载PDF
铬铜镍在芦竹中的富集与分布 被引量:27
8
作者 韩志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6-108,共3页
研究芦竹(Arundo donax Linn)在Cr、Cu、Ni污染湿地中的富集能力以及三种重金属在植株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生长期8个月后,芦竹在20.4和55.0mg/kgCr污染湿地中,对Cr的富集量:根13.86mg/kg(DW)和15.29mg/kg(DW);茎1.37mg/kg(DW)和3.59... 研究芦竹(Arundo donax Linn)在Cr、Cu、Ni污染湿地中的富集能力以及三种重金属在植株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生长期8个月后,芦竹在20.4和55.0mg/kgCr污染湿地中,对Cr的富集量:根13.86mg/kg(DW)和15.29mg/kg(DW);茎1.37mg/kg(DW)和3.59 mg/kg(DW);叶6.37mg/kg(DW)和8.22mg/kg(DW)。在51.3和105mg/kgCu污染湿地中,对Cu的富集量:根35.6mg/kg(DW)和44.1mg/kg(DW);茎3.30mg/kg(DW)和4.14mg/kg(DW);叶6.75mg/kg(DW)和8.86mg/kg(DW)。在61.0和103.0mg/kgNi污染湿地中,对Ni的富集量:根20.37mg/kg(DW)和26.74mg/kg(DW);茎11.86mg/kg(DW)和13.03mg/kg(DW);叶12.2mg/kg(DW)和15.77mg/kg(DW)。三种金属在植株中的分布情况很相似,都是根>叶>茎,生物富集系数(Bioconcentration factor)均<1。可以认为芦竹对这三种重金属能富集,但不具备超富集植物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竹 植物修复 湿地 生物富集
下载PDF
植被富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传飞 王小萍 +1 位作者 龚平 姚檀栋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55-1566,共12页
植被富集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途径有多种,其中以植物叶片富集大气POPs为主要的途径。因此,植被(地衣、苔藓、草地、松针和树皮)被广泛用作被动采样器,以动态地监测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大气POPs的污染水平与特征。大气—植... 植被富集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途径有多种,其中以植物叶片富集大气POPs为主要的途径。因此,植被(地衣、苔藓、草地、松针和树皮)被广泛用作被动采样器,以动态地监测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大气POPs的污染水平与特征。大气—植物的气体交换过程影响着POPs的大气传输,进而影响POPs在区域甚至全球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研究发现,植被是POPs全球循环的"汇区"。植物富集的POPs会进入陆生食物链,并随食物链营养级的升高而产生生物放大效应,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本文简要介绍了植被对POPs富集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地衣、苔藓和草地作为被动采样器监测大气POPs时空分布的研究,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植被 气体交换 被动采样器 生物富集
原文传递
包头工业区蔬菜重金属富集及人群健康评价 被引量:14
10
作者 栗利曼 刘菊梅 +4 位作者 沈渭寿 蒋海明 卞晓燕 梁栋 司万童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59,共6页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内蒙古包头南海子工业区的土壤和芹菜、叶用莴苣、菠菜、芫荽、油麦菜、大白菜、普通白菜等7种主要蔬菜中Hg、Se、Zn、Cu、Pb、Mn、Cd等重金属含量,并对土壤污染程度和7种蔬菜的食用健康风险进行...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内蒙古包头南海子工业区的土壤和芹菜、叶用莴苣、菠菜、芫荽、油麦菜、大白菜、普通白菜等7种主要蔬菜中Hg、Se、Zn、Cu、Pb、Mn、Cd等重金属含量,并对土壤污染程度和7种蔬菜的食用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包头南海子工业区的土壤受到中度重金属污染,其中Hg和Se污染非常严重;Zn、Mn、Cu向蔬菜中迁移的能力较大;不同种类蔬菜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不同,其中Zn在除大白菜外的其他6种蔬菜中含量均超标,Cu在油麦菜中含量超标,Hg在芹菜、油麦菜和菠菜中含量超标,大白菜对各种重金属的吸收能力均较小,而油麦菜、菠菜、芹菜、叶用莴苣对这7种重金属的富集程度普遍较高,与其他蔬菜相比食用风险较大;儿童的摄食健康风险高于成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生物富集 土壤污染负荷指数 综合金属危害指数
下载PDF
毒死蜱和丙溴磷对鲫鱼的毒性效应及其在鱼体中的富集 被引量:11
11
作者 夏锦瑜 王冬兰 +3 位作者 张志勇 余向阳 黄东林 刘贤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88-1092,共5页
为评价毒死蜱和丙溴磷的环境生态风险,采用半静态法,测定这2种农药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急性毒性,以及在1/40、1/20和1/10 96 h-LC50值的作用剂量下持续暴露14 d和在清水中恢复7 d,对鲫鱼脑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CarE... 为评价毒死蜱和丙溴磷的环境生态风险,采用半静态法,测定这2种农药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急性毒性,以及在1/40、1/20和1/10 96 h-LC50值的作用剂量下持续暴露14 d和在清水中恢复7 d,对鲫鱼脑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的影响(慢性毒性效应)。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鲫鱼肌肉、鳃、肝脏中2种农药的富集量。毒死蜱和丙溴磷对鲫鱼的96 h-LC50分别为0.184 9 mg/L和0.192 9 mg/L。在1/10 96 h-LC50值的作用剂量下连续暴露14 d,毒死蜱和丙溴磷对鲫鱼脑部AChE的活性抑制率分别为95.36%和93.61%,而对CarE的活性抑制率分别为76.07%和83.03%。在清水中恢复饲养7 d后,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此外,在鲫鱼组织器官中均检测到2种农药,且富集量都表现为肝脏>鳃>肌肉,其中,毒死蜱较易在鱼体内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丙溴磷 乙酰胆碱酯酶 羧酸酯酶 生物富集
下载PDF
包头市三类湿地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及生物富集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韩瑞杰 任逸晨 +5 位作者 黄涛 杨畅 王志勇 贾戴辉 张雪峰 司万童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34,共6页
以昆都仑水库桃儿湾湿地、小白河黄河湿地以及尾矿库南侧湿地为研究样地,以底泥、藻类、昆虫和花背蟾蜍(Bufo raddei)为研究对象,评价了湿地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以及重金属沿两栖类食物链(网)的富集与放大作用。结果显示:昆都仑水库桃... 以昆都仑水库桃儿湾湿地、小白河黄河湿地以及尾矿库南侧湿地为研究样地,以底泥、藻类、昆虫和花背蟾蜍(Bufo raddei)为研究对象,评价了湿地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以及重金属沿两栖类食物链(网)的富集与放大作用。结果显示:昆都仑水库桃儿湾湿地底泥中重金属未超出背景值,而小白河黄河湿地与尾矿库南侧湿地除Mn以外,其他金属含量均不同程度地超出背景值。昆都仑水库桃儿湾湿地、小白河黄河湿地和尾矿库南侧湿地底泥的污染负荷指数分别为0.35、1.56和2.54。Cu和Cr在花背蟾蜍肝脏中富集程度显著高于肌肉组织(P<0.05),且以Cu的富集系数最大。结果表明:各样地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顺序为尾矿库南侧湿地>小白河黄河湿地>昆都仑水库桃儿湾湿地。重金属Cu和Cr易在花背蟾蜍肝脏中富集。研究成果可为当地湿地重金属污染评价及两栖类的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评价 食物链 生物富集 花背蟾蜍
原文传递
乙羧氟草醚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生物富集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邹积鑫 何雄奎 +2 位作者 陶传江 朴秀英 姜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75-378,共4页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乙羧氟草醚对斑马鱼B rachydanio rerio的急性毒性和生物富集系数。以N,N-二甲基甲酰胺和吐温-80为助剂,配制不同浓度的乙羧氟草醚溶液,测得其对斑马鱼的LC50值为3.10mg/L,属于中等毒性。生物富集性试验中设乙羧氟草...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乙羧氟草醚对斑马鱼B rachydanio rerio的急性毒性和生物富集系数。以N,N-二甲基甲酰胺和吐温-80为助剂,配制不同浓度的乙羧氟草醚溶液,测得其对斑马鱼的LC50值为3.10mg/L,属于中等毒性。生物富集性试验中设乙羧氟草醚浓度为0.03和0.30mg/L,持续暴露时间为8d,测得生物富集系数(BCF8d)分别为1.16和2.43,属于低富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羧氟草醚 斑马鱼 急性毒性 生物富集
下载PDF
戊唑醇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生物富集效应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迟 刘新刚 +4 位作者 何明远 董丰收 徐军 吴小虎 郑永权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2-309,共8页
为评价杀菌剂戊唑醇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为试验生物,采用半静态法分别研究了戊唑醇原药和其6种不同剂型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以及戊唑醇原药对斑马鱼的生物富集效应。结果表明:97.4%戊唑醇原药、25%戊唑醇... 为评价杀菌剂戊唑醇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以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为试验生物,采用半静态法分别研究了戊唑醇原药和其6种不同剂型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以及戊唑醇原药对斑马鱼的生物富集效应。结果表明:97.4%戊唑醇原药、25%戊唑醇水乳剂、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80 g·L-1戊唑醇悬浮种衣剂、250 g·L-1戊唑醇乳油、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斑马鱼96 h-LC50分别为8.73、3.35、6.44、9.68、4.60、0.892和6.81 mg·L-1;选择97.4%戊唑醇原药进行斑马鱼生物富集试验,在9.00×10-2和0.900 mg·L-12个处理浓度下连续暴露8 d,相应的富集系数(BCF8 d)分别为27.7和25.4。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毒性划分标准,除250 g·L-1戊唑醇乳油对斑马鱼急性毒性属于高毒,其他剂型均为中毒,且戊唑醇属于中等富集性农药。该研究为戊唑醇田间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唑醇 斑马鱼 急性毒性 生物富集
下载PDF
戊唑醇在斑马鱼体内的生物富集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廖朝选 段亚玲 +3 位作者 肖飞 张清海 欧明烛 杨鸿波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84-586,602,共4页
【目的】研究戊唑醇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危害。【方法】建立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测定戊唑醇在水中和鱼体中的残留量,采用静态法研究戊唑醇在斑马鱼体内的富集效应,并评价其生物富集性。【结果】戊唑醇在10.0-500.0μg/L范... 【目的】研究戊唑醇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危害。【方法】建立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测定戊唑醇在水中和鱼体中的残留量,采用静态法研究戊唑醇在斑马鱼体内的富集效应,并评价其生物富集性。【结果】戊唑醇在10.0-50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当戊唑醇在水中的添加质量浓度为20.0—200.0μg/L,其添加平均回收率为96.5%-98.3%,变异系数为1.8%-2.2%;当戊唑醇在鱼体中的添加质量分数为0.25-2.5μg/g,其添加平均回收率为100.3%-101.8%,变异系数为2.0%~4.0%,该方法的最小检出量为1.6×10-11g,水中最低检测质量浓度(LOQ)为20μg/L,鱼体内最低检测限(LOQ)为20μg/kg。【结论】受试物戊唑醇在鱼体中富集系数BCF8d为24.3属于中等富集性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唑醇 斑马鱼 生物富集性
原文传递
2甲4氯和2甲4氯异辛酯在斑马鱼体内生物富集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何健 周艳 +2 位作者 孔德洋 李菊颖 单正军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22-824,共3页
【目的】研究2甲4氯和2甲4氯异辛酯对水生生物的生物富集性。【方法】通过建立2甲4氯和2甲4氯异辛酯在水体和鱼体中残留量的检测方法,采用静态法和半静态法分别研究2甲4氯和2甲4氯异辛酯在斑马鱼体内的富集效应。【结果】鱼体对2甲4氯... 【目的】研究2甲4氯和2甲4氯异辛酯对水生生物的生物富集性。【方法】通过建立2甲4氯和2甲4氯异辛酯在水体和鱼体中残留量的检测方法,采用静态法和半静态法分别研究2甲4氯和2甲4氯异辛酯在斑马鱼体内的富集效应。【结果】鱼体对2甲4氯和2甲4氯异辛酯处理8d后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值分别为1.61~1.82和16.3~22.3。【结论】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农药生物富集性划分等级标准,2甲4氯属于低生物富集性农药,2甲4氯异辛酯属于中等生物富集性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4氯 2甲4氯异辛酯 斑马鱼 生物富集性
原文传递
A comparison on the phytoremediation ability of triazophos by different macrophytes 被引量:2
17
作者 Zhu Li Huiping Xiao +3 位作者 Shuiping Cheng Liping Zhang Xiaolong Xie Zhenbin W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2期315-322,共8页
The strategy of choosing suitable plants should receive great performance in phytoremediation of surface water polluted by triazophos (O,O-diethyl-O-(1-phenyl- 1,2,4-triazol-3-base) sulfur phosphate, TAP), which i... The strategy of choosing suitable plants should receive great performance in phytoremediation of surface water polluted by triazophos (O,O-diethyl-O-(1-phenyl- 1,2,4-triazol-3-base) sulfur phosphate, TAP), which is an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widespread applied for agriculture in China and moderately toxic to higher animal and fish. The tolerance, uptake, transformation and removal of TAP by twelve species of macrophytes were examined in a hydroponic system and a comprehensive score (CS) of five parameters (relative growth rate (RGR), biomass, root/shoot ratio, removal capacity (RC), and bio-concentration factor (BCF)) by factor analysis was employed to screen the potential macrophyte species for TAP phytoremedi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alia dealbata, Cyperus alternifolius, Canna indica and Acorus calamus had higher RGR values, indicating these four species having stronger growth capacity under TAP stress. The higher RC loading in Iris pseudacorus and Cyperus rotundus were 42.11 and 24.63μg/(g fw.day), respectively. The highest values of BCF occurred in A. calamus (1.17), and TF occurred in Eichhornia crassipes (2.14). Biomass and root/shoot ratio of plant showe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first-order kinetic constant of TAP removal in the hydroponic system, indicating that plant biomass and root system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remediation of TAP. Five plant species including C. alternifolius, A. calamus, T. dealbata, C. indica and Typha orientalis, which owned higher CS, would be potential species for TAP phyto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water bo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sticide removal capacity relative growth rate bio-concentration factor transfer factor root/shoot ratio factor analysis
原文传递
铀在小麦幼苗中的积累分布及其对叶片光系统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霞 唐运来 +2 位作者 周璐璐 陈梅 王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57-2463,共7页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铀[0、5、20、50、100mg.L-1 UO2(NO3)2.6H2O]对五叶期的‘西科麦3号’小麦幼苗于水培条件下处理7d,分析小麦对铀的吸收积累情况,并通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OJIP曲线及820nm光吸收曲线,分析铀对叶片光系统Ⅱ(PS...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铀[0、5、20、50、100mg.L-1 UO2(NO3)2.6H2O]对五叶期的‘西科麦3号’小麦幼苗于水培条件下处理7d,分析小麦对铀的吸收积累情况,并通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OJIP曲线及820nm光吸收曲线,分析铀对叶片光系统Ⅱ(PSⅡ)和光系统Ⅰ(PSⅠ)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麦对铀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较小,吸收的铀主要集中在根部。(2)铀胁迫显著降低了小麦叶片捕光色素叶绿素b的含量,并显著影响小麦叶片两个光系统的活性;铀显著抑制PSⅡ反应中心的活性,但是对PSⅡ的电子供体侧和受体侧电子传递活性及PSⅠ的活性则表现为促进作用。(3)低浓度的铀处理会影响小麦叶片中两个光合系统之间的平衡,对PSⅠ性能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PS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幼苗 生物富集 叶绿素荧光 光系统活性
下载PDF
3种经济贝类无机砷生物富集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晓 孙福新 +4 位作者 王颖 吴志宏 刘天红 孙元芹 卢珺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5-334,共10页
以文蛤(Meretrixmeretrix)、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3种经济贝类为试验生物,应用生物富集双箱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暴露在不同浓度的As3+溶液中3种贝类对无机砷的耐受性。通过对富集与代谢过程中贝类体... 以文蛤(Meretrixmeretrix)、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3种经济贝类为试验生物,应用生物富集双箱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暴露在不同浓度的As3+溶液中3种贝类对无机砷的耐受性。通过对富集与代谢过程中贝类体内无机砷含量的监测及对结果的非线性拟合,得出3种贝类富集无机砷的吸收速率常数(k1)、排出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系数(BCF)、生物半衰期(B1/2)等动力学常数。试验结果显示,双箱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3种经济贝类对无机砷的富集与代谢情况。3种贝类对无机砷的吸收速率常数(k1)随着外部水体中As3+浓度的增大基本上呈减小趋势,而排出速率常数(k2)与水体中As3+浓度无明显相关性;BCF大体随着外部水体As3+浓度的增大而减少,对无机砷的富集能力依次为文蛤>太平洋牡蛎>>栉孔扇贝;平衡状态下3种贝类体内无机砷含量(CAmax)与暴露水体中的As3+浓度之间呈正相关性,均为无机砷的净积累者;无机砷在3种贝类体内的半衰期B1/2随着As3+浓度的增大基本上减小,依次为太平洋牡蛎>栉孔扇贝≥文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贝类 无机砷 生物富集 代谢
下载PDF
栉孔扇贝对无机砷的富集与排出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福新 李晓 +4 位作者 王颖 吴志宏 刘天红 孙元芹 卢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88,共6页
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为试验生物,应用生物富集双箱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暴露在不同质量浓度的As3+溶液中,栉孔扇贝对无机砷的耐受性;通过对富集与排出过程中栉孔扇贝体内无机砷含量的动态监测及对检测结果的非线性拟合,得出栉孔扇... 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为试验生物,应用生物富集双箱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暴露在不同质量浓度的As3+溶液中,栉孔扇贝对无机砷的耐受性;通过对富集与排出过程中栉孔扇贝体内无机砷含量的动态监测及对检测结果的非线性拟合,得出栉孔扇贝富集无机砷的吸收速率常数(k1)、排出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因子(BCF)、生物半衰期(B1/2)等动力学常数。试验结果显示,扇贝对无机砷的吸收速率(常数k1)随着外部水体中As3+质量浓度的增大呈减小趋势,而吸收速率(常数k2)与水体中As3+质量浓度无明显相关性;生物富集系数BCF随着外部水体As3+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少;平衡状态下栉孔扇贝体内无机砷含量(CAmax)与暴露水体中的As3+质量浓度之间呈较强的线性相关(R2=0.926 7);栉孔扇贝对无机砷排出率较高,代谢30 d后,排出率可达到84.17%;无机砷在栉孔扇贝体内的生物半衰期较短。根据试验结果推算出,在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下养殖的栉孔扇贝符合食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 无机砷 生物富集 排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