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 被引量:45
1
作者 刘卫东 罗莉涛 +3 位作者 廖广志 左罗 魏云云 姜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0-607,共8页
针对新疆油田七中区开发现状,设计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的填砂管、天然岩心及微观模型驱油实验,研究二元驱提高采收率机理,为油田现场提供二元驱优化配方。二元驱采收率增幅随着水油黏度比增大而增大,随着界面张力减小而增大。毛细... 针对新疆油田七中区开发现状,设计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的填砂管、天然岩心及微观模型驱油实验,研究二元驱提高采收率机理,为油田现场提供二元驱优化配方。二元驱采收率增幅随着水油黏度比增大而增大,随着界面张力减小而增大。毛细管准数反映二元体系溶液黏度和界面张力的协同效应,应以其为准优化筛选最佳配方。新疆油田七中区二元驱溶液临界黏度比2.5、临界界面张力数量级为1′10-2 m N/m、临界毛细管准数数量级为1′10-3;优选出配方为0.3%KPS-1+1 115 mg/L HPAM,可提高采收率23.96%。二元驱通过聚合物增黏,降低驱替相流度,增加油相流度,使流度比减小,克服了注水指进,增加了吸水厚度,从而提高波及系数,进而启动盲端残余油;通过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降低黏附功,使残余油乳化、剥离、拉丝并易于启动,同时乳状液进一步增加驱替相黏度,在低界面张力和较高黏度下,毛细管准数大幅度提高,从而提高洗油效率,进而启动岛状、柱状及膜状残余油,最终提高了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二元驱 提高采收率 黏度比 界面张力 毛细管准数
下载PDF
新疆油田复合驱过程中的乳状液类型转变 被引量:14
2
作者 侯军伟 芦志伟 +4 位作者 焦秋菊 郭文建 聂小斌 韩增玖 李织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2-115,共4页
为分析新疆油田部分采油井二元复合驱油中出现高黏度(3000 m Pa·s)油包水型乳状液现象的原因,室内模拟化学驱中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与原油的乳化过程,研究了矿化度、油水比、表面活性剂浓度和地层水稀释对乳状液类型的影... 为分析新疆油田部分采油井二元复合驱油中出现高黏度(3000 m Pa·s)油包水型乳状液现象的原因,室内模拟化学驱中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与原油的乳化过程,研究了矿化度、油水比、表面活性剂浓度和地层水稀释对乳状液类型的影响,建立了在岩心驱油过程中乳状液的转变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矿化度较低(100 mg/L Na Cl)时,乳状液主要为水包油型;随着矿化度的增大,水包油型乳状液的稳定性变差,当矿化度达到10 g/L时,乳状液开始向油包水型转变。油水比为1∶9和3∶7时,乳状液主要为水包油型;当油水比为5∶5、表面活性剂加量为500 mg/L时,乳状液为油包水型。随着地层水稀释比例的增加,乳状液由水包油型向油包水型转变。室内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二元体系的注入与推进,矿化度升高,表面活性剂浓度降低,油水比变大,导致乳状液产生了由水包油型向油包水型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二元驱 乳状液 新疆油田
下载PDF
高温高盐油藏复合驱体系优选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侯吉瑞 吴晨宇 +3 位作者 赵凤兰 刘刚 郝宏达 姜康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根据苏丹Palogue区块油藏高温、高盐、高渗和高酸值原油的特点,进行了包括表面活性剂、二元(SP)以及三元(ASP)复合体系的化学驱配方优选,并对表面活性剂、二元及三元体系的界面张力、抗温性、抗盐性进行了评价.由此得到化学驱的最... 根据苏丹Palogue区块油藏高温、高盐、高渗和高酸值原油的特点,进行了包括表面活性剂、二元(SP)以及三元(ASP)复合体系的化学驱配方优选,并对表面活性剂、二元及三元体系的界面张力、抗温性、抗盐性进行了评价.由此得到化学驱的最佳优化配方:二元驱配方为质量浓度为1 500 mg/L聚合物和质量分数为0.3%表面活性剂C-2;三元驱配方为质量浓度为1500 mg/L聚合物、质量分数为0.3%表面活性剂HABS及质量分数为0.1%氢氧化钠.应用所选复合体系进行天然岩心的驱替实验,二元、三元复合体系能在水驱的基础上分别提高采收率28.72%,32.51%,提高采收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化学驱 二元复合驱 三元复合驱 抗温性 抗盐性
下载PDF
无机盐对新疆油田二元驱过程中乳状液影响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慧 廖先燕 +3 位作者 侯军伟 孙记夫 曾晓飞 李织宏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25,共4页
乳状液稳定性对于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稳定性过强会导致采出液破乳困难;稳定性过弱,乳状液会很快破乳,使复合驱油体系波及体积受到影响。系统研究了不同类型无机盐对新疆油田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乳状液稳定性对于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稳定性过强会导致采出液破乳困难;稳定性过弱,乳状液会很快破乳,使复合驱油体系波及体积受到影响。系统研究了不同类型无机盐对新疆油田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盐可以加速水包油型乳状液的破乳,特别是二价阳离子,能将破乳率提高1倍以上;阴离子的种类对乳状液的稳定性影响较弱。无机盐对乳状液破乳效率的影响与离子价态和Zeta电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乳状液 ZETA电位
下载PDF
二元驱油水界面Marangoni对流启动残余油机理 被引量:6
5
作者 罗莉涛 刘先贵 +2 位作者 廖广志 刘卫东 崔彬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2-160,共9页
二元驱的Marangoni对流在启动油藏残余油方面有重要作用,研究其微观机理对更好地应用二元驱技术提高采收率具有重大意义。设计了验证Na_2CO_3溶液、KPA表活剂溶液及二者的二元驱溶液与原油接触后产生Marangoni对流效果的实验和利用能产... 二元驱的Marangoni对流在启动油藏残余油方面有重要作用,研究其微观机理对更好地应用二元驱技术提高采收率具有重大意义。设计了验证Na_2CO_3溶液、KPA表活剂溶液及二者的二元驱溶液与原油接触后产生Marangoni对流效果的实验和利用能产生强Marangoni对流的二元驱进行微观仿真模型驱油的实验,分析了二元驱中油水界面Marangoni对流启动残余油微观机理。结果表明:Na_2CO_3溶液、KPA表活剂溶液及二元混合溶液与原油接触后都能产生Marangoni对流效果,且浓度越大,Marangoni对流效果越好;Na_2CO_3和KPA对于产生Marangoni对流有协同作用;1.2%Na_2CO_3和0.3%KPA二元驱产生的强Marangoni对流引起了界面扰动和自发乳化作用,对启动膜状、岛状和盲端等残余油均有显著效果。建议油田采用能够产生强Marangoni对流的二元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驱 Marangoni对流 残余油 界面扰动 自发乳化
下载PDF
阳离子对新疆油田二元驱油体系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侯军伟 廖先燕 +3 位作者 袁谅 努尔古丽 宋琪 郑晓宇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9-33,共5页
新疆油田不同区块的油田污水无机盐成分相差很大,对二元复合驱的配方选择造成了较大影响。系统研究了油田污水中含量最高的Na+、Ca2+对新疆油田二元驱油体系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KPS,界面张力随Na^+的增多呈现出先... 新疆油田不同区块的油田污水无机盐成分相差很大,对二元复合驱的配方选择造成了较大影响。系统研究了油田污水中含量最高的Na+、Ca2+对新疆油田二元驱油体系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KPS,界面张力随Na^+的增多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超低界面张力窗口很小;对于非离子与阴离子复配的表面活性剂KL(KPS+L5#),超低界面张力的窗口很大。同时随着阳离子浓度的增大,KL体系流变性降低,二元体系由剪切稀释转变为剪切增稠,逐渐由弹性流动为主转换成以黏性流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钠离子 油田污水 钙离子 新疆油田
下载PDF
聚合物和二元驱对稠油驱油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闫文华 吴东莹 汪宁宇 《当代化工》 CAS 2017年第8期1553-1555,共3页
辽河油田龙618区块是一个常规稠油区块,针对该区块地层压力下降快,原油粘度高等问题,进行室内岩心实验,研究聚合物驱和二元驱对稠油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化学驱采出程度高于聚合物化学驱采出程度,且在二元驱的驱油过程中含水... 辽河油田龙618区块是一个常规稠油区块,针对该区块地层压力下降快,原油粘度高等问题,进行室内岩心实验,研究聚合物驱和二元驱对稠油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化学驱采出程度高于聚合物化学驱采出程度,且在二元驱的驱油过程中含水率下降的最低值更低,二元驱低于聚合物驱在驱油过程中的平均注入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聚合物驱 二元驱 采出程度
下载PDF
中高渗油藏二元复合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以胜利孤东油田七区西5~4-6~1单元为例
8
作者 佟颖 贾元元 《辽宁化工》 CAS 2017年第5期463-465,共3页
胜利油田中高渗油藏二元复合驱后,储层内仍有大量剩余油,但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及其与水驱、聚合物驱的区别有待研究。以孤东油田七区西Ng54-61单元为研究对象,利用密闭取心、测井及矿场监测资料,认识到剩余油分布特征为平面非主流线富集... 胜利油田中高渗油藏二元复合驱后,储层内仍有大量剩余油,但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及其与水驱、聚合物驱的区别有待研究。以孤东油田七区西Ng54-61单元为研究对象,利用密闭取心、测井及矿场监测资料,认识到剩余油分布特征为平面非主流线富集、层内多段见水且剩余油饱和度上下差异较小、主力小层与非主力小层之间的剩余油饱和度差异仍然明显;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为平面主要受注采井距和排距控制,层内受韵律性、渗透率级差以及储层有效厚度影响,层间差异主要受主力小层和非主力小层的渗透率级差影响,为二元驱后油藏调整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渗油藏 二元驱 剩余油分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化学二元驱体系中化学剂含量分析
9
作者 许可 刘卫东 +3 位作者 吕建荣 张杰 孙灵辉 丛苏男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6年第8期22-24,共3页
由于二元驱油剂属于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对其含量进行研究时存在混合物相互干扰的现象。在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的化学剂含量分析中,聚合物的含量分析方法为淀粉-碘化镉法,表面活性剂含量分析方法为分光光度图版法。用... 由于二元驱油剂属于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对其含量进行研究时存在混合物相互干扰的现象。在对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的化学剂含量分析中,聚合物的含量分析方法为淀粉-碘化镉法,表面活性剂含量分析方法为分光光度图版法。用不同浓度聚合物和不同质量分数的表面活性剂测出二元体系相应的吸光度值,建立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关系图版,通过对实验准确度进行测试,精度均小于0.1%,可以准确进行二元体系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测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驱 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浓度测量
下载PDF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驱采出水稳定机理研究
10
作者 杨萍萍 汤梓仟 +2 位作者 郑帅 David Jiang 曾玉彬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150-154,共5页
由于含有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二元驱采出水水质复杂,油水乳化严重,悬浮物含量高且长期稳定,处理难度大。研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在油田采出水中的相互作用,探索二元驱采出水的稳定机理,对发展高效二元驱采出水脱稳技术和水处理工艺具有... 由于含有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二元驱采出水水质复杂,油水乳化严重,悬浮物含量高且长期稳定,处理难度大。研究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在油田采出水中的相互作用,探索二元驱采出水的稳定机理,对发展高效二元驱采出水脱稳技术和水处理工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二元驱采出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增大了粘度和浊度,并降低颗粒物的zeta电位;表面活性剂增大了粘度和浊度,降低zeta电位,减小平均粒径;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共存使粘度和浊度增大,zeta电位减小,平均粒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驱 油田采出水 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稳定性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二元”“一元” 驱油研究 被引量:97
11
作者 王德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9,共9页
“大庆油田驱油用烷基苯磺酸盐的合成”项目的研究工作,从分子水平上基本掌握和控制了三次采油用的烷基苯磺酸盐的结构,并取得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产品性能与国外ORS-41产品相当。通过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二元前置段塞,获得... “大庆油田驱油用烷基苯磺酸盐的合成”项目的研究工作,从分子水平上基本掌握和控制了三次采油用的烷基苯磺酸盐的结构,并取得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产品性能与国外ORS-41产品相当。通过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二元前置段塞,获得了低界面张力的二元体系,减少了三元复合驱的油水乳化。通过三元配方中加入防垢剂减少甚至防止油层结垢。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聚合物的粘弹性,减少乳化液处理量,彻底清除由于碱的存在引起的地层及井筒结垢现象,在化学剂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与三元体系相同的驱油效果。大庆油田一元驱——高浓度聚合物提高采收率研究及矿场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在提高采收率幅度上与三元复合驱的结果完全接近。尤其重要的是,在驱油效果相当的情况下,高浓聚合物驱经济合理性优于三元复合驱。试验室研究和矿场生产试验表明:高浓度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适合于高渗透的低温油藏;其中高浓度聚驱更适合于非均质严重的油藏;三元复合驱适合于非均质不太严重的油藏;二元复合驱更适合于高、中渗透的中温和低温油藏;活性剂驱更适合于低渗透油藏和比较均匀的中渗透油藏。大庆油田研制的三元、二元、一元驱现场试验证实采收率提高值均达到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三元复合驱 二元驱 一元驱
下载PDF
发展三次采油新理论新技术,确保大庆油田持续稳定发展(上) 被引量:49
12
作者 王德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7,共7页
简要回顾了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历程 ,论述了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对大庆发展所起的作用 ,展示了在油田开发提高采收率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由于大庆在粘弹性流体力学和渗流力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发展 ,有所突破 ,因而带动了整个聚合... 简要回顾了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历程 ,论述了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对大庆发展所起的作用 ,展示了在油田开发提高采收率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由于大庆在粘弹性流体力学和渗流力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发展 ,有所突破 ,因而带动了整个聚合物驱油技术和方法的发展 ,大规模推广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元复合驱在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也有所发展 ,研究结果表明 ,三元复合驱不但可以适应高酸值原油 ,同时也可以适应大庆这样的低酸值原油。由于化学驱注入段塞的活性剂浓度较低 ,并且提高采收率的幅度较高 ,因此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在经济上是可以有效益的。另外 ,还提出了开展二元复合驱和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即四次采油 )的一些超前性理论观点以及如何解决相关的采油工艺和地面工程等问题 ,对于指导今后油田开发提高采收率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聚合物驱 三元复合驱 二元复合驱 三次采油 陆相生油理论
下载PDF
油田开发战略与接替技术 被引量:62
13
作者 何江川 廖广志 王正茂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9-525,共7页
对于中国油田开发面临的严峻形势,详细阐述了基于中国油藏地质特点的开发技术现状、以广义"二次开发"理念为核心的油田开发战略部署,深入分析了以二元驱、稠油火驱、注气混相/非混相驱、泡沫复合驱、聚驱后聚表剂驱为主的5大... 对于中国油田开发面临的严峻形势,详细阐述了基于中国油藏地质特点的开发技术现状、以广义"二次开发"理念为核心的油田开发战略部署,深入分析了以二元驱、稠油火驱、注气混相/非混相驱、泡沫复合驱、聚驱后聚表剂驱为主的5大类关键技术在中国油田开发中的战略地位,指出要根据中国油田开发的现状和特点,积极推进油田开发方式转变,加强油田开发战略接替技术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接替技术 二元驱 火驱 注气 泡沫复合驱 聚表剂驱
下载PDF
孤东油田七区西南二元复合驱油先导试验效果及动态特点 被引量:45
14
作者 张爱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68,71,共4页
由于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幅度有限,于2003年9月在孤东油田七区西南Ng54~61层开展了聚合物/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先导试验。根据现场动态资料分析认为,二元复合驱技术在矿场上既表现出了聚合物增加渗流阻力、扩大波及体积的特点,又表现出... 由于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幅度有限,于2003年9月在孤东油田七区西南Ng54~61层开展了聚合物/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先导试验。根据现场动态资料分析认为,二元复合驱技术在矿场上既表现出了聚合物增加渗流阻力、扩大波及体积的特点,又表现出了活性剂提高驱油效率的特点,降水增油幅度高于单一聚合物驱。截至2006年12月底,试验区已有11口生产井见到降水增油效果,全区累积增产原油84194t,采收率提高了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石油磺酸盐 活性剂 化学驱 先导试验 孤东油田
下载PDF
海上油田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41
15
作者 谢晓庆 冯国智 +2 位作者 刘立伟 李宜强 易任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3-97,共5页
中国海上油田中有3个油田实施了聚合物驱开采技术,且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控水效果,但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研究海上油田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的合理接替技术,在调研总结中外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 中国海上油田中有3个油田实施了聚合物驱开采技术,且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控水效果,但聚合物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技术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研究海上油田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的合理接替技术,在调研总结中外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基础上,从工业化应用规模、矿场试验效果和驱油机理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海上油田的特点和条件,筛选出适合海上油田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的接替技术。结合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残留聚合物的分布特点和聚合物驱后接替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了聚合物驱后二元复合驱与絮凝剂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海上油田聚合物驱后可采用二元复合驱和聚合物再利用等提高采收率技术进一步开发;聚合物驱结束时,残留聚合物主要分布在主流线上;聚合物驱结束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时机越早越好;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增油降水效果及注入性均优于絮凝剂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聚合物驱 提高采收率 残留聚合物 絮凝剂驱 二元复合驱聚合物再利用
下载PDF
磺基甜菜碱BS11/聚合物复合体系驱油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吴文祥 张武 刘春德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2,86,共4页
考察了以磺基甜菜碱为表面活性剂的SP二元和ASP三元复合体系在大庆油田条件下的岩心驱油效果。所用岩心为环氧树脂胶结石英砂均质和非均质(变异系数0.65)人造岩心。岩心水驱后分别注入0.35 PV BS11/聚合物(2.0/2.5 g/L)二元体系、Na3PO4... 考察了以磺基甜菜碱为表面活性剂的SP二元和ASP三元复合体系在大庆油田条件下的岩心驱油效果。所用岩心为环氧树脂胶结石英砂均质和非均质(变异系数0.65)人造岩心。岩心水驱后分别注入0.35 PV BS11/聚合物(2.0/2.5 g/L)二元体系、Na3PO4(牺牲剂)/BS11/聚合物(4.0/2.0/2.5)三元体系、NaOH/重烷基苯磺酸钠Sy/聚合物(1.0/3.0/2.5)三元体系,再注入0.20 PV 1.0 g/L聚合物溶液,测得均质岩心复合驱采收率增值分别为25.8%,27.3%,25.7%(2个岩心的平均值),非均质岩心上分别为26.2%,27.7%,26.1%(单个岩心的测值),无碱的BS11二元体系的驱油效果与大庆油田使用的常规强碱ASP三元体系相当,加入少量Na3PO4可改善该二元体系的驱油效果。从均质岩心流出的BS11二元和三元体系,与模拟原油(黏度10 mPa.s)之间的界面张力(最低值)达到10-3mN/m。图2表2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基甜菜碱 驱油表面活性剂 磺基甜菜碱/聚合物二元体系 磷酸钠/磺基甜菜碱/聚合物三元体系 岩心驱油 驱油效率 界面张力 大庆油田
下载PDF
锦州9-3油田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义刚 卢琼 +2 位作者 王江红 王成胜 吴文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70,73,共4页
随着锦州9-3油田的不断开发,含水率上升很快,为了在平台有效期内开采更多的原油,针对该油田的油藏条件,进行了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低质量分数的OS表面活性剂及二元复合体系均可使油水界面张力稳定... 随着锦州9-3油田的不断开发,含水率上升很快,为了在平台有效期内开采更多的原油,针对该油田的油藏条件,进行了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低质量分数的OS表面活性剂及二元复合体系均可使油水界面张力稳定地保持超低水平(10^(-3)mN/m),与二元复合体系配伍性好、粘度保持率高(大于90%)、耐高矿化度。质量分数为0.10%的OS表面活性剂与质量分数为0.12%的3640C聚合物构成了二元复合体系,运用该体系比单独使用质量分数为0.12%的3640C聚合物驱油可提高采收率4.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 超低界面张力 二元复合驱 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NNMB/NAPS二元体系与原油界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杨燕 蒲万芬 +2 位作者 刘永兵 周明 胡星琪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0,共3页
室内在模拟中原油田油藏温度条件下研究了双子表面活性剂NNMB与疏水缔合聚合物NAPS二元复合体系与原油的界面张力。考察了NNMB、NAPS、NaCl对二元体系/原油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APS对NNMB溶液界面张力值没有明显的影响;NNMB/N... 室内在模拟中原油田油藏温度条件下研究了双子表面活性剂NNMB与疏水缔合聚合物NAPS二元复合体系与原油的界面张力。考察了NNMB、NAPS、NaCl对二元体系/原油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APS对NNMB溶液界面张力值没有明显的影响;NNMB/NAPS二元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可以增加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的效率;该体系与原油间的最低瞬态界面张力均低至10^(-3)mN/m。这种新型二元体系对于高矿化度油藏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疏水缔合聚合物 界面张力 二元复合驱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二元复合体系微观驱油机理可视化实验 被引量:21
19
作者 张明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82,116,共4页
针对胜利油区油藏条件,运用新型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对其开展了微观模型(岩心薄片)驱油和常规柱状岩心可视化驱油实验。以水驱效果为基础,对比了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的驱油效果,重点研究了微观孔隙中表面活性... 针对胜利油区油藏条件,运用新型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对其开展了微观模型(岩心薄片)驱油和常规柱状岩心可视化驱油实验。以水驱效果为基础,对比了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的驱油效果,重点研究了微观孔隙中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以及二元复合体系的洗油和携油性能及其在驱油过程中的微观渗流特征,深入分析了二元复合体系的微观驱油机理。结果表明:与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相比,二元复合体系的驱油效果更好。在岩心薄片可视化驱油实验中,由于3种不同的驱替溶剂波及效率不同,最终导致驱替结束后岩心薄片中剩余油的面积有所不同,采用二元复合体系驱替后,剩余油的面积最小,表明其驱油效率最高,比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效率分别提高了2.59%和11.80%;对于常规柱状岩心,二元复合体系比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效率分别提高了1.43%和2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体系 微观驱油 渗流机理 可视化 表面活性剂驱 聚合物驱
下载PDF
羧酸盐类Gemini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于丽 孙焕泉 +3 位作者 肖建洪 王代流 陈辉 郑利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62,共4页
通过界面张力、正交试验、吸附损失实验、室内模拟驱油实验等方法,系统研究了所合成的系列羧酸盐类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与普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吸附损失及驱油效果。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适合孤岛油田东区稠油油藏的... 通过界面张力、正交试验、吸附损失实验、室内模拟驱油实验等方法,系统研究了所合成的系列羧酸盐类Gemini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与普通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吸附损失及驱油效果。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适合孤岛油田东区稠油油藏的无碱二元复合驱配方,即0.02%SDG-4+0.05%SDCM-1+0.10%SDC-1+0.2%HPAM。该配方与目的层原油的界面张力达到超低,SDG-4在油砂上的静态吸附损失为2.555mg/g,符合国家"八五"和"九五"化学驱对吸附损失的要求,室内模拟驱油实验提高采收率高达36%,具有很好的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剂 二元复合驱 驱油效率 吸附损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